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第六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案

更新时间:2023-11-16 13: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选修一 第六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课程标准: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⒈经济上: 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业方面:地主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建立用 代替农奴的资本主义农场。 工业方面:19世纪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 , 代替手工劳动。 ⑵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

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 的需求。 农奴遭受严重剥削,无力购买工业品,限制 的扩大。 农奴制也造成工业资本和原料缺乏。 ⒉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⑴农奴:提出废除 ,争取 和 的政治要求。 ⑵工人:在提高工资、改善待遇、限制残暴等方面开展斗争。 ⒊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⑴十二月党人起义:

原因:俄贵族军官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对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 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 时间:1825年 作用: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唤醒了年轻一代革命民主主义者。

⑵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代表: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 思想: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影响:与工农运动遥相呼应,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正视国内统治面临的危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⒋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社会危机(直接原因)

⑴原因:俄国为转移 ;英法等列强也想趁机宰割土耳其帝国。 ⑵经过:1853到1856年,俄与英法土。结果俄军战败,1856年签订《 》。 ⑶败因:俄国腐朽落后的 制度。 ⑷对俄影响: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直接推动俄国1861年改革。

⒌统治阶级:亚历山大二世酝酿改革

⑴矛盾激化: 已成为俄国社会矛盾的焦点。 ⑵出发点: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⑶组织措施:成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负责改革工作,于1861年在国务会议上通过改革草案。

二、改革的经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⒈时间、人物:1861年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

⒉改革文献:《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

⒊改革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 ⒋主要内容:

⑴政治上,废除 制度,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⑵经济上: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

⑶组织上:建立“ ”加强对农民管理。农民由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转变为受地方政权控制。 ⒌改革评价:

⑴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⑵进步性:

①使广大农奴获得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②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折点)。

⑶局限性: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也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

①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严重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速度,使之日后具有 特点。

②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农民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仍然受地主的剥剥和奴役。

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⒈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司法和军事) 措 施 影 响 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设立地方和城市 政治 机构。规定严格的财产限制,有利于贵族和资产阶级,维护贵族、地主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益,为资本主义发废除 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展开辟了道路,迈司法 比较彻底,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但仍保留了出了由封建君主农奴制的烙印。 制向资产阶级君实行 取代过去的募兵制,改革军事管主制转变的第一军事 理系统,更新设备,设立军校培养人才,提高了军队步。 素质,增强了战斗力。 ⒉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⑴特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 ⑵工业: 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

纺织业最为发达;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巴库成为重要石油产地。 形成新的工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

⑶农业: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⑷原因: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 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借鉴西欧技术。 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练习巩固:

1、沙皇政府在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2、为什么说改革具有两面性? 根本原因是什么?

⑴两面性:改革的内容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了革新。农奴变为自由劳动力,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等,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改革具有不彻底性——沙皇专制仍在继续:农奴制残余还在保留;没有完全变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仍然是对立的两大阶级。 ⑵根本原因:这次改革仅仅是一场改良,始终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3、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请回答:

(1)表格反映了俄国怎样的经济状况?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是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交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何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参考答案:

3、状况:19世纪中后期,俄国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原因:废除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进步性:经济上:废除农奴制,解放了农奴,使近代工业迅速发展;政治上:防西方建近代司法体系,地方自治改革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在自治机关工的主导地位。所有这些都促使俄国向现代化迈出重要步骤。

4、(1)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2)变化: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3)说明: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4)意义: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实质:它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厚颜无耻的掠夺。

选修一 日本明治维新(学案)

一、历史条件

(一)德川幕府的腐败封建统治(表现和影响)

1、政治上实行幕藩体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设“藩”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皇、士(将军、大名、中下级武士),农、工、商、贱民。 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农民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商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2、外交:采取“锁国政策” ,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 (三)西方列强的殖民侵入

1、原因: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2、过程:(1)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 “黑船事件”; (2)1854年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日本的大门; (3)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享有领事裁判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和设租界及协定关税。

3、影响: (1)使之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中,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起义剧增,社会危机的加剧; (2)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3)更加暴露幕府腐朽、虚弱,使之成为众矢之。(4)社会阶级结构进一步分化。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不满政治上无权;西南诸藩大名不满现状;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基础;(5)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西南诸藩,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二、过程

(一)尊王攘夷运动

1、原因: 外国势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和对内镇压

2、时间:1860“樱田门事件”----1864

3、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攘夷是核心 4、领导与主要参与者: 尊攘派。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高杉晋作的“骑兵队”) 5、结果: 失败,原因: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的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 (二)倒幕运动

1、原因 :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必须推翻幕府的统治 2、目的: 推翻幕府的统治 3、时间:1866—1869

4、领导: 倒幕派: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5、根据地: 西南强藩:萨摩、长州、土佐

6、过程: 倒幕派利用年幼的明治天皇的名义武装倒幕

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上奏要求把政权“奉还”给天皇,这就是所谓的“大政奉还”

“大政奉还”后,幕府仍拥有实权,时刻准备反扑。倒幕派为了真正掌握国家的政权,决定彻底打败幕府,史称戊辰战争

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庆喜不战而降。德川幕府名实俱亡 经过一年的征战,才最终彻底打败幕府,结束了战争

7、结果 :(1)打败幕府:从国内来讲,幕府统治不得人心;大名、大商人、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军作战;新政府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人民支持;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战斗力强。从国际方面来说,西方列强宣布中立;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

(2)1868新政府改元“明治”。1869年,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为在日本实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准备了条件 (三)明治维新

1、政治-----废旧建新

(1)废藩置县: 这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华族和士族的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许多士族下层因为贫困不得不进入工厂做工谋生。这就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3) 制定宪法 :1889年宪法虽然确立了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但毕竟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它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2、经济-----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2)改革土地制度

内容: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改革地税

内容: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作用: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4)“殖产兴业”

内容: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措施:

①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

②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 影响:

在政府示范企业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3、文教-----倡导“文明开化” (1)了解西方文明

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2)改革教育

内容: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作用: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 局限: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和魂洋才” (3)生活习俗西化

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文明开化政策实质是西方资产阶级化

4、军事-----建立新军队

(1)措施: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现代化军工企业; 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2)局限:效忠天皇(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作用: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用 三、结果和性质

1、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2、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性质: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四、影响 (一)作用

1、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

2、经济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3、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4、国际地位: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步踏上对外扩张之路(1)侵略朝鲜: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迫使朝鲜开放通商口岸,并获得领事裁判权等不平等权利。后来,取得在朝鲜驻兵权,使朝鲜由中国的藩属国变成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国。(2)侵略中国:1874年,日本派军入侵台湾。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打败中国清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在侵略中国,称霸亚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局限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忠君思想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实行华族制度意味着新的不平等;有所谓“全盘西化”的极端化倾向等)

2、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侵略琉球与朝鲜,侵略中国,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练习巩固:

1、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 回答:

(1)材料中的“皮毛”是指什么?

(2)概述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3)分析明治维新对亚洲邻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1)西方先进技术

(2)内容: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度。

(3)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给亚洲邻国带来深重的灾难,改变了远东国际格局;对周边国家的近代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时,日本人办教育,抓近代教育改革,很有些特色。首先就是抓得快、抓得早、气魄大,教育走在各项改革的前头??尽管明治维新时政府财源拮据,教育事业的经费却是最多。文部省经费在政府各省(部)中为最高。一一一以上材料均引自万峰《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教育》 材料二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办技术教育,目的很明确??使国民掌握近代科学技术,以使在实业、技术、生产和贸易上同地球上的各国展开竞争,这是 “同国家富强、国家命运攸关的事情”。

材料三 自从明治维新的近代教育改革以来,在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确立的过程中,产生了军国主义教育这一世界近现代教育史上罕见的痛症。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产生于明治维新这一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不彻底性,尤其是明治维新后建立的近代天皇制政权的反动性。

材料四 1898年,日本学龄儿童就学率达97%,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日本之所以立于今日世界,由免亡而跻于列强者,惟有教育故。??要知教育之意,乃是为本国培育国民。 ??无国民安得有人材?无国民且不成社会。”一一《葵

卯游行记\归潜记》 请回答 :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日本的教育改革。

(3)结合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观点的认识。

选修一、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学案)

课标解读: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整合:

一、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1)思想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以王韬、薛福成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潮。他们要求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一思潮为戊戌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2)阶级基础: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从而为戊戌变法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

(3)社会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在经历了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尤其是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开始放弃对洋务运动的幻想,积极寻找新的救国道路。 二、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1.早期改良思想

(1)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2)主张:振兴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2.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1)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陈述变法图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变成法,求自强,挽救危局。

(2)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他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积极宣

传变法。

(3)康有为在梁启超等人的协助下,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系统地阐发了变法理论。 3.梁启超的变法主张

1896年8月,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其主张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4.谭嗣同的主张

1897年初,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5.严复的主张

1897年,严复创办《国闻报》,介绍了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 1.公车上书

1895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当时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地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历史上把这次活动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2.学会、报纸、学堂的兴办

(1)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1896年8月,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2)学会:1895年,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 (3)学堂:1897年,陈宝箴创办了时务学堂。

作用: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3.维新变法形势的高涨

(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2)保国会的成立

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四、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1.内容:

(1)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2)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3)文化教育: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4)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2、历史局限性:

这些变法内容较为深刻地触动了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应予肯定。但法令中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可见百日维新中的光绪帝和维新派是有区别的,没有能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很不彻底的。戊戌变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变法失败的事实证明,在中国即使有进步意义的改革运动也是行不通的。 3、历史作用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五、百日维新的失败

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随着变法的不断深入,新旧势力的冲突日益尖锐。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继而大肆搜捕维新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他新政措施全部被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六、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1.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维新派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些因素决定了维新派的失败在所难免。 2.变法的历史意义与教训

(1)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失败的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练习巩固:

1.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和清政府的统治? 维新派反对封建制度。但是企图依靠光绪帝来实现变法主张,力图维护清政府度过政治危机,所以他们不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2.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让他充当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 (1)因为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深刻,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一事无成。 (2)资产阶级的软弱和保守,还没有打出自己鲜明的旗帜。

(3)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为减少变革的阻力,这不失一个好的策略。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时代,决定了他在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然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 , 皆以变法而强 , 守旧而亡??能变则亡,全变则强,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kd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