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期末复习

更新时间:2023-10-20 15:31: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希腊哲学的特质和早期自然哲学

1.如何理解古希腊哲学思辨精神的五个特点?p6 2.如何理解赫拉克利特的生成辩证法?p14 向对立面转化的关系 对立和谐的关系

对立也是统一的关系 对立也是相对的关系

3.巴门尼德是如何区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p19 (1)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2)对“是者”的认识,重要的是:

“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 “能够被说的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 (3)论证了“是者”有如下性质:

不生不灭 连续性 完满性

(4)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以及相对应的两种认识能力。

具体:巴门尼德在他的哲学诗的开始,借正义女神之口,指出了”真理之路”和”一件之路”的区分.是巴门尼德哲学的核心.

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真理之路通往圆满的,不支援的中心,而意见的对象却不真实可靠.巴门尼德用光明很车载斗量两个领域比喻真理和意见的对象.

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是希腊哲学的一对重要概念,两者不仅仅是两种认识能力,即理智和感觉的区分,而且是与这两种认识能力相对应的两种认识对象的区分.(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目标上,对世界的本原和对世界的本象作出了区分,对事物的认识从表象转至本质.在认识路上强调以理性认识为主,感性认识为辅,这影响了西方两千多年来的认识方法.)

4.芝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前三个论证的错误表现在哪里?p21 1. “二分法”

标准错误解释一:认为分割是无法无限进行下去的,最终必然会经过一个阶跃的过程,从而使阿基里斯追上乌龟。此解释一样有多种形式,例如,最后阶段无法克服量子效应,由于两者的原子的边界的模糊,使分割无法进行下去,所以最后能够追上乌龟。或者最后阶段,两者的分子足够接近,会造成分子间的吸力或斥力,引起乌龟的甲壳先有些凹陷,然后再弹起来。或者索性乌龟摇一摇尾巴。

2. 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

标准错误解释二:认为在此处不应采用这种思考方法,而应该将两者速度相减,将其除两者的距离。预言在此时两者将相遇(小学方法)。其改进形式是设置两者相遇的时间,然后解方程(初中方法)。 3. “飞矢不动” 标准错误解释三:“运动的意思是说:在这个地点又不在这个地点;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性,──并且这才是使得运动可能的条件。”——黑格尔。真不知所云。该解释不具有“可检验性”,甚至连理论都谈不上,更不要说是否正确了。

(补充: 1,芝诺的三个论证都是为了论证运动的虚妄及不真实。 并且运用逻辑推理看似成功地得出了“如果承认运动,则必然导致矛盾,从而运动是不真实”的结论。

然而,这一推理只看到了空间的间断性,却否定了时间上的连续性,他割裂了时间和空间的因素来分析事物,故而是错误的。

2,芝诺又从运动是不真实的结论继续推断,得出:不运动的存在是真实的。其论证过程如下:一个物体如果运动,则他不真实。所以如果存在是不动的,那么存在是真实的。这其实是一个蕴涵式推理,否定前件也否定后件。即:P蕴涵Q,如果非P则非Q。而这个形式是谬误的。)

二. 柏拉图哲学

1.何谓智者?他们的主要思想倾向是什么?p33 2.如何理解“德性就是知识”?p40

(1).命题的含义:认为德性是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技艺,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

(2).命题的意义:无人有意作恶,如果一个知道什么是善,他就会去实践它。具有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

3.什么是苏格拉底方法?成功运用其方法的前提是什么?p41

苏格拉底方法——对话的方法。不系统传授知识,通过提问与反驳,推翻错误的观念,形成正确的观念。

方法的前提是“承认自己无知”。其一,保持对真理的真诚探索;其二,使对话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

4.如何理解柏拉图的“分离学说”?p46

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可感领域与可知领域;知识与意见。它是对过去各派哲学的总结和思辨论证,在西方哲学史上影响很大。 (1).可知领域:理智领域;知识。 对象:是者的理念世界 主体:自由人

认识形式:低级的知识——数学

理性的知识——纯粹的知识,即哲学 (2). 可感领域:意见

对象:可感事物。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 主体:洞穴中的囚徒

认识形式:幻想——个人的想象和印象

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 5.如何理解理念与个别事物之间的分有与摹仿关系?p53 “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关系:分有与摹仿

“分有”:隶属关系,指个别事物隶属于其理念。 ? 分有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 分有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分有不是思想所把握的概念与概念的关系; ? 分有不等于个体之间的相似关系;

? 分有不是认识者与认识对象的关系。

“分有”作为隶属关系实质是强调个别隶属于一般;理念是一般,个别事物是个别。

“摹仿”:相似关系

一种技艺活动,可分为神圣的(造物主)摹仿与人工的(工匠)摹仿。 神圣的原型与摹仿物;人工的原型与摹仿物。 神圣的摹仿物即为人工的原型(可感世界)。

“分有”说和摹仿说是他的宇宙生成论与艺术观,实质上表达了绝对理性对世界万物的派生、宰制的关系。

6.如何理解柏拉图的学习就是灵魂回忆?p62

学习就是回忆。学习的作用在于触动、提示或唤醒知识,使之明白的昭示与灵魂。 天赋的知识曾经是灵魂固有的,是灵魂对理念的自我观照,只是由于堕落与身体结合,被身体的干扰、污染所忘记。 学习与训练才能使灵魂回忆起。

灵魂的回忆等同于灵魂的净化,灵魂的最彻底的净化就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因此回忆是死亡练习。

灵魂的回忆等同于灵魂的净化,意味着智力训练与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三.亚里士多德

1.如何理解事物运动的“四因说”?“四因”又怎样归结为形式与质料的区分?p71 “四因说”。

质料因: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留存于其中的东西。(生命离不开躯体、圆离不开弧等) 形式因:即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生命不在于躯体,而在于生命,生命的本质在灵魂。)

动力因:指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策划是行动的原因、父母是孩子的原因等)

目的因:即事物要实现的目标。

在这四因中,质料因是形成事物的基础。然而质料因本身是消极被动的,只有在形式因需要的一定的动力下,并根据形式因规定的目的,质料才能变成形式。这样,形式因似乎包含了动力因和目的因。因此亚里士多德又把他的四因说只归结为质料因和形式因。亚里士多德认为他的这种学说能够解释一切事物的原因,因而自诩这一学说是他自己最大的功绩。

质料和形式是任何事物不可缺少的两种因素,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譬如,只有一堆砖瓦胡乱摆在一起并不构成一座房屋;反之,只有一张房屋的图纸和原型而没有砖瓦,也造不出现实的房屋来。当质料还没有获得形式的时候,质料只是事物的一种“潜能”,而当质料与形式相结合之后,它才成为现实的事物。质料是潜在的形式,而形式是实现了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理论表现出他的自发的辩证思想。

但亚里士多德又认为,质料和形式二者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质料本身不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只有在形式的推动下,并以形式为其目的,事物才能由潜能变成现实。形

式才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决定性原因。

2.如何理解亚里斯多德的“位移运动观”?p73

第一、运动的类型:性质的变化;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位移运动),包括天体运行和地面事物的直线运动。

第二、天体的圆周运动是连续的、均匀的、永恒的,天体也是不朽的。地上的直线运动是断续的、暂时的,其事物也是可朽的。圆周运动比直线运动更加完善。

第三、自然位置。自然位置是适合一事物自身本性的位置,不是几何空间。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每一事物占据自己的自然位置时,不会发生移动。

第四、位移运动只是在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个事物的位置才发生。否认位移运动为事物自身固有。

第五、朝向其自然位置的移动——加速;背离其自然位置的移动——减速。因为前者的力量大于后者。

3. 亚里斯多德是如何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的?p76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将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用独立于个别事物之外的理念来作为个别事物的本质、原因的观点,表达了一般和个别相依存的思想。

第一、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柏拉图的理念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体共同本质的目的;

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

第二、认为设定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第三、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谬。

4. 如何理解亚里斯多德的“实体”概念?p79-82 5. 如何理解亚里斯多德的幸福观?p88 6. 如何理解亚里斯多德的“中道学说”?p91

“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适中的德性就是善,是相对两个极端的行为而言的“中道”。

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不适用“中道”说。

中道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追求,是判断善恶的标准、衡量德性的准则.所谓\中道\即德性,分为两类:理智的和伦理的.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就是善,过与不及就是恶,\伦理的德性即是中间性\中道德性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对于恶与不当的情感和行为,它们的恶性质是绝对的,\不存在中间的过度,永远是罪过\中道的实现是不易的,但是可能的,这需要行为者具有知识,且需用理智去克服欲望.中道德性论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发意义,中道德性论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亚里士多德关于mesotees(中道)的著名说法,不仅仅是给行为方式提供一个准则,它还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痛苦和快乐。在痛苦中反应过度成为鲁莽,不及了变做怯懦,只有中间了、适度了才恰到好处,表现为勇敢。对待快乐,如若过度了成为放纵,只有节制才是

快乐方面的中道。伦理德性就是关于痛苦和快乐的德性。德性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只有像勇敢的人和节制的人那样做事,才能成为勇敢的人和节制的人。合乎中间的品质才是可称赞的。德性不同于技术,技术的目的在制作的结果中实现,伦理目的只能在不间断的实现活动中。

中道说在思辨的德性论伦理学里,更重要的是一种理智德性的优先论。

四. 基督教哲学:教父哲学

1. 如何理解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 ?p97 (1)从感觉主义出发,认为善或幸福就是快乐,恶 就是痛苦。

(2) 快乐是有层次的,而最高的快乐是静态快乐, 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身体健康和 心灵宁静,而在二者之中尤以心灵“宁静”为紧要。 (3)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或纵欲主

义,应该说他有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与精神愉悦二者进 行结合的企图,以克服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不足。

2. 如何理解斯多亚派的按自然生活的幸福观?p102

3. 如何理解斯多亚派关于人与他的命运的关系的观点?p103-104 4. 如何理解奥古斯丁关于基督教与哲学的关系的观点?p124 “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

(1)基督教哲学与其它哲学一样以追求幸福为目的。

(2)哲学家的智慧只能产生意见纷争,远离幸福;基督徒把幸福看作上帝赐予的福分,只有被上帝拯救的人才会有幸福。

(3)真正的哲学可以利用普遍流行的现世哲学,但对现世哲学必须批判改造,才能吸收利用。

5. 如何理解奥古斯丁的意志自由说(神正论)?p132

伊壁鸠鲁派提出:恶的存在与上帝的全善、全知、全能相矛盾,上帝至善为什么创造出恶。

奥古斯丁关于恶的起源和性质的解释是对此的

回答,并且是最早的神正论。它意味着正因为有恶的 存在才彰显出上帝的正义。

什么是恶?普罗提诺:恶是“缺乏”,即应当存在而没有存在。

恶被奥古斯丁定义为“背离本性,趋向非存在…倾向于存在的中断”。

在世界这一存在的等级系统中,低一级事物是相对高一级事物的非存在,高一级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存在根据。如果一事物放弃自身存在的根据,趋向比它低级的事物,这就是趋向非存在,表现出恶的性质。 但是,恶不等于非存在(即不存在)。恶在上帝创造的世界中占据着不可否定的位置。

五. 早期经院哲学

1. 反辩证法者达米安是如何理解辩证法与神学的关系的?p138 2. 简述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及其意义。P140

证明:

意义: 试图运用人的理性论证上帝的存在,它们构成了从教父哲学的神秘主义向经院哲学的理性神学过渡的重要中介。

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3. 试述唯名论与实在论各自的观点及其分歧所在。P146 (一)波菲利问题

“共相”问题是中世纪经院哲学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

它最初源于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波菲利在注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时所提出的三个问题。

波菲利关于共相性质的三个问题:

(1)共相究竟是独立存在的,还是存在于理智之中? (2)共相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3)共相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还是寓于可感事物之中? 其中第1、3个问题争论分歧很大。

在围绕共相问题的讨论之中,形成了唯名论和实在论两大派别,每一派别又分温和派和极端派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

? 极端派认为,共相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 ? 温和派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

到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实在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极端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实在; 温和实在论则认为这种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中的一般本质。

六.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1. 什么是拉丁阿维洛伊主义?p153 拉丁阿维洛伊主义:激进派。

主张象阿维洛伊那样忠实于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尤其反对出于维护神学教义的需要而改造、割裂亚里斯多德的学说,并从阿维罗伊的一些注释中推导出一些违背正统教义的结论。

2. 简述托马斯对哲学与神学的关系的理解。P156 ①、认为哲学和神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

第一、认为区分科学的标准不在于客观对象,而在于研究方式,同样的对象可以被不同的方式认知而成为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

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对象,但哲学以理性认识它们,神学靠天启认识它们,两者因此是两门独立的科学。 第二、判断一门学问是否科学的标准取决于它是不是一个演绎体系。神学使用演绎推理,因此神学是科学。但它的演绎前提与哲学的不同,神学和哲学是不同的科学。

第三、“在哲学外,建立一种凭上帝启示的学问,是有益的”。好处是人类的拯救来得更合适、更准确。

②、神学高于哲学,神学需要哲学

(1) 神学“在思辨和实践两方面都超过其他科学” , 因此神学高于哲学。

(2)神学需要哲学。人的理性属于自然,而上帝的 恩典又是成全自然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神学 可借哲学“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

3. 简述托马斯关于存在于本质的观点。P161

托马斯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动词“是”的含义,并把他关于现实和潜在关系的学说运用于存在与本质的关系。

①、关于“存在”的意义的观点

“存在”的意义来自动词“是”,“是”的纯粹意义是“活动”。存在的本来意义指活动本身,是赋予一切事物现实性的活动,不是指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因此,它的特征在于它的现实性,也就是使潜在转变为现实的活动。 ②.存在与本质的关系

任何事物、形式或本质在获得存在之前都只是一种潜在、一种可能性。因此,存在高于、优于、先于本质,本质依赖存在。其实质是强调事物的活动是使事物成为事物的根本原因。

批判把存在当做实体的属性的观点(亚里斯多德)和本质先于存在的观点(柏拉图)。 第一次对“是者”——实体的含义做出了存在与本质的区分,并以一种存在论的实体学说取代柏拉图主义的本质论。

4. 试述托马斯的自然律及其与法的关系的思想。P167 托马斯伦理学的核心是“自然律”。

中世纪所说的“自然律”不是关于自然界的一 般规律,它特指关于人的本性的规律。人的本性 的规律是上帝制定的永恒律,并铭刻在人的心灵 中,表现为人的自然禀赋和倾向。

“自然律”的内容为:趋善避恶以保全生命,通过夫妻关系来繁衍后代,在和平的环境里来探索真理,服从法律以保持社会秩序。

“自然律”概念的意义在于将社会道德伦理自然化、永恒化。

5. 简述托马斯关于上帝存在的经验论证明。

“奥康的剃刀”

奥康的新唯名论是反对实在论的,直接针对的就是实在论设置的普遍实在,在他看来,它们统统是无必要的、多余的,要坚决把它们剔除掉。后人把他这个理论设立原则叫作“奥康剃刀”。

“奥康剃刀”用奥康的话表述为:“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后人的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体。”

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八.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精神

1.简述培根的“四假相说”及其意义。

①、“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即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了事物的真相。

②、“洞穴假相”:指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即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的偏见,它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洞穴”。相当于“坐井观天”。

③、“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即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相。

④、“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即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人的心中而造成的偏见。

2. 简述培根的科学的归纳方法。 培根的归纳法是分步进行的:

①广泛搜集自然史和科学实验的材料。 ②整理材料,为归纳做好充分准备。

在这一步中,他提出了他的归纳法的核心内容——“三表”法: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

③归纳。该步最重要的是用排斥和否定的方法,是进行归纳的关键性环节。

3. 简述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①、自然状态

在任何国家或公民社会产生之前的人的状态。此时,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且他们也平等地对他们看来是他们生存所必需的的东西拥有权利。

“权利”指一个人“做他想做的事,反对他认为应当反对的人,占有、利用和享受他想要的一切,或者他可以得到的一切”的自由。

由此我们得到的自然状态图景将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无政府状态。 两条自然法则:

尽管人们从根本上是利己主义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对 我们的生存的关心中演绎出一些结论,即自然法的东西。

自然法是“一种准则或一般的法则,是通过理性发现出

来的”它告诉我们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

自然法则有两条:

第一是每个人都应当“寻求和平、信守和平”;

第二是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必要时放弃、别人也同意放弃的权利。

“在别人也愿意这样做的条件下,当一个人为了和平与自卫的目的认为必要时,他愿意放弃对一切事物之权利,而仅仅满足于他对别人所拥有的自由和他允许别人对他所拥有的自由一样多。”

由于“自然法”毕竟只在人们内心上有道德上的约束力,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公共权利的情况下,它在外部环境中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③、社会契约

人们为了避免无政府状态、达到自我保存的目的,便相互约定,把他们的自然权利转让出去,交付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会议,即主权者。

这样多数人的意志变成单一的主权者的意志,既可避免无政府状态,又使主权者的意志和公民的意志具有了同一性。

但是我们避免自然状态均纳入公民社会的契约是一种个人之间的协议,它不是主权者和公民之间的契约。 ④、国家

“国家”“是一个人格,一大群人通过相互约定使他们自己每一个都成为这个人格的一切行动的主人,为的是当他认为适当的时候,可以利用他们大家的力量和工具来谋求他们的和平和公共防御”②。

“虽然有自然界的规律(任何人如果遵守这些规律就可以平安,他就愿意遵守它们,他就会已经遵守了),如果没有树立起权力来,或者权力之大不足以保护我们的安全,那么任何人就会并且可以合法地依仗自己的能力和技术防御别的一切人”①。

霍布斯借用《圣经》中的巨大海兽“利维坦”来比喻威力无比的“国家”,认为只有它才能保护我们,称之为“有死的上帝”或“人间的上帝”。

霍布斯主张主权者的权力是不可分割的,公民也不能反抗主权者。

因为这种反抗在两方面不合逻辑:一是这种反抗等于反对他自己;而是这种反抗也就是退回到原来的自然状态。

因此,为了确保秩序、和平和法律,主权者的权力必须是绝对的。

霍布斯认为,国家的政体形式可以分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其中君主制最为优越。

霍布斯坚决反对分权说,后来霍布斯修改了他的观点。认为如果统治者不能尽职,那么臣民就可以解除对原统治者的服从义务,以便寻求新的保护。 三 笛卡尔的唯理论 (一)方法论的反思

笛卡儿首先要重建形而上学,试图将所有的知识综合在一起,为整个人类知识大厦重新奠定基础。

笛卡儿发现数学——几何学——与众不同。几何学的特点是:基本的初始原理即公理一旦确定,我们就可以从这一原理出发演绎地和系统地推论出其他一切原理。 发现真理的新方法----“理性演绎法”

笛卡尔设想发现真理的新方法------“理性演绎法”。包括两个部分,即直观和演绎。 “直观”是“理智直观”,它为演绎提供基础和前提。

“演绎”就是从“理智直观”所确知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进行的带有必然性的推理,最终形成科学知识的体系。

笛卡儿试图使哲学也运用“理性演绎法”、达到数学所特有的那种确定性和科学性,即寻找一个清楚明白毋庸置疑的第一原理,由之推演出整个哲学体系。

作为哲学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它们必须是明白而清晰的,人心在注意 思考它们时,一定不能怀疑它们的真理”;

其次,“我们关于别的事物方面所有的知识一 定是完全依靠那些原理的,以至于我们虽然可以 离开依靠于它们的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 是离开那些原理,我们就一定不能知道依靠于它 们的那些事物”。

笛卡儿称这些基本原理为“天赋观念。

天赋观念的特点是:

首先,它绝不能来自感官或想像,而是存在于理智中,仅凭我们的理解得来的。 其次,它必须是清楚明白、毋庸置疑的。

最后,它是普遍有效的,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是永恒的真理。

“天赋观念”是笛卡儿哲学乃至唯理论哲学的基础。

怎样实施理智直观来发现那些自明的哲学原理呢? 他为此提出了普遍怀疑的方法:通过普遍怀疑来寻找毋庸置疑的真理,确立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推演科学体系的基石。

笛卡儿说:“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的话,我就非在我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

正是运用“方法论上的怀疑”,笛卡儿开始了重建形而上学的工作。

(二) 第一哲学的沉思p212

提出形而上学的三条原理:

“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 sum)、上帝存在、物质世界的存在。 笛卡儿不是以存在或实体,而是以“我思”亦即主体的思维活动作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并且由此出发来确立上帝存在和物体存在的原理,标志着西方哲学研究从以物为中心(本体论)向以人为中心(认识论)的一次重大转折。 1.我思故我在p214

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笛卡儿提出了他认为是一切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

由于感性知识是相对的和偶然的,以往我们所确知的一切可能都是虚幻的。但是,当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怀疑一切的时候,这个怀疑本身却表明了一条毋庸置疑的真理,即“我在怀疑”本身是毋庸置疑的。

“我思故我在”:形而上学的第一条原理

性接受的表象叫感性直观。

感性直观区分为质料和形式

康德认为,感性直观区分为质料和形式两个部分:

感性直观的质料是被给予的感觉材料,由外部事物(物自体)刺激下产生; 感性直观形式则是先天的(认识主体具有的),它先于感觉而存在,并不依赖于感觉。 感性直观形式的作用使得被给予的感觉材料能够被认识,得以成为感觉经验。

康德断言:“即使感官没有任何实际对象,或没有感觉,纯直观(即时间与空间)也作为感性的单纯的形式先天地存在于意识里。”“物自体”对感官的刺激离开了感官运用纯直观形式对它的反应,还不能形成感觉直观(感觉经验)。

人类所具有的感性纯直观形式只有两种:时间和空间。

它们是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不是事物本身存在的形式,然而是事物本身向人类显现的形式。

康德对时间和空间的形而上学的论证共列举了五点理由。

先验观念性可以和经验实在性结合

时空虽然只是人类所具有的主观形式,不属于物自体,但物自体向人显现的一切都在时空的形式之中,没有丢失什么,因此,时空是一切现象所具有的特征或形式。

主观即为客观,两者同一 康德认为,人类认识的主观条件同时也是在人类的经验中显现出来的对象的客观形式,或者说,是对象得以向人类显现的客观条件。就人类而言,时空是人类认识的主观条件;就现象(对象)而言,时空是实在对象得以向人类显现的客观条件。不要脱离人的认识的主观条件,去试图追问认识对象自身是什么。

先验知性论

康德认为,人类知识分为两部分:感性和知性。

“感性”提供直观对象,“知性”则运用范畴、概念思考对象。

“知性”也分为质料和形式,知性的质料是感性直观,知性的形式也是先天纯形式,即康德所说的十二种(或对)知性范畴。 “知性”范畴不是从感觉经验得到

“知性”概念、范畴并不是指对当下认识对象的概括和反映。 康德说:“范畴的来源仅只是知性,不依存于感觉”。

概念、范畴是来源于人的认识能力——“知性”,不是从感觉经验的概括和反映中得来的。 康德说:没有感性直观的材料,理性思维是空洞的;没有知性概念,感性直观是盲目的,这两种能力的功能不能互换。知性不能有所直观,而感官又不能有所思维,所以,只有当它们联合起来时才能产生知识。

强调自己的知性理论是先验逻辑,是与传统形式逻辑相联系但又更高级的认知逻辑。

康德认为,人运用知性范畴对感性直观呈现的杂多材料进行比较、归类、连接和整理的过程是综合的过程。

“知性”在认识中的作用是“我思”(自我意识),“我思”是“先验统觉”。

人的思维活动中,综合先于分析

统觉的统一性(综合)是人类知识的最高原则。

因为只有在统觉把我的所有的表象都综合为一个统一体时,这些表象才能进入我的意识之中,我才能意识到它们,也才可以进行分析。 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综合先于分析,高于分析。 统觉的综合统一具有普遍必然性

统觉的综合统一建立了自我意识的客观统一性。康德所说的客观是指普遍必然性。 这就是说,被统觉所综合统一的各种意识表象,都是按照某种普遍必然的方式被连接在一起,由此综合得到的经验知识是客观有效的、普遍必然的知识。

先验理性论p315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由感性到知性,再由知性到理性,理性是最高一级的认识能力。

通过“知性”运用先天概念对感性和知识进行整理、综合,形成了自然科学知识。与知性相对应的逻辑形式是判断。

与理性相对应的逻辑形式是推理,它可分为三类:直言三段式、假言三段式、选言三段式,每一个三段式都蕴含着一个理性的最高概念,作为它的统摄原则。它们构成了理性的认识对象。

理性的最高概念是先验理念。先验理念有三个:灵魂、世界、上帝。 “灵魂”——一切精神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 “世界”——一切物质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 “上帝”——它是以上二者的统一。

康德认为这三个先验理念可以被理解为知识系统的导向原则和道德体系的公设,但反对作为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 先验幻相

当传统形而上学运用知性范畴于先验理念,对它们做出存在、属性和因果关系的判断时,就将先验理念变成了先验幻相。

因为先验理念是超经验的,根本不是时空中的对象,不可能被认识,属于不可知的一种假定,只能被相信。

实践哲学p322

康德批判地继承了启蒙主义的基本精神,并且将启蒙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自由与道德实践

自由的含义:从本体论上否定的含义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 纯粹理性能够不受任何外在于自身的东西的约束是自由的。人是理性存在者,不受经验的因素所决定,是自由的。 自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从肯定的含义说,为了自身而自由,即自由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譬如,人的善良意志。 自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由是实践理性的直接现实,不存在何以可能的问题。 自由与道德实践的关系:

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自由,使得道德成为可能。

惟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的行善;惟有自主自觉的行善,才有道

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情,既不是善,也不是恶。 “实践理性”“自由”“自律”相通。

反对放弃个人的道德努力p327

康德强调了神圣的宗教情感和信仰对于人的道德实践具有激励和推动作用,但反对放弃个人的道德努力。教会是在神圣道德律指引下的道德团体,教会的精神力量来自于他的道德属性,教会的集体力量弥补了个人道德努力的不足。

美学p327

科学与道德都有相应的规律、规则,这些规律和规则适用于所有的人。在美学上,则“不存在任何规则让某个人根据它而必然地将一个东西认作美的。”在此,康德强调审美判断既基于我们的主观感受,但又有普遍性。 美是不带任何利害而令人愉悦的东西 审美经验本质的第一点:美是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我们的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美与愉悦是必然的关联。第二点:审美鉴赏不关涉到概念知识和逻辑的东西。第三点:“纯粹的审美判断”必须是无利害的,即必须独立于任何特殊的利害关系。

“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愉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出评判的能力。这样一个愉悦的对象就被称作美的。” 美是令人普遍愉悦的对象 审美判断是普遍的。

首先,审美判断是自由的。因为它不依赖于任何其他的利害和偏好,也不受它们的影响。 其次,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像这样摆脱了他们个人利害的其他人,也会达到同样一个美的判断。区分纯个人的感官的鉴赏与反思的静观的鉴赏。 美应该是一种共通感

“我们不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鉴赏。这种说法将等于说,不存在任何鉴赏;就是说,没有任何可以合法地(正当地)要求每个人都同意的审美判断。” “美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地令人愉悦的东西。” 两种美:自由的美与依存的美

自由的美没有预设其审美对象应该是什么。如,一朵花是美的。依存的美预设了审美对象应该是什么,根据它来确定十分完善或美。如,男人、女人、孩子、建筑物等的美都预设了他们应当是什么的“目的”的概念。

“美是一个对象和目的的形式,如果这个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

被知觉到的话。”在此,对美的判断考虑到了目的或意图,美的判断变得依赖于审美对象的目的能否实现。依存的美不再是一个自由和纯粹的鉴赏。

费希特通过反思获得了知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

第一原理必须是人类一切知识绝对第一的无条件的原理,因此必须是不证自明的,我们只能通过反思来确定。这样的第一原理应该表明为一种“事实行动”,即集行动与事实、原因与结果于一身的东西。因为作为最高的根据,它必须自己产生自己的实在性。这就是“自我设定自己本身”。“设定”是费希特特有的哲学概念。所谓“设定”就是在意识中摆放、确立起来。“设定”具有创造性的功能,所以是一种“本原行动”。自我设定自己,也就是在意识中确定了它自身的存在,由此得出了“实在性”范畴。

第二原理是“自我设定非我”。非我是对自我的否定和限制,这个非我就是作为对象出现在意识中的客观世界,然而非我却是由自我设定出来的。费希特的观点是,不仅知识的形式,而

且知识的内容,都是由自我“设定”而来,康德的物自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假设。抽掉“自我设定非我”的内容,就得出了否定性的范畴。

第三原理是“自我在自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这是由先行的两个原理规定的。只要设定了非我就不可能不设定自我,因为设定了非我就否定了自我。但是另一方面没有自我就没有非我,因为只有在自我中设定了一个自我,才能设定一个与之对立的非我。于是我们发现,这两个原理既相互矛盾又相互需要。那么,如何把自我与非我人与非人存在与非存在、实在性与否定性结合在一起加以思维呢?怎样才能保证这两个原理既扬弃又不扬弃自己呢?答案只能是:“它们彼此相互制约”,互为根据。

应该注意的是,虽然自我与非我是对立的,但是前两个原理中的自我是有区别的。第一原理中的自我乃是无条件的“绝对自我”,而设定了非我之后,与非我相对立的自我则受到了限制,因而只能是有条件的自我。所以,第三原理可以这样来表述:“绝对自我”在自身中“对设”一个有限的非我与有限的自我相对立。换言之,有限的自我与非我从属于绝对的自我,两者的对立是在意识的同一性中发生的,从而由绝对自我统一在一起。 当绝对自我设定非我,从而产生了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矛盾之后,这个矛盾是永远不可克服的。因为没有自我就没有非我,但只要有了非我,自我就不可能完全实现自身为自我。 换言之,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矛盾,在知识学内部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人类在现实世界中寻求对非我的克服,追求自由和解放,然而永远也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因此,达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只能是信仰的目标。

P336

首先,费希特认为,自我无意识地设定非我,这种观点是自相矛盾的。自我之为自我不可能是无意识的,如果它无意识就不是自我。其次,自我与非我是相互限制的,因而所谓绝对自我是有条件的,实际上并不绝对。一方面,没有自我就没有非我,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非我是自我实现自身的需要和场所,因而没有非我也就没有自我。

按照谢林的观点,哲学的最高原则既不是自我也不是非我,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超越于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之上的“绝对”。所谓“绝对”是超乎于自我与非我的对立之外的无条件的共同根据。它是超乎一切有限的。有条件的对立状态之上的绝对无差别的绝对同一性,谢林也称之为“非人格的绝对理智”。

谢林是作为费希特哲学的信徒走上哲学舞台的,但是从一开始他就有着与费希特不同的哲学旨趣和思想倾向,这种差异决定了谢林哲学的独特地位。如果说费希特主要关注的是自我、主体或人的问题,那么对自然、客观世界的重视则成为,谢林哲学的发源地与生长点。谢林不再把非我看作是由自我设定的,而是把自然 看作是与自我一样无条件地具有实在性的东西,从而使自然哲学成为哲学不可 缺少的组成部分。

自然哲学p334

谢林是自然哲学的创始人,虽然他的自然哲学有许多幻想、随意的成分,不过他的确试图借助当时的自然科学来补充哲学之不足,从而以内在有机的整体观念和矛盾、运动、历史和发展的辩证观点,为一向由机械论占统治地位的科学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不仅使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看待自然的全新方式,而且为浪漫派崇尚自然的情感提供了哲学基础。

它补充和修正了费希特哲学忽视客观、自然的局限,成为德国古典哲学从主观性向客观性过渡的关键环节,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尽管后来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比谢林的自然哲学要完善得多,但其影响和受到的礼遇却远不如谢林,因为科学家们已经从思辨哲学的梦幻中醒悟过来了。

自然哲学只是哲学的一部分。哲学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先验哲学。自然哲学从客观出发,描绘的是从自然到精神的历程。先验哲学从主观出发,研究的是精神生活的发展,即从主体到客体、从精神到自然的创造过程。在自然哲学中,客观的东西是第一位的。而在先验哲学中,主观的东西是第一位的,而且是一切实在的唯一根据。自然哲学以自我意识或理性为最高阶段,先验哲学则以自我意识为开端。“绝对”在自然中展现为意识,在先验哲学中开始了认识自身、回归自身的辩证运动过程.

P335

理论哲学讨论的是“认识”,实践哲学讨论的则是“意志”。它们的信念是不同的。理论哲学以对象在我们之外,我们受到对象的必然限制为前提;而实践哲学则认为,我们不是受必然性制约的,而是自由的,能够从思想世界过渡到现实世界,并且获得客观实在性。认识活动是从现实世界向表象世界的转化,实践活动则是从理想世界向现实世界的转化。如果说理论哲学的对象是“自然”,那么可以说实践哲学的对象就是“历史”。前者是必然性的领域,后者则是自由的领域。

谢林把历史看作是第二种更高的自然界。历史也是有规律的,它服从的是以自由为目的的自然规律。一说到“历史”,其概念就包含着无限进步的意思,历史的特点在于它力图实现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毕竟是相互矛盾的。在理论哲学看来,对象在我们之外,我们的认识必须以对象为真理。而按照实践哲学的观点,对象必须服从主体的意志,现实世界必须以我们心中的思想为真理。结果,我们要有理论的确实性,就得失去实践的确实性,要有实践的确实性,就得失去理论的确实性。

以往的哲学要么坚持目的论反对机械论,要么坚持机械论反对目的论。只有先验哲学把两者结合起来了。我们认为客观世界是通过理智的一种完全盲目的机制产生出来的,由此有意识的活动与无意识的活动就这样会合了。自然界虽然不被合乎目的地创造出来,但又是合乎目的的,因而是主观与客观的原始和谐。

我们证明了自然界是主观与客观的原始和谐,不过还没有证明在人的产物中,自由与必然、主观与客观的同一。我们只能在“艺术作品”中才能看到这种同一。在先验哲学中始终没有达到的主观向客观的转化,现在在艺术哲学中成为可能了:具有绝对客观性的那个顶端就是艺术。

艺术是哲学唯一真实而又永恒的工具和证书,艺术好像为哲学家打开了至圣所,通过它有可能使我们在激扬狂放、物我两忘的美感体验中,与绝对融为一体。 先验哲学由自我的原始同一性出发,又回到了原始的同一性。它在艺术的帮助下在理智直观中与绝对同一性融为一体,消除了有限性、差别性,回到了“绝对”的怀抱 绝对是无差别的同一性,这就在有差别的世界与无差别的绝对之间设置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绝对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既非思维也非自然,而是两者的统一。 客之间的差别状态就是在绝对同一体之外发生的。

P338黑格尔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 黑格尔逝世后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的著作有: 《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ha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