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康复》实训指导总(全)+脑卒中康复

更新时间:2024-05-30 15: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疾病康复》实训指导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实训,使学生对《疾病康复》的基本理论及基础操作技能有较好的认识、理解及掌握,并且能对实际病例进行分析、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

二、适用专业及层次

适用于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 实训类别:专业技术

三、实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实训项目名称 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 骨折后患者的康复 颈肩腰腿痛患者的康复 关节炎患者的康复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 截肢患者的康复 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 手外伤患者的康复 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康复 肥胖症患者的康复 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烧伤患者的康复 慢性疼痛的康复 课时 4 2 4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实训类型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必做/选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选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选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备注 20 痉挛的康复 1 44 操作 必做 合计

实训一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

【实训目的】

1.掌握脑血管疾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分期及各期治疗方案制定。 2.熟练掌握脑血管疾病运动疗法常用的康复治疗技术。 3.熟悉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注意事项。 【适应证】

1.各类缺血型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生理学缺陷不再继续发展42小时以后。

2.各类出血型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生理学缺陷不再继续发展,临床观察确定不再有出血危险,颅内压已基本正常情况下可开始康复,约在2周以后。

3.各类脑血管病的后遗症患者。 【禁忌证】

1.各类型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生命体征未稳定,神经生理学缺陷继续加重的情况下不可急于康复。

2.凡是合并有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者。

3.发生痴呆的患者,不理解和无法合作康复训练,不宜进行康复治疗。 【主要仪器设备】

1.评定用具用品:认知评定量表、Brunnstrom运动恢复评定格式化表、ADL评定量表。

2.治疗训练用具:康复治疗床、训练垫、训练倚、木梯、软枕。 【实训方法和内容】

学生以4~6人一组,分别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评定和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1.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功能评定

(1)认知功能评定: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或认知能力筛查(CCSE)表对患者进行筛查。

序号 今年是公元哪年? 现在是什么季节? 1 现在是几月? 今天是几号? 今天是星期几? 咱们现在是在哪个城市? 咱们现在是在哪个区? 2 咱们现在是在什么街? 咱们现在是在哪个医院? 这里是第几层楼? 检查内容 评分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我告诉你三种东西,在我说完后,请你重复一遍这三种东西是什么。树、3 钟、汽车。(各一分,共3分) 5、4、3、2、4 100-7=?连续5次(各1分,共5分) 1、0 5 现在请你说出刚才我让你记住的那三种东西。(各1分,共3分) (出示手表)这个东西叫什么? 6 (出示铅笔)这个东西叫什么? 7 请你跟着我说:“大家齐心协力拉紧绳”。 我给你一张纸,请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用右手拿着这张纸,用8 两只手将它对折起来,放在你的左手上”。(每项1分,共3分) 9 10 11 总分 请您念念这句话,并且按照上面的意思去做:“闭上您的眼”。 请您给我写一个完整的句子 (出示图案)请你照这个样子把它画下来 1.0 1.0 1.0 3、2、1、0 1.0 1.0 3、2、1、0 1.0 3、2、1、0

(2)运动功能评定:按照Brunnstrom运动六阶段的评定指标进行评定。

Brunnstrom上肢运动功能评定表

被动运动感觉 肩关节 肘关节 前臂旋前旋后 腕关节屈曲伸展 1.出现运动(无诱发) 2.出现痉挛(连带运动的最初表现) 屈肌连带运动 伸肌连带运动 3.连带运动阶段(痉挛明显) 屈肌连带运动 肩关节 肩胛带 上抬 后撤 屈曲 外展 外旋 肘关节 前臂 伸肌连带运动 肩关节 肘关节 前臂 屈曲 旋后 伸展 伸展 旋前 4.部分分离运动阶段(痉挛稍减弱) (1)手背后触摸脊柱 (2)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 (3)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与旋后 5.分离运动阶段 (1)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展 (2)上肢上举 (3)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与旋后 6.正常

手指从大腿到下颏5秒钟(次数) 手指从大腿到另一侧膝关节5秒钟(次数) 健侧 患侧 健侧 患侧

Brunnstrom躯干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

1.仰卧位 被动运动感觉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足趾 屈肌连带运动 伸肌连带运动 髋关节外展 髋关节内收 2.坐位 躯干的坐位平衡 足底感觉(回答次数) 髋、膝、踝关节痛同时屈曲 膝关节屈曲(小范围活动) 膝关节伸展(小范围活动) 膝关节屈曲90度以上 踝关节单独背屈 髋关节内旋 3.立位 独立站立 辅助站立 单腿站立 健侧站立(秒) 患侧站立(秒) 髋、膝、踝关节痛同时屈曲 膝关节屈曲、伸展(小范围活动) 髋关节伸展并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单独背屈 膝关节伸展并髋关节外展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

项目 1.进食 评分标准 0=较大和完全依赖 5=需要部分帮助(夹菜、盛饭) 10=全面自理 2.洗澡 0=依赖 5=自理 3.梳妆洗漱 0=依赖 5=自理 4.穿衣 0=依赖 5=需一半帮助 10=自理,能系开纽扣,关、开拉锁和穿鞋等 5.控制大便 0=昏迷或失禁 5=偶尔失禁(每周﹤1次) 10=能控制 6.控制小便 0=昏迷或失禁或需由他人导尿 5=偶尔失禁(﹤1次/24小时,﹥1次/周) 10=能控制 7.上厕所 0=依赖 5=需要部分帮助 10=自理 8.床椅转移 0=完全依赖别人 5=需要大量帮助(2人),能坐 10=需要小量帮助(1人)或监督 15=自理 9.行走 0=不能走 5=在轮椅上独立行动 10=需一人帮助(体力或语言督导) 15=独自步行(可用辅助器) 10.上下楼梯 0=不能 5=需帮助 10=自理

2.记录评定结果并进行分析。 3.制定康复治疗目标。

4.针对康复治疗分期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1)BrunnstromⅠ~Ⅱ期康复:①卧位的体位姿势;②床上治疗和训练;③坐位治疗和训练;④卧坐转换训练;⑤坐位平衡训练;

(2)Brunnstrom Ⅲ~Ⅳ期康复:除继续上阶段的治疗和训练项目外,开展①重点地综合应用Rood的抑制技术,Bobath技术和Brunnstrom技术以降低痉挛,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促通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②进行站立治疗及站立训练。

(3)Brunnstrom Ⅳ~Ⅴ期康复:重点应用PNF技术进行运动训练、医疗体操、作业训练、放松性训练和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

【注意事项】

1.注意做好常识宣教。

2.在对患者评定和治疗中注意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在评定和治疗操作中注意安全。 4.注意心理康复,消除患者的顾虑。 【实训报告】 写出本次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要求:①实训目的与要求;②实训所需仪器设备;③实训步骤和内

容:重点记录康复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④注意事项;⑤实训体会。

思考题:

1.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运动康复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列出各期的康复目标?

3.如何顺应脑血管病各期的运动障碍特点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制定较合理的运动康复程序。

( 周美慧 )

实训二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实训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

2.熟悉颅脑损伤的康复分期和不同时期的康复目标。 【适应证】

1.患者病情稳定(体温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基础疾患、原发神经病学疾患和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病情无变化,康复医疗前48小时内治疗方案不需要改变,尤其是神经系统缺陷无加重或有改善),患者可以经口摄取足够的营养,或者已建立鼻饲、胃造口、静脉高营养途径。这是能否进行康复治疗的首要条件。

2.有一定的认知功能,可以完成学习活动。

3.有一定的交流能力,可以与治疗师完成交流性活动。

4.有主动性康复活动所需要的基本体力,即在辅助下保持坐位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或能够主动参与康复治疗。

【禁忌证】

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情况都列为禁忌证,包括原发病临床病情不稳定或合并新临床病症。此外患者不理解或不合作康复治疗者不宜进行康复治疗。

【主要仪器设备】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Galveston 定向遗忘试验(GOAT)检查表、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LOCTA)、纸、笔、录音机、各种认知功能评定用具、PT床、直立床、减重步态训练仪、各种运动训练器械、认知功能训练用具等。

【实训方法和内容】 (一)实训方法

1.学生分组对提供的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内容:颅脑损伤类型、功能障碍特点、康复分期、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预测康复结局。

2.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与方案。

3.学生每2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患者,一人扮演治疗师,练习颅脑损伤患者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方法。

(二)实训内容

1.颅脑损伤的康复功能评定

(1)严重程度评定: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盖尔维斯顿定向力及记忆遗忘检查(Galveston oriengtation and amnesia test,GOAT)等方法来确定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2)认知功能评定:评定主要涉及记忆、注意、思维及成套测验等。 1)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分级:可用Rancho Los Amigos(RLA)认知功能分级。

2)认知障碍的成套测验:普遍采用的有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CSE)、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LOCTA)。

3)注意功能的评定:视觉和听觉注意的评估方法有:视跟踪和辨认测试、数或词的辨认测试。

4)记忆功能的评定: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Rivermead 行为记忆测试(RBMT)、临床记忆量表。

5)思维的评定:可用选自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某些分测验

6)失认症的评定:包括单侧忽略、疾病失认、视觉失认和Gerstmam综合征等的评定。

7)失用症的评定:可通过模仿动作、执行口头指令情况进行评定。 8)严重认知障碍的评定:可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来检查。 (3)情绪障碍评定:对于患者的抑郁,可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对于焦虑,可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

(4)行为障碍评定: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 (5)运动功能评定:

(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可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

(7)言语功能评定

(8)颅脑损伤预后评定:可采用综合评定量表进行评估。 (9)颅脑损伤结局评定:常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 2.记录评定结果并进行分析。 3.确定康复治疗目标。

4.根据康复治疗目标,针对康复分期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具体方法: (1)急性期康复:①床上良肢位摆放;②综合促醒治疗;③保持呼吸道通畅;④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⑤尽早活动;⑥物理治疗;⑦夹板和矫形器的使用;⑧高压氧治疗;⑨支持疗法;⑩躁动不安的康复处理。

(2)恢复期康复:①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注意障碍的康复训练(猜测游戏、删除作业、时间感、数目顺序);记忆障碍的康复治疗(内部策略和外部策略帮助记忆及环境适应)、思维障碍的康复训练(提取信息、排列顺序、物品分类、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计算和预算)、失认症的康复治疗(单侧忽略、视觉失认、Gerstmam综合征)、失用症的康复治疗(结构性失用、运动失用、穿衣失用、意念性失用);②行为障碍的康复治疗.

(3)后遗症期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矫形器和辅助器具的应用、认知、言语等障碍的功能训练、职业训练等。

【注意事项】

1.注意做好颅脑损伤的常识宣教。

2.在对患者评定和治疗中注意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在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操作中注意安全。 4.注意心理康复,消除患者的顾虑。 【实训报告】 写出本次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要求:①实训目的与要求;②实训所需仪器设备;③实训步骤和内容:重点记录康复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④注意事项;⑤实训体会。

思考题:

1.如何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康复分期?各期的康复目标?

( 陆建霞 )

实训三 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

【实训目的】

1.掌握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评定,临床分型以及各型治疗方案制定。 2.熟悉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注意事项。 【适应证】

各种类型的脑性瘫痪儿童。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但合并有癫痫、感染、骨折、疝气、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要在疾病控制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对年龄较大,关节挛缩较重,经系统康复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建议手术治疗。

【主要仪器设备】

治疗床、模拟患儿(可用布偶娃娃代替,或者同学之间模拟操作)、拼图、色彩书、量表、笔等。

【实训方法和内容】 (一)实训方法

1.学生分组对提供的脑瘫病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内容:脑瘫的临床分型、功能障碍特点、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预测康复结局。

2.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与方案。

3.学生每2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患者,一人扮演治疗师,练习脑瘫患儿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方法。

(二)实训内容 1.临床分型

(1)脑性瘫痪的分型

脑性瘫痪的分型

根据运动障碍特点分类

痉挛型(spasticity) 手足徐动型(athetosis)

根据瘫痪部位分类

单瘫(monplegia) 截瘫(paralegia)

弛缓型(atonia) 共济失调型(ataxia) 震颤型(tremor) 混合型(mixed)

无法分类型(unclassified)

偏瘫(hemiplegia) 三肢瘫(triplegia)

四肢瘫(quadriplegia or tetraplegia) 双偏瘫(double hemiplegia) 双瘫(diplegia)

(2)常见脑瘫类型的临床表现

1)痉挛型: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主要是屈肌张力增高,表现为各大关节的屈曲、内收内旋模式。被动运动时有“折刀”样改变。关节运动范围变窄,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2)手足徐动型:表现为运动障碍,非对称性姿势异常,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颜面肌肉、发音和构音器官受累,肌张力变化。

3)弛缓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关节活动幅度比正常儿大,抬头无力,坐直或者站直困难。多见于脑性瘫痪的早期。幼儿期以后往往会发展为其他型,尤以手足徐动型多见。

4)混合型:指脑瘫某两种类型或某几种类型存在于一个患儿的身上。如痉挛型脑性瘫痪的患儿同时伴有手足徐动的表现。

2.康复评定

(1)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

项 目

自我照料 (1)进食 (2)修饰 (3)洗澡 (4)上身穿着 (5)下身穿着 (6)用厕

评 分

项 目

(10)进出厕所 (11)进出浴盆和淋浴间 行走

(12)步行/轮椅行 (13)上下楼梯 交流

(14)理解(听觉和视觉理解)

评 分

括约肌控制 (7)大便管理 (8)小便管理 转移

(9)床-椅转移

(15)表达(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 社会认知 (16)社会交往 (17)解决问题 (18)记忆

根据患者是否需要他人帮助等情况,将患者的功能分为独立和依赖两大类,各包括了两个和五个功能级别,共计七个级别。其评分标准如下:

1)独立:无需他人帮助即可完成活动。包括两个功能等级,其评分情况如下:①7分:独立在合理的时间内规范而安全地完成活动,无需对活动进行修改或使用辅助器具。②6分:有条件的独立,即在活动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下述情况:①需用辅助器具;②完成时间较正常时间长;③有安全方面的顾虑。

2) 依赖:需他人实施监护或给与身体上的帮助,否则不能进行该项活动。又可分为五个功能等级,每级得分及评分标准如下:①5分:需有人在一旁监护、提示或鼓励,无需对身体给予协助;或者需使用协助用品或需帮助穿上矫形器。②4分:最小量的接触身体的辅助,所需帮助仅限于轻轻接触,能自己完成整个活动的75%或以上。③3分:中等帮助,所需帮助多于轻轻接触,能独自完成整个活动的50%~75%。④2分:需最大量的帮助,患者仅能完成整个活动的25%以下。⑤1分:完全依赖他人,即仅能自行完成整个活动的25%以下。 (2)肌力的评定

徒手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0 1 2 3 4 5

名 称 零(zero,0) 微缩(trace,T) 差(poor,P) 尚可(fair,F) 良好(good,G) 正常(normal,N)

标 准 不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在除重力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能抗重力作全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相当正常肌力的百分比/%

0 10 25 50 75 100

(3)痉挛的评定

自1964年Ashworth原始痉挛5级分级法建立以来,原理与PROM检查法相似的Ashworth分级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以对痉挛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评定。

1)评定标准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级别 0级 1级 无肌张力增加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的卡住或释放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呈现最小的阻力 2级 肌张力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的被动移动 3级 4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时呈伸展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评定标准

2)操作方法:检查者评定时,患者处于舒适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分别对双侧上、下肢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3)特点:改良的Ashworth分级法具有较好的评定者间信度,评定方法也较为便捷;但这一方法不能区分痉挛和其他肌张力增高的障碍问题。

3.记录评定结果并进行分析。 4.制定康复目标。

5.对常见的脑瘫类型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1)物理治疗/运动治疗

1)运动治疗要点:①头部的控制。②支撑抬起训练。③翻身训练。④坐位训练。⑤膝手立位和高爬位的训练。⑥站立和立位训练;步行训练。○7步行的进一步实用性训练。

2)运动治疗内容:以各类治疗技术为主。常用的方法有Bobath 法、Vojta

技术等。

Ⅰ 痉挛型——Bobath治疗技术 ①治疗目标

a.良好的坐位平衡。

b.坐位时上肢的所有机能(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 c.立位保持、步行。 ②应控制的模式

a.髋关节屈曲、内收模式。 b.脊柱的过度后弯或过度前弯。

c.肩胛带、躯干部、骨盆带的非对称模式。 d.伴有上肢内旋的肘屈曲、前臂旋前模式。 e.伴有髋关节屈曲或过度伸展的踝关节趾屈模式。 ③应促通的模式

a.髋关节伸展、外展、外旋模式。 b.髋关节与躯干部的抗重力伸展活动。 c.对称性发育。

d.由本体感觉反馈形成的身体认知觉。 e.伴有可动的上下肢支持。

f.上下肢各关节单位的分离运动或选择性运动。 Ⅱ 痉挛型——Vojta治疗技术 具体操作方法: ○1反射性腹爬 a.摆好出发姿势。

b.选择性给予诱发带一定方向和一定压力和时间的刺激(主诱发带共有4个,辅助诱发带共有6个)。

c.诱导出反射性腹爬运动。 ②反射性翻身 a.摆好出发姿势。

b.选择性给予诱发带一定方向和一定压力和时间的刺激(主诱发带共1个,

辅助诱发带4个)。

c.诱导出反射性腹爬运动。 ③选择性采用其他手技和各种变法

注意事项:①治疗安排一般一日4次,每次时间为10~30 min,每侧每次3~5 min,根据患儿情况而适当增减次数和时间。②接受手技操作的患儿应裸体。③进食后1小时内不宜治疗。④患重病、高热时应停止治疗。⑤治疗前后不宜洗澡。

Ⅲ 手足徐动型——Bobath治疗技术 ○1治疗目标

a.抑制非对称性姿势、肌张力的不稳定性、不自主运动。

b.促进对称性运动、随意运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肌张力的稳定性。 ②治疗要点

a.以抑制伸展模式为主。使姿势肌紧张稳定化,抑制阵发性的肌痉挛。当姿势肌紧张过度低下时,应用体重负荷、压迫抵抗来提高肌紧张,使之接近正常化。使患儿形成有秩序的、缓慢的、充分控制的运动。将运动限制于几个具有功能的模式上,缩窄其运动范围。

b.保持正常姿势,尽量减少刺激。从头部、肩、肩胛带、骨盆、脊柱、上肢开始,控制全身。注意身体成一线和头的正中位置,使全身呈对称姿势和保持中间位。

c.应用压迫、叩击刺激本体感觉、皮肤感觉的感受器。 d.应用反射抑制姿势模式抑制痉挛。

e.应用交替叩击和压迫叩击调整矫正反应、平衡反应、保护伸展反应,促通其发育。

Ⅳ 手足徐动型——Vojta治疗技术 根据需要选用(参见痉挛型脑瘫)。

(2)作业疗法:主要是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1)进食训练:包括:正确地进食的体位,通过下颌控制技术(图1,2),纠正流涎,增加唇、舌的力量,增加咀嚼能力,控制伸舌,饮水以及自我进食的训练。

2)穿衣训练: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下建议可供遵循:①如为偏瘫型脑瘫患儿,宜先穿偏瘫侧。②将衣物放在患儿能看得见和易取到的地方。③如上肢有屈曲痉挛,应先对上肢进行缓慢的牵伸,然后再将其带入衣袖内。④遇下肢伸直痉挛时,治疗师可将双手置于患儿的下腰部并轻轻用力,使其上身前倾,髋、腿屈曲,然后,再进行衣物的穿着。⑤刚开始穿衣训练时,可选择宽松的、易于穿脱的衣物。⑥开始穿衣活动的训练时,应让患儿从完成最后一步的动作做起,以让患儿获得某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对穿衣训练的兴趣,然后,逐渐增加所完成动作的步骤。如患儿能完成所有步骤的穿衣动作,要给他足够的时间,避免催促,在他完成得好或努力尝试时要给予鼓励。⑦对于经常将衣服穿倒或穿错左右鞋的患儿,应在衣服或鞋子上做其能够识别的提醒标记。⑧必要时,可使用辅助用具或对衣物进行改良,如用松紧带代替裤带,尼龙搭扣代替钮扣等以提高患儿在穿衣方面的独立能力。

3)用厕训练:具备膀胱、直肠的控制是保证用厕训练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患儿必须具备头部和躯干控制,能用臀部坐住,膝部弯曲并分开,两脚平贴于地面才能独立坐于便器上,因此,适当的排便体位将有助于用厕训练取得成功。可将便器置于木盒内,或墙角,或三角椅内,此种方法可有效地帮助患儿保持双肩及双臂向前,髋部屈曲,提高其坐位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唯有定时、规律的排便才可能将用厕的训练引向成功。当患儿坐在便器上时,要让其明白坐在便器上的目的,不要同时给他玩具,以免分散注意力。

(3)语言治疗

1)语言障碍特点: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器官功能障碍,交流意愿障碍及其他障碍。特点为语言发育迟缓和(或)运动性构音障碍。语言障碍的矫治是指言语及交流障碍的矫治。

2)矫治的原则:①最大程度降低导致障碍的原因。②确定目标,制定系统训练方案。③采用多种训练方法。④强调正确发音,使用规范语言。⑤语言训练结合实际,具有实用性。⑥采用简捷方法进行训练。⑦个别训练与集体训练相结合。⑧早期治疗。⑨家庭成员参与。⑩辅助或替代语言交流工具的使用。

3)矫治的主要内容:①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训练。②进食训练。③构音障碍训练。④呼吸训练。⑤语言发育迟缓训练。

4)治疗方法 ①构音障碍训练 a.放松疗法。

b.呼吸训练,呼吸功能联系。

c.发音器官的运动训练,如口唇与下颌的运动训练、舌运动训练、改善口腔感觉、吞咽功能练习、咀嚼功能练习等。

d.构音及发声练习,包括发音练习,持续发音,克服鼻音,控制音量、音调、韵律。

②语言发音缓慢的训练

进行改善语言符号障碍、语言表达障碍、语言水平落后、语言交流态度障碍等训练。

③改善流涎、吞咽咀嚼功能的手法治疗

根据手足徐动型脑瘫的特点,进行口周按摩,刺激口唇、脸颊、舌等部位肌群。

(4)药物及其他康复治疗

1)药物治疗:根据不同需求,应用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剂、抗癫痫药、多巴胺类药、抗胆碱能药,肉毒毒素A肌内注射,针对合并症的抗感染药,增进呼吸功能、营养及消化系统功能等药物。

2)传统康复治疗:中医药疗法;针刺疗法的头针、体针、耳针;推拿按摩疗法的各种手法;穴位注射;中药熏蒸等。

3)高压氧治疗:适宜于早期发现有脑缺血缺氧综合征的患儿。

4)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只有在必要时才选择性使用。包括肌肉肌腱手术和骨关节手术,今年也采用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

5)辅助器具及矫形器:①部位不同可分为手部矫形器、矫形鞋,短下肢、长下肢、膝关节、髋关节、骨盆、脊柱或同时针对两个以上部位的矫形器。②坐位、立位、步行、移动、日常生活等不同用途的辅助器具。

【注意事项】

1.注意做好常识宣教。

2.在对患儿评定和治疗中注意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

3.在评定和治疗操作中注意安全。 4.注意患儿的情绪。 【实训报告】 写出本次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要求:①实训目的与要求;②实训所需仪器设备;③实训步骤和内容:重点记录康复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④注意事项;⑤实训体会。

思考题:

1.脑性瘫痪儿童患者的康复原则有哪些? 2.脑性瘫痪儿童主要有哪些类型?

金荣疆 )

(实训四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

【实训目的】

1.掌握轮椅减压,床-轮椅间的转移。

2.熟悉各种杖的测量,使用各种助行器的步行方式。 3.自我体验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困难,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

【适应证】

1.患者的脊柱稳定,并能坐直且无头晕、心悸等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 2.轮椅上的训练适用于C7以下脊髓损伤的患者。 3.站立及行走训练适用于胸腰节段脊髓损伤的患者。

【禁忌证】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患者;不理解或不合作康复治疗的患者。

【主要仪器设备】

床、普通轮椅、手杖、腋杖、步行式助行架、前方有轮式助行架、米尺、衣裤、袜子和鞋、自助具。

【实训方法和内容】

(一)实训方法

1.学生分组:每5人为一组,每组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和治疗师,采用临床模拟教学方法。

2.掌握脊髓损伤患者的常用康复治疗方法,对不同脊髓节段损伤患者制定不同的康复治疗计划与方案。

(二)实训内容

1.轮椅减压训练 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每次持续15秒。

(1)C5损伤患者将一侧上肢放在靠背后面,肘关节伸展与轮椅把手锁住,躯干侧屈、旋转、前屈,片刻后再换另一侧。双侧上肢轮流进行。

(2)C6损伤患者躯干向一侧倾斜,对侧臀部离开椅面减轻压力,稍待片刻后再换另一侧。

(3)胸髓损伤患者利用双上肢支撑轮椅扶手或轮椅轮使臀部悬空进行减压。 2.床-轮椅间的转移训练

(1)利用滑板转移:轮椅与床成30°夹角,刹闸,卸下靠近床侧扶手,将滑板架于床和轮椅之间,患者通过一系列的支撑动作转移到床上。

(2)侧方转移:轮椅与床成30°夹角,刹闸。一手支撑床面,一手支撑远离床侧的轮椅扶手,同时向下用力撑起躯干转移到床上。

(3)垂直转移:轮椅与床成90°夹角,距离床边约30厘米处刹闸。分别将手腕置于对侧膝下,通过屈肘动作将下肢抬至床面。打开轮椅闸,向前驱动轮椅至紧贴床缘,刹闸。双手扶住轮椅扶手向上支撑,向前移动到床上。

(4)平行转移:轮椅与床平行放置,刹闸。卸下靠近床侧扶手,将双腿抬至床面,外侧腿交叉置于内侧腿上,应用侧方转移的方法从轮椅转移到床上。

3.杖的测量

(1)手杖的测量:让患者穿鞋或下肢支具站立,肘关节屈曲30°,腕关节背伸,手掌面与足小趾前外侧15厘米处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最简单的测量方法为站立时股骨大转子的高度。

(2)腋杖的测量:患者如前站立,用上述方法可确定把手的高度;测量患者足小趾前外侧15厘米处到腋窝前襞的距离,或测量腋前襞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再加上5厘米为腋托的高度。最简单的方法为身高减去41厘米即为腋杖的长度。

4.使用助行器的步行方式

(1)应用步行式助行架及前方有轮式助行架步行:训练时先向前移动助行架的一侧,再移动另一侧;前方有轮型提起助行架后脚向前推即可。提起助行架放在上肢前方的远处,向前迈出一侧下肢,落在架子两后脚连线水平附近,再迈上另一下肢。如此反复向前移动。

(2)持腋杖步行

1)摆至步:双腋杖同时向前伸出,患者身体重心前移至腋杖,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将双腿向前摆至双腋杖的稍后方。

2)摆过步:双腋杖同时向前伸出,患者支撑把手,身体重心前移,用力向

前摆动身体,使双足超过双腋杖的着地点,再将腋杖向前移动取得平衡。

3)四点步:先伸出左腋杖→迈右腿→伸出右腋杖→迈左腿,完成一个步行周期,如此反复进行。

4)两点步:伸出一侧的腋杖和对侧的足,再伸出另一侧的腋杖与相对应的足,如此交替进行。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1)四肢瘫患者:使用自助具或独自完成吃饭、洗漱及穿上衣,当在床上可进行时,就可过渡到轮椅水平。如病情允许,裤子的穿脱应在床上完成。

(2)截瘫患者:独立完成吃饭、洗漱和穿脱衣裤,首先在床上,然后在轮椅上进行。

【注意事项】

1.注意患者的心理康复,消除顾虑,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配合。 2.床-轮椅间的转移训练 操作前先检查轮椅的安全性能;转移时动作要轻稳快捷;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跌伤。

3.穿脱衣服的训练 照顾患者自尊,尽量少暴露患者,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受凉;衣物上的扣件尽可能少,有利于穿脱,更衣困难者应借助自助具(如系扣器、穿袜器、多功能固定带等)完成。

【实训报告】 写出本次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要求:①实训目的与要求;②实训所需仪器设备;③实训步骤和内容:重点记录康复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④注意事项;⑤实训体会。

思考题:

1.截瘫患者持腋杖步行的方式?

2.乘坐轮椅的患者如何进行床-轮椅间的转移? 3.手杖和腋杖长度的确定?

( 吕雨梅 )

实训五 帕金森病的康复

【实训目的】

1.掌握帕金森病的韦氏综合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法。 2.熟悉帕金森病的Yahr分期评定法。 【适应证】

1.帕金森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可理解言语、指令者。 2.帕金森病有主动康复意识并积极配合者。 3.帕金森综合症原发病病情稳定者。 【禁忌证】

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情况都列为禁忌证,包括原发病临床病情不稳定或合并新临床病症。此外患者不理解或不合作康复治疗者不宜进行康复治疗。

【主要仪器设备】

皮尺、三角尺、量角器、秒表;生活用品若干;帕金森病综合评定量表和笔、纸等。

【实训方法和内容】 (一)实训方法

1.学生分组对提供的帕金森病病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内容:帕金森病功能障碍特点、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预测康复结局。

2.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与方案。

3.学生每2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患者,一人扮演治疗师,练习帕金森病患者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方法。

(二)实训内容

1.帕金森病的康复功能评定

(1)韦氏综合评定通过手动作、强直、姿势、上肢协调、步态、震颤、面容、言语、生活自理九个方面进行评定。评分标准0~3分,0分正常,3分为重度,总分1~9分为早期,10~18分为中度残损,19~27分为严重进展阶段。

(2)帕金森病病情程度分期评定法:日本学者在Yahr分级评定的基础上按日常生活能力分为三期,一期日常生活无需帮助,即Yahr分级Ⅰ、Ⅱ级;二期日常生活需部分帮助,即Yahr分级Ⅲ、Ⅳ级;三期日常生活需全面帮助,即Yahr分级Ⅴ级。

2.记录评定结果并进行分析。 3.制定康复治疗目标。

4.针对康复治疗分期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1)松弛训练:①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技术);②深呼吸法;③想向法。

(2)姿势矫正训练:①矫正颈部前屈;②矫正脊柱后凸;③矫正下肢屈曲、内收挛缩。

(3)关节活动度训练:强调整体运动功能模式,包括躯干、肩、骨盆等成分的训练,主要部位为膝、肩、肘、手指等关节。

(4)平衡步态训练:练习高抬脚、跨障碍行走,同时配合双手尽量大摆动及喊号子;“仿鹅步”行走,可配合节拍或韵律进行。

【注意事项】

1.注意做好常识宣教。

2.在对患者评定和治疗中注意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在评定和治疗操作中注意安全。 4.注意心理康复,消除患者的顾虑。 【实训报告】 写出本次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要求:①实训目的与要求;②实训所需仪器设备;③实训步骤和内容:重点记录康复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④注意事项;⑤实训体会。

【实训报告】 写出本次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要求:①实训目的与要求;②实训所需仪器设备;③实训步骤和内容:重点记录康复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④注意事项;⑤

实训体会。

思考题:

1.帕金森病评定的韦氏综合评定量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帕金森病松弛训练、姿势矫正训练、步态训练包括哪些方法?

( 何小花 )

实训六 骨折后患者的康复

【实训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骨折后患者的康复问题、康复方法和常见骨折的康复方法

2.熟悉骨折愈合的过程和临床分期。 【适应证】

1.各种类型的骨折经妥善复位、固定处理后均应及时开始康复治疗。 2.骨折愈合延迟时也应加强康复治疗。需针对原因进行必要的骨科处理,再给骨骼一定的应力刺激,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促进愈合。

3.骨折后由于严重的关节周围粘连行关节松动术后的患者,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禁忌证】

1.骨折与脱位尚未妥善处理,骨折部位出现骨化性肌炎时,暂缓功能锻炼。 2.骨折部位有炎症、关节内血肿、伤口局部有异物,或病理性骨折时,禁忌功能锻炼。

【主要仪器设备】

握力计、捏力计、通用量角器、软尺、直尺、ADL评定量表、感觉评定用大头针、棉签、音叉等、笔和纸等

【实训方法和内容】 (一)实训方法

1.学生分组对提供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内容:骨折类型、存在的康复问题、临床分期、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预测康复结局。

2.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与方案。

3.学生每2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患者,一人扮演治疗师,练习常见骨折患者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方法。

(二)实训内容 1.骨折的康复功能评定

(1)一般情况评定: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畸形与功能障碍。

(2)运动功能评定

1)肌力检查:了解患肢关节的肌力和健康肌力情况,多用徒手肌力检查法(MMT),也可用握力计、捏力计等检查。

2)关节活动度检查:了解关节活动有无受限和受限程度,可通过量角器测量,需双侧进行对比。

3)步态分析:通过步态分析可了解下肢功能障碍程度。 (3)其他评定

1)肢体长度和周径测量:两侧肢体进行对比,判断骨折后肢体长度有无改变及改变程度。

2)ADL能力评定:骨折后影响日常生活活动的患者,应对其进行ADL能力评定。

3)感觉检查:判断有无神经损伤及损伤程度。

4)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应注意对心、肺等功能的检查评定。

2.记录评定结果并进行分析。 3.确定康复治疗目标。

4.根据康复治疗目标,针对康复分期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具体方法: (1)Ⅰ期康复:持续被动关节活动练习、患肢抬高、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健肢与躯干的正常活动训练、关节面骨折、患肢未固定关节的主动运动。

(2)Ⅱ期康复:恢复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增强肌力训练、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

【注意事项】

1.要掌握骨折的愈合过程,康复治疗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2.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如增加重力和旋转的活动。 3.进行被动活动时,不应急于施行强力的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按摩,任何功能练习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4.医患配合,医务人员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心中有数,积极主动、科学地进行功能锻炼。

【实训报告】

写出本次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要求:①实训目的与要求;②实训所需仪器设备;③实训步骤和内容:重点记录康复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④注意事项;⑤实训体会。

思考题:

1.常见骨折康复问题有哪些?

2.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如何分期?各期的康复方法有哪些?

( 马雪真 )

实训七 颈肩腰腿痛患者的康复

【实训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

2.熟悉肩周炎患者不同时期的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法。 【适应证】

1.软组织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和早期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的诊断尚不能完全肯定,需要在治疗中观察者;颈椎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2.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3.所有肩周炎患者。 【禁忌证】

1.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晚期。

2.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严重者出现双下肢瘫痪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的患者。

3.对康复治疗不理解或不合作的患者。 【主要仪器设备】

量角器、直尺、红蓝铅笔、诊断床、推拿床、牵引床、颈托、电脑中频治疗仪、离子导入治疗仪、短波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或TDP治疗仪等。

【实训方法和内容】 (一)实训方法

1.学生分组对提供的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内容:疾病类型、功能障碍特点、康复问题、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

2.针对具体疾病类型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与方案。

3.学生每2或4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患者,一人扮演治疗师,练习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方法。

(二)实训内容

1.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功能评定 (1)颈椎病的康复功能评定

1)颈椎活动范围评定:主要分为旋转(嘱患者在尽可能舒服的情况下向一侧转头,然后再向另一侧转头);伸展(嘱患者在尽可能舒服的情况下向上看);屈曲(嘱患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屈头至前胸部);侧屈(嘱患者使耳朵尽可能地向肩部靠,正常侧屈范围约450)。

2)肌力评定:以徒手肌力评定法对易受累的肌肉进行肌力评定,并与健侧对照。

3)特殊检查

①椎间孔挤压试验;②臂丛牵拉试验;③椎间孔分离试验;④前屈旋颈试验;⑤低头试验;⑥仰头试验;⑦椎动脉扭曲试验;⑧屈颈试验。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功能评定 1)疼痛程度的评定:

①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划一平行直线长10cm,一端为无痛,一端为剧痛。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选择某一点代表当时疼痛程度。

②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将疼痛的程度用0至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病人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这11个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代表其疼痛程度。

③口述分级评分法(VRS):分O、轻、中、重四个等级。0:无痛;I:轻度疼痛,可忍受,日常生活不受干扰;II:中度疼痛,疼痛明显,常服止痛药;III:重度疼痛,不能忍受,经常服止痛药,影响睡眠。

2)腰椎活动度评定:常用量角器法。

①屈伸、侧屈测量法:患者取站立位,以第5腰椎棘突为轴心,与地面垂直线为固定臂,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的连线为移动臂,用量角器测量腰椎屈曲、伸展、左右侧屈四个方向的关节活动度。腰椎屈曲正常活动范围为0°~90°,伸展为0°~30°,左右侧屈各为0°~30°。

②腰椎旋转测量法:患者取站立位,以非旋转侧的肩峰为轴心,起始位双肩峰连线为固定臂,终点位双肩峰连线为移动臂,用量角器测量腰椎左右旋转两个方向的关节活动度。左右旋转的正常活动范围各为0°~30°。

3)特殊检查

①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②股神经牵拉试验;③梨状肌试验;④屈颈试验;⑤仰卧挺腹试验。

2.记录评定结果并进行分析。

3.确定康复治疗目标,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1)颈椎病的康复方法

①颈托固定;②颈椎牵引;③物理治疗;④推拿按摩;⑤运动疗法。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方法

①制动和卧床休息;②骨盆牵引;③物理治疗;④推拿按摩;⑤运动疗法。 【注意事项】

1.在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操作中注意安全。

2.在对患者评定和治疗中注意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颈、腰椎的牵引重量要严格掌握,随时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4.康复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可考虑药物镇痛或手术治疗改善症状。 5.注意做好健康宣教,尤其是对颈肩腰腿痛患者。 【实训报告】 写出本次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要求:①实训目的与要求;②实训所需仪器设备;③实训步骤和内容:重点记录康复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④注意事项;⑤实训体会。

思考题:

1.颈肩腰腿痛的康复治疗中的禁忌症有哪些? 2.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活动度评定。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殊检查有哪些?示范操作。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 杨常青 )

实训八 关节炎患者的康复

【实训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

2.熟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同时期的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法。 【适应证】

1.类风湿性关节炎各期。 2.所有骨关节炎患者。

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和中期。

4.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禁忌证】

1.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脊柱出现纤维性、骨性强直。 2.关节炎急性发作,持续性关节疼痛。 3.对康复治疗不理解或不合作的患者。 【主要仪器设备】

握力计、拉力计、肌力测定仪、量角器、直尺、红蓝铅笔、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功能病损信号(SOFI)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分级量表、诊断床、推拿床、电脑中频治疗仪、离子导入治疗仪、短波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或TDP治疗仪等。

【实训方法和内容】 (一)实训方法

1.学生分组对提供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病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内容:疾病类型、功能障碍特点、康复问题、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

2.针对具体疾病类型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与方案。

3.学生每2或4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患者,一人扮演治疗师,练习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方法。

(二)实训内容

1.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的康复功能评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o9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