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讲通论:副词+ 介词、连词+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更新时间:2024-06-08 15: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 教案(講義)Word版

第九講 通論:副詞 + 代詞 + 介詞、連詞 + 語氣詞和詞頭、詞尾

【教學目標】

1、把握各詞類的詞類特徵 2、理解各詞類的功能類屬 3、驗證各詞類的語境用例 【課時安排】 4或8課時

副 詞

古代漢語的副詞數量很多,類別也很複雜,是學習的難點之一。古代漢語的副詞有否定副詞、時間副詞、範圍副詞、程度副詞、表數副詞、情狀副詞、語氣副詞、謙敬副詞等八類。

一、否定副詞

古代漢語的否定副詞比較多,用法也複雜,有些問題現在還沒有搞清楚。古代漢語的否定副詞可以分爲五類:(1)一般否定;(2)祈使否定;(3)已然否定;(4)存在否定;(5)判斷否定。

(一)一般否定

一般否定主要有“不”和“弗”。這兩個詞的區別在於,“不”與謂語動詞(形容詞)在搭配上不受限制,謂語動詞可以是及物動詞,也可以是不及物動詞或形容詞。“弗”一般只否定及物動詞,而且受其否定的及物動詞一般不再帶賓語。例如:

(1)蔡小而不順,楚大而不德。(《左傳?昭公十一年》) (2)君子謀道不謀食。(《論語?衛靈公》)

(3)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4)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左傳?隱公元年》)

受“弗”否定的及物動詞帶賓語的情況偶爾也有。例如:

(5)伯廖告人曰:(公子曼滿)無德而貪,其在《周易》“《豐》之《離》,弗過之矣。(”《左傳?宣公六年》)

(二)祈使否定

表示祈使否定的副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別”“不要”,主要是“毋”和“勿”,“毋”有時也寫作“無”。在僞古文《尚書》裏“罔”也可以表示祈使否定。此外,“莫”“不”有時也可以用於祈使否定。漢代以後出現“曼(漫、謾)”,也表示祈使否定。“毋”和“勿”的區別與“不”與“弗”的區別基本相同,受“毋”否定的及物動詞可以帶賓語,受“勿”否定的及物動詞一般不帶賓語。例如:

(6)益曰:“吁,戒哉!儆戒無虞,罔失法度,罔遊於逸,罔淫于樂。(僞古文《尚書?大禹謨》”) (7)將軍毋失時,時間不容息。(《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 1 -

(8)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9)爾無不信,朕不食言。(《尚書?湯誓》)

(10)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毋憚改。(”《論語?子罕》) (1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12)願先生勿泄!(《史記?刺客列傳》)

(13)曰:“莫爲盜,莫爲殺人!(”《莊子?則陽》)——莫爲盜,不要爲盜。莫爲殺人,不要做殺人的事。 (14)今吾尚病,病癒,我將往見,夷子不來!(《孟子?滕文公上》)——不來,不要來。

(15)或曰:“譊譊者天下皆說也。奚其存?”曰:“曼是爲也!天下之亡聖也久矣。(揚雄《法言?寡見》”)

受“勿”否定的及物動詞有時也帶賓語。例如:

(16)(匠石)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莊子?人間世》)

(三)已然否定

表示已然否定的是“未”,即否定某種情況已經發生,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沒”。例如:

(17)蓋有之矣,吾未之見也。(《論語?里仁》) (18)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未”與“嘗”“曾”組合構成“未嘗”“未曾”,表示對過去發生的事件的周遍性否定,意思是“從來沒有”。“未嘗”是先秦、兩漢時用,“未曾”是魏晉以後出現的。例如:

(19)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 (20)人見其濯濯也,以爲未嘗有材焉。(《孟子?告子上》)

(21)(羅)友聞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喫,故冒求前耳。(《世說新語?任誕》)

(四)存在否定

表示存在否定的主要有“無”“罔”“亡(wú)”“靡”“蔑”,其中“罔”主要見於《尚書》。這類否定副詞是否定某種情況或事件的存在,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沒”或“沒有”。例如:

(22)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尚書?湯誓》) (23)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無有一。(《韓非子?顯學》) (24)常苦枯旱,亡有平歲,榖賈翔貴。(《漢書?食貨志》) (25)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詩經?衛風?氓》) (26)封疆之削,何國蔑有?(《左傳?昭公元年》)

- 2 -

此外,“不”有時也表示存在否定。例如:

(27)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論語?雍也》)按:祝鮀(tuó),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宋朝,春秋時期衛國的公子朝,以美貌著稱。

(28)不有廢也,君何以興?(《左傳?僖公十年》)

(五)判斷否定

表示判斷否定的有“非”,在《詩經》裏有時寫作“匪”。這類否定副詞是對判斷的否定,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不是”。例如:

(29)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 (30)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31)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邶風?柏舟》)

二、時間副詞

時間副詞大體可以分爲四類:(1)表示動作行爲已然、正然和將然;(2)表示動作行爲的各種時間狀態;(3)表示動作行爲剛剛發生或剛剛結束;(4)表示本始或終竟。

(一)表示已然、正然和將然 表示已然的有“已”“既”“業”“業已”“已業”,可以翻譯成“已經”。其中“業”以及“業已”“已業”是秦漢以後出現的。例如:

(1)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論語?微子》)

(2)既見君子,云何不樂?(《詩經?唐風?揚之水》) (3)良業爲取履,因長跪而履之。(《史記?留侯世家》) (4)使者業已受節,可至皮山而還。(《漢書?西域傳上》)

(5)是時漢兵已踰句注,二十餘萬兵已業行。(《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表示正然的有“方”“適”,可以翻譯成“正”“正在”。例如:

(6)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史記?項羽本紀》) (7)此時魯仲連適遊趙,會秦圍趙。(《戰國策?趙策三》)

表示將然的先秦時期主要有“將”“且”“其”,秦漢以後有“方”“當”“垂”“方且”“今”“行”“欲”,可以翻譯成“將”“將要”。例如:

(8)夫人將啓之。(《左傳?隱公元年》)

(9)不反列,且行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10)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 3 -

(11)(韓)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爲兒女所詐,豈非天哉!(”《史記?淮陰侯列傳》) (12)張儀曰:“賴子得顯,方且報德,何故去也?”(《史記?張儀列傳》) (13)兵著晉陽三年矣,旦暮當拔之。(《戰國策?趙策一》)

(14)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爲之虜矣!(《史記?項羽本紀》) (15)十八年當一小發,服此散,亦行復差。(《三國志?魏書?方技傳》)

(16)(華)佗脈之,曰:“府君胃中有蟲數升,欲成內疽,食腥物所爲也。(”《三國志?魏書?華佗傳》)

注意,“方”既可以表示正然,也可以表示將然,需要根據語境來作出正確的判斷。 (二)表示時間狀態

表示動作行爲的時間狀態的副詞又可以分爲若干小類。 1、表示偶或,可以翻譯成“偶然”“間或”“有時”。常見的有“倘”“儻(黨)”“或”“間”“時”等。例如:

(17)常從王媼、武負貰(shì)酒,時飲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怪。(《漢書?高帝紀》) (18)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是無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論》) (19)爲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名扁鵲。(《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20)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雖欲言,無可進者。(《戰國策?齊策一》)

2、表示經常或恒常,可以翻譯成“常常”“經常”“總是”“向來”“一向”等。常見的有“長”“素”“雅”“宿”“恒”“常”“時”“每”“屢”等。例如:

(21)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22)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23)魯之於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24)舜素謹敕,太后雅愛信之。(《漢書?元後傳》)

(25)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26)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爲太史令。(《後漢書?張衡傳》) (27)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三國志?蜀書?蔣琬傳》) (28)君子屢盟,亂是用長。(《詩經?小雅?巧言》)

3、表示兩個動作行爲或兩個事件之間時間間隔短暫,可翻譯成“一會兒”“立刻”“很快”等。常見的有“少(shǎo)”“旋”“還(xuán)”“尋”“立”“即”“俄”“既而”“俄(蛾)而”“俄且”“俄然”“登”“應”等。

- 4 -

其中“旋”“還”“尋”“立”“登”“應”等都是漢代以後産生的。例如:

(29)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萬章上》)

(30)乃召與之博,予之人百金,令之昆弟博,俄又益之,人二百金。(《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31)昔者莊周夢爲蝴蝶,……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莊子?齊物論》)

(32)使虞卿久用於趙,趙必霸。會虞卿以魏、齊之事棄侯捐相而歸,不用,趙旋亡。(《新序?善謀》) (33)漢王還定三秦,渡臨晉。(《漢書?魏豹傳》) (34)先主尋悔,請還。(《三國志?蜀書?龐統傳》)

(35)趙奢許諾,即發萬人趨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6)我有善則立譽我,我有過則立毀我。(《管子?小稱》) (37)自晨至中,紫雲遝起,甘雨登降。(《水經注?洛水》)

(38)桓督領諸將,周旋赴討,應皆平定。(《三國志?吳書?朱桓傳》)

4、表示動作行爲或狀態保持不變,可翻譯成“仍然”。常見的有“猶(由)”“尚”。例如:

(39)今君雖終,言猶在耳。(《左傳?文公六年》)

(40)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於王曰:“秦師輕而無禮,必敗。(”《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41)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左傳?僖公四年》)

(42)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爲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爲鄉人也,是則可憂也。(《孟子?離婁下》)

5、表示兩個動作行爲或事件在時間上偶合,可翻譯成“恰巧”“正好”。常見的有“會”“適”“屬(zhǔ)”。例如:

(43)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記?陳涉世家》) (44)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左傳?成公二年》) (45)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三)表示剛剛

表示動作行爲或事件剛剛發生或剛剛結束的時間副詞,可以翻譯成“剛剛”,常見的有“甫”“方”“初”“新”“適”“屬”“纔”等。例如:

(46)今歌吟之聲未絕,傷痍者甫起,而噲欲搖動天下,妄言以十萬衆橫行,是面謾也。(《漢書?匈奴傳上》)

- 5 -

(47)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爲呂氏也。(《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48)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纔至,則胡又已去?(《漢書?晁錯傳》) (49)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50)匈奴使屬過,當至烏孫。(《漢書?傅介子傳》)

(51)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爲置王,毋以鎮之。(《史記?秦始皇本紀》) (52)齊、楚結好,我新與晉盟,晉、楚爭盟,齊師必至。(《左傳?成公元年》)

注意,這一類時間副詞與第(一)小類中表示已然的時間副詞不同,表示已然的副詞要翻譯成“已經”,而此類時間副詞要翻譯成“剛剛”“剛才”。

(四)表示本始或終竟

表示本始的時間副詞可以翻譯成“本來”“當初”“開始”。常見的有“始”“初”“本”“固”“故”“自”等。例如:

(53)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54)右廣初駕,數及日中,左則受之,以至於昏。(《左傳?宣公十二年》)——廣,十五輛兵車爲一廣。 (55)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56)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

(57)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僞,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荀子?性惡》) (58)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论衡?问孔》)

表示終竟的可以翻譯成“最終”“終究”“始終”等。常見的有“既”“終”“竟”“遂”“卒”“迄(訖)”等。例如:

(59)東西周皆入於秦,周既不祀。(《史記?周本紀》)

(60)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61)有志者事竟成也。(《後漢書?耿弇傳》)

(62)(華)佗曰:“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日減,五日不救。”遂如佗言。(《三國志?魏書?方技傳》) (63)今西伯昌,人臣也,修義而人向之,卒爲天下患。(《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64)(孔)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後漢書?孔融傳》)

三、範圍副詞

古代漢語的範圍副詞可以分爲兩類:(1)表示總括;(2)表示僅祇。

- 6 -

(一)表示總括

表示總括的副詞可以翻譯成“都”“盡”“總共”等,主要有“皆”“咸”“悉”“並(竝)”“具(俱)”“勝”“備”“畢”“遍(徧)”“盡”“舉”“通”“胥”“凡”“要(yāo)”“最”“一”“了”“略”“都”等,其中“最”是漢代出現的,“都”“了”“略”是漢魏時期出現的。例如:

(1)不違農時,榖不可勝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2)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史記?貨殖列傳》) (3)臣願悉言所聞,唯大王裁其罪。(《韓非子?初見秦》)

(4)聲,則凡非雅聲者舉廢;色,則凡非舊文者舉息。(《荀子?王制》) (5)關中民咸知之。(《史記?淮陰侯列傳》)

(6)艱難險阻,備嘗之矣。(《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7)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未嘗君之羹。(《左傳?隱公元年》) (8)既醉而出,並受其福。(《詩經?小雅?賓之初筵》) (9)萬物可兼知也。(《荀子?解蔽》)

(10)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史記?太史公自序》) (11)范蠡徧遊天下。(《漢書?李陵傳》)

(12)靈公問其笑故,具告靈公。(《史記?鄭世家》) (13)凡六出奇計。(《史記?陳丞相世家》)

(14)要以功見言信,俠客之義又曷可少哉!(《史記?遊俠列傳》) (15)最凡國五十。(《漢書?西域傳》) (16)號令一出太后。(《史記?呂後本紀》)

(17)……而此《紀》總不言之,直雲帝相崩,子少康立,疏略之甚。(《史記?夏本紀》) (18)然則鳳皇、麒麟都與鳥獸同一類。(《論衡?講瑞》) (19)爾之教矣,民胥效矣。(《詩經?小雅?角弓》) (20)至乎孝武,元功宿將略盡。(《漢書?外戚恩澤侯表》) (21)(王)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世說新語?雅量》)

- 7 -

這類範圍副詞所總括的對象大多數出現在它們的前面,但是有時也出現在它們的後面,如“皆嘗小人之食”。

(二)表示僅祇

表示僅祇的範圍副詞可翻譯成“僅僅”“祇”等。常見的有“特”“直”“僅”“少”“止”“但”“徒”“獨”“唯(惟)”“祇(秖)”“啻”“才(纔、裁)”“取”等。例如:

(22)欲之而言叛,祇見疏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23)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戰國策?秦策一》)

(24)二人之寵取過庸,不篤。(《漢書?佞幸傳序》)——顔師古《漢書注》云:“纔過於常人耳,不大厚也。” (25)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戰國策?齊策四》)

(26)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孟子?公孫丑下》) (27)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論語?述而》) (28)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處。(《莊子?天運》) (29)若斯之類,匪啻於茲。(左思《三都賦序》) (30)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31)然則人之所以爲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 (32)爲將當爲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三國志?魏書?夏侯淵傳》)

(33)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史記?老子申韓列傳》) (34)雖大男子,裁如嬰兒。(《戰國策?燕策一》)

四、程度副詞

古代漢語程度副詞可以分爲三類:一類表示程度深,一類表示程度淺,一類表示程度的變化。 (一)表示程度深

表示程度深的又分三小類:其一是表示程度之極,其二是表示程度高,其三是表示程度過甚。 第一小類可以翻譯成“最”“極”,常見的有“綦(qí)”“至”“極”“最”“絕”。例如:

(1)甚易處而綦可樂也。(《荀子?王霸》)

(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文選?答客難》) (3)李廣軍極簡易。(《史記?李將軍列傳》)

(4)叔孫得臣,最善射者也。(《榖梁傳?文公十一年》)

- 8 -

(5)策馳驅逐鹿,所乘馬精駿,從騎絕不能及。(《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注》)

第二小類可以翻譯成“很”“特別”“非常”,常見的有“丕”“孔”“甚”“殊”“大”“良”“頗”“雅”“奇”“酷”“篤”“絕”等,其中“丕”主要見於《尚書》,“孔”主要見於《詩經》,“良”“颇”“雅”“奇”“酷”“篤”“絕”等都主要见於漢代以後的文獻。例如:

(6)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尚書?康誥》) (7)謀夫孔多,是用不集。(《詩經?小雅?小旻》)

(8)臣負羈絏從君巡於天下,臣之罪甚多矣。(《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9)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爲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10)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戰國策?趙策四》) (11)趙開壁擊之,大戰良久。(《史記?淮陰侯列傳》) (12)任王后絕欲得之。(《史記?梁孝王世家》)

(13)龍從兄陽求臘錢,龍假取繁數,頗厭患之。(《後漢書?五行志》)

(14)肅宗先聞后有才色,數以訊諸姬傅。及見,雅以爲善。(《後漢書?章德竇后紀》) (15)廟側有攢柏數百根,對郭臨川,負岡蔭渚,青青彌望,奇可玩也。(《水經注?沁水》) (16)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貧。(《世說新語?賢媛》)

(17)後太祖親理,得病篤重,使佗專視。(《三國志?魏書?華佗傳》) “甚”也可以出現在謂語之後作補語。例如:

(18)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戰國策?齊策一》)

第三小類可以翻譯成“太”。常見的有“太(大、泰)”“已(以)”“過”。例如:

(19)臣愚以爲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20)昊天泰幠,予慎無辜。(《詩經?小雅?巧言》)按:幠,疏忽。 (21)高伯其爲戮乎!復惡已甚矣。(《左傳?桓公十七年》)

(22)申包胥亡於山中,使人謂(伍)子胥曰:“子之報讎,其以甚乎!(”《史記?伍子胥列傳》) (23)(鄭)業緣私橫求,恩已過厚。(《漢書?王嘉傳》)

(二)表示程度淺

表示程度淺的副詞可以翻譯成“稍微”“有點兒”等。常見的有“頗”“少”“小”“稍”“微”“略”

- 9 -

“差”。例如:

(24)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鼈,其尤深者觀蛟龍。(《論衡?別通》) (25)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左傳?僖公五年》)

(26)陛下素驕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27)其人差短小,言語不與漢同。(《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傳》) (28)籍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史記?項羽本紀》) (29)其爲人也小有才。(《孟子?盡心下》) (30)兩行微相近。(《齊民要術?種瓜》)

注意,“頗”既可以表示程度深,也可以表示程度淺,確切的意義要依據語境來判斷。

——鵬飛案:上古,“少”多作程度副詞,意為“稍微”;而“稍”常作情狀副詞,意為“逐漸”、“漸漸”,見下情狀副詞(十八)。

(三)表示程度變化

表示程度變化的副詞可以翻譯成“更”“更加”等。常見的有“愈(逾)”“益”“彌”“滋(茲)”“尤”“加”等,其中“愈”“益”“滋”等可以連用,構成“愈(益、滋)??愈(益、滋)??”格式。例如:

(31)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漢書?朱買臣傳》) (32)後朝,上益壯,丞相益畏。(《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33)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34)若獲諸侯,其虐滋甚。(《左傳?昭公元年》)

(35)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善律曆。(《史記?張丞相列傳》)

(36)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五、表數副詞

表數副詞可分三類:一類表示動作行爲連續不斷或頻繁,一類表示動作行爲的重復或情況類同,一類表示數量的幾近。

(一)表示連續或頻繁

表示動作行爲連續不斷或頻繁的表數副詞可以翻譯成“多次”“頻繁”“連連”等。常見的有“數(shu?)”“亟(qì)”“薦”“頻”“仍”“比”“累”等。例如:

(1)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史記?陳涉世家》)

(2)(姜氏)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左傳?隱公元年》)

- 10 -

(3)天災流行,戾於弊邑,饑饉薦降,民羸幾卒。(《國語?魯語上》)

(4)臣三葉累寵,皆統極位,義在殞越,豈敢飾辭!(曹操《上書讓增封武平侯及費亭侯》) (5)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聽諸呂,擅廢帝更立,又比殺三趙王。(《史記?呂太后本紀》) (6)(蓋)勳謂(劉)虞、(袁)紹曰:“吾仍見上,上甚聰明,但擁蔽於左右耳。(”《後漢書?蓋勳傳》) (7)是時地數震裂,衆災頻降。(《後漢書?李雲傳》)

(二)表示重復或類同

表示動作行爲重復或情況類同的表數副詞可翻譯成“又”“也”“再一次”。常見的有“亦”“又”“復”“更”“再”等。例如:

(8)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莊子?田子方》)

(9)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0)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列子?天瑞》) (11)張匄抽殳而下,射之,折股;扶伏而擊之,折軫;又射之,死。(《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12)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五年》)

(13)有頃,曰:“弟子何久也?復使一人趣之!”復投一弟子河中。(《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補》) (14)騑驂倦路,再寢再興。(《三國志?魏書?陳思王傳》) (15)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左傳?僖公五年》)

注意,“再”表示“多次”義是較晚産生的,在先秦時期,它表示“第二次”或“兩次”的意思。

(三)表示幾近

表示幾近的表數副詞可翻譯成“將近”“幾乎”“大概”等。常見的有“幾”“且”“將”“近”“向”“可”“垂”“約”等。例如:

(16)一脛之大幾如腰,一指之大幾如股,惡病也。(賈誼《治安策》) (17)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湯問》) (18)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孟子?滕文公上》)

(19)今適朞年,所耗未半,而餘寇殘燼,將向殄滅。(《後漢書?段熲傳》) (20)大夏民多,可百餘萬。(《史記?大宛列傳》)

(21)初,帝好文學,以著述爲務,自所勒成垂百篇。(《三國志?魏書?文帝紀》)

- 11 -

(22)疾者前入坐,見佗北壁懸此虵輩約以十數。(《三國志?魏書?華佗傳》)

六、情狀副詞

情狀副詞表示動作行爲的情狀或方式,可分若干小類。 (一)表示詭詐

表示詭詐的副詞可以翻譯成“假裝”,常見的有“陽(佯、詳)”“詭”“僞”“謬(繆)”“矯”“詐”“虛”“假”“紿(dài)”等。例如:

(1)(李)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暫騰而上胡兒馬。(《史記?李將軍列傳》) (2)陽虎僞不見冉猛者。(《左傳?定公八年》)

(3)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4)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漢書?蘇武傳》)

(5)高祖爲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爲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史記?高祖本紀》) (6)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啗我以餘桃。(《韓非子?說難》)

(二)表示隱秘

表示隱秘的副詞可翻譯成“暗暗地”“偷偷地”“悄悄地”。常見的有“竊”“微”“間”“潛”“陰”“暗”“私”等。例如:

(7)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韓非子?說難》)

(8)侯生……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史記?魏公子列傳》) (9)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戰國策?趙策三》) (10)晉侯潛會秦伯於王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11)朱虛侯婦呂祿女陰知其謀,恐見誅,乃陰令人告其兄齊王。(《史記?呂太后本紀》) (12)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史記?項羽本紀》)

(三)表示公然

表示公然的副詞可以翻譯成“公然”“公開地”。常見的有“公”。例如:

(13)今明天子在上,匈奴公爲寇,侵擾邊境。(《鹽鐵論?備胡》)

(四)表示堅決、認真

表示堅決、認真的副詞可翻譯成“堅決”“專門”“認真地”等。常見的有“固”“斷”“苦”“專”等。例如:

(14)(李)牧杜門不出,固稱疾。(《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5)王曰:“爲我悔也,寧亡三城而悔,無危乃悔。寡人斷講矣。(”《韓非子?內儲說上》)——講,講和。

- 12 -

(16)後朝覲,以王丞相末年多可恨,每見,必欲苦相規誡。(《世說新語?規箴》) (17)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史記?遊俠列傳》)

(五)表示肆意、專橫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胡亂地”“隨便地”“任意地”“擅自”等。常見的有“妄”“橫”“擅”。例如:

(18)予嘗爲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莊子?齊物論》) (19)(鄭)業緣私橫求,恩已過厚。(《漢書?王嘉傳》) (20)非司寇而擅殺。(《國語?晉語九》)

(六)表示徒然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白白地”“空”等。常見的有“徒”“空”“但”“虛”“枉”“素”等。例如:

(21)不得其道,而徒多其威,威愈多,民愈不用。(《呂氏春秋?用民》) (22)皆曰:“空殺兵耳!(”《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23)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詩經?魏風?伐檀》)

(24)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賒之。(《漢書?食貨志下》)

(七)表示權且

此類副詞可以翻譯成“姑且”“權且”“暫且”等。常見的有“姑”“且”“聊”“權”等,其中“權”是漢魏時期産生的。例如:

(25)吾姑翦滅此而朝食。(《左傳?成公二年》) (26)優哉遊哉,聊以足歲。(《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27)治此計,權救饑耳。(《世說新語?假譎》)

(八)表示交互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相互”“交替”。常見的有“相”“更”“互”“叠”“遞”“代”“交”等。例如:

(28)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周易?擊辭下》)

(29)及其衰也,亦三百餘歲,故五伯更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30)胡笳互動,牧馬悲鳴。(李陵《答蘇武書》) (31)更唱叠奏,聲若自然。(嵇康《琴賦》)

(32)自茲厥後,音韻鋒出,各有土風,遞相非笑,指馬之諭,未知孰是。(《顔氏家訓?音辭》)

(九)表示躬親

此类副词可翻译成“親自”。常见的有“親”“自”“躬”。例如:

- 13 -

(33)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34)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5)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庄子?大宗师》)

(十)表示故意、勉強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特地”“故意”“勉強”。常見的有“特”“直”“故”“強(qiǎng)”“切”。例如:

(36)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史記?留侯世家》) (37)河東,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38)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衆。(《史記?陳涉世家》) (39)留侯病,自強起。(《史記?留侯世家》)

(40)朔雖詼笑,然時觀察顔色,直言切諫,上常用之。(《漢書?東方朔傳》)

(十一)表示偕同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一起”“同時”。常見的有“俱”“偕”“並”。例如:

(41)既見君子,並坐鼓瑟。(《詩經?秦風?車鄰》) (42)相與偕出,請相與偕告。(《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43)(項伯)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史記?項羽本紀》)

(十二)表示直接 可翻譯成“直接”“徑直”“一直”。常見的有“直”“徑”。例如:

(44)侯生攝弊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座,不讓。(《史記?信陵君列傳》) (45)徑召君於外也,則民各有心,恐厚亂。(《國語?晉語二》)

(十三)表示僥倖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僥倖”“幸虧”。有“幸”“僥(徼)幸”。例如:

(46)張良曰:“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史記?項羽本紀》) (47)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論語?雍也》) (48)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病,僥倖得逾於須臾。(《漢書?文三王傳》)

((十四)表示嘗試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試著”。有“試”“嘗試”。例如:

(49)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50)嘗試釋詹子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視之,亦知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也。(《韓非子?解老》)

- 14 -

(十五)表示輕率、隨意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隨便地”“輕率地”“漫不經心地”。常見的有“苟”“率爾”“輕”。例如:

(51)不以人子,吾子其可得乎?吾不可以苟射故也。(《左傳?宣公十二年 (52)子路率爾而對。(《論語?先進》) (53)匈奴不敢輕侵也。(《新序?善謀》)

(十六)表示慎重、認真,可翻譯成“認真地”“謹慎地”“小心地”等。常見的有“熟”“慎”“審”“善”。例如:

(54)願陛下熟圖之!(《韓非子?存韓》)

(55)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憂。(《論語?爲政》)

(5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57)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左傳?昭公十二年》)

(十七)表示急促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趕快”。常見的有“亟(jí)”“速”“趣(cù)”“遄”“急”等。例如:

(58)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詩經?鄘風?相鼠》)

(59)君亟定變法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之也。(《商君書?更法》)

(60)吳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願勿斬也。(”《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61)勉速行乎,無重而罪!(《左傳?昭公元年》)——而,你。

(62)吾令人望其氣,成五彩,此天子之氣也。急擊勿失!(《史記?項羽本紀》)

(十八)表示浸漸

此類副詞可翻譯成“逐漸”“漸漸”。常見的有“浸(寖)”“稍”“漸”。例如:

(63)昌以氂(máo)懸虱於牖,南面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列子?湯問》) (64)其後小吏畏誅,雖有盜,不敢發……故盜賊寖多。(《史記?酷吏列傳》) (65)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竟成始皇。(《史記?秦始皇本紀》) (66)然常循守事業,積累贏利,漸有所起。(《漢書?貨殖傳》)

(十九)表示突發

此類副詞可以翻譯成“突然”。常見的有“乍”“暫”“遽”“猝(卒)”“猝然”“忽然(焉)”“暴”“突”“驟”“頓”等,其中“暴”“頓”等是漢代以後産生的。例如:

- 15 -

(67)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公孫丑上》) (68)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孟子?梁惠王上》) (69)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論語?子罕》)

(70)虢公驕,若驟得勝於我,必棄其民。(《左傳?莊公二十七年》)

(71)(李)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十里。(《史記?李將軍列傳》)

(72)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呂氏春秋?察今》) (73)盜賊凶荒,九州代作,饑饉暴至,軍旅卒發。(《後漢書?仲長統傳》)

(74)夫天子之所嘗敬,衆庶之所嘗寵,死而死耳,賤人安宜得如此而頓辱之哉!(《漢書?賈誼傳》)

七、語氣副詞

語氣副詞可分爲四類:(一)表示肯定和強調語氣;(二)表示測度語氣;(三)表示反問語氣;(四)表示祈使語氣。

(一)表示肯定和強調語氣

表示肯定語氣的副詞可翻譯成“確實”“真”“果真”“的確”“究竟”等。常見的有“即”“乃”“繄”“則”“伊”“誠”“真”“實”“信”“情”“必”“定”

“果”“固”“良”“務”“允”“審”“洵”“壹(一)”等。例如:

(1)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詩經?小雅?蓼莪》) (2)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傳?僖公五年》) (3)是乃仁術也。(《孟子?梁惠王上》) (4)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5)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荀子?勸學》) (6)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孟子?公孫丑上》)

(7)已而武安聞魏其、灌夫實怒不予田,亦怒。(《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8)唯北狄爲不然,真中國之堅敵也。(《漢書?匈奴傳》)

(9)良無異器,當共澡者,其祝曰:“人相愛,狗相齧。(”《風俗通?佚文》) (10)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異於人乎?(《孟子?離婁下》)

- 16 -

(11)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12)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將攻宋,信有之乎?(《呂氏春秋?愛類》) (13)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莊子?應帝王》)按:情,猶“實”也。

(14)許玄度送母始出都,人問劉尹:“玄度定稱所聞不?”劉曰:“才情過於所聞。(”《世說新語?賞譽》) (15)君子之事君也,務引其君以當道。(《孟子?告子下》) (16)卜云其吉,終然允臧。(《詩經?鄘風?定之方中》) (17)自牧歸荑,洵美且異。(《詩經?邶風?靜女》) (18)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禮記?檀弓下》) (19)老古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新序?雜事》)

表示強調語氣的副詞有“唯(惟、維)”、“職”“繄”“伊”“羌”“謇”等。“職”“繄”“伊”“羌”“謇”一般出現在句首,“唯(惟、維)”則沒有限制。例如:

(20)萬民惟正之供。(《尚書?無逸》)——此句意思是:老百姓只交納正常的賦稅。 (21)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尚書?洪范》) (22)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詩經?鄭風?狡童》)

(23)雞鳴而駕,塞井夷竈,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24)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蓋言語漏泄,則職女(rǔ)之由。(《左傳?襄公十四年》) (25)爾有母遺,繄我獨無!(《左傳?隱公元年》) (26)有皇上帝,伊誰云憎?(《詩經?小雅?正月》)

(27)性命之情,或夭或壽,或仁或鄙,習聞其號,未燭厥理。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姦改。(《漢書?董仲舒傳》) (28)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楚辭?離騷》) (29)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楚辭?離騷》)

(二)表示測度和估量語氣

表示測度語氣的副詞常見的有“其”“蓋”“殆”“庶”“容”“得無”“無乃”“意”“意者”“大抵”“大率”“率”等,可翻譯成“大概”“可能”“也許”“或許”。表示估量語氣的副詞有“如”“若”“似”等,可以翻譯成“好像”“彷佛”“似乎”。例如:

(30)城上有烏,齊師其遁。(《左傳?襄公十八年》)

- 17 -

(31)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孟子?滕文公上》)

(32)國不忌君,君不顧親,能無卑乎?殆其失國。(《左傳?昭公十一年》) (33)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於難。(《左傳?桓公六年》) (34)求之密邇,容或未盡。(《後漢書?朱浮傳》) (35)跖得無逆汝意若前乎?(《莊子?盜跖》)

(36)魯未若商周,而改其常,無乃不可乎?(《國語?魯語上》) (37)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荀子?子道》) (38)《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爲也。(《史記?太史公自序》) (39)大率十裏一亭,亭有長。(《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40)丞相如有驕主色。(《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41)意氣勤勤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42)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論語?鄉黨》)

(三)表示反問語氣

表示反問語氣的副詞可以翻譯成“哪里”“怎麽”“難道”。常見的有“豈(其)”“詎(巨、鉅、渠)”“寧”“庸”,此外“焉”“安”“烏”“何”“奚”“曷”“惡”等出現在反問句中,沒有疑問稱代作用,祇表示反問語氣,也是表示反問語氣的語氣副詞。例如:

(43)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左傳?僖公五年》)

(44)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左傳?隱公十一年》) (45)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漢書?高帝紀》) (46)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47)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莊子?大宗師》) (48)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路》)

(49)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哉!(《史記?平准書》) (50)士患不勇耳,奚患於不能?(《呂氏春秋?忠廉》) (51)爾幼,惡識國?(《左傳?昭公十六年》)

- 18 -

(52)烏能與齊懸衡?(《戰國策?秦策三》) (5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54)割雞焉用牛刀?(《論語?陽貨》)

(四)表示祈使語氣

表示祈使語氣的副詞可翻譯爲“應該”“要”“希望”等,或根據上下文靈活翻譯。常見的有“其”“尚”“式”“唯(惟)”。例如:

(55)周公曰:“嗚呼!嗣王其鑒於茲!(”《尚書?無逸》) (56)穆叔曰:“趙孟欲一獻,子其從之!(”《左傳?昭公元年》) (57)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尚書?湯誓》)

(58)雖無旨酒,式飲庶幾。雖無嘉肴,式食庶幾。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詩經?小雅?車舝(xiá)》) (59)穆姬聞晉侯將至,……且告曰:“上天降災,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而以興戎。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唯君裁之!(”《左傳?僖公十五年》)

八、謙敬副詞

謙敬副詞是表示自謙和尊敬說話對象的副詞。 (一)表示自謙

表示自謙的副詞有“敢”“竊”“忝”“叨”“伏”“猥”“謹”“恭”“敬”“愚”“謬”等,其中“敢”是“冒昧”的意思,“竊”是“私自”的意思,“忝”“叨”是“忝辱”的意思,“猥”“伏”“愚”是“卑賤”“愚蠢”的意思,“恭”“敬”“謹”是“恭敬”的意思。例如:

(1)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2)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臣忝當大任,義在安國。(《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 (4)他日趨庭,叨陪鯉對。(王勃《滕王閣序》)

(5)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李密《陳情表》) (6)臣謬蒙詮任,忝廁顯列。(《宋書?裴松之傳》) (7)攝官承乏,猥廁朝列。(潘嶽《秋興賦》)

(8)天子爲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9)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王勃《滕王閣序》)

- 19 -

(二)表示尊敬

表示尊敬的副詞有“幸”“請”“蒙”“辱”“惠”“垂”等,其中“幸”是“榮幸”“僥倖”的意思,“請”是“請允許”的意思,“蒙”是“承蒙”的意思,“辱”是“屈辱”“屈尊”的意思,“惠”是“施恩惠”的意思,“垂”是“俯就”“屈尊”的意思。例如:

(10)曩者先生有緒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謂,竊待於下風,幸聞咳唾之音。(《莊子?漁父》) (11)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左傳?僖公四年》) (12)過蒙拔擢……豈敢盤桓?(李密《陳情表》) (13)請訴之,願丈人垂聽。(馬中錫《中山狼傳》) (14)顔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顔淵》)

思考與練習:

一、古代漢語副詞可以分為幾類?

二、古代漢語的否定副詞有哪些?它們在用法上有什麽差異? 三、古代漢語的範圍副詞可以分為幾類?每類都有哪些詞? 四、什麽是情狀副詞?古代漢語的情狀副詞可以分多少類? 五、選擇適當的語氣副詞填入下列句子的()中 (1)王送知罃曰:“子()怨我乎?” (5)子()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2)卿()為劉備刺客邪? (6)昭王之不復,君()問諸水濱! (3)師勞力竭,遠主備之,()不可乎? (7)()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4)雖有臺池鳥獸,()能獨樂哉? (8)吾嘗一見子於路,()君之子也。 (9)吾師道也,夫()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 20 -

介詞、連詞

(一)介詞

古代漢語常用的介詞有“以”“於”“為”“與”“之”等等。例如: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逍遙遊) 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莊子·秋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莊子·養生主) 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莊子·逍遙遊)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勸學) 下面討論介詞“以”“於”“為”“之”的用法。

(1)以

“以”字本來是一個動詞,意思是“用”,例如《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以”字又表示“以為”(認為)的意思,例如《戰國策·趙策》:“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但是更常見的是用作介詞。介詞“以”字的主要用法有兩種:

第一種,表示行為以某物為工具或憑藉,在意義上雖然可以譯成現代的“用”或“拿”,但是它具有更純粹的介詞性質。“以”的賓語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比較抽象的。例如:

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養生主) 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左傳僖公四年) 以亂易整,不武。(左傳僖公三十年)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

第二種,引進原因,在意義上略等於現代的“因為”,但是“以”字後面的話應該認為是介詞的賓語。例如: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國策·齊策)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以母則不食,以妻則食之。(孟子·滕文公下) 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莊子·秋水)

關於“以”字組成的介賓片語,在詞序上有兩種變化值得注意:

第一,整個介賓片語可以放在動詞前面,也可以放在動詞(及其賓語)的後面。再舉幾個放在後面的例子: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 21 -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荀子·勸學) 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呂氏春秋·察傳)

第二,為了強調介詞“以”的賓語,可以把賓語提到“以”的前面。例如:

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

有時候,提前的賓語是代詞“是”字。“是以”等於說“因此”。例如: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孟子·梁惠王上)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以”字後面的賓語所指的事物,如果已經在上文出現過,這賓語就可以省略。這時候“以”字可以譯成現代漢語的“拿來”“拿去”,但是“以”字的詞性和它們並不完全相同。例如: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左傳隱公元年)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左傳僖公三十年)

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孟子·梁惠王上)

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莊子·逍遙遊)

表示憑藉或引進原因的“以”字,它的賓語也可能承上省略。這時候“以”字仍表示“藉此”“因此”的意思。例如《莊子·逍遙遊》:“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不過這種省略的情況比較少見。 “無以”,等於說“沒有什麼可以拿來??”;“有以”,等於說“有什麼可以拿來??”。例如: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左傳僖公四年)

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莊子·徐無鬼) 臣乃得有以報太子。(戰國策·燕策)

(2)於(於,乎,諸)

“於”字的用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引進處所;第二種,引進比較的对象;第三種,引進行為的主動者。“於”字的第三種用法在古漢語通論(八)裏已經講過了,現在討論第一種用法和第二種用法。

- 22 -

第一種用法的“於”字略等於現代的“在”“到”“從”“對於”“在??方面”等意義。例如:

子路宿於石門。(論語·憲問)

王坐於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表示“在”。)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莊子·逍遙遊)

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表示“到”。) 虎兕出於柙。(論語·季氏)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以上表示“從”。) 問於桀溺。(論語·微子) 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季氏將有事於顓臾。(論語·季氏) (以上表示“向”或“對”。)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以上表示“對於”。)

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 夫子固拙於用大矣。(莊子·逍遙遊) (以上表示“在......方面”。)

以上引進處所的“於”字可以分為若干小類,只是從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的對比上說的;至於古代漢語本身,並不需要這樣分别。試看《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兩句的句式是相同的;第一個“於”字解作“從”,第二個“於”字解作“在”,都只是受了前面動詞的影響,“於”字本身的詞義和詞性都沒有發生變化。 再說,古代漢語的“於”字,比現代漢語的“在”“到”等具有更純粹的介詞性。因此,往往“在於”連用,“至於”連用。“在”和“至”在古代漢語裏是動詞,不是介詞,動詞與介詞連用是完全合理的。例如:

其耳目在於旗鼓。(國語·晉語) 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莊子·秋水)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孟子·梁惠王上)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莊子·養生主)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莊子·秋水)

在討論“於”字引進處所這一用法時,有一件事值得提出來說一說。那就是在古人的思想表達中常常有“今??於此”的說法,字面上是說此時此地,實際上是表示一種假設。例如:

- 23 -

今有人於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墨子·非攻上)

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孟子·梁惠王下)

有時候只說“??於此(斯)”,也是表示假設。例如:

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傳諸?使楚人傳諸?(孟子·滕文公下) 有美玉於斯,韞匱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論語·子罕)

這種假設的情況,通常是作為比喻來說明某個問題的。 用“於”字組成的介賓片語,除表示“對於”必須放在動詞前面外,其餘有的偶爾也放在動詞之前,《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就是一個例子。但是更多的是放在動詞之後(“宿於石門”“坐於堂上”)。中古以後,放在動詞前面的漸漸多起來了,不過古文家大致還是遵用上古的語法。 有時候,可以不用“於”字,《史記》常用這種語法。例如:

晉軍函陵,秦軍泛南。(左傳僖公三十年) 寡人有罪國家。(戰國策·齊策) 吾聞秦軍圍趙王钜鹿。(史記·項羽本紀) 將軍戰河南,臣戰河南。(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則夜起飲帳中。(史記·項羽本紀)

引進處所的“於”字也可以用來引進時間。例如: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論語·述而)

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臧於秋冬。(荀子·天論)

第二種用法的“於”字略等於現代的“比,”一般用於描寫句。例如:

季氏富於周公。(論語·先進) 子貢賢於仲尼。(論語·子張)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孟子·公孫丑上) 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禮記·檀弓)

我們要注意古今詞序的不同:在古代漢語裏,表示比較的介賓片語放在形容詞的後面(“苛政猛於虎”);在現代漢語裏,表示比較的介賓片語放在形容詞的前面(“苛政比老虎更兇猛”)。 有時候,不是比較程度,只是指出異同,也可以用同樣的結構。例如:

- 24 -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於”字大致等於“於”,但是上古“於”“於”不同音。《尚書》《詩經》一般用“於”,《論語》除引《尚書》而外,通例不用“於”,《孟子》大多數用“於”,這可能跟時代或作者編者的方言有關。也有一些古書是“於”“於”並用的,如《左傳》。在這些書裏,“於”“於”是有大致的分工的: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於”不用“於”;如果在被動句或描寫句裏,一般用“於”不用“於”。很少例外。 “乎”字也可以當“於”字用。例如:

浴乎沂,風乎舞雩。(論語·先進)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論語·先進) 以吾一日長乎爾。(論語·先進) 異乎三子者之撰。(論語·先進)

或問乎曾西曰。(孟子·公孫丑上) 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孟子·公孫丑上)

但是,“乎”字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代替“於”字的。比如(甲)被動句通常不用“乎”字(“東敗於齊”不說“東敗乎齊”);(乙)“對於”的意義不用“乎”字(“始吾於人也”不說“始吾乎人也”)。相反地,有一種特殊情況卻只用“乎”不用“於”:“惡乎”的意義是“於何”(詞序不同),不能說成“惡於”。在上古時代,一般也不用“於何”。例如: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里仁) 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公孫丑上)

“諸”字等於說“之於”,它是“之”“於”二字的合音。例如: 殺之,寘諸畚。(左傳宣公二年)

穆公訪諸蹇叔。(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訪之於蹇叔;向蹇叔諮詢此事。) 子張書諸紳。(論語·衛靈公) (書之於紳;把它寫在衣帶上。)

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孟子·梁惠王上) 後代有人把“諸於”二字連用,那是謬誤的仿古,因為“諸”字已

經代表“之於”,自然不能再加“於”字了。

(3)為

介詞“為”字讀wai,略等於現代的“給”“替”或“因為”。例如:

- 25 -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左傳隱公元年) 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學而) 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論語·先進) 為長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介詞“為”字後面的賓語可以省略。例如:

君子不能為謀也。(禮記·檀弓下)

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莊子·養生主)

(4)之

介詞“之”字的用法是放在定語和名詞之間,把定語介紹給名詞,有的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的”。例如: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孟子·梁惠王上)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莊子·養生主) 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逍遙遊)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荀子·勸學)

“之”字還有一種用法最值得注意,那就是把它用在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所謂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片語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賴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獨立存在。細分起來,有兩種情況:

第一,在一個分句的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表示語意未完,讓聽者或讀者等待下文。例如:

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戰國策·趙策) 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

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左傳僖公十四年) (“傅”同附。)

單說“父母愛子”,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句子,現在在主語“父母”和謂語“愛子”之間用一個“之”字,說成“父母之愛子”,這就在形式上片語化了,不能認為有獨立性了;在意思上也顯得話還沒有說完,聽者或讀者必然等待下文--“則為之計深遠”。其餘兩個例子,也可以作同樣的分析。 在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裏,最容易見到這種“之”字。例如: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左傳僖公三十年)

- 26 -

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戰國策·趙策) 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論語·八佾)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莊子·逍遙遊)

可以說這是上古漢語表示時間修飾經常用的一種句法。《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既在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又說“之時”,倒反而少見。

第二,這種“之”字又常常用在充當主語或賓語的主謂結構之間。先看做是主語的主謂結構之間用“之”字的例子: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佐傳僖公四年)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禮記·檀弓下) 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禮記·檀弓下) 湯之問棘也是已。(莊子·逍遙遊)

有時候,不是在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而是在主語和“於”字介賓片語之間用“之”字,這樣形成的結構再做句子的主語。例如: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再看做賓語的主謂結構之間用“之”字的例子: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傳宣公二年)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論語·子罕) 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莊子·胠篋) 又況聞樊將軍之在乎!(戰國策·燕策) 無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上面所討論的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之”字的句法,其主語都是名詞。假如這個名詞已經在上文出現,就常常用一個“其”字來代替它,因為“其”字所代替的正是名詞加介詞“之”字。例如: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莊子·列禦寇) 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孟子·滕文公下) (“矙”kàn,視,瞧。)

第一個例子裏的“其往也”,等於說“曹商之往也”;第二個例子裏的“其入也”,等於說“師之入也”;第三個例子裏的“其亡也”,等於說“陽貨之亡也”。再舉兩個例子:

- 27 -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莊子·逍遙遊)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莊子·逍遙遊)

(二)連詞

古代漢語常用的連詞有“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而況”“雖”“若”“如”“苟”等等。例如: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論語·季氏) 生莊公及共叔段。(左傳隱公元年)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左傳隱公元年)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焉用亡鄭以陪鄰?(左傳僖公三十年) 屨大小同,則賈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戰國策·齊策四)(注:“於是”用在句首,本來是“在這時候”的意思,例

如《左傳成公三年》:“於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由於用於句首,所以發展為只音的連詞,略等於現代的“於是”。《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讎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也可。’於是羊舌職死矣。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於是使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佐之。”前一個“於是”當“在這時候”講,後一個“於是”是連詞。這是要依據上下文,細玩文意,來加以區别的。)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季氏)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荀子·勸學) (“是故”,本義是“這個緣故”,可以看作雙音詞,等於單說“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左傳僖公三十年) (“然”,然而,但是。)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隱公元年) (“況”,何況。) 技經肯 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莊子·養生主)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孟子·公孫丑上) (“雖”,雖然,即使。)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左傳僖公三十年)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 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墨子·非攻上)

古代漢語的連詞很多,現在只提出“而”“以”“則”三個連詞來加以討論,並附帶說明古書上常見的“然而”“雖然”“然則”的用法。

- 28 -

(1)而

連詞“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片語,表示兩種性質或兩種行為的聯繫。例如:

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論語·述而) (以上是兩種性質的聯繫。) 朝濟而夕設版焉。(左傳僖公三十年)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養生主) (以上是兩種行為的聯繫。)

“而”字還可以連接兩個句子,表示兩件事情的聯繫。例如: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莊子·養生主)

故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韓非子·五蠹)

在古代漢語裏,“而”字一般不連接名詞或名詞性的片語,連接名詞或名詞性片語的,是連詞“與”字和“及”字(例見上文)(注:這是就一般情況說,或許有個别例外。)。《荀子·勸學》:“蟹六跪而二螯”,“而”字所以能連接“六跪”和“二螯”,是因為它們在這里用作謂語而帶有描述的性質,這是應該注意的。 “而”字可以用於順接,也可以用於逆接。所謂順接,是說相連接的兩項在意思上有某種類似,或者有密切的關係,中間沒有轉折。例如:

美而豔。(左傳桓公元年) 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衆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荀子·勸學)

順接的“而”字有時可以譯為“而且”,有時可以譯為“就”“便”(注意位置不同),這要看具體的上下文。但是更多的情況是現代口語不用與“而”字相當的連詞,現代書面語言仍舊沿用“而”字。 所謂逆接,是說相連接的兩項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諧調;不是事理相因,語意連貫,而是有個轉折。例如: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呂氏春秋·察傳)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論語·季氏)

逆接的“而”字可以譯為“卻”“可是”“但是”。 有時候,“而”字用在一句話的主語和謂語之間,細玩文意,實際上也是一種逆接。例如:

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戰國策·趙策) (這意味着十人不應該從一人,而從一人。)

- 29 -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論語·憲問) (這意味着君子應該仁,而不仁。)

有時候,“而”字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含有假設的意思,可以譯為“如果”。例如: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論語·子路) 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

其實這種用法仍然是和逆接的用法相通的。《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可以證明這一點。 有一點值得注意: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順接和逆接也不是截然分開的。例如《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第一個“而”字似乎是順接,第二個“而”字似乎是逆接,其實這兩個“而”字的作用都是表示兩種行為的聯繫,在性質上是毫無分别的。 “而”字還可以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例如:

太后盛氣而揖之。(戰國策·趙策)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子路率爾而對。(論語·先進)

(2)以

連詞“以”字也是用來連接兩個動詞或動詞性的片語的,它表示在時間上一先一後的兩種行為的聯繫。《左傳成公二年》:“餘折以禦”,就是一個例子。“而”字也有這種用法,例如《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這在古漢語通論(十一)裏已經說過了。 用“以”字連接動詞或動詞性片語的時候,後一行為往往是前一行為的目的,或者是前一行為所產生的結果。例如: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五年) (“假道於虞”的目的是“伐虢”。) 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勞師”的目的是“襲遠”。) 焉用亡鄭以陪鄰?(左傳僖公三十年) (“亡鄭”的結果是“陪鄰”。)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求生”的結果是“害仁”;“殺身”的目的是“成仁”。)

但是“以”字本身並不表示目的或結果。後一行為是前一行為的目的還是結果,這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來看的。 和“而”字一樣,“以”字也可以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但是不如“而”字常見。例如:

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則

連詞“則”字一般用來連接條件複句中的分句,表示條件的分句在前,表示結果的分句在後。這種用法的“則”字可以譯為“就”或“便”。例如:

- 30 -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傳宣公二年) 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左傳宣公二年)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 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莊子·胠篋)

“則”字又常常用於緊縮句,但是這種緊縮句也正是條件複句的緊縮。例如: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 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獻圖則地削,效璽則名卑。(韓非子·五蠹)

有時候沒有用“則”字,從句子的意思上也可以看出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例如:

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論語·季氏)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胠篋) 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但是沒有用“則”字的緊縮句不一定都是條件複句的緊縮。可能是因果關係,例如“肉腐出蟲,魚枯生蠹”(荀子·勸學);也可能是時間修飾,例如“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我們閱讀古書時應該細心分辨。 有時候,“則”字所連接的兩項並不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只是第二件事情的出現,不是第一件事情的施事者所預期到的,這時候也用“則”字。在這種情況下,“則”字不能譯作“就”或“便”,而是含有“原來已經”的口氣。例如:

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論語·微子)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孟子·公孫丑上)

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現代漢語沒有和這種用法相當的連詞。 “則”字又可以用在意思相對待的並列的分句裏,以表示一種對比。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告子下) 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在這種情況下,“則”字前面的詞語有時候是表示時間修飾。例如:

鄒魯之臣,生則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戰國策·趙策) 是故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此之謂王資。(韓非子·五蠹)

- 31 -

(4)然而,然則,雖然

在古代漢語裏,“然”和“而”,“然”和“則”,“雖”和“然”常常連用,成為“然而”,“然則”,“雖然”這幾種形式;其中“然”字是指示代詞,“而”,“則”,“雖”才是真正的連詞。我們在閱讀古書的時候,應當把它們當中的兩個成份分開來理解。 “然而”中的“然”字表示“如此”。“然而”實際上等於說“如此,可是??”例如: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孫丑上)

“然則”中的“然”字也是表示“如此”。“然則”實際上等於說“如此,就??”例如:

對曰:“……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則德我乎?”(左傳成公三年)

魯仲連曰:“然梁之比于秦若僕耶?”辛垣衍曰:“然。”魯仲連曰:“然則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戰國策·趙策)

現代漢語用“雖然”的地方,上古漢語只用一個“雖”字。古代“雖”字和“然”字也是常常連用,但是“然”字還有實在意義,“雖然”實際上應作“雖然如此”講。例如:

對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無怨無德,不知所報。”王曰:“雖然,必告不穀。”(左傳成公三年)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莊子·養生主)

- 32 -

句首句中語氣詞;詞頭,詞尾

(一)句首句中語氣詞

語氣詞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虛詞,它們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樣地能起表示語氣的作用。關於句尾語氣詞,我們在前面幾節通論講判斷句、敘述句和疑問句的時候,已經大略地談過了。現在再談句首句中語氣詞。在這里我們著重討論“夫”“其”“唯”三個字。

(1)夫

“夫”(fú)字用於句首,表示要發議論。它是從指示代詞“夫”字發展來的,已經變成了純粹的語氣詞,不能再解作“這個”或“那個”。現代漢語裏沒有適當的虛詞可以和它對譯。下面是用句首語氣詞“夫”字的例子: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呂氏春秋·察傳)

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列禦寇)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且夫”“故夫”“今夫”略等於說“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發議論。例如: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莊子·逍遙遊) 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論語·季氏) “若夫”則等於“至於”:

此雖免於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遊)

(2)其

語氣詞“其”字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語氣。在陳述句或疑問句裏,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裏,它就簡單地表示委婉的語氣,略等於現代漢語句末語氣詞“吧”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語氣。例如:

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 (我們恐怕已經變為夷狄了吧!)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孟子·梁惠王上) (那麼齊國大概差不多了吧!) 吾其還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我還是回去吧。)

- 33 -

其是之謂乎?(左傳隱公元年)(大概是說這個吧?)

其我之謂矣!(左傳宣公二年) (大概就是說我了吧!) (以上是陳述句和疑問句。) 君其問諸水濱。(左傳僖公四年) (您還是向水濱追問吧。)

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左傳隱公三年) (您可别廢棄了先君的事業啊!) (以上是祈使句。)

“其”字又可加重反問的語氣。例如:

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左傳僖公五年)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左傳僖公十年) 其誰曰不然?(左傳隱公元年) 其誰不知?(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其何傷於日月乎?(論語·子張)

這種加重反問語氣的“其”字,往往用在疑問代詞的前面。

(3)惟(唯、維)

“惟”字用在句子的開頭,是古人所謂的發語詞。在記敘文中,“惟”往往用在全文的開始,引出年月日。例如:

惟十有三年春,大會于孟津。(尚書·泰誓上) 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尚書·洪范)(祀:年)

“唯”字用作句首語氣詞時,有時是表示希望。例如: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左傳僖公三十年) (希望您考慮考慮這個。) 唯荊卿留意焉。(戰國策·燕策) (希望您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唯”字用於句首又可以幫助判斷語氣。例如《左傳僖公四年》:“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惟”“維”用於句中,也是幫助判斷語氣。例如: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傳僖公五年) 髧彼兩髦,實維我儀。(詩經·鄘風·柏舟) 厥土惟白壤。(尚書·禹貢)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偽古文尚書·五子之歌)

除了上述的“夫”“其”“惟(唯、維)”等外,還有許多句首句中語氣詞。例如“爾有母遺,繄

- 34 -

我獨無”(左傳隱公元年),“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傳僖公五年),這個“繄”字也是句首句中語氣詞。這些都不一一列舉了。

(二) 詞頭,詞尾

詞頭、詞尾不是一個詞,它們只是詞的構成部分,其本身沒有詞彙意義,只表示詞性。有些詞頭也不專門表示一種詞性。在那種情況下,就真正是有音無義了。

(甲)關於詞頭,我們只講“有”“其”“言”“于”“薄”五字。 (1)有

“有”字作為詞頭,用於專名的前面。常見的有上古時代的朝代名、國名、部族名等。例如:

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尚書·召誥) 上及有虞,下及五伯。(莊子·大宗師) 禹攻有扈。(莊子·人間世)

鯀納有莘氏女,生禹。(史記·夏本紀)

“有”字又用於某些名詞的前面。例如: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論語·為政)

孔甲擾於有帝。(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孔甲”,夏王;“擾”,順;“帝”,上帝。)

“有”字又用於某些形容詞的前面。例如: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詩經·邶風·擊鼓) (“有忡”,等於忡忡,心中不寧的樣子。) 有洸有潰。(詩經·邶風·穀風) (“有洸有潰”等於洸洸潰潰,形容水激怒潰決的樣子。)

“有”字還有一種特别的用途,在這里順便講一講,就是“有”字嵌入數目字的中間,表示整數和零數的關係。在上古時代,“十五”也常說成“十有五”,“三百六十六”也常說成“三百六十有六”。例如: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 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論語·鄉黨) 舜相堯二十有八載。(孟子·萬章上)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書經·堯典) (“期”jī,一周年。)

- 35 -

但是這種用法的“有”字不是詞頭,這是應該注意的。 (2)其

“其”字用作詞頭,一般用於形容詞或不及物動詞的前面。例如: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詩經·邶風·擊鼓)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詩經·邶風·北風) (“雨雪”,降雪。“雱”pāng,雪盛的樣子。) 八月其獲,十月隕蘀。(詩經·豳風·七月) (“獲”,收穫。“隕蘀”,葉子落下來。)

(3)言

“言”字用作詞頭,放在動詞的前面。例如: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詩經·周南·葛覃)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詩經·周南·漢廣)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詩經·召南·草蟲)

(4)於

“於”字用作詞頭,也放在動詞前面。例如: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詩經·周南·桃夭)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王風·君子于役)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詩經·秦風·無衣)

(5)薄

“薄”字用作詞頭,也放在動詞的前面。例如:

薄汙我私,薄汗我衣。(詩經·周南·葛覃) 薄伐獫狁,至於太原。(詩經·小雅·六月)

此外還有一些詞頭如“載”“誕”“式”等字,它們的情況比較複雜,不一定都放在動詞前面。這里就不細講了。值得注意的是:除“有”字外,這些詞頭一般只用於詩歌,散文中很少用到。

- 36 -

(乙)關於詞尾,我們著重講一個“然”字。

“然”字是一個指示代詞,表示“這樣”、“那樣”。當“然”字放在形容詞後面的時候,它的指示性就減輕了,變了詞尾的性質。例如:

辛垣衍怏然不悅。(戰國策·趙策) 文王聞之,喟然而歎。(戰國策·趙策) 硜硜然小人哉!(論語·子路) 夫子憮然。(論語·微子) 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 舉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上)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乎”、“焉”、“如”、“爾”等字,用作詞尾時,它們的作用和“然”字相等。例如:

煥乎其有文章。(論語·泰伯)

我心憂傷,惄焉如搗。(詩經·小雅·小弁)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論語·鄉黨) 子路率爾而對。(論語·先進)

這些詞尾加在形容詞的後面,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甚至本來不是形容詞的,也變為形容詞的性質。例如“欣”字本來是動詞,但“欣欣然”卻是形容詞;單說“欣然”也變了形容詞,例如《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 37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o5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