物理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16 19: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1.

按导体导电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类导体,其导电机理是: (A)电解质溶液中能导电的正负离子的定向迁移。

(B)正负离子在电极上有氧化还原作用的产生(电子在电极上

的得失)。

2.

按物体导电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类导体,对于它的特点的描述,那一点是不正确的?答案:A

(A)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其导电的原因是离子的存在 (D)当电流通过时在电

极上有化学反应发生

3.

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是:答案:C

第 1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A) 欧姆定律 (B)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C) 法拉第定律 (D) 能斯特定律

4.

0.1mol.kg-1的Na3PO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 I?1miZi2?0.6 ;?21miZi2?0.006。 ?20.001m的K3[Fe(CN)6]的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I?5.

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dm-3和0.10.01mol.dm-3的同种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之比为:答案:B

(A) 1:5 (B) 5:1 (C) 1:20 (D) 20:1

?1R2c2??5:1 ?2R1c16.

在25℃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最大的是:答案:D (A) La3+ (B) Mg2+ (C) NH+4

(D) H+

7.

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A) 强电解质 (B) 弱电解质 (C) 无限稀溶液 (D) m=1的溶液 答案:C

8.

科尔劳施定律认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为

?m???m(1??c)。这一规律适用于:答案:B

(A) 弱电解质 (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 (D)m=1的溶液

9.

0.1m的CaCl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为:答案:B

第 2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A) 3.476×10-3 (B) 3.476×10-2 (C) 6.964×10-2 (D) 1.385×10-2

10.

在HAc电离常数测定的实验中,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不同浓度的HAc溶液的:

(A) 电导率 (B) 电阻 (C) 摩尔电导 (D) 电离度 答案:B

11.

对于0.002m的Na2SO4溶液,其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是:

m??34m?3.175?10?3。

12.

已知25℃时,NH4Cl、NaOH、Na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m分别为:1.499×10-2、2.487×10-2、1.265×10-2(S.m2mol-1),则

-12NH4OH的??)为:答案:B m(S.mmol

(A) 0.277×10-2 (B) 2.721×10-2 (C) 2.253×10-2 (D) 5.25×10-2

c?213. Ostwald稀释定律表示为 Kc???m,它适用于:答案:C

?m(?m??m)(A) 非电解质溶液 (B) 强电解质溶液

(C) 电离度很小的1—1型弱电解质溶液 (D) 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

14.

在25℃时,0.002 mol.Kg-1的CaCl2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1与0.002 mol.Kg-1的CaSO4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2的关系为:答案:A

第 3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A) (??)1>(??)2 (B) (??)1<(??)2 (C) (??)1=(??)2 (D) 无法比较

15.

在25℃时,一电导池中盛以 0.01mKCl溶液,电阻为150Ω;盛以0.01mHCl溶液,电阻为51.4Ω。已知25℃时,0.01m KCl溶液的电导率?为0.140877S.m-1,则电导池常数()=?R?21.13m?1;0.01 mHCl的电导率?=?()?0.411112S.m?1,摩尔电导?m=

?c?0.0411112mol.S.m?2。

lA1RlA16.

在18℃时,已知Ba(OH)2、BaCl2和NH4Cl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04576、0.02406和0.01298 S.m2.mol-1,试计算该温度时NH4OH溶液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m= 0.02383 S.m2.mol-1。

17.

25℃时,测出AgCl饱和溶液及配制此溶液的高纯水的电导率?分别为3.41×10-4 S.m-1和1.60×10-4S.m-1,已知AgCl的相对分子量为143.4,则在25℃时AgCl的电导率为?=

1

???HO?1.84?10?4S.m,查表得25℃时AgCl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

2-12

电导为??,AgCl饱和溶液的浓度c =m=0.01383 S.mmol

?AgCl-3-?3?51.877?10moldm,饱和溶解度S=Mc=g.dm?1.309?10??m.AgCl3

,AgCl的溶度积KSP=1.71?10?3mol2dm-6。

第 4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1.

可逆电池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电池反应互为可逆(2)通过电池的电流无限小。

2.

在25℃时,电池反应H2(g)?O2(g)?H2O(l)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E10,则反应2H2O(l)=2H2(g)?O2(g)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02是:答案:C

00000(A)E02=-2E1 (B) E2=2E1 (C)E2=-E1 (D)0E02=E1

123.

已知25℃时,?0Zn?0I22?0=-0.7628 V、?/ZnCd2?/Cd=-0.4029V、

/I?=0.5355 V、?0Ag?2+

=0.7991V。则当以Zn / Zn为阳极组成电/Ag池时,标准电动势最大的电池是:

(A) Zn | Zn2+ || Cd2+ | Cd (B) Zn | Zn2+ || H+ | H2 , Pt

(C) Zn | Zn2+ || I- | I2 , Pt (D) Zn | Zn2+ || Ag+ | Ag 答案:D

4.

在25℃时,若要使电池Pb(Hg)(a1)|Pb(NO3)2(aq)|Pb(Hg)(a2)的电池电动势E为正值,则Pb在汞齐中的活度:答案:A (A)一定是a1> a2 (B)一定是a1=a2

(C)一定是a1 < a2 (D)a1 和a2都可以任意取值

第 5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第九章 不可逆电极过程

1.

当电流通过电池或电解池时,电极将因偏离平衡而发生极化。下

列图形描述了这一极化

现象。请指出下列图中的四条曲线哪一条曲线表示了原电池的

负极?

答案:(1)是负极极化曲线;(2)是正极极化曲线;

(3)是阴极极化曲线;(4)是阳极极化曲线;

2.

如上题所述,哪一条曲线表示了电解池的阳极?(4)是阳极极化曲线;

3.

通电于含有Fe2+、Ca2+、Zn2+、Cu2+的电解质溶液且活度均为1时,已知:?0(Fe2?/Fe)?-0.4402 V;?0(Ca2?/Ca)?-2.866 V;

?0(Zn2?/Zn)?-0.7628 V;?0(Cu2?/Cu)?0.337 V;当不考虑过电位

时,在惰性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A) Cu → Fe → Zn → Ca (B) Ca → Zn → Fe → Cu

第 11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C) Ca → Fe → Zn → Cu (D) Ca → Cu → Zn → Fe 答案:A

4.

实际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而放电的是: 答案:C (A)标准还原电极电位最大者 (B) 标准还原电极电位最小者

(C)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位最大者 (D)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位最小者

5.

实际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答案:D (A)标准还原电极电位最大者 (B)标准还原电极电位最小者

(C)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位最大者 (D)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位最小者

6.

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滴汞电极的:答案:B

(A) 电阻 (B) 浓差极化的形成 (C) 汞齐的形成

(D) 活化过电位

7.

在25℃时,电解 0.5 mol .kg -1CuSO4中性溶液。若H2在Cu上的过电位为0.230 V,则在阴极上:Cu的析出电位 ?Cu=

0?Cu?RTlnaCu2???Cu?0.3281V;H2(g)的析出电位?H2=nFRTlnaH???H2??0.6441V ;当在阴极上开始析出H2时,残留的nF0?H?2Cu2+的浓度为:6.48?10?34mol.kg-1。

第 12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8.

在25℃时,一溶液含有a = 1的Fe2+。已知电解时H2在Fe上的析出过电位为0.4 V,则溶液的pH值最低为 0.676 时Fe方可以析出。

9.

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答案:A (A)?阳变大,?阴变小 (B)?阳变小,?阴变大 (C)两者都变大 (D)两者都变小

10.

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若不考虑超电势,在阳极上将会发生什么反应?已知:?0(Cu2+/Cu)=0.34V;?0(O2,H2O)=1.23V;?0(Cl2,Cl-)=1.36V。

(A)析出氧气 (B) 析出氯气 (C) 析出铜 (D) 铜电

极溶解 答案:D

11.

当电流通过原电池或电解池时,电极电势将偏离平衡电极电势而发生极化。当电流密度增大时,通常将发生:答案:B (A)原电池的正极电势增高 (B)原电池的负极电势增高 (C)电解池的阳极电势减小 (D)无法判断

12.

某溶液含有Ag?(a=0.05),Fe2?(a=0.01),Cd2?(a=0.001),

Ni2?(a=0.1)和H?(a=0.001)。假定H?的活度不随电解的进行

而变化,又知H2在Ag、Ni、Fe和Cd上的超电势分别为0.20、0.24、0.18和0.3V。当外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加时,在阴极上发生什么变化? (已知?0Ag?/Ag=0.799V、?0Fe2?0=—0.440V、?/FeCd2?/Cd=—0.403V、

=—0.250V) ?0Ni2?/Ni第 13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0 解:?M??M?n?RTlnaMn???M nFRTlnaAg???Ag?0.799?0.05915lg0.05?0?0.7220V FRT1lnaFe2???Fe??0.440??0.05915lg0.01?0??0.4992V 2F20?Ag??Ag??0?Fe??Fe?2?2?0?Cd??Cd?2?2?RT1lnaCd2???Cd??0.403??0.05915lg0.001?0??0.4917V2F2RT1lnaNi2???Ni??0.250??0.05915lg0.1?0??0.2796V 2F2

0?Ni??Ni?2?2? H2在金属上的电极电位为: Ag电极:

0?H??H?2?RTlnaH???H2?0?0.05915lg0.001?0.20??0.3775V F Ni电极:

0?H??H?2?RTlnaH???H2?0?0.05915lg0.001?0.24??0.4175V FFe电极:

0?H??H?2?RTlnaH???H2?0?0.05915lg0.001?0.18??0.3575V FCd电极:

0?H??H?2?RTlnaH???H2?0?0.05915lg0.001?0.30??0.4775V F按照阴极上金属的析出次序为考虑了极化以后电位从大到小

的原则,析出次序为:Ag、Ni、H2、Cd、Fe。

第 14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

1.

反应2O3?3O2,其反应速度方程式为?dCO32?1 或者?k1COCO32dtdCO22?1,速度常数k1和k2的关系是: 答案:C ?k2COCO32dt(A) 2k1?3k2 (B) k1?k2 (C) 3k1?2k2 (D)

11?k1?k2 232.

某反应其速度常数k=2.31×10-2 S-1.dm3.mol-1,对初始浓度为 1.0 mol.dm-3的反应物,则反应的半衰期为:答案:A

第 15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A) 43.29 S (B) 15.0 S (C) 30.0 S (D) 21.65 S

3.

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 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1所需时间的2

42倍,则反应的级数为:答案:B

(A)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4.

某反应的速度常数k为5.0×10-5 S-1dm3.mol-1,若浓度单位改变为 mol.cm-1,时间单位改变为 min,则k的数值为:答案:A (A)3 (B) 8.33×10-10 (C) 8.33×10-4

(D) 3×10-3

5.

零级反应A?B的半衰期t1与 A的起始浓度 C0及速度常数k的关

2系为:答案:C

?1(A)t1 = 2kC0 (B) t1 = 2 kC0 (C) t1 =C0

2222k(D) t1 =

212kC0

6.

反应 CO(g)?Cl2(g)?COCl2(g),实验测得其速度方程式为:

d[COCl2]?k[Cl2]n[CO]。当温度及dtCO 浓度维持不变而使Cl2的浓度增

至3倍时,反应速度加快到原来的5.2倍,则相应于Cl2的n值是:答案:D

(A)1 (B) 2 (C) 3 (D) 1.5

第 16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7.

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 4.62×10-2 min-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 0.1mol.dm-3,则反应的半衰期t1为:答案:B

2 (A) 216 min (B) 15 min (C) 30 min (D) 1.08 min

8.

对于反应A?B,当实验测得反应物A的浓度CA 与时间t成线性关系时,则该反应为:答案:D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分数级反应

(D) 零级反应

9.

在下列各速度方程式所描述的反应中,哪一个无法定义其反应级数:答案:C

(A) dCHI?kCH2CI2dt (C) dCHBr?dt10.

2 (B) dCHCl?kCH2CCl2dt1

12kCH2CBr2C1?kHBrCBr2' (D)

dCCH4dt?12kCH2CC2H2在基元反应中:答案:D

(A)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B)反应级数总是大

于反应分子数

(C)反应级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 (D)反应级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总是相一致

(E) 速度常数的单位是(时间)-1

11.

对于任意给定的化学反应A?B?2D,则在动力学研究中:答案:C

第 17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A)表明它为二级反应 (B) 表明它是双分子反应

(C)表示了反应物与产物分子间的计量关系 (D) 表明它为基元反应

12.

下列基元反应中,哪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零:答案:D (A)A2?B2?2AB (B)A?BC?AB?C

(C)A2?M?2A?M (D) A?A?M?A2?M

13.

反应 A?|1???2B???D,已知反应1的活化能E1大于反应2的活化能

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和C的比例?答案:B (A)提高反应温度 (B)延长反应时间 (C)加入适当的催化剂(D)降低反应温度

14.

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 80 kJ mol-1,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其反应 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答案:B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 倍

12???B???D(产物)15. 已知反应:A?|3 ,且E1???GE3,为有利于产物D

的生成,原则上选择:答案:A

(A)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维持温度 (D) 及时移走副产物G

2(产物)???D16. 已知反应 :A??,且E2?B?|3G???1E3,为有利于产物D

的生成,原则上选择:答案:B

第 18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维持温度不变 (D) 及时移走副产物G

k1???B17. 描述平行反应A?|k的特点时,哪一点是不正确的?答案:A 2D???(A) k1和 k2的比值不随温度变化

(B)反应的总速度等于两个平行的反应速度之和

(C) 反应产物B和D 的量之比等于两个平行反应的速度比 (D) 反应物消耗的速度主要决定于反应速度较大的哪一个反应

18.

对峙反应Ak1k2B,当温度一定时由纯A开始,下列说法中哪一

点是不正确的?

(A)起始时A的消耗速度最快

(B)反应进行的净速度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之差 (C) k1 / k2的比值是恒定的

(D)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常数相等 答案:D

19.

-1

若某反应的反应热?rH0为 100 kJmol,则该反应的活化能:答m案:B

(A) 必定等于或小于100 kJmol-1 (B) 必定等于或大于100 kJmol-1

(C)可能大于或小于100 kJmol-1 (D) 只能小于100 kJmol-1

20.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答案:D

(A)对峙反应 (B)平行反应 (C)连串反应 (D)基元

反应

第 19 页 共 35 页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1???B21. 平行反应A?|2,其反应1和反应2的频率因子相同而活化能

???D不同,E1 为 120 kJ.mol-1,E2为80 kJ.mol-1,则当在1000 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度常数之比是:答案:A

(A) 8.138×10-3 (B) 1.228×102 (C) 1.55×10-5 (D) 6.47×104

22.

反应速度常数随温度变化的Arrhenius经验式是适用于:答案:B (A)基元反应 (B) 基元反应和大部分非基元反

(C) 对峙反应 (D) 所有化学反应

23.

一个复杂化学反应可以利用平衡浓度法近似处理的条件是:答案:B

(A)反应速度快,迅速达到化学平衡

(B)包含可逆反应且很快达到平衡,其后的基元步骤速率慢 (C)中间产物的浓度小,第二步反应慢 (D)第一步反应快,第二步反应慢

24.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很大,温度变化主要改变:答案:D (A)活化能 (B)指数前因子 (C)物质浓度或分压

(D)速度常数

25.

已知某复杂反应的反应历程为Adtk1k?1k2B、 B?D???J 。 则B的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B]是:答案:B

(A) k1[A]?k2[D][B] (B)k1[A]?k?1[B]?k2[D][B]

第 20 页 共 3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p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