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水产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3-08-28 08: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 项目承担单位与实施单位

项目承担单位为××,实施单位为××。

1.2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现任××,兼任××场长,水产工程师。

1.3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技术依托单位扬州大学,首席专家××。

1.4 项目实施地点

1.5 实施规模

项目实施规模2000亩,其中,养殖池塘1455亩,生态净化湿地545亩。

1.6 建设目标

建设2000亩养殖水面水循环养殖利用系统、养殖场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系统和污水净化和种养结合生态经济模式,建立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在保证养殖生产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养殖水得到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系统实现有效可持续的运行。

1.7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一级水质净化系统175亩,二级净化系统370亩,三级净化系统12亩。新建进水系统管道4500米,生活污水和水体残余植物处理沼气池1座。

1.8 经费筹措和预算

项目总经费800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240万元,武进区财政资金280万元,实施单位自筹280万元。项目总支出8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640万元,设备费用50.0万元,水质监测费30.0万元,前期工作费12.0万元,技术指导费68.0万元。

1.9 综合效益分析

项目以生态经济效益协调提高为目标,通过改善水质与发展生态养殖,提高养殖池塘水产品质量,增加生态水生经济植物和水产品产出,养殖池塘经济效益提高5%以上,为系统运行维护提供经济支撑;通过养殖水的多级净化和循环利用,减少外部输入水量,养殖水达标排放;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水体污染源,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建设湿地生态种养系统,美化、净化环境;建设设计合理、运行良好的养殖水生态净化循环利用集成系统,为区域水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提供工程示范。

1.10 建设期限

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2008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09年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运行调控监测。

1.1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太湖富营养化治理的若干政策和意见;

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3、《泵站工程设计规范》(GB/T50265—97);

4、《水工结构混凝土设计规范》(SL/T191—96)。

5、江苏省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意义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太湖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地区工农业、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太湖水体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污染,并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由此受到各级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关注。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为治理太湖流域的水体环境,彻底改善太湖的水质,国家、江苏省、太湖流域有关市先后启动太湖水环境治理科技计划、工程计划和管理计划。

集约化水产养殖的排水,是大型水体氮、磷负荷的重要来源。池塘养殖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目前我国养殖池塘结构设计中只有生产功能而缺乏有效的水体自净功能,随着池塘精养程度的提高,养殖投入不断增加导致池塘养殖水质恶化和养殖场废水向外放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养殖场的水质恶化也会导致鱼类速度减缓,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产量和品质下降,从而影响池塘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池塘养殖水质的净化,已成为社会和养殖系统本身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和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不断提高的关注,将促使该区域水产养殖加快进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阶段。

关于养殖池塘污染物研究方面,研究明确饲料残饵和鱼类排泄物是鱼塘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在养殖过程中,有相当比例列的饲料以未被利用的形式和鱼类排泄物的形式滞留在水体和底泥中,这些物质本身分解后产生的氮磷营养物和有机污染物会在不同程度上池塘养殖

环境的恶化。池塘排水环境负荷的主要因素是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氮磷,对池塘养殖系统中氮、磷收支平衡和循环的研究,掌握池塘中氮、磷营养盐的收支与循环规律,优化池塘养殖系统的食物链,可以有效提高氮、磷的利用率,并减轻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养殖池塘水质净化技术可分为理化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集成处理方法。理化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有清淤和换水、机械增氧、机械过滤、物理吸附、泡沫分离、物理消毒,化学处理法有絮凝法、中和法、络合法、氧化还原法等)处理池塘水质收效较快,有些方法有一些副作用甚至二次污染或大幅度增加养殖成本,水中氮磷消除效果较差。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来降低存在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途径。生物处理方法具有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污染物可以被完全从环境中排除等优点。

利用植物生长来吸收养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并达到净化目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应用较多的有鱼(包括其他养殖动物)菜共生、鱼藻共生和鱼草共生等。水质净化中利用的植物种类包括水生高等植物、陆生经济植物和藻类。在池塘中种植并刈割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减少水体和底泥中的氮、磷含量,应用较多的水生植物有水芹菜、水雍菜、水浮莲、茭白、紫萍、芦苇、轮叶黑藻、伊乐藻、苴草、苦草、金鱼藻、狐尾藻等。在陆生植物应用方面,主要是在池塘中采用浮床水培蔬菜、花卉及牧草等。在淡水养殖中,利用单细胞藻类净化水质,由于其体积小不利于收集,加上藻水分离困难,并且往往在养殖池塘中难以大量生长,因而在实际应用不多。

微生物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水产养殖对象和养殖环境,分解养殖动物排泄物、残饵以及浮游植物残体等有机物,净化了水质;同时微生物链在水质净化中通过氧化、还原、光合、同化和异化把有机物转变为简单的有机物,保证了水体的正常功能。微生物净化水体的方式,一是向水体投放微生物制剂,包括光合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氨化细菌、硫化细菌等。目前存在菌种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多种养殖对象和养殖环境的要求;二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目前该技术尚处在实验室模拟试验阶段,存在载体成本太高、载体对基质和产物的扩散存在阻力以及工艺尚不能达到规模化生产;三是生物膜法,已部分应用于养殖水处理,目前使用较多的类型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流化床等。

在利用水生动物净化方面,近年来,滤食性鱼类和贝类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体富营养化和养殖水体的治理,目前主要包括鲢鳙、河蚌等。

在实践中利用生物进行水体净化,往往不仅依靠一种或多种生物来实现,而要根据生态系统原理,利用多用技术,形成一个集成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养殖池塘复合生态生态系统和池塘综合养殖两种模式。近年来,人工湿地在净化养殖废水并回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循环净化低浓度养殖水,在不换水的情况下,鱼池水质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人工湿地—养殖池复合生态系统,不仅成功实现了水的回用,而且提高了养殖产品的质量。综合养殖是利用水体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人为建立的多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的一种生态上合理、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核算的高效、低耗、高产、无污染的养殖系统。按综合养殖的种类划分,有鱼、虾、蟹、贝、藻之间多元综合养殖;按混养种类的时空划分,有同池综合养殖和异池综合养殖两大类。

养殖水环境问题是水生态问题,应从生态学观点出发,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养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减少和避免养殖废弃物在水体中的积累。所以生物净化法是今后池塘养殖水处理最可取、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养殖水中污染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各种净化优缺点共存的现实性,决定了采用多种净化方法处理养殖水的必要性。因此,多种方法组合的集成水质净化系统和相关技术将是今后池塘养殖水处理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池塘养殖规模有大有小,有成片规模分布,也有零星分散分布。因此,要开发不同的技术,以适合不同养殖场和养殖户的需要。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在太湖流域,养殖场星罗棋布,长期以来,集约化水产养殖场高含量氮、磷和COD的排放,构成了对太湖和其它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的严重威胁。以项目实施单位××为例,据监测,养殖场排出水体中8-12月五个月份总氮含量分别达到2.83、2.91、3.52、4.58、2.32 mg/L,分别比生产河道滆湖的水中含量高0.32、0.32、0.30、0.18、0.16 mg/L;总磷含量分别为0.214、0.235、0.246、0.273、0.314 mg/L,分别比进水高0.090、0.093、0.100、0.104、0.091 mg/L。

××毗邻滆湖,三面环水,有养殖面积2580亩。全场生产河总长8000多米,总面积约200亩。年排水52次,每次排水11678立方米,全年排水607247立方米。年投放鱼种156.25吨、颗饲料总量1925

吨(颗粒料营养成分:水份12.5%、粗蛋白28%、粗纤维16%、粗灰分16%、赖氨酸1.05%、钙0.8-2%、总磷0.8%)、黑麦草1020吨、苏丹草4080吨。据测定:07年8-12月,池塘水体中总N分别为,2.83、2.91、3.52、4.58和2.32,总P分别0.214、0.235、0.246、0.273和0.314。2007年8-12月进入生产河道和滆湖的水化学成分如下表:

表1 渔场排出水化学成分

单位:mg/L

根据南昌大学万金宝等提归纳的标准,水体中含氮量大于1.20mg/L、含磷量大于0.11mg/L,即达到富营养化。由此可以,无论是进水还是养殖池塘水体,水都表现出富营养化特征。因此,该场水产养殖对环境水体形成可观的氮、磷营养负荷,必须采用采取有效措施,大大降低废水排出总量,降低排水中氮、磷浓度,为区域环境水体改善承担起责任。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 是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迫切需要

在太湖流域,养殖场星罗棋布,长期以来,集约化水产养殖场高含量氮、磷和COD的排放,构成了对太湖和其它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的严重威胁。国家和省政府对流域内养殖场排水已已提出明确的要求。

已有的养殖水净化技术和系统多以水泥池或小面积水体的模拟试验,适合处理的水量较小,单纯从水体净化的角度分析,有的无经济收益甚至需进一步增加成本,有的方法使收益大大降低,缺少经济可行性,在大规模养殖场的施技术和效果难以肯定。本项目以大面积规模养殖场为的实际运行为背景,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系统工程为手段,通过对养殖场总体规划布局,通过以多样化的养殖品种和经济植物为组建件,建立低污染养殖技术、水质净化的综合种养系统和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形成一个整体协调的规模水产养殖场高效低污的生态经济系统,使养殖场在保持经济效益的条件下,对环境的氮、磷和COD负荷大大减轻,为滆湖、太湖水富营养化治理作出应有的贡献。

2.3.2 有利于优势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场是全国一级生态示范区,项目区内水、土、气自然资源无污染,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常年日照2313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69.5千卡/厘米2,光合有效辐射量56.1-58.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250天,常年降雨量1200毫米。雨水充沛,日光充足,气候温暖,适宜各种水生植物的种植与生长,适宜多种经济鱼类的培育与饲养。通过多年的发展,养殖场水产养殖集约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不仅养殖池塘排出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从水源地滆湖的进水质量也不断变劣。由于

养殖池塘结构设计中只有生产功能而缺乏有效的水体自净功能,养殖场的水质恶化也会导致鱼类速度减缓,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产量和品质下降,从而影响池塘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池塘养殖水质的净化,已成为社会和养殖系统本身关注的重要问题。加强养殖场水体净化系统的建设,是养殖场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2.3.3 有利于提高综合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优化

由于集约化养殖、大量饲料的投放,使池塘养殖水总磷总氮严重超标,其排放水势必污染下游太湖水质,具有诱发蓝藻暴发的潜在危险,最终限制企业生存和发展。该项目建设不仅能解决池塘养殖水排放达标的要求,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种养结合模式和生活和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结合,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并向生态观光休闲渔业方向发展,使生产的渔业产品、蔬菜产品成为优质无公害产品,净化渔业、农业生产环境,使水变清、环境更美。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3.1.1 地理位置和生产情况

××始建于1975年10月,座落于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武进前黄灵台,北纬N31.588°,东经E119.855°,毗邻滆湖,三面环水,水质清秀,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场内环境怡人,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交通便捷,四通八达。现有占地面积2580亩,养殖池塘1250亩。2007年生产鱼虾蟹1280吨。2008年放养草鱼、团头鲂、异育银鲫、青鱼、

花白鲢、翘嘴红鲌、花鱼骨、江黄颡鱼、黄颡鱼、甲鱼、河蟹、青虾等22个品种,计鱼种156.25吨。全场现有常住户口203人,养殖承包户28户,科技及管理人员16名,其中水产高工1名,工程师4名,助工5名。建场迄今,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场职工的悉心努力,场渔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拥有资产总值1340万元。

养殖场以“公司+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管理运行,并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以高于市场价和年终返利的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养殖场还专门配备力量,负责并组织养殖户技术培训、种植指导,实行科学养殖和经营管理。

×××场是专业生产和销售经济鱼类的市级龙头企业。

为了整合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作用,实行经济、技术与资源优势互补,加快水产示范基地园区的建设。目前由武进水产技术推广站、名优水产引繁推广中心、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场实行四位一体,下设生产技术科、综合管理科及行政财务科,隶属武进区农林局领导。

目前场内渔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投饵机、增氧机等现代渔业机械装备得到全面应用。水质分析、鱼病监测等实验室均已建立,科研投入不断增加,技术支撑效果明显。是全区渔业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门。2005年被命名为“武进渔业科技示范园区”,“武进渔业科普示范基地”,被省海洋与渔业局命名为“省级水产良种场”。现有“鱼跃”牌等无公害水产品7只。一个现代化渔场的雏形已基本凸现,将成为武进渔业的一个示范窗口。

3.1.2 财务状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kh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