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艺术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25 04:59: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 我长大了

一、教学内容。 1 我会做。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设计了《我会做》、《本领大》两个教学内容。运用音乐、绘画、手工、舞蹈、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成长的渴望及生理与心理成长的反思。要求教师通过诸如演唱歌曲《不在麻烦好妈妈》、制作可以自由长高的纸盒人、绘画本领树叶、与学生一起交流才艺等等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感悟丰富的成长过程,体验长大的意义,并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在唱一唱、演一演、写一写等集体艺术活动中,了解自我,表现自我,从中享受长大的乐趣。

2、艺术目标。

学会用愉快的心情来演唱歌曲《不在麻烦好妈妈》,尝试用打击乐器以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艺术表演活动。

四、教学方法。

让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学唱歌曲《不在麻烦好妈妈》,以音乐切入的综合艺术活动让学生了解自我、表现自我,并从中享受长大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我、表现自我,并从中享受长大的乐趣。 六、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七、教学准备。

电子琴、各种打击乐器等。 八、课时安排。 2课时。

1 我会做。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在唱一唱、演一演、写一写等集体艺术活动中,了解自我,表现自我,从中享受长大的乐趣。

2、艺术目标。

学会用愉快的心情来演唱歌曲《不在麻烦好妈妈》,尝试用打击乐器以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艺术表演活动。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师:咱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就叫“猜一猜”(潜移默化学习歌曲旋律)

(1)制定一名学生模仿劳动动作,其他同学仔细听音乐来猜。 (2)提问:请猜猜老师在干吗,做了哪些劳动的动作?(学生打节奏,教师做动作,学生猜。)

(3)带领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劳动图片,(教师:这是我们班几个特别爱劳动的小朋友,看看他们做的这些事情你都会做吗?)学生听音乐,集体模仿图片上的小朋友劳动的动作。

2、学习歌曲。 (1)学习歌词。

导入:歌曲中的小朋友不仅爱劳动,还特别体谅妈妈的辛苦,他们专门写了一封信想作为最珍贵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我们看看信是怎么写的。

①教师有感情地范读歌词。 ②学生试读。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歌词。(师:你们就把老师当作妈妈,看谁读得最感人,能把老师感动。)

(2)演唱歌曲。

导入:我真的被你们感动了,要是给这封信配上优美的旋律不是更美吗?接下来请你们再和老师一起静静地听这首歌曲,好吗?

①听范唱。(学生聆听并轻轻打节奏) ②轻轻地跟着唱一唱。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4、出示歌词,师生共同演唱。 5、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歌词。 6、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1、戏剧或歌舞表演。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提示,进行小型的戏剧表演。要求学生分角色在歌曲《不在麻烦好妈妈》的音乐伴奏中进行。

(1)看看书中的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并相互说一说。

(2)找一位伙伴,分别扮演两个角色。(教师弹奏《不在麻烦好妈妈》的音乐,学生自由表演。)

(3)全班集体参与表演,教师弹奏《不在麻烦好妈妈》的音乐。 2、美术欣赏。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几幅儿童绘画作品。

(1)学生自由地欣赏绘画作品两分钟,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2)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几幅作品中的孩子们都有些什么本领。 (3)请学生自由选择一幅最喜爱的绘画作品并说说理由。 3、绘画创作。

结合教材中的儿童绘画作品,指导学生将自己会做的事情画出来。要求既要有生活情趣,又要有丰富的想像,更要有儿童特点,使作品生动有趣。

4、说一说、写一写。

(1)学生与同桌的同学交谈,自己的进步与本领。 (2)让各组代表在讲台上做介绍。

(3)师生一起演唱歌曲《不在麻烦好妈妈》。 5、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走进春天

一、教学内容。 1 春天多美丽 3 春天好热闹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由《春天多美丽》、《迎春花儿开》、《春天好热闹》、

《小蝌蚪找妈妈》四个课题组成。通过歌唱、手工制作、绘画、戏剧表演、打击乐器演奏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孩子们眼前展现出春天大自然的一派生机,从而引发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同时提高学生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力、想像力及表现力,并获得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多种综合艺术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交流意识。

2、艺术目标。

用轻快而柔和的声音演唱《小燕子》,学习模仿它的飞翔动作,引导学生欣赏有关小燕子的中国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各种春天里的小鸟的叫声,在表演创作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方法。

运用多种形式手段,让学生在聆听、感受、体验、发现、创造等几个方面来完成教学。

五、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六、教学难点。

用轻快而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七、教学准备。

电子琴、彩笔、磁带、打击乐器等。 八、课时安排。 4课时。

1 春天多美丽。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说、唱、动、思等活动进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在对大自然的追寻中,了解、喜爱春天,更加热爱生活。教育学生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艺术目标。

用轻快而柔和的声音演唱《小燕子》;学习模仿小燕子的飞翔动作,培养学生动作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欣赏有关小燕子的中国画,培养他

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春姑娘的好朋友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你见过小燕子吗?为什么喜欢它?(师请生回答)

教师小结:小燕子样子美丽,是捉害虫、保庄稼的能手,据说,一对燕子整个夏季可捕食150—200万只苍蝇、蚊子、蚜虫呢!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朋友?(学生回答)对,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赞美小燕子的歌——《小燕子》。

2、表现。

(1)听范唱录音,说一说歌曲中是怎样赞美小燕子的。 (2)学唱歌曲。 (3)歌曲处理。

师:歌曲不仅表现了小燕子的美丽,还表现了小燕子除害虫、保庄稼的样子。你觉得怎样唱才能更好地表现小燕子的这些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完整地演唱歌曲(用喜爱的、赞美的情绪)。 3、创造。

同学们,刚才用优美的歌声描绘了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小燕子的喜爱,那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舞姿来描绘小燕子呢?

(1)学生模仿小燕子飞的动作。

(2)教师示范小燕子侧飞、高飞、低飞的不同体态,注意脚的动作。 (3)学生跟做。

(4)启发学生想一想,除了小燕子的飞翔,还可以表现小燕子在干什么?怎么做?(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表现)

(5)听音乐,让学生自由表演。 4、评价。

教师以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表演,并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5、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1、拓展。 对比欣赏:

师:除了这首歌,你还会唱其他有关小燕子的歌吗? (学生唱,教师唱,并作一下对比。) 2、欣赏。

让学生欣赏有关燕子的中国画及小朋友的作品。(通过欣赏画家及同龄人的作品,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3、感受。

通过学习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咏柳》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感受春天的美丽,认识春天的特征。

4、表现。

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蜡笔画、粘贴画等不同的方法表现春天。 5、评价。

以随机评价为主,鼓励出色的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互相评价。 6、拓展。

(1)同学们,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一只山雀每天可啄食松毛虫184条、蛾30只以上,一昼夜吃的害虫相当于自己体重的1﹒5倍。一只猫头鹰一年可灭田鼠1000只,减少一吨粮食的损失。一只杜鹃一次可吃173条松毛虫、12只金龟子、49条五毒蛾幼虫。可是,现在我们地球上鸟的种类和数量在一天天减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启发学生回答: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各种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答)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春天多美丽》这一课,知道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做爱鸟、护鸟的模范,让大自然中有更多的鸟儿在蓝天上飞翔。 教学笔记

7、教学后记。

3 春天好热闹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春天的到来,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意识。

2、艺术目标。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各种春天里的小鸟的叫声,在游戏、歌唱中学会歌曲《春天来了》,从中感受艺术,在表演创作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聆听。

欣赏歌曲《春天来了》,学生随音乐律动。 师:你们在听音乐跳舞时是什么心情? 听听歌里唱的是一幅什么情景。 2、感受。

歌曲中都有哪些鸟?你能模仿一下他们的叫声么? 3、表现。

(1)学习歌曲,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师:这是一首表现春天的歌曲,同学们演唱时应该怎样呀?

(2)教师有感情地边弹琴边范唱歌曲,加上几个简单的即兴舞蹈动作。 (3)随着音乐节奏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全班轻声朗读歌词,随老师琴声默唱歌曲,轻声哼唱,准确而清晰地唱。

(4)学生基本唱会歌曲后,启发学生的情感,调动想像,有感情地演唱,并加上表演动作,边唱边跳。

(5)师:我们再为这首歌加上乐器,可以加哪些乐器呢? 说说可以选择哪些乐器?

(学生选择的乐器:三角铁、碰铃、打击乐器、沙棰等)

师:那我们就试着选这些乐器为歌曲伴奏,同学们可以自由敲击你认为合适的节奏。

(6)学生边唱边尝试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 4、评价。

教师随机进行评价,鼓励大胆、有疮创意的学生。 5、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1、导入。

森林里的动物们也和大家一样非常喜爱春天,他们要举办一个新春音乐会,庆祝春天的来到。我们也来参加吧!现在请你们小组商量一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方式最有创意,配合的最好。

2、表现。

学生可通过诗歌、儿歌、歌曲、散文、舞蹈等形式表现春天。 3、欣赏。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儿童作品,为下一步绘画作准备。 4、绘画。

鼓励学生拿起彩笔,大胆表现一场春天的音乐会。 5、评价。

自我评价: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学生互评:其他同学表演、绘制的怎么样? 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是有引导性的、目的性的。 6、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欢乐的动物园

一、教学内容。 1 好个长鼻子。 3 森林大王。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欢乐的动物园”为单元主题,设计了《好个长鼻子》、《飞吧!小鸟》、《森林大王》、《动物狂欢节》等四个教学内容,就是要提供一个环保

教育平台,让学生去说一说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学一学大象、小象的嬉戏场景,议一议狮子大王的传奇故事,做一做各具特点的动物形象,还可以去触摸、观赏、评论、表演、创造等,让他们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对动物的情感,表现动物的可爱,表现动物与人的亲密关系,表现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人类要为动物创造一个快活的林园的信念。让孩子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人与动物是好朋友,地球是我们与动物的共同家园,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在浓浓的爱意中变的更纯洁、更诚实、更富有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聆听、想像、游戏等多种方式感受描绘大象的音乐,通过美术作品了解象的相关知识,从而懂得保护自然、爱护动物。通过聆听《狮王进行曲》,初步感知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进一步增强喜爱、保护动物的情感。在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中获得表现与创造的快乐。

2、艺术目标。

学唱歌曲《小象》,有感情地进行对唱表演。

能用自然的声音清晰地演唱歌曲,尝试进行歌词创编及动作创编、表现活动。

感知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之间的关系,尝试记忆音乐主题。 四、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善待动物之心,并初步感受艺术语言的魅力,通过模仿动物做一些有趣味的游戏和听有关描写动物的音乐,制作动物的面具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五、教学重点。

在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中获得表现与创造的快乐;有感情的进行对唱表演。

六、教学难点。

进行歌词创编以及动作创编、表现活动。 七、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乐录音磁带、打击乐器等。 八、课时安排。 3课时。

1 好个长鼻子。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聆听、想像、游戏等多种方式感受描绘大象的音乐,通过美术作品或录象了解象的形态、习性等相关知识,从而懂得保护自然、爱护动物。

体会和朋友在一起表演的快乐。 2、艺术目标。

感受和体会《大象》和《小象》不同的音乐形象与情绪,理解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能根据《大象》和《小象》的音乐,按节奏自由拓印。 学唱歌曲《小象》,有感情地进行对唱表演。

能用自然的声音清晰地演唱歌曲,尝试进行歌词创编及动作创编、表现活动。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弹奏歌曲《小象》,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愉快地走进教室,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2、聆听音乐作品。

师:谁能把想像中的“小象”用动作即兴表演出来? 学生自由地模仿、表现音乐形象和情景。

3、师生共同创编儿歌,用动作表现“象”的样子。 如:象的样子是——

长长鼻子大耳朵,身体庞大像座山; 四腿粗壮像柱子,两颗象牙似双剑。 4、探究性学习:寻找大象的声音。

(1)让学生想像大象走路会是怎样的,学生可适当模仿。

(2)教师出示几种打击乐器,并敲击,让学生辨别该声响是否符合大象走路的声音,从而得出:大象的音乐应是重重的、缓慢的、低沉的。

(3)学生在教室周围自主探究“大象的声音”,寻找可以表现大象走路的声音的方式。

(4)学生展示各自探究到的方式及声音。

(5)请两位学生模仿大象走路的样子,其他学生用各自寻找的声音为其伴奏。

5、聆听作品《大象》。

(1)学生听后交流:该音乐适合表现什么样的动物?为什么?(了解

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

(2)出示作品标题《大象》,并简介作曲家。 6、游戏。

(1)请两位学生分别听音乐片段模仿象走路,其他学生评价。 (2)全体学生听音乐共同做游戏。 7、在游戏中结束新课。 8、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1、谈话导入。

(1)学生反馈上节课的课后作业搜集情况:有关象的形态、习性及有关的图片、故事、书籍等。

(2)教师出示课本上的图片,介绍相关的知识。

(3)教师总结:象,聪明,友善,团结,很有情感的动物,擅长用鼻子帮人们做事,是人类的好朋友。

(4)提问:两只小象碰见了,会怎么表示呢?会大招呼吗?怎么打招呼?

(5)学生两人间尝试表演(播放《小象》的音乐做背景音乐)。 2、学习歌曲《小象》。

(1)教师:“有一首歌曲叫《小象》,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师生欣赏歌曲《小象》

(2)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回答问题。 (3)演唱歌曲《小象》。

3、创编活动:戏剧表演《两只小象》。

(1)教师:“两只小象见面了,会用鼻子来表示友好,那其它的动物呢?” (启发学生创编歌词。如:两只小狗,汪汪汪,路边走呀,汪汪汪,见面摇尾巴,汪汪汪,见面摇尾巴,汪汪汪。)

(2)学生自主思考或与小组合作交流,形成统一意见。 (3)学生交流自己或小组合作的作品,教师板书记录。

(4)各组依据板书的记录,选择两种动物来创编律动。

(5)各组接龙表演(可以自选打击乐器伴奏)。教师要求:表演者要大方,演完后要敬礼;听众要鼓掌致礼,并用掌声的大小、长短来评价。

4、教学后记。

3 森林大王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聆听《狮王进行曲》,初步感知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进一步增强喜爱、保护动物的情感。在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中获得表现与创造的快乐。

2、艺术目标。

感知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之间的关系,尝试记忆音乐主题。 二、教学过程。

1、听音乐,师生自由模仿动物。(营造音乐氛围,创设快乐情绪。)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自由做动作模仿表现,相互打招呼、问候。 (3)教师谈话,引出新课。

2、听音乐《狮王进行曲》,感受音乐的情绪。 (1)听《狮王进行曲》的引子部分,学生谈感受。 (2)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

(3)用图形表示情绪,并引导学生用身体、表情来表现心中的感觉。 (4)引导聆听。(教师:现在,有一只非常特殊的动物就要来了,听一听,你能猜猜它是谁吗?)

3、听全曲,感受音乐形象及其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

(1)听《狮王进行曲》的主题旋律,学生回答:“是谁来了?在干什么?”教师板书学生的发言,分析、总结、对比聆听,引导得出:“是大动物,因为音乐声低、慢、重。”

(2)再听《狮王进行曲》的主题旋律,学生给音乐取名。 (3)教师肯定学生的发言,并出示课题,介绍作曲家。 4、学习哼唱音乐主题,并尝试记忆。

(1)学生听琴,用一个字模唱(如bang)狮王的主题音乐。 (2)二听《狮王进行曲》的主题旋律,学生边自由模仿活动,边听辩:狮王的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有什么感觉?

(3)出示大、小狮子头像,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到黑板上。 (4)教师提问:“刚才,除了听到狮王的音乐声,我们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5)学生模仿狮王的吼叫声。

(6)教师在黑板上用线条“画声音”,学生选择旋律线,如:上行线、下行线、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半圆形线、直线、波浪线等(使学生了解旋律进行方向)。

5、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表现能力,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1)教师提问:“狮王为什么吼叫?”学生自由联想,发言。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所联想到的“情景”,并随着音乐表演(自主表演、合作表演均可)。

(3)学生小组内评价。

(4)教师谈自己对“狮王吼叫”的理解,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5)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此时的情感。

(6)结束语: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活动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希望大家在平时也能多多交往,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让友爱之花开的更加鲜艳、灿烂。

6、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金太阳

一、教学内容。 1 我的太阳。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太阳”为主题,由《我的太阳》、《七色光》两个课题组成。通过创设以表现“美丽的太阳”为主线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表演、绘画、歌唱、舞蹈、制作等艺术活动中,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形体律动,节奏等基

本要素。还要通过对太阳的观察和富有情感的想像,引发学生感受太阳带给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创作出富有个性的太阳艺术作品。通过教学,教育学生心中有“太阳”,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三、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围绕“太阳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太阳出来暖洋洋”等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爱科学。

2、艺术目标。

引导学生在说太阳、感受太阳、演太阳、唱太阳、表现太阳、画太阳等艺术活动中,学习应用色彩、形体律动、节奏等基本要素表现太阳,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同时体现教学活动的人文性,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给周围的人送去温暖和关怀。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爱科学。 六、教学难点。

用色彩、形体律动、节奏等基本要素表现太阳,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七、教学准备。

电子琴、太阳头饰、油画棒、画纸等。 八、课时安排。 2课时。

1 我的太阳。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围绕“太阳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太阳出来暖洋洋”等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爱科学。

2、艺术目标。

引导学生在说太阳、感受太阳、演太阳、唱太阳、表现太阳、画太阳等艺术活动中,学习应用色彩、形体律动、节奏等基本要素表现太阳,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听音乐《太阳》做律动进教室。

(1)以猜谜语引出课题,调动积极性(有个老公公,面孔红彤彤,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

(2)引导学生观察和想像。

“说说你知道的太阳”。从太阳的形状、颜色、出现时间、会发光和热等方面说一说,讨论交流和教师总结使学生对太阳有较完整的印象。

2、感受。

创设意境,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教师弹奏四川民歌《太阳》,请学生聆听。

教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太阳升起,伴着早晨日出的音乐,仔细听,认真感受太阳带给我们的光芒和温暖。(新的一天开始了,太阳慢慢地升起,越升越高,小草长绿了,花儿睡醒了,张开了笑脸。天色越来越亮,美丽的景色在太阳的照耀下呈现)。

3、讨论。

结合生活现象讨论太阳的作用。

通过讨论,学生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老师边画边总结:太阳,树木,成熟的果实,嫩绿的小草,美丽的花朵,快乐的小动物等。

4、交流。

抒发感情,充满感情地对太阳说一句话。

教师:“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太阳带来得光明和温暖,这个时候,你想对太阳公公说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

5、表现。

体验内心感受,演太阳。(进行戏剧渗透)

通过想像——讨论——体验,合作表演太阳,分小组为太阳创编小故事,进行环保教育。(或表演自己知道的太阳故事,如;《夸父追日》)

(1)熟悉音乐。

学生自由躺在地上,边听歌曲《太阳》,边想象感受晒太阳。 教师:“今天太阳公公很高兴,阳光明媚又温暖,让我们也微笑着,闭上眼睛,选择一个你舒服的姿势,躺在软软的草坪上,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好舒服啊!”

(2)节奏训练,让学生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技巧。 6、师生互动。

教师和学生一起坐在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由易到难对学生进行节奏

训练:

(1)打强拍(手上动作); (2)打强拍、次强拍; (3)打出强、弱、次强、弱拍; (4)脚踏拍子; (5)手脚并用;

(6)自由组合做拍手游戏。 7、教师范唱。

通过教师的演唱,领会唱歌的技巧。(声音洪亮,有感情,咬字清楚,音色优美等。)

8、演唱处理。

以多种形式学唱歌曲,如:边表演自己喜欢的动作边学唱,有助于记忆歌词和发展求异思维;男女对唱、分组接唱等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以多种艺术形式巩固歌曲,如:乐器伴奏,歌舞,戏剧表演等。 9、评价。

可以将表演的场景拍照或录音,存入“艺术成长纪录夹”。 10、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1、欣赏。

欣赏有关太阳的摄影作品,进一步体会不同时段的太阳的魅力。 2、表现。

(1)用多种语言说出“太阳”,主要学会英语“sun”。 (2)发挥想像,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太阳是什么样?为什么? (3)用绘画、粘贴、泥塑、头饰等艺术手段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3、评价。

(1)展示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

(2)互相评价,你认为谁画的最好?哪个地方值得你学习? 4、拓展。

同学们心目中的太阳比天上的太阳更美丽,更有趣。希望你们心中都有

一颗小小的太阳,发出光和热,给周围的人送去温暖和关怀。大家可以怎么做?

5、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我的玩具

一、教学内容。 1 请你跳个舞。 2 玩具总动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我的玩具”为主题,由《请你跳个舞》、《小猫咪》、《玩具总动员》、《会滚动的玩具》四课内容组成。通过歌唱、手工、绘画、集体舞表演等艺术形式,在孩子们眼前展现一个奇妙的玩具世界;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引发他们对玩具的兴趣和关爱,使他们在玩玩具中提高交往能力,在描绘与制作玩具的同时提高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发展想像力及表现力。

三、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舞蹈、美工、制作等艺术活动,感受友情,让学生体会在集体中进行艺术创作、表演的快乐。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渗透爱护物品的思想。

2、艺术目标。

学习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用舞蹈感受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学习用剪、贴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艺术造型,在活动中体验创作与交流的乐趣。能随着老师的琴声用欢快的情绪、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通过改编歌词等活动。

四、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游戏,在玩玩、唱唱、跳跳中学会歌曲。教师给孩子充分发表看法的机会。

五、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渗透爱护物品的思想。学习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用舞蹈感受四二

拍的强弱规律

六、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在集体中进行艺术创作、表演的快乐。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学习用剪、贴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艺术造型,在活动中体验创作与交流的乐趣。

七、教学准备。 电子琴、磁带。 八、课时安排。 2课时。

1 请你跳个舞。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舞蹈、美工、制作等艺术活动,感受友情,让学生体会在集体中进行艺术创作、表演的快乐。

2、艺术目标。

学习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用舞蹈感受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学习用剪、贴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艺术造型,在活动中体验创作与交流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听音乐学小鸟飞入教室。 练声与律动。

出示小节线 “/”,终止线“//”。 (1)、由小朋友自我介绍。

(2)、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他们今天有点不高兴,因为他们迷路了,他们想请小朋友们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好吗?

(3)、教师发准备好的旋律请小朋友填写小节线和终止线。 引入:师:送走了老朋友,迎来了新朋友。猜猜他们是谁?

(1)、扮演小熊和洋娃娃的小朋友上台来。他们为我们带来一个节目:跳舞。

(2)、进入FLASH,边放边讲故事。

5、(1)听曲子,听听小熊和洋娃娃跳的是什么舞? (2)、第二遍听,问圆圈舞怎样跳? (3)、念歌词。 (4)、交换念歌词。

(5)、 跟琴试唱。

(6)、提要求:唱歌要象小黄莺一样演唱。 (7)、男女生轮唱。 (8)、歌表演。

6、(1)拓展:师:听,水晶宫殿里传来了呼喊声,原来是洋娃娃的爸爸妈妈,他们呼喊着洋娃娃和小熊快点回家,因为在水晶宫殿里还有好多森林里的小动物,领国的公主和王子,小朋友来看看他们是谁?

进入FALSH,可是这些人啊,都蒙着脸,请小朋友猜猜他们是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3)把讨论好的歌词唱给老师听。 (4)带着头饰歌表演。 7、听琴出教室。 8、教学后记。

3 玩具进行曲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提倡自己的玩具大家玩、自己的快乐大家分享。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渗透爱护物品的思想。

2、艺术目标。

能随着老师的琴声用欢快的情绪、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通过改编歌词等活动。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 2、学唱歌曲: (1)、导入:

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了一个什么啊(玩具)。它可是老师小时侯最喜欢的玩具哦(说说小时侯的故事)。

(2)、今天小朋友也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谁愿意说说自己与玩具朋友的故事啊。

3、学习歌曲:

(1)、播放录音,小朋友随音乐节奏拍手初步感受歌曲《玩具进行曲》的旋律。

(2)、轻声读唱歌词。 (3)、教师范唱。

(4)、多听(小朋友可轻声模唱)感受音乐,要求小朋友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5)、学会歌曲后,请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玩具编进歌词唱一唱。 (6)、完整演唱。 4、音乐游戏:

(1)、在学会歌曲后。可安排学生跟着音乐走一走,鼓励学生每人创造一种走步的姿势(例如:用脚尖走、学小猫走、学小兔走等)在教室里自由行走。在听到音乐用各种姿势行走当中,音乐停止,动作立即停止,同时身体摆出一个“玩具形体造型”(固定一种身体姿势不动)。音乐再行动时,继续行走。

(2)、小朋友上台表演,并给于鼓励。 5、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 一起玩

一、教学内容。 1 跳个螃蟹舞。 3 骑骑小木马。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我们将“一起玩”作为单元主题,设计了《跳个螃蟹舞》、《快点捉住他》、《骑骑小木马》、《来玩过家家》这四个教学内容,其素材均来源于学生生活中最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并通过音乐、绘画、舞蹈、手工制作、泥工、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感知力,在唱唱、玩玩的游戏中逐渐增强艺术的想像力与表现力。

三、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感受螃蟹可爱有趣的特点。在积极参与及合作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表演的乐趣。回忆童年骑木马的经历,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艺术目标。

指导学生自信大胆地演唱歌曲。帮助学生了解歌曲所描绘的情节和意境,使其主动参与舞蹈创编和戏剧表演。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方法。

通过手指模仿螃蟹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五、教学重点。 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六、教学难点。

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感受螃蟹可爱有趣的特点。 七、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螃蟹的图片、教师制作的木马。。 八、课时安排。 3课时。

1 跳个螃蟹舞。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感受螃蟹可爱有趣的特点。在积极参与及合作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表演的乐趣。

2、艺术目标。

指导学生自信大胆地演唱歌曲。帮助学生了解歌曲所描绘的情节和意境,使其主动参与舞蹈创编和戏剧表演。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律动。

3、学习歌曲:《螃蟹歌》 (1)、创设情境: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动物(出事螃蟹图片),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螃蟹,它有一对大夹子。

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老师就请大家听一首有关螃蟹的歌,你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范唱:《螃蟹歌》 学生听歌曲回答。

师:大家觉得语言和我们有些不同,听得不清楚,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这就是大家听不清楚的原因。大家知道螃蟹一般都生活在水里,比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水源充足,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里经常会见到螃蟹,有时会被螃蟹夹到,他们就把这样的事编到歌里来唱,是不是很有趣?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的情绪怎样?

教师再唱《螃蟹歌》

学生听歌曲《螃蟹歌》,并回答。 (2)、学习歌曲:

引导学生读准方言:哥:guo,只zi,脚:jiuo,个:guo,壳:kuo,河:huo。

听唱法学习歌曲,并唱准旋律及方言,读音要准确。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体验不同地区文化的特点。

学生随琴分句学习歌曲。 学生随琴听歌曲,默唱。 学生随琴完整唱歌曲。 4、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实践与反思: (1)、师生分段接唱。 (2)、男女生接唱。 (3)、分组分段接唱。 创编动作:

引导学生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情绪。

师:《螃蟹歌》很有趣,那螃蟹走路是什么样子呢?一会儿情同学们模仿螃蟹走路的样子来为歌曲做表演 (提示:两人一组,一人扮演螃蟹,一人扮演被夹的小朋友,随着歌词的发展编动作)。

(1)、学生分组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2)、各组汇报并表现歌曲。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螃蟹歌》,感受了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运用了四川方言演唱。同学们为歌曲《螃蟹歌》创编的动作很形象。课后清同学们把歌曲《螃蟹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3、教学后记。

3 骑骑小木马。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回忆童年骑木马的经历,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艺术目标。

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手拿制作的小木马:“同学们,我的小木马来和大家一块玩了,看,它在跳舞呢!你们也来吧!”

教师:“刚才木马跳舞是什么样的?你能用歌声或舞蹈动作表现它吗?”(教师弹奏《木马谣》的音乐。)

2、节奏模仿游戏。

教师手拿小木马,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模仿小木马跑动的响声,为学习歌曲的节奏作铺垫。

3、聆听。

教师再次弹奏歌曲的旋律,并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仔细听听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听完后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2)、歌曲中的小朋友要骑木马去哪里?去干吗? 4、讲述。

教师简介歌曲的背景知识。 5、学唱歌曲。

(1)、仔细聆听教师的范唱,感受歌中小朋友思念亲人的心情。 (2)、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

(4)、跟琴声用“lu”轻声哼唱旋律。 (5)、跟琴声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6、表演与评价。 7、教学后记。

第七单元 节日的快乐

一、教学内容。 1 快乐的六一。 3 鼓乐咚咚。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节日的快乐”为主题,由《快乐的六一》、《礼花漫天飞》、《鼓声咚咚》、《气球飞呀飞》四个课题组成。通过歌唱、打击乐器演奏、手工制作、绘画、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孩子们感受节日的快乐,并懂得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去装饰生活,使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庆祝“六一”儿童节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热爱世界大家庭的情感与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了解不同地域、民族丰富多彩的“六一”节日庆祝活动,以及不同的庆祝方式。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对鼓的学习,了解有关鼓的知识。在艺术氛围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

感。

2、艺术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快乐的“六一”》,尝试用小合唱、打击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拼摆“六一”娃娃,为“六一”娃娃的衣服添画花纹等多种艺术形式,提高艺术的表现与创造能力。通过学唱歌曲《大鼓小鼓心相通》、用废旧材料制作鼓、学习用简单的鼓点打腰鼓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速度、力度的变化,学会腰鼓的演奏技巧,鼓励学生在学会鼓点后,能自己创编鼓点。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艺术形式,认知。 五、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快乐的“六一”》,尝试用小合唱、打击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拼摆“六一”娃娃,为“六一”娃娃的衣服添画花纹等多种艺术形式,提高艺术的表现与创造能力。通过学唱歌曲《大鼓小鼓心相通》、用废旧材料制作鼓、学习用简单的鼓点打腰鼓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速度、力度的变化,学会腰鼓的演奏技巧,鼓励学生在学会鼓点后,能自己创编鼓点。

六、教学难点。

用废旧材料制作鼓、学习用简单的鼓点打腰鼓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速度、力度的变化,学会腰鼓的演奏技巧,鼓励学生在学会鼓点后,能自己创编鼓点。

七、教学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器、图片等。 八、课时安排。 3课时。

1 快乐的“六一”。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了解不同地域、民族丰富多彩的“六一”节日庆祝活动,以及不同的庆祝方式。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2、艺术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快乐的“六一”》,尝试用小合唱、打击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拼摆“六一”娃娃,为“六一”娃娃的衣服添画花纹等多种艺术形式,提高艺术的表现与创造能力。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请学生欣赏歌曲,根据歌词内容为歌曲起个名字。 2、交流。

(1)、请说一说“六一”是谁的节日? (2)、你怎样度过“六一”儿童节的? 3、聆听。

让学生再次聆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过“六一”的,听完后把印象最深的歌词告诉老师。

4、游戏。 5、探究。

找出最难的乐句,大家跟着琴唱一唱。 6、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1、表现。

和老师一块唱全曲,说一说应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演唱歌曲。 2、创造。

和小伙伴一起合作表演这首歌曲。

想一想,说一说,你们打算用下图中哪一种形式表演《庆祝“六一”》。 3、表现。

在教学中分出合唱角、打击乐器演奏角、舞蹈表演角,请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角,与那个角的小伙伴合作表演这首歌曲。

4、展示。

三个组的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上台展示自己的表演。 全班同学合作表演全曲。 5、评价。 6、教学后记。

3 鼓乐咚咚。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探索鼓产生和应用的文化背景,知道鼓与音乐、舞蹈、戏曲等文化的密切关系。通过对鼓的学习,了解有关鼓的知识。在艺术氛围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艺术目标。

本课通过学唱歌曲《大鼓小鼓心相通》、用废旧材料制作鼓、学习用简单的鼓点打腰鼓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速度、力度的变化,学会腰鼓的演奏技巧,鼓励学生在学会鼓点后,能自己创编鼓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听一听老师演奏的是哪一种乐器?(教师演奏一段鼓点) 2、表现。

请学生说一说与鼓有关的词语。 3、模仿。

让学生欣赏各种鼓,教师出示图片,有条件的话教师可先让学生听听各种鼓的声音,然后用自己的声音模仿鼓声。(如:咚、咚咚、叭、叭叭、嘭、嘭彭、噗、噗噗、嗒、嗒嗒、嗵、嗵嗵等。)

4、聆听。

(1)、欣赏歌曲《大鼓小鼓心相通》,说一说歌曲中的大鼓小鼓是怎样歌唱的?

(2)、试着读一读:2/4

x x|x x|x xx|xx x|| 咚 嗵 咚 嗵 咚 嗵嗵咚嗵 嗵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 5、创造。

鼓励学生用x x| xx x|的节奏进行衬词创编。 6、表现。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大鼓小鼓心相通》。欣赏全曲,初步感受歌曲跳跃的旋律与欢快的情绪。

7、游戏。

(1)、教师和学生接龙演唱全曲。教师先唱歌词部分,学生接唱衬词部分。

(2)、再进行反向接龙游戏,帮助学生学唱全曲。 8、评价。 9、教学后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kc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