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听课评课记录

更新时间:2024-03-03 22:5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开国大典》听课评课记录

《开国大典》是一篇长文,整体把握是必须的,然而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该怎样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文章而不仅仅是走过场呢?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烦琐和肢解,来达到“长文短教”,提高效率?怎样用微视频教学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成了我在《开国大典》一课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和为之践行的做法。 我的教学流程是:师生问好,齐呼班魂——影片导入,烘托氛围——检查预习,温故知新——析意悟情,感受意蕴——微视频引领,激活思维——归纳总结,再现主题

随着磨课的深入和推进,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这一节课,深感课上有不尽人意之处:

1.在这篇课文里,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几乎处处可感,毋庸置疑,这也是本课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在揭示何为场面描写时,镜头聚焦在主要人物身上,巧妙地渗透了“点面结合”这一知识。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感觉自己处理得还不够巧妙和得当。

2、说起阅读教学,我想,它应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班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自悟、合作解疑,从而理解课文的主旨。但也有小部分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疏于表达,缺乏语言的敏锐感受力,缺乏主动性,需要通过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来帮助引导,在循序渐进中逐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于课堂上的朗读形式,在这节课上所呈现出来的是,齐读较多。这样可能能更好地展现当时会场气氛的热烈、隆重,以及人们激动、自豪的心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没有更好地体现朗读的多元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和个性化体验。我班的学生参与性特别强,只是由于时间的原因,课堂上的发言面我没有全面铺开,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平时的教学和工作中的细

节。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敬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我的第二次教学设计质量上有所提升。

于老师能紧密的围绕着课题的研究方式展开教学,从情境法和联想法入手,完成自己的设计思路。课堂上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时的壮观场面,根据录像场面让学生想象当时人们的心情。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的精彩发言,让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会不喜欢?

在这儿,有个小小的困惑:由于结构上的安排,我感觉教学上出现了前松后紧的局面。能否把微视频的第一个内容,播放庆祝国庆节的场面,调整顺序安排在目标检测题后,让学生的想象无限放大,过渡语偏长,占用的时间偏多,不妨再精练一些。这样也可以合理安排时间。

从教学环节上能够看出,于老师精心解读文本,巧妙设计,使课堂煜煜生辉。在教学中采用了“叩其一点,散发开去”的方法,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条串联珍珠的丝线。于老师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在这儿,提个小小的建议:能够在开场设计古诗诵读环节,引出毛主席的诗词,烘托课堂氛围。 周艳艳老师:

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源头活水,课堂上于老师的问题串一步到位,整合问题,串联一篇。例如:“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快速浏览课文,在描写大典进行的时间、项目的语句上做上标记。”“描写典礼的文字中蕴藏着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等,让学生的思绪随着问题层层展开,引导学生应用“读——找——换——想——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即“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融入情感——想象场面——升华感情——回读体会写法特点。让我受益匪浅。 武保重老师:

由好奇而读文,因读文而发现,因发现而生疑。根据这三步,带着问题走入课文,初观其貌,提纲契领,在这种读、思、议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了次次对话,这是于老师课堂上呈现的一大亮点。

提个建议:如果结束处布置小练笔的作业,可以结合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把自己当作参加开国大典的一个普通民众,写写1949年10月1日当天的见闻感受。以此形象解读场面描写。读中悟写,读写结合。效果是否更佳? 李海霞老师: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就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于老师的这节课上,正是用引导的策略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的参与性极高,回答的问题跟老师的提问内容是完全一致的,是有效的。

我关注了一下,课堂上有2个学生举手的次数只有4次,基本上都是在朗读生词和课文片断时才举得手,他们两个也仅仅在小组朗读课文时站起来,其他问题只是旁观,看似性格很内向。希望于老师能够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来鼓励这些同学积极大胆的举手发言,以此提高这些同学的自信心。 于飞飞老师总结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团队的支持促进个人的发展。 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我提出了这么多宝贵的、有价值的建议,为我的第二次教学设计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有了实践反思,有了大家的真知灼见,更有了专业引领,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会有崭新的突破!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jt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