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要点

更新时间:2024-05-03 15: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两半社会

在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主要是在对西方国家的关系中,中国开始:

领土上丧失完整性。主权上受到严重损害。经济上逐渐处于依附地位。文化上也开始受到严重渗透 半殖民地表现

同时,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 A、帝国主义在华的商品侵略与资本侵略。 B、官僚资本主义的兴起。 C、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它进而导致了阶级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新变化,开始了去封建化历程。

多元的经济结构与复杂的阶级结构:多元的经济结构:除了继续存在的地主经济和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外,又出现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多元的经济结构导致复杂而特殊的阶级结构: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各种小资产阶级 半封建表现 两半社会主要特点是:

A、自然经济基础虽然破坏了,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显然的优势。

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并非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力量弱小,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C、在政体上,中国仍然处于专制政权统治下。

D、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还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E、帝国主义造成的中国的不统一状态。

F、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经济上日益贫困,政治上毫无权利 为何形成两半社会:

1,中国人民的坚决反抗是最基本的原因。 2,帝国主义的相互牵制。 3,资本主义战争目的的变化。

4,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等硬国力因素亦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前一种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现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关系: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准备前提和条件; 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这两大任务也就构成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为什么在19世纪后半期中国会遭到列强的多次、大规模的军事侵略? 1.资本扩张的需要,是近代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 2.两个世界体系(华夷秩序与西欧国际体系)逻辑的根本对立,不利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这是列强屡次发动战争的逻辑前提。

3.西方列强占有显然的军事优势,并有强大的经济支持,这是其屡次发动战争的物质基础。 4.中国相对落后(相对欧美)和相对强大(相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两面特性,是形成这个历史现象的一个经常性因素。

1

三、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后果? 1,对中国政治方面的侵害。

直接割占、租借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侵占中国主权,如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权、驻军权等。驻华公使对华政治横加干涉。把持海关行政等)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帮助镇压太平天国,1870年的天津教案,残酷镇压义和团等。) 2,对中国经济方面的侵害

强开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进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3,对中国文化方面的侵害:简评传教活动。

4,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也促使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新思潮的引入 五,中国人民的反抗为什么会失败? 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参考:“器”不如人,“法”不如人(制度),知”不如人(知彼知己不如人),“助”不如人(缺少国际同情) 六、如何评价中国人民的反抗?

1,中国人民的反抗坚韧持久、力量强大。这是中国仍能保持部分主权和领土的基本完整的首要因素。

2,在整个十九世纪后半期,反抗水平总的来说还不高,尚处于自发抗争的阶段。 3,下层民众和精英分子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脱节。

七、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中华民族的觉醒大体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第一阶段:“睁眼看世界”与“师夷长技以制夷” (1),开始突破传统的华夷观念。(2),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其中,长技不仅包括战舰、火器,而且包括养兵练兵之法,颇为难得。 第二阶段: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对西方了解的加深,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开始从洋务运动中分化出来,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且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第三阶段: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才开始有了较为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严复: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并翻译《天演论》,从理论上阐明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 孙中山:创立了以拯救民族危亡、建立新国家为己任的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民族觉醒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的主要表现: 1,意识到民族危机的有识之士要广泛得多。 2,开始将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变革提上实践日程。少数先进的中国人甚至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3,开始使用近代理论来论证中华民族的危亡险境。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由于中国自身政治的发展逻辑和西方侵略势力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挑战的双重背景下发生的。 三,太平天国兴起及初期发展

2

1、创立拜上帝会:(1)思想来源: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2、金田村起义:1851年1月11日, 3、永安建制

4、定都天京:1853年3月19日

5、军事全盛:为了巩固和扩大革命成果,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粉碎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到1856年上半年,实现了军事上的全盛。 四、天京变乱及其失败

1天京变乱: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农民领袖身上固有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日益暴露出来,农民政权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实行封建等级制和世袭制,追求特权和树立个人权威,在组织上结成宗派集团,争权夺利,在生活上贪图安逸,奢侈腐化,终于导致了天京变乱。 结果在天京变乱过程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又率精锐负气出走,永安建制时的领导中枢荡然无存,损失了很多优秀将领和士兵,对后来太平天国的政治和军事产生了很恶劣的影响,成为它由盛转衰的标志

2、重建领导核心:天京变乱后,洪秀全又提拨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1859年又封冯仁玕为干王,组建新的领导中枢。

3、天京失陷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五、太平天国的失败及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 作为小生产者的地位决定了: (A 思想上:没有指导革命的先进理论。 B 政治上:提不出科学彻底的革命纲领。 C 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不能长期保持内部团结。D 军事上:也犯了一系列错误。) 六、太平天国的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强烈撼动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加速了其衰败。 2,太平天国极大地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3,太平天国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它是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4,特别是,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代表了中国部分下层民众对近代国家的出路的探索。( 这主要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结论: 1,太平天国运动提示出中国农村问题的重要性,而近代中国农村问题的关键在土地制度。2,在近代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能,但其小生产者的地位决定了他既不可能自主完成社会革命,也不能主动应对侵略势力的挑战以进行符合现代政治潮流的政治革命。中国命运的解决需要先进阶级的领导。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为稳固自身统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学习西方技术、引进西方器物的运动。它同样不是先进阶级领导,但它第一次将魏源等人“师夷长技”的主张在实践上加以贯彻,代表了中国传统政治势力对国家出路的另一种最初探索,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过,与“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同的是,“师夷长技”的目的不再仅是“以制夷”,而且包括镇压国内起义,即所谓“剿发捻、勤远略”。 一、新背景与洋务新政之始 先看一看两篇极为重要的奏折: ——《综计全局折》,1861年1月13日 ——《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8月23日

3

二、其始也艰——关于洋务运动的三次大争论 1,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的论争 2,派遣留美学生及内部管理的论争 3,修筑铁路的论争

三、开启之功——洋务运动兴办的若干工业企业

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 安庆军械所(1861年);李鸿章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 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1866年);崇厚 天津机器制造局(1867年);)

近代民用工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年)——近代第一家新式航运公司,倡导者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1878年)——近代第一家新式采煤企业,倡导者李鸿章

上海机器织布局 (1878年)——近代第一家新式棉纺织企业,倡导者李鸿章 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近代第一家电信公司,倡导者李鸿章 汉阳铁厂(1890年)——近代第一家大型钢铁厂,倡导者张之洞

创建近代海军70—90年代,共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北洋四支海军。

创办新式学校(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如天津电报学堂等。一为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

四、客观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洋务运动虽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他所建立的近代工矿、交通业却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 (3)对于传统观念的转变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终至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仍力求维护封建统治制度。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介绍:洋务军事企业的特点: (1)浓厚的封建性:(A 生产经费来自清政府的税收,企业本身没有资本积累。B 工人多来源于清军士兵,企业管理沿袭封建衙门的规章制度。C 生产目的是直接由清政府调拨各军使用,不计生产成本,不参与市场交换。)

(2)浓厚的买办性(技术、设备和原料,极大程度上依赖外国) (3)一定的集团性

(所有权属于清政府,但是经营管理权、产品支配权牢牢掌握在创办人或创办集团手中。 结论:洋务运动的实践表明,中国的国家出路需要先进阶级的领导,首先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并赢得国家独立,进行彻底的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并赢得国家独立也正是近代中国政治革命的两大主要内容)。 介绍:洋务民用企业的特点:

A 洋务派的军事工业采用的是“官办”形式,民用的工业大部分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少数企业采取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B 这些企业,大都具有垄断性,压抑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C 经营管理腐败,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场所,企业亏损。官方把持一切,商方无权过问。

4

D 产品部分投放市场,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间资本和官方资本投资中国近代工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结论:洋务运动的实践表明,中国的国家出路需要先进阶级的领导,首先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并赢得国家独立,进行彻底的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并赢得国家独立也正是近代中国政治革命的两大主要内容)。

维新运动

一、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康有为:1890年,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 1891年,刊行《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此后,办报刊、组学会、办学堂,大力宣传维新思想,制造舆论,训练人才,逐渐将变法运动推向高潮。

梁启超:1895年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变法通议》 严复:主要贡献是把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介绍到中国,1897年,《天演论》渐次刊行。 谭嗣同:1897年夏秋间,写成《仁学》,这是维新派第一步哲学著作。在这部书中,认为中国的危亡“唯变法可以救之”。 二、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的新局势: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对西方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习”; 3,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4,帝后两党争夺日益激烈;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三、维新变法运动 1、“公车上书”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史称“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和爱国救亡运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维新变法开始进入政治实践阶段。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当时,论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以来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3,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变法,到变法失败为止,共发出100多件维新谕旨。主要内容包括:

A 政治方面:臣民不论大小皆可上书言事,裁撤冗官闲衙,澄清吏治,取消国家对旗人的供养。

B 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创造;改革财政;建立西式农场;全国设立邮局等。

C 军事方面:军队改习洋操,采用西洋兵制,裁汰绿营,重筹建海军等。

D 文教方面: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允许自由设立报馆和学会,派人出国留学和游历等。 4,变法失败

5

维新运动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仍然触犯了慈禧太后和一些守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和反对。9月21日,慈禧太后正式宣布训政。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人被杀害在北京菜市口,时人称为“戊戌六君子”。参加维新的官员也相继被革职,除了京师大学堂外,新政被扫除无遗。变法于是失败。 四、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其理论和实践,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二)、失败原因

主要原因是维新派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1)缺乏彻底反封建勇气。维新派虽然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是不敢摧毁封建势力,不想推翻现有的政权和制度,希望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变法图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理论指导上,打出孔子的招牌进行变法,虽然具有减少改革阻力的策略意义,但也暴露了维新派的软弱无力。

(2)缺乏彻底反帝勇气。虽然同帝国主义有矛盾,缺乏彻底反抗帝国主义的勇气,认为不必正面反对帝国主义,通过资本主义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就能免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甚至寄希望于英美的支持。

(3)缺乏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军队的支持。这种缺点致使不流血的维新变法最后以流血的政变而告终,证明想用和平的改革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在中国行不通。 结论:戊戌维新运动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只能走革命道路。同时,戊戌维新运动也初步地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中国为何会走上革命道路(辛亥革命的社会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和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危机方面)

民族危机:1901年9月帝国主义列强与清政府签定《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具体而言,它表现在:(1)政治控制进一步加强。(2) 边疆危机再次显现。(3)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陈天华 《猛回头》)

社会危机:统治腐朽,各种苛捐杂税,官吏中饱私囊,引起民怨沸腾,“民变”增多 2,清末新政及其失败(统治者对危机的应对方面)(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被讥为“皇族内阁”,标志着“新政”已走入死胡同。)

结论:晚清在中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满汉矛盾等多重矛盾的交织作用下,已无法实现政治革新,从而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陷入了改与不改均将失败的情形。“皇族内阁”正是这多重矛盾交织作用的必然结果。 3,社会基础的具备(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与阶级基础方面)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晚清的统治对它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1,晚清政府已不可能筑起保护民族工业的长城;

2,晚清政府已不可能构筑起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长效政治制度。

4,革命者的主观努力——理论准备、组织准备、前期的革命活动与舆论动员

6

4. 组织准备: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建立(同盟会的成立,基本结束了革命小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一定意义上统一了各地革命的步调。) 5.思想准备(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即“平均地权”,进行社会革命 6.思想宣传: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特别是:(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

与保皇派论战(时间:1905—1907年,中心战场在日本,革命派的主要阵地是《民报》,改良派的主要阵地是《新民丛报》)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A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B 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C 要不要平均地权。) 这场思想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终,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同时,革命派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得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拥护,扩大了革命影响和阵营。 组织革命运动(这里主要是指发动武装起义)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武昌首义(为什么首义在武昌?(1)、社会矛盾尖锐(2)、良好的革命基础(3)、革命工作扎实(4)、革命的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发生,促使了武昌起义的提早发生。) 2、中华民国成立 (1),临时政府成立

1911年低,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12月29日,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改用公元纪年,黎元洪为副总统。1月28日,由各省都督府组成了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 2),法令措施

临时参议院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政治、社会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法令措施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1,动摇了中国的反动统治,使其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2,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3,促进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4,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得中国的思想习惯、社会风俗开始发生积极变化。 5、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三、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分析:(一)辛亥革命的失败(二)挽救共和的努力(三)辛亥革命失败原因(二)挽救共和的努力1,二次革命2,护国运动 3,护法运动

1,二次革命:袁世凯于1913年3月20日,派人将宋教仁暗杀于上海火车站。这成了“二次革命”的导火索。(后来袁职责国民党破坏共和,并进行善后大借款)

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没有领导核心,人心涣散,南方各省的国民党军队被袁世凯各个击败,孙中山、黄兴等被通缉,被迫逃亡海外。 2,护国战争

(1)袁世凯称帝,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加紧了独裁的步骤。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2)袁世凯垮台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袁世凯称帝行为也使北洋军阀内部也产生了分化,冯国璋等还提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帝国主义国家也对袁世凯的行为态度暧昧,在全国上下一片讨袁声中,袁世凯被迫

7

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仍任总统。6月,袁世凯忧惧而死。 (3)护国运动失败 在护国运动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于1914年7月另组“中华革命党”,并回国组织军事力量,组成中华革命军。但孙中山在组建中华革命党时,规定了严格的入党手续和组织纪律,把绝对服从孙中山个人作为入党的唯一标准,使中华革命党成了脱离群众的“秘密团体”,没能在反袁斗争中掌握领导权,反袁斗争的果实被大小军阀所窃取,重新恢复的共和制徒具形式。 3,护法运动

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提出另外召集各省军阀指派的“临时参议院”,代行国会立法权,这种情况下,1917年7月,孙中山又举起“护法”旗帜。 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自己的武装,主要依靠西南军阀的军队,而西南军阀并不是真正维护民主共和,只是想利用孙中山的护法旗帜去抵制段祺瑞的武力吞并政策。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实行停战,并改组军政府。1918年5月,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入绝境。

(三)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扼杀这场革命; 主观原因:(1)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2)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3)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4)缺乏自己的革命武装

这些缺陷,根源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中国人民需要探寻新的出路。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呢?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广泛发动民众的方法,也启示了中国先进分子去研究其方法和主义。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新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与其他学说论战的过程,同时更是一个马克思主义逐渐传播的过程。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逐渐兴起。

出版刊物,翻译经典著作(《新青年》也逐渐成为一本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的刊物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 成立宣传研究团体,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队伍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其他理论的论战,初步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的界限,凝聚了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几个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划清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界限;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8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相关问题研究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条件的具备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组织准备:党的早期组织的成立

外界帮助: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支持 早期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了以下活动: A,加紧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研究 B,加紧了对工人的宣传和组织

C,加强了各自组织的发展工作和建党讨论。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形成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党成立的组织条件基本具备。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1)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成立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党在当前的根本任务和建党方略。 (2)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党,是一个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3)成立后很快与工人运动结合。

(4)成立过程中获得了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大力帮助。 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订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开始采取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农民运动的开展: 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是澎湃领导的广东农民运动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国共合作的形成

中共二大,首次确立联合战线的策略——“二七”罢工失败,更加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杭州西湖会议,确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三大,正式就国共合作方针和办法作出决定——国民党一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大革命:从1925年五卅运动到1927年蒋汪叛变,中国革命展现全新气象,群众动员程度之广泛、斗争规模之宏伟均前所未有,史称大革命。 大革命中,比较重要的事件有(1,五卅运动。2统一两广革命根据地。3,进行了北伐战争。) 大革命的失败:4·12反革命政变和7·15反革命政变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失败原因:客观力量对比悬殊;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共产国际也负有一定责任。 大革命历史意义:

1,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 2,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明显提高; 3,大革命失败给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宝贵的教训; 4,在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也开始有了一部分武装。所有这些,为下一个阶段的革命——土地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9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中国革命面临的新局势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与国民党暂时实现内部统一。

2.实现全国形式上的统一(1928年4月,国民党四派军阀联合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统一”。) 关于社会性质问题

1.南京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为帝国主义对华扩张敞开了大门

2.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社会经济活动和土地关系中仍居于统治地位。

3.利用超经济的力量,即依靠国家政权力量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对人民巧取豪夺,聚敛了大量财富,形成官僚资本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特点:

第一,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第二,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第三,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在保甲内强制实行“连坐法”。

第四,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则推行专制主义。

新局势:1,全国有了形式上的统一;2,南京政府建立起了庞大的官僚军事机器,对全国的控制明显比北洋军阀更严密。3,革命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遭到严厉镇压。4,革命形势暂时处于低潮。

总而言之,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比过去更为强大,革命环境比过去更为艰苦,革命高潮不可能很快出现。

二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践发展与理论发展的交互促进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逐步形成的逻辑线索: (一)坚决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之路。(二)走向农村和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三)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初步形成。 (一)坚决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之路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武装推翻国民党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新的中央政治局

为什么武装斗争一开始均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经验参照与主观误区。

经验参照: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和大革命均是走的城市中心道路。 主观误区1:没有及时认识到革命低潮的存在及其长期性。

主观误区2:认为无产阶级的领导是与工人运动直接联系的,工人阶级是唯一的主力军。 (二)走向农村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1,文家市会议(1927年9月19日)——走向农村的开始。 2,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及其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的主要标志——《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大约与此同时,中共六大也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重要作用。 “工农武装割据”并不一定意味着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的形成。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形成的重大意义:

1,从实践上看,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对促进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复兴、并最终走向胜利指引了正确方向。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

10

合的光辉典范,也是两者相结合的第一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是在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主要是“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形成的。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勇于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 (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反“围剿”作战——武装斗争方面。

2,土地革命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型体现,根据地发展和反“围剿”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从根本上摧毁了农村中封建剥削的根基,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这是在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极其严重的条件下,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得到坚持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3,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巨大成就:(政治建设方面——民主政治的实现。经济建设方面——生产关系的改变和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建设方面——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初步实现。) 三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挫折

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倾急躁情绪,并三次在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这三次错误,特别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挫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主要有:

1,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实践经验还非常有限,对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对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还不甚了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统一的理解。

2,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3,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4,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

结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这次“左”倾错误最终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国民党统治区力量损失近100%。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与长征胜利。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17日)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 遵义会议意义:第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的八年间,是革命斗争的实践把毛泽东推上了中国革命领导的舞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的结果。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二,遵义会议彻底改变了中共中央错误领导的行军路线,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第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问题的会议,会议开的非常成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 1,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长征途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三个全局性问题,即:“引领红

11

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向问题,使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指挥问题,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的胜利。” 2,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伟大的红军长征,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

4,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六章 抗日战争

二、从局部抗战走向全国性抗战。 (一)、日本侵华原因分析

(1)资本主义、国际旧秩序与相对国际地位。

(2)军国主义国家体制——持续的战争体制只有在战争的持续进行中才能找到存续理由。 (3)东亚国际秩序的无序状态和世界格局的大分化、大动荡为日本的侵华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 (三)、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1,抗日救亡运动。 三个高潮:((1) 九·一八事变后的救亡高潮 (2)一·二八事变后的救亡高潮 (3) 一二·九运动) 2,局部抗战。(比较重要的有:(1)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2)淞沪抗战(3)长城抗战) 3,中国共产党策略的转变。 (1)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宣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三天,中国共产党发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宣言。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争。 (4)中国共产党策略的根本转变 “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反蒋抗日)——逼蒋抗日(1935年9月)——※西安事变(1936年12月,联蒋抗日) 4,中国国民党策略的转变。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国民党五大 (1935年11月)——(2)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1937年2月)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及其特点。

七七事变和中共抗日通电—— 7.17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八一三事变和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的庐山谈话——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至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是在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情况下,在共产国际反法西斯路线的影响下,在中共的积极倡导并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的推动下,国共互相让步共同抗日的产物。

(2)统一战线中阶级成分非常的复杂,因而战线内部有复杂的阶级关系、尖锐的斗争。 (3)是代表两个阶级利益的两个政权和两个军队的合作,并未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和联合统帅部,因而全面抗战一开始就出现了两个战场。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尖锐,甚至出现了军队之间的武力摩擦。

(4)没有共同的纲领和组织合作,采取遇事协商的特殊方式处理共同的事务。 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1,战略防御阶段时期的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是日本侵华推进线上中日两国军队交战的战场。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国民党是抗战的主要力量。重大战役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

12

会战。起到了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大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促进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略的实施;在相当长时间内阻止了亚洲局部战争的扩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等重大作用。 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随着日军侵略策略的变化,国民党正面战场也随之出现了重大变化,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仍继续抗战,进行了若干次重大战役,如:常德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开辟滇缅战场等。另一方面又大搞反共摩擦(特别重要的是皖南事变)。总的来说,抗战进入相持后,国民党消极抗战开始显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消极抗战趋势日益明显。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1,全面抗战路线与持久战方针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四、新中国的曙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1)政权建设:“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2)经济建设:减租减息(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和发展生产(大生产运动) (3)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2,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六届六中全会

(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已经成熟的三篇著作: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3)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4)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六、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意义: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避免了中华民族被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素质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国际力量的支持。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o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