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的分析

更新时间:2023-05-23 21:2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的探讨HIE早期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HIE的患儿CT表现及合并颅内出血的类型和程度。结果轻度9例,中度13例,重度19例,合并出血19例。CT主要表现为脑水肿及颅内出血,轻度HIE患者CT常累及1~2个脑叶,首先累及白质区;而中、重度者灰白质均受累且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内出血或脑实质内出血等。结论CT检查为HIE患儿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及分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维普资讯

7 6

医堑

生旦筮鲞第 2期 5

Ci r e Seo 2008. 13. . 5 h aP c d n aM Vo . N0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 C T表现的分析马春艳盘志强

【摘要】目的探讨 H E早期 c I 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 4 6例临床 H E的患儿 c I T表现及合并颅内出血的类型和程度。结果轻度 9例,中度 1, 3例重度 l 9例,合并出血 1。c 9例 T主要表现为脑水肿及颅内出血,度 H E患者 C轻 I T常累及 1 2个脑叶,~首先累及白质区;中、而重度者灰白质均受累且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内出血或脑实质内出血等。结论及分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C T检查为 H E患儿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I

【关键词】脑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yoi i hm ce cp yl p— hpxc s e i ne ha ga c o

ty H E主要是围产期各种因素引起的缺氧和大脑血流减少 h,I)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足月儿多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现对本院 4 6例 H E患儿的 C I 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 1材料本组病例均在本院行 C . T检查的 H E患儿 4 I 6例。检查时间为初生后 3 i 4 , 3 0m n~ 8h男 1例, l。均女 5例有围生期窒息史或羊水混浊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应迟钝、呼吸困难、生后不哭或哭声低、拒乳、嗜睡甚至昏睡、易激惹、惊

腔出血较多见。依据患儿病情不同,据有关文献将 HI根 E的 C T分布范围及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分轻、重度]中、。轻度:散在性局灶性白质低密度影,布 2个脑叶,白质分界清楚;分灰 中度:白质低密度超过 2个脑叶,白质对比模糊;脑灰重度:弥漫性白质低密度影,白质分界消失,灰但基底节、小脑尚有正常密度,侧脑室受压变窄;中重度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C T表现的范围及程度与窒息程度有关, 多数患儿窒息越严重,临床症状越明显,脑损伤越广泛,T表 C现就越严重。据报道, I H E临床分度与生后早期 C T分度一致,亦

有报道临床诊断轻度和中度 H E与 C I T分度结果不完全平行。本文资料显示轻度和中度 HI E的 C T分度与临床分度有一定差距,重度 H E患儿头颅 C I T分度与l床分度一 I缶致,这可能是由于新生儿脑组织水分较多,髓鞘形成不良,正常脑实质密度较低,且正常新生儿在生理性低密度区,此外有学者认为脑水肿是 HI E的早期表现。笔者认为临床分度是依据临床表现来判定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而 T分度是根据脑损伤的分布部位、围及严重程度,白质界限与侧脑室范灰受压情况来决定的。本组病例中有 2例 C T表现为轻度,而临床症状非常明显; 5例病例 C有 T表现为中、重度,临床症状却不明显。因此在评价 HI E病情轻重及分度时应根据临床症状与 C 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导临床的治疗。指 鉴别诊断 H E诊断结合临床病史及 C I T表现,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正常脑实质低密度影,在早产儿脑室周围额枕区和足月儿的额区所呈现的低密度影, 是新生儿发育过程正常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可区别; HE时② I侧脑室周围脑实质低密度影与脑积水时脑脊液外渗所致前角周围低密度灶相鉴别;后者脑室扩大,前者脑室不扩大或缩

厥、四肢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有中枢呼吸衰竭等。头颅 C T扫描均有异常改变。1 2方法采用美国 G i edD/ . E hs e X I螺旋 c p T机扫描,以 O线为基线,扫至颅顶, M平层厚及层距均为 5— n 7ml。 1 3结果 C . T检查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出现不同范围密度减低区,病灶 C T值≤ 1 u I 8H。H E在 C T上分 3度,本组轻度 9例,表现为脑白质内密度减低灶,布于 2个脑叶内;分中度 l 3例,表现为脑白质内密度减低灶分布于 2个以上脑叶,灰

白质分界不清,病灶以局灶性分布;但重度 2 4例,表现为脑实质呈弥散性密度减低,白质界限消失。合并症并脑出血 3灰 1例,中轻度 H E4例,其 I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度 H E8例, I 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硬膜下出血;重度 H E1, I 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5例,脑室内出血 4例,脑实质出血 7例,

合性出血 3例。混2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E) HI是一种严重危害新生儿健

康的疾病,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而又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存活者常遗留脑功能障碍。其病因主要与早产、难产及产伤等因素引起的围产期窒息有关,而产后肺部感染、天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呼吸暂停及循环衰竭亦可造成先HI] E

小,脑室改变是其鉴别的要点;新生儿脑炎, T表现可相③ C同,鉴别较难,应结合临床, I H E患儿多有明显缺氧窒息史,后者多有母体感染史;④HI E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与正常大脑纵裂及大脑镰相鉴别。纵裂池出血表现为:纵裂池影增宽、 密度增高、边缘模糊,纵裂池内高密度“”征,之字天幕切迹增宽,Y’…字征边缘模糊。而正常纵裂密度较高,界清楚,边无

目前认为是由于宫内或出生时窒息、氧引起的代缺谢障碍,细胞损伤以及血管调节机制障碍,脑血流量减少等因素引起的。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脑水肿、化、死及颅内出软坏 血]。病变易发生在大脑前、中动脉末梢交界及脑室周围的。

白质区,缺血严重的部位还可发生脑梗死、部脑软化、性局囊变。另外小血管上皮细胞的缺氧缺血损害可引起渗透性出血,多以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多见。c T表现病理基础是脑水肿及脑梗死,要 C主 T表现为脑室周围和 ( )实质内弥漫或脑性对称或不对称的低密度灶, T值≤1 u表现为枫叶状、 c 8H, 杆状、瓣状、菇状,重者可见灰白质分界模糊,至出现 花蘑较甚

增宽征象; ( E伴脑实质出血时,与维生素 K缺乏所致脑 ̄HI应出血相别,前者片状低密度影内多发散稍高密度影,局部脑实质出血较弥散,而后者以高密度血肿表现为主,血肿范围大,其周围环状低密度影。 综上所述 C T是诊断 H E最合适、 I简单的首选方法,而且平扫就获得明确诊断, H E的早期诊断、对 I治疗、预后评估及

脑白质高于灰质密度的“灰一白质密度反转”现象,侧脑室受压,裂池狭窄:沟及相应部位蛛网膜下腔消失,侧脑 纵脑以

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优势在于能确定病变大

室受压为多见,部分患儿合并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网膜下

小、置、围;位范了解脑损伤的程度;提示病变分型,导临床指治疗,断治疗效果,计预后情况,判估有着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T检查本身对人体一定的辐射, c不利于短时间内行多次检查,能进行动态观察。所以,新生儿的 C 不对 T检查,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一定的 I指征,进行鉴应有临床需

作者单位:30 0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5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jf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