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

更新时间:2023-10-09 21: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形而上学读后有感

亚里士多德定义形而上学为“非物质存在”或“最高程度抽象的存在”的知识.他把形

而上学和神学一起称为“第一哲学”.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求知使人变得明事理而智慧,而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为了研究的第一哲学,就必须弄清楚智慧究竟是“哪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 如何将一个动变原理或性善原理应用于不变事物智慧的探究,《形而上学》 共有14卷且并不是亚里士多德亲自有计划编撰的,本书大体上分为3个部分,总论,研究哲学的性质,对象,范围。探讨哲学的形成与性质进而评价前人关于“本源”问题的看法,他提出哲学应该研究的十个问题,而全书的基本问题就是对于这个十个问题的回答。他还将哲学分为第一哲学和第二哲学,研究存在本身及其固有属性及各学科都要遵循的一般公理等。而第2部分既是亚里士多德本体论思想的集中表述。也是全书的中心内容。

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由古希腊一直传承至今的哲学分支,自始至终都在哲学体系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不妨先来引用一段亚里士多德的话,来作为这篇文章的开始:“有一门知识静观沉思作为存在的存在和属于它本身的东西。它不同于任何一门就部分而言的知识;因为,其他知识没有一门普遍地考察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中截取一部分来思考它的偶性,例如数学知识。既然我们正在探求某种本原和最终的原因,那么,显然,它们必然属于某个就自身而言的本性。因此,如果就连那些寻求存在者元素的人也在探求这些本原,那么,必然的,这些元素就不是作为偶性而属于存在者,而是作为存在。因此,我们还必须把握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第一原因。”我们可以说,形而上学的大致轮廓,已经有这句话勾画了出来。但是仍然有很多的问题,有待澄清。

首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认为,存在是自明的概念。在一切认识中、一切陈述中,在对存在者的一切关联中,在对自己本身的关联中,都用得着“存在”,或者说“是”。而且这些说法“无需深究”,谁都懂得。谁都懂得“天是蓝的,我是快乐的”等等。然而这种通常的可理解不过表明了不可理解而已——它说明了:在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任何行为里面,在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任何存在里面,都先天地有一个谜。我们向来已生活在一种存在之领悟中,而同时,存在的意义却隐藏在晦暗中,需要进行一番深入地探索。

由此,明确提问存在的意义,意求获得存在的概念,这些都是从对存在的某种领悟中发生出来的。我们不知道“存在”说的是什么,然而当我们问道“存在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已经处在对“存在”、“是”的某种领悟中了,尽管我们还不能从概念上确定这个“是”意味着什么。这种通常而模糊的存在之领悟是一种实际情形,而这或许也对我们对“存在”的探究提供了一个着眼点。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随之产生了,“存在”这个概念究竟能不能定义呢?有人会认为它是不可定义的。这话有道理,我们并不能把“存在”理解为存在者,令存在者归属于存在并不能使“存在”得到规定。存在既不能用定义方法从更高的概念导出,又不能由较低的概念来描述。但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决不会是“存在”问题便是毫无意义的问题,结论只能是:“存在”不是某种类似于存在者的东西。所以,这种“种加属差”的规定存在者的方式,并不适用于存在。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并不取消存在的意义问题,它倒是要我们正视这个问题。

以上的种种分析并不能得到什么关于“存在”的明确的知识,但这些分析让我们明白了:存在问题不仅尚无答案,而且甚至这个问题本身还是晦暗和茫无头绪的,形而上学所要进行的工作,不能不说十分困难。

在哲学家的身上我们或许能够看出点什么,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之前完成了自己的申辩,但是结局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多数人判处他有罪。他甚至说“觉得反对票不会只多一点,而要多出更多”也许从他最开始选择了说真话,选择了更多地为哲学而不是为自身申

辩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结局,但他依然坚持了自己的申辩方式。按照雅典当时的法律,被判处有罪的人可以再提出一种处罚方式,然后由法官从原告与被告提出的方式中选择一种。一般情况下,原告会提出比应该的更重的惩罚,被告提出一个恰当的惩罚,法庭会接受被告提出的惩罚。莫勒图斯对苏格拉底提出了死刑,但他所希望的,应该是苏格拉底能提出流放,如此他们不让苏格拉底继续推行他的哲学观点的目的同样也能达到。苏格拉底在提出自己所希望的替代方法之前,他先对自己一生的行为进行了分析。他说他从未关心过理财、治家、领兵等等通常受人关注的事,而是私下劝每个人关心自己的灵魂,做有最大益处的益事。如此,按照苏格拉底的逻辑,他应该得到好事而非惩罚,于是,他提出,他应该在政府大厅里用膳。这一幕无疑是充满着戏剧性色彩的,既出人意料又有着很浓重的悲剧色彩。苏格拉底不会不知道,法官们不可能同意他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并且这里的法官也没有权利这样做。但他依然坚持了贯穿了整场申辩的说真话的原则,没有乞怜,没有妥协,纵然自己的想法与局势格格不入,纵然这可能会夺走他生的机会,可他依然毫无疑虑地将之说出来。按照苏格拉底的逻辑,他应当得到嘉奖,但在现实中,他却被判处了死刑,哲学的逻辑与政治的逻辑之间,有着无比巨大的张力。哲学与政治之间的矛盾,也在这里可见一斑。接下来,他一一否认了自己提出监禁、流放等等处罚的可能。他认为他不可能在监狱里生活,给每届选出来的当权者当奴隶,也不会太过于贪生怕死以至于认为在雅典都不被接受的自己会在其他地方不被赶走。他再一次地陈述了自己的哲学使命,他认为“一个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人过的生活”,所以他无论如何不能保持沉默,而要不断地对自己与他人进行省察。在苏格拉底看来,只有爱智慧的生活,才是真正好的生活,而对生活的省察,无疑就是对智慧的追求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省察中,人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灵魂,才能在爱智慧的道路上拥有好的生活。

让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再来看看形而上学,当我们翻开一本哲学史的书,我们会发现,形而上学会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话题,从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再到现代的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德里达等等,他们的探索所涉及的内容,总会包括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叫做“第一哲学”,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形而上学形成、繁荣、衰落、演变的历史。

而要说的形而上学具体的发展过程,同样十分的复杂。从亚里士多德创始了形而上学之后,中世纪哲学家把形而上学的不同方面分别称作“一般形而上学”和“特殊形而上学”。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笛卡尔提出了形而上学的三条基本原理,试图重建形而上学。康德通过对形而上学的深入反思和批判,论证了“内在形而上学”即以知性范畴体系作为世界(现象界)的逻辑结构的可能性,同时亦论证了“超验形而上学”在认识论上是不可能的。海德格尔视两千多年的形而上学史为“存在的遗忘史”,试图通过对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建立一种“基础存在论”,以便为存在论提供基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西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曾经占据哲学的核心地位长达两千多年之久,即使在以反对和批判传统形而上学为其基本理念的现代哲学之中,形而上学仍是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尽管以形而上学为基本特征的古典哲学一再被宣布已经“终结”从而变成了历史,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形而上学仍然有其生命力。而现如今对形而上学的继续研究,也依然会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

陈然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在其中感悟人生,有人说如果哲学变成人类的科学时,那就是人类文明的末路,但没有他,我们也不可能对人生有更深的思考和体悟。

信息一部 张照堃 112014095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mz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