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
更新时间:2024-06-24 06: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语言文字应用
学法指导 1.必学内容 2.学习指导
(1)通过例子了解汉语特点。
(2)掌握“工具箱”中的知识点,早读朗读。 (3)完成“小试身手”中相关练习。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一、新课导入 1.单数复数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杜牧《金谷园》 秋雁南飞
——是一只大雁?两只大雁?还是一群? 游鱼戏水
——是一条鱼?两条鱼?还是一群鱼?
在“秋雁南飞”、 “游鱼戏水”中,如果去揣摩单数还是复数,就失去了这句话应有的韵味。
汉语中数量等方面的模糊,其实就是汉语含蓄委婉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存在使汉语具有无穷的韵味。 2.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 《杯子?被子?》:
不知道汉语的音节有声调。 《男狗?女狗?》:
不了解汉语词语的搭配。 《我给了他一刀》: 分不清汉语的量词。 (1)词语搭配不同
印欧语中:凡有生命的动植物,雄性和雌性分别用“male”和“female”表示。
汉语中:人用“男、女”,动物用“公、母”或“雄、雌”表示。
不同语言中有些词语的意思看起来相同,其实并不是严格对应关系,只是部分重合。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
汉语在人称、数量、表示时间的词语、声调等方面与外国语的不同,使汉语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这决定了汉语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她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独到的特性。 二、现代汉语的特点 1.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
(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汉语音节的音高变化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四声。 (2)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声母、韵母、声调 2.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1)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2)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 (3)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古代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里是双音节词占优势。使用频率最高的现代汉语8000个常用词中,双音节词占70%以上。
·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
在汉语双音节词的构词上来看,世界语言中三种构词方式“派生、重叠、复合”在汉语中都存在,其中以复合式合成词为主。
·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量词又分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名量词多。汉语也有直接在动词后用“数词+名词”的形式,如“给了一刀、踢了一脚、看了一眼”等,表示动作的量,就是动量词。如“去过一次、叫了一声、等了一会儿玩了三天、走了三趟”等放在动词后面表时间的量就叫做时量词。 按要求读下列句子: 宝玉,宝玉,你好( ) A 表亲切感情 B 表怨恨感情 3.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1)词没有形态变化 (2)虚词重要而丰富 (3)语序的作用重要 ·词没有形态变化 他:he his him
do:doing does did done ·虚词重要而丰富 不≠没 又≠再
1、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2、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我不看见你。 3、我一直对战争片没感兴趣。 4、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 5、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6、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7、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吧。 8、别着急,又等一会儿他就回来。 或者 还是
1、你用汉语还是英语讲都可以。 2、他每天晚上12点还是1点才睡觉。 3、你喝点儿什么?啤酒或者可乐? 4、你们是明天回国或者后天回国呢? 让人头疼的“了、着、过” 1、在一个村子里住一对老夫妻。 2、她马上拉妈妈的手到小卖部里去了。 3、他们正吃饭着的时候外边下起雨来。 4、我看见老师正在操场上跑步着。 5、我昨天感冒了,老流了鼻涕。 6、吵架过后,他请求了我原谅他。 7、我在大学学习时打乒乓球过。 8、来中国后我一次也没有回日本过。 ·语序的作用重要
杨树达编著的《汉文文言修辞学》第三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平江李次青元度本书生,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
酒席上,一位男客人向一位美丽的太太敬酒,嘴里念到:“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位太太立刻举杯回敬道:“醉酒之意不在翁”。她的丈夫马上接道:“醉酒之翁不在意”。旁边一位客人凑趣道:“在意之翁不醉酒。”以上四人说的话都是耐人寻味的话,请说说各有什么含义。
参考:1、男宾客借用欧阳修的句子来表示对美女的赞赏与恭敬;2、女宾客羞涩的表示自己虽有醉意,但与来敬酒者无关;3、女士的丈夫尴尬中故作镇静,自我解脱(含义深远);4、客人看出了其中的奥妙。 三、“现代汉语”
狭义的“现代汉语”就是指“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1.某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
(1)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现在请乡长讲话!”
(2)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乡长说:“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 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3)乡长说:“不要酱瓜,我拣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乡长说:“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4)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乡长说:“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2.藏语“扎西德勒”的来历
藏语“扎西德勒”是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西藏人对人的祝福就说“扎西德勒”。
但是你知道它原来的意思吗?福建与西藏林芝是对口挂钩扶贫对子,据到那边去的人回来说,西藏人给他们说“扎西德勒”是一句汉语,确切地说是一句福建的“闽南话”。
原来,唐朝的文成公主和蕃进藏,每到一个地方,就用唐朝的“官话”问道:“夹系袋嘞?”(即:这是哪里?)。西藏当地人一听尊贵的文成公主一路反复说“夹系袋嘞?”,便认为这是一句表示吉祥如意的祝福语,便逐渐流传开来以“扎西德勒”来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这便是藏语“扎西德勒”的由来。 3.古代汉语——厦门话
1972年,美国先驱者10号宇宙飞船向宇宙空间播出地球上60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其中选用的两种中国语言是:代表现代汉语的北京话和代表古代汉语的厦门话。
闽南语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地方语言,可以称得上是方言中的活化石。
远在唐汉时间,闽南语根本上就是官话,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据说唐诗如果用闽南语朗诵,会更压韵,也更好听,想想那时候李世民、李隆基、杨玉环,还有李白、杜甫都操着一口闽南语,还真是有意思。
四、小试身手 1.练习二:
两诗中除了有表示时间的名词(今)和副词(曾)外,汉语动词在入句后并没有时、体、态的形态变化,因此要判断句中的动作和行为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甚至读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去体会,这些特点,使是个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意味深远隽永。李白的这两首诗呈现出“朦胧美的原因就在于此。” 2.练习三:
“白”在英语里象征圣洁,用于婚礼,在汉语里却是悲痛,用于葬礼。
“红”在英语里多与流血、战争、恐怖、淫荡等有关,在汉语里却是喜庆、欢乐、革命等褒义的象征。 五、布置作业 1.预习“古今言殊”。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2.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词上的不同之处。 3.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的汉语自远古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和民族的交流融合,其词汇和语音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很大的演变。正是这种发展和演变,使得汉语这一看似古板呆滞的东西,具有了旺盛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使得我们的民族语言常用常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例子导读
(一)故事:“秀才买柴”
1.同一个字词,文言文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也往往大不一样。 2.古今汉语在语序、句式、词类方面存在差异。 (二)古文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
1.古代汉语词汇多为单音节词,到现代演化为双音节词。 2.古代汉语的某些词在现代使用时,用法上受到了很大限制。 3.古代汉语的某些词的某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三)古今句式
1.在阅读古代书籍的时候,文言文中的某些词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相同,但它实际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的。
2.语法方面,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现代几乎不用了。 三、汉语语音的演变
汉字结构的方法中,以形声造字和方法最常用,因而形声字也为最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不断深入、进步,一些新发现的元素及物质,都可以形声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比如:镭、锶等等。而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凉”“晾”“谅”和形声结构,是否在提示我们,在先前造字之初,这个“京”字,原本是读“liang”的呢!再如: 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又如:
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以上这几首诗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我们是否可判断出,这“回”字,在古代极有可能读作“huái”呢?
古代有个叫胡曾的人,写过一首《嘲妻家人语音不正》诗:“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忽然云雨至,却道是天?因?。”如果我们不了解古今汉语读音的变化,一定会觉得这个人真是鸡蛋里挑骨头。很显然,当时这个时期,这个“十”肯定不读shi,这个“针”肯定也不读zhen,“阴”肯定不读yin。 四、汉语词汇的演变 1.词语的词形变化
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简称“一个字一个词”。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多音词,文言中的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多音词相对比,有以下几种情形。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如;老──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兔子。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如: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粹──纯粹。
(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单音词与多音词没有相同的语素。 如;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股──大腿。 文言中也有小部分复音词,它的构成情况大致如下。 单纯的双音词,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叠音词,如:翩翩、霏霏;
②联绵词,如:参差、惆怅(双声关系).须臾、仓皇(叠韵关系)。这些词虽然由两个字组成,词义却是由这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的,不能拆开解释。 合成的双音词,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联合式,如:婚姻、宾客; ②偏正式,如;天子、布衣; ③前缀后缀式,如:阿爷、率尔;
④偏义复词,如:存亡(《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存亡”偏指“亡”)。耳目(《笑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中的“耳目”偏指“目”)。偏义复词,要根据上下文。注意它的“偏义”所在。 2.词语的消长变化
随着社会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也要相应地产生新词来表达这些新事物。 (1)社会生活方面:
社会是文明的摇篮,中国社会的巨变要求作为文化的词汇以第一时间反映社会现实。以此出现了许多具有典型形象的词汇:
(a)政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指导方针“和谐社会”、“小康生活”等;又有供全民贯彻的“三个代表”、“三农问题”、“保先教育”等。
(b)经济方面:如改革后的“经济特区”,指导性的“十五、十一五”计划,再有以旅游业为头的“红色旅游”、“无烟工业”等,还有经济的附属词汇如 “白领、个税改革”等。
(c)文化方面:新事物的不断产生为了适应市场而产生了词汇如“红色文化”、“素质教育”、“超级女生”等;也有外来的“拜金主义”等。 (2)网络用语方面:
网络与计算机是20世纪的象征,它代表着先进和高效,十几年时间便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所以当之无愧是新词产生最多的一个领域。如“硬件、网吧、IT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数的附属词汇,共约万个。但也有一些如“PK、1314(一生一世)”等网络异化词现象。 (3)科学技术方面:
有人说21世纪是人才和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这一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是发生变化最多、周期最短的领域。为了更好满足人们的认识和交际要求,给新生事物命名非常必要,从而产生了许多新词如:“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等,已成为大众议论的焦点。
此外,还有与人们生命密切相关的医学方面,也出现了众多的新词“非典”、“禽流感”等,也是一时炙热。 (4)国际用词方面:
汉语词汇不仅与中国本身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汉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已被众多的外国人士接受。所以词汇与国际接轨也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发展方向。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有“六方会谈”、“反恐”等。还有一些是由于改名而出现的如新的城市名称。
同样的道理,旧事物的消亡也使许多旧词语“知趣”地退出了词汇舞台。比如“买办”“土豪”“知青”“人民公社”等现在就没人用了。
3.词语的替换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1)社会因素:如把“世”改成“代”
(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残废”——“残疾” (3)语言表达:“足”——“脚”,“面”——“脸”, “目”——“眼”,“口”——“嘴” 4.词语的引申变化
汉语从古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如“天、地、人、马、牛、羊、东、南、西、北、雨、雪、风、霜”等)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如“慈、厨”等)的意义,古今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阅读文言文不会造成困难。另外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了。如:社稷(国家)、崩(称天子死)、埙(古乐器)等。这部分词,虽然我们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工具书就可以明白,不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以上两部分词语在文言词汇总量中占少数,而大多数词语的意义古今有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的“江”指长江;“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的。河”指黄河。现在“江“河”泛指一般的河流。
(2)词义缩小。“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
(3)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五、汉语语法的演变 1.语序的变化
古汉语句子中词语的顺序跟现代汉语比较,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宾语前置”:
A.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B.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不欺骗我) 2.句式的变化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也”,或者只用其中之一。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夫战,勇气也。 C.荀卿,赵人。 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A.“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 B.“既来之,则安之”(“安”作“使……安”讲)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作“以……为美”讲)
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活”讲) E.“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像翅膀一样”讲) 六、布置作业
1.预习《迷幻陷阱》。 2.第31页2-3题。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信息。 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过程: 引入: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的汉字与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字,并称为三大古字。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惟有中国的文字生生不息,延用至今。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对汉字的了解有多少呢?汉字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字。PPT 一、汉字的起源
对汉字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结绳说,图画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等等。书中给我们举的就是其中的一种,图画文字。
除了图画说以外,我们要重点讲一种起源说——仓颉造字说。 PPT(图:仓颉,仓颉的文字)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于是,仓颉就在当时的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说来凑巧,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之时,只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仓颉面前,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正巧走来的一个猎人。猎人看了看说:“这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象,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
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徵,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
其实,不管是什么起源传说,从这些传说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最早出现的文字是图画文字。 对以上关于文字的起源传说,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就可以了。 二、汉字的构造
汉字本身是表意文字,从它最初的图画文字就可以看出,它是通过图形来表达汉字本身的意思。因此,我们了解汉字的本义,就有必要了解汉字字形的构造。
对汉字的构造,古人称之为六书。东汉的许慎将其解释为: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我们书中列举了四种。人们认为假借和专注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这里就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就行了。随着人们对汉字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我们所说的造字,真正意义上的应该只有前面四种。说了这么多,可能大家还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们先来一个一个看。PPT (一)象形——独体表义字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所要表达物体的轮廓、特征,使人一看就能了解字的意义。象形字是最早的造字方法,这种造字法接近画图,只能表达简单的事物,对复杂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无法象形,所以单靠这种方法造的字很少,象形字在汉字的比例里面只占10%,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后来的几种造字法都是在象形的基础上而创造的。 PPT
(二)指事——指事符号表义字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指事字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 如PPT中的这几个字。此外再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木在象形字中是这样表示 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即“本” 树根的意思;在木上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梢的所在,即“末” 树梢的意思。
(三)会意——合体表义字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就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用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注意,这几个形体,部件分开仍成字。
武,从戈从止。止是趾的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信,从人从言,表示人言以诚信为贵。人要讲实话。
暮,从日从茻(mǎng),指日在茻中 茻,是草。傍晚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
PPT,下面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都是些什么字?一个意义与另一个意义组合,组成新的意义,构成新的字。
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如PPT
(四)形声字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这种造字方法很简单,就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形声字一般都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表义,叫做意符,一部分表音,叫做声符,习惯上也叫做形旁和声旁。形声字是最能产新字的一种造字法。 形声字按形旁和声旁的组合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形右声:
江:《说文·水部》:“江,从水,工声。”
这类数量最多。如“河、牦、酝、冻、租、肝、梧”等。 B、形左声
期:《说文·月部》:期,从月,其声。 如“都、切、劲、雌、战、攻”等。 C、形下声
空:《说文·穴部》:“空,窍也。从穴,工声。”如“芳、竿、宇、露、爸、翠”等。 D、形上声
基:《说文·土部》:“基,墙始也。从土,其声。”如“勇、袋、贷、架、劈、警”等。 E、形内声
病:《说文·疒部》:“病,疾加也。从疒,丙声。”如“囤、匣、裹、阁”等。 F、形外声
闻:《说文·耳部》:“闻,知闻也。从耳,门声。”这类形声字最少,如“瓣、辩”等。 现行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但是形声字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如“换、唤、涣”等,读音同声旁“奂”完全相同。还有一些形声字的声旁与读音不完全相同,但是通过这些字的读音特点可以帮助区别形似字。如仑做声旁的字,论、轮、伦、沦、纶等。
(五)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顾名思义,本来这个对这个语言的表达没有专门为它造字,但是在书写的时候,借用另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这样的字就是假借字。
如,令本是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同样是发号命令;长本是久远的长,后来借用为县长的长。
有些字被假借表示另一个语素,而表示其本义的时候反而极少,以致于后人往往不知道它们的本义是什么了。如:莫,它的本义是今天的“暮”,后借来表示否定副词“莫”。而今天我们很少人知道它的本义其实是暮。 (六)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关于转注的解释,学术界的看法不一。一般认为转注就是互训,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一对同部首的字,由于意义相近、声音相同或相近而互相解释。如老, 在异时异地由于语音发生变化而变成了考 字,两个字互相解释,成了一对转注字。
假借和转注,从造字的角度来看都不能产生新的汉字,它们只是对一些汉字做了一定的解释,是用字的方法。这里大家只是做个了解就可以了。
刚才主要讲的四种造字方法大家都明白了吗?下面做个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字分别属于哪一种造字方法? PPT 三、汉字的演变
汉字流传至今,经历的上千年的变化,逐渐地简单化,便于书写。那么汉字是从从古至今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呢?我们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产生于商代,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的特点:
1. 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甲骨文以象形、会意居多,形声字只占27%左右。尤其在早期甲骨文中,有些象形字的写实性很强,形象逼真。
2. 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异体字很多。有些字的结构成分多少不确定。如“羴”字有由三个“羊”组成的,也有四个“羊”字组成的;“渔”有一个“鱼”旁的,也有四个“鱼”旁的。有些字构成成分不确定。如“牢”有从“牛”的,也有从“羊”的;“逐”字或从“豕”或从“鹿”或从“兔”。有些字书写的方向不固定。如“臣”字有正写、反写、侧写等几种写法。 3. 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这一特点与书写的工具密切相关。商朝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书写是用毛笔,甲骨文已有“笔(聿)”字,正象手执毛笔之形。但是占卜的內容需要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用刀刻写就无法保持毛笔字的笔法和笔画结构,于是因材而施,改曲笔为直笔,改粗笔为细笔。 (二)金文
金文是是通行于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它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金文最早见于商朝后期,一直延续到战国,西周是其全盛期。金文总数有三千多,其中二千四百多字已经考定。 金文与甲骨文是同一体系的文字,但在字体上由于书写工具和方法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金文是用毛笔书写,然后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所以充分体现了毛笔的笔法。 金文的特点:
1. 仍以象形、会意为主,象形字的形象性仍很强。但形声字明显增加,已占60%左右。 2. 笔画丰满圆润,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 (三)篆书
篆书有大篆和小篆的区别。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大篆的特点:比金文整齐,笔画均匀。
小篆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粗细一致,线条圆转匀称。
(四)隶书
隶书,秦汉时使用的一种字体。 隶书的特点:
用平直方正的笔画取代了圆润曲折的线条。隶书把小篆的圆润线条变成方折笔画,彻底改变了汉字的象形面貌,使汉字由繁趋简,奠定了方块汉字的基本形状,使得汉字成为完全符号化的文字。 (五)楷书
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的常用字体。 楷书字形方正,笔画平直,书写方便。
(六)草书和行书
草书和行书是辅助性字体。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今草产生与东汉末,形体连绵,变化多端,字字盼顾呼应,贯通一气。狂草产生于唐代,变化多端,极难辨认。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一直运用至今,形体接近楷书,笔画连绵,各字独立,易写好认。是楷书的辅助性字体。
除了以上的字体,在我们的电脑上还有一些字体,如宋体、黑体,仿宋体等等。 四、小结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五、名家书法欣赏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些名家书法PPT 六、小试身手
课堂的最后做一个字形游戏,找一找图形中包含的是什么词?PPT 七、结束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过关检测卷
【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人类有了文字,就突破了语言在______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汉字是记录汉语的______,它是______的结合体,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______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4、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_______的文字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_______年前。距今有______年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5、文字是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交际的需要,在原始的图画记事的基础上,人们______创造出来的,我国历史上流传的汉字是_______一个人创造出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6、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7、现行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如果按照构成形声字的偏旁的作用来划分,现行汉字可以称为______文字。
8、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 _、以及______、______等字体。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 9、甲骨文是指______时代刻写在_________上的文字。金文主要指_____时代铸或刻在_______上的文字。
10、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 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来看,“禾、衣、果”三个字都是( )。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2、从下列四组字中选出造字法与另三组不同的一组:( )。 A、萌 旺 佐 B、芳响 何 C、草 睛 伙 D、莫 明 信 3、下面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不是形声字:( )。 A、彰 B、彩 C、彤 D、形
4、从下面四组形声字中选出一组不是左形右声或左声右形的字( )。 A、岭 扶 依唱 B、修 荆 颖 赖 C、政 歌顶刊 D、期 峰 惜 欣 5、“艰、难、戏、劝、对”等字中的“又”是:( )。
A、声旁 B、形旁 C、既非形旁又非声旁 D、既是声旁又是形旁
6、从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看,打破古汉字象形的传统,奠定现代汉字基础的是(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隶书
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 1、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2、从有人类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文字存在。( ) 3、文字起源于图画,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 )
4、汉字是代表音节的,因此汉字同曰文的假名一样,是一种音节文字。( ) 5、在摆脱古汉字的图形意味上起决定性变化的是隶书。( ) 6、楷书一出现,汉字成为方块形就完全定型化了。( )
7、六书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独体字,形声字则是合体字。( ) 8、形声字同会意字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带表音成分,而后者不带表音成分。( ) 9、形旁和声旁在方块汉字中的位置是完全固定的。( ) 10、“竽、筑、筒”三个字的上半部分是形旁。()
四、分析题
1、指出下列各形声字的形旁,说明这些形声字的字义与形旁的联系:
(1)梅(2)基(3)切(4)家(5)镜(6)篇(7)理(8)轻(9)精(10)副(11)珍(12)括(13)布(14)然(15)冰(16)阶
2、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
(1)几____(2)腊____(3)初____(4)甜____(5)伐____(6)帘____(7)采____(8)子____(9)析____(10)恭____(11)囚____(12)桥____(13)闪____(14)剔____(15)寸____(16)锦____(17)止____(18)刃_____(19)末____(20)裳____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2、为什么说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简便易写?
3、形声法为什么能成为汉字主要的造字方法?
4、怎样正确认识形旁和声旁和作用?
【过关检测】
1.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骨髓(sǔi) 疾驶 戛(jiá)然而止 卓而不群 B.摭(zh?)拾 更迭 翘(qiáo)首企足 以偏概全 C.糨(jiàng)糊 博彩 乌烟瘴(zhàng)气 磕磕绊绊 D.当(dàng)年 算帐 揆(kuí)情度理 不置可否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_______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②追求成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_______ ,尤其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更想以此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
③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______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______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漫延 时髦 但 / 才 B.蔓延 时尚 但 / 才
C.蔓延 时髦 也 / 就 D.漫延 时尚 也 / 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篇小说《红楼梦》问世后,接着出现一批《续红楼梦》之类的续作,但同前者相比,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都判若云泥。
B.身处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发现和浩如烟海的新技术,你也许会发出“我落后了”的感叹,于是,“终身学习”的理念应运而生。
C.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向外界公布了该公司将移动电话业务转让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的消息,称今后飞利浦公司今后不再染指手机业务。
D、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北京曾经历短暂的“观望期”,而后,房价就开始走高,进入2006年的北京楼市房价更是一路飙升,大有骑虎难下之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样的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的熏陶,对鲁迅疾恶如仇的反抗精神与诙谐而富人情味的气度,有着深刻的影响。
B.2007年,中国外交依然面对许多悬疑:中日关系僵局能否打破,中俄合作能否深化,中美关系能否保持积极稳定的发展态势等等。这些问题仍然值得世界充分关注。
C.周六晚上,广东队与八一队将在宁波体育馆进行CBA总决赛,争夺2006-2007赛季CBA冠亚军,届时估计会有数万球迷观看比赛。
D.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情况,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自1月14日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驴行”(结伴而行的自助旅行)渐成时尚的今天,“混帐”一词被赋予了有趣的含义和用法,即用来直观地描述“混进别人的帐篷”这一行为。
B.要我把对他的印象说出来,用什么词儿呢?用“机灵”“伶俐”“很鬼”“很有心眼儿”?或者用一般常说的“聪明”?这就有个选择。
C.学习这四篇课文,要投入感情,展开想像,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又要“跳出来”,客观地评析它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D.我想象不出,像托尔斯泰、卡夫卡这样的文化伟人,倘若成为电视明星——或者,考虑到那时尚无电视,成为流行报刊明星——会是什么样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 题。
“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说不清楚。有一种说法认为,国学就是国粹,是中国的学术精华;另一种说法,认为当前使用的\国学\这个概念,不过是表示中国学术界的约定俗成的用法而已,并没有特殊的含义。这两点说法都有点过于简单化。
上世纪初,“国学”一词,连同“国粹”一词由当时旅日学者邓实、黄节等人,从日本引进中国。日本学者提倡国粹、国学,矛头是对准明治维新时政府的“欧化”政策的,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在中国,国粹、国学得到提倡,也同样是反对“欧化”的。那么,什么是“国学”呢?当时,章太炎、黄节、邓实等国学的提倡者们,存在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种界说:一是指一国所有之学;二是指先秦诸子之学;三是指孔子之儒学。界定的范围实是指古学。所以,有时他们也用“复兴古学”来概括。提倡国学和国粹,实际上都是指“复兴古学”。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根深蒂固。因此,当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根本得到提倡时,尽管对“国学”的含义有许多不同意见,“国学”还是被许多人所认同。
就当前来看,有些人打着弘扬国粹、国学的旗号,出版了大量的古典著作,版本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有的古著多达十几个版本。这是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呢,还是出版家的炒盘,或者是什么舆论导向在起作用?这几年古学研究和出版成绩很突出,其中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有分量的古籍。但毋庸讳言,古学热在某些领域似乎有点热得过头了。有些内容不健康的,甚至有严重的封建毒素的古书也纷纷涌向市场。至于把古学称为“国学”,然后又把“国学”称为“国粹”,是否妥当,这是很值得斟酌的。 如上所述,“国学”含义既然不清楚,也就未必是科学之说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范围很广,包括哲学、经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按“一国之学”的说法,就应当把这些内容都包括在“国学”之中,含义既然这样庞杂,自然不好笼统地称之为“国粹”了,因为在这些文化学术中包括儒学、诸子之学本身,必然也包含精华和糟粕。
节选自《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反思》(《新华文摘2007年第1期》)
6、对“国学”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这一概念由旅日学者邓实、黄节等人从日本引进,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国粹”。 B.目前使用的“国学”这个概念,是中国学术界的约定俗成的用法,确切的含义是指我国的学术精华。
C.“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说不清楚,即使是章太炎、黄节、邓实等国学的提倡者们也存在分歧,他们确定的范围是古学。
D.尽管对“国学”的含义有许多不同意见,“国学”还是被许多人所认同,是因为人们崇尚传统文化。
7.下列不属于古学热\有点热得过头了\的表现的一项是
A.不顾读者的真实需求,大量出版古典著作,版本之多前所未有。 B.这几年古学研究和出版成绩突出,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有分量的古籍。
C.有些人将有些内容不健康的,甚至有严重的封建毒素的古书推向市场。 D.把古学称为“国学”,然后又把“国学”称为“国粹”。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个说法是科学的。 B.“国学”涵盖的范围很广,它包括哲学、经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
C.不能将“国学”简单等同于“国粹”,因为“粹”即“精华”,而“国学”的范围则更广。 D.有些人打着弘扬国粹、国学的旗号,出版大量的古典著作,完全是出于出版家的炒盘。 9.根据文章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学者提倡国粹、国学,是反对 \欧化\的,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在中国,国粹、国学得到提倡,也同样是反对“欧化”的,也未免带有一点保守的色彩。
B.这次国学热,热得正确与否,恐怕还要经过此后多年的历史实践检验,才能恰如其分地作出评价。
C.就文化学术这个范畴来说,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力向国外介绍本国的文化但没有必要把一些有本国特点的学术文化都冠之以“国学”。
D.古学热在某些领域似乎有点热得过头了,所以,把古学称为“国学”,然后又把“国学”称为“国粹”,未必是妥当的。
10、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① , ② ,人口不过二十万, ③ ; ④ ,
⑤ ,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 ⑥ ;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一木一石无不浸润音乐的魅力。
a、面积不过八十公顷 b、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 c、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 d、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 e、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f、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11、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 ① 改为 ② ;
(2)将 ③ ?改为 ④ ; (3)将 ⑤ ?改为 ⑥ ; (4)将 ⑦ 改为 ⑧ ;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图案,寓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之意,请以“祥云与奥运”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不超过50字。
附答案 【基础训练】 一、
1、书写符号辅助性交际工具 时间和空间 交际职能 2、语言 语言语言
3、书写符号 形音义劳动实践 4、悠久 五六千三千多 5、共同仓颉
6、表音 表意 表意语素 7、意音
8、甲骨文 金文 篆书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9、殷商 龟甲或兽骨西周 青铜器 10、小篆 秦 籀文石鼓文 篆书 二、
1、A 2、D 3、C 4、B 5、C 6、D 三、
1、× 2、× 3、√ 4× 5、√ 6、√ 7、× 8、√ 四、 1、
(1)形旁木,表树类。
(2)形旁土,表与土有关。 (3)形旁刀,表以刀断物。 (4)形旁宀,表与房屋有关。 (5)形旁钅,表由金属制成。
(6)形旁竹,表由竹简编结而成。 (7)形旁王(玉),表加工玉石。
、× 10、× 9
(8)形旁车,表轻车。
(9)形旁米,表米经过选拣。 (10)形旁刂,表刀断两半。
(11)形旁王(玉),表玉器珍贵。 (12)形旁扌,表用手悬持。 (13)形旁巾,表可做巾之料。 (14)形旁(火),表燃烧。
(15)形旁冫(冰),表与冰有关。
(16)形旁阝(阜),表与阜(土,山)有关的台阶。
2、(1)象形(2)形声 (3)会意 (4)会意 (5)会意(6)会意(7)会意 (8)象形 (9)会意 (10)形声(11)会意(12)形声(13)会意 (14)形声 (15)指事 (16)形声 (17)象形(18)指事
(19)指事 (20)形声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答案】世界上通行的文字可以分为表音、表意两大体系。表音文字用少量的字母或符号单纯表示语音,表意文字不直接表音,而是用大量特定的符号直接表示词或语音。汉字就是大体上用一个字记录音节的词或语素,声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或语素往往用不同的字表示。形声字在汉字中虽占大多数,但表音并不很准确,仍要依靠表意的形旁才能确定是哪个词或语素。所以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2、为什么说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简便易写?
【答案】汉字的形体是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②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书写更方便了;③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④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减少了。
3、形声法为什么能成为汉字主要的造字方法?
【答案】形声法是形旁和声旁并用的造字法。由于形声字具有以表意为主,又兼能表音的特点,因而具备其他造字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加上形声造字法构造简便,孳生新字的能力强,所以在汉字的发展史上,形声字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他几种造字法己很少使用了。形声法以其能产性而成为汉字主要的造字方法。
4、怎样正确认识形旁和声旁和作用?
【答案】形声字形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适当运用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了解形旁在古时的形体和意义,有利于对字义的理解和辩析。声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读音,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例如:“换、涣、唤”等字的读音与声旁\奂\完全相同。虽然有些形声字的声旁表音不很准确,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帮助区别形似字。另外,学习普通话可以利用声旁类推法纠正方音。但是,形旁、声旁的表音、表意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形旁不好理解、位置特殊,不好辩认;声旁表音不准(约占形声字总量的四分之三)、不容易分辩等。因此,学习汉字,既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保读半边音,必须认真查对文典,准确掌握汉字的形、音、义。 【过关检测】
1、【解析】 A“卓而不群”应为“卓尔不群”;B“摭”应读zhí;D“算帐”应为“算账”
【答案】C
2、【解析】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漫延:连绵不断的意思。句中是指信息扩散的情形,用“蔓延”。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时尚:当时的风尚。根据句意的“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选择“时尚”。 ③句根据语意,前一个空用“但”强调转折后的语意,后一个空用隐含必要条件关系的“才”。 【答案】B
3、【解析】浩如烟海:形容书籍、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不能用来形容“新技术”。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好像天上的云彩与地上的泥土的距离那样远。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也比喻插手或参与分外的某种事物。骑虎难下: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为形式所迫,又难于中止。 【答案】B
4、【解析】A“气度”后加“的形成”;C“争夺冠亚军”不合逻辑;D成分残缺少主语,去掉“经”。 【答案】B
5、【解析】B 项“很有心眼儿”后的问号改为逗号。 【答案】B
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A错在“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国粹’”,由第一段“这两点说法都有点过于简单化”可知。B错也可由第一段推知。D错在“因为人们崇尚传统文化”,由第二段可知“国学”被许多人所认同原因是“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根深蒂固”。 【答案】C
7、【解析】本题考查辨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根据第三段的内容,A、C、D都是“有点热得过头”的表现,B的内容虽也在此段,但不属于“热得过头”。 【答案】B
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A项的错误在于“这个说法是科学的”,由第四段“未必是科学之说”可推知。由“按‘一国之学'的说法,就应当把这些内容都包括在‘国学'之中”可知B项错误。C项错在“完全是出于出版家的炒盘”,以偏概全。 【答案】C
9、【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D项前后两个分句属于强拉因果。 【答案】D
10、【解析】这道题首先弄清整个文段的内容和结构:先是两组并列的句子介绍小城的特点。要善于找突破口,“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是说小城的美,由此可以确定④⑤⑥句。 【答案】b a e d c f
11、【解析】语言得体是交际的需要。无论说什么话都要讲究一个得体,也就是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平时说话讲究敬称、谦称和避讳,一点不能马虎。
【答案】(1)“家父”改成 “您父亲”或“令尊” (2) “犬子” 改成 “儿子” (3) “小有名气”改成“很有影响” (4) “有幸”改成“应邀” 12、
【解析】这道题要审清题意,内容:“祥云与奥运”。形式: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要求:不超过50字。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祥云是很祥和、很和谐的形象,跟中国的哲学及整个奥林匹克精神也好,都能够很好的吻合,而且又能够非常好的表现出中国人自信、向上的精神状态。“祥云”朵朵,象征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踏“云”而来。
【答案】示例:祥云是花,是奥运在东方大地盛开的文明之花;祥云是海,是奥运给华夏土地带来的欢乐之海。
迷幻陷阱——“误读”与“异读”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汉语中“误读”和“异读”的现象和原因,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读准字音。
2.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误读”和“异读”现象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比较常见。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深度不够,对一些比较容易混淆读音的字难以区别。所以,本课的学习旨在给学生树立一种注重辨别易混淆字的读音的意识,培养他们积累字词的习惯与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读课本上的笑话《翻到死》 2.听相声的录音《白字先生》 二、寻找“病因”
1.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事例中的“误读”现象呢?(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
(1)“形声字”造成的误读。
汉字的四种造字法中,形声造字法是最常见的,形声字也是数量最多的,在我们读形声字的时候,由于目标字与某个字的字形相近,我们容易把目标字同那个相近字形的字读混淆,造成“读字读半边”的现象。清朝一次科举考试,考题“昧昧我思之”,选自《尚书》,是沉思、自省的意思。某考生看成“妹妹我思之”,于是把当“昧”作“妹”据此大作文章。考官阅卷,哭笑不得,提笔批道:哥哥你错了!
如:瞻(zhān)澹(dàn)蟾(chán)赡(shàn)四个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是读音却截然不同,所以,我们在遇到这一类型的字时,一定要注意它们读音的区别。
对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模样;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Chī mèi wǎng liǎng (2)多音字造成的误读。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留学生约翰和它的中国朋友在饭店用餐,约翰满是疑惑地问它的朋友,为什么饭店的厕所里总是树立着这样的一块牌子——“小心地(de)滑呢?”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牌子上的字应该是“小心地(dì)滑”,约翰的错误在于没有弄清楚有许多汉字是“一字多音”,多音字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读音,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用语当中,所以,当我们遇见多音字的时候,就应该结合语境弄清楚它的意义和用法。如“畜”字,做动词的时候读作“xù”而做名词的时候却读作“chù”再如“好”字,做动词的时候读“hào”做形容词的时候却读作“hǎo”。可见,多音字所造成的误读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非常常见。 (3)方言造成的误读。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战士路过河边,看见一个妇女在哭,问她原因,那个妇女说她的“孩子”掉到河里了,战士一听,二话不说,纵身跳进水中,可是,他打捞半天,“孩子”没有找到,只找到一只鞋子,当他失望地回到岸边的时候,却听见那妇女欣喜地说“这就是我的?孩子?。” 原来,当地人“鞋子”和“孩子”均读作“hái zi”。大家看,方言不通,闹出了多么可笑的事情,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如湖南话的声母“n”“l”不分,还有我们霍邱话的声母“h”“f”不分等等。 2.强调方法,出具“处方”。
对于“误读”现象,应该给学生强调注意以下几点:
(1)勤查字典。对于读不清楚的字,要立即查字典和相关工具书,规范读音。
(2)注重点滴的积累。可以用一些小本子将自己误读过的字词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本“迷你小字典”。 3.活动设计,对“症”下“药”: (1)给下列词语注音:
挑衅 角逐 称职 泥淖 引擎 犄角 狭隘 尴尬 旮旯 包庇 内讧 畸形 蹉跎 刽子手 徘徊 纨袴 内讧 箴言 桎梏 鞭笞 庇护 徜徉 纶巾 联袂 气馁 皈依 龋齿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累赘/累积 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处境/处所 贝壳/地壳 哄闹/起哄 禁止/情不自禁/ 睡觉/觉察 给予/送给 参谋/参差 牵强/倔强 悄悄/悄然无声 提心吊胆/提防 学校/校对 刹那/刹车 臭名远扬/乳臭未干 伺机/伺候 丢三落四/落枕/降落/落落大方
三、异读——选择正确的读法 1.学生读:
可汗 龟兹 单于 炮烙 吐蕃
2.什么是异读字?它和多音字有什么区别? 明确:
(1)“异读字”是指一个字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两个读音,有人这么读,有人那么读,这是由于读音不统一造成的。 (2)“异读字”的不同读音中,只有一个是规范的读音;而多音字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的意义,只要运用得对,都属于规范读音。
3.“异读字”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学生自读课文) 明确:
(1)由于文(书面语)白(口头语)之间的差异造成异读。 (2)方言造成的异读。 (3)由于误读造成的。
4.异读现象更多地存在于文言文里,那么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该如何读准字音呢? 明确:
(1)破音异读:所谓破音异读,就是用改变字词的读音的方法来体现某些字词的词性和意义的改变。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这里,“雨”是一个活用现象,名词用作动词,当“下雨”讲,使用我们要把它读作(yù)。 (2)通假异读:有些异读现象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照本字去读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由于是通假字,通“悦”,所以,我们要把它读作(yuè)。
(3)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就是我们在读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官职名称、民族名称、姓氏等等)的时候,由于他们比较固定的用法,所以仍然要异读做古音。比如上面提到的几个词:可汗(kèhán) 龟兹 (qiūcí) 单于(chányú) 炮烙(páoluò) 吐蕃(tǔbō) 四、课堂延伸 1.有趣的姓氏
咱们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也由很多的姓氏需要异读,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学生思考发言,并用多媒体出示)
解(xiè) 仇(qiú) 单(shàn) 朴(piáo) 查(zhā) 区(ōu) 召(shào) 逢(páng) 种(chóng) 万俟(mò qí) 尉迟(yǜ chí)
2.带领学生回顾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异读和破读的现象(可就课堂的情况灵活处理) 3.解决课后的练习题。 五、布置作业
正在阅读:
语言文字应用06-24
LED显示屏五大技术集锦08-14
关于抗疫时期的作文课教案02-23
悲伤逆流成河800字读后感范本参考03-25
新规范监理规划范本07-06
08-11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04-24
CQCCMS2.0产品认证管理系统操作指南-质量技术负责人平台分册09-29
计算机教室建设方案 - 图文11-14
技师毕业论文范文参考12-1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语言文字
- 应用
- 小学教师教科研课题名称 小课题选题参考目录
- 8m实心简支板桥计算书
- 屋面飘板模板安装方案- 副本
- 2016农学统考414植物生理学考研大纲
- 石油华东石油华东《民法学》2016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二)
- 物理初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压强浮力功机械能)试题答案
- 复议答复书
- 物化自测题部分答案(1)
- 浅谈如何构建科学文明的和谐班级
- 模具钳工校本教材试用
- 2018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 部编教材网络培训(小学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
- 广东省某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数学理二轮复习之圆锥曲线专题一
-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上机题型南开100道详细全攻略
- 2017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课时巩固过关练一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第1
- 民族区域自治原因、内容和意义
- 上海市小升初口奥练习题 - 行程问题
- 2012考研英语词汇
- 东城区2010年4月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