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的构建

更新时间:2023-03-20 10: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接受机制的构建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其主要内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需要我们在现有教育的基础上,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不断创新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而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公民的媒介

素养成为了大众传播学者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媒介素养更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网络是当代大学生使用时间长、接触频率高的媒体,而其上网最重要的动机是获取资讯,特别是关于新闻方面的信息。 教育人是一项科学工程,需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鲁洁教授提出的“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的教育学理论观念。鲁洁教授的这一德育理论观念建构于其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出发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学理论,她认为“从总体上来看,人是生成的而不是预成的存在,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存在,任何把人作为“预成性”理解的理论都是不可能真正揭示人的本质属性的;同时,人又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哲学、人类学的理论已经表明,人是一个尚未完成的存在,自然先予的非特定化,强迫人发展其他能力来补偿,从而使人成为文化的存在。”这一论述阐述了从根本上来说,人具有精神追求和理想向往的存在,把这些存在付诸于现实行动中,从而使人具有了未来的性质和超越的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以人为本”的教育学观念出发,明确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在于将教化人的现实规范性与培养人的未来性质与超越品性进行有机结合,既着手于学生的“养成教育”,更放眼于学生的“学成教育”。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丰富内涵,以个人“成人”教育为主线,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融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人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等教育内容中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个人发展与自我实现紧密结合,针对性地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通过调整形成适合当下大学生认知特征和心理规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确保在大学生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性。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大学生为本”,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把教育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困助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有效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同时要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分析和评价当代社会中各种现象及文化思潮,帮助学生从理论高度科学地认识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主旋律,以社会主义理想、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塑造学生的灵魂。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功能。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对大学

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实践教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逐步形成与最终确立,离不开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社会生活接轨。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认识自我、锻炼思维敏锐性,形成良好的认知、判断和行为能力,在社会生活实践的磨砺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发挥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以及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的不可或缺的另一个生活空间。因此,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运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大学生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可塑性强,但

由于年龄、阅历的原因,他们往往辨别力弱、容易冲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互联网上真伪莫辨的海量信息,特别是在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精心编造的谎言面前,大学生们往往会无所适从,片面地看待某些社会问题,常常会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观念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建立学生喜欢的覆盖面较大的可读性、服务性较强的教育网站,在保证思想性、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趣味化、形象化,在学生触及的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扩大网络教育的积极影响。

五、重视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成长环境调整和营造。而家庭、学校、政府、舆论与知识精英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和渗透到家庭教育中,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式的教育方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形成共识,是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政府作为国家管理的独立实体,具有积极、能动地对社会实施引导与管理的能力。在大学生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政府发挥其政治引导职能,提供正确的理论保证与政策支持;需要政府发挥其道德引导职能,提供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传媒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知识精英是核心价值观的界定主体,二者共同拥有主流社会的强势话语权,共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界定与信息扩散。因而,应当正确发挥知识精英强势话语权,有效利用社会传媒的信息传播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共同打造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的社会舆论环境。

充分发挥体验教育与自主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是外在的舆论宣传、价值导向和个人生活经历、学习过程、内在感悟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往往依赖于权力和灌输,忽视了大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忽略了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判断、情感、理解和选择的重要作用,导致了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弱化,使其在多元的价值观念面前变得无所适从、左右摇摆。因此,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为学生营造自我教育的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中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主动选择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jm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