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整版高三地理笔记1

更新时间:2023-04-18 14:5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自 整体性表现:自然地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自然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然       都是相互影响、共同联系的,其中一个自然要素的地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  

地       自然要素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理 差异性表现: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导致各自然要素不同;

在我国,地貌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要素;

土壤和植被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我国 地貌:表现: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成因:地质作用)

自然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

要素 气温:表现 (成因: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

的 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出现了转向;(成因:由于地貌的影响)

地域 降 表现: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方向递减;

差异 水 (成因: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划分范 围特    点

东部季风区

概况: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 ,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5%;

东部季风区与

地形:包括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阶梯的沿海平原气候: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湿润程度较高年生物:种类繁多,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土壤:多为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河流:为外流河,大都自西向东流入海,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该区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的分界线:

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概况: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 ,人口只占全国的4%;

地形: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

(总体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

气候: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气候干燥。降水量减少到1

生物:种类比东部少,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土壤:主要是在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河流:大部分属于内流区,河流短小,平地径流主要来源于暴风雨形成的暂时性水流;山地径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有水可供灌溉之处形成了绿洲;草原自古为牧场,若利

      用不合理会造成荒漠化的扩展;

概况: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5% ,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

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寒区与

地形:地势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气候: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动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强大,

 由区外输入的水汽不多;

生物:动物稀少,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高原南部边缘谷

 地有很少森林;

土壤:发育程度很差,土层浅薄;

河流:西北部属于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人类活动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比较完整,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 

—1—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热量条件的变化;

本区北部东西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气候湿润程度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减少

自然地区地 表 景 观农 业

生 产

地貌气候植被土壤

针叶林、针阔

寒温带、温带

区东北温带湿润

平原广布而三

土春小麦、甜菜,一年一熟;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

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3200℃等值线为界

以落叶阔叶林

华北暖温带湿

以大平原和高

暖温带大陆性

土冬小麦、棉花,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以旱作为主

界 线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即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和最冷月0℃等温线)

以常绿阔叶林

湿热的亚热带

结构复杂,以

南方地区华中亚热带湿

壤水稻、柑橘,一年两熟到三熟,以水田作物为主

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为界

热带季雨林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

范围较小,多

华南热带湿润

一年三熟,可人工栽培橡胶、可可、咖啡、椰子、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

(淋溶强烈)

西北干旱半干旱的东西差异

降水:该区降水量从东到西随距太平洋历程的增加而减少;[新疆西部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影响降水较植被:从东往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自然

地区地 表 景 观农 业

生 产

地貌气候河流植被

半干旱气候;

高原面积坦荡

东部地区内蒙古温带草

年降水量在150~450毫米;

除黄河西辽河

气温年较差达

原东部边缘可发展旱作农业

界 线大致在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等值线)

以荒漠草原以

多内流河,流

在山麓平原和盆地的边缘,有高山

三山夹两盆干旱气候;年

西部地区西北温带及暖

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决定农牧业特点:A.西部草原牧业;B.东部旱作农业;C.有水处灌溉农业;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水平差异:地

草甸草原:指在高山区和河滩地区形成高山草甸和河漫滩草甸;

气候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

植被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从高原边缘到内部其垂直变化由繁及简的原因: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变化也大,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变化就小

人 类活 动海拔较低的东南部发展河谷农业(原因:地势低,光照及温度条件较好,垦殖历史较

高山带分布高寒牧场放牧牦牛、绵羊等(原因:海拔高,热量条件差,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2—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划分东部地带(1中部地带(9西部地带(10个省市)

况面积约占全国的16%

面积约占全国的27%

人口约占全国

面积约占全国的57%

人口约占全国

人口约占全国的23%

经 济

差 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达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次

经济发展速度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

经济发展速度

经济发展速度较慢

地带性差异自

因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地势:低平,利于开发利用;

区位:面向海洋,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

气候:多属干旱区或高寒区;

地势:海拔较高,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

区位:距海较远,长期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

经济基础:最早出现近代工业城市

社会经济原因

文化观念: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方便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

国家政策:改革开放政策;

文化观念:人们思想观念保守;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优势)工业基础好(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

农业基础好(黄淮海平原、长三、珠三以及我国部分海洋水产产区)

沿海交通便利(我国全部的32000km海岸线和部分边界线)

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科技水平高;

城市化水平高

面积辽阔,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农(粮、棉、油、糖)林牧基地;

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

在延边贸易上有较大优势;

题能源、原材料不足;

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

在人口、城镇密集地区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大江大河下游

基础设施较落后;

运输能力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向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进一步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金融和海洋开发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

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等优势产业,使

保护天然林资源,实施退耕还草,推进防沙治沙和草原保护;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沿边优势,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巩固和发展农林基础,促进中部地带粮食、经济作物、林业和淡水鱼业的稳定增长;在西北发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可用国内生产总(GDP)值来代表;

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3—

1992年,我国才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

14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

天津、青岛、

烟台、连云港、

南通、上海、

宁波、温州、

福州、广州、

湛江、北海

西部大开发

划定区域:西部地带+东部地带的广西和中部地带的内蒙古(共12个省、市、自治区)

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可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部西部开发的根本任务: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问 题发 展 方 向

巩固和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

生态问题:西

加大对荒漠化、风沙源和石漠化地区的综合治理力度;

促进江河源头自然生态恢复;

加强重点城市、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比未来要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交通运输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依托交通、能源、技术等综合条件好的重点地带和重点城市,发展有资源优

—4—

第二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国土整治(目的: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难度大我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科技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历史上盲目开发资源,环境问题严峻;

则因地制宜,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与区域差异大有关;国家财力有限;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变化有关;)

整治项目大江大河的治理;(上游兴修水库、下游整治河道、加固堤防等诸多防洪体系)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严重不平衡的重要途径];(南水北调、北水南调

防护林工程体系的建设[覆盖了我国的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盐碱区和台风区];(“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国土整治的一项区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对外开放战略;

90年代,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实行开发开放战略;

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

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

技术定义特点

感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飞机、气球)或航天器(卫星、火箭、宇宙飞船、航天飞[遥感技术最形式多,适应性强(可以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探测范围大;获得资

地理信

息技术

可用于凡是用到地图或者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GIS)专门处理地理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部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分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由21颗工作卫星和三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颗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一轨道4颗卫

(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何一时刻,地面上空至少有4颗GPS卫星)

全球

定位

系统

(GP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速度和时间;

—5—

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范围: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青、甘、宁、内蒙古、陕、晋概况:地貌特征是沟谷发育;植被多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

环境脆

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具有过渡性;地质灾害、水旱灾害频繁,水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人地矛盾尖锐[有不少仰韶文化(距今7100—7400年)遗址

因自

因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由于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地形坡度大;

地面物质不稳定,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处于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

原因植被的破坏;(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最严重、彻底]、古代战场)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耕作制度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

开矿;(破坏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降低,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水

施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充分利用现有草坡、林地、荒地、退耕大于25°的陡坡

和一些破碎用地,多样化,乔灌结合,讲求实效的造林、种草)

[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因地制宜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苹果、梨、核桃、桑等)、薪炭林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

(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

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回填复垦工作;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

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式工 打坝建库 贮水拦沙

程 平整土地 功 改善生产条件

措 修基本农田 能 合理利用土地

生物 乔木 蓄水保土

施 抽引水灌

灌木 功能

措施 草木 发展多种经营

深耕改土

农业 科学施肥 蓄水保土

技术 选育良种 功能 提高肥力

措施 地膜覆盖 充分利用光热

轮作套种三种措施的关系:工程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而农业技保塬;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甘肃西峰南小

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

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

农技措施: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

护坡;工程措施: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生物措施:封坡育林育草,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

固沟;工程措施: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烂泥蓄水;

生物措施:在各支流分段营造防护林,固定沟床,拦截泥沙,稳定颇脚;

—6—

第四单元 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位置南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一线为界,东以大兴安岭为界;

范围包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

征本区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水分由东向西逐渐变干,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要特征;

草原土地生产力随水分由东向西逐渐降低,载畜量随之减少;

漠沙质荒漠(沙漠):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荒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特点:缺水、集中、面积大、改造难度大)

砾质荒漠(戈壁):人类活动造成的次生荒漠;(如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等)

(特点:分散、面积小、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容易治理和利用)

荒漠化的实质:是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的土地退化,表现为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先固定和半荒漠化的发展:唐宋以后,当地居民在河流上游盲目垦耕,破坏固沙植被,最后古绿洲相继被治理效果:个别地区例如河谷平原灌溉农田地区的荒漠化有所逆转,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旱农

荒漠化土地分

半干旱区在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沙质草原遭到过度放牧,或者固定沙丘在被开垦后活化

次生荒漠

在半干旱的草

分界线——贺兰山

干旱区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主要是过度樵柴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活化;[塔原生荒漠

在内陆河流和

工矿区、居民点、道路建设: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内蒙古的东胜和准格尔煤田]

因自然因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是形成荒漠化的基本条件;沙质沉积物是风沙活动的人为

因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草原是干旱半干旱水热条件下形成的自然景观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式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建立及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其次,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

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是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

则建立早期预警系统,预防重于治理;(科学问题)

重视地方参与,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关注地方群众利益需求;(社会问题)

在制定行动方案时,即要因地制宜,又要考虑到制度、组织和资金建设等问题;

—7—

生物治沙成效显著例子

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世界领先地位的造林技术:在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

宁夏中卫县沙坡头

措施草方格沙障;(为防御流沙侵袭包兰铁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铁路沿优点: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能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恢复自然植被;

(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其他措施:“三北”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多项治理工程

第五单元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

功能: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

坝址:湖北宜

洪自

因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流经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中下游河道宣泄能力不足;

因上中游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导致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中下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

——形成“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

概况荆江河段(枝城到城陵矶)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两岸地面普遍低于洪水位,

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

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三峡

水库

作用调节洪峰、拦蓄洪水,可以有效控制长江上游、中下游暴雨形成的洪水;

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大发

电水能丰富:地势二、三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流量大;

意义:长江三峡水电站可装机容量超过2240万千瓦,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年供应地区:主要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少量供应往重环境效益:可代替原煤4000万—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吨,一氧航

运川江航道(宜昌至重庆,长660千米),流经高山峡谷地段,落差大、水流急、险滩水库作用: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万吨级船可从上海直达重庆;

三峡的其他作用: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8—

三峡移民——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艰巨性(规模大)工程本身特点:淹没涉及范围广、淹没损失大、移民人数多;

(难度大)自然因素: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困落后,使移民环境容量不足;

人文因素:该区教育、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质低,加上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

(关系重大)历史因素:若移民得不到妥善安置,会留下闹返迁的后遗症;

移民安置条件

从受淹特点看,受淹面积有限(仅占库区总面积的1%),相对分散;

移民特色:就近或后靠安置; 好处:让农民不离本乡本土,更易为移民接受;

避免移民远迁、外迁带来的困难和后遗症;

问题:会给三峡库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从库区移民结构看,57%属于非农业人口,一般不存在重新安置和问题;

对43%的农业人口应:应立足于调整农业结构,开发大农业,改造中低产坡耕地,

建设高产稳产的水平梯田和经济林园;

随着库区资源的开发,以及三峡工程的兴建所带动的各种产业(加工业、建材业、运输业、旅从政策层面看,a.制定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相结合的农村移民政策,b.实行开发性建设周期长,可分批实施移民安置;

民含

义除去一次性补偿外,移民投资作为开发资金,因地制宜的合理开发当地资

1.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有水平;

2.为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移民致富营造条

优点:把移民安置与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移民就

靠典型:湖北秭归县桐树湾村

原则:“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措施:“线上一条路,路边两排房,房后一片园”;

效果:形成了以猪粪产沼、沼液养猪、沼渣育果的“猪—沼—果”良性生态农业模式;

外迁

移民典型:浙江省北部的嘉兴市嘉善县;

原则:按照“相对集中,插花安置”的原则;

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效应

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

调解局地气候; 与火力发电相比,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 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可能

—9—

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

不可逆转的影响,但仍可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

a.水库淹没耕地和文物古迹,可以采取合理开发现有土地资源,对被淹文物实施搬迁、防护;

b.对溯源产卵的洄游性珍稀鱼类如中华鲟的洄游产卵和繁殖条件产生影响,采用人工繁殖投放

c.对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白暨豚的栖息生境产生影响,在部分江段建立白暨豚自然保护区;影响较大,但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

a.农村移民开发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和库区人地矛盾的问题,可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林、牧、

b.库区和库尾回水区泥沙淤积,影响水库使用寿命,威胁重庆港通航,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对于负面作用较小的影响,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危害发生或者把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a.水库诱发地震会影响大坝安全,三峡坝址及库区是一个难得的弱震区,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且工程设计在抵御地震破坏方面留有很大余地;

b.水库淹没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很小,对于受淹较重的几种珍稀物种,可以采取移植、人工培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和对策

自然 景观急流险滩消失,奇峰秀色还在,峭壁陡岩尚存,在水库及支流上游会形成一些新的旅

文物 古迹淹没国家重点文物1处,省级重点文物5处——迁移重建或原地保护;对已知的尚未发

第六单元 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黄淮海平原

位置:地处黄河中下游,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等五省二市;(古称中原)

河流的堆积作用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具有决定性影响;

分缓斜平原:平原的西部地区,是由山前洪积和冲积物组成的;

冲积低平原(主体):缓斜平原以东,是由各河的冲积物组成的;

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海拔低,岗地、洼地相间;

滨海平原:分

发展障碍:旱涝、盐碱、风沙;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差较大、降水集中等特点;

因风沙形成原因: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风沙多;

盐碱形成原因: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会出现土壤中的盐

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

洪涝形成原因:每逢雨季,洼地积水多月;一遇暴雨,常形成洪涝灾害;

人为

原因盐碱地面积扩大: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沙荒地:人们不合理的开垦,致使风沙肆虐;

产田

分布缓斜平原地区,耕地质量较高,是黄淮海平原粮棉稳产高产的地区;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

发展问题

解决办法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不大——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

干旱缺水、低洼易涝和盐碱化土地占比重较大——对这些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

—10—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低产区土地特点:土地分布集中、水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低

湿

例子:山东省禹城市北部的辛店洼;

自然

条件

特点地势低平;(全市最低点);

渍涝严重;

成土母质为黄河冲击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治理

模式鱼塘——台田治理模式

施挖鱼塘,在水种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

筑台田,在田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植物,饲养禽畜;

鱼塘——台田模式

发例子:山东省禹城市北部的北丘洼;

水盐运动: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同盐分的水迁移;

水盐运动特征: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气温低、蒸发弱、降水少);

盐碱地整治核心:治水为中心;

完善排灌系统,使用工程和生物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的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

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基本方法

—11—

第七单元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南方低山丘陵

位置: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不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三”);

处于北回归线而非沙漠的原因:该区东面和南面濒临海洋,深受季风影响,具有温暖湿润的

环境,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水土流失仅次于黄土高原)

与东北、西北等地的山区相比:开发早,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负载量较重;

区位特点: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劳力资源充足,邻近商品粮基问

题人地矛盾明显;

商品经济不发达,大量非耕地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自然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题气候资源;(优势: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问题:常有多种农业生物资源;(优势: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

土地和土壤资源;(优势:山地比重大,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种多样;问题

良 1.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2.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就地翻压、异地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腐殖质

3.增施矿质肥料(氮、磷、钾肥),丰富和协调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4.在土壤中掺入沙子(增加土壤空隙,改善导水、导热的能力),改良土

5.种植茶树、杉木、马尾松等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水资源;(优势:水资源丰富,利于建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问题:水系发育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目的:为了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日益繁荣;

好处:有利于低山丘陵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丘陵山地某一种自然资

综合开发 A.走立体农业的道路;[由该区自然(地形、地貌)和人文条件决定的]

原因低山丘陵区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4:1,立体农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本区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将闲置低山丘陵区生态脆弱,立体农业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典型:江西省赣江流域中部的泰和县千烟洲;

从丘上到丘下农业布局: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 经济林或毛竹(幼林地可间种

立体农业布局:“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以林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

式,即可以促进中、远期才能受益的林果生产,又可带动当前即可受益

的农、牧、渔业的发展,达到致富的目标;

—12—

发 B.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通过对优势资源的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典型:河南省东南部的商城县;

生态建设生态问题:水土流失(重要原因: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措施: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典型:广东省兴宁县下堡乡;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省燃料;

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结果:改变过去单一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状况,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使植被覆盖率逐渐提高,生

第八单元 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的建设

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发展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大部分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暖,雨热同期;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热量

分布

差异暖温带: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

中温带: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等春播作物;

自南而北

寒温带:以春

≥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为1000℃;

东北区地面结构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我国三大林区之首:被西面的大兴安岭、北面的小兴安岭和东面的长白山所环绕;

我国三大平原之首: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

较成熟的大经

有农、林、牧、渔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的的农业基础——农业基社会经济条件

有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重工业基地;

工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制造是发展较快的部门,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耕作、排灌的机械制造和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多;(人少地多,耕地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

土地资源优势

土壤肥沃;[有黑土(松嫩平原东部、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黑钙土(松嫩平原中西部)分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面坡地小,耕地大、集中连片)

森林

资源

优势全国最大的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宜林地区(荒山、荒地、沼泽地)广;

森林树种丰富;(大兴安岭北部: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小兴安岭:以红松为代表的

—13—

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黑土黑土培肥主要是增施有机物料(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牧草,秸秆还田)

土分布: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形成

形成原因:气候冷湿,地势低洼平坦,有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冷土层分布,地面下渗缓

作用: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蓄水池、水源地,可调节

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东北的沼泽是我国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沼泽植物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细粮作物,主要分布在生长季节较短的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主要经济作物:大豆、甜菜、亚麻等;[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东北农业

基地的

综合开发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养殖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三大林区之首,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基地以及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林质下降,有林地面积逐年减少)

森林破坏表现

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风沙、旱涝贫乏,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东北地区目前采伐以皆伐(被采伐的林地不分树龄全部伐掉)为主;[皆伐优点:省工,便于

坚持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

森林的合理利

积极营造人工林;(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

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红松)

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利用木材剩余物生产纤维板、刨花板、纸浆、建筑材料和家具)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发展木材采运业和木材加工业,采集、养殖、栽培;

长白山地的吉林省安图县——“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科技创高效”的格局

先后建立了四大基地:林蛙养殖基地、天然红松果林基地、

药材和山野菜基地、梅花鹿养殖基地;

针对四大基地产品开发四个系列:木制品、矿泉果酒饮品、林蛙油保健品、山野菜保险制品;

—14—

第九单元 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

西南区交通运输的建设

西南区:川、滇、黔和渝三省一市; 大西南:川、滇、黔、渝、西藏自治区;

大西南经济区:由西南三省一市和广西、西藏两自治区共同组成;

发展契机:本区的国防区位优势,使得川、滇、黔和渝三省一市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三线”建设

件地形地势对交通建设的影响深刻:西南区多山,地势起伏大,自西向东跨地势三大阶梯;

西

部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有多年冻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川、滇两省西部的横断山区,山河纵列,相间分布,山高谷深,割断东西交通;

东部位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岭环绕,内部低山丘陵起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东南部云贵高原至广西境内的平原地区,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形区,地形崎岖;

(贵州境内“地五三里平”;)

本区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平凡多发;

西南区河流只有川江及其支流的中下游和广西境内的西江水系可以通航;

矿产

资源条件对交

资源特点:种类多、储量大、分布集中、地域组合较好,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相匹配;

全世界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中,西南区就有130多种;

钒、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

铁、铅、锌、铝、铜、磷、汞等储量居全国首位或前列;

对钢铁、有色冶金、化工等原料生产基地的发展条件优越;

能源资源西南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70%;

四川省天然气储量居全国首位;

贵州是我国南方第一煤炭大省——“江南煤海”;

广西北部湾油气勘探的前景看好

农林资源西南区水热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和物种资源位居全国第一

四川盆地——“天府之国”;横断山区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滇南谷地是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基地;

云南是世界著名的“动物王国”

社会经济条件: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是西南区经济发展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南昆铁路的重要性

位置: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贵州红果;

地位:我国的一条铁路大动脉,是西南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最便捷的一条出海大通道;

发展意义及优点把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连成一体,把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起来,促使资源优势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了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

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

巩固国防,保卫祖国;

加快货物流通、商品交换,促进市场发育、商业繁荣;

在喀斯特地形区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热线,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吸引和集聚作用,铁路轴线对经济有辐射带动作用;

西南地区发展的首要目标和任务:脱贫扶贫及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南昆铁路具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战略意义;

—15—

加强西南地区的交通建设

化新中国成立以前:铁路少,标准极低,运输能力很小;公路线路少,多泥土路;

内河运输仅限于川江和西江水系,航道多为未经整治的天然河道;

人力运量小,畜力为主要运输方式;

20世纪50年代以来:铁路干线基本上形成了以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南宁和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路网建设不断扩充和完善[川藏(成都—拉萨)、青藏(西宁

目前:东部三省一市和广西已形成以铁路为骨干,以公路为基础的运输网络;西部水运:对川江、西江河道全面整治,重点进行港口建设;

航空运输:开辟新的航线,拉萨、昆明、南宁开辟了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航线;

管道运输: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已发展成网;

交通建设加强区际、省际铁路出口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合作——针对区际铁路运输通道不畅;(扩完善公路网的建设,提高公路等级,改善区内通达度——针对公路等级低,区内联系薄弱;

整治河道和建设港口,发挥水运潜力,实行水陆联运,提高综合运输能力——针对航道通过能建设对外国际通道,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促进区域国际合作——针对对外国际交往不便重视援藏公路建设,续建青藏铁路——针对西藏经济、交通落后;

第十单元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

海南岛的开发

地形 全岛近似椭圆形,地形中高周低,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地貌;

好处: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环带产业布局的基础;

候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 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

特 高温 日均温≥10℃积温达到8400—9200℃;

点 最冷月平均气温超过16℃,最热月气温在25—29℃之间; 一年三熟

降 季节变化显著(夏、秋多台风雨)

水 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

地理区位优势

 (好处:是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又是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靠近经济发达区(香港、台湾、“珠三”、东南亚);

 (好处:腹地广阔,受经济发达区的辐射作用,带动经济发展)

交通位置重要(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 (好处:海南是联系外界的必经之路,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政策优势1988年,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

—16—

海南岛的开发

热带

资源

优势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在原始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中,有许多植物和动物,很多是珍稀物种;

农田终年可种; (云南的西双版纳那也有热带季雨林)

受季风影响,热带作物在冬春季节需要注意低温危害;

夏秋季节台风活动旺盛,破坏力较大,但带来降水占全年的1/3以上;

势海南省是全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管辖海域面积占全国海洋国土的2/3;

生物资源;[丰富的鱼类、藻类、虾类、贝螺类;海洋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渔业资源;(我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基地,渔场具有品种多、生长快、鱼汛期长等特点;海南岛的浅油气资源;(天然气和石油储量可与波斯湾媲美;近期勘探主要集中在沿海南岛的近海,南海南部勘探旅游资源;[沿海浴场和滨海,海下热带景观(珊瑚礁、热带鱼群),椰林风光、红树林、热带雨林、热空间资源;(海岛众多,南海海域有大小岛礁600多个,较大的岛屿有可能开发成为海上渔业补给、贸易合

海南岛自然环境分布特点:环带状分布(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

位于海陆交界处的海岸带,是重点开发地带;

a.建设港口,

产业布局

经济基础和运

环境资源特征

b.发展旅游业

旅游资源丰富

丘陵和台地环带是海南岛面积最大的环带,适宜发展热带农业;

布局

通过兴修水利

特征地形平坦,土

山地丘陵带位于海南岛中部偏南;

布局

征少数民族聚居

a.发展热带山

b.配置具有山区特色的工业;

生物物种资源

济工业:发展现代大工业体系,逐步建成以港口加工区和重化工业为依托的西部 工业走农业:是我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也是北方各省前来育种的基地;建设具有市场需求的商品旅游业:突出热带海滨和岛屿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特色,建设生态旅游区,发展海洋生态游、热原则:把海南岛的优势与国家需要、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

扶持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

海洋环境保护

提高公众环境意识;(鼓励参与环保,减少和杜绝人为破坏;禁止开采近海珊瑚礁,保护并适当扩大红加强海洋环境的管理和监测;

—17—

第十一单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

西气东输

因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显著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贫乏,须靠区外供给;

西部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对能源需求量小,但能源丰富,且开发利用程度低;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需求;

环境污染(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燃煤产生大量二氧化硫造成酸雨;煤的堆放、燃烧的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天然气资源的优点(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陆上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西气东输路线: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轮南油气田,途经甘肃河西走廊、宁、陕、晋、豫、西气东输建设:1.天然气开发建设;2.主干管道建设;3.用户管网建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he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