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传统与变革》感想

更新时间:2024-05-06 08: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改以自强

——读《中国:传统与变革》感想

当我第一次看到《中国:传统与变革》这本书的时候,我是震惊的,因为作者费正清是一位外国友人,我很难想想一位外国学者,他眼中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在他看来20世纪初,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中国的传统与现实在外国人眼中是怎样的?是不是我读完这本书就能找到答案。

那么先来说说这位伟大的外国友人:费正清,他是世界上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中国研读、旅行、教学。1955-1973年费正清担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哈佛的希根森历史讲座教席。直至他逝世前(1991年),他领导着美国的中国问题的学术研究。与其说《中国:传统与变革》是费正清先生的一本中国通史,倒不如说是美国政界高层洞察中国的一个窗口。作为一个局外者看中国,自有他的一种看法,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跳出自己的局,站在外边看看我们的发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这样。

身为中国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中华文明是何等灿烂辉煌,中国文明是博大悠远,于是小时候的我们莫名得就有了一种身在这片土地的优越感。当我们随着时间长大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国家其实曾经落后而又贫穷。 时间封印住一切,过往的事情已无人能改,但对事情的记述却难免或有意或无意的局限性。 然而对于西方人来说,有关中国最重要的事实,首先就是那儿居住的人口众多;其次是中国人具

有十分不同的生活方式;再就是他们正在经历着迅速的发展与变化。西方史学家与我国史学家的一大不同是全球视野。国内史学界一向固步自封,只知埋头钻研故纸堆,却不知放眼世界。费正清等一些西方史学家,擅长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里进行东西方历史的比较研究,从而让我们有更宽阔的视野看待我们的国家。

在费正清先生看来,要达到中西方之间的和谐,要以相互理解作为基础,而这种理解又必须建立在对不同民族的不同习惯、态度,理想和自我表达方式了解并相互欣赏的基础之上。他的著作处处流露出这样的思想。费正清先生认为:即中国的文化一旦形成传统,就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即使有发展,也不过是内部稍作调整,除非外来作用,否则中国难以跳出传统的窠臼。

就比如说作者在第八章中讨论明代社会与文化时,粘取“汉族文化中心主义”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的国家和文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由于高度的文化优越感,即使中国在军事上败于“蛮夷之手”而被异族征服,在文化上却始终处在不败的地位并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从斯时代起,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憎恶与轻蔑,以及一味关注本国事务的狭隘视野,逐渐演变为一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

看到这不觉心中一痛,想当初明朝强盛时期,南至日本,越南,北至朝鲜半岛,西至土耳其斯坦部分地区全都承认中国的宗主地位。当时还有郑和7次下西洋的壮举,但结果只是为皇帝带来了麒麟——长颈鹿而已,而葡萄牙在十五世纪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海上力量成为世界强国。这也许只能用”文化中心主义“来解释了,而当时日本也曾

心甘情愿承认中国宗主地位,因为其朝贡获得的封赏远远大于其进贡的,且能进行丰厚的交易甚至垄断对华贸易,但其并不是真正的臣服或放弃本国的主权。洪武帝曾下旨责骂足利大将军“蠢尔东夷,僻处海隅……不服王化,任尔下民胡作非为”,而后者反唇相讥说,“天地恢恢,不为一人而设”。

我们总是习惯于从自身的角度和价值观去评论世界,而他人也以同样的眼光看待我们,当我们深陷其中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容易被他人所左右。看完这本书,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醒悟,之前的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史实材料,但却未加以分析评论,很难把握之间的因果联系。但是费正清,以一个美国学者的身份,对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得不让我对他的这种睿智的史观产生佩服之情。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来解读,让我体验到语言的魅力所在,不虚此读。

周桂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ov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