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4-06-23 17: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B、C是分子结构不同的单糖.反应式“A+H2O→B+C”中的A是糖类,则A是( )

A.蔗糖 B.麦芽糖 C.半乳糖 D.糖原

2.A血型且色觉正常的女性与AB血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孩子不可能的是( )

A.男孩、AB型血、色觉正常 B.男孩、A型血、色盲 C.女孩、B型血、色觉正常

D.女孩、B型血、色盲

3.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 A.将诱变处理的番茄种子培育成植株 B.将紫罗兰的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 C.将番茄与马铃薯细胞融合并培育成植株 D.将转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植株

4.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

A.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生长具有向重力性,茎生长具有负向重力性 D.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5.以紫色洋葱鳞茎叶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中央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大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已失去活性 D.紫色的色素广泛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6.如图是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 )

- 1 -

A.图中S代表载体,C代表离子 B.该物质跨膜方式是协助运输

C.该物质跨膜方式是主动转运 D.图中C是固定不变的

7.如图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点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此时麦芽糖的积累量最多 B.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相同 C.Tb~Tc麦芽糖积累量最多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D.A点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8.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兴奋,收缩压降低 B.心输出量减小,舒张压升高 C.血管管腔变小,收缩压降低 D.血液黏滞度增加,舒张压升高

9.如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为( )

A.细胞融合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10.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2号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2 -

A.基因M在该二倍体埴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a、b链的分开而分离 C.基因M和基因R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D.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AUC

11.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l℃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1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如图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血浆 B.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 C.淋巴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D.组织液、淋巴液、血浆、血浆

13.某课题组研究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见下图,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3 -

A.Y浓度>Z浓度 B.X浓度>Y浓度 C.X浓度>Z浓度 D.X浓度抑制侧芽生长

14.在10×目镜和40×物镜构成的视野中,目镜测微尺测得一个酵母菌细胞长度

是16格.如果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则目镜测微尺测得酵母菌的长度是( )

A.4格 B.8格 C.16格 D.64格

15.如图显示了长期使用某一种杀虫剂后,马铃薯甲虫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马铃薯甲虫与杀虫剂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B.马铃薯甲虫抗药基因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马铃薯甲虫在第12年后逐步适应环境 D.马铃薯甲虫种群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

16.如图为细胞分裂模式图,①至⑥中属于同一种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序列是( )

A.⑤③④① B.⑤③①⑥ C.⑤①④⑥ D.①③④⑥

17.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如图表示叶肉细胞CO2出入的四种情况中,相符的一项是( )

- 4 -

A. B. C.

D.

18.如图为tRN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处均可连接氨基酸 B.一种tRNA只可以携带一种氨基酸 C.人体细胞中的tRNA共有64种

D.图中c处表示密码子,可以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

19.某生物个体的二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二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测交后代的类型及比例是:Aabb占42%,AaBb占8%,aaBb占42%,aabb占8%.则该个体的基因型为( )

A. B. C. D.

20.A、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图所给的模型表示的是( )

A.A﹣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

B.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A﹣皮肤血流量,B﹣体温 D.A﹣肾上腺素,B﹣促肾上腺激素

二、综合分析题

- 5 -

C.Tb~Tc麦芽糖积累量最多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D.A点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A点时麦芽糖的积累速度最快,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A点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Tb~Tc曲线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说明酶已经因高温而变性失活.

【解答】解:A、A点时麦芽糖的积累速度最快,说明A点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A错误;

B、Ta时,酶的活性很低,但并没有失活,Tb时淀粉酶因高温失去活性,B错误;

C、Tb~Tc曲线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说明酶已经因高温而变性失活,C错误;

D、A点时麦芽糖的积累速度最快,说明A点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酶活性最高,D正确. 故选:D.

8.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兴奋,收缩压降低 B.心输出量减小,舒张压升高 C.血管管腔变小,收缩压降低 D.血液黏滞度增加,舒张压升高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兴奋,使心排血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神经兴奋,血压降低;心输血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大都会使血压升高.突然增大血液渗透压会使血压升高.

【解答】解:A、交感神经兴奋,使心排血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压升高,A错误;

B、心输出量减小,收缩压降低,B错误;

- 16 -

C、血管管腔变小,主要升高舒张压,C错误;

D、血液粘度增加,血压增高,主要升高舒张压,D正确. 故选:D.

9.如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为( )

A.细胞融合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类型转过程.首先全能干细胞能分化形成各种细胞;骨髓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能分化形成多种细胞;未成熟的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未成熟的红细胞进一步发育形成红细胞.

【解答】解:A、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A错误;

B、细胞生长会使细胞的体积会发生改变,但细胞的类型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 C、细胞分裂不会改变细胞的种类,C错误;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使细胞的种类增多,D正确. 故选:D.

10.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2号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M在该二倍体埴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a、b链的分开而分离 C.基因M和基因R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 17 -

D.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AUC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2号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起始密码子为AUG,则基因M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而基因R以a链为模板合成mRNA.

【解答】解:A、当该二倍体植株为纯合子时,基因M在该二倍体埴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有丝分裂间期复制后),A错误;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不是随着a、b链的分开而分离,B错误;

C、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则基因M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而基因R以a链为模板合成mRNA,C错误;

D、基因M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即CAG→TAG,则对应密码子由GUC→AUC,D正确. 故选:D.

11.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l℃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分析题干和题图知,本题是二氧化碳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先分析曲线明

- 18 -

确曲线所表达的含义,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有氧呼吸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无氧呼吸不吸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氧只释放二氧化碳,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分析题图曲线知,第20天,处理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只进行有氧呼吸,对照组大于1,存在无氧呼吸,对照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B正确.

C、分析题图曲线知,第40天,对照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2,设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则有关系式(6x+2y)÷6x=2,解得x:y=1:3,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错误.

D、D分析题图曲线知,储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正确. 故应选C.

1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如图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血浆 B.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 C.淋巴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D.组织液、淋巴液、血浆、血浆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人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血浆在血管中,通过循环系统,能将静脉滴注而进入的药物迅速送到全身,因而疗效较肌肉注射显著.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和血浆,所以b、c表示血浆和淋巴;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

- 19 -

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所以d是组织液. 故选:B.

13.某课题组研究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见下图,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Y浓度>Z浓度 B.X浓度>Y浓度 C.X浓度>Z浓度 D.X浓度抑制侧芽生长 【考点】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该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生根的影响,由题图曲线可知,Z浓度和Y浓度条件下月季生根量大于空白对照组,说明Y和Z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促进作用,X浓度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根数量少,说明X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抑制作用,这体现了该激素作用的两重性.

【解答】解:X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具有抑制作用,Y浓度和Z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确定Y和Z的浓度大小,所以三者的关系可能是X>Y>Z或X>Z>Y. 故选:A.

14.在10×目镜和40×物镜构成的视野中,目镜测微尺测得一个酵母菌细胞长度

是16格.如果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则目镜测微尺测得酵母菌的长度是( )

A.4格 B.8格 C.16格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D.64格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

- 20 -

(1)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 光照强度 .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外界的限制因素主要是 CO2浓度 .

(2)在有光条件下,用14C标记小麦吸收的CO2进入上图的物质代谢过程,则14C在图中的转移途径是 a→b→e .(用箭头和字母等表示).

(3)当光照不足时,上图中卡尔文循环的哪一步反应最先受到影响? ② (填编号),此时缺少的物质是 ATP和【H】 (写物质名称).

(4)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物质进入卡尔文循环被利用的量为 8 (mg/l00cm2叶?小时).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植物光照强度为3,即光补偿点;光饱和时植物光照强度为9,光饱和时CO2吸收量表示净光合速率为32,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为8.

分析图2,该图为卡尔文循环,a为二氧化碳,b为三碳化合物,c为【H】,d为五碳化合物,e为葡萄糖.①②③为暗反应阶段,④是单糖聚合为淀粉,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⑤为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据此答题.

【解答】解:(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温度为适宜温度,外界的限制因素主要是 CO2浓度

(2)在有光条件下,用14C标记小麦吸收的CO2进入图2的物质代谢过程,则14C在图中的转移途径是首先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然后形成葡萄糖即a→b→e.

(3)当光照不足时,ATP和【H】的合成减少,图中卡尔文循环的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最先受到影响.

(4)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二氧化碳进入卡尔文循环被利用的量为8mg/l00 cm2叶?小时.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CO2浓度

- 26 -

(2)a→b→e (3)②ATP和【H】 (4)8

22.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1操作.用无菌吸管从三角烧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如此重复3次,将10mL生牛奶稀释到10﹣4浓度后,取0.1mL滴在培养基上.

(1)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巴氏消毒的方法是 70﹣75℃煮30分钟(80℃煮15分钟) .

(2)将牛奶稀释液滴加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如图2所示的涂布工具是 B .

该涂布工具最合适的灭菌方法是 C .

A.火焰灼烧 B.高温高压灭菌 C.酒精擦拭 D.紫外线照射

(3)消毒后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用稀释培养法检测消毒后牛奶是否含有细菌,则在操作步骤上应作什么改动? 稀释次数减少 .

(4)从生牛奶取样培养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种杂菌,从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 伊红美蓝 ,具有 (金属光泽的紫)黑色 特征可以鉴别大肠杆菌.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 27 -

【分析】图1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图2中A为接种环,B为涂布器,C为滴管,D为接种针.

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适用对象主要有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适用对象主要有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

【解答】解:(1)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巴氏消毒的方法是指70﹣75℃煮30分钟或80℃煮15分钟,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将液体菌种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常用的方法主要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即图2中的B.为防止杂菌污染,该工具应浸泡于酒精中,涂布前应将涂布器引燃(灼烧)后待冷却.

(3)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由于细菌数目减少,故应稀释次数减少.

(4)检测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人伊红美蓝,菌落具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特征的可以认定为大肠杆菌. 故答案为:

(1)70﹣75℃煮30分钟(80℃煮15分钟) (2)B B (3)稀释次数减少

(4)伊红美蓝 (金属光泽的紫)黑色

23.回答下列关于人体代谢的问题.

在人体内,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不同的组织器官之间可以传递能源物质、中间产物和代谢废物等.如图27为肝脏和肌肉细胞之间通过血液循环的部分物质联系,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甲、乙表示两种器官的细胞.

- 28 -

(1)图中代表肝脏细胞的是 甲 .胰岛素对过程①、②的作用效应分别是 抑制与促进 .

(2)物质A是 肝糖元 ,其生理作用是 暂时贮存能量或维持血糖平衡 . (3)过程③称为 转氨基 ;过程④的另外一个产物G是 氨基 ,它变成尿素后随血液运输到 肾脏 处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

(4)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会产生大量乳酸.甲器官能对乙器官释放的乳酸进行重新利用,其生理意义是 充分利用能源(转变成丙酮酸,继续分解) 、 也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暂时储存能量 .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肝脏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又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图中甲细胞中有尿素合成,所以细胞甲是肝细胞.肝脏中储存的物质A是肝糖原. 2、丙酮酸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又是联系三大营养物质的枢纽.

3、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兴奋度,增加血液的输出量,保证运动时各肌肉有充足的血液供应.

【解答】解:(1)肝脏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所以甲器官是肝脏;胰岛素具有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所以对①转化为葡萄糖是抑制作用,对②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是促进作用.

(2)葡萄糖可形成A储存起来,A也可以水解为葡萄糖,故大分子A是肝糖原,肝糖原的作用是暂时贮存能量或维持血糖平衡.

(3)丙酮酸中没有N元素,通过物质D进入肝细胞后转化成物质中有尿素,所以③是转氨基、④是脱氨基.脱氨基的另一个产物为氨基,经过反应形成尿素,最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 29 -

(4)人在剧烈运动时,人体内需要的能量增加,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乳酸能从BA细胞重新将乳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成肝糖原,细胞进入A细胞,减少了能源物质的浪费,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暂时储存能量,并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故答案为:

(1)甲 抑制与促进

(2)肝糖元 暂时贮存能量或维持血糖平衡 (3)转氨基 氨基 肾脏

(4)充分利用能源(转变成丙酮酸,继续分解) 也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暂时储存能量

24.如表示人体内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三种类型. 类型 细胞或器官 产生的信号分子 信号分子传递的途径 Ⅰ Ⅱ Ⅲ 巨噬细胞 垂体 神经细胞 ① ② ③ 血液 血液 突触 B淋巴细胞 甲状腺 ④ ⑤ 分泌甲状腺 分泌信息分子⑥ 受体细胞 细胞反应 (1)信息分子①是 抗原 ,B淋巴细胞的细胞反应⑤为 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

(2)在寒冷环境中信息分子②分泌增加,其在维持体温恒定中的作用是 促进组织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

(3)在一定条件刺激下,神经细胞能释放信息分子③ 神经递质 ,通过突触促使受体细胞④分泌信息分子⑥.从神经调节的结构组成来看,受体细胞④属于 神经中枢或效应器 .

(4)空腹时,让一个健康人和一个I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1千克体重1克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二人的信息分子⑥的浓度.下列四种曲线能正确反应二人血液中信息分子⑥浓度变化的是 A .

- 30 -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表分析:①是抗原,②是促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神经递质,④是突触

后神经元,⑤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⑥是分泌激素等.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1)据表分析,信息分子①是巨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的抗原,B淋巴细胞的细胞反应⑤为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寒冷环境中信息分子②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其作用于甲状腺抗原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抗原促进组织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3)一定条件刺激下,神经细胞能释放信息分子③神经递质.从神经调节的结构组成来看,受体细胞④属于突触后神经元,即神经中枢或效应器.

(4)正常的健康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状态,I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故选:A. 故答案为:

(1)抗原 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促进组织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3)神经递质 神经中枢或效应器 (4)A

25.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种群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 突变和基因重组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则不断地淘汰不适应环境的类型. (2)某植物的红色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白色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

- 31 -

第一世代 第二世代 第三世代 A的频率 a的频率 P1 Q1 P2 Q2 P3 Q3 根据图,计算出表格中的P1= 0.7 ,基因A频率变化的原因是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3)南美洲西海岸外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4种地雀它们属于南美大陆的类型,它们的祖先是从大陆迁徙而来,因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分化成不同种类,此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规律中的 适应辐射 现象.

(4)生物多样性包含的三个层次中, 遗传 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有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长期生存.生境多样性是 生态系统 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保护生境,减缓荒漠化进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频率的变化;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由图可知,AA=5个,Aa=4个,aa=1个,A的基因频率=

=

=0.7.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

- 32 -

定向改变.

(3)由一个原生祖先进化为两个或更多的新种,这可能是由于地理障碍如江河、山脉、海洋,致使该物种不能超越,妨碍了同种内不同种群间的交流,使这些种群在遗传上适应了特定的新的岛屿、山地和深谷环境.这种地方性适应过程,并导致形成新物种,称之为适应辐射.

(4)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有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长期生存.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 故答案为:

(1)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2)0.7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适应辐射

(4)遗传 生态系统

26.如图为重组成功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原来没有质粒)并在其内增殖、表达的过程.

(1)图中物质R上结合多个结构P的意义是 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或多肽链) .图中物质Q的名称是 tRNA .查阅下列密码子,写出物质S的名称 亮氨酸 .(密码子:AAG(赖氨酸)、GAA(谷氨酸)、CUU(亮氨酸)、UUC(苯丙氨酸)

(2)结合图,写出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信息传递途径(用类似中心法则的形式表述):

(3)若想在奶牛分泌的乳汁中收获上述目的基因表达产物,则重组质粒导入的受体细胞应为奶牛的 受精卵 ,选择该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 全能性最高 .

- 33 -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重组成功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原来没有质粒)并在其内增殖、表达的过程.

【解答】解:(1)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这样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或多肽链).图中物质Q是tRNA,其一端的反密码子是GAA,则对应的密码子是CUU,编码的是亮氨酸,因此物质S为亮氨酸. (2)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信息传递途径为:

(3)培育转基因动物时,受体细胞最好应为受精卵,因为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故答案为:

tRNA 亮(1)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或多肽链)氨酸 (2)

(3)受精卵 全能性最高

27.生物工程是改造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主要手段.生物工程的四个主要领域并

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示意如图1所示:

- 34 -

(1)人类最早运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发酵工程 .图中编号①指的是 微生物 .请列出图中编号②工程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两个应用实例 发酵工程微生物加酶洗衣粉、测试尿糖的酶试纸 .

(2)筛选抗癌药物经常要运用 动物细胞培养 技术.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利用了生物工程中的 动物细胞融合 技术.

(3)现代生物工程中的核心技术是基因工程.如在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人生长激素中,DNA重组过程必需的酶是 限制酶 、 DNA连接 酶.

(4)用限制酶EcoR1、Kpn1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1000bp(1bp即1个碱基对)的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图2所示凝胶电泳结果.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如图3所示) D .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生物工程包括: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四大类生物工程,在这些生物工程中人类最早运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是发酵工程,题目(1)和(2)据此答题;图2和图3是基因工程的内容,利用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和基因的工具解答本题.

【解答】解:(1)生物工程包括: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四大

- 3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nv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