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行动纲领

更新时间:2023-11-22 20: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行动纲领——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范恒山

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满怀信心迈入“十二五”的重要时期,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求积极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实施好《规划》必须充分认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规划》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明确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健全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一、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共51个县(市、区),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为进一步增强腹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将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联动区。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连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接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2009年4月和10月,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0年4月,国务院同意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并把山东作为试点地区之一。201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启动会议。根据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了《规划》并于去年底前上报国务院审批。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到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更是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矿区,对外贸易运输量90%是通过海上完成的,我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在我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科技迅速发展和海洋综合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海洋国土开发,积极争取国家海洋权益,不仅是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山东半岛战略地位重要,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实力雄厚,在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拓展对外贸易,提高海洋维权和国际海域开发的后勤服务能力,保障我国黄、渤海运输通道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战略权益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入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海洋国土开发,建设海洋强国,增强海洋发展对国家战略的保障支撑能力。

(二)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山东半岛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规划》的批复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发展海洋经济的综合优势,加快培

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大海洋经济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乃至山东全省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两大经济增长极的重要结合部,其快速崛起,有利于强化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接合作,推动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的联动融合,进一步优化我国沿海地区总体开发格局。

(三)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理念,倡导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方式,推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山东作为海洋资源储量大省、利用大省,也存在海洋资源利用比较粗放,局部海域污染较重等问题,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这一地区加强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建设,探索建立海陆环境污染同防同治的机制,推进海洋环境由污染防治型向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型转变,不仅有利于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有利于改善黄、渤海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山东半岛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发挥与日本、韩国经贸合作紧密的优势,以建设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巩固和提升以青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地位,提升黄、渤海和黄河流域的开放水平,深化我国与东北亚各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二、《规划》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取向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充分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强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统筹海陆发展,强调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突出科学发展。随着陆上资源逐步枯竭,海洋已经成为提供国民经济发展所需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开发利用海洋,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必须倍加珍惜海洋资源,抓住科学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根据这一要求,《规划》提出要密切跟踪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突出海洋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海洋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由粗放增长型向集约效益型转变。

(二)突出可持续发展。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打造和建设好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开发理念,粗放的开发方式,必将导致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海域、海岛、岸线开发秩序混乱,海洋污染加重,防灾减灾压力加大等问题。《规划》遵循人海和谐理念,强调要按照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要求,依据不同海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开发重点与开发方式,加大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力度,加快建设生态和安全屏障,美化优化人居环境,推动蓝色经济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突出海陆统筹发展。统筹海陆发展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任务。蓝色经济区具有典型的半岛型地理特征,海陆经济联系紧密,是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的最佳试验区,在推动海陆统筹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原则,《规划》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谋划发展布局,要求实行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带动内陆腹地开发开放。为此,《规划》明确了主体区和联动区。主体区着力打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四大基地”,提高对联动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联

动区要加强与主体区的对接合作,以海洋产业链为纽带,以海洋产业配套协作、产业链延伸、产业转移为重点,建设一批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形成海陆联动、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全国树立海陆统筹发展的典范。

(四)突出错位发展。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优势明显,是对接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平台;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具有深水良港、腹地广阔的优势,发展现代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潜力巨大,是连接长三角地区的纽带;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产业基础好、科研力量强、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外向度高、港口体系完备等方面综合优势,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海洋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坚实的支撑,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规划》针对三个不同区域的特点,按照提升核心、壮大两极、构筑三条开发保护带、培育三个城镇组团的要求,明确了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共同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布局合理、良性互动、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五)突出创新发展。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体制机制,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规划》把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作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核心战略,着力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进一步强化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突出强调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海洋产业政策体系,推进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加快构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规划》围绕发展海洋经济主线确立战略思路和重点任务

《规划》围绕发展海洋经济这条主线,在深入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优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围绕提升山东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这一目标,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要求。《规划》的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发展海洋经济、推动陆海统筹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在指导思想方面,考虑到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在促进黄海和渤海科学开发、深化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规划》明确要求这一地区的发展模式要有别于其他区域,必须突出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这一主题,在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必须突出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环节,在实施科教兴海战略、提升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方面为全国树立典范;必须把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必须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谋划发展,在促进陆海统筹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为此,《规划》提出,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以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着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着力推动海陆联动发展,着力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战略定位方面,立足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改革开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结合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沿海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战略要求,着眼于全面提升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规划》提出要把这一地区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

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所谓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就是要充分发挥该地区海洋资源富集、海洋产业基础较好,海洋科技支撑较强的优势,加快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成为我国抢占世界海洋经济制高点的主力军。所谓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就是要充分发挥该地区海洋科教力量集中、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一半以上等优势,着力建设全国海洋科技、教育和人才三个中心,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高地,成为我国参与世界海洋科技竞争的主导力量。所谓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就是要发挥好该地区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我国东部沿海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优势,加快构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所谓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就是要发挥好该地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优势,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进海洋环境保护由污染防治型向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型转变,打造富裕安定、人海和谐的宜居示范区和知名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在发展目标方面,充分考虑目前的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需要,按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近远期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海陆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显著提升,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具体目标是: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区内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65%左右。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中心,经济开放水平大幅提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二)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点任务。《规划》根据区域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明确了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五项重点任务。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有条件、有实力为全国发展海洋经济树立典范。《规划》提出要把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作为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以发展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强化园区、基地和企业的载体作用,加快发展海洋第一产业,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首先,《规划》提出要大力实施现代海洋渔业重点工程,加快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渔业增殖业和现代远洋渔业,建设一批良种基地、标准化健康养殖园区和出口海产品安全示范区,建设一批全国重要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荣成、寿光、蓬莱、黄岛等远洋渔业基地和一批海外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第二,围绕进一步强化海洋第二产业的支柱作用,《规划》提出要着力打造海洋生物、装备制造、能源矿产、工程建筑、现代海洋化工、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是:(1)把烟台、威海、日照、潍坊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把青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生物研发和产业中心;(2)把东营、潍坊、威海、日照、滨州打造成专业性现代海洋装备及配套制造业基地,把青岛、烟台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3)实施黄渤海油气、龙口煤田、莱州金矿、莱州湾卤水等开发工程,建设国家重要的海洋油气、矿产开发和加工基地;(4)把青岛、日照、烟台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工程建筑业基地;(5)建设海洋化学品和盐化工产业、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6)建设全国重要的水产品价格形成中心、水产品物流中心和水产品加工基地。第三,围绕提升海洋第

三产业的引领和服务作用,《规划》提出了海洋第三产业发展重点:海洋运输物流业重点是建设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四大临港物流中心,积极推进东营、潍坊、滨州、莱州等临港物流园区建设,打造以青岛为龙头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海洋文化旅游业重点是突出海洋特色,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文化和体育产业基地,打造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涉海金融服务业重点是要加快引进金融机构法人总部、地区总部和结算中心,探索组建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大型金融集团;涉海商务服务业重点是要大力发展软件信息、创意设计、中介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第四,围绕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和区域联动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各类园区产业承载和集聚能力,形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各有侧重、相互配套的发展格局;要根据主体区和联动区在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性,在联动区建设一批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

——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在海洋竞争从近海走向远海、从海面走向海底的新形势下,海洋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为此,《规划》提出,要把科教兴海作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综合性平台、专业性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建设,完善现代海洋教育体系,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海洋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中心,全面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是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规划》提出,要做大做强现有各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规划同意新建的创新平台建设,在优势领域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力构建以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为龙头,以省级各类创新平台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海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公共转化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促进海洋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提升海洋教育发展水平。《规划》明确要探索落实区内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体制机制,加大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设置的政策倾斜,增加海洋专业招生计划;支持将中国海洋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类海洋大学,支持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及区内其他高等院校选择发展特色海洋学科专业;在投资、财政补贴等方面加大对海洋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实施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建设计划,加快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技师学院。三是构筑海洋高端人才高地。《规划》立足建设我国海洋高端人才聚集地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富集区,提出要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创新型海洋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海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培育高技能实用人才队伍;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一批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基地)和引智示范基地;加快培育专业性海洋人才市场,建设东北亚地区的海洋人才集聚中心和交流中心。

——统筹海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蓝色经济区发展支撑保障能力的重要任务。《规划》强调,要统筹海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快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配套完善的水利设施体系、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和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一是围绕构建海陆相连、空地一体、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规划》提出,要加强港口建设,打造以青岛港为核心,烟台港、日照港为骨干,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莱州港为支撑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要加快重点铁路项目建设,构筑沿海快速铁路、港口集疏运和集装箱便捷货物铁路运输、大宗物资和省际间客货铁路运输体系;要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和普通路网升级改造,优化路网结构,形成干支相连、快速便捷的公路网络;要加快区域内机场建设和改造,形成以青岛新国际机场为中心,以烟台、威海、潍坊、东营等机场为依托的空港格局;要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在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一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无缝对接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枢纽工程,实现区域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货运物流化。二是围绕提高水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和构筑经济发展的安全屏障,《规划》提出,要加快实施水资源保障工程,实现区域内多种水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区域的供水能力、水资源调蓄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要加快实施防洪(潮)减灾工程,努力实现水库、河道、防潮堤的统一规划,水库泄洪与河道防洪协调统一,内河防潮与沿海防潮协调统一;要加快实施拦蓄补源、地下水回灌、河口地下水库建设、地下坝截渗等工程,加大海水入侵防治力度。三是围绕构筑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沿海7市大型陆地风电基地和6个海上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规划建设潮汐能和波浪能发电示范项目;要加快推进海阳、荣成核电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烟台核电研发中心,

力争形成两个核电基地;要优化发展燃煤火电,重点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燃煤电厂,适当建设30万千瓦级热电联产机组;大力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加快宁东—青岛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进度,规划建设高效能的输变电工程,构筑智能化输配电网;加快油气储备与管网设施建设。四是围绕构筑智能化、宽带化、高速化的现代信息网络,《规划》提出,要改造优化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积极开展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先进网络的试验与建设,加快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换代;要加快实施数字海洋工程,构建覆盖海陆的三维地球物理信息平台,完善海洋信息服务系统。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总的来看,山东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仍存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相对粗放,局部海域污染较重等问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任务依然较重。《规划》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强调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放在首要位置,集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积极推进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建设,实行海陆环境同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海洋监测预测和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规划》强调,要推行海洋立体开发方式,推广使用先进技术;重点用好存量建设用地,推进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开发;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全过程节水方式,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加快建立科学的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机制。第二,《规划》强调,要依据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优化生态空间结构,加快构建完善的海洋与渔业保护区体系,加强海洋生态修复与治理,构筑沿岸生态林防护屏障,开展海岸带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生态海岛建设,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第三,《规划》强调,要推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海陆统筹、河海兼顾、一体化治理,健全联动治理机制,大力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农业和生活污染治理,全面开展流域和海洋污染综合治理,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环境承载能力。第四,《规划》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设重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节能工程,制订促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第五,《规划》强调,要加快制定实施海洋监测和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规划,适时建设国家环黄、渤海海洋灾害预测与防灾减灾中心,加快推进监测和预报警报设施建设,着力突破重大海洋灾害精细化预警关键技术,提高海洋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构筑省市县三级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体系。

——深化改革开放。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靠改革创新建立完善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需要针对海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的特点进一步扩大开放。因此,《规划》提出,要依靠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问题,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是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要以创新海陆统筹管理模式、探索开展海洋综合管理试点和推进海洋经济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培育一批以海洋产业为主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健全完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总结推广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为着力点,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目标,加快健全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海洋渔业、海洋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海洋经济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发挥与日韩经贸合作紧密的优势,支持与日韩在海洋产业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国交通物流、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等方面先行先试,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为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三是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发挥山东半岛地处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结合部的优势,加快推进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对接合作,促进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的联动融合,进一步优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总体开发格局;借助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出海通道的有利条件,加快构筑以山东半岛重要沿海港口为核心、辐射带动黄河流域的综合交通网络,积极参与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与黄河流域有关省区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增强服务带动能力。

四、《规划》的落实需要切实把握精神实质和建立健全实施机制

《规划》的编制凝聚了方方面面的智慧,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肩负着在发展海洋经济、推动陆海统筹等方面为全国树立典范的重要职责,必须充分认识到实现《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深刻领会《规划》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规划》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健全机制,开拓创新,积极作为,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规划》已经发布,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已经明确。但实施好《规划》,不能停留在《规划》的文字表层的把握上,关键是深刻领会其蕴含的重要思想和根本要求。总体上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是实质,发展海洋经济是根本,陆海统筹是途径,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到,出台这一《规划》,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来说,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不仅是动力更是压力,切不可简单以为给了一些支持政策,就可以把规划区的事办好,关键是把握体现方向和本质的内在要求,关键是实践中的深入探索创新。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让广大干部了解、熟悉《规划》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认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深入实施强国战略、完善全国沿海经济布局的重要性,增强贯彻落实《规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刻理解《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坚持贯彻落实《规划》的基本方向和有效途径;深刻把握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统筹海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内在要求,增强推进重点领域建设的系统性和创造性。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宣传,凝聚全社会力量和共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浓厚氛围。

(二)周密部署,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这是贯彻落实好《规划》的重要保障。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抓紧制定兼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总体实施方案,并进一步细化制定各专项领域实施方案,明确实施主体,确保《规划》有效实施。重点是制定海洋产业发展专项方案,围绕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提出加快海洋第一产业、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和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和联动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制定海洋科教人才发展专项方案,围绕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进一步细化建设国家海洋科技、教育和人才三个中心方面的举措,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高地;制定统筹海陆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方案,围绕构建海陆对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实施交通、水利、能源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高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制定海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专项方案,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进一步完善资源集约节约、生态建设及修复、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循环经济发展、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改革开放专项方案,围绕建设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提出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规划》实施的核心是建立健全责任机制,确保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分工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跟踪检查到位。山东省人民政府是贯彻落实《规划》的第一责任人,应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制定分工方案,安排工作进度,明确省直相关部门和区域内各市的具体责任,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稳步推进《规划》的实施。山东省直相关部门和区域内各市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规划》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规划》编制的牵头单位和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负有重要责任。我们将结合自身职能,统筹协调相关政策落实,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适时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帮助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各方面要以实施好《规划》为契机,积极作为,强力推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共同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

展、跨越发展,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主力军、抢占世界海洋科技制高点的主导力量和陆海统筹发展的典范!

范恒山同志简历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综合司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

现任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

参与了国家一系列重大文件的起草,主持了一些重要发展改革、区域发展规划和专项方案的制定,主持了一些重大理论与政策课题的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lg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