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探索

更新时间:2024-07-12 06: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探索

传统的幼儿数学教学往往仅关注文本、解读文本,既难引起幼儿对数学的的兴趣,更难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数学品质,提高幼儿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数学回归生活”就是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一旦数学真正回归生活,就会让幼儿有一双“慧眼”,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找到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就会使幼儿有一双“巧手”,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就会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在提升思维品质的同时,使幼儿在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中得到发展。

1 整合教材中的生活因素

数学教材中有不少的生活因素,必须善于联想、举一反三,变“薄”为“厚”,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角度”、“全方位”,有效实行渗透和整合,使数学回归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以小班数学教材为例,分类活动包括“按颜色分类”、“按大小分类”、“按图案分类”,我们从中发现,利用并生发生活情境,使数学教学有趣又有效。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捡树叶,从中发现树叶颜色不同,再引导幼儿按颜色给树叶分类;继而带领幼儿观察操场景物,发现树、花、叶、球、椅子等都有大小区别,再引导他们按大小分类;最后,回教室共同创造“图形王国”情境,提供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三座房子,引导幼儿给不同的图形娃娃找“家”,“按图形分类”的教学目标便轻松达成。数学又是“思维的体操”,教数学就是教思维。数学要回归生活不但要联系生活现象,更要引导幼儿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问题,学会科学思维。如《自编8的应用题》,一上课,教师便出示挂图,上有八条鱼。随既请幼儿根据图意编题列式,引导从不同角度去发现、观察、思考问题。结果的按鱼的大小不同编出:“河里有2条大鱼、6条小鱼,共有多少条鱼?”“河里有8条鱼,其中大鱼2条,有几条小鱼?小鱼有6条,有几条大鱼?”并分别列式:2+6=8、6+2=8;8-2=6、8-2=6。随后又分别根据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位置以及某个形状、某个位置、某种颜色编出不同的题目。

2 情趣盎然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能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增进幼儿学习的兴趣。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活动的要求,我们将幼儿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游戏作为日常教学的有效载体。小班学习“一一对应,比较多少”时,教师就将“小动物乘车”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扮演小动物,玩“乘车找座位”。乘务员在不同站点根据旅客上下车分别检票、统计(看乘坐红、绿色座位乘客各有多少?谁多谁少),在动态中学活数学。大班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中,不仅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还明白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不同价值,初步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在具体设计游戏时,教师则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对象又各自创新。大B班就请两位幼儿当收银员,一名幼儿当导购小姐(或先生),其余当顾客,没人到银行领10元钱,自由到超市购物。在商品上标明不同价值,标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明标(如8元、9元)有的“暗标”(如3+6= 元),有的“曲标”(如☆+△=)。幼儿必须先搞清标示的☆和△的价值并经计算才明白东西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m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