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梳理2014中考语文(安徽)现代文阅读梳理:专题一 说明
更新时间:2024-07-06 10: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专题一,说明文阅读 中考知识梳理 1.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 说明文的分类
按照不同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根据说明对象(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①.事物性说明文以实在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②.事理性说明文以抽象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缠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如《死海不死》等。
备注: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缠明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还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实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一类是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平实说明一般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生动说明一般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
拟人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有趣。 3. 说明文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一),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常以时间性词语为标志,或者是年月,或者是时代、朝代等。如《中国石拱桥》。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以空间方位词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为标志。如《核舟记》,按头—舱—尾—贝的顺序说明。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具体表现为: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个别,由具体到抽象,由特点到功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等。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4. 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或缠述明白事理所用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下:
(一),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使那些概括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清楚、明白。例子前常有“例如”“比如”“如”等,标志性词语。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这时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作用:因为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了多层次的说明,所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眉目清晰,避免了产生重复交叉的现象,不同类别的事物特征明了,让人印象深刻。
(3),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用:能够给人以准确、具体的印象,增强说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通过比较,使事物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都明显地表现出来,便于读者把握事物的特征,特别是事物之间的差别。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方法。
作用:便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该事物与别的事物严格的区分开来。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把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便于理解。
作用:可以使原本不为人所熟悉的或抽象的事物变得通俗易懂,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
(7),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比较灵活自由,不要求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属性。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完整;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而是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摹状貌:就是通过描绘事物形貌的方式揭示事物的特征。 作用:有助于把说明对象说的形象、具体、生动。
(9),画(列)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比较抽象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绘制精确图表,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据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十),引资料:包括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以及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
作用。
※说明方法的速记口诀:
十种方法要知道:举例分类作比较,定义诠释画图表,比方数字摹状貌,还有一种很重要,引用说明(引资料)。 5. 说明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是怎样运用限制性词语、概括性词语来修饰中心语的,分析它们的特点、作用。
具体来说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注意分析限制性词语的表达作用;二是要注意分析表示估计和猜测的词语的表达作用;三是要注意分析词语的搭配。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尝,有的以生动活泼见尝。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等等,总之不拘一格。 6. 说明文的结构
(一),总分式:包括“总分”式(如《苏州园林》)、“分总”式(如《什么是生态系统》)、“总分总”式(如《看云识天气》)。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如《万紫千红的花》一文,第一步说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第二步说
明花变色的原因,第三步说明花与昆虫的关系,第四步说明花与人的关系,逐层深入,各层之间关系是递进的。
(3),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控间顺序的说明文。
(4),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 常考考点及方法指导
考点1,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一、典例剖析
【例题】(2013年安徽)6题: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 对象,古桥,特点是: 对象,廊棚,特点是:
【思路归纳】分析说明对象特征,实际上是对文意理解及概括能力的考查。首先分清文章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本题从文章标题《西塘古镇》来看,可判断出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西塘古镇。题目中的表格只是列出了西塘古镇中的两个方面,所以只需概括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古桥和廊棚。写古桥的是第④段,通过“河桥密布”“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可以概括出答案;第⑥段写廊棚,通过“西塘的规模最大”“沿河而建,造型古朴”可以概括出答案。 【答案及评分】(6分)古桥:数量多,种类多,造型精美。廊棚:
规模大,沿河而建,造型古朴。(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找说明对象的方法:
(一),看题目。有的标题直接表明说明对象,如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这些都是事物说明文,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说明对象;再如《植物的抗旱本领》,这是事理说明文,题目就表明了要说明的事理“植物的抗旱本领”。
(2),观首段。题目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甚至有时阅读没有题目时,那么我们就要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找结尾段。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找不出说明对象时,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揭示文章的说明对象,所以要十分关注这些重要的段落。
(4),抓关键句。有些说明文除了在文章开头、结尾处易出现说明对象外,还往往利用一些段首的中心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这些句子,进而把隐含在文中的说明对象凸现出来。
(5),归纳总结。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可行,那么这时候,只能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概括说明对象特征:
(一),认真读题,根据题干表述,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清楚题目问的是整篇还是某段或某几段)。
(2),快速通读全文,看文章题目、抓首括句和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很多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这些句子进行摘要总结,即可得到答案。
注意:有些信息需要同学们对该段或几段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这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洁。
(3),答案形成之后要与题干问法、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没有漏掉要点。 【针对训练】
123页(2011年安徽)《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第1题。124页(2013年新疆)《五彩滩:上帝打翻的调色盘》第1题。 考点2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一、典例剖析
【例题】(2011年安徽)6题: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4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二题) 【思路归纳】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悉常用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再根据说明方法各自的特点或标志来判断。注意题干已经指明是两种说明方法,第③段开头说“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可看出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而紧接着说“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及后面的“数百倍”“几万升”可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再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正是为了说明微藻制油的优势,使说明的
内容具体而有说服力。
【答案及评分】(4分)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微藻制油的明显优势;使说明内容具体而有说服力。(说明方法、好处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1. 判断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常见说明方法的主要特征。可以找一些语言标志来辨别。如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列数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 (注意与年代的区别);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作比较:比、而、相对于、较什么;打比方:像、仿佛什么 ;下定义:判断句(比喻句、否定句不是下定义);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2.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分析。 可用公式:说明方法+通过什么+形容词+说明了什么
如“举例子”,可套用为:通过列举某某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某某
“作比较”可套用为:将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鲜明地突出了什么; 其他说明方法可见前面“知识清单”第4点。 【针对训练】
123页(2013年安徽)《西塘古镇》第3题;125页(2013年内江)《江苏园:春来江水绿如蓝》第2题。126页(2013年枣庄)《五官
并非“各自为政”》第2题。 考点3,筛选提取整合信息 一、典例剖析
【例题1】(2011年安徽)7题: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 (3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二题)
【思路归纳】首先,锁定答题区间,“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在第⑤段中提到。第⑤段开头第一句话是说启动了这一项目,紧接着后面的内容都是在缠述这一项目要解决的问题,注意“有望”“还”“此外”这些词语,对他们所引导的内容加以概括整合,即可总结出答案。
【答案及评分】(3分)①,开发出“微藻资源库”,提供备选的微藻品种;②,提高微藻产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③,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指标。(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例题2】(2011年安徽)8题: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4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二题)
【思路归纳】首先对“可循环”“绿色”两词进行深入理解,“可循环”即“再生”,“绿色”即从环保方面着手。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之后,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筛选对比。全文共5段,第①段是说微藻如何进入科学家们,的视线;第②段介绍了微藻的特点;第③段阐述微藻制油的明显优势;第④段讲述微藻在环保方面的作用;第⑤段介绍了
“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从段落大意可看出,答案应在③④两段寻找,第③段末尾“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即是答案之一,第④段就直接有环保方面文字的叙述,如“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这些文字即是答案,可直接引用。
【答案及评分】(4分)①,可再生;②,不与农作物争地、争水;③,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④,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答这类题目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尽量使用原文原句,或是对原文原句简单组合,不行再自我组织语言,进行筛选、概括。下面分类作一个方法总结:
一. 通读全文。作答此类题型,一定要返回文本之中,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各段落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结合题干部分,再返回相关的重点段落,找出问题具体与哪些内容有关;最后,分析、归纳、概括出我们需要的内容。
2. 把握主要的说明对象。任何一篇说明文都有自己的说明对象,有的文章说明对象有多个,有的只有一个,这就需要我们理清思路,找出主要的说明对象。理清了这一点,再来作答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就不难了。
3. 说明文的内容是具体准确的,每一则材料都是围绕说明中心进行的介绍。把握全文核心的同时,也要注意部分强调的重点,对此加以
分析归纳,这样才会更准确地理解题意,从而作出正确判断,既而可对文章的信息加以归纳概括,做到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 4. 概括归纳段落内容。概括时要重视首括句、尾括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概念或解说性语句的作用。常见方法有:一是寻找段落中心句,往往在首尾;二是抓住关键句加以概括;三是利用提示性语言标志,如“因此”“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一句话”等。 考点4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一、典例剖析
【例题】(2013年安徽)5题:根据文章内容,用“双斜杠”将③至⑨段分成四个部分。(3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思路归纳】划分层次,可从文章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来说,可根据文章意思来划分;从形式上来看,可抓住说明文中说明的中心或说明的对象来划分。对于本题,先要明确题干要求,题干是说把③至⑨段分成四个部分,③至⑨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从说明对象的各个小的方面来具体讲述西塘古镇。因此,可从说明对象的各个小的方面来划分,第③段介绍西塘古镇的道路交通,第④⑤段介绍西塘古镇桥的种类、造型及其特点,第⑥段介绍西塘廊棚的规模位置、造型,第⑦⑧⑨段介绍西塘街道弄巷的特点。弄清各个段落之间的说明关系,层次自然就清晰了。
【答案及评分】(3分)第一部分第③段,第二部分第④⑤段,第三部分第⑥段,第四部分第⑦⑧⑨段(对1处,德1分)
二、阅读方法指导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常用方法有: 1. 可从说明顺序来划分。
(一),时间顺序。抓时间变化的词语,如年月、时代、朝代变化的词语等。
(2),空间顺序。抓地点转换的词语,或从外到内,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或空间方位(如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左右等)等。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或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等。
2. 从说明对象来划分。每篇说明文都有一个说明对象,理清说明对象后,再看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这一对象的。有时,一个说明对象里又分了好多小的方面,要能把这些小的方面结合起来考虑。 3. 抓结构。从总分式、递进式、并列式、连贯式等入手。 4. 抓联系纽带。联系纽带可以是过渡句或过渡段。捕捉段落之间路标性的词语和句子,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常常可以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这些词语大多是总结性或过渡性的短语。 考点5,体会词句表达效果 一、典例剖析
【例题1】(2013年安徽)8题: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思路归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
上。本题题干是要分析“仅”的表达效果,即用了“仅”字,起到了什么作用,因此,可从内容上来分析,“宽处仅1米”“最窄处仅0.8米”这两处“仅”,限制说明了,石皮弄的宽度。具体而准确地强调了石皮弄之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答案及评分】(2分)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
【例题2】(2013年安徽)9题: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4分) (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
【思路归纳】首先,从字面弄清“势”与“事”的含义,“势”即西塘古镇的有利方面,“事”即当地居民围绕西塘古镇的优势做了什么。接着,细读选文第⑩段及全文内容,抓住最主要的内容加以分析和概括。先弄清这句话中的“三种空间形式”,分别是水道、廊棚、弄堂。再根据文章内容,西塘古镇的“势”实际上就是面积狭小,河道众多,水路交通发达。“事”即是依水而居,河桥密布,修建廊棚,街弄狭窄,交通较为便利,空间利用度高。最后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及评分】(4分)势:水道纵横,面积狭小。事:居民生活和商贸活动的交通需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在说明文中,为了使说明语言准确严密,通常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数量等方面进行修饰限制,可使语言表达得更具体、全面,增
强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具体题型可分为四类: 一.说说某某词语的意思
【答题格式】(“某某”的意思是什么(结合语境回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某某”词的表达作用。
【答题格式】(“某某”一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样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注意:可找表程度的修饰词、代词(“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数字等。
附: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时常出现的词语: 表示约数的有:约、大约、近、上下、左右。 表示程度的有:最(多)、至多、几乎、全部、仅。 表示范围的有:大多数、大部分、遍及、一般、之一。 表示频率的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往往。 3.文中某某词语的指代意义(内容)。
首先要明确指代的内容具体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指代的内容或是对上文现象的再次说明、强调,或是对下文内容的提示,下文是对上述代词的详细解说。
常考的指示代词有“这”、“此”、“其”、“其中”等。答这一类题时,要特别研读词语所在句的上下文,找到对应的词语或句子。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要符合文意,才是
正确的答案。指代词语一般指代的是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有时可能还要结合全文内容,或是全文中的某几段内容来分析。 注意:分析出其指代意义后可以代回原文检查是否正确,看原来句子的表达意思是否明确,进一步检验其正确性。 4.文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步骤】(一)判断,一般是不能删。(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以后与没有删掉以前句意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4)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答语: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格式】(不能。若删掉“某某”词,原文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显得太绝对;用“某某”词,准确地说明了什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正确的答案。指代词语一般指代的是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有时可能还要结合全文内容,或是全文中的某几段内容来分析。 注意:分析出其指代意义后可以代回原文检查是否正确,看原来句子的表达意思是否明确,进一步检验其正确性。 4.文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步骤】(一)判断,一般是不能删。(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以后与没有删掉以前句意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4)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答语: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格式】(不能。若删掉“某某”词,原文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显得太绝对;用“某某”词,准确地说明了什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正在阅读:
中考考点梳理2014中考语文(安徽)现代文阅读梳理:专题一 说明07-06
2014.42安全知识抢答赛活动方案01-17
总图设计软件GPCADZ V3.0说明书05-01
pH值对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产纤维素酶的影响07-25
2018年中国电竞游戏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05-19
涉及not,only…but,also…的部分倒装02-12
电子级盐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3-25
2017感恩老师的优美句子11-21
吃肉前喝两勺醋 大大降低血糖水平06-12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使用常见问题释疑04-0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梳理
- 中考
- 安徽
- 考点
- 语文
- 说明
- 专题
- 现代
- 阅读
- 2014
- 业主专用-建设工程施工报建报批流程和所有涉及表格 doc精华升级
- 党的历史和基本知识竞赛
- 职高体育教学实践体会-教育文档
- 2016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第一套
-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
-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项目策划书
- 基于PLC高速全自动包装机的控制系统设计(程序及图纸)
-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9 日月明教案-推荐下载
- 8下 Unit 6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农行建行交行招聘考试试题
- 教师实习工作总结
-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 高考语文成语使用专题分类汇编
- 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类2014-2015年度毕业实习名单
- 08-09(2)数电试卷B
- 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程序及材料编制规范
-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理解性背诵答案
- 专业羽毛球运动基本礼仪
- 护理毕业总结-精选word文档(7页)
- 自动售货机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