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园艺疗法复习材料

更新时间:2023-05-09 04: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5月园艺疗法复习材料

保健学家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四类: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包括机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生活方式因素;保健设施因素。而其中,生活方式已成为影响现代人健康最直接、最密切的因素。生活方式包括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方式、家庭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闲暇方式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等。涉及人们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活,深入到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生活方式时代”,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更深刻、难度更大的卫生革命,它的主要对象是受到人们青睐的诸如诱人的香烟、丰盛的饮食、高级的轿车、少动而养尊处优等生活方式等。

1.1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在 1948 年阿拉木图的成立大会上,有一项重要议程,就是给“健康”重新定义,人们把这个定义称作健康新概念。这个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残缺,而且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处于完好状态。”1978年国际初级保健大会对健康的描述又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人们对健康的定义都在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为心理健康能直接影响和制约躯体生理健康,同时也直接影响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个心理失去健康的人,通过心理影响生理的途径,必然会使身体生理功能承受损害,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心理导向的偏差,也必然会严重影响其社会适应功能。因此,人们把健康概念推延到心理健康方面,这是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从而对人的健康问题的认识变得更全面、更科学。那么,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我国学者一般认同的心理健康标志为: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智力一般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人群的智力呈常态分布,即天才与智力低下者是少数,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智力是正常的,IQ 多数在85~115 分之间,他们能够适应生活,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智力低下者社会适应能力差,常常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与学习,心理压力大,健康难以维持,需要特殊教育和护理。(2)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表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愉快的情绪反映出人的身心活动和谐与满意。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境良好,乐观、开朗、满意的情绪状态占优势;而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

(3)意志健全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表现在意志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上。心理健康者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能适时作出决定而且自觉去执行,还能够保持长时间专注的行动去实现既定目标。意志不健全的人挫折容忍力差,怕困难违拗,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

(4)行为协调

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者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和性质相配。而非3健康者在行为表现上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就大赌气,或是对强糊糊反应谈。

(5)个性良好

个性是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本质的表现,性格良好反应了个性的健全与统一心理健康者个性相对稳定,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勇敢,谦虚,诚实,乐于助人;而心理不健康者个性多变,性格不良,表现出胆怯,冷漠,吝啬,孤僻,敌意,自卑,缺乏自尊心。

(6)自我意识

正确自我意识正确主要指自我评价符合实际,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自尊自爱,寻求独立性,对自己充满信心。

(7)人际交往和谐

1

人际交往和谐是指能与人友好相处,关系协调。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他人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别人,待人慷慨与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者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斤斤计较,猜疑,嫉妒,退缩,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8)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具备不同的心理特点,儿童的过于早熟心理和成年的太幼稚行为常常被看作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2 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

园艺活动(或叫劳动)的确是一项大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种植、浇水、锄草等劳动, 不仅能增加身体活动量, 运动四肢筋骨关节, 而且可调节人的情绪, 给精神上带来某种寄托和安慰。大量的观察及研究发现, 园艺劳动对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尤其是上述病人在病情相对稳定后, 进行适当的园艺劳动, 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能起到增强心脏功能、降低血压、稳定情绪及消除失眠等痼疾的效果。一些老年孤独症患者, 参加园艺活动后, 生活增添了乐趣, 其寂寞和孤独感也会减轻许多。老年人缺钙较为普遍, 有研究还证实: 经常从事园艺劳动能使人骨骼坚强, 特别是对年过5 0 岁, 面对缺钙威胁的妇女来说, 种花、锄草等确能起到延缓和制止钙质过快丢失的作用。

所谓“园艺疗法”就是通过种花、种草、种菜、种果,在田野里拨草、剪枝、施肥、松土、浇水,以及景观营造、插花等等等一系列园艺活动,使人在绿色的环境里得到情绪的平复和精神的安慰,在清新的空气里放松身体,从而达到预防、治疗疾病和保健长寿功能。国外不少医院利用园艺疗法,让病人在从事园艺活动中得到康复。

狭义的园艺疗法, 长期以来世界上比较趋于一致的观点是美国园艺疗法协会对其下的定义: 园艺疗法是对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 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方法。接受园艺疗法的对象一般为:残疾人、高龄老人、精神病患者、智力低下者、乱用药物者、犯罪者。

广义的园艺疗法随着园艺疗法的概念不断拓展, 对象不仅限于上述特定人群, 也适用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人;治疗的方法除园艺操作外还包括利用植物的生态作用和保健效果。广义的园艺疗法是指利用植物或者围绕植物开展各种活动, 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精神焕发的疗法, 是治疗与康复的有效手段, 包括芳香疗法、森林浴、色彩疗法、园艺食疗、景观疗法、光疗、氧疗和声疗等。可适用于不同年龄, 各种身体状况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人。

1.3 花香疗法

花香疗法,亦称芳香疗法即利用花卉绚丽的颜色,形态和扑鼻的馨香(药效)及其对环境的美化,净化作用,以促进人体身心疾病康复的方法。早在商代,宫廷与民间就曾盛行熏香疗法,用香汤沐浴,以香球、香囊悬挂于庭院,利用花香驱虫除臭,调节心情。

花香能唤起人们美好的记忆和联想。各种花香也有利于病人的疗养。因为不同种类的花卉、植物可散发出不同的香气,香气通过嗅觉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有利于改善人的情绪。春季盛开的丁香花,在它开花时所散发的香味中;含有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它具有较强的净化空气和杀菌能力。丁香花对牙痛病人也有镇静、止痛的效果。洁白的茉莉花开在夏季,其花香中含有茉莉花素等挥发性芳香物质,具有理气、解郁、避秽、和中等作用。另外,头晕目眩、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及暑热头晕者,常闻此香可减轻症状。秋季傲霜怒放的菊花含菊花环酮、龙脑等挥发性芳香物质,有清热祛风、平肝明目之功效。我国古药志《本草衍义》、《日华子诸家本草》等书中,就有常闻菊花香,可治头痛、头晕、感冒、视物模糊的记载。

香味疗法是借助气味来治病强身的。古印度的瑜伽功早就开始用香味治病,中医以及西欧的医生也曾利用香味治病。中世纪时,这种治疗方法还曾同魔法相提并论。香味是通过神经系统发生作用的。溶解在空气中的挥气性粒子会引起某种神经脉冲,从而使人或者放松,或者集中注意力,提高或者抑制性欲、食欲和工作能力。当人们闻到桂花的香气时,能构起思乡之情;玫瑰花香味会使你联想到鲜花、阳光和春风;夜来香的芬芳则使人产生月夜漫步幽径或花丛的遐想;米兰花香能使哮喘病人感到心情舒适;天竺葵、水仙、紫罗

2

兰、月季等散发出的香味均对人体健康有益。

科学实验证明,已知300多种植物含有杀菌素,其气味对人体有益。如天竺葵、熏衣草,可镇静安神;攻瑰花中的芳草醇、丁香油酚是流感与扁桃体的“克星”;丁香花中的丁香油酚还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菊化中含有龙脑、菊花环酮,可清热、平肝、明目;夜来香、水仙花的气息,可去除不洁气味;艾叶的气味可消毒、消炎、醒脑、杀菌;薄荷气味可使人思维敏捷;还有一些花卉香味对鼻炎、高血压、气管炎.甚至癌症等治疗可发挥一定作用。如可在家里使用的带香味的植物:①薄荷是一种天然沆抑郁剂,可治头疼,消除脑力劳动后的过度疲劳;②柠檬可助消化,消暑和止吐;③玫瑰可抑制食欲、降压、改善心脏活动;④芍药能很快消除紧张感,有很好的安眠作用,还能使爱哭的孩子很快安静下来;⑤桃可促进肝脏和胆囊活动,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⑥烟草能消除精神紧张,促进食欲,消汗;⑦橙可提神,并以促进从事体育运动时脂肪的燃烧;

⑧野草莓能增强性欲;⑨咖啡具抗抑郁,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可以改善视力和听力。

1.4 花色疗法

色彩影响人们的精神和情绪。暖色,可使人精神振作、兴奋、心情愉快、增强新陈代谢;冷色,能抑制与缓和精神冲动、安定情绪、控制暴躁。人们早就发现,颜色能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对治疗人体疾病有一定作用。近年来,国外的一些科学家在这一研究领域又取得了新的进展,用蓝色治疗肝炎、关节炎;用黄色和橙色治疗贫血、支气管炎、便秘;用深蓝色缓解疼痛;用红色提高血液循环,都获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美国用蓝光辐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病已达到50多例;前苏联不少学校采用紫色灯泡代替白色灯泡,使学生智力获得有效发展。

此外,医学家们的研究证明,淡蓝色对发高烧的病人有益;赭石色有助于低血压患者回升血压;紫色町使孕妇获得安全感;红色与桔色能增进人的食欲。根据住房色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司机、炼钢工人由于白天T作常接触纷杂多变的色彩,同到家中要让眼睛休息。房间色彩宜冷色调。医务人员、理发员等,较多接触单一色彩,此房间内应多增加暖色调,家中有体弱老人的,房间也宜用暖色,以使他们心情欢悦,促进新陈代谢的机能。值得一提的是,七色中对人们心理健康最为有利的是绿色,它对人的神经系统和视膜组织的刺激恰到好处,特别是植物的绿色,更能消除眼的疲劳,增强调节,改善肌体的功能。据研究,绿色环境可使皮肤温度降低l一2℃,脉搏每分钟减少4—8次,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嗅觉、听觉与思维活动的灵敏性获得增强。

现代科学揭示,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生理、化学和物理过程,色彩进入眼帘,能引起人们多样的感情和心理效应。在所有大自然的色彩中,蓝色是许多人最喜欢的颜色,能给人以型宁静、深邃之感,具有明显的镇定作用;橙色是一种极易感染人的暖色调,给人一种厚实、暖融融的感觉,能消除人的抑郁沉闷;绿色对人的视觉神经最为适宜,人处于绿色的氛围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2.2度,脉搏平均每分钟减少4~8次,血液流速减缓,心脏负担减轻,呼吸平缓而均匀。因此,绿色是视觉调节和休息最为理想的颜色。白色是纯洁无瑕的象征,能促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紫色可使孕妇的情绪得到安慰,黄色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唾液腺的分泌,刺激食欲,并能激发忧郁症患者的欲望和意志活力;赭石色有助于低血压升高;粉红色会影响大脑,减少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肌肉放松,并有平息雷霆之怒的奇妙功效;琥珀色是精神病患者理想的医疗环境色,具有安适宁静的力量;棕色能促进细胞的增长,使手术后的病人更快地得到康复。

植物和花卉的颜色,有利于病人的康复。试验证明,浅蓝色的花朵,对发高烧的病人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紫色的鲜花,可使孕妇心情愉悦;红色的鲜花,能增进病人的食欲及增强听力;赭色的鲜花对低血压患者有裨益;绿色的花叶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减少对眼睛的刺激,因此对眼睛有保护作用,且能增强视力。纵观鲜花和植物的颜色,红、橙、黄等给人以热烈、辉煌、兴奋和温暖的感觉;而青、绿、蓝、白等颜色,则使人感到清爽、娴雅和安静。

据研究, 合理利用植物的多种颜色进行园艺治疗, 是园艺疗法的重要内容。实验证明,浅蓝色的花朵对发高烧的病人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紫色的鲜花可使孕妇心情恬静;红色的鲜花能增加病人的食欲;绿色的花叶被人眼摄入视觉后, 能很快经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使脉搏、呼吸的次数明显减少, 血流的速度也会变得缓慢, 紧张的神经会变得松弛, 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性则有所增强。为此, 医学家们出了以颜色来调节和改善人体生理功能的治疗法, 即“色彩疗法”。

3

1.5 中国具有园艺疗法的文化基础

中华五千年之灿烂文化, 博大精深, 其中包括有与园艺疗法相关的园艺文化与技术、中医中药理论与临床经验, 还有一些独特的健身方法, 为中国园艺疗法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为东洋园艺文化中心的起源地与代表。

世界上有两个众所公认的园艺文化中心, 一个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园艺文化中心;另一个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洋园艺文化中心。东洋园艺文化中心起源于中国, 流传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东南亚各国, 东亚各国园艺学即是在中国传统园艺文化与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中国观赏园艺文化主要表现在:有丰富的观赏园艺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尤以牡丹、梅花等十大传统名花为代表;有精湛的观赏园艺技术, 如花木选种育种技术与促成法、春化法、嫁接法等栽培技术;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古典观赏园艺专著, 尤以宋代陈沂之《全芳备祖》、明代王路《花史左编》、周文华《汝南圃史》、王象晋《群芳谱》、清代汪颧《广群芳谱》、陈误子《花镜》等为代表;拥有精深的园艺鉴赏文化, 文人吟花画花、隐居竹林等。其中的花木栽培技术, 花木的人格化文化以及花食文化(有些花卉作为鉴赏对象的同时, 也成为食用材料), 最有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的特点之一。

1.6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的出路

(1)制定近期与长期发展计划

园艺疗法与国民身体健康、环境绿化美化以及福利医疗等社会问题相关, 应当引起有关领导与部门的足够重视。人口管理、园林绿化、医疗卫生以及相关教育研究诸部门相协调, 在考察外国发展状况、掌握外国发展信息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人口、园林绿化、福利医疗等基本情况, 制定园艺疗法部门的近期与长期发展计划。

(2)培养园艺疗法学科人才

有关园林园艺、医疗护理以及社会福利等教育研究部门, 应当尽早开始培养园艺疗法学科学术带头人。鉴于中国尚未起步, 最好采取派人去此方面先进国家留学的方式进行培养。同时, 聘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指导, 介绍国外发展概况、技术实践与科学研究。如果有条件的话, 应在农林、医疗、社会福利等院校的有关专业内开设园艺疗法科目, 从选修到必修。还应对敬老院、精神病院、劳教所、工读学校等的工作人员举办园艺疗法培训班。

(3)建造或设置园艺疗法庭园

准备开设园艺疗法科目的高等院校应率先开始建造培养人才的专用园艺疗法庭园与场所, 为社会作示范。植物园、公园以及森林公园等公共绿地内设置园艺疗法区(角)。敬老院、精神病院、劳教所、工读学校等也应设置园艺疗法专用场所。开始时可采取由高等院校提供进行讲授与指导的技术人才, 公园绿地部门提供实习的场所、社会福利部门提供参加对象的结合方式, 各自发挥自已的优势, 促进园艺疗法事业的发展。(4)推广城镇郊区市民农园

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大力推广市民农园, 即市民在郊区或租或买一块土地, 富裕阶层尚可在此建别墅, 在此种花种菜, 节假日全家驱车前往。播种移植, 浇水施肥, 接受阳光浴、森林浴与田园浴, 焕发精神。这实际是一项以城镇市民为参加对象、面向全社会的园艺疗法活动。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 城镇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市民农园的建设在中国也已有了雏形。有关部门应当合理规划, 适当引导, 使城镇市民精神生活进一步与环境绿化美化结合起来。

(5)建立健全园艺疗法士管理规章制度

在学习美国园艺疗法士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各方面实际情况,有关部门尽早建立健全园艺疗法考核, 登录与管理规章制度, 以保证园艺疗法事业的正常发展。

(6)尽早成立官方与民间园艺疗法组织

如果时机成熟, 应尽早成立或官方或民间的园艺疗法专门机构, 组织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与爱好者, 收集情报信息, 举办研讨会与培训班, 出版专门书籍刊物, 以带动与促进中国园艺疗法的发展。

2.1 果品保健食用的方法

4

果品的食用是不可以追求果品的某一口感或品质而偏食酷食,引起某些生理不平衡而损害健康。要按身体营养要素的需要而摄取相应的适量果品。人体营养是健康的基础,机体正常功能主要是靠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糖、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这六大类营养素来维持,就是要将“谷、肉、果、菜”按人体所需比例适当食用,以求营养的全面和平衡。

无论是水果、干果、瓜果等加工的产品,还是鲜果、或是配方食疗都是人们必不可少而喜欢的饮食佳品。但是,果品种类繁多,所含成分各异,营养保健的途径和效果不一,要达到食用果品无病保健、有病(辅助)疗病的良好效果,就须了解果品的特性和采取正确的食用方法。

2.1.1适量、适时食用果品

人们常言:起居定时、食物有度、身强脑灵。合理的饮食制度是达到良好果疗效果的关键。《内经》有道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便能“度百岁而去”。否则,营养丰富的佳果,吃得过量,也会伤害身体。过度不好,不足问题更大,总之,吃果品一定要适量,方能健身益寿。

因年龄、性别、活动量、身体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的差异,人们对营养素的要求量也各不相同。因此,果品保健食用的数量要因人而宜,不能强全,每天除正常吃饭外,按中等活动量、身体一般的人需要营养素计算:正常老年人每天需要水果如苹果、桔子、香蕉、梨、柚、桃等,任选一种中等大小的一个(约100~150克左右)就足够了,对于干果的需求,一般以核桃仁、西瓜子、葵花子、香榧等为主(20~30克左右),这样就可兼补充一定量的锌、钙、钾等元素和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正常中青年男子每天应补充量应高于老年人1倍;正常中青年女子对果品需求量稍低于男子,应注意补充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钙、磷高的水果,如苹果、柠檬、柚、枣、香蕉、橄榄、荔枝、桂圆等;青少年(13—18岁)每天食用果品的量约为成年人的2/3,年龄小的果品的食用量可适当减少。

饮食果品还必须因人因时令而巧食,才能收到较好的保健效果。如炎夏以饮食水果加工的冷饮品为佳,冬季以食干果温补,要适时调剂,即是同一天,其早晚、饭前饭后效果则不一样。刚吃过蔬菜,马上吃水果,是不科学的,因为萝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被食入人体后可产生硫氰酸盐,并很快代谢形成硫氰酸,与富含有大量类黄酮的水果如梨、桔子、苹果、葡萄等同食,蔬菜的硫氰酸会与水果的类黄酮反应,进一步加强硫氰酸的抑制甲状腺作用,进而导致发生甲状腺肿大,对甲状腺肿大流行地区,尤应注意,不要随意将水果与蔬菜同食。早晚空腹食大枣、桂圆肉等补养粥效果好。不同病症食果时间也不一样,如肾虚耳鸣、遗精者,每晚睡前食核桃仁效果佳。习惯便秘者每日睡前吃香蕉好。

一般吃刚熟的新鲜水果好,但也有其成熟度不一样,其保健作用亦不同,如成熟的鲜祧食用可治水肿;未成熟的青桃干,即碧桃干煎汤服可辅助治疗盗汗、遗精、吐血、疟疾、心腹痛、妊娠下血等症。然而未熟的李、梅鲜果还有小毒,不宜食用。

2.1.2有选择地食用果品

果品因种类品种的性味、成分、功能等差异有着不同的食疗保健功能。当人们身体出现不适、亚健康状态、或特殊生理时期时,可根据各人的身体状况针对性地选择食用某些果品,达到保健和辅助疗病的作用。此时的选择食果与对症下药是同出一理。须因人、因年龄、性别、体质、因时而择食果品;要注意分清预防、病初、病重、病愈时期的妙用果疗;要分清寒症、热症和虚症、实症。热症极盛,就应食寒性水果,切忌食热性果品,防止火上加油,加重病情。如①虚热咳嗽,食用鲜梨、枇杷、西瓜,或梨果肉炖冰糖,食疗效果好,不宜多食用柿饼、龙眼、荔枝、葡萄干等;而对伤风寒、肺寒咳嗽者:应食用枣、杏、柿饼等;不宜食用鲜柿、梨、桃等果品。②冠心病:应适当食些柑桔、柚、桃、杏、草莓、鲜枣等果品,这些果品含丰富的尼克酸和VC等,能降血脂和胆固醇。③心肌梗塞病:应多食用香蕉和柑桔等有利同便的水果;不宜食用柿和苹果等富含鞣质的果品。④腹泻:应多食用苹果,因苹果富含钾,能保持体内离子平衡;不宜食用香蕉、梨等,助泻。⑤肝炎: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和含糖高的果品,如梨、苹果、香蕉、甜橙、荔枝等,有利于保肝护肝,促进肝细胞的再生。⑥糖尿病:应每天食用一些低糖、多果胶的果品,如菠萝、杨梅、柚子等,改善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不宜食用甜橙、香蕉、荔枝、龙眼等高糖水果。

此外,还有小儿麻疹初出不畅期应吃葡萄干,出疹期应多吃荸荠,恢复期应食大枣;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可食梨、西瓜和新鲜果汁,忌食鲜柿;流行性腮腺炎应饮桔子汁、梨汁、忌食山楂;冠心病应常食山楂、红枣等水果;高血压应食山楂、香蕉、葵花子、荸荠;慢性支气管炎可食鲜柿、枇杷、梨、核桃仁、杏仁霜、无花果汁、柿饼、青果、荸荠、罗汉果、白果仁;肾病综合症(水肿)可食西瓜、红枣、葡萄、桑葚;甲状

5

腺机能亢迸可食花生、西瓜、桑葚、苹果、大枣;缺铁性贫血(血虚)应多食葡萄干、李子、红枣、鲜桑椹、无花果、杨梅、甜橙、桃、杏、菠萝。又如缺乏维生素A,可出现夜盲、干眼症,从事飞行和开车的人,因眼力经常处于集中状态,需要更多的维生素A,应常食杏、枇杷、山楂、樱桃;维生素C缺乏症,宜多食含维生素C高的山楂、红枣、甜橙等。

2.1.3 果品食用禁忌

果品种类、品种繁多,每一果品营养成分、品性和食疗的作用不尽相同。有些果品在食用时还有禁忌和食物相克等现象,有着食用禁忌问题的果品一旦食用不当,有的影响营养吸收、有的甚至产生副(毒)作用伤害身体健康。因此,果品的食用禁忌现象在生活中应当引起注意,以免造成不利健康的影响。

果品食用禁忌的原因很多,如柿果和螃蟹不宜同食,因为单宁和蛋白质易结合而不易消化吸收;茶和许多水果不宜同食,酸碱物质结合成不溶物质,对健康不利;皮肤有湿症和疮疖者忌食菠萝,易发加重;柑桔和牛奶同食不利吸收;此外,银杏(白果)、苦杏仁有毒,在食用时都应加以注意。

常见的果品食用禁忌还有:菠萝富含朊酶,食用前宜用盐水浸泡,以防过敏性休克;荔枝一次不能食过量,否则易降低血糖而昏,患“荔枝病”;柿子不能空腹多食,否则可能患柿石症,尤其食后大量饮汤水,更易患病;食苦杏仁必须水解脱苦,否则中毒;桃、李多食助湿生痰,诱发疟疾、痢疾,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西瓜性寒,产后、病后及腹泻者均不宜吃,否则积寒助湿而发病。金柑与萝卜不宜同食,萝卜食用后会产生抗甲状腺物质--硫氰酸,而金柑中的类黄酮素物质会使硫氰酸转化成羟苯甲酸和阿魏酸,抑制甲状腺作用,导致甲状腺肿大;漆树过敏者和肾炎或肾功能较差者忌食芒果;孕妇不可多食番木瓜,否则会引起流产;未熟梅果含有氢氰酸,多食易中毒,俗话说“桃养人,杏伤人,梅子树下吃死人”;红薯和香蕉、牛肉和栗子等不宜同食。

2.2 蔬菜的保健功能

我国幅员广大,物产丰富,蔬菜品种居世界第一位,大多数是原产的我国,也有外来的,除一,二年生草植物外,有多年生草本植物,如金针菜、百合等,还有一些木本植物的幼芽或嫩茎,如竹笋,此外,还有一些野生或半野生的种类,清明菜、马齿苋,另外,还有真菌和藻类植物,如蘑菇,香茹,木耳,紫菜,海带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的蔬菜有100多种,其中普遍栽培的有50~60种,在同一种类中,有许多变种,每一变种中又有许多品种。

蔬菜是指以柔嫩多汁器官或整个植株供人类食用的草本植物。有些木本植物的嫩茎、嫩芽以及某些食用菌类、藻类等也常用作蔬菜用。我国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蔬菜在我国居民膳食中的食物构成比高达3 3.7%,在人们的膳食中具有重要意义。据2005年国际粮农组织统计,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有90%、维生素A有60%来自蔬菜,可见蔬菜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2.2.1 蔬菜的生理保健

我国对常见蔬菜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的研究历史悠久,中医药学对各种常见蔬菜的保健功效研究也较成熟,民间也广泛运用到生活当中。目前对常见蔬菜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对蔬菜植物中的有效保健成分进行研究,以期提取并运用到新的保健食品的开发中:如Cohen、Keck、李鲜等对十字花科蔬菜(大白菜、甘蓝等)中的硫代葡萄糖苷的研究,使人们对蔬菜防癌机理的研究远远超过蔬菜提供膳食纤维这一概念;黄钥等、张帆等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具有预防多种类型的癌症保护心血管抗老化保护皮肤活化免疫细胞生物学功能的作用;而李建文等对蔬菜中类黄酮的测定和保健机理的研究,徐斌等对苦瓜多糖的降糖功能的研究等都被很好的运用到日常保健及制药工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2.1.1 维生素类

蔬菜为人们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维生素的功能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并不大,但其作用极大。如果缺少某种维生索,就会产生维生紊缺乏病,如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病、口腔糜烂等,甚至可促使癌症的发生,危及生命。

维生素按其溶解性质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溶解于脂肪中,它包括维生素A、雄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水溶性维生素溶解于水中。它包括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 (核黄素)、维生素B6(泛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PP (尼克酸)、维生素P(芦丁)、维生素BC(叶酸)、胆硷、肌醇。日常生活中容易缺乏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

6

B2 和维生素C等。缺少维生素A会产生干眼病、夜盲症,会使皮肤干燥、头发干枯以致脱落,指甲可能变脆;缺少维生素D,小儿将引起佝偻病(又称软骨病),成人则会形成骨质软化或骨质疏松症;缺少维生素B1.主要会患脚气病,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下肢轻瘫、感觉失常)、心脏活动失调(出现心动过速、心脏扩张等) ;缺少维生素B2,常会引起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等;缺乏维生素C,往往会引起坏血病,主要表现为血管壁渗透性破坏,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常见于齿龈以及皮肤和内脏易于出血。

2.2.1.2 矿质营养

矿物质包括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钾、钠、碘、镁、锌、铜、硒、锰、钼、钻等)的功能矿物质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物质,如钙、磷、镁等,也是构成软组织(如血管、肌肉)不可少的成分。如铁、铜它还具有调节生理的功能,维持体内各组织的渗透及酸碱的平衡。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元机盐元素,成人体内含钙总量约为1200g。其中99%的钙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其余的则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血液和细胞内外。磷和钙一样是骨骼、牙齿的组成材料,其与钙之比为2∶1,但与钙不同的是,磷是软组织的重要成分,如细胞膜含有磷脂,遗传物质DNA和RNA中也有磷,很多结构蛋白质中也古有相当数量的磷。铁在成人体内有3~5g,75%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一些酶系统中。由于膳食中铁的供给长期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是全世界都存在的一个问题。碘的生理功能是参与甲状腺家的形成,而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镁是维持心肌正常功能的结构所必需的,镁对缺血性心脏病有治疗作用。硒是人体内稀土元素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它有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氧自由基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而且还会引发许多老年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屎病及癌症。

蔬菜是人们日常获得这些矿质元素的重要来源。含钙较多的蔬菜有结球甘蓝、白菜、芥菜、苋菜、芹菜、蕹菜、菠菜、叶甜菜;含磷较多的蔬菜有菜用大豆、豌豆、菜豆、甜玉米、青花菜、芥菜、大蒜等;含铁较多的蔬菜有芹菜、菠菜、菜用大豆、豌豆苗、豆薯、白菜、荠菜、黄花菜、萝卜芽等;含有较多的钾蔬菜有长豇豆、慈姑、辣椒、榨菜、蘑菇等;含有较多的钠蔬菜有茼蒿、茴香、芹菜;含锌较多的蔬菜有大白菜、萝卜;另外有些蔬菜还含有铜元素。

2.2.1.3 膳食纤维素

纤维素虽不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但它能加速胆固醇降解,养活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大肠杆菌能利用纤维素合成泛酸、尼克酸、谷维素、肌醇、维生素K和生物素等。食物中缺少纤维素,人体会因此致病。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体积大,可以使食物在肠内呈疏松状态,增加肠的蠕动,防止便秘,且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般蔬菜纤维素含量都在90%左右。如一些绿叶蔬菜和竹笋、石刁柏、芹菜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得纤维素的重要来源。因此,人们就必须每天吃一定数量的蔬菜,才能满足肌体的需要。

2.2.1.4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常见蔬菜中的糖类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的热能物质和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粮食和动物食品但有些蔬菜,例如马铃薯、山药、芋、豆薯、葛、荸荠、菱、藕、(老)南瓜、甘薯等都富含淀粉,西瓜、甜瓜中含较多的单糖和双糖。此外,豆类蔬菜和瓜类的种子中还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氨基酸和油脂,例如每100g干菜豆中含22g蛋白质,100g干豌豆中可达24g。

2.2.1.5 其他作用

蔬菜的种类品种繁多,一些蔬菜含有一些特殊的保健物质,如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减少心血管疾病及预防癌症等多种保健功能;一些生物碱、葫芦巴碱、南瓜籽碱等生理活性物质,能消除和催化分解致癌物质亚硝胺而有效地防治癌症如南瓜;苦瓜含有苦瓜素、生物碱显著的降糖作用,能有效的降低血糖作用,谢春生等人发明复方苦瓜胶囊治疗糖尿病,临床证明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能有效控制及降低血糖,无副作用;胡萝卜素,尤其是B一胡萝卜素。研究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胡萝卜中.其胡萝卜素含量高达大约4~13mg/100g,其中胡萝卜中B一胡萝卜素含量在所有蔬菜中含量最高。B一胡萝卜素具有前维生素A活性,被人体摄取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在人体内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它可以预防、延缓和治疗某些疾病,尤其是癌症,同时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1)番茄红素

茄红素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中,成熟的红色植物果实中含量较高。在每1 00g含番茄红素的水果和蔬菜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分别为:番茄0.2~20mg,西瓜2.3~7.2mg,胡萝卜0.65~0.78mg,南瓜0.38~0.46mg。其中番茄、胡萝卜、西瓜等的果实和红色棕桐油中存在较多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的是番茄的果实,

7

且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的含量越多。

番茄红素的具有抗氧化番茄红素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脂质、蛋白质、酶、DNA的氧化损伤。如番茄红素能保护皮肤免受紫外光的损伤,当皮肤受到紫外光照射时,皮肤中的番茄红素能优先与自由基结合,从而保护皮肤中的组织及细胞避免因氧化而损伤;番茄红素具有预防和抑制肿瘤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抗氧化作用,另一方面是番茄红素能够阻断组织细胞在外界诱变剂的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过程,这是肿瘤生成的重要机制之一。番茄红素能够保护高密度脂蛋白免受氧化破坏调节胆固醇的代谢,因而有可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等多种保健功能。

(2)花色苷

花色苷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植物中的类黄酮。已知天然存在的花色苷有250多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叶和根器官的细胞液中,使其呈现由红、紫红到兰等不同颜色。许多蔬菜中也含有丰富的花色苷,如十字花科的紫甘蓝、红心萝卜,还有紫甘薯、紫苏、紫茄子等。蔬菜中含有的花色苷不仅赋予了蔬菜多彩的颜色有利于增进人们的食欲,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如抗氧化、抗突变及肿瘤等功能,花色苷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乳房囊肿,治疗由毛细血管脆弱引起的微循环疾病,作为辐射防护剂及抗发炎剂等

2.2.2 蔬菜保健食用的方法

蔬菜品种繁多,价廉物美。由于种类品种不同,所含营养成分不一。只有合理选择调配,科学食用方法,才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类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成分,以利身体健康。达到用饮食养生保健作用,下面介绍常见蔬菜保健食用方法。

2.2.2.1科学烹调留住蔬菜的营养

新鲜的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都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但如果贮存和加工方法不当,这些营养成分就很容易丢失。所以人们要注意贮存和加工蔬菜的方法,以减少其营养成分的丢失。

(1)最好吃新鲜蔬菜。选购蔬菜以最新鲜为宜,蔬菜采收后与食用时间的间隔越长,营养损失愈多,因为维生素C和B1等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以甜椒而言.存放l0d(天)再食用,维生素损失近一半。因此,蔬菜一次不要购买过多,最好是现吃现买,以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2)要避免“精加工”。大白菜、花椰菜的外屡绿叶,维生素c含量比心部”高出几倍至十几倍.芹菜叶中的维生素c、黄铜含量比茎部高出7~l5倍。但有些人们加工大白菜和花椰菜时偏爱将外层的绿叶扔掉,加工芹菜时将根和叶全部扔掉,只吃茎部,这就大大减少了机体摄入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3)烧菜所出的汤,应该与菜一同吃进去,不能丢弃。因为在汤里溶解了许多养料,要是光吃菜不吃汤,就等于少吃进去一部分养料。

(4)最不好的烹调方法是先用开水把菜烫一遍或放在开水锅里煮软捞出,挤出莱汁后再炒。这种做法损失维生素、矿物质较多。

(5)做饺子、馄饨馅不要挤掉菜汁。正确的方法是:将洗净的菜直接剁碎,再放八已调好昧的肉糜中拌匀,剁菜时可能出现的少量莱汁很快渗八肉糜中,拌好的馅马上就用,不要故太长的时间再用。有的莱,菜汁较多可利用它来做汤。

(6)防止加热对维生素的破坏,烹调蔬菜的时间不要太长。不要熬菜、炖菜。因为蔬菜长时间放在火上加热,会大量损失维生素C,若是用急火快炒法,则损失维生素c最少。炒菜时,火力要大,待油温升高后再放入蔬菜,迅速成菜。做菜汤时,等煮开后再加菜,煮时应加盖。

(7)蔬菜要先洗后切。因为菜里含的多种维生素,都能溶解在水里,为了保存蔬菜中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带叶的莱如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菠菜等,可以先把根切开,让菜棵散开,再用水冲洗几遍,就完全可以洗干净了;根茎类的莱如萝卜等及瓜茄类的菜如番茄、茄子等大部分是可以冲洗干净的。不过,也有个别品种的菜在洗时要特别注意,如带刺的黄瓜、土豆等最好用刷子边刷边洗。

(8)切后当即下锅。因为蔬菜里含的多种维生素多半不大稳定,如果切碎的菜不及时下锅,蔬菜中的维生素便会被空气氧化,而丢失一部分。

(9)菜炒煮时间不宜太长。炒绿叶菜,用旺火快炒可减少损失一部分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此外,

8

烧煮蔬菜能促使蔬菜吸收水中的铅,煮的时间愈长,吸收铅的数量愈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规定人对饮食中铅的容许摄取量每周仅3mg。铅的过多吸摄,对人是有危害的,特别是儿童,轻则发育迟缓,重则发生癫痫。旺火炒菜还可以保持鲜绿颜色,并且吃着脆爽。但也有例外,例如夏季人们吃的扁豆、豆角中含有一种叫植物血球凝集素的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这种有害物质易溶于水,怕高温,所以炒扁豆、豆角时要先用冷水泡一会儿或先用开水烫一下再炒,炒的时间要长一些,要炒熟炒透,炒到菜的本色消失,吃时没有硬感,这样便可把毒素彻底破坏掉。

(10)做菜不要过早放盐。因为盐放得过早,菜里的水会跑出来,菜就熟得慢,这样煎炒时间就需延长,维生素破坏得就多些。所以做莱时最好在菜快熟时,再放入适量的盐,搅炒均匀,再稍煎煮一会就可以了。

(11)炒菜时要适当加点醋。醋对于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而且加醋后,菜味鲜美可口。

(12) 需要煎炒时间较长的菜,应盖上锅盖。溶解在水里的维生素易随着水气跑掉,所以炒的时间长,需盖上锅盖,盖得愈严愈好,既防止维生素遗失,又能使菜保持新鲜。

(13) 要合理贮存。贮藏室温度越低,维生素C被破坏就越慢,如菠菜,在16℃~26℃C时,存放3天维生素C仅存16%,而在2℃~3℃时,存放1个月尚能保存33%。菠菜,香莱还耐冻,在-20℃下存放1个月,仍能保存维生素C 54%,只要在吃时慢慢解冻,又能鲜绿如新。但绝大部分蔬菜不耐冻,室温在0℃~2 ℃为宜。

(14) 盒、瓶装的罐头,如原料新鲜,加工科学,即使在15℃~20℃下贮存两年,维生素C仍能保存在70%以上。

(15) 有些维生素怕氧化,和空气多接触就容易损失。为了避免氧化,蔬菜应该在临吃以前再切,不要很早地切碎放在外边,也不要老早就买来堆在院子里和晒台上暴晒好几天,免得维生素C受到氧化的损失。

(16) 做菜应该是吃多少做多少。如果一次做出大量的菜,而又吃不了,放置时间长和复加热都会损失维生素。烧煮后的久放蔬菜,最好不要食用,这是因为蔬菜保存时间过长,其中硝酸盐会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如含量过多.会出现使人呕吐、腹痛等中毒现象(一般lkg新鲜大白菜,亚硝酸含量仅0.1mg,如煮熟后保存ld,就可增加到200~400 mg。更有甚者,亚硝酸盐如与胺结合,就会变成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17) 能生吃的蔬菜尽量生吃或凉拌,如番茄、黄瓜等。这种吃法可以得到蔬菜中的全部营养素,但生吃蔬菜要注意洗净、消毒。

(18) 烹调蔬菜时加少量淀粉勾芡,可使蔬菜鲜嫩。淀粉中的还原性谷胱甘肽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肉类中也含有还原性谷胱甘肽。将蔬菜和肉一起烹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避免维生素C的损失。

(19)不要把胡萝卜与萝卜一起煮。因为,胡萝卜中含有能够破坏维生素C的酵素,会把萝卜中的维生素C完全破坏掉。

2.2.2.2有选择、适量的食用蔬菜

任何蔬菜的食用,都要适度,不能滥食.否则会产生副作用。如大蒜虽具有防病、治病、消炎止泻、利尿降压、止血祛痰和抗癌等功能,但滥食大蒜会导致心脏病、肠胃病、肝病、高血压等病情恶化。我国东北人长期过量食用大蒜,常发生视力减退,并易动火。辣椒虽维生素C含量多,但辣椒中的辣椒硷有强刺激作用,可引起胃和肛门的疼痛,时间长了还可能引起胃炎或诱发痔疮。茭白、笋含草酸较多草酸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后即成为难溶性的草酸钙,结石症患者都不宜多食。草酸钙还能阻碍食物中铁的吸收,因此含草酸多的蔬菜,最好先用开水烫煮后再炒,这样可除去都分草酸。

2.2.2.3 蔬菜食用禁忌

未腌透的菜(如雪里蕻、白菜)不能吃,因它含有亚硝酸。发芽的马铃薯不能吃,因它含有龙葵索,多食后会产生喉咙发干、舌头发麻、恶心、头晕、腹痛等中毒现象。霉烂的生姜不能吃,因它含黄樟素,是致癌物质。发黄的白木耳不能吃,因它含黄杆菌素是致癌物质。未成熟的番茄不能吃,因它含的番茄碱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未煮熟的扁豆和刀豆不能吃,因它含皂素、抗胰蛋白酶因子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皂素对消化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局部充血、肿胀及出血性炎症;抗胰蛋白酶因子可以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植物血球凝集素则具有凝血作用。苦瓜性寒,并含有奎宁,孕妇和哮喘病患者不宜多吃。豆芽质嫩鲜美,营养丰富,但吃时一定要炒熟。不然,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不适反应。马齿苋凡脾胃虚弱,腹泻人忌食;怀孕妇女,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忌食,马齿苋忌与甲鱼同食,否则会使实用者肠胃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

9

2.2.2.4 各种颜色蔬菜保健功能

黄色果蔬抗衰老。以黄色为主的果蔬有香蕉、韭黄、黄花菜等,可调节胃肠道消化系统。一般黄色蔬果富含维生素E,不仅可减少皮肤疤斑,延缓皮肤衰老,而且对脾脏和胰腺亦有益。

绿色果蔬利肝脏。以绿色为主的蔬果较多,如丝瓜、芹菜、菠菜等,淡绿和葱绿能突出菜肴的新鲜感。从营养上讲,它们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对高血压、抑郁和肝病患者皆有一定的疗效。另外,绿色蔬菜可减肥,因为它们能阻挠糖变脂肪。白色果蔬安情绪。以白色为主的蔬果有莲藕、豆芽和卷心菜等,能调节人的视觉平衡及安定人的情绪,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益。此外,白色蔬果中多富含维生素C,有滋润皮肤、预防心血管硬化和分解尼古丁毒素的功效。黑色果蔬润肌肤。以黑色为主的蔬果有黑枣、发菜、黑芝麻、黑豆和豇豆等,能刺激人的内分泌系统,有益胃肠的消化和增强造血功能。如黑豆能乌发,黑芝麻能滋润肌肤。紫色果蔬调神经。以紫色为主的蔬果有茄子、豇豆和紫葡萄等,能调节神经和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

2.3.1 茶的保健成份及功能

茶叶的干物质中包含有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类、有机酸、矿物质、色素等10大类,几百种物质。在日常饮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类。

2.3.1.1茶多酚

茶多酚(又称茶单宁)是茶叶中30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成份为儿茶素、黄酮及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缩酚酸四类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茶叶中的儿茶素有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GCG)、表儿茶素双没食子酸脂、表没食子儿茶素双没食子酸脂等,其中主要组分为EGCG,占儿茶素总量的50%~60%,其次为ECG、EGC和EC,分别占15%~20%、10%~15%、5%~10%。

茶多酚呈苦涩味和收敛性,是茶叶品质(滋味、色泽)的主要成分之一。茶叶加工中,所含的儿茶素发生氧化聚合,产生多种从黄色到褐色的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物,如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这些是形成干茶和茶汤的色泽的主要成分,红茶、乌龙茶等含有较多的茶多酚氧化聚合物。此外,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及比例是红茶品质的重要指标。

茶多酚是茶叶饮用保健的主要物质,保健功能有:①抗氧化作用,在人体内茶多酚极易与自由基反应,使其失去反应活性。茶多酚消除自由基的活性是维生素E等的十几倍,各组分抗氧化能力为EGCG﹥EGC﹥ECG ﹥EC。②抗突变和癌变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茶多酚可抑制烟碱、亚硝基化合物、紫外线等多种物理和化学致癌物质诱导的癌变,同时还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等功效。茶多酚中EGCG抗突变和癌变作用最强。③抗菌和病毒作用,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链球菌、大肠弯曲杆菌等十几种食物中毒细菌,以及百日咳菌、霍乱菌、流感病毒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伤作用;茶多酚还具有预防蛀牙和牙周炎等保健功效。但有研究表明,茶多酚对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却无抗菌作用。④抑制动脉硬化作用,在动物试验中发现茶多酚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升高;茶多酚在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比阿司匹林强4倍,其中ECG 作用最强。⑤降血压作用,茶多酚对引起血压上升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常多喝茶的人高血压发病率较低。⑥抗过敏,通常动物蛋白、细菌、动物毛皮、植物花粉、油漆、化学纤维等引起过敏,产生组胺,由组胺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毛细血管充血等过敏症。茶多酚有明显抑制组胺释放的作用,其中EGCG作用最强。⑦其他作用,茶多酚还具有、抗辐射、除臭,以及治疗体癣、足癣等功效。

2.3.1.2生物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黄嘌呤、腺嘌呤等,其中以咖啡碱含量最高,约占2.5%~5.5%,高于咖啡豆。在茶叶的泡饮时,有80%的咖啡碱可溶于水是茶苦味的主要成分之一,咖啡碱的兴奋作用及其爽口的苦味满足了人们的生理和口味的需求。咖啡碱有多种生理作用,在很多止痛药、感冒药、强心剂、抗过敏药中含有咖啡碱。但摄入咖啡碱不可过量,会有副作用。

咖啡碱易被人体吸收,主要保健功能有:①兴奋作用,咖啡碱是强有力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有使人益思,大脑思维清晰,感觉敏锐等功效。②强心作用,咖啡碱能促进冠状动脉的扩张,增加心肌的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③利尿作用,咖啡碱具有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脏血流量,促进尿的排泄。④抗肥胖作用,咖啡碱能促进体内脂肪燃烧,促进出汗。现在多种口服的减肥用品中都添加有咖啡碱,有的还标注为茶叶中提出的。此外,咖啡碱还有刺激胃液分泌助消化、抗过敏等功效。

10

2.3.1.3 茶氨酸

茶氨酸(谷氨酰乙胺)是茶叶特有的化学成分,约占茶叶游离氨基酸的50%以上。茶氨酸主要保健功能有:①镇静作用,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作用,但饮茶时反而感到放松、平静、心情顺畅,现已证明这主要是茶氨酸的作用。②保护神经细胞,动物试验发现茶氨酸能抑制短暂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对中风和老年痴呆等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③减肥作用,有研究表明儿茶素、咖啡碱和茶氨酸有不同的降低体内脂肪和胆固醇的作用,茶氨酸能降低腹腔脂肪和血液中的胆固醇。此外,茶氨酸还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增强抗癌药物疗效等保健功能。

2.3.2饮茶的注意事项

2.3.2.1 饮茶与服药

一般不主张用茶水服药,尤其是中草药中的土茯苓、麻黄、黄连、人参等及西药中含有铁、钙、铝等成分及蛋白类的酶制剂和微生物类的药品都不宜用茶水服用。这些药的成分可能会因茶叶中的多酚类等与之沉淀、结合而降低药效,甚至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同时因茶叶含有咖啡碱等兴奋作用的生物碱也不宜与安神、止咳、止哮喘、助眠等类起镇静作用的药类同服,以免抵消或降低药效。上述的药类至少在服药后2小时才可饮茶。其他如维生素类、兴奋剂及降血糖、降血脂、利尿药及提高白血球等的药则可以用茶水服用。

2.3.2.2 不宜饮用浓茶的人群

(1)一般来说神经衰弱者不宜喝咖啡碱的量大的茶,尤其是大叶种(如云南、海南、广东等产)的中高档茶,尤其是这些茶的浓茶,因为这些茶含有咖啡碱的量大,兴奋强度大、持久,会影响神经衰弱者的精神自我调控和睡眠时间及质量。—般有神经衰弱症的患者最好是喝中低档的茶和淡茶,而且是早晨喝茶,不要在下午或睡前4~5小时左右喝茶,以免影响睡眠。

(2)心血管病及心脏、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不宜喝大叶种等咖啡因及多酚类含量高的茶,也不宜喝浓茶及刚炒制不足一周的新茶,一次饮用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一般以中、低档的茶为宜,而且要淡饮,每次适量地饮,但持久饮用,这样可利于心血管病的改善,降低血脂、胆固醇,增进血液抗凝固性,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而且一般认为保管好品质正常的隔年陈茶或中低档的绿茶、红茶及乌龙茶为好。

(3)—般缺铁性贫血患者及孕妇、经期妇女,不宜喝浓茶及多酚类、咖啡因含量高的名优茶及大叶种的高档茶,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症状的加剧和孕妇、经期妇女的正常体能。因此宜喝淡茶和适量饮茶,并尽可能喝大众茶及低档茶为宜。

2.3.2.3 饮茶其它注意事项

(1)少儿、初饮茶者、胃病患者不宜空腹饮茶。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等会与空腹状态下的胃酸及消化道的黏膜等发生作用,使胃受到损伤。尤其是不喝浓茶、绿茶和刚采制不足一周的新茶,这些茶特别的伤胃,而且不要喝含多酚类丰富的茶,宜饮用大众茶(即中、低档的茶)尤其是红茶、乌龙茶及砖茶等,且以热饮、温饮为妥。

(2)糖尿病患者饮茶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尤其是茶鲜叶采后经自然风干而不经任何加热等特殊加工的茶及白茶等。而且可适量增加饮茶量,并注意冲泡时要用沸后冷却低于50℃的开水,充分浸泡后饮用,如能坚持3个月以上,一般会裔降低血糖的作用。

3.1挥发性物主要成分

植物挥发性物质是一些分子量在l00一200左右的有机化学物质,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醋类、有机酸、裕类、芳香类、含氮化合物以及有机硫化物等。不同植物部位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有着明显的差异;花中主要以芳香类、醋类和菇烯类为主;果实中主要是酷类和菇类;叶片所含物质种类较为复杂,其中醉类占了较大比例,其次是菇类和芳香类,还有少量酮类和烃类物质,如正己醛、顺一3一己烯醇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绿叶气味物质。植物在遭受机械损伤后释放的挥发性物质以己醛、己醇之类的脂肪酸衍生物等绿叶气味物质为主,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物质则以萜类、吲哚类和绿叶气味物质为主。

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还包括低分子量的脂肪族和芳香族。银杏、雪松、水杉等13种园林树种挥发性物

11

质中脂肪族类有乙醛、乙硫醚、丙烯、丙稀酸、丁酮醇和乙酞乙酸乙酷等,芳香族包括苯甲醛、间羟基苯甲酸、水杨酸甲醋、邻苯二酚等。瑞香中含有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芳香气味。还有一些植物释放出茉莉酸及其甲酷的衍生物,如北美艾灌木即可产生并释放茉莉酸甲醋。如番茄植株挥发物的主要组分为α-蒎烯,α-萜品烯,水芹烯,桧烯等。天竺葵挥发物的主要组分为α-蒎烯,莰烯,β-蒎烯,β-香叶烯,苎烯,石竹烯,α-葎草烯等。

3.2 五感效果

园林绿地对人的五感效果主要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的感知效果。在人与自然界各种生命之间,每一种自然物都有其独特的属性规定和价值取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物性与人性之间建立起了文化情感、审美和道德观念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自然万物以不同的品德和性格,“梅兰竹菊”象征着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品质。梅,斗严寒傲霜雪,香飘淡远;兰,文雅宁静,与世无争;竹’刚直守节,虚心向上;菊,于艰苦中见精神。环境的道德教化、人格的修养塑造和意志的培养正是通过人与物的不断接触和交流审美过程逐渐实现的。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人的心理性灵的调解具有长久性,这是课堂即时教育所无法做到的。环境中的物象景色作为外界客观存在一直在那儿,春去秋来,寒暑交往,只要你徜徉其中,只要你有闲暇时间投入其怀抱,它就会感染你启发你引导你校正你,使你有所获益,人的德性也会在与物性感召下渐渐开启。

3.2.1视觉效果

3.2.1.1不同颜色效果

鲜花五彩续纷,令人赏心悦目。她的姿色可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如倾国倾城的牡丹花、浓妆艳抹的大理花、色香惧佳的枚瑰花、芳香醉人的啤酒花、洁白素雅的水仙花、娇媚迷人的海棠花、独傲秋霜的菊花、冰清玉洁的梅花令人欢快、振奋、乐观向上的合欢花等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起到治疗和调整情绪的作用。红色鲜花能刺激情绪,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食欲。黄色鲜花使人情绪高涨.脉跳加快.具有提神作用。绿色鲜花给予希望、清新和蓬勃向上的感觉,有安定和镇静作用。蓝色鲜花能平息情绪,若要捎除肌肉和神经紧张,紫色鲜花是最佳选择。

园林绿色的环境能给人的大脑以良好的休息,从而使疲劳得以消除,紧张的情绪得到调整。绿色是一种柔和色,眼睛看绿色的东西最舒服,同样绿色的心情对健康最有益。

3.2.1.2植物景观意境美的效果

不同的园林景观,给不同的人感觉有所不同,而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很多古代诗词及民众习俗中都留下了赋予植物人格化的优美篇章。从欣赏植物景观形态美到意境美是欣赏水平的升华。不但含意深遥,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保健型园林绿地以保健乔木为主体,构成乔、灌、草多层结构的组合,形成功能多样的健身空间,促使人、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相生共荣,形成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谐共生的新秩序,达到生态上的科学性、布局上的艺术性、功能上的综合性、风格上的地方性,以怡人的空间、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体、保健的花木、争鸣的百鸟、习舞的蝶蜂,创造出适宜居住的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最终形成的住区环境应该是有文化底蕴、意境深远、强身健体的绿色空间。倘若我们在所看的的园林美景及花草中受到启发、熏陶、感染,将形成自己人生健康的文化道德观念。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久远而深刻的。

3.2.2听觉效果

保健型生态园林绿地,应该有意识营造一些会发出优美声音的环境,如水流动、撞击的声音,选择可与风、雨变化构成独特景致的植物。不同的水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潺潺的流水声、叮咚的泉水声会让人安静,哗哗的雨水声、嘀答的雨滴声可抒发乡愁,汹涌的波涛声会激发人的雄心壮志,水中蛙鸣声会引起童年记忆。不同形态和不同类型的叶片相撞,可产生美妙的声响,对于镇静自律神经特具功效,也可启迪智慧,诱发艺术美感。如风吹竹林的萧瑟之声,就具有镇静解热的作用,特别适合心脏病患者静坐休息。松涛之声可以励志,同样具有医疗功效。扬州郑板桥早年家境清寒体弱多病,然而他极喜爱宅前的一片竹林,总是一人静坐冥想。几年后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灵感敏捷成了名人,有“板桥爱竹挥毫自如”的美称。

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招引鸟类、昆虫,可以营造清脆的鸟鸣声、树叶的沙沙声、昆虫的呢喃声,构成住区园林造景中独特而自然的环境氛围。茂密的植物引来飞禽走兽,带来鸟语虫鸣,使听者能得到心灵的美

12

感,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3.2.3 嗅觉效果

园林绿地中有许多挥发性植物与香花植物,这些挥发性物质和香味与人体接触后,通过互相作用后起到强身防病的作用。如①松柏类群落:种植有雪松、湿地松和龙柏、罗汉松,具有分泌挥发物质具有杀死结核菌的作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又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人们在这类环境中活动后有祛风燥湿,舒筋活络的感觉,松花粉有润心肺和益气的作用。②银杏丛林:银杏叶片含有双黄酮、芸香甙等物质。在银杏树下锻炼使人感到阵阵清香,对胸闷心痛、心悸忧郁、痰喘咳嗽等心肺疾病有天然的辅助疗效,为患有心肺疾病和开展保健心肺活动的居民,创造了一处自然保健活动的绿化空间环境。③香樟丛林:香樟枝叶含有樟脑油,能分泌挥发出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和丁香油酚―樟脑烯等。人们在樟树林中锻炼活动有祛风湿、行气血、暖肠胃等自然健体的疗效。④香花保健区:种有含笑、腊梅、丁香、木槿、白玉兰、栀子、玫瑰桂花等。将这些植物种在一起,有助于止咳、化痰和支气管炎甚至哮喘等呼吸系统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海桐、含笑等植物的挥发油富含芳樟醇、石竹烯、桉树脑等。这些物质不仅能挥发芳香气味,而且对止咳平喘、祛痰、镇静安神、降压均有功效。

园林绿地中的花草能影响人的思维。水仙和荷花的香味使人感情温顺;紫罗兰和玫瑰花的香味使人爽朗、愉快、舒畅;橘子和柠檬香味使人兴奋;茉莉花香味能使人沉静;荷花和薄荷溢出的香味,可激发儿童智慧的灵气,使孩子萌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康乃馨的香味能唤醒老年人对孩提时代纯朴欢乐的记忆,有“返老还童”之妙;玫瑰花的香味能增添喜悦情趣,可使情侣心心相印。不同的花卉可产生不同的香气,气味通过嗅觉神经传递到大脑,能产生“沁人心脾,开窍醒脑“之效,并使全身气血流畅,心舒意爽,自然可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3.2.4 触觉效果

园林绿地给人的触觉效果一方面是:人们近距离地接触用手触摸这些植物的树干、花瓣、小草、叶片、园林景观中假山、溪流时给我们心灵的联想、启迪、震撼。人只有身临奇景

才能品出这美景的内涵。但不同的人感受是有所不同,如北大的未名湖,给留下什么?在《北大招生网》上,一个叫马嘶的北大老校友这样描述“未名湖”对他的影响:“未名湖是一本摆放在天地间的大书,一本厚重得无法计量、博大得茫茫无涯、深邃得难以尽览的大书。??只有在她的身边呆得久了,吸足了她呼出的浩然之气,才能慢慢读懂。原来,这湖光塔影只是她裸露在外的容貌之美,温柔多情只是她外在的性格。只有你身上那股浅薄浮躁之气脱尽之后,你才会体悟出她藏在深层的意蕴,感受到一种博大精深的幽邃学魂和生生不息的敬业精神凝聚而成的精神气韵迷漫在湖畔,??”

园林绿地触觉效果另一方面是:栽培花卉、养护园林是一种运动或体力劳动。栽培花卉时,养护园林时,需要翻土、刨地、运肥;等到花卉出土,就要浇水、施肥、剪枝;这些都是运动,有利于锻炼身体,舒筋活血,更有利于健康和睡眠。在人们劳动之余,观赏各式各样的花卉,也是一种乐趣。

3.2.5 味觉效果

保健型园林绿地种有粗放性或半野生的果树(龙眼、荔枝、金柑、余甘等)、药用植物,人们在园林绿地(观光果园等)休闲的环境中,品尝一些果品等。

3.3 森林浴

都市的人们,生活在氧气不充足的、污浊的空气容易引发呼吸道等疾病,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森林浴,指人们在森林公园、森林疗养地或人造森林中较多地裸露身体,尽情地呼吸,利用森林中洁净的空气和特有的芳香物质,以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节假日期间,到森林中去充分享受一下清爽宜人的林间空气,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森林浴包括登山观景、林中逍遥、荫下散步和郊游野餐等广泛接触森林环境的健身活动。森林的隔声效果会使人感到一种远离都市喧闹嘈杂特有的宁静,绿色的环境和优美的风景能给人以安谧舒适的感觉。

众所周知,日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三大要素,离开这三要素任何生命物质都不会存在。如何充分利用高质量的日光、空气和水,乃是生命延续和一切生物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然而,在今天由于工业化的结果,环境被污染,人生三大要素受到严重破坏,从而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于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兴起了一种自觉的在三要素中沐浴的活动。即:专门到清洁的水中浸浴叫“水浴”,包括“海洋浴”、“江河

13

浴”;赤身裸体在风和日丽的海岸滩凉晒的叫“日光浴”;到空气非常新鲜的山溪、旷野走动、呼吸的叫“空气浴。这就是当今世界非常流行的保健三浴。水浴可以松驰肌肉、调和血脉、健康肌肤;“日光浴可以杀菌消毒,休养生息,恢复机能;实行“空气浴”可以增加新陈代谢功能,恢复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空气浴”又可分为“旷野(原野)空气浴”、“山岳空气浴”、“海洋空气浴”和“森林空气浴”

“森林空气浴”简称“森林浴”,它是人们在林荫下娱乐、散步、休息浸浴于森林新鲜空气中进行养生的一种活动。或者说是人们在森林中通过步行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增进身体健康的一种保健方法。

3.4 园艺疗法的功效

休闲园艺行为的效果根据经歷的对象可分为兩个层次,一为治疗疾病及特殊行为的疗效(healing influences),系疾病及特殊行为患者所实行辅助医学的医疗行为结果,目前已被证实的疗效包括:大脑病变儿童之治疗、慢性精神病患的情绪稳定效果、药物濫用者恢復身体知觉、关节炎病患的肢体復健效果、阿兹海默病人的记忆及认知能力改善、促进特殊教育学童的学习效果、性暴力犯者改善自尊、自我效能及培养延迟报酬(delayed gratification)、挫折容忍度(frustration tolerance)、亲人悲伤歷程的纾解、发展障碍者的能力改善、缓和糖尿病症状。其次,为一般民众经歷后所产生身、心更新变化的情况,称为復愈(restoration influence),除了热衷园艺嗜好活动的园丁可以获得復愈的效果,近年来不论中、外许多园艺公益组织机构,皆有许多针对一般民众推出的园艺活动方案(horticultural programs),协助民众获得復愈效果并培养园艺嗜好。

根据香港园艺治疗中心的网络数据,香港注册园艺治疗师冯婉仪女士提出,园艺治疗活动中的植物能提供不同的感官刺激,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及嗅觉,更可以达到不同的园艺治疗目标。园艺疗法操作的主要方面:①活动(Movement)的成分。身体运动(全身、上肢和手,下肢的运动,筋骨与关节可动部位,协调性);②刺激感觉(触觉、视觉、听觉、平衡感、温冷觉、味觉、嗅觉等);③注意力集中(Intention)的成分,注意力集中,智慧(经验)积累,加深理解力;④生命(Life)的成分。了解季节的变化,生长周期的变化,生命力的增强;⑤抑制(Keeping)的成分。适度的疲劳,增加体力与促进心脏机能,时间的有效利用,人们之间的交流。

参考休闲效益的分类,将从心理、教育、社会、情绪、身体与美学效益论述园艺活动的效益,說明如下:3.4.1身体方面

人的精神、身体如果不频繁地进行使用的话,其机能则会出现衰退现象。局部性衰退会导致关节、筋骨萎缩,全身性衰退会导致心脏与消化器官机能低下、易于疲劳等。园艺活动可增加身体活力,投身于园艺活动中,使病人、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忘却烦恼,产生疲劳感,加快入睡速度,起床后精神更加充沛。园艺活动,从播种、扦插、上盆、种植配置等的坐态活动到整地、浇水、施肥等站立活动,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眼睛,同时头、手指、手、足都要运动,亦即它为一项全身性综合运动。残疾人、卧病在床者以及高龄老人容易引起精神、身体的衰老,而园艺活动是防止衰老的最好措施。

与植物接触可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人置身于充满植物的环境中,血压降低、肌肉放松,恐惧感也较为减低。植物的颜色与气味亦有其疗效:不同的颜色会造成人有不同的生理、心理感受,如红色令人心跳加快、蓝色使人放松等等。一些香气植物如熏衣草可舒缓头痛、失眠的情况,天竺葵可减缓焦虑及疲劳的状态等。而园艺活动除了心理层次的效益之外,藉由日常园艺工作如浇水、施肥、播种等可以帮助伤员或残障者的协调与运动神经活得有效控制,而相关研究也证实园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年长者的关节炎症状,并且有利于血压与饮食的控制。

许多研究均证实园艺活动的运动效果,而将园艺活动视为温和的运动。Taylor(1990)发现园艺活动可帮助脂肪的燃烧,45分钟的园艺活动,相当于30 分钟的有氧运动;使用电动割草机一小时可燃烧300 卡的热量,相当于散步及骑自行車运动所消耗的热量;使用手动割草机每小时则可消耗500 卡的热量,相当于打网球的效果。

一项针对女大学生进行园艺活动对身体的影响效果研究,研究者将受试者分为参与园艺活动课程与景观演說课程兩组团体进行为期十二个月的实验研究,每月采取研究对象的唾液进行肾上腺皮质酮浓度(adrenal-immune axis)及免疫球蛋白分析,并由受试者回报情绪及感受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从事主动的园艺活动比被动的景观体验活动受试者有较低的肾上腺皮质酮浓度反应(adrenal-immune axis

14

responses),而肾上腺皮植酮浓度的增加,在医学上具有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换言之,较低的肾上腺皮质酮浓度意谓较佳的免疫能力。此外,参与园艺劳动课程的小组在实验期间,情绪及团体互动都有改善的趋势,反之,在景观演說小组,则无此现象,甚至有互动变差的迹象。研究结果說明主动的园艺活动较被动的景观演說课程更能产生復愈的影响,而改善整体的健康。

藉由搬运植物、播种、施肥、浇水等工作,可帮助伤员或身障者的协调和运动神经获得有效控制。透过园艺治疗改善细部动作与大动作灵活度,也可达到身心健康的效果。

3.4.2 感官刺激

刺激感官是园艺活动的主要成效。植物的色、形对视觉,香味对嗅觉,可食用植物对味觉,植物的花、茎、叶的质感(粗躁、光滑、毛茸茸)对触觉都有刺激作用。另外,自然界的虫鸣、鸟语、水声、风吹以及雨打叶片声也对听觉有刺激作用。卧病在床的患者或者长久闭户不出门的人们,到室外去沐浴自然大气,接受日光明暗给予视觉的刺激,感受冷暖对皮肤的刺激,这可称为自然疗法,也是园艺疗法的内容之一。白天进行园艺活动、接受日光浴,晚上疲劳后上床休息,有利于养成正常的生活习惯,保持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运转,这对失眠症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1)视觉刺激:花园内的摆设和设计能提供不同的视觉效果,带出田园气息。植物方面,七彩缤纷的时花令人赏心悦目。除了地面和平面摆放外,亦可透过吊蓝或挂饰,提供全方位的视觉效果。不同颜色和形态的枝叶花朵,具有观赏价值,也能提供不同的视觉刺激。

(2)听觉刺激:小鸟的叫声、花园内的风声、草叶的摇曳声,制造出不同的听觉效果。另外也可安装风铃,增加听觉刺激效果。潺潺的流水声也有治疗效果,令人放松平和。

(3)味觉刺激:种植蔬果和香草植物能提供味觉治疗效果。参与活动者可在治疗期间食用自己栽种成熟的蔬果,如蕃茄、空心菜、高丽菜、豆芽等较易栽种的植物。另外采摘食用的香草植物,例如甜菊、薄荷、迷迭香、玫瑰加入食谱或冲泡花荼,让味觉接受不同的刺激,但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杀虫剂、农药,以免活动参与者食用而发生意外。

(4)触觉刺激:让活动参与者触摸不同质地的植物,达到触觉感官的刺激效果。肉质植物包括虎尾兰、芦荟;绒面植物包括银叶菊、绒叶光明花、紫绒等;也可种植质地薄脆的植物如禾秆菊。仙人掌的肉质茎和针状叶是很好的触觉植物,不过在挑选植物时要留意也面是否含有毒性或茎上有无长刺,以免造成伤害。

(5)嗅觉刺激:充满香味的花园能令人驻足欣赏,产生轻松平和的感觉。摸摸、闻闻香草,也可刺激嗅觉。另外,可种植一些散发香气的植物,如桂花、茉莉、薄荷、迷迭香、熏衣草等,这些香草植物的气味特殊,令人有不同的嗅觉感触。

3.4.3 精神方面

人只要活着一天,身体和心灵就会像齿輪一样紧密结合,持续转动。身体的运作系统虽然主要是透过心脏来维持,但心脏的运作指令其实是来自大脑中指挥心理功能的中枢系统,中枢系统透过自主神经(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将指令传递到身体。人体每天都会接受许多压力源,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心,其次才会传到自主神经,影响身体系统。人体在悲、喜的过程中,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必须时时刻刻发挥作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医学上称为身心交互互作用(psychosomatic interaction)。每个人都有被赞美与肯定的欲望,佛洛依德将此特性称为“自恋”,指一种爱恋自己的心态。然而,生活中的事件却未必能够满足个体成长的自恋需求,即可能产生常見于人类的心因性的疾病,例如:情感性精神官能症、身心症、自主神经失调等心理疾病。园艺活动的行为结果往往伴随产出自然美好物体的特性,无形中也使得参与者感染生命成长的喜悦,改善心理状态,如同前文园艺疗法的论述,园艺所创造的心理效益,是园艺最早被Dr.Benjamin Rush 引进应用于辅助医学领域的主要原因。

(1)生心理的益处

园艺活动透过实际的耕作与栽培,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可以训练其集中注意力以外,由于园艺课程相关劳动的进行,对于身体的活动以及功能也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例如夜间睡眠质量的改善等。以受戒毒(瘾)者为例,由于监狱或是戒治所都是封闭且为受限制的空间,在没有自由可言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学员对于能够有机会出来舍房以外的空间透气都有非常正面的反应。除了在个案研究章节透过访谈得知,许多学员都很珍惜、也很喜欢出来广场或是其它实习场地上园艺课。基本上接触自然的体验机会除了可以提供参

15

与园艺课程学员暂时脱离令人困顿与烦闷的环境以外,在亲手所种植的植物发芽、生根、成长、茁壮一直到开花、花落、结果到死亡,最后所遗留下的种子又可以进行完整的一连串轮回过程,除了可以让同学体会自然的奥妙以外,对于生命教育的意义也获益良多。

(2)自尊的提升

经过园艺疗法(操作),待到自己培植的花木开花、结果时,会受到人们的称赞,这说明自己的辛勤劳作得到人们的承认,自己在满足的同时还会增强自信心。这对失去生活自信的精神病患者医治效果更佳。当然,为了不让患者们失望,开始时应该选择易于管理、易于开花的花木种类。

园艺活动可使精神抑郁、受刑(戒)等人群提升自尊。园艺工作如何转变受刑(戒)人和前科犯的自我认知,赋予他们心灵和物质上的力量,使他们过着健康的生活?Kansas State University 的 Dr. Richard Mattson 在 Taxes 的 Paris 与 Lamar County 的矫正机构(Corrections Department)合作进行了一项探讨园艺疗法的施测对于减少再犯率的影响,以让正在缓刑中的假释人透过环境的复育、食物的生产以及公共场所的美化等等工作项目后与其它仅进行传统小区服务,如清扫垃圾、墓地的养护以及担任学校或是公家机关等守门人等的工作项目的两群更生人做比较,最后发现施以园艺疗法的组别在自信心、一般或是特殊的专业园艺知识以及对于环境的感知等三方面都有显着的改变。而最重要的部份是在进行了12个月的园艺疗法之后,这些缓刑中的假释人的再犯率仅有26%,而另一群并非参加园艺治疗课程的族群则是49%,两者相差有23%,相当大的悬殊差距。于施测过程中亦观察到,学员们在以劳力劳动或是脑力激荡后,若是适时的给予精神鼓励,如:“辛苦了,做的很不错等等的;或者是做的很棒喔!”等的口头鼓励,更是能够提升受戒治人的自尊心。此外,若是该精神鼓励来自于研究者以外的课程老师、戒护人员或是参访人员等,则该鼓舞的涟漪效应更加广大,如本研究群体D的施测时间内适逢法务部专员与狮子会等捐赠团体的来访,许多来宾纷纷对于学员们的园景布置与植物繁殖实作情形赞誉有加,亦会使得学员们提升不少自信心,对于日后的课程内容也会更加认真学习。本研究观察与访谈结果亦得到,学员在接受三个月期以上的园艺课程之后,其对于自信心的建立有非常大的正向鼓舞。

(3)情感效益

园艺活动是在一个没有威胁与歧视的植物世界中,得到宁静的满足感,并且藉此减轻人们心里的压力与恐惧感。病患在藉由园艺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可以渐渐增进而成为自我尊重的情感。且在信心增强的同时也会激发对未来生活的兴趣与热情。由于生活环境中的各项元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情感,如张与曾(2000)在比较不同的医院中发现医院景观环境的绿覆率越大,对于住院病患的疼痛改善状况越高,也能够提高对医院的满意度。一个经过设计的环境的确能够帮助病患加速情感复原;例如台北护理学院所筹建的台湾首座“悲伤疗愈花园”(grief healing garden),其理念即是源自园艺治疗,园区内所划分的空间如:自我照护区(self-care)、人际互动区(human interaction)、和解花园区(reconciliation garden)皆是透过植物与人在相同空间下经由潜移默化所达到的疗愈效果。证实了一个成功的疗愈花园能够降低人们的压力,甚至产生激励感,而对于行为偏差者。园艺治疗也同样能够使当事人产生移情与抚育作用,获得情感与能力改善的效益。

(4)情绪效益

一项针对十四名女大学生进行的实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园艺体验活动与焦虑、沮丧呈现负相关。针对五个住在郊区的年老妇女进行生活经验的现象学调查,结果显示妇女反应选择园艺体验作为生活休闲方式,可满足感官的体验、增加个体与生活事物的互动,使个体能够维持认知与精神的发展。

园艺疗法对情绪的效用有:①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在医院病房周围种植草木,病人于其中散步或通过门窗眺望,可使病人心态安静。据报道,在可以看见花草树木的场所劳动,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使劳动者产生满足感,如果是园艺栽培活动地的话,效果则更佳。②抑制冲动。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整地、挖坑、搬运花木、种植培土以及浇水施肥,在消耗体力的同时,还可抑制冲动,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③张扬气氛。一般来讲,红花使人产生激动感,黄花使人产生明快感,蓝花、白花使人产生宁静感。鉴赏花木,可刺激调节松弛大脑。④培养创作激情。盆栽花木、花坛制作以及庭园花卉种植等各种园艺活动,是把具有自然美的植物材料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布置处理,使其成为艺术品。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创作情。(5)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

园艺的对象是有生命的花木,在进行园艺活动时要求慎重并有持续性。例如,修剪花木时应有选择地剪

16

除,播种时则应根据种粒的大小覆盖不同深度的土壤,这些都需要慎重与注意力。若在栽植花木的中途去干其他事情,等想起重来栽植时,花木可能已枯萎。因此,长期进行园艺活动的结果,无疑会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

3.4.4 技能培训

不论是身处于囹圄中的受刑人、戒治所中的受戒治人亦或是精神抑郁等人群,其最终的走向还是要回归社会,而当这些受刑人或是受戒治人回到社会中后由于生活所需,势必要步入职场。大部份具有吸食毒品前科的受刑人或是受戒治人其再犯率极高,约有八成以上的机率。对于许多的受刑人或是受戒治人来说,会再度重操旧业的原因是由于其无法跳脱原来的生活圈,再加上出所后不若再狱中或是所中祇要劳动或是付出少许的金钱即可求得温饱,而是必须要工作才能够糊口过活,只是由于一般职场对于曾入监服刑的受刑人,难免产生排斥,原本希望重新开始新生活的更生人,在四处碰壁后就很容易再走回过去的老路,也因此造成了烟毒犯的再犯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因此,站在降低监狱回笼率、预防再犯罪的立场来说,对于避免一再沉沦,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除了是更生人要愿意摒弃既有陋习、并且能够愿意吃苦耐劳并接受磨练以外;透过监所等矫正机关所开设的技能训练课程来提供更生人获得一技之长,让出狱的收容人能够拥有重新适应社会的技能,只是出了监狱或是出所后的收容肯不肯脚踏实地好好的为自己的生活打拼奋斗,还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心态。

3.4.5 教育面效益

园艺治疗在知识效益的部份,主要是获得新的技术和知识,增进词汇与沟通技巧、唤起好奇心、增进观察力、职能与职前训练、刺激知觉感官并且获得学习的机会。此外,园艺活动可以让患者。完全专注于他们的工作且有效的提升病患的注意力,透过园艺治疗,当事人往往在增进园艺技能之后进而从事园艺工作、终身受益。

主要是获得新的技术与知识与增进词汇能力。从园艺治疗课程中可以教导他们一些园艺正确的概念,而非只是一项活动行为。在栽种时学到了植物需求、植物繁衍及植物利用,例如换盆的意义、播种的意义、土壤是什么,甚至生态保育的意义等。

人们总是乐于享受新知识的摄取过程,事实上实质的回报也非常可观,此为成人及继续教育深受欢迎的原因。成人参与园艺活动时当好奇心被感官刺激激起,会引起对自然世界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以辨识植物为例,生物学家发现生物种类总数约在一千万到一亿之间,已经用科学方法辨识纪录的物种却仅有一百七十万种,人们从探索植物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发现生物界的结构法则,还可以获得许多与植物有关的典故趣谈,增添生活的乐趣。植物和动物始终有各自的生存目标,植物是繁殖、动物是觅食,彼此互不相干,自然界表面上的互利共生,实际上这种因对方存在受恵的关系,并不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而是由完全敌对的关系衍生而来的。譬如蘭花植物擅长以唇瓣鲜艳色彩大搞“猛烈爱情”暗示,并非单纯地提供花蜜成为虫媒传播花粉的报酬物,植物们为了延续生命,从花朵繁殖器官所发展出来的秘密基地,不知情的人以为是“流着奶、蜜”的人间乐土,实际则是虫媒们的“壮烈成仁地”。Ammel(1999)指出,很多人参与休闲活动的初衷只希望能学习某种技能或参与某项活动,久而久之,却因投入而获得的心领神会过程中,牵引出更多的学习行为以满足个体的学习欲、创作欲,参与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个人的知识领域。

3.4.6 社会层面

(1)美学面效益

在许多研究文献中皆可发现都市园丁参与园艺活动最主要的动机为美化环境,直到近年来,才有平衡生态的新课题,可見得庭园之美是满足都市居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园艺是艺术活动之一,当然也就拥有追求美感的性质。龚斌(1999)分析中国人的休闲,认为中国人的休闲,视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融合为最高境界,因此推崇静观、独处的状态,当内心宁静时,感知会变得特别敏锐和细腻,自然更容易品味自然的真美和大美,而得到休闲的情趣。因此园艺植物可說是空间设计师用来营造环境气氛的重要工具,不同植物造型及特性所创造的生、心理效果更是近年来景观生心理学(psychophysiology)的重要焦点。例如:红色的植物具有激发活力的作用,藍色植物使人放松,最重要的是植物所引起人的身心反应往往没有国籍、文化及种族的差異,人们在美丽环境,总能得到心灵洗涤效果,使心灵达到高超境界。

(2)社交技巧的培养

17

由于园艺活动并非是独自进行,而是大多为团体的实习活动,因此对于学员来说便可经由该过程中重新学习与人相处的机会,参加集体性的园艺疗法活动,病人以花木园艺为话题,产生共鸣,促进交流,这样可以培养与他人的协调性,提高社交能力。例如本研究中几乎每一期皆会观察到几个目标个案,过去可能是个性封闭、沉默或是不善与人沟通者,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课程后在其与人交往的态度有许多改善,而透过每一次园艺课程所设定的预期目标与进度,在团体活动的互助合作过程中以众人之力完成,因此对于社交技巧的培养有非常正向的帮助。

透过园艺的导入,可以让患者培养己身的社交能力,许多病患藉由园艺经验的分享因而增加彼此间的友谊与信任,更经由无威胁性的植物媒介,能够增加患者与他人的互动(吴,2005)。因此,透过治疗师与当事人、当事人与当事人、当事人及非当事人等三种交互作用间的社交与合作为目的,藉由分享彼此的园艺经验以提供有意义的互动,使得团体成员间彼此尊重、互相配合以及分担责任,都能够获得明显的社交效益。此外,积极诱发参与者对于下堂课亦或经由园艺活动所将进行的活动感到兴趣与产生疑问对于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精神亦极其重要。

提升社交技能是园艺治疗一个极大的目标,由于园艺行为多属小组活动,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协助或分工,因此可增加互动的机会。

(3)社会共识

园艺疗法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集体性,对活动者的社会共识和集体观念都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增强责任感。采取责任到人的方法,病人必须清楚哪些是自己管理的盆花、花坛等。因为花木为有生命之物,如果管理不当或疏忽,会导致枯萎。这可使病人认识到哪些是自己不得不做的工作,从而产生与增强责任感。②增强公共道德观念。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利用花木进行美化绿化,或者自己所负责的盆花、花坛开出漂亮的花朵,在增强自信的同时,还体会到自己为大家做了有益的事情。另外,为花坛除草摘除枯萎花朵、扫除落叶等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环境美化意识和习惯,增强公共道德观念。③增强行动的计划性。何时播种、何时移植、何时修剪、何时施肥……植物种类不同,操作内容不同,则时间与季节亦不同。园艺活动,必先制定计划,或书面计划或脑中谋划,因人而异。此项工作或爱好可以增强自己与植物的感情,把握时间概念(早、晚、季节的变化等)。

(4)休闲效益

园艺活动一直是最受欢迎的休闲活动之一,早在古埃及文献中就曾记载医师鼓励患者在庭园中散步以减低病痛(刘,1999);而西方诸国也早在十八世纪即发现劳工从事农事工作时对于身心复原的疗效,因而致力于植物对人体疗效的研究,更近一步的发挥园艺治疗的功效。现今许多已开发国家的生活步调紧凑,压力遂也成为现代人引发疾病的主因,而园艺活动除了能够减缓压力、促进身心正向发展以外,更具有休闲游憩的功能,也进一步提升为扮演人类健康维护与矫正的积极意涵。

(5)环境效益

园艺活动的环境研究指出可以透过休闲游憩活动的参与来认识环境,融入活动环境中,体认到环境的重要性与不可恢复性,进而促使个体想保护和维持环境,希望可以永久使用环境资源。因此可以知,透过休闲游憩活动的参与,可以增进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愿,促进施行环境保育之行动,以期达到环境的永续性。

3.5 园艺疗法与园艺工作、现代医学的区别

园艺疗法由于和倡导自然、回归自然的呼声很符合,已经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但它只能作为补充现代医学不足的一种辅助疗法,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或其他疗法。同时,她的内容与种植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工作也完全不同。园艺本身注重花卉等植物的品质和收获,而园艺疗法注重如何去改变一个人的身心,在治疗中更多地考虑那种植物和园艺活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感知和社交能力,并且考虑他们的体力水平。园艺疗法的目的主要的让人在种植花卉等植物的过程中,唤起对生命的渴求,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

园艺活动与园艺疗法的区别

园艺活动的参与对象是所有人;园艺活动的成果是园艺植物产品的收成;主要内容是自发性地进行特定园艺生产活动,享受园艺生产的成果。

园艺疗法的参与对象是身心有某种障碍需要一定程度保护的人(残疾人、高龄老人、精神病患者、智力低能者、药物乱用者、犯罪者以及社会的弱者等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改善的人),成果对象是人;内容是针对

18

不能自发与自主的进行园艺活动,需要园艺疗法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园艺活动,享受园艺的效果。广义的园艺疗法种类有:植物疗法(Plant Therapy)、芳香疗法(Aroma Therapy)、花疗法(Flower Therapy)、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药草疗法(Phytotherapy)、艺术疗法之一(插花、押花、组合花园制作等。)

3.6园艺疗法的适用对象

目前园艺治疗的发展,主要以预防、改善或消除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及社会功能障碍为主,园艺疗法的对象是具有某种特殊残疾、伤残,通过治疗能得到改善的患者。对象极为广泛,残疾的所有类别的患者均可参加。主要有下述几种(但不限于此):①精神病(智能障碍者、自闭症、脑性麻痹、精神病患者):为各种治疗机构园艺治疗师工作的主要领域之一;②老年病:在日间护理中心和休养所的老年病人,例如老年前期痴呆,园艺有很好的疗效;③心理残疾:包括发育残疾、智力迟钝和颅脑损伤,这是园艺治疗师的另一个主要领域;④躯体残疾:脑卒中、瘫痪和许多类似诊断;⑤感觉残损:对有视力和听力残损的人的职业训练和娱乐活动中可用园艺活动作为其康复的一部分,但对于盲人的效果不理想。重点放在获得日常生活技能方面;⑥药物和酒精滥用者:对这类患者在治疗的一定阶段可加入园艺疗法;⑦背离社会的成人和儿童:违反社会准则的人和在监狱或看守所关押的罪犯等。以及犯罪者、社会弱势团体与都市民众等。

3.6.1 老年人

大多数四十五岁以上的人都经历记不起一个名字的挫折,连结的迟钝通常是年龄增加的一个讯号,而心智敏锐性的丧失会使人害怕无法与他人沟通,因此许多有这问题的人对于参与需要沟通的场合都会有所犹豫,接着就会进入与他人隔离的状态,更进一步失去原有的功能,这是一种潜在悲剧性的骨牌效应。身体的退化是年龄增加的自然结果,但疾病可能是行动力降低的另一个因素,老年生活可能成为孤独、隔离及无活力的牢笼。子女长大成人后有自己的小孩,便不再依赖父母的照护、智慧、爱与忠告;过去能带来乐趣与兴奋的活动,已非现在身体状况所能负荷,能够赋予生命热情的机会也变少了,明日是平凡无趣的,跟今天没什么不同,特别是对住在有各种限制环境的人。缺乏特殊事件的日子既沉闷无趣又没有未来。

园艺治疗计划有各种方法来满足年长者的这些问题。园艺工作,甚至仅仅只是将一棵植物放在窗台上,也会促进老人产生责任感为着这个值得珍惜的生命去照顾它;因植物的依赖性,使它成为已经成长或离开家庭的孩子之替代物。植物因为成长的持续性可以预期,所以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而能看到发芽、冒新茎与新叶、开花及结果,对照顾者而言是重要的回馈。人与植物有亲密的关系,植物是生命力量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与其它生命的一个联系。人类对明天的期待需要美好的昨日来加以平衡,回忆那些逐渐淡忘的时光帮助我们的心灵保持敏锐,也是刺激我们心智的重要来源。植物为我们带来对未来的盼望同时,也唤起过去。当我们走过一棵开满花朵的树,扑鼻而来的香气让脑海里瞬间浮现出的不是这株植物的名字,而是一个人或一个场景,这也许就是植物唤起过去的神奇作用。

园艺治疗计划可以在养老院的室内或室外执行。如果个案可以使用铲子、锄头、耙子,地面花床(groud beds)相当适合;如果个案执行受限,要避免做弯腰的动作,这时可以考虑以高位花坛来取代。高位花坛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建造,包括排水沟、排水管、与铁轨枕木等,土壤要提高到离地面二英尺(约六十公分),植物则安置在站立的高度或轮椅使用者可以方便操作的位置,如果花床不超过四英尺宽,从不同角落都可很容易触摸到整个花床,不论参加者的园艺程度为何,每个人总会找到可以做的事并且精通。初学者可以从容易发根的植物开始,将茎插放入有水的玻璃杯中,当确定根长的够多时,再将这些植物移植到花盆里,这个简单的动作要运用判断力,同时叶使用花盆、土壤、栽培基浇水的肢体动作。另外在为花园植物设计标签时,参加者的精细动作灵活度与心智灵敏程度再度提升,并且因着书写与放置标签于正确的植物上,强化参加者与植物间的连结,也就是说,藉由辨识植物,参加者进一步厘清他们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3.6.2 残疾人

康复中心的病人在经历意外事故或折磨人的慢性疾病时,同时丧失控制力或部分的身体心智功能,可能是缺了手臂或脚,手脚无法再有完全的运作功能,说听看的能力也许受损,除了这些生心理的失能,同时还承受因功能丧失伴随而来的焦虑与情绪压力。因创伤而失能的人所即刻要面对的是那些再也不能从事的事情,而不同程度的依赖及身体外观吸引力的下降驱使失能者的士气变得低落与犹豫,这种情绪的苦闷不是来自于障碍,而是来自于失能所造成的后果。因此康复机构疗程的设计是要重新训练身体与心灵,帮助病人重新运用受伤的肢体,或是学习失去的功能,将剩余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19

人正向的自尊来自自己真正可以执行的事情,失能者即刻要面对时他所不能执行的事,但参与园艺方案后,看到植物的成长,植物从一棵变两棵时,他开始清楚地认识自己原来可还可以做一些事,直接经历自己尚有生产力的价值。另一个失去自尊的原因在于身体外貌吸引力下降,但在栽培一株花的同时,失能者可以直接体验并了解自己仍可将美丽带给他人……,园艺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强调兼顾一个人的不同层面,不仅可以让人反思过去生命中所发生的种种食物,而且这种兼顾性也能同时促进人本身的整合。

园艺方案也能帮助降低病人的焦虑感。住在机构的个案因不能穿自己的衣服或是无法拥有自己的家具器具,很快就丧失对自己的认同感与控制生活的能力,但若有植物在附近,个人的私密空间感就可以建立,甚至一小盆天竺葵就可以带给拥有者有个人化的意识;植物的宁静感对那些受情绪影响的行动障碍者特别有用,草木栽培会让他们减少关注内在的事情,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生物系统,一个完全仰赖他们照顾才能生存的实体。

简单的园艺工作可用来评量与强化抽象的数量与空间概念,例如以土填满花盆的活动可以示范对空间的觉知,如果要测量数字的理解程度,可以给个案一束发根的叶插,先告知每个花盆要种植的数目,然后请个案去挑选出足够数量的花盆,如果这样的抽象计算太困难,可以改成让个案正确算出每个花盆所需要的叶插,再将花盆放在算出来的叶插旁边,并重复这个过程,如此机械式的数字测验就变成一个实际工作的第一步;其它的活动就像是播种或是移植幼苗需要更大的注意力,是评估病人专注力的好工具。抽象推论的能力可能因疾病而受损,如脑性麻痹、中风或是脑部受伤,有这些状况的个案,可以让他们做叶插分类来了解功能丧失的程度。许多知觉性的问题也可以藉由园艺技术来训练,例如:单侧视野有障碍的病人,所使用的工具就要放在无法看见的这一边,这简单的动作帮助个案做转头训练,以补偿丧失的视力。

3.6.3 智障者

智障者亦称智力低能者,当心智能力的发展有障碍时,学习与运用的能力会受损,因此心理成长可能是有限的。低于平均水准的发展,会负面影响个人的学习、社会适应与经济生产力,而受损的程度也影响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智能不足、自闭症、大脑麻痹或是癫痫症等可能是因生理、基因或疾病问题所致,通常都是怀孕期间饮酒或使用药物的结果;即使有这些障碍,这些身心障碍者仍旧享有长寿,因此他们必须学习适应这个为功能正常的人所设计之世界中的各样设施。

人需要做决定、能考虑立即性的要求、认识适当的行为与社会反应,这些行为可能都超过了脑部受损或是心智发展停滞者的直觉能力。治疗者尝试协助个案发展他们可以达成的技巧,而园艺是可以用来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之一。拟定治疗计划时,治疗师要寻找符合个案年龄与技巧的活动。园艺是一种超越年龄的工具,它能够提供适当的方案来帮助孩童及大人,它的价值在于植物内在生命的本质,这个生命本质能反应出植物受照顾的程度与时间,而植物的成长则提供了普世性的吸引力,这吸引力是人不同程度的智慧、技巧与成熟度交互作用的结果。现实感可透过播种及照顾幼苗来示范说明。因植物成长期间的持续性变化是撒种于泥土的直接结果,而每个必要的步骤——搅拌土壤、填土于花盆、将小植物放到花盆中适当的位置——都是对精细动作的挑战:幼苗的成长变成一种生命课程,用来学习一系列的事件及其结果。

花草种植的参与对于行为不正常的个案而言,生命能获得激励性的改变。MarkSmith 尝试改造一个可让人有多种选择的正向环境,他认为人在生命历程中能够做决定,将有助于尊严、价值与独立之自我实现的养成;当个案能够选择自己所要种植的植物时,做决定的能力再度进入他们的生命中,人必须发展足够的自信心来自行思考而不是仰赖他人来引领自己的每一个行为。

3.6.4 精神病患者

植物成长的许多层面都能促进精神病人的复原。Andrew Barber 观察到“种子的发芽、植物的成长、开花、成熟等与人类发展的基础概念极为相似。”园艺工作如浇水、施肥、保护植物免于不良气候的影响等都可与人相连结,如温室的结构就母亲的子宫提供安全的氛围,而温室的活动则帮助一些病人重新与现实接触。园艺作为治疗手法在于它所涵盖的层面非常宽广,能触及到其它治疗性活动都会涵盖的人类情绪、经验、与发展的议题,人类可以容易地将植物的生命周期与自己的生命周期间做比较,像是发芽对出生,培育对照顾,并预期性的变化对创伤失落等,这些具有影响力的戏剧性变化,在植物与人类世界中都呈现出相似的趋势。园艺治疗提供病人很多机会去看到植物世界中的各种奋斗实况,就像他们自己每日生活所经历的情况。在真实世界中人生没有很成功的人能够从花园及温室中再度获得自信。在专业者的指导下,病人从园艺工作中察觉植物在他们的管理照料之后可以成长、开花结果,证明他们有成功的能力。在公共住宅中与园丁们一起工

20

作时,病人通常会发现植物就像自己的延伸,在投资许多时间照顾后,看见茂盛生长的植物就像自己的倒影,但是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植物无法说话回应。我们的语言显示人与土地之间有强烈的知觉连结,像地球之母、大地之母、大地之父及重返大地等词语的使用,这种对人与大地间直觉的理解或许能够用来明了为什么这些退缩的病人在温室或园艺活动中情绪能够开始新生。人类的本质与植物发展的相似性及地球维持生命的重要性是可以被理解并直接领会的,甚至连重度精神障碍者也可以领会。精神病患从事长期的园艺方案,有助于学习对未来的规划并持续乐意照顾植物。在获得植物开花结果的报酬前,病患要先顺从于植物不急不徐的生命成长节奏,这个过程帮助病患学习管理冲动的情绪并重新掌控内心急迫的渴望;在观察叶子开展及花蕾成熟的过程中,病患或许会理解克服情绪问题与重新获得力量需要一些时间;而治疗师在观察病患对于园艺工作的成功及失败的反应之后,就能洞察病患的性格与自尊程度。

园艺工作会让身体活动,通常可以降低病患的压力与焦虑。压力降低后的病人将可以较客观的去思考自己,而彼此间会互相害怕的病患们也常能一起在温室或花园中进行各自的工作,因为园艺治疗方案中的非语言性互动方式,让病患不需太快面对与他人亲密互动的威胁,这种和缓的方式与一对一的口语性心理治疗手法不同。园艺治疗对精神病人的好处并不局限于机构内,在全美各地,特殊花园成为精神失调者的庇护场所。例如参加越战的老兵,他们当时平均年龄为十八九岁,这个年纪正巧是建立人生价值观与友谊的时间,他们却经历恐怖莫名的战役,他们被告知要勇敢,要压抑内心的害怕,并继续过这样的生活。而以前战争的军人平均二十五岁,从同一城市来的人通常会被编组在同一单位,一起经历战争,一起回家,一起聊着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事情;但参与越战完全不同,年轻的新兵单独搭飞机到基地报到、单独被送回乡,返乡时没有任何的欢迎仪式,感觉像是回到一个经常会拒绝与诋毁他们的国家。

大多数的越战退伍军人学会压抑内心的恐怖害怕,并且持续他们的生活直到重大的创伤事件发生,如离婚、家中成员死亡,或是新生儿出生,而这些事情是他们在十九岁以后就没有机会学习如何面对。因此当有人遭遇这些创伤,特殊花园就成为天堂,一个平静的地方,里面的人都由相同遭遇,彼此怜悯陪伴。这花园是一个亲切且生命能获得肯定的庇护所,这些越战退伍军人的社会功能可以再次重建。

3.6.5 受刑人群和受戒治人群

监狱等教养机构运用园艺,开始是一种为监狱受刑人生产食物的方法。第一所监狱在 1821 年于宾州创设,像早期大多数的监牢一样,此监狱坐落在开放且可以种植农作物的田野之中。最初,监狱四周的农作聘请当地居民负责,1890 年代在受刑人依安全等级分类后,农事工作就改由最没有安全顾虑的受刑人来负责,监狱也建立食物加工系统以便使农产品能在市场上销售,降低监所的经营成本。

卑微的自我概念是大多数受刑人的人格特色。这些人看自己是失败者,并且也因不看重自己,所以不会看重他人的权利或财产。有研究者指出,如果没有采用一些方法来改变他们这种忧郁负面的看法,这些人日后在社会中注定会失败。若要看到成效,相关的活动就要能提升受刑人的自尊且相关的技能应该是在没有威胁的气氛下容易学得,让受刑人可以将成功的经验转换成为正向的自我重视。园艺就是这类型的活动之一。在教化机构里,绿色、成长及有生气的现象通常被当成是成就感的来源。植物无法判断,当人类一起工作时,论断会经常不断——他是好的、他是坏的、他不是很好、他不是太坏、他有软弱、他犯下这个错等;而一朵花、一株植物或一棵树根本不在乎你曾做了什么事或你是个什么东西,植物所需要的是你当下可以给予的照顾。为了酬谢你的照顾,植物给你成就感,一个让你觉得值得花时间做的感觉。因此,现在你有一些其它人可以称赞的事,他们用评价来报偿你。园艺逐渐被纳入教化机构的职业复健计划内,以培训即将出狱的受刑人有再就业的技能。

3.6.5.1受刑人的定义及园艺治疗应用于受刑人的相关研究

所谓的受戒治人是由于有吸食毒品事实,经勒戒阶段后经主管机关与心理评估后认为需要继续接受戒治,因而进入戒治所接受矫治处遇者称之受戒治人。因由于过去我国的司法体系习惯将受戒治人视为罪犯。但自1998年毒品危害防制条例实施后,对于吸毒者的身份界定有了重大变革,不再单纯视为罪犯,将施用毒品者视为“病犯”,结合“病人”及“犯人”双重身份,以观察勒戒及强制戒治等措施取代刑罚矫正,直至2004年因受简化施用毒品犯刑事处遇程序之影响,对于施用毒品者在戒治后,五年内再施用毒品即直接依法进行追诉,而不再施以观察勒戒及强制戒治(毒品危害防制条例,1998与2004重修版本)。

3.6.5.2园艺疗法应用于受刑人的效益

由回顾过去园艺疗法应用于受刑人的相关案例研究中可以得知,进行园艺疗法的族群主要可以获得下列十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ht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