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史

更新时间:2024-01-30 04: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财政史》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1、课程英文名称:The Public Financial History of China(中国财政史)

2、课程编码:07015020

3、适用专业:本科财政税务专业 4、先修课程:财政学、中国税制 5、学时与学分:34学时,2学分 6、考试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7、教材:《中国财税史》,刘孝诚主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8、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财政史》是高等院校财经类财政税务专业的基础课,着重于结合财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阐述中国财政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演变轨迹、特点及其规律,以便学生据以了解、掌握和运用中国财政演变发展的规律,为我国正在进行的财政体制改革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作用。

9、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

本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新兴的科学方法论,力图合理安排中国财政史的结构体系,较准确、全面地概括中国

财政制度演变的基本规律,期望能较好地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反映中国财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最基本、最必需和最重要的内容;

(2)结构科学,内容新颖,尽可能反映中国财政史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

(3)财政史基本知识和财政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及方法相结合; (4)尽可能总结、概括并反映出我国财政制度在数千年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得失,使之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体制服务。

通过本课程力图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使学生了解中国财政产生前后的社会情况和国家财政的初始职能;

(2)使学生掌握中国财政制度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轨迹、特点及其规律;

(3)使学生掌握中国财政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同国家政权和人民的关系。

二、基本教学内容:(说明:按章、节、目顺序编制)

第一章 导论

[基本内容]本章是中国财政史的导言,它概述中国财政史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其学习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对本学科的概貌有所了

解,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讲明中国财政史的研究对象,使学生了解中国财政史与中国通史、中国经济史的区别。

难点:明晰中国财政史中实物概念与货币概念、分立概念与统一概念的区别。

[本章简介]

一、《中国财政史》的研究对象

《中国财政史》研究的是中国财政思想制度产生发展的原因、作用及其运行的特点、规律。凡中国大地上已发生的财政,都属于研究的对象。若按社会性质划分,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民主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种社会形态的财政。

二、《中国财政史》的主要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中国财政产生前后的社会情况和国家财政的初始

职能;

2、使学生掌握中国财政制度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轨

迹、特点及其规律;

3、使学生掌握中国财政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同国

家政权和人民的关系。

三、学习《中国财政史》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习中国财政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的需要; 2、习中国财政史是“古为今用”的需要;

3、习中国财政史是提高学习业务和思想素质的需要;

4、学习中国财政史是正确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需要。

[本章相关前沿问题]现实财政改革中引发的历史性问题的思考:如由现今的税费改革联系到古代的“黄宗羲定律”;由严惩官僚腐败联系到清代的“耗羡归公”等。

[本章思考题]

1、中国财政史研究的对象和意义是什么? 2、如何培养中国财政史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 先秦的财政

[基本内容]本章主要阐述我国财政的产生、夏商西周三代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收支结构、收支原则及其财政特点与财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先秦的财政思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财政产生的条件、中国租、税、赋、役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先秦以前的财政管理体制特点。 [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掌握中国古代租、税、赋、役的起源;难点是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先秦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本章简介]

第一节 中国财政的产生

一、中国财政产生的时间

1、传统的观点认为,财政产生于夏代。理由是:国家产生于夏代。《史记》中有“虞夏贡赋备矣”的记载。

2、实际上,我国的国家和财政在夏代之前就产生了。各种史料表明,

我国在炎黄时就产生了国家和财政。

二、国财政产生初期的收支结构 (一)财政支出的结构: 1、祭祀支出 2、军事支出

3、天子、诸侯生活支出

4、公益事业支出(兴修水利、抗灾等) (二)财政收入的结构

1、天子向本部族征的力役和实物 2、天子向诸侯征的力役和实物 3、战争掠夺的财物

4、直接控制的奴隶的劳动剩余产品。 三、中国财政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 2、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 3、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 4、统治者的卑鄙的私欲,是财政产生的思想条件。 四、从我国财政产生发展看财政本质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

2、财政分配的目的是名义上的共同需要,实际上主要用于其生活和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

3、财政分配的手段是凭借武装或行政力量强制地向社会成员或组织征取

4、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劳动力或实物或两者的价值形式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

一、奴隶社会财政的特征 1、公私财政不分 2、租税不分

3、地方分权的管理体制。 二、财政收入结构与征收原则 1.夏商周三代财政收入的结构。 (1)诸侯的贡纳收入。

(2)王室直接控制的领土上的奴隶劳动收入和自由民交纳的贡税。 (3)向诸侯和直接控制的领地征发赋役。 2.三代财政收入的原则 (1)任土所宜的原则 (2)均平负担的原则 (3)普遍多征的原则

三、财政支出结构与支出原则 1.支出结构 (1)祭祀支出 (2)王室支出 (3)军事支出 (4)俸禄支出

(5)兴建水利、赈灾、救抚死、伤、孤、寡、疾等困难户

(6)国王迎宾客的招待费和礼物等开支 2.财政支出原则 (1)式法用财的原则 (2)按等赐禄的原则 (3)维护特权的原则 四、财政管理的发展 1.实行分级管理的体制 2.分官任职的理财结构

3.实行收支对口,量入为出的管理原则 4.实行财务任务与吏治奖惩相结合的上计制度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

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连连。

2、经济上,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土地所有制从公有制向私有制发展,奴隶主贵族变成了地主。

3、官府垄断工商业的局面被冲破,出现了独立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这反映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产生。

二、财政改革

1、通过赋税的改革增加税收,并使税负公平

2、节省财政支出,使官俸、军费等开支更加合理、效益高 3、通过财税改革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三、财政收支结构

1.财政收入

包括田赋、户口税、山泽税、关市税、其他税收、徭役、专卖收入、贡纳收入等。

2.财政支出

包括军事支出、祭祀支出、王室支出、俸禄支出、建设性支出、其他支出等。

四、财政管理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地域不大,各自为政。

2、上计制度进一步发展,每年各地方官员须将本地人户、田亩税收,开支等情况呈送国王考核,奖优罚劣。

3、税收、预算、审计与财政管理体制,都较三代有大的发展。

[本章相关前沿问题]中国预决算制度的萌芽、发展给予我们当今预算管理体制的借鉴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说明了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本章思考题]

1、儒、法、道、墨各学派治国理财方针述评。

2、试述我国预算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 3、试述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其特点、启示。

4、试述中国历史上财政监察审计制度的发展演进及其特点。 5、夏、商、周三代的财政有哪些特点? 6、夏、商、周三代的财政有哪些收支内容?

7、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改革包括哪些内容?

第三章 秦至清代的农业租税

[基本内容]本章主要阐述自秦朝至清代农业租税制度的演变趋势,藉以揭示中国农业租税制度沿革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秦至清代中国农业租税制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农业赋税具体演变过程中的“田赋八变”内容。

[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介绍“田赋八变”;难点是“田赋八变”的评价、体现的发展规律及给我们的借鉴意义。

[本章简介]

第一节 从田租口赋到租庸调

一、秦汉时期,农民的赋税负担以田亩与户口身丁并举,而以户口身丁为重

1、秦代的主要收入是田租(赋),即向国家土地占有者(包括农民、地主)征收的土地税。秦代是征收过人头税的,征收的物品是钱。 2、汉代的户口身丁负担明显高于土地税。对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来说,户口身丁税是异常沉重的负担。

二、魏晋南北朝,赋税征课逐渐集中到以成年男子为对象

1、曹魏将秦汉时的户口税和人头税合并为户调,并把过去征收货币改为征收绢棉丝麻等实物。

2、西晋实行占田课田制和户调制,出现赋税对象向男子转化的迹象。 3、北魏实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三、“均田制”掩蔽下的“身丁”税课制度——租庸调制

隋唐初期均对均田制和租调制作了一些调整。表面看来,隋唐的租庸调税课制度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但其实际上是以身丁为本的财政制

度。

四、户调征收实物的意义

1、在战乱中或战乱后,实行实物税对纳税人和国家财政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正适应魏晋南北朝这个动荡时代的要求。

2、户调所征收的实物是丝绢麻布,是统治阶级衣食所需的一个重要方面。

3、户调和地租结合起来,起到了强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一体化的作用,可以促进男耕女织自然经济形式的发展,这正适应了前期封建统治阶级重农抑商,鼓励耕织的社会生产观念。

五、丁庸的历史意义

1、是统治阶级加强实物剥削,增加财政收入的又一手段 2、一定程度上使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

第二节 两税法

一、两税法产生的背景

1、贵族和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完全破坏了均田制。

2、动人民破产流亡,从而使租庸调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减少了财政收入。

3、在旧的赋役制度下,税收负担的畸轻畸重极为严重,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加剧了社会矛盾。

二、两税法的基本精神

1、所谓“两税”,通常认为是以户头为课税对象的“户税”和以土地面积为课税对象的“地税”,或将“两税”理解为夏税和秋税。

2、两税法的基本精神

(1)确定财政收支原则为量出为入

(2)确定课税主体和课税依据 (3)确定计税手段

(4)确定税收期限为夏秋两季。

(5)在实行两税法的同时,全部废除以前的租庸调和其他一切杂税,除两税法规定的内容外,一律不准多收。

三、两税法的历史意义

1、量出为入财政原则的提出,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主张

2、正式否定了以“身丁为本”的赋役制度 3、开创了以货币计税的先例

4、还扩大了负税面和简化了征收手续 四、两税法实行后出现的弊端 1、摊派完税,开任意敲剥之途径

2、以钱计税,折收实物,致使人民的负担随币值的波动而波动,负担极不稳定。

第三节 从两税法到一条鞭法的渐进

一、十一世纪以前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

1、宋朝采取“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土地的集中比唐朝更为严重。

2、赋税负担重且不均,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二、方田均税法的内容 1、内容

方田均税法是重新清查土地,使土地所有者各按实际占有土地的多

少交纳赋税。

2、意义

(1)方田均税法行使了十五年,复查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在当时情况下,堪称壮举。

(2)方田均税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以资产为课税对象的课税原则,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以资产为课税对象的艰难过程。

三、元政府的税粮与科差

元朝的田赋分为税粮、科差。在税粮方面,江北有丁税、地税,江南有夏税、秋税,在科差方面,江北有丝料、包银和俸钞,江南有户钞和包银。

第四节 一条鞭法

一、赋役制度的破坏及其原因

1、明初用“黄册”和“鱼鳞图册”来管理天下有赋役义务的户口和土地,作为征课赋役的依据。到明中叶以后,这种赋役管理制度逐渐遭到破坏。

2、破坏原因

(1)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得以征课实物和力役为主要内容的旧赋役制度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2)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地占有关系的急剧变化和人口大量逃亡,使明政府失去了征课赋役的依据,从而从根本上破坏了明初赋役制度依存的条件。

二、一条鞭法以前的赋役改革和前驱措施 1.“平米法”,即“均征加耗法”。 2.里甲银,纲银,均平银。 三、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及其意义

1、恢复以土地资产为主要课税对象,把各项差役、杂役等项目统统

折算成银两,一并统一到土地税中一起按田亩征课,从中央到地方所有一切徭役都实行由政府出钱雇募。至此,在农业赋役制度上,无偿征发劳动力的徭役制度基本上完全被取消。

2、计亩征银,除规定部分地区征收粮米以供京师食用外,其余一律折收银钱,这就比两税法大为进步。两税法只是以货币计税,而实际征收内容还是以实物为主,一条鞭法则不仅以货币计税,而且征收内容也一律是货币。

第五节 地丁钱粮

一、摊丁入地的背景

1、一条鞭法虽然消除了直接的力役制度,但仍保留着按男丁征课的丁口税,而且这种丁口税在全国范围里,负担极不平衡。

2、清初重新出现人口逃亡、社会动荡的现象。 二、摊丁入地的基本精神及其意义 1、“摊丁入地”的基本精神

即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口税额并入田亩税中征收。 2、意义

(1)结束了清初以来赋役制度的混乱,保证了清政府的钱粮收入 (2)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劳动人民和封建国家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有了一定的松弛。

[本章相关前沿问题]由历史上农业税发展中的“黄宗羲定律”说明2006年中央政府废除农业税的原因;由唐朝中期的“两税法”改革,说明当今整顿官员队伍、整治贪污受贿事件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此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显示“以史为鉴”的功能。

[本章思考题]

1、北魏均田制的社会意义何在?

2、为什么说两税法以前是以身丁为本的财政制度? 3、财政征课对象、形式、内容等的历史发展说明了什么?

第四章 秦至清代的徭役

[基本内容]本章主要阐述徭役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低下的情况下,是封建国家剥削劳动人民、增加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其在封建国家财政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经历了由兵工合一、力役、职役到实物、货币的演进过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使学生掌握中国赋役制度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徭役制度演变过程及规律;难点:对徭役制度演变特点的总结概括。

[本章简介]

第一节 徭役制度的变迁

一、徭役制度的含义

徭役制度是封建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封建国家对人民人身束缚的重要手段。封建国家的徭役主要有兵役、力役、职役和杂役等形式。这几种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占的比重不同,但都曾带给劳动人民深重的负担和灾难。

第二节 徭役的特殊形式——职役

一、职役的含义

职役是封建政府无偿征调平民百姓承担社会基层的政府公务或职责。承担这些公务或职责表面看似政府小吏,但不仅完全无偿,而且还耽误应役者的生计,尤其是多造成应役者赔累,赔累重往往倾家荡产。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宋元明各代。

二、宋代的职役 1、职役盛行的原因

(1)宋朝自始至终官吏队伍庞大 (2)养兵甚众

(3)每年要向邻邦奉献巨额财物 2、职役的形式

(1)衙前役:里长、户长、乡书手 (2)耆长、弓长、壮丁 (3)承符、从力、手力 三、元代的职役 1、站户 2、匠户 3、打扑户 4、鹰坊户 5、主首、里正 6、库子

四、明代的职役 1、里甲 2、均徭 3、杂泛

第三节 徭役的作用和意义

一、徭役是古代国家实现职能的重要手段 二、徭役也是束缚劳动人民人身自由的羁绊

[本章相关前沿问题]为什么说徭役制度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的阶段有不同形式的徭役?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徭役是封建国家财政的一部分?

2、封建国家职役对于应役者是利是害取决于哪些因素? 3、说明更赋——代役钱产生的正反作用。

第五章 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基本内容]工商税收是封建国家公次于农业租税的重要财政收入。本章主要阐述了秦至清代工商税收制度的沿革趋势及其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秦至清代中国工商税收制度的沿革趋势及规律,了解盐税、茶叶税、通过税、关税、印花税、契税等工商税种的起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盐税、通过税、关税等重要工商税种的沿革情况及对工商业发展的作用。难点:历代统治者征收工商税的目的不是促进工商业的发展,而仅仅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本章简介]

第一节 关市税

一、关市通过税

1、秦代设有关隘,但有无关税不详,即使有关税也非常少。 2、汉初设立关卡检查来往商旅行人,并不收税,到汉武帝时才开始征税。

3、唐初不征关税,后来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建立了唐代的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

4、元朝称关税为市舶课。其市舶课制度几经变易。

5、明代海禁森严,国境关税不见记载。内地通过性的关税还是存在的。

6、清代,随着商品经济及外贸的发展,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都十分可观。

二、工商税(市租)

1、居住在都市商业区,开有商店,取得在市场经营商业的权力,即具有市籍的商贾,官府对他们按照商品交易总额定期或不定期课税。 2、凡到都市商业区域或集市做买卖的行商,包括各方来的商人、乡村的农民和城镇居民,他们出卖自己的手工业品、农副产品或是贩运来的货物,官府按照买卖的成交额,即时课税。

三、清代工商各税

清代集以前各代工商赋税之大成,税种既多,管理亦滥。主要有牙税、当税、契税、盐税、厘金等。

第二节 财产税

一、算缗钱

西汉的算缗钱、算商车是较典型的财产税。

二、赊贷税

赊贷税是对出贷金钱或粮食收取利息所课的收益税,课征对象是高利贷者。

三、牲畜税

牲畜税是指对饲养六畜所课征的税。始于汉武帝时征收的马口钱,北魏、元朝也实行过牲畜税。

四、税间架

税间架是唐朝以军费不足为名征收的杂税,类似于现代的房屋税。

第三节 其他工商杂税

一、唐代以前的工商杂税

1、魏国实行盐专卖和征收关津税 2、蜀国未设主税,多课及细小实物

3、吴国则杂税较多,计有缗钱税、税再熟稻、渔税、关税、牛肉税等几类

4、东晋及宋、齐、梁、陈各朝杂税繁多,民不堪命 二、隋唐至清朝前期的杂税

1、隋朝除租调及力役以外,其他杂税不多。

2、唐代各种杂税、杂征较多,如茶税,青苗钱,税僧尼 3、宋代的酒税,矾、香课,坑冶税,酒税、烟税等。 三、杂课与无名摊派

[本章相关前沿问题]由古代工商税的种类、征收内容及征管办法得出的一些历史启示:如征管队伍要高效、清廉,客征对象要符合实际等。

[复习参考题]

1、历代封建国家向以重农抑商为国策,为何工商业仍然不断发展? 2、从各代工商税捐制度的随意性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示? 3、近代关税和商税的产生与发展说明了哪些问题?

第六章 封建专制下的官产、官营及非税收入

[基本内容]官产、官营及非税收入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另一重要内容,本章要主阐述了封建专制政府的官产、官营及非税收入的主要内容及沿革情况。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财政收入的形式除了农业税、徭役、工商税收外,还有一些官产、官营及非税收入;了解官产、官营的弊端及历史教训;非税收入的弊端。

[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官作坊的消极作用。难点:卖官鬻爵所导致的政治腐败给我的历史启示。

[本章简介]

第一节 官产收入

一、屯田、营田 二、山泽虞衡

所谓山泽虞衡,是指除了可耕种的田地之外的山林、湖海、江河、草地、园地等其它国有自然资源。来自于这类资源的租税、贡献收入,往往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补充。

第二节 官营收入

一、官作坊 二、官营商业

1、官营专卖为其主流

2、在官营专卖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官商形式。

第三节 其他非税收入

一、卖官鬻爵

卖官爵是国家向有钱人出售一定级别的官职和爵位(包括免役权)。历代封建国家财政收入中,卖官鬻爵,由临时性收入逐渐演变为经常性收入。卖官鬻爵固然增加了政府一些收入,但是吏治却由此而更加腐败,所谓“政以贿成”,助长官吏的贪墨之风,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

二、贡献

贡献指中国历代王朝的臣属向君主进献的土特产、珍宝、财物,这是赋税的原始形式,也是人民的一种额外负担。

三、借债

1、国家向诸侯王借国租 2、国家向有资产的人民借债

3、国家向公卿百官以借为名停发百官俸禄。

[本章相关前沿问题]政府征收工商税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对政府职能的思考。

[本章思考题]

1、封建国家从“工商食官”到“采办于民”对于财政的意义。 2、封建国家卖官鬻爵带给我们的现实思考。 3、从近代国债看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性。

第七章 封建国家财政保障与支出

[基本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封建国家财政保障与支出的结构变化情况。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封建国家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锻炼学生用所学财政支出理论分析封建国家财政支出的本质以及给我们的借鉴意义。

[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封建国家财政支出的结构。难点:分析封建国家财政支出的本质。

[本章简介]

第一节 皇室奉养

一、宫殿建筑

皇室营建宫殿历来是皇室支出的一项大开支。即使在某些朝代的初期,由于帝王比较开明或是财政收入不丰没有大肆修建宫殿,但最终不免走上修建豪华宫殿的老路。

二、陵墓建筑

皇室在重视宫殿建筑的同时,也非常重视陵墓的建筑。在陵墓建筑上的花费也是皇室支出中的一笔大开销。

三、皇室生活费用

皇室日常的生活费用,从来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不然不能显示其

特殊与尊贵。

第二节 官吏薪俸

俸禄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中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历代关于官吏薪俸的规定有所不同。

第三节 军战费

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军费的开支都不小。

第四节 公共工程

一、国防工事支出

历史上最受重视的边防工事莫过于长城了,历代统治者都对其予以修建。此外,历代在构筑关隘城池方面,也一向不遗余力,尤其是对于边城城池的构筑,往往都是经营积年。到明清以后,边防建设由北方转向东南沿海,海防建设的支出就更大了。

二、交通支出

历代封建统治者比较重视驰道和漕运水道的建设,其次就是驿传建设。而交通支出最应大书一笔者,当数清末的铁路建设。

三、水利灌溉工程支出

中国古代以农业经济为主,历代政府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水利灌溉事业比较重视,包括修建沟渠、治理黄河、整理漕运等。

第五节 文化教育及社会保障

一、文化教育支出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于文化教育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在其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

二、救济赈恤支出

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稳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对那些遭受自然灾害、战乱或是疫病流行的区域,会从国家财政中拿出一部分钱物来施行救济。

第六节 其他支出

其他支出即封建国家一些非常支出。封建国家历时几千年,各代具体情况各异,因此非常支出也不便归纳。这里仅择其大要略列数项。

一、祭祀支出

封建国家统治者无论是为了迷惑人民,还是为了聊以自慰,从来就非常重视对天地鬼神的祭祀。而祭祀费用更大者,当数经常性的祭祀传统。除此之外,非经常性的祭祀表现在迷信鬼神上。宗教支出也是历朝支出之大项。

二、赏赐支出

赏赐是封建帝王用以笼络统治队伍的惯用手段,皇帝出手大方的赏赐往往是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三、债务与赔款支出

债务与赔款支出是封建国家处于垂死挣扎期间发生的财政支出特例。以赔款形式屈服于强敌,大概要追溯到北宋,而以中国近代更甚。清政府在支付战争费用或战后巨额赔款后,更是多次举借外债或发行内债以缓解财政困难。

[本章相关前沿问题]让学生分析中国封建社会财政支出结构给我们的启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封建国家是最高统治者的家天下? 2、封建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形式? 3、从封建国家财政支出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第八章 封建国家财政管理

[基本内容]介绍中国秦至清代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掌握中国封建社会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趋势,并就当今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财政管理体制变迁的特点;难点:分官任职

[本章简介]

第一节 管理部门及职官

一、秦汉时期,国家财政同皇室财政逐渐形成两大收支体系,国家分设管理国家财政的机构和管理皇室财政的机构。

二、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多沿袭汉代,但自建安十三年,曹操自为丞相,并实行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度为之一变。魏国掌管国家财政的为度支尚书。晋朝掌理财政的也称为度支尚书。

三、唐承隋制,但尚书省的行政管理范围和权限加大。中央于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之外,设置许多官厅,其中有九寺,九寺之中与财政有关的为司农寺与太府寺。州县中的财政机构有二:一为户曹司户参军,二为仓曹司库参军。州县长吏只负名义上的责任,实际负责催督纳税的人是“里正”。

四、宋代理财官署,从开国到神宗元丰是一个阶段,元丰后则是另一阶段。宋初,以天下财计归之三司。元丰改革官制后,天下财计归户部。宋代的府州县是地方行政权力机构,有一定范围的军权和财权。 五、元时,国家财政虽实行中央、行省和路三级管理,但仍属于中央集权性质。中央财政,包括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二者都有自己的理财机构。元朝地方财政机构,全国设立十一个行省,每个行省都掌握一定的财政收入与支出。

六、明初承袭元制,后进行改革。明代中央财政机关为户部。地方财政机构,省承宣布政使司,掌省的民政、户口、钱粮。省以下的府和县,也相应设官主管府县的财政工作。

七、清初财政管理机构在中央为户部,在地方为承宣布政司及漕运、盐政等专门财务机构。

第二节 管理制度

一、预算、审计制度

1、自周到汉,中国的预、决算会计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秦汉在地方与各郡县,设有专门管理郡国财政的官吏和负责预算、决算的上计吏。

2、唐代的预算制度,比以前各代更为严密,预算为一年一造。预算编制是由下而上(由乡而县、而州,最后集中于户部),预算数字在乡、县都应当出榜公布,以便民户监督。除建立预算制度外,唐代还建立了监督预算执行的审计制度。

3、宋代财务管理,自开国之初,就订立了制度。当时会计制度严明,财务法令也很明确,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但是,宋代财政规章的执行,经常出现有法不依的情况。

4、元朝的制度,凡有收支钱粮者,包括皇室,均设帐簿,诸路计吏,按年初核定的收入定额,年终向行省报告决算。世祖建立官制时,设御史台,以主管监察事宜。元代的监察机构对元朝吏治建设有一定作用。元朝在监察方面的另一重要制度为理算制度。理算制度初行时,对限制贪官污吏侵盗国家钱粮,增加财政收入,曾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也存在一系列的弊病,世祖死后,逐渐不行。

5、明代,户部编制会计录,汇总全国财政收支呈皇帝。在明代,人

们对会计的任务、作用已有了新的认识。

6、清代财政在预算编制方面,先后二百余年没有正式文件可考。从预算意义上来说,在年度前也曾编有清单或估册;从决算意义上看,在年度后也有所谓报销。但都不是近代形式的预算与决算。

二、漕运制度

秦汉以后历代政府将征收的部分粮食和物资由水路运往国都和其他地点供官、军用的制度就是漕运制度。漕运是国家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仓储制度 1、国库与国王私库

2、常平仓、义仓 四、货币制度

1、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制度,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从而便利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汉承秦制,货币仍以黄金和铜钱为主,有时以布帛为币。西汉初期铸币采取放任政策。一时之间,私铸充斥,钱越铸越多,引起物价昂贵。到汉武帝时,西汉政权重新整顿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从此,西汉政府的财政情况大为好转。

3、隋唐货币制度的变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经济的发展,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

4、宋代未能统一币制,币值混乱。

5、元朝曾一度发行纸币,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其实质是对人民的搜刮,并且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最终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障碍。

6、明初停止纸钞发行,设钱局铸钱。明朝自中期以后,增发纸钞以图解决财政困难,导致钞值暴跌,物价飞涨,钞法不行。

五、贸易管理

1.国内市场管理 2.对外贸易管理

[本章相关前沿问题]由封建社会财政管理体制得出的历史借鉴。 [本章思考题]

1、从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机制谈其财政特点。 2、封建国家财政审计的可取之处何在?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财政

[基本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民国时期赋税制度的改革、公债制度的运用、财政赤字与支出结构的失衡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沿革。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把握中国财政向现代化转型的趋势及标志。

[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民国时期的财税改革;难点是民国时期的财税向现代化转型趋势的把握。

[本章简介]

第一节 赋税制度的继承和改革

一、北京政府的税收

1. 田赋 2. 盐税

3. 厘金及杂税 4. 关税

二、南京政府的税收 1.关税自主政策 2.税制改革 (1)改革盐税 (2)创办统税 (3)裁撤厘金

(4)举办所得税以及其他一些税收整理。 三、抗战时期的税收

1.战时旧三税的锐减与税制改革。

抗战爆发后,关、盐、统三税逐年短收。如果再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三税锐减的情况更加严重。而国民政府的战时财政支出比战前增加了几倍,乃至几十倍。于是,国民政府把旧三税改为新三税。

(1)盐税的改革。1942年1月起把食盐改为专卖,加征战时附加税,停征盐税,一直实施到1945年1月。从1945年2月至抗战结束前,又恢复了征税制度。

(2)统税的改征。货物税主要由统税和烟酒税合并而成,包括货物出厂税和货物取缔税。矿产税和战时消费税亦同属货物税性质。货物税的征收对象极其广泛。

(3)开征直接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税收收入中属于直接税的有印花税、所得税、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营业税和遗产税。

2.国民政府接管田赋与田赋征实、粮食征购和征借。

抗战爆发后,财经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不得不采取把田赋收归中央并征实的措施。后由于征实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又相继采取征购和征借等措施。

四、内战时期的苛捐杂税

为了应付全面内战以后的庞大军费,挽救财政危机,南京政府采用的税收手段有以下几种:一是增加旧税,二是开征新税,三是增辟地方新税。

第二节 公债制度的运用

一、南京临时政府公债政策

当时独立各省正处于战乱之中,新旧政权交替,财税处于瘫痪状态,尤其是关税控制在英国人手中。为解决财政困难,临时政府采取了借债措施:一是发行公债券,二是发行军用券,三是借外债,四是私人借款捐款。

二、北京政府的内外债

北京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关、盐两税的绝大部分为外国银团所扣留。政府筹办的税款,除验契费的收入有所增加外,其余大都未能征足。中央有限的收入又被地方截留,常年入不敷出。因此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包括:善后大借款、铁路借款、西原借款和工矿借款等。另外,北京政府还对内大量发行公债和国库券。

三、南京政府的内外债 1.南京政府的内债政策

南京政府一直采用以内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公债政策。根据举借内债的形式与用途,南京政府在1927-1937年间的债务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1927-1933年为第一时期,举债主要用于解决赤字。1934-1937年为第二时期,已有部分借款投入生产建设。 2.南京政府对旧外债的整理与偿付

南京政府关于外债整理的原则是:数小而无问题者即开始偿还;数大而无问题者即予承认,商议偿还办法;其有问题者另行交涉。按照这三条原则,南京政府将历届政府遗留下来的外债分为两类进行整理。第

一类是有债约而且有确定担保的债务,南京政府将按债约的规定按期偿付本息。第二类是有债约但没有规定担保的债务,南京政府将一面审核整理,一面核拨基金,专款专储,准备逐步偿还。 3.南京政府的新外债

尽管借外债困难,但在南京政府努力整理外债、中国债信提高的情况下,还是借到了一些外债。

四、抗战时期的外债与外援

由于中国抗战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较易得到资助。并且因为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对中国积欠的旧债已基本还清而提高了债信,再加上国民政府派出大批外交使节出访英、美、苏等国,国民政府得到了大量外援。

国民政府自成立以来,与前苏联处于敌对状态,但在日军即将发动侵华战争的危机关头改变了策略,请前苏联援华抗日。前苏联对华军援采取了较为优厚的条件。

1940年《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前苏联停止对中国的军火出口。中国采取向前苏联出口商品的办法偿还债务。。

五、抗战之后的外债与内债

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为了在中国建立听命于美国的独裁统治,多次向中国提供大笔贷款??赠款。贷款方式多,受款对象复杂,难以统计精确的数字。美国还对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 抗战胜利后,南京政府为了偿还战前战后的各种债务,变着花样发行大量的内债。大都以强购、派购的方式发行。

第三节 财政赤字与支出结构的失衡

一、北京政府的财政支出

北京政府财政收支的特点是混乱,预算与实际收支相差很大,入不敷出,靠借债度日,财政困难。其原因一是政府处于军阀控制之下,战争不断,军费浩繁。二是由于天灾兵祸,生产受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

国力凋敝,使财源枯竭。三是财政体制混乱,中央管不了地方,各省地方财政机构截留中央大部分收入。

二、南京政府初期的财政支出

南京政府的财政支出以服务于军事需要为目的,军费开支逐年上升。另外,偿还债务也是南京政府财政支出的一大压力。南京政府的财政支出远远大于收入,这主要表现为不能严格执行国家预算。

三、抗战时期的军费与赤字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费开支浩大,形成大额的财政赤字。为了填补财政赤字,国民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主要日用品专卖制度、主要商品统购统销政策以及银行垫款。

四、内战军费暴增与财政危机加剧

内战开始后,南京政府的财政支出绝大部分用在军费上。由于军费急增,财政赤字一年比一年大。同时国统区的经济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南京政府的财政金融陷入总破产的绝境。

第四节 财政管理体制

一、国地收支划分

民国初期实行的财政改革划分了国家税和地方税、国家经费和地方经费。1914年,因财政困难,北京政府下令取消国地收支的划分,各种税款的收入和经费支出恢复统收统支。1915年北京政府下令实行中央专款制度。1917年后,军阀混战,中央专款大都被各省截留,不再上解中央。

二、财政收支系统划分

南京政府成立后,划分了国家税、地方税及国家费、地方费。1935年确定财政收支系统分为中央、省(市)、县(市)三级,但因抗战爆

发未能实施。抗战期间,县市财政逐渐成为独立收支系统。1941年,国民党政府将全国财政划分为国家财政和自治财政两大系统。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又将全国财政划分为中央、省(市)、县(市)三级,定于1946年7月公布实行。

[本章相关前沿问题]民国时期的公债制度、财政收支结构、财政管理体制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本章思考题]

1、民国时期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历史作用? 2、试述民国时期公债制度的利弊。

3、试述民国时期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第十章 根据地民主财政制度

[基本内容]主要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财政收支、财政管理体制情况,藉以说明为新中国成立的财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地财政实践的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财政的实践。难点是分析其经验教训。

[本章简介]

第一节 根据地财政收入结构

一、革命根据地的财政收入

在根据地初创时,财政收入主要是向剥削阶级筹集。在进行了土地革命,农村经济和工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后,政府的财政收入及时地转到经济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来,这就是税收的开始。根据地政府还通过

发行公债筹集财政收入。

二、边区政府财政收入

边区政府通过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征收农业税和各种工商税、力争外援与自力更生、发行公债等手段募集财政收入。

三、解放区财政收入

解放区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其中农业税占绝大部分,工商业税所占比重较小。东北根据地的情况较为特殊,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是靠银行发行票子。后来采取了加强征税征公粮、没收敌伪财产、发行公债、开展对外贸易等措施,并有控制地发行钞票,大大降低了财政收入中靠银行发行的部分。

第二节 民主政府的财政支出

一、苏区政府的财政支出

苏区政府的财政支出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战争经费的供给,二是政府开支,三是经济建设支出,四是文教卫等项事业费支出。在财政支出管理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边区政府财政支出

抗日根据地财政的基本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合理,用之得当”。根据地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是用在革命事业的急需方面。

三、解放区财政支出

解放区财政支出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解放区的扩大而增加,财政存在很大的困难。解放区政府贯彻厉行节约的方针,克服困难,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三节 财政管理制度的形成

一、建立统一的财政制度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在根据地着手建立了统一的财政制度,包括:建立预决算制度、建立统一的税收制度、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建立审计制度、建立国库制度。

二、完善财政体制

抗战时期,财政管理体制中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有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第一,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第二,统筹统支为主,生产自给为辅。第三,统一领导,分区统筹。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根据地的财政体制也有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

[本章相关前沿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财政实践有什么样的宝贵经验。

[本章思考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财政实践有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财政制度的运行

[基本内容]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财政演变情况。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新中国成立中国税制的演变过程、演变原因及改革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中国税制改革的趋势;难点:中国税制改革的制约瓶颈。

[本章简介]

第一节 税制改革的重要阶段

一、1950年统一税制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全国税收实施要则》。《要则》指出应当适当平衡城乡税收负担,为此规定公私企业和合作社都一律照章纳税,外侨及其所经营的企业也必须遵守法令,照章纳税。要在短期内逐步达到全国税政统一。《要则》规定,除农业税外,全国统一征收十四种中央税和地方税。

1950年5月27日,财政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税务会议,中心任

务是在公私兼顾、调整工商业的总方针下调整税收,修订税法,改进征收方法,包括减并税种、简化税目、调整税率和级距、统一计税方法和估价方法以及继续实行工轻于商、日用品轻于奢侈品的政策。

对于农业税,人民政府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税制。老解放区仍然执行原来的征收制度,新解放区执行中央人民政府1950年9月发布的《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采取差额较大的累进税制。

二、1953年修正税制

1953年修正税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征商品流通税,修订货物税、工商营业税以及其他各税。修正税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由于过分强调简并税种,实行一次课征制,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三、1958年改革税制

1.工商税制改革: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改革工商税制,包括合并税种、改变纳税环节、简化纳税办法、在基本维持原税负的基础上设计税率、奖励协作生产。

2.农业税制改革:改变纳税单位,统一改行比例税制,农业税税率改由地方政府根据统一的原则灵活规定,对个体农民作了加征的规定,经济作物不再硬性规定按同等粮田评定常年产量。

3.在部分城市进行税利合一的试点。试点城市普遍反映弊多利少,1959年5月停止试点。

四、“文革”时期简并税制

“文革”时期忽视税收的思想再次抬头,把已经简并的税制仍然当作“烦琐哲学”来批判。工商税制基本上简化成为单一税制。

五、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税制改革

这一时期的改革措施包括:1.建立、完善涉外税收法规和关税制度。2.两步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3.征集“两金”,加强四项专项资金管理。4.税利分流和所得税制的完善。5.进一步改革流转税。6.建立、完善和恢复其他税种。

六、市场经济时期税制改革

1992年国家税务局提出《关于近期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全面改革税制的设想。1994年,按照“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综合配套改革,迈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决定性步伐。在这些改革中,财税改革是中心环节。指导思想是:以复合税制为基础,统一税法、集中税权、公平税负、简化税制,规范分配方式,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收体系。

1986年国务院发布《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1992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加强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加上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改革了关税和外资企业所得税。

第二节 公债制度从放弃到恢复

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公债制度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陈云提出了发行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议案。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从1950年1月起发行。1954年又发行了经济建设公债。除了发行国内公债,中国还得到了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援助性贷款。

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债

这一时期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为了筹集进口设备的资金,中国对外举借债务。

三、恢复公债

包括发行国库券,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借款以及外债。

四、扩展国债事业

包括扩大国内公债的发行,健全国债一级市场,开发国债二级市场,稳步发展外债业务。

第三节 财政支出范围的变化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财政支出重心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庞大的军费开支、政费的增加、大额的救济支出和进行必要的经济恢复,财政支出急剧增加。而财政收入增加缓慢,于是形成了巨大的赤字。

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财政支出压缩

包括:大力节约非生产开支,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和精简职工,减少国家工资支出。

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财政支出调整

这一时期对经济建设支出、文教科学事业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以及对外援助进行了调整。

第四节 财政管理制度与体制改革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财政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依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财政政策,在国家面临严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编制了1950年财政收支概算草案。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概算。

新中国还调整了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基本建设拨款制度并组建财政监察组织。

二、“一五”时期预算体制的改进

包括:预算收入实行分类分成的办法,基本上按照隶属关系划分预算支出和地方收支划分。

三、“大跃进”时期的财政体制

1958年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的体制。这一体制并未按预期实行五年,而是在第二年就被取消了。1959-1960年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体制。1958年对民族财政管理办法也进行了改革。

四、调整时期的财政体制

这一时期适当紧缩了预算外资金,改进税收管理体制,并发布《关于严格控制财政管理的决定》(即财政“六条”)。

五、“文革”时期的财政管理

“文革”时期预算管理体制变动频繁。1968年实行收归收、支归支,收支分别算帐的办法。1969年实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的办法。1970年实行“定收定支,总额分成”的办法。1971年实行“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交(或差额补贴),结余留用,一年一定”的办法。1972-1973年,继续实行包干办法,但又做了一定调整。到1976年又恢复了“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体制。

六、改革初期财政体制改革

这一时期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体制。地方财政实行包干制。改革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体制。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七、分税制

分税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其指导思想是:(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合理增长。(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广相结合的原则。 分税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2)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分税制的推行还必须有其他配套改革,如:(1)改革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2)同步进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3)建立适应分税制需要的国库体系和税收返还制度。

八、复式预算与零基预算

从1992年起,国家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的形式编制。实行复式预算,(1)有利于健全财政的双重职能。(2)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财政活动,增强财政分配的透明度。(3)有利于建立预算收支的约束机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复式预算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充分体现财政的双重职能。第二,经常性预算要保持收支平衡,并有结余,以用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预算要量力而行,保持合理的规模。第三,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对每个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全面审核,然后再确定各部门支出预算的一种编制方法。其特点是编制预算时,不仅对年度内新增的任务要进行审核,而且要对以前年度确定的项目进行审核。

九、预算法

1994年3月22日,八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使我国预算管理有了一部基本法规,使依法治财、依法理财有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其特点有三:一是实行各级人大各自批准本级政府的预算和上一级人大约束下一级人大和政府的预算行为的统一;二是预算的调整同预算的批准一样,未经法律程序批准,各级政府无权擅自变更;三是各级人大不仅对本级政府预算拥有审批权和调整权,而且对政府预算行为的监督贯穿于预算、决算的全过程。

其指导思想,一是强化预算的法律约束,保证预算收支的严肃性。二是规范预算管理程序,明确预算管理职权。三是把加强预算管理与促进改革和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四是对于那些目前能够实行或经过努力可以实行的办法,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其内容包括:一是预算管理职权的划分。二是各级人大对预算的审批。三是财政赤字问题。

[本章相关前沿问题]由新中国成立中国税制发展的趋势分析今后改革的出路。

[本章思考题]

1、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2、如何认识建国初期公债的作用? 3、如何认识1994年的税制改革?

4、新时期财税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三、教学方法

1、课程讲授

本课程采取以讲授为主,与学生讨论为辅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集知识性、趣味性、理论性为一体。

2、习题要求

有的采取课堂分组讨论方式,有的采取小论文方式,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m1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