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 2013 试卷头

更新时间:2023-04-30 04: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云南师范大学2013-2014 学年上学期统一考试

微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学院_数学学院_专业_数学与应用数学_年级_2010___学号__ ___姓名_ ___

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分析

【摘要】:通过对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经济学现象进行分析,利用经济学所学的供给与需求市场力量、生产成本、博弈论、供需均衡、成本收益和宏观调控、对我们生活中的学校旁的小吃、房价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字】:经济学分析博弈论供给与需求生产成本就业悖论微观组织【正文】:生活中你随处都可以应用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来解释我们的行为,经济学对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下面通过经济学所学的知识来分析我们生活中的学校的旁的小吃、房价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现象进行分析。

一、,学校旁的街边小吃

从小学到大学,无论是学校门外还是宿舍区外,小商小贩摆摊早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的执法人员,甚至是周边的居民,都一直在想方设法消灭这些小商小贩,可是,那些小商小贩却层出不穷,而且生意也十分兴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又怎么会长期存在?本文通过在云南师范大学东区门外的实际调查,利用经济学所学知识对学校旁的街边小吃暴利的原因进行分析。

1、高额利润的驱动,小商小贩能够存在于小吃摊市场上百折不挠的动力就在于这简单的六个字。小吃摊市场的自然形成和发展是小商小贩们在发家致富道路上的一种创造和奇迹,也是自由经济权利的一种确立和运用,更是自由人为自己寻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它完全符合经济学规律。学校旁的小吃每天在中午和晚上开市,凭借特色及方便,吸引了很多的学生,收入相当可观,而它的成本却很少,因此,学校旁的小吃的高额利润驱使小商小贩们热衷于此。

2、有需求市场,学生不去食堂就餐,一是因为对食堂的饭菜、价格和环境不满,二是因为学校旁的街边小吃的吸引。学校旁的街边小吃的美味对学生是一种很大的诱惑,所以学生才很愿意去吃,也就应了经济学的一句话“有需求才会有

市场”。

3、博弈论的存在,博弈论是研究人们在各种策略情况下如何行事。(1)小商小贩与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博弈我们假设,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对马路小吃摊进行检查,小商小贩拒绝配合检查,那必然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结果将会是执法人员将没收小商小贩的东西,那么两败俱伤,执法人员没有好处可收,小商小贩以后也将需要重新购买东西再来出摊;当然,也必定会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小商小贩在执法人员临检时积极配合事后再去城市管理中心请执法人员通融,这样,执法人员又有好处可收,小商小贩们也不必多花冤枉钱重新购买用品,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就是小商小贩们与城市监管执法人员进行的一次性博弈和多次性博弈。(2)学生与食堂的博弈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去吃食堂,一是因为食堂的伙食不好,饭菜的质量和味道都不符合学生的需求;二是服务和环境不好,食堂内吵杂而且桌子碗筷都不卫生:三是价格不合理,食堂的价钱几个月就涨一次,让学生很难接受。食堂人员与学生进行的不是一次性博弈,而是多次性博弈,所以食堂伙只有将伙食和卫生搞好,合理收费,学生才会愿意去食堂就餐。

4、学校旁的小吃的成本问题分析,显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学校旁的小吃不存在固定成本中的租金问题,可变成本和投资风险也都较小。而且小吃摊可以在小商小贩正常的工作之余进行,所以学校旁的小吃隐性成本较小。也正是因为学校旁的小吃的各项成本很小,所以才会成为暴利的新兴行业。

二、房价问题

决定价格的永远是供给与需求,先说需求,对于房子有需求的人群大概有这么几种:外来人员、年轻人要结婚、买房后用来出租、房虫子、拆迁家庭。外来人员是一个大问题,但是绝对不占绝大比例;年轻人要结婚是指80后的人,由于国家婚姻法的历史原因,这部分的比例甚为惊人;买房后用来出租并不大,但是已经成为一个投资趋势,股市暴涨抹煞了这种投资的效果,不过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渠道;房虫子这种人靠房价落差吃饭,根本就已经演变成了职业,如果房价跌了他们几乎就要去要饭;拆迁家庭是政府行为。再说供给,政府提出的紧缩银根,紧缩地根的意思是缩小房地产上游资源的供给,无形中抬高房源供给成本,缩减供给需求变大,需求曲线右移,供给变小,供给曲线左移,交点纵坐标提高,

价格上涨。这里有些原因是国家无法控制的,比如80后的人口情况,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政府想干预也干预不了,但是在需求方面,政府可以以增加拆迁的办法增加房屋需求;在供给方面,紧缩银根+紧缩地根已经充分的给房地产增值让路。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很大一部分外汇储备是在房地产业里面的,国家不能让房地产业降温,否则国家亏损就不仅仅是人民币升值损失的那么几千个亿了。

有人说我们国家的制度不健全,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也导致了房价的虚高,我个人认为首先是房价的上涨速度过猛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健全,谁也不能帮你保证你是中国人就一定有房子住吧?国家承诺不了,其次才是社会保障不够完善反作用于房价上涨,如果这也算一个房价上涨的理由,那么房价上涨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就是供给减少而需求不断猛增的原因,不要光看到市面上新楼的空房率有多高多高,了解一下市场就知道了,现在2手房市场上房源是多么的紧张,新房的炒作逐步走向房票炒作,如果不是这两年股市异常火爆,房地产业将是众多股民的另一个栖息所。

三、大学生就业

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难。毕业生人数与签约率成反比例走势。毕业生人数节节攀高,从2001年的90万人到2014年的700多万人,每年都以20%以上的幅度增长;而毕业生签约率,却从2001年的90%,到2005年还不到70%。如果从经济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有下列问题:

1、供需均衡问题

从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总体供给与需求量看,2006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近几年来,我国的大学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相对于企业和各级政府所需求的大学生显得过多了,也就是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相对过剩了。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上,大学生是劳动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需求方。就需求方面来看,主要是各类企业和政府各级部门。作为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成本、收益和企业发展的情况,来决定所需要雇佣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作为政府部门,在招聘公务员时,也要按照各个职能部门的人事结构和开展工作的需要,考虑不同职位的具体需要来招聘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无

论企业还是政府,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们都要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用人的数量与质量。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供给方降低自己的价格就会相应引起需求量的增大。最终,在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就会实现供求均衡。这是从经济学理论上讲,那么作为供给方的大学毕业生是否在降低自身的工资期望时,企业或政府就会依照需求定理来扩大他们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呢?显然,现实情况不是这样。对要素市场中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供给与需求分析,存在着相对的不均衡状态。

2、"就业悖论"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一种"就业悖论"现象。一是表现在就业的地域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和沿海地区成为大学生首选的工作区域,工作环境好,收入高,有社会地位的职业和企业成为他们首选的理想职业,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和行业就业压力加大,存在人才供给过剩、过度竞争和过度集中的态势。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西部边远地区和基层表现冷淡,不愿意选择工作环境较差、待遇较低的职业。尽管西部边远地区和基层工作大量需要大学毕业生,但他们宁可"失业",也不愿意选择这些地区和岗位就业,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和行业面临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存在人才供给不足,缺乏竞争和过度稀缺的态势。

二是表现在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性矛盾。很多高校一味地强调培养人才与市场接轨,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但今年缺的专业人才,并不代表3年、4年以后也同样缺,等到毕业时,就业市场已经人满为患。从这个层面上说,这几年大学生毕业就业市场的波动,与热门专业的转移是有直接关系的。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是这个问题。"就业悖论"问题显然还是一个结构性矛盾问题。

3、微观组织问题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种经营,那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经济个体。作为经济组织的个体,人生经营也同样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即经营什么、何处经营、怎样经营。也就是在大学期间,甚至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寻找、探索职业,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人生。通过了解自己的生活目标、职业价值观、兴趣、能力以及个性特征,明确该经营什么;了解职业及职业环境,知道去何处经营,确定自己的职

业目标及发展方向;通过不断修正与提升职业目标以形成怎样经营人生的基本模式。高校有义务使每个学生个体的目标与企业、社会目标相吻合,使每个个体的资源与企业、社会资源充分、合理、有效地配置与利用,达到个人利益与企业、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取得更多就业机会和成功机会,获得更多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模式,这个理念和思路是缺乏的。即便是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也大都停留在"季节性快餐"式的就业指导。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不了解自己的生活目标、价值观、职业兴趣和能力,以及个性特征,也不了解市场、企业等职业环境,在选择职业时所做出的决策往往是迷茫的、困惑的,有时是无奈和无助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微观组织的问题。

4、成本收益问题

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大学毕业生都有成本收益问题。用人单位考虑的是用人成本,对于同一岗位能够招聘到更高学历,有工作经验的职工,他们就没有理由去招聘一个学历较低,又没有工作经验的职工。企业的目标很明确,招来的职工马上能为企业所用,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不需要支付更多的培训费用和用人成本。大学毕业生也要考虑投入产出的问题。在大学期间,他们的家庭和本人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支付了比不上大学的人更高的成本。这就使得他们在择业时需要获得较高收入、较好待遇的工作岗位。但是事实上,根据最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抽样调查结果,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工资趋同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这是由于大学生人力资本中的"无差异特征"比较突出。同时,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很多岗位只需要熟练操作技能的劳动力。大学毕业生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失调,个人意愿和现实差距较大,出现了找不到较理想的工作的现象。

【结论】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现象无处不在,弗兰克说过,“在发生一个经济行为的时候,人们总是出现依赖错误的信息做决定的情况,还有些时候会从正确的信息里推出错误的结论。因为这个心理现象的影响,经济行为也会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上述例子的阐释,经济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见,我们应当学会生活中如何运用经济学,并能尽量正确的分析已知的信息,从而做出最佳的判断。经济学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应用的学科,生动的学科,而不只是一个生涩的理论系统。在了解了众多经济学例子的之后,我们应该学会分析生活,学会分

析生活中的现象,并把经济学运用进去,以帮助我们做出最佳决定。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2] 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iy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