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4-2-2糖类(2)(课时练)

更新时间:2024-03-27 12: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2.2 糖类(2) 课时练

1.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的有害物质。从它的化学成分看,它是一种( )

A.二糖 B.多糖 C.氨基酸 D.脂肪 【答案】B 【解析】[来XXK]

试题分析:从化学组成(C6H10O5)n可知纤维素是多糖。 考点:糖类化合物。

2.将碘酒滴到切开的苹果断面上,观察到断面变蓝色,说明苹果中含有

A.油脂 B.淀粉 C.纤维素 D.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淀粉遇碘变蓝色,碘酒中含有碘单质,所以判断苹果中含有淀粉,答案选B。 考点:考查淀粉的性质。

3.把3g甲醛气体溶于6g冰醋酸中,再加入4g果糖得混合液甲。另取5g 甲酸甲酯和9g葡萄糖混合,得

混合液乙。然后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液按7∶4的质量比混合得丙,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20% B.35% C.40% D.5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甲醛、冰醋酸、果糖、甲酸甲酯、葡萄糖5种物质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相互混合又不反应,所以,它们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都为12/(12+2+16)=40%。

考点:考查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4.现有淀粉溶液、鸡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时,下列试剂和对应现象正确的( ) 试剂:①新制Cu(OH)2悬浊液 ②碘水 ③浓硝酸 现象:a.变蓝色 b.砖红色沉淀 c.变黄色

A.②—a、①—c、③—b B.③—a、②—c、①—b C.②—a、③—c、①—b 【答案】C 【解析】

D.②—c、③—a、①—b

试题分析:①因淀粉遇碘变蓝,可利用碘水来鉴别,故试剂和对应的现象为②—a;②蛋清为蛋白质,由蛋白质遇硝酸变黄,故试剂和对应现象为③—c;③葡萄糖溶液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故试剂和对应现象为①—b。故答案C。

考点:物质的鉴别。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验证产物中的葡萄糖 B.淀粉中加入98%的硫酸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其水解

C.棉花中加入90%的硫酸,并用玻璃棒把棉花捣烂,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使其水解 D.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证明淀粉尚未水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先加碱调节酸碱性,滴加银氨溶液,验证产物中的葡萄糖,A项错误;B、淀粉中加入稀硫酸,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其水解,B项错误;C、棉花中加入90%的硫酸,并用玻璃棒把棉花捣烂,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使其水解,C项正确;D、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证明淀粉尚未水解完,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糖类水解。

6.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并加热,使淀粉发生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需要下列试剂中的:( )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碘水; ⑤氯化钡溶液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测定淀粉的水解程度,需要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存在和淀粉的存在,检验葡萄糖需要利用其醛基的性质,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和银氨溶液或氢氧化钠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检验淀粉用碘水,所以可以是①②④或①③④。故答案B。

考点:淀粉的性质,葡萄糖的性质

7.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可观察到产生黑色沉淀[来XXK]

B.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溶液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水解[来 D.向油脂中加入NaOH溶液再蒸馏,提纯油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错误;B、遇淀粉变蓝是碘单质的性质,不能用米汤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错误;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溶液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若产生银镜则检验淀粉发生水解,正确;D、油脂在NaOH溶液完全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错误。故答案C。

考点:考查糖类和油脂的性质,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

8.由甲酸甲酯、葡萄糖、乙醛、丙酸四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已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54% B.63% C.9% D.1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甲酸甲酯为C2H4O2,葡萄糖为C6H12O6,乙醛为C2H4O,丙酸为C3H6O3,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数目之比为1:2,故混合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6:1,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7%,则混合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37%=63%,故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63%×

=9%。

考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9.下列实验的失败原因可能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①将乙醇和乙酸、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②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制乙烯

③验证RX是氯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褐色沉淀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⑤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未析出银镜

A.①③④⑤ B.③④⑤ C.③⑤ D.全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制取乙酸乙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而不是稀硫酸作催化剂,不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故不选;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制乙烯,在140℃得到乙醚,不是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故不选;③卤代烃中卤元素检验时,应该先加稀硝酸后加硝酸银溶液,否则硝酸银和NaOH反应而得不到AgCl沉淀,所以是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故选;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应该加热才能发生氧化反应,否则不发生反应,所以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故选;⑤检验淀粉已经水解的葡萄糖时,应该先加NaOH后加银氨溶液,否则银氨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而干扰实验,所以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故选;故选B。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实验步骤及实验操作,明确实验原理及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是解本题关键。

10.如图所示,淀粉水解可产生某有机化合物A,A在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B(C6H12O7)或C(C6H10O8),B和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B、C都可以被强还原剂还原成为D(C6H14O6)。已知,相关

物质被氧化的难易次序是:RCHO最易,R—CH2OH次之,最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A、B、C、D的结构简式。

A: ;B: ;C: ;D: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淀粉→A: A→D: 【答案】(1)CH2OH(CHOH)4CHO;HOCH2(CHOH)4COOH;HOOC(CHOH)4COOH;HOCH2(CHOH)4CH2OH;

(2);

【解析】

试题分析: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后生成还原性的单糖—葡萄糖。题中的A经氧化、还原生成的B、C、D均含有六个碳原子,可以确定A是葡萄糖,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在发生氧化反应时,分子中的醛基(—CHO)最易被氧化为羧基(—COOH),分子式由C6H12O6变为C6H12O7,即B物质为

HOCH2(CHOH)4COOH;由题目信息可知,葡萄糖A末端的—CH2OH比中间结构较易氧化,所以—CH2OH先去氢生成醛基,再氧化为羧基,生成分子式为C6H10O8的物质,即C物质为HOOC(CHOH)4COOH;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经加氢还原为己六醇,分子式变为C6H14O6,即D物质为HOCH2(CHOH)4CH2OH。B是一种多羟基羧酸,其结构简式为HOCH2(CHOH)4COOH。

(2)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为:;葡萄糖还原为D的

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官能团之间的转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hz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