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思想概要
更新时间:2024-06-14 06:4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国哲学思想概要及东西方管理哲学比较》
主讲:南京大学哲学系 徐小跃教授
2010年5月15日—16日
1
目 录
教授简介:.................................................................................................................... 3 第一部分........................................................................................................................ 4
一、对“文化”、“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性概述 ............ 5 二、对儒道佛三家的功用及其特质的一般性概述 ............................................ 6 三、儒家人文主义精神及其德化的管理之道 .................................................... 7 第二部分 道家的自然主义精神及其道化的管理之道 ........................................... 13
一、老庄生平轶事 .............................................................................................. 14 二、老庄的社会批判思想 .................................................................................. 15 三、老庄之道论................................................................................................... 16 四、老子的“为君之道”(领导术) .............................................................. 18
2
教授简介:
徐小跃,南京大学“名师”,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大学“儒学与基督教比较研究中心”主任, 全国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儒释道的集大成者,对西方哲学和宗教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他的授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诙谐幽默,获益甚多,在他的带领下,可以快速地迈入中国文化的智慧殿堂。
3
第一部分
概述: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已经表明,一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的特殊性根植于该国的传统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进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反思程度的深浅,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成熟程度和国民素质的高下。以“传统透视现代,以现代反观传统”正成为当今研究者的深刻共识。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已经处在“无子无孙”的状态。而一种文化、一种哲学是提供人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人失去了精神家园,丧失了安身立命之所,就会出现焦虑、彷徨、不安。这是一种“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的“无处状态”------即不知道终极的追求和关怀;没有现实的关注;把自己作为完全独立的绝缘的个体;丧失本我和求真的状态。
4
一、对“文化”、“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性概述
“文化”的范围极其广泛,定义亦杂而多端,莫衷一是。但“文化”的中心是思想,而思想意识中最重要的有两方面:一是价值观念,二是思维方式。
所谓“传统文化”,实际上是指在农业社会基础上产生的文化。 由此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即是指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具体的说,也指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固有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一般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追求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为最高目的。换言之,中国文化侧重于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探讨。因而中国传统文化是要试图解决“修齐治平”、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无不贯穿于“治世之道”之中。“思以其道易天下”、“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是中国古代圣贤们的伟大抱负。鲜明的治世感、济世感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显著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的。这种思维模式特别注重研究宇宙事物的有机统一,自然协和、生生不已和综合整体,进而把宇宙人生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看做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多部分组成。我们常有这样的说法: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但一般说来,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法四家,笼罩了全部文化思想。到了唐宋以后,成了儒道佛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
5
二、对儒道佛三家的功用及其特质的一般性概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干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是在中国这块本土之上产生的文化。佛家文化起先是外来的文化,后经不断与中土文化融合,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儒道佛三家的功用及其特质,古人多有论述。
一曰不治儒家不能“入世”(经世、治世、济世),她强调的是一种“有为”精神,因而具有“现实”的特点。
二曰不治道家就不能“超世”(避世、忘世),她强调的是一种“无为”的精神,因而具有“超现实”的特点。
三曰不治佛家就不能“出世”,她强调的是一种“空无”的精神。因而具有“非现实”的特点。
总之,入世有为、超世无为、出世空无分别体现了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各自特征。
6
三、儒家人文主义精神及其德化的管理之道
“人文精神”问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一直受到特别的重视。它是遭受到中国人的“人文关怀”淡漠的情况下而重新提出的。如何在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之下“再建”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已成为所有本身具有“忧患”、“批判”、“超越”品性的知识分子共同呼声。“人文”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人之所以为人之“根性”的阐扬,是超越“某种人”而实现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那种人。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儒家以提倡人文主义精神著称,儒家的这一思想的本质特征则又具体通过下列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其一,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问题。其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其三,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问题。
7
分而言之。
其一,人的价值的确立和人的主体性的凸显。
亚圣孟子“几希”论所要揭示的正是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她”的道德性,在他看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无异于禽兽”。孟子的“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诸论无不是在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性”在于她的道德性,人的价值和意义亦由此彰显。而非之,则不能称其为真正的人。所以他又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儒家的正心诚意、修身养性、存理复性、格物致知正是要人们发现、培植、扩充人性中的“良性”的一面,从而成贤成圣。
儒家这种对人之“根性”、“良性”的揭示,实际上是要解决人的存在方式问题。这也就涉及到哲学、宗教上经常喜谈的问题了。大家应该明白,人的存在方式永远都是处于这样两种矛盾的状态中,即生存和生活。人不仅是生物的存在,也不仅是动物的存在,它是神圣的体现。人有永恒、超越的一面。人正是在追求完善人之根性中显示出她的意义和价值。一句话,在儒家看来,人之神圣性、道德性、历史性、文明性构成了人的内在本质,也即人作为人并能够成为人的内在根据。
8
其二,人与人相爱关系的定位和立性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也即人际关系问题,儒家是以一个“仁”字来表示。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仁”的本义。许慎《说文解字》:“仁者,亲也,从人从二”,《礼记》郑玄注:仁是‘相人偶’之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由此可见,“仁”的本义是“相人偶”,即承认别人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仁字分开为二人,即表示其意义为人际关系。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
儒家思想虽说是一个动态的形态,仁学思想则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所创立的仁学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儒家仁学思想的基础,所以通过对孔子这一思想的论述,我们就可以把握儒家仁学思想的实质。
《论语·颜渊》中的一句话:“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即所谓“仁者,爱人也。”
人与人如何相爱呢?孔子又具体通过他的“忠恕”之道加以阐明。《论语》有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什么叫“忠恕”,宋人朱熹曾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想要成立、站立同时也要使别人成立、站立。自己想要显达、通达同时也要使别人显达、通达。
用孔子自己的话说,“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所不想要的,所厌恶的就不要推及、强加给别人。就是当自己要对他人做什么事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遇到这事,如果自己不愿意,就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例如,我们不愿意被偷、被抢、被骗、被伤害,所以我也不能对他人做这种事。
总之,孔子将人与人的关系定位立性为相爱的关系,具体通过“忠恕”之道,加以落实。做到一方面,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爱心;另一方面,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再对孔子的“恕”道强调一下。如果要问在“忠”和“恕”两道之中,孔子更重视哪一道的话,那末,孔子作出了选择。《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个被称为“恕道”的思想,于一九九三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宗教会议宣言》,被确定为全球人类应遵奉的伦理原则,此又被称为“金规则”。而全球伦理的倡导者将这个伦理的基本原则表述为“每个人都应当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可以说,这就
9
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最小公分母,或者用“宣言”的话说,是“世界诸宗教在伦理方面现在已有的最低限度的共同之处。”
了解这一点,不能不使每个中华儿女为之自豪和骄傲。而早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已发表了如下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知慧。”
10
其三,人与自然协和关系的确立
儒家始终是把天地自然作为人性本善的超越的价值源头。在儒家看来,天道其本身即具有德性和道德性。“天地大德曰生”、“诚者,天之道”、“天命之谓性”、“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等论,皆是在强调这一特性。在此基础上,儒家坚信,人的价值根源于外在的天道。而天人一源、天人共生、天人合一遂成为儒家的思维模式。这一价值趋向和思维模式必然地决定了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态度,他们当然不会把外在的天地自然作为人们认知、开发、征服的对象,而是力倡人与自然的协和与平衡。并在保持和谐感的同时,往往告诫人们对自然要培植一种敬畏感。也就是说既然天德下贯于人德,人德上齐于天德,那么对这一超然性的自然存在当然会充满无限的向往和敬畏。这种人文精神又兼有一种近似宗教的精神和神圣的信仰之特质。正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儒家这一独特的思想,对现代环境论所强化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等观念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儒家的仁学思想落实到经济和政治层面就是她的“德治”思想。 轻徭薄赋,反对“苛政”,轻刑宽罚,主张教化是儒家实行的经济和政治主张。
在经济上,孔子主张“利民”、“裕民”、“富民”。孔子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因而孔子猛烈抨击“苛政猛于虎”的敲剥行为。孟子主张给人民以“恒产”。在他看来,“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则放僻邪纵”(《梁惠王上》)
在政治上,孔子主张“德政”,孟子主张“仁政”。
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阳货》),所谓“五者”就是五种具体的德目,或说一个政治家、管理者的五种品德和素养。即:恭、宽、信、敏、惠(恭敬、宽容、诚信、敏捷、恩惠)。在孔子看来“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在运用什么方式来统治和管理人,孔孟有其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基于最终的效果而言的。在孔在看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意思是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孔子的结论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
11
孟子更从他的性善论直接推导出他的仁政理论,他认为统治者有不忍人之心,就必然会实施不忍人之政,统治手段和管理方式最佳选择就是“仁义”二字。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孟子的仁政思想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主线。孟子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得其民,得其心一直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梁惠王上》)也就是说,要实行仁政,统治者要以德服人,用仁义争取民向,使人民心悦诚服。
儒家的这一德化的治道,对现代政治的以德治国以及现代的管理思想都具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12
第二部分 道家的自然主义精神及其道化的管理之道
概述:一般说来,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代一直呈现着“内道外儒”的情景。清人纪晓岚对道家“学术”,就下过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意思是说,道家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个文化。“广博”是包罗众多,“精微”是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更有鲁迅直言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底之说。但我们更同意林语堂的见解,他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这表明中国人的精神和心灵是由两部分组成,由此亦说明道家思想的重要。中国有句名言:得意(顺境)信儒,失意(逆境)崇道。后人有曰:老子哲学“是尝到过成功的痛苦的人的哲学。”后人又视老子为“处人间世之第一人”([明]袁宏道语)。可见,道家是医病的良方,是慰籍精神和心灵的“良药”。而所有这一切的根底即在于道家思想的重要特点---超越性。这一超越性是指超越经验、超越常识、超越对立和区分、超越社会间一切文明的规定。这种超越的精神和超迈情怀,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和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生平事迹那里即可见一斑。
13
一、 老庄生平轶事
一般认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老子是谁,早在汉代已弄不清楚。司
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提到三个人,一是较孔子年长的老子,即老聃;二是与孔子同时,并孔子向他问礼的老子,即老莱子;三是后孔子129年的老子,即周太史儋。这三个人都有可能是老子。
《史记》:“老子,隐君子也”、“至涵谷关被强著五千言”、“莫知其所终”以及西渡流沙化胡等传说。
庄子,名周,又叫庄周,战国时代人,大约与儒家的孟子同时。庄子不仅是避世的“隐君子也”,而且极其愤世、厌世,《史记》记载“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拒绝“千金、卿相”之重利尊位、“舔庤”等轶事。)
另《庄子·秋水》记载:惠施作梁国的宰相,有人对他说:庄周来了,要取代你的相位。惠施怕起来,在国中搜了三天三夜。庄周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叫“鵷鶵”(yuan chu,凤凰一类的鸟),你知道么?这种鸟从南海出发,飞向北海,路上非悟桐树不栖,非练实不吃,非醴泉水不饮。有只猫头鹰,得到一只死老鼠,“鵷鶵”飞过,它仰头看来,大叫一声:“吓!”现在,用梁国的相位来“吓”我么?!
我们从老庄的生平事迹中,就可以窥见到作为道家者流淡泊名利、愤世嫉俗、超拔飘逸的品格。
14
二、 老庄的社会批判思想
老庄的上述品格决定了老庄道家思想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思想。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七十五章)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饥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盗竽,非道也哉”(《老子》五十三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
“绝圣弃智(绝智弃辩)、绝仁弃义(绝伪弃诈)、绝巧弃利”之“三绝三弃”(见《老子》十九章)
“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庄子·有宥》)
15
三、 老庄之道论
老庄道家的思想体系是以“道”为核心。“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合于道”是他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道”是一个“玄之又玄”的存在。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一章)。“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庄子·知北游》)
如果你把老庄这里的“道”,视为一个可以规定的实体性的存在,那就误读了老庄。因为在老庄看来,一“言”道,就将“道”对象化了。而对象性的存在即表明是一种区分性的有限的存在了。老庄是把这一不能规定的恒常之道又称作“无”。可见,“无”、“一”是“道”的存在方式。
对老庄“道”的领悟,还必须通过对另一个概念,即“自然”的把握。
老庄认为“道”的本旨特性是“自然”。
老子以“素”、“朴”、“赤子”等来喻“道”和“自然”。 庄子更明确指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 (《庄子·秋水》)
道家的“自然”思想始终凸显宇宙万物的两大本性,一为“本然”,二为“自然以成”(不借助他力、人力)。这一自然之“一”的原始性和整体性正是道家强调的道的真实的存在方式,也即宇宙万物的真实的存在方式。
所以,道法自然,人道法天,任其自然,法天贵真,天人合一遂构成道家思想的终的。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道家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他们深刻地洞察到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造成了这一局面的破坏。也就是说,道家把造成道性、自然性丧失的原因归结为物之役、情之累、心之滞、意之染,即人欲的横流、理性的膨胀、私意的泛滥、一言以蔽之,人为的造作。故而,只有摒弃和破除它们,方可显现真性,复归素朴,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如何实现之呢?老庄由此提出了他们的“无为”主张。
道家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所作为之义,而是强调“因性任物”、“因民随俗”、“因势利导”。一句话,依顺万物之性、之情而为谓之无为。道家所坚决反对的是“妄作”、“造作”、“妄为”、“强为”、“乱为”。所以道家把与此相反的行为称为“自然无为”、惟其如此,亦才能“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此之谓也。
16
由此老庄对人的行为做出了诸多规戒。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十九章)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二十九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四十四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四十六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五十九章)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十六章) “虚无恬淡,乃合天德------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 (《庄子·刻意》)
17
四、 老子的“为君之道”(领导术)
老子的“为君之道”,一言以蔽之,无为而治。 道家的“无为而治”应从下列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其一,从道之“自然”性上来理解。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老子》五十一章)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六十四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六十章)
其二,从道之“无限”、“虚无”性上来理解。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三章) 君道无为,臣道有为之义。
其三,从道之“柔弱”性上来理解 。 “弱者,道之用。” (《老子》四十章)
“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老子》六十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六十六章)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三十四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八章)
老子把当政者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功成事遂,百性皆谓“我自然。” (《老子》十七章)
对于当政者,领导者,老子欲送给他们三件法宝。老子说:“我有三宝,持
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老子》六十七章)
老子所谓“慈”,是慈柔之义 ,所谓“俭”,是俭束、卑谦之义。老子的结论是:“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老子》六十六章)
与此相联系,在老子看来,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应该做到“四不”,
18
(也即被称作“四不的领导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是故长。” (《老子》二十二章)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对道家的思想及智慧的运用要求准确、适当,不然就会走样、变味。总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9
佛教的创始人是古北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一乔答摩所创立。一种说法他的生卒时间为公元前624---前544;另一种说法为公元前565—前485。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辰日。悉达多是名字,乔答摩是姓氏。后世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是种族名,牟尼是尊称,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释迦牟尼成道后,又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佛陀,是梵文Buddha音译,也译为浮图、浮屠、佛驮等,意译为觉或觉者。意思也就是智慧、觉悟。“佛”这一个字,有体有用。从它的本体上说“智慧”,从它的作用上来讲是“觉悟”。由此可见,佛之本义是智慧、觉悟,是内在于人的本性存在,不是外在的存在,逻辑地要求内证内求而反对外求。
佛住世七十九年。他在世时曾经为大众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佛入灭后一千多年,也就是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
20
佛教“空”论 佛教“苦”论 佛教的“三法印” 佛教的“四圣谛” 佛教的“三学” 佛教的“八正道”
佛教一言以蔽之:“空”。所谓“空”是指缘起性空,佛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众多原因和条件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万事万物就其本性来说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即假即不真即空,此之谓也。离开原因和条件就没有独立的存在。佛教由此派生出三大法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构成的条件是时刻变化的,所以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没有一个绝缘的实体存在。世界万物包括上帝、神都是因其它条件而产生的,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但是人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产生很多烦恼。
最常见的烦恼有八种: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
21
佛家深刻明见人性中的本心本性。也即佛性,而“佛性”即人之心性,即清净,
即平等不二,即慈悲欢喜。佛教之本怀乃在于“离苦得乐”。佛家所要明见的本心本性乃是指蕴藏在人性中那光辉的一面,是人性中的慈悲、和平、良善等本质属性。佛家通过“三学”(戒、定、慧)、“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修行要使人们达到圆融不二的境界,从而觉悟成佛。 * 佛陀本怀与人间佛教
总之,儒道佛三家思想之终的是要揭示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使人们获得符合人性的对待生活方式,以突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2
正在阅读:
中国哲学思想概要06-14
Win7梦幻桌面的安装方法11-10
高管激励与企业业绩的U形关系01-20
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物理试题03-24
第5课 《伤仲永》教案05-20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350字07-12
2021年衡水中学英语作文字体怎样练06-11
井下辅助运输管理制度05-0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哲学思想
- 概要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