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数学 必看之-知识点总结 数列
更新时间:2024-04-06 05: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列
考试内容: 数列.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考试要求: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03. 数 列 知识要点 数列的定义 项 数列的有关概念 项数 数列 通项 数列的通项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比数列的通项 等差数列的通项 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定义 递推公式 通项公式 中项 等差数列 an?1?an?d等比数列 ;an?am?n?md an?1?q(q?0) anan?an?1qan?an?1?d;an?amqn?m an?a1?(n?1)dan?a1qn?1(a1,q?0) A?an?k?an?k2G??an?kan?k(an?kan?k?0)(n,k?N*,n?k?0) 前n项和 Sn?n(a1?an) 2(n,k?N*,n?k?0) ?na1(q?1)?Sn??a11?qn a1?anq?(q?2)?1?q?1?qn(n?1)Sn?na1?d 2??重要性 质 *am?an?ap?aq(m,n,p,q?N*,m?n?p?q) am?an?ap?aq(m,n,p,q?N, m?n?p?q)1. ⑴等差、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an?1 {an}为A?P?an?1?an?d(常数) {an}为G?P??q(常数)an通项公式 an=a1+(n-1)d=ak+(n-k)d=dn+a1-d an?a1qn?1?akqn?k (q?1)?na1?sn??a1(1?qn)a1?anq
?(q?1)?1?q1?q?G2?ab。推广:an?an?m?an?m 2求和公式 n(a1?an)n(n?1)?na1?d22 d2d?n?(a1?)n22 a?b中项A= 推广:公式 2sn?2an=an?m?an?m 性质 1 2 若m+n=p+q则 am?an?ap?aq 若m+n=p+q,则aman?apaq。 若{kn}成A.P(其中kn?N)则若{kn}成等比数列 (其中{akn}也为A.P。 3 .sn,s2n?sn,s3n?s2n 成等差数列。 4 a?a1am?and?n?(m?n) n?1m?n,则{akn}成等比数列。 kn?N)sn,s2n?sn,s3n?s2n成等比数列。 qn?1?ana1 , qn?m?an am(m?n) 5 ⑵看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an?an?1?d(n?2,d为常数) ②2an?an?1?an?1(n?2) ③an?kn?b(n,k为常数).
⑶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 ①an?an?1q(n?2,q为常数,且?0)
① 2②an?an?1?an?1(n?2,anan?1an?1?0)
注①:i. b?ac,是a、b、c成等比的双非条件,即b?acii. b?ac(ac>0)→为a、b、c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 iii. b??ac→为a、b、c等比数列的必要不充分. iv. b??ac且ac?0→为a、b、c等比数列的充要.
a、b、c等比数列.
注意:任意两数a、c不一定有等比中项,除非有ac>0,则等比中项一定有两个. ③an?cqn(c,q为非零常数).
④正数列{an}成等比的充要条件是数列{logxan}(x?1)成等比数列.
?s1?a1(n?1)⑷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an??
s?s(n?2)n?1?n[注]: ①an?a1??n?1?d?nd??a1?d?(d可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数列充要条件(即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若d不为0,则是等差数列充分条件).
d?2?d?d②等差{an}前n项和Sn?An2?Bn????n??a1??n →可以为零也可不为零→为
?2??2?2等差的充要条件→若d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若d不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 ③非零常数列既可为等比数列,也可为等差数列.(不是非零,即不可能有等比数..列)
2. ①等差数列依次每k项的和仍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原公差的k2倍
Sk,S2k?Sk,S3k?S2k...;
②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2n?n?N??,则S偶?S奇?nd,SS奇偶an?an?1;
③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2n?1?n?N??,则S2n?1??2n?1?an,且S奇?S偶?an,S奇 ?代入n到2n?1得到所求项数. 3. 常用公式:①1+2+3 ?+n =②12?22?32??n2?n?n?1? 2S偶?n n?1n?n?1??2n?1?
62n?n?1??③13?23?33?n3???2? ??[注]:熟悉常用通项:9,99,999,??an?10n?1; 5,55,555,??an??10n?1?.
594.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常见应用题:
⑴生产部门中有增长率的总产量问题. 例如,第一年产量为a,年增长率为r,则每年的产量成等比数列,公比为1?r. 其中第n年产量为a(1?r)n?1,且过n年后总产量为:
a?a(1?r)?a(1?r)?...?a(1?r)2n?1a[a?(1?r)n]?. 1?(1?r)⑵银行部门中按复利计算问题. 例如:一年中每月初到银行存a元,利息为r,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则每月的a元过n个月后便成为a(1?r)n元. 因此,第二年年初可存款:
a(1?r)12?a(1?r)?a(1?r)1110a(1?r)[1?(1?r)12]. ?...?a(1?r)=
1?(1?r)⑶分期付款应用题:a为分期付款方式贷款为a元;m为m个月将款全部付清;r为年利率.
a?1?r??x?1?r?mm?1?x?1?r?m?2?......x?1?r??x?a?1?r?mx?1?r?m?1ar?1?r?m??x?
r?1?r?m?15. 数列常见的几种形式:
⑴an?2?pan?1?qan(p、q为二阶常数)?用特证根方法求解.
具体步骤:①写出特征方程x2?Px?q(x2对应an?2,x对应an?1),并设二根x1,x2②
nn若x1?x2可设an.?c1xn1?c2x2,若x1?x2可设an?(c1?c2n)x1;③由初始值a1,a2确定
c1,c2.
⑵an?Pan?1?r(P、r为常数)?用①转化等差,等比数列;②逐项选代;③消去
常数n转化为an?2?Pan?1?qan的形式,再用特征根方法求an;④an?c1?c2Pn?1(公式法),c1,c2由a1,a2确定.
①转化等差,等比:an?1?x?P(an?x)?an?1?Pan?Px?x?x?②选代法:an?Pan?1?r?P(Pan?2?r)?r???an?(a1??Pn?1a1?Pn?2?r???Pr?r.
r. P?1rr)Pn?1??(a1?x)Pn?1?x P?1P?1③用特征方程求解:
an?1?Pan?r?(P?1)an?Pan?1. ?an?1?an?Pan?Pan?1?an?1??相减,an?Pan?1?r?④由选代法推导结果:c1?rrrr. ,c2?a1?,an?c2Pn?1?c1?(a1?)Pn?1?1?PP?1P?11?P6. 几种常见的数列的思想方法: ⑴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在d值,有两种方法:
一是求使an?0,an?1?0,成立的n值;二是由Sn?n2?(a1?)n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n的值.
⑵如果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乘积,求此数列前n项和可依照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推倒导方法:错位相减求和. 例如:
1111?,3,...(2n?1)n,... 242d2d2?0时,有最大值. 如何确定使Sn取最大值时的n⑶两个等差数列的相同项亦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此等差数列的首项就是原两个数列的第一个相同项,公差是两个数列公差d1,d2的最小公倍数.
2. 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n?an?1(an)为同一常数。(2)通项公式法。(3)中项公式法:验an?12证2an?1?an?an?2(an?1?anan?2)n?N都成立。
?a?03. 在等差数列{an}中,有关Sn 的最值问题:(1)当a1>0,d<0时,满足?m?am?1?0?a?0的项数m使得sm取最大值. (2)当a1<0,d>0时,满足?m的项数m使得sm取
?am?1?0最小值。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三)、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 公式法:适用于等差、等比数列或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
?c? 2.裂项相消法:适用于?c为常?其中{ an}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
?anan?1?数;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
3.错位相减法:适用于?anbn?其中{ an}是等差数列,?bn?是各项不为0的等比数列。
4.倒序相加法: 类似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5.常用结论
n(n?1)1): 1+2+3+...+n =
22) 1+3+5+...+(2n-1) =n2
?1? 3)13?23???n3??n(n?1)?
?2? 4) 12?22?32???n2?5)
1n(n?1)(2n?1) 621111111???(?)
n(n?1)nn?1n(n?2)2nn?21111?(?)(p?q) pqq?ppq6)
高二数学 上学期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例题(三)
[例1]求经过两点P1(2,1)和P2(m,2)(m∈R)的直线l的斜率,并且求出l的倾斜角α及其取值范围.
选题意图:考查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及斜率公式.
解:(1)当m=2时,x1=x2=2,∴直线l垂直于x轴,因此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α=
? 2(2)当m≠2时,直线l的斜率k=∴α=arctan
1∵m>2时,k>0. m?21?,α∈(0,), m?221?,α∈(,π). m?22∵当m<2时,k<0 ∴α=π+arctan
说明:利用斜率公式时,应注意斜率公式的应用范围.
[例2]若三点A(-2,3),B(3,-2),C(
1,m)共线,求m的值. 2选题意图:考查利用斜率相等求点的坐标的方法. 解:∵A、B、C三点共线, ∴kAB=kAC,
?2?3m?3?. 13?2?22解得m=
1. 2说明:若三点共线,则任意两点的斜率都相等,此题也可用距离公式来解.
[例3]已知两点A(-1,-5),B(3,-2),直线l的倾斜角是直线AB倾斜角的一半,求直线l的斜率.
选题意图:强化斜率公式.
解:设直线l的倾斜角α,则由题得直线AB的倾斜角为2α.
∵tan2α=kAB=
?2?(?5)3?.
3?(?1)4?2tan?3? 21?tan?41或tanα=-3. 3即3tan2α+8tanα-3=0, 解得tanα=∵tan2α=
3>0,∴0°<2α<90°, 40°<α<45°, ∴tanα=
1. 31 3因此,直线l的斜率是
说明:由2α的正切值确定α的范围及由α的范围求α的正切值是本例解法中易忽略的地方. 命题否定的典型错误及制作
在教材的第一章安排了《常用逻辑用语》的内容.从课本内容安排上看,显得较容易,但是由于对逻辑联结词不能做到正确理解,在解决这部分内容涉及的问题时容易出错.下面仅对命题的否定中典型错误及常见制作方法加以叙述.
一、典型错误剖析
错误1——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原命题的结论
在命题的否定中,有许多是把原命题中的结论加以否定.如命题:2是无理数,其否定
是:2不是无理数.但据此就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原命题的结论就错了.
例1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⑴ 对于任意实数x,使x=1; ⑵ 存在一个实数x,使x=1. 错解:它们的否定分别为 ⑴ 对于任意实数x,使x≠1; ⑵ 存在一个实数x,使x≠1.
剖析:对于⑴是全称命题,要否定它只要存在一个实数x,使x≠1即可;对于⑵是存在命题,要否定它必须是对所有实数x,使x≠1.
正解:⑴存在一个实数x,使x≠1; ⑵对于任意实数x,使x≠1.
错误2——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原命题中的判断词改和其意义相反的判断词
在命题的否定中,有许多是把原命题中的判断词改为相反意义的词,如“是”改为“不是”、“等”改为“不等”、“大于”改为“小于或等于”等.但对于联言命题及选言命题,还要把逻辑联结词“且”与“或”互换.
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⑴ 线段AB与CD平行且相等; ⑵ 线段AB与CD平行或相等.
错解:⑴ 线段AB与CD不平行且不相等; ⑵ 线段AB与CD不平行或不相等.
剖析:对于⑴是联言命题,其结论的含义为:“平行且相等”,所以对原命题结论的否定除“不平行且不相等”外,还应有“平行且不相等”、“不平行且相等”;而⑵是选言命题,其结论包含“平行但不相等”、“不平行但相等”、“平行且相等”三种情况,故否定就为“不平行且不相等”.
正解:⑴ 线段AB与CD不平行或不相等; ⑵ 线段AB与CD不平行且不相等.
错误3——认为“都不是”是“都是”的否定
2
2
2
2
2222
例3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⑴ a,b都是零;
⑵ 高一(一)班全体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错解:⑴ a,b都不是零;
⑵ 高一(一)班全体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剖析:要注意“都是”、“不都是”、“都不是”三者的关系,其中“都是”的否定是“不都是”,“不都是”包含“都不是”;“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
正解:⑴a,b不都是零,即“a,b中至少有一个不是零”.
⑵ 高一(一)班全体同学不都是共青团员,或写成:高一(一)班全体同学中至少有一人共青团员.
错误4——认为“命题否定”就是“否命题”
根据逻辑学知识,任一命题p都有它的否定(命题)非p(也叫负命题、反命题);而否命题是就假言命题(若p则q)而言的.如果一个命题不是假言命题,就无所谓否命题,也就是说,我们就不研究它的否命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假言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非p则非q”,而“若p则q”的否定(命题)则是“p且非q”,而不是“若p则非q”.
例4 写出命题“满足条件C的点都在直线F上”的否定. 错解:不满足条件C的点不都在直线F上.
剖析:对于原命题可表示为“若A,则B”,其否命题是“若┐A,则┐B”,而其否定形式是“若A,则┐B”,即不需要否定命题的题设部分.
正解:满足条件C的点不都在直线F上.
二、几类命题否定的制作 1.简单的简单命题
命题的形如“A是B”,其否定为“A不是B”.只要把原命题中的判断词改为与其相反意义的判断词即可.
例5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⑴ 3+4>6; ⑵ 2是偶数.
解:所给命题的否定分别是: ⑴ 3+4≤6;
⑵ 2不是偶数.
2.含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简单命题
全称量词相当于日常语言中“凡”,“所有”,“一切”,“任意一个”等,形如“所有A是B”,其否定为“存在某个A不是B”;存在量词相当于 “存在一个”,“有一个”,“有些”,“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等,形如“某一个A是B”,其否定是“对于所有的A都不是B”.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命题,存在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例6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⑴ 不论m取什么实数,x+x-m=0必有实根. ⑵ 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x+1≤0. ⑶ 至少有一个整数是自然数. ⑷ 至多有两个质数是奇数.
解:⑴ 原命题相当于“对所有的实数m,x+x-m=0必有实根”,其否定是“存在实数
2
22
m,使x+x-m=0没有实根”.
⑵ 原命题的否定是“对所有的实数x,x+x+1>0”. ⑶ 原命题的否定是“没有一个整数是自然数”. ⑷ 原命题的否定是“至少有三个质数是奇数”.
3.复合命题“p且q”,“p或q”的否定
“p且q”是联言命题,其否定为“非p或非q”(也写成┐p或┐q“;“p或q”是选言命题,其否定为“非p且非q”(也写成┐p且┐q“;
例7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⑴ 他是数学家或物理学家.⑵ 他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 ⑶
2
2
1≥0.
x2?2x?3解:⑴ 原命题的否定是“他既不是数学家也不是物理学家”.
⑵原命题的否定是“他不能同时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即“他不是数学家或他不是物理学家”.
⑶若认为┐p:
11<0,那就错了.┐p是对p的否定,包括<0或
x2?2x?3x2?2x?31=0. 2x?2x?3或∵p:x>1或x<-3,∴┐p:-3≤x≤1.
正在阅读:
(解析版)辽宁省抚顺市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06-26
局机关政治业务学习制度12-12
整合版GIC钻石理论 - 图文11-15
游西湖作文450字07-01
昙花开的晚上作文600字07-16
01Word VBA学习交流资料之一06-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数列
- 知识点
- 数学
- 高考
- 总结
- 2011
- 世界填图
- 7424 新闻传播学原理A卷试题
- 2012-2013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农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Word版2017 - 图文
- 数值分析试题04
- 周口店实习报告 - 图文
- 《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答案 过程 步骤
-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如东高级中学等五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
- 运行五值三道湾水电站机组黑启动演练方案及总结
- 综合超市选址评估规范
-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 椭圆的标准方程 学案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选修2-1 苏教版
- 荆州市2017年高中二年级学年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 立几专题复习教师用
- 钱多多和钱雷锋的结合体 - 图文
- 第7章-存储器、复杂可编程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 内外丝弯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格式及参考(模板word)
-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人教版选修2-1 第0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Wor
- 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topic 3单元测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