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更新时间:2023-08-27 06: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绪论

一、园林的内涵 

1、人居环境中人对自然环境的需求是根本性的。古写的“艺”字反映了人不满足于自然的恩赐而要人造自然。人是自然的成员,又是足以独立的特殊成员,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文化。本学科是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保护和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境域的一门学科。 

2、园林是人脱离了自然而又感到离不开自然而产生的专项建设事业。有一开始就具备生态文化和游憩的综合功能。园林设计是以设计以手段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综合的要求。自两晋文献便可见这一名词,沿用至今可与国际上landscape architecture接轨和近似性对等。 

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扩展的在国外大体经历了gardening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目前正在向earthscape planning演变。基本上是私家所有的传统园林,以公共享用为主的城市绿地,现在拓展到国土大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的统一规划。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发挥园林在生态环境、社会和尽可能的经济等方面综合效益。 

 

二、什么是L.A.? 

在园林营建中,改造地形,筑山叠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 利用自然环境,运用水土石植物动物建筑物等素材来创造游憩境域。 

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活境域的学科。 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做资源来看待,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使用土地。 1、1910年美国著名景观师Charles W.Iliot 

LA本来就是艺术的一种,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创造和保存人类居住环境和广袤国土之上的自然风景美;同时,LA理应给日渐疏远田园风景的都市人提供美丽而宁静的风景,以满足他们亲近自然的迫切需要,更新和慰安紧张而忙碌的劳动生活,增进城市人的享乐、方便和健康。 2、《朗文当代英语词典》 

对LA的定义为:“对一个地区的形象进行规划的职业或艺术,包括道路、建筑物及绿化区域。” 

3、美国景观设计师联盟 

将艺术和科学的原理应用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研究、规划及管理中。  

三、什么是设计? 

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1968年所写的《工艺科学》中提出的,他写道:“所谓设计,就是找到一个能够改善现状的途径。” 

 

四、LA的工作范围? 1、LA的具体工作包括: 

城市小镇社区及邻里的规划,城市空间、开放空间、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风景旅游地的规划设计,保护和管理国家地区级城市各个级别的公园,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确保有效使用土地,保护并节约自然资源 2、LA的主要项目类型: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住宅区、公园、娱乐及纪念园地的规划设计,城市、街景及公共空间,办公楼及商业区的景观设计,花园和植物园的设计,企业园区与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运输走廊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景观,旅游胜地和度假村的规划设计,历史遗迹的保留、恢复、改造与保存,大地艺术与大地雕塑,室内景观等。 

 

五、现代LA的历史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1863年5月联名给纽约公园委员会写了一封信,信中落款使用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专业名称,据称这是该职业名称首次正式出现在官方文档之中。 

现代LA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其艺术形式却已经存在几千年。 相当一部分市园林和建筑的历史。   

园林重要风格流派

 

一、世界园林体系: 1、欧洲 

两河流域(阿卡德、巴比伦、亚述)、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5~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法国巴洛克园林(勒诺特式园林)、古典主义园林 

英国风景园——大众园林(欧洲到美洲)——现代园林(欧洲到美洲)  

2、西亚 

 

3、中国 

         朝鲜  日本 中国 

         越南及东南亚部分国家 

二、国外园林重要风格流派展示 

意大利台地园:埃斯特庄园、朗特庄园、法尔奈斯庄园、冈贝里亚庄园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维贡特府邸花园、凡尔赛宫苑、索园                 

意大利 

伊斯兰风格园林:阿尔罕布拉宫苑、格内拉里夫花园 

英国自然风景园:斯托园、斯托海德园、霍华德庄园、布伦海姆园  

1、意大利(动水) 

朗特庄园(Villa Lante,1573)(链式喷泉)

 

庄园位于罗马以北96公里的小镇上,是16世纪中叶所建庄园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精彩的园林之一。1566年,由著名设计师雅各布·维尼奥拉手红衣主教甘巴拉邀请而为他建造的夏季别墅,用了20年时间才大体建成。庄园后来出租给兰特家族之后便成为兰特庄园。  

冈贝里亚庄园(Villa Gamberaia ,1618年)

 

庄园位于佛罗伦萨以东的塞提捏阿诺,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由富商扎诺比·拉彼始建。别墅建筑附近为模纹植坛,外围是树木自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由生长的林园。整个庄园规模不大,以布局巧妙,尺度宜人,气氛亲切,光影变幻的效果为特色。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1550年) 

    位于罗马以东40公里处的蒂沃里小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园林之一。由红衣主教埃斯特委托雅各布维尼奥拉的弟子利戈卫奥将他的府邸改建而成。艾斯特庄园坐落于一座朝向西北的陡峭山坡上,全园面积4.5公顷。原地近似长方形。艾斯特庄园以其突出的中轴线,加强了全园的统一感。庄园因其丰富多彩的水景和水声而著称于世。     

 

埃斯特庄园建造在罗马以东40公里处的帝沃里小镇上,由红衣主教埃斯特委托利戈里奥将他的府第改建而成。埃斯特庄园坐落在朝向西北的陡峭山坡上,全园面积4.5公顷,园地近似方形。全园分为6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米。入口设在底层,被园路分割为八个部分。两边的四块是阔叶树林从,中央四块布置为绿丛植坛,中央设有圆型喷泉。底层花园中还有著名的水风琴。第二层中心为椭圆形的龙泉池,第三层为著名的百泉谷,并依山就势建造了水剧场。

特点意大利庄园多见于郊外丘陵山地上,是自然环境中的园林,台地园的规划又是严整对称的格局,以建筑为中心,以建筑中轴线为主轴,向外逐渐减弱严谨规整的处理,形成由人工

向自然的逐渐过渡。

在水的处理上,有中心部分精心雕刻的水池、雕塑、喷泉,逐渐转变为人工痕迹较少的水景,直至由岩石中流出的溪水或峭壁上泻下的瀑布,也有一种由人工向自然的过渡。

法尔奈斯庄园1547 

    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园林之一。造园:雅各布·维尼奥拉,业主:红衣大主教亚历山德罗法尔奈斯(保罗三世)。花园在五角形府邸之后,与府邸隔着一条狭窄的壕沟,自成一体。园中一座二层小楼是红衣主教的静谧住所。花园

围绕小楼布置,呈长条形,依地势辟为四个台层及坡道,入口是栗树林围绕着的方形草坪广场,中心为圆形喷泉。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2、法国(静水)

法国

沃·勒·维贡府邸花园(VAUX‐le‐Vicomte,1653‐1661) 

是法国勒诺特式园林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走向成熟。它使得设计者勒·诺特尔一举成名。在巴黎南面约50公里(Vaux),业主为财政大臣福凯。花园在主体建筑的南面,中轴线长达1公里,两侧是顺向布置的矩形花坛,宽约200米。花坛的外侧是茂密的林园,以高大的暗

绿色树林,衬托着平坦而开阔的中心。  

沃·勒·维贡府邸花园是法国勒诺特式园林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走向成熟。它使得设计者勒·诺特尔一举成名。

勒诺特尔式园林中的大多数要素,如中轴线、林荫路、刺绣花坛、喷水池等都是17世纪中叶以前意大利和法国传统园林的一部分。勒诺特尔的伟大之处在于将这些要素组织的更协调,更统一,更有魅力。创造了辉煌壮丽的“伟大风格”,比起前人的园林,勒诺特尔式园林的轴线更突出、更精彩,成为了艺术中心。林荫路更长,透视更深远、丛林园更多、设计更精彩、喷泉雕塑更集中、更简洁。

勒诺特尔式园林实例中,沃·勒·维贡府邸花园位于河谷中,凡尔赛宫苑、索园和枫丹白露位于丘陵和沼泽地带。它们的布局有相似的地方。轴线的高处安排宫殿,便于俯视整个花园,地势的低洼处设计成运河或大水池,便于排水,两者之间布置花坛、喷泉、用台地或坡道解决高差的变化。轴线一直下降到低处的水面,而后又顺地势上升,结束于天地交界处。 刺绣花坛,每个节点以水为结束  

凡尔赛宫苑(Chateau de Versailles ,1661‐1687)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凡尔赛宫苑是欧洲最大的皇家宫苑,是法国17世纪专制王朝的象征,也是西方古典主义园林最杰出的代表作。凡尔赛宫苑占地面积巨大,规划面积1600公顷,其中仅花园部分面积就有100公顷,园林建筑建造历时26年之久。  

索园(Pare de Sceaux,1671‐1691年) 

位于巴黎以南的上塞纳省,鼎盛时期面积逾400公顷。园主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科贝尔,由勒诺特等人设计。园中最突出的设计使各种尺度的水景处理,其中的大运河和水镜面,可以和凡尔赛宫苑媲美。

  

3、伊斯兰园林 

庭院平面布局为十字形结构,水从中心源泉向四个方向流出,四条水渠将园林分为四个部分。这种模式成为了中世纪伊斯兰园林的共同原型。公园1250~1319年,摩尔人在格兰纳达建造了阿尔汉布达拉宫和格内拉里夫花园。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英国

 

4、英国

  

斯托园(Stowe Landscape Gardens,17世纪上中叶) 

园主考伯海姆勋爵,原为规则式园林,大规模改造开始于1730年著名的风景是设计师肯特接手之后,将园林逐步转化为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园。  

  

斯托海德园(Stourhrad Park ,1741年始建) 

园主亨利霍尔二世,由园主自己设计建造的英国自然风景园的杰出作品。  

   

  

霍华德庄园(Castle Howard) 

位于英国的约克郡东北24公里,面积为2000多公顷。1699年,查尔斯·霍华德邀请建筑师约翰·凡布高和Nicholas Hawksmoor进行建筑设计,建筑的风格为晚期巴洛克式。花园的设计风格既体现出晚期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精神,又包容了英国自然风景园的特征,其艺术价值体现出17世纪末的古典主义园林相自然式园林转化的变化过程。   

 

布伦海姆园(Blenheim Palace ,1705年) 

由英国女王赐予马尔伯罗一世公爵约翰·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的先祖),以表彰他在1704年8月对法国的布伦海姆战役中所取得的辉煌战绩。这座号称可以与英国皇宫媲美的庄园占地2100英亩,最初由亨利怀斯设计,为勒诺特风格。1764年,布朗接手后将之改为风景园。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邱园(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Kew) 

英国的皇家植物园,坐落在伦敦三区的西南角。历史可追溯到1759年,那时乔治二世与卡洛琳女王之子威尔士亲王的遗孀奥古斯塔派人在所住庄园中建立了一座占地仅3.5公顷的植物园。 

到1840年,邱园被移交给国家管理,并逐步对公众开放。以后,经皇家的三次捐赠,到1904年,邱园的规模达到了121公顷。  

园林发展

一、古代时期 巨石阵 

英格兰岛南部 古埃及园林: 

最早可追溯到6000年前            最早的园林设计2000年前 形式:果蔬园,家庭花园,宫殿园林,寺庙园林,动植物园 古埃及园林一般是方形,四周有围墙,注重水的应用。 后期成熟的神庙包括: 

1 一座建在水边的小型河谷神庙,内装大船2 从水体到神庙有一条礼仪路线 3 从外墙围合的神庙建筑群,包括一个圣湖,一片圣林、神的府邸和储藏室 4 门楼入口5 一个开敞的柱廊中庭 6 一个多柱式大厅7 一个神圣的圣所 

埃及 阿米诺菲斯三世时期某高级官员府邸庭园 

1、外有有高大的围墙,墙外有水渠2、步行道引向装饰性大门的门楼 

3、中心大片葡萄藤架4、整齐排列的树木,四个小水池,池中有水禽和花卉,池边有凉棚 

古希腊的宗教 

古希腊人的信仰基本上与城邦政治结合在一起,以雅典城而言:他们住尊供奉的就是司掌技艺、智慧雅典娜女神,而著名的奥林匹亚则是供奉古希腊神话中的最高神祇宙斯;德尔斐则是以司掌预言、光明、音乐之神阿波罗为主尊。 

1、奥林匹斯山及上面的神庙,形成特有的神圣景观(圣地) 

2、圣林是古希腊园林的主要形式,包括树林清泉祭台神像建筑围墙 3、圣林是供奉祭祀的场所,也是辩论教育锻炼的场所。 德尔斐(Delphi) 

一处重要的泛希腊圣地,即所有古希腊城邦共同的圣地。这里主要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

 

圣地围墙内有圣坛、藏宝库、圣道、露天剧场,城镇和献给雅典娜的圣地。 

古罗马文化在自身的传统上广泛吸收东方文明、希腊文明的精华并融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合而成。 

宫殿园林、别墅园、城镇庭院 

哈德良别墅:古罗马的大型皇家花园,罗马皇帝哈德良为自己营造的人间伊甸园 克宁布里加古罗马遗址:由20多根红砖廊柱围绕的长方形花园。喷泉 西亚及伊斯兰园林 

古老文学中提到花园树丛;亚述有猎苑,庭院,水池花卉蔬菜及树林 巴比伦空中花园

 

二、中古时期(公元500年——1400年) 

城市的发展为后来的园林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没有大规模的园林建设活动,花园只能是在城堡中或教堂周围及修道院中得到维持。 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约公元1400年——1650年) 意大利  埃斯特庄园 

四、欧洲勒·诺特时期(约公元1650年——1750年) 五、自然风景时期(约公元1750年——1850年) 

(老师的PPT上把英国的6个园子又放了一遍) 六、现代公元时期(约公元1850年——2000年) 纽约中央公园  

中国传统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的起源: 

一方面源自古老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场所。另一方面来自先民对自然的理解。 

根据古代的传说,在昆仑之巅,有西王母的花园,有皇帝的悬圃,在遥远的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岛,岛上的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这些神奇的地方,就是先民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 中国园林是对第一自然的模仿: 

“自然”很多种,有原始的自然,由改造过的自然。 

欧洲模仿的是农业景观,即人类改造过的自然,如果园,牧场,灌溉水渠等等。 对自然的认识 

由敬畏到赞美、崇尚、再造。 

自然的物产之美、环境之美,品格之美。 

人化山水,寄啸山林,郊游修葺,建造林泉,卧游自娱。 

诗、画、园林再造自然。“第二自然”,“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  

文学:从叙事到教化到咏物 绘画:从人物到楼阁到山水 园林:从生活到通神到游赏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明艺术必须是来源于现实,但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地摹写,而是经过审美主体心灵的再创造,是外部造化与主体精神融合,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从而产生艺术美。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追求的是“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讲究“以形写神”。中国风景园林“有真为假,作假成真”的造园之理即画理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同义意语。 中国传统园林类型: 1、按园林基址分类: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自然山水园:建于城镇近郊、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对于基址原始地貌因势利导、适当改造、加工,配以植物,点缀建筑。 2、园林所处地理位置: 

北方园林:集中在北京、洛阳、开封、西安等古都。 江南园林:集中在苏州,扬州,扬州,上海等地。 岭南园林:集中在广州、东莞、反语、顺德等地。 3、按隶属关系分类: 

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皇族特有。 

    大内御苑:在皇城或宫城之内。北京西苑、故宫御花园等。 

    行宫御苑:在都城的城郊,供皇家偶尔游憩、短期停驻。五台山行宫等。 

    离宫御苑:在都城的城郊,供皇家长期居住、处理朝政之地。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官僚、富商等。 

3)寺观园林:指佛寺、道观的附属园林以及寺观外的园林化环境。 4)风景名胜区:位于城市近郊的公共风景游览地。  

北海:“一池三山”制式古典皇家园林因循传承的一种“海中仙山”的理法。但要因地而形成“一法多式”。 西湖:(风景名胜区) 

杭州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从它的开发到现在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西湖在两汉是名“武林水”,唐时称“钱塘湖”,因在杭州城西,俗称西湖。北宋诗人苏东坡在诗中曾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故也称“西子湖”。 

西湖的南、北、西三面有群山环抱,东为城市,故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写照。 

背面有孤山峙立,中都有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等岛屿,白堤、苏堤横亘于湖的北部和西部。西湖碧波如镜,湖水与远山交相辉映,在朝夕晴晦的变化中姿态万千,构成罕见的自然景观,向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 

 

现代主义运动中艺术和建筑的转变 

时间紧迫,展览需要大空间,传统建筑完成有困难。 园艺师提出当时做暖房的材料(玻璃与钢材),以暖房的建造方式来完成。 新材料,新工艺(工业预制,模数化大批量生产) 展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 

同时暴露出产品的简陋与粗糙(伦敦水晶宫)  

新艺术运动的浪花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新艺术运动”席卷欧洲大陆,它是强调曲线、动感、装饰的浪漫主义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当时在建筑界广为传播,但是在园林中始终没有成为主流。只有一小部分保留下来的园子可以算作“新艺术运动”的门下。 

 

二战以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思潮

一大型公共雕塑与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Land Art或Earthworks)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走向抽象。由于具象的人或物引起人注意的是其形体本身,很难演变为园林中空间要素的一部分,因而抽象化使雕塑成为环境空间之要素的第一。 

走出画廊,在室外的土地上进行创作。是雕塑成为环境中和谐的一份子;更重要的是指那些在自然的土地上进行创作,将自然环境构成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艺术品。  1960到1970年代,在美国,一些艺术家,特别是极简主义雕塑家开始走出画廊和社会,来到遥远的牧场和荒漠,创造一种巨大的超人尺度的雕塑——大地艺术(Land Art或Earthwork) 

大地艺术对于荒凉的场地有较大上的可能性与影响力 二、波普艺术(POP ART) 三、历史的符号 四、生态思想 五、极简主义 

用来称谓20世纪60年代美国艺术家的一项艺术活动,包括绘画和雕塑,其主要影响还在于雕塑方面。 

一种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艺术语言的艺术运动,主张艺术是“无个性的呈现”,一旦以简洁的几何形体、或数个单一形体的连续重复构成作品。 

对原始结构形式的回归,回归到最基本的形式、秩序和结构中去,这些要素与空间有很强的联系。大多数的极简主义作品运用几何的或有机的形式,使用新的综合材料,具有强烈的工业色彩。 六、解构主义 

20世纪六十年代,法国著名哲学家、解构主义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对西方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提出质疑,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发起挑战。 

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法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  现代主义建筑显著的水平、垂直或这种几何形体的设计倾向相比,解构主义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形态往往具有不安定性而富有运动感。 

解构主义的特征为: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很多结构主义建筑家甚至连完整的工程图也没有,仅仅以草图和模型来设计,完全依靠电脑来归纳);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 七、数字化设计      

功能确定,场地规划

设计的过程 住宅室内设计: 

使用者?→生活需要→房间数目、类型?→房间划分→家具的布置及墙的细化→墙体、地面的色彩和质感→配件及装饰 室外空间设计: 

使用者?→需要→空间数目、类型?→空间划分→空间内容及边界的细化→空间界面的材料、色彩和质感→装饰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功能的确定 

不同性质的项目有不同的功能要求: 

1、家庭花园——愉悦、休息、锻炼、游戏、园艺活动、室外家庭活动(烧烤、进餐、阅读)、获取食物 

2、居住区花园——愉悦、休息、交往、散步、锻炼、游戏、交通、改善局部环境 3、城市广场——人流集散、交通、集会、休息、观赏、感受城市活力 

4、商业步行街——人流集散、购物、休息、休闲、外咖啡茶座、感受城市活力 5、城市公园——愉悦、休息、锻炼、游戏、观赏、餐饮、集会、改善城市环境  

不同的功能对应的内容或设施类型 

1、休息——环境良好的座椅、坐凳、矮墙、大石块、台阶、草地 2、愉悦——舒适的环境,美好的景物 

3、游戏——儿童游乐场(沙坑、游戏器械),轮滑滑板场地,草地 4、锻炼——环形的园路、健身器械,游泳池,各种球场 5、人流集散——大量的容忍面积、通常的与外部的通道 6、交通——便捷的通往周边建筑物的道路系统 

7、园艺活动、获取食物——可耕种的土地,灌溉水面,合适的光照条件 8、交往——适当尺度的公共交往空间,容纳共同完成的活动场所(如棋台) 9、集会——露天剧场、广场 

10、室外餐饮——露天冷饮室、咖啡座、快餐座 

11、改善环境——茂盛的植被,清洁的水体,生物多样性  

场地规划 

目的是最优越的安排与场地及其环境的自然和人工特征相关的人和规划元素,不论是私家花园、居住区、大学校园还是军事工程,规划途径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场地规划的程序一般包括: 

意图确定(范围、目标及目的)  地形测量图的获取  策划 

数据收集与分析  场地调查 

供参考的案例资料汇总  探索性的研究 

比较分析得到概念性的规划  初步的开发规划及费用概算  为设计做进一步的准备 场地调查: 

光照对地形的影响 

地形对小气候的影响(风向)  水因子对小气候的影响  树木与围合 

场地规划重要考虑的人文因素:  原有建筑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原有人工设施  原有水岸  文化景观  历史传统 

场地规划中要考虑的自然因素 

光照,季风,地形,植被,岩石与土壤,水文 老师提到的一些方面 

地下管线(上面往往建路),植物,临近公路决定场地入口,高压线(与建筑等设施有距离),场地现状土壤水源,自然因素,人文因素  

===============================================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空间的形式

 

空间的形成 

实体围合形成空间 

实体占领形成空间,占领物之间张力形成空间 空间的结构:底面,围合,顶面  

室外空间: 

1、室外空间的底面:草地、地被,铺装,水面 2、室外空间中的围合: 

室外家具和构筑物:花池,树池,园灯,座椅,墙,栏杆 植物材料:小乔木,矮篱,高篱,部分针叶树,灌木 地形 

3、室外空间的顶面 

高大乔木 亭廊花架等 

空间围合

围合方式与空间类型: 

地被或铺地灌木,具有装饰和阻挡通过的作用,不遮阴  灌木有领域感,并阻止人通过,基本不遮阴 

大灌木与小乔木,显著地分割空间,并且不易通过,不同时段遮荫效果不同  阔叶乔木,遮荫效果好,强烈的内外空间分隔感,但林下视线是贯通的  交冠的乔木,突通绿色廊道,遮荫效果好,林下空间是内外相通的  乔木与灌木组合形成郁闭的空间遮阴效果  棕榈类植物外形有特征,但空间感差,遮荫效果差,可以与其他植物一起构成明确的空间 

高大的阔叶乔木形成统一完整浓荫空间  

园林植物依据空间功能的分类:  我国常见的分类:乔木、灌木、地被、花卉、草坪 

乔木: >5m,具有明显主干的直立树木     大乔>20m  中乔10‐20m  小瞧3‐10m 灌木:  没有主干,<5m     小灌木0.5m 

地被: 覆盖地面,茎和枝沿地面横向生长,<0.3m  丹麦园林设计师Preden Jakobsen分类方法 

贴地植物:草坪和地被类植物,提供开场的视野和自由活动的空间 低于膝盖:匍匐和低矮灌木,生长较低的草本植物 膝盖—腰部:小灌木和中等高度的草本 

高于眼睛:高于眼睛的较高灌木和小树形成视觉上和行动上的隔离,较高、职业密集如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同墙分隔、围合、屏蔽 

 

空间围合类型和程度: 

垂直围合(私人化 ) 围合 

不对称围合 暗含围合  

表现出的开放空间 

树冠下的开放空间(水平方向的) 绝对的开放空间  

空间围合程度和性质 

隐含围合 

树冠下的开敞空间(水平方向) 开阔空间 

(空间的深度和宽度比)  1:1 全围合  1:2 部分围合  1:3 最小围合 

1:4 感觉不到围合,但视线受阻,空间绝对大小是一定的  不对称围合   土丘上由植物围合空间  波浪型的地形与平行地面的种植  树林底下的空间  浓密的种植,不可逾越的障碍  下凹的地形,由植物围合空间  不同枝下高植物围合的空间 

 

植物塑造空间 

植物的空间分隔作用 

植物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形态分隔成不同空间 植物减弱和消除由地形所构成的空间 植物加强有地形所构成的空间 规则空间  

地形对空间的影响 

0.5米,不构成障碍 

1米,有障碍,但不分隔空间 缓坡地形,具有柔软自然的感觉 

深1.5米,分隔空间,底部出现另一空间 

直坡地形,具有压迫感和人工感,深2米,完全分隔空间,形成三个独立空间 深3米以上,不同空间立体交叉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空间的组织设计语言形式:

空间的组织

串联空间  并联的空间  枝状空间  并、串联空间  循环空间  有机空间  空间套空间  

空间设计语言:点、线、面 空间中线——路径 

路径的空间形式 路径的连接 

道路和视觉的联系 

    1、直线道路能感知的视觉通道 

    2、曲线道路的感知区域——通向丰富的景观 

路径的设计就是对空间的体验方式的设计,同样的空间,根据路径设计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体验方式。 

路径与地形:切割,顺应  

空间中的形式 形式的来源: 1、场地肌理 2、几何 3、艺术 4、肌理 5、自然抽象 6、历史形式 7、隐喻 8、原型 ……  

===============================================  

技术、材料与形式

 

传统结构 

中国传统结构(木)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西方的传统结构(砖石) 十九世纪的进步:玻璃,钢铁 二十世纪建筑 

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梁柱结构代替承重墙结构  底层架空 

平屋顶和屋顶花园  室内开敞,流动空间  立面无装饰  条形带窗  

景观中的构筑物——新材料新技术的体现 

乡土的建筑结构,石材,陶瓷,玻璃,金属,木材,粒料,材料的组合  

自然生态

 

作为自然系统的一部分的landscape 

 

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带来了急剧增加的污染,严重的石油危机把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唤醒。人们开始思考环境危机的根源,认识到一位摄取自然资源来扩大生产的资本主义运作方式会造成资源的枯竭。科学家则计算出地球资源的极限,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危机,敲响了人类未来的警钟。 

1969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和区域规划的教授麦克哈格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一书,这本书运用了生态学原理,研究了大自然的特征,提出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新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方式。 

1970年,第一个世界“地球日”确定,人们开始考虑将自己的生活建立在对环境的尊重之上。 

所有这些都把设计师们从对美与形式及优越的文化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设计师开始懂得用植物而非人工大坝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微生物而非化学品能更持久地维持清洁,太阳能比核裂变更安全,泥质护岸比水泥护岸更经济持久,自然风比人工空调更有利于健康。 

这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在此背景下,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产生了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包括建筑的生态设计,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工业及工艺的生态设计等等。 

70年代以后,受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思想的影响,更多的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如: 

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的成本。  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  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风和降水。  反映了生物的区域性。 

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  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建立。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 

这些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的应用了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 

 

保护和节约不可再生资源 

减少天然石材的使用,多用环保材料(石材、透水砖等) 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水、地热),使用的速率不能超过再生的速率,促进资源的可持续性开采。 

2008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几百万年来的最高水平387ppm,目前认为二氧化碳水平值会造成灾难性气候变化的临界点是450ppm,甚至会更少。就目前全球排放率来看,20年就可能达到了。我们只能燃烧一小部分燃料,把其余燃料储备起来,以控制排放量来减少能源使用并利用可再生能源。 

减少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雨水的收集、储蓄和利用 

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采用新技术,可以成倍的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设计过程中考虑物质、材料的再利用 使用当地的植物和建筑材料 设计师和场所的自然条件和特征 使用乡土的技术和经验   

生态改善措施:屋顶花园,墙面垂直绿化 

太阳能灯,LED冷光源 生态型铺装(透水透气),环保可回收 利用乡土树种,地域树种  

尊重自然的过程,让自然做做功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功能 空气和水的净化 

缓解洪灾和旱灾的危害 废弃物的降解和脱毒 

土壤和土壤肥力的创造和再生 作物和自然植被的授粉传媒 大部分潜在农业虫害的控制 种子的扩散和养分的输送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保护人类不受紫外线伤害 局部调节气候 

自然系统的这种能力在污水治理、废弃地的恢复(包括矿山、采石坑、采伐低等)以及城市中地方性生物群落的建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自然演替的速度随着纬度、精度和扰动频率变化而改变 

特定场地的恢复,应当以自然演替模式为基础,参考场地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地利用历史和视觉效果来决定物种的选择和种植设计   

LA与社会 

 

风景园林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风景园林对于社会的意义,不仅仅是创造了具有使用功能的室外场所 风景园林对社会的发展有速进作用 风景园林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 

风景园林的设计、建设和管理运用社会学的方法 一、 公园作为社会改良的措施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1989年著述《明天——一天引向改革的和平道路》 他认为理想的城市应兼有城乡的优点,形成互相吸引的结合体。这种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的构想 

——用地规模:24平方公里(城市4平方公里  农业20平方公里0 ——人口规模:3.2万人(城市3万  农业0.2万) 

——土地来源:政府贷款获得廉价土地、使用者缴纳“税租” ——发展目标:示范、影响、改善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社会城市”与城市增长的正确原则 

——当城市人口答道3.2万人之后可以跳过乡村带另建一个新的城市,并随时间的推移,全面实现城乡结合的城市群网络结构 

——城市群共容纳24万人,中心城5.8万人,外围城市各3.2万人 

——整个组群中,没一二居民虽然居住在一个小镇上,但实际上是居民在一座宏伟而美丽的花园城市之中 卫星城镇的理论与实践 卫星城规划思想: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 二、 风景园林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发展的引擎 

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巴黎贝尔西公园 

 

以城市事件作为推动力的城市发展与环境景观建设:慕尼黑市的成功经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om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