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居民收入研究

更新时间:2024-04-16 13: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南省居民收入研究

指导老师:赵民学

作者:郭凯勋 专业:经济学 班级:07高起本

目 录

一、河南省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和问题研究 ................................ 1

(一) 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比重变化分析 ........................ 1 (二)居民间收入分配变化分析 .................................... 5 二、我省居民收入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研究 .............................. 9

(一)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收入构成的比较 .......................... 9 (二)我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家庭收入与主要发达省份的比较 ........... 10 (三)我省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 ....................... 11 (四)我省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 ....................... 14 (五)“十二五”期间我省居民收入构成及变化的总体判断 ............ 17 三、居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 18

(一)居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 18 (二)居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目标 ............................... 19 四、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机制建设研究 ......................... 20

(一)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 ......................... 20 (二)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主要因素 ................. 24 (三)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机制构建思路 ................... 28 五、健全完善我省居民收入分配体制的主要任务 ......................... 28

(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28 (二)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 ................................... 29 (三)控制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 29 (四)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 32 (五)规范完善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 ............................... 33 (六)建立健全国民收入三次分配制度 ............................. 33

I

河南省“十二五”提高居民收入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然而,长期以来的居民收入问题依然存在,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居民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已经成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建立科学、公正、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将是我省“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对收入分配体制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基础上,研究提出我省“十二五”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目标和任务,提出建立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河南省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和问题研究

国民收入分配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大主体之间的分配格局,二是各分配主体内部的分配格局。一个国家(地区)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会对该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协调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等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了较大提升,然而我省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却不尽合理。一方面,居民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有所扩大。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完善,不仅明显抑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限制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亟待改进。

(一) 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比重变化分析

长期以来,初次分配中劳动要素地位相对恶化,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比重偏低,而再分配转移机制并没有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从而造成了我省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比重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1、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比重变化特点

从多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省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过多向企业倾斜,导致居民收入分配比重一直偏低。

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从表1.1可以看出,在我省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政府部门所占比重相对稳定,企业部门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而居民部门收入所占比重则明显下降。居民部门收入分配比重已经由1996年的75.95%下降至2007年的58.79%,而企业部门收入分配比重则相应由10.85%上升至28.52%。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比重变化更为显著,与前些年相比,居民部门收入比重的下降幅度和企业部门收入比重的上升幅度均有明显提升,政府部门所占比重也呈快速增长态势。

表1.1:河南省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 初次分配收入(亿元) 初次分配比重

政府 企业 居民 政府 企业 居民

1996 487.82 401.18 2807.72 13.20% 10.85% 75.95% 1997 414.76 405.97 3139.17 10.47% 10.25% 79.27%

1

1998 395.00 551.78 3266.36 9.38% 13.10% 77.53% 1999 630.12 667.88 3319.82 13.65% 14.46% 71.89% 2000 729.71 712.79 3701.29 14.19% 13.86% 71.96% 2001 788.89 835.88 4021.88 13.97% 14.80% 71.23% 2002 831.77 962.70 4386.83 13.46% 15.57% 70.97% 2003 974.24 1160.66 4962.48 13.73% 16.35% 69.92% 2004 1217.16 1396.40 6253.09 13.73% 15.75% 70.52% 2005 1086.96 2643.76 6584.80 10.54% 25.63% 63.83% 2006 1394.23 3486.37 7322.81 11.42% 28.57% 60.01% 2007 1848.85 4154.85 8562.96 12.69% 28.52% 58.79% 资料来源:根据1997-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收入分配)的有关数据整理而得。

再分配强化了居民收入分配比重下降的趋势。从表1.2可以看出,经过再分配后,企业部门收入所占比重略有下降,政府部门收入所占比重稳中有升,而居民部门收入所占比重则持续下降。2007年,国民收入再分配后,政府部门收入比重较初次分配时增加了6.31个百分点,而居民部门收入分配比重则下降了2.61个百分点。由此来看,当前的收入再分配机制,并未提高居民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反而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占比进一步下降。

表1.2:河南省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 再分配收入(亿元) 再分配比重

政府 企业 居民 政府 企业 居民

1996 615.59 160.48 2905.58 16.72% 4.36% 78.92% 1997 618.83 314.83 3239.62 14.83% 7.54% 77.63% 1998 607.82 413.89 3345.82 13.92% 9.48% 76.61% 1999 841.46 637.58 3347.64 17.43% 13.21% 69.36% 2000 1006.96 573.07 3851.82 18.54% 10.55% 70.91% 2001 1132.17 575.28 4246.53 19.02% 9.66% 71.32% 2002 1245.42 840.22 4512.06 18.88% 12.74% 68.39% 2003 1346.32 1021.19 5124.47 17.97% 13.63% 68.40% 2004 1756.13 1173.57 6430.74 18.76% 12.54% 68.70% 2005 1557.46 2497.17 6857.58 14.27% 22.88% 62.84% 2006 2051.09 3270.98 7489.80 16.01% 25.53% 58.46% 2007 2930.98 3828.44 8666.60 19.00% 24.82% 56.18% 资料来源:根据1998-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收入分配)的有关数据整理而得。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省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是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初次分配向企业倾斜,再分配快向政府倾斜,居民收入分配比重相对较低,且一直呈持续下降态势。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我省居民收入的分配比重偏低。1942年美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1962年人均GDP达到3144美元,这时期美国居民的最终收入分配比重大约为72%。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平均为73.4%。日本的人均GDP从1966年的1071美元,增长至1973年的3348美元,这时期日本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大

2

约为75%。2005年,日本居民收入分配比重仍然保持在73.4%的较高水平1。

2、影响居民收入分配比重的主要原因

一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从表1.3可以看出,我省居民劳动报酬占GDP比重长期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已由1996年的58.77%下降至2007年的41.08%。作为政府收入的生产税净额比重较为平稳,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11.84%上升至2007年的13.50%。作为企业收入的固定资产折旧及营业盈余比重则有较大提升,由1996年的29.38%提高到2007年的45.42%。从劳动者、政府、企业收入比重对比变化情况来看,“利润侵蚀工资”已成为我省劳动报酬收入比重大幅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利润侵蚀工资”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为获得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压低、克扣甚至拖欠劳动者工资,逃避缴纳劳动者的各项社会保障费用,通过牺牲劳动者合法收益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当前企业内部的工资议价机制普遍缺失,企业所有者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处于被动屈从的弱势地位,从而使得利润侵蚀工资行为得以顺利实施。而政府管制缺位,也使得这一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除了利润侵蚀工资因素外,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劳动报酬分配比重下降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劳动报酬在各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农业最高,其次分别为建筑业、第三产业,工业最低2

。从表1.3的数据可以看出,“九五”以来,我省农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总体处于下降的趋势,唯有工业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动分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结合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演进规律,未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有助于我省劳动报酬分配比重的提高。

表1.3:河南省生产总值各组成项目比重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

按照收入法计算的生产总值各组成项目比重

比重

第二产业

劳动者报生产税净固定资产营业盈第一 第三

工 建筑

酬 额 折旧 余 产业 产业

业 业

19925.841.14.9828.0

58.77% 11.84% 12.81% 16.58% 6 0% 8% % 5% 19924.940.65.4528.9

56.04% 11.82% 13.12% 19.02% 7 6% 1% % 8% 19924.839.25.7030.1

52.77% 9.88% 13.08% 24.28% 8 7% 8% % 5% 19924.838.25.5731.2

51.33% 11.27% 12.78% 24.62% 9 6% 8% % 9% 20022.939.55.8231.6

49.45% 11.53% 12.95% 26.07% 0 9% 8% % 1% 20022.339.45.9232.3

48.87% 11.36% 13.14% 26.63% 1 1% 5% % 2% 20021.339.95.9132.7

46.87% 11.76% 13.12% 28.26% 2 5% 7% % 8% 20043.62% 12.17% 13.00% 31.20% 17.441.86.3134.3

1

2

数据来源于岳希明工作论文,Income distributional consequences of fiscal policy in China, 2008 白重恩,钱震杰.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3

3 5% 9% % 5% 20019.242.66.2931.8

44.78% 12.12% 11.16% 31.94% 4 8% 1% % 3% 20017.846.25.8430.0

44.31% 12.00% 11.52% 32.16% 5 7% 4% % 5% 20015.548.75.6130.1

41.26% 12.12% 10.80% 35.82% 6 0% 9% % 0% 20014.750.05.1630.0

41.08% 13.50% 10.52% 34.90% 7 7% 1% % 5% 20014.451.85.0628.6

— — — —

8 4% 6% % 3% 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而得。

二是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比重较低。居民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土地、房屋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和财产运营所获得的红利、财产增值等。在市场经济中,财产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美国上世纪50~60年代,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大体在12%左右,80年代至今一直维持在15%~20%的水平。其他发达国家在此发展阶段也基本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近年来,尽管我省居民财产性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占国民收入比重却比较低,多年来一直处在2%以下,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而且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图1.1)。我省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较低,与居民财产收入的来源结构有一定关系。目前,我省居民财产性收入中主要是利息和红利收入,其中利息收入约占82.61%,红利收入仅占17.39%,这表明我省居民目前还难以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成果。这同时也意味着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与企业收入占比的此消彼长,这和前面关于河南省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分析相吻合。

图1.1:居民财产收入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比重比较

4.00%河 南3.50%3.00%2.50%2.00%1.50%1.00%0.50%0.00 0220032004200520062007全 国

资料来源:根据2003-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的有关数

据整理而得。 三是现有的转移支付机制未能将再分配收入充分用于民生。政府在再分配过程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收入税、社会保险缴款等,支出则包括社会保险福利、社会补助及其他。从表1.4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在再分配环节获得庞大的资金,但

4

并未将其合理转移给居民,造成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未得到有效提升。2007年,政府部门资金来源达到1589亿元,其中仅有482亿元用于居民社会保险福利和社会补助。政府部门在再分配后收入大幅增加了1082亿元。这就造成了前面所分析的:政府部门在再分配环节收入大幅增加,而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反而有所下降。再分配机制产生不足的原因,一是目前宏观税负较重,个人所得税的不完善使工资收入者承担了较多税负,而较高的企业所得税造成了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挤占劳动者报酬,压缩了劳动报酬的提升空间。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覆盖范围仍存在盲区,例如广大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到位,社会保障覆盖率较低,转移支付机制在此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到居民收入的合理增长。

表1.4:政府再分配环节中主要资金来源及运用项目 资金来源(1) 资金运用(2)

(2)-(1)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社会补

收入税 其他 其他

缴款 福利 助

2002 133.13 127.49 339.92 — 160.46 26.43 413.65 2003 54.11 168.42 398.56 151.15 69.13 28.73 372.08 2004 131.82 220.04 511.34 208.34 87.54 28.35 538.97 2005 73.61 146.47 599.83 172.73 27.40 149.28 470.50 2006 90.07 226.41 795.99 267.57 40.56 147.48 656.86 2007 128.49 409.64 1050.90 408.27 73.73 24.90 1082.13 资料来源:根据2004-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收入分配)的有关数据

整理而得。

(二)居民间收入分配变化分析

我省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在城乡、区域、行业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居民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既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深化的结果,也是分配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表现。

1、居民间收入分配变化特点

从整体来看,居民间收入差距总体呈扩大态势。一方面,居民内部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差距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根据统计年鉴,我们把居民按照收入的多少划分为最高(10%)、高(10%)、较高(20%)、中等(20%)、较低(20%)、低(10%)、最低(10%)七类,测算发现,我省城乡居民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呈现“两极”加速分化趋势。“九五”初期,我省城镇居民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对比为3.55:1,“十五”初期为5.74:1,“十一五”初期为6.38:1,2008年已经达到6.78:1。从发展速度上来看,收入越低的群体收入增长越慢,收入越高的群体收入增长越快。1996~2008年,最低收入群体的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88%,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1.64%,而高收入群体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则达到12.92%(如图1.2)。

图1.2:1996~2008年不同群体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比较

5

14.00.00.00%8.00%6.00%4.00%2.00%0.00%最低收入低收入较低收入中间收入7.88%9.25.64.69.35.92.85%较高收入高收入最高收入资料来源:根据1997-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而得。

从城乡来看,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从图1.3可以看出,“九五”以来,我省城乡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在经过一个快速扩大的阶段后,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大体维持在3.0:1的水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在逐年扩大。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距已经达到8777元,比1996年扩大了6601元。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趋势的扩大还只限于城乡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并不完全反映城乡居民全部收入的真实差距。事实上,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总收入中比重越来越大的住房补贴、福利、红利、兼职收入,以及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城市交通等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等隐性收入的话,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将更大。

图1.3:“九五”以来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

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1.51.00.50.0绝对差收入比3.53.02.52.0

资料来源:根据1997-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而得。

从地区来看,不同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九五”以来,除城乡外,各

省辖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目前我省黄淮四市、南阳以及开封、鹤壁等部分地区的收入相对较低,上述地区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岗职工工资水平都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周口市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多年一直处于全省倒数第一,2008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0406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4个百分点;职工工资水平仅有16723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8.4个百分点。最低和最高收入地区间的差距明显扩大(如图

6

1.4)。1996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城市郑州与最低城市周口的收入差距为2478元,2008年这一差距达到5326元(收入最高城市与最低城市仍然分别为郑州和周口)。1996年,农村居民收入最高城市焦作与最低城市濮阳的收入差距为927元,2008年这一差距已经达到3493元(收入最高城市与最低城市分别为郑州和周口)。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同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比有所下降,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比有所扩大。

图1.4:“九五”以来河南省地区间城镇和农村居民高低收入比较

6000农村绝对差城镇绝对差城镇相对比2.50农村城镇相对比50002.0040001.5030001.0020000.50100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0.00

资料来源:根据1997-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河南六十年统计资料有的关数据整理而得。

从行业来看,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明显拉大。根据《河南统计年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水平测算,目前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农业部门等行业部门的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这些部门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平均工资基本在17000元左右,制造业、建筑业在20000元左右,都大大低于全省24816元的平均水平。收入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垄断性较强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如采矿业,金融业,铁路运输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2008年,采矿业、铁路运输业、金融业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都超过了35000元,比全省平均工资水平高出60%左右。从统计年鉴反映的数据来看,全省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与最低行业的收入之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5),1996年这一比例为2.08:1,2008年升到2.92:1。

图1.5:“九五”以来河南省国民经济行业高低收入比变化趋势

3.53.02.52.01.51.00.5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7

资料来源:根据1997-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而得。

2、影响居民间收入分配变化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深化的结果,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取代了过去长期实行的平均主义,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提供了可能性,对尊重和保护劳动者成果,调动劳动者积极性,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等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种收入差距是合理差距,应以平常心待之,予以倡导。另一方面,我省居民间收入差距存在不合理拉大,主要是受到一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源。由于体制、政策和制度等原因,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至今尚未得到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迟缓,工业和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别加大,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剪刀差”依然存在,以农业致富遇到了较大困难。加上投融资体制向城市严重倾斜,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目前,城市与农村在资源配臵、生产要素的占有方面的差别日益扩大,户籍、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也未得到有效改善,导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被进一步强化和固化。

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形成了区域间的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发展在地区之间总是不均衡的,在工资非管制条件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在居民收入上反映出来,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会获得较其他地区居民更高的收入。当前,我省各个省辖市在改革力度与享受的优惠政策上有所不同,率先实施改革和改革推进较快的地区,能够享受到国家和省市给予的优惠政策,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滞后、推进缓慢的地区则与之相反。中原城市群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近年来又得到了诸多优惠政策支持,人才、资金、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不断向该地区流入,使得中原城市群居民总体收入相对较高,而黄淮四市等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又缺乏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造成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行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加剧了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发现,行业垄断和劳动力市场进入障碍是造成行业收入不平等的两个必要条件和重要原因3。长期处于高收入行列的采矿业、铁路运输业、电信业以及供电、供水、供气行业等都是垄断程度较高的部门。这些垄断部门无一例外地受到政府的高度保护。即使是非自然垄断部门,如金融业,由于极其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使得这些非自然垄断部门几乎能够实现如同自然垄断部门一样的垄断。垄断部门的垄断地位使其能够凭借其垄断势力获取高额利润,从而形成局部单位和个人的高收入和高福利,也拉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此外,当前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业进入障碍。除了教育、工龄、年龄这些表征劳动生产率的特征外,社会关系网络、父母的教育和政治身份以及城镇户籍等一些非市场力量也是劳动者进入高收入行业的有利因素。在社会资本等非市场力量的抑制下,居民之间难以实现公平竞争,普通百姓难以获得进入较高收入行业的门槛,有被长期锁定在低收入行业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财产积累的马太效应拉大了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城市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房地产、债券、股票等投资收益已成为城市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了一定财富积累基础的居民财产快速增长,而对于

3

陈钊,陆铭,佐藤宏. 谁进入了高收入行业? 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8

手头没有余钱进行储蓄或投资的低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来说,从财产中得到的收入微乎其微。这就导致高低收入人群金融资产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加大,而这一收入对总收入不均等程度的贡献率大大高于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财富的积累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大了高低收入人群间的收入差距。

除此之外,由于监督管理机制的缺位,一些掌握着行政权力和稀缺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可能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寻求在行政与市场之间产生的巨额政策“租金”,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蔓延,形成收入和财富占有的不平等,也拉大了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二、我省居民收入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研究

居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构成。其中,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从事的主要职业的工资、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经营性收入指居民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房产、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

(一)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收入构成的比较 从发达国家居民收入构成来看,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个人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2007年美国人均劳动报酬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到了个人总收入的84.5%,加拿大占到了个人总收入的78.8%,德国在2003年两项共占到个人总收入的64.3%,。而我国居民收入中这两项仅占全部收入的55.9%,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表2.1 美、德、加与中国劳动报酬和财产性收入的比重

加拿大

美国(2007) 德国(2003) 中国(2007)

(2007)

劳动报酬占个人

67 52.6 67.3 47.8

收入的比重(%) 财产性收入占个人收入的比重17.5 11.7 11.5 8.1

(%)

资料来源:发达国家根据OECD数据计算,中国根据2006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整理。

以美国收入构成为例,其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一直徘徊在10%左右。1943年后,美国居民收入呈现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基本上保持稳定、经营性收入比重下降、财产性收入持续上升的态势。伴随着美国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1978年后美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经营性收入增速较慢,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到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财产性收入经过积累期、加速期后,最终进入平稳期,财产性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17.5%(2007年),经营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低于10%,居民依靠占有的财产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而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中,城镇居民收入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支出为主,两者之和占到全部收入的九成以上。农民收入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为主,两者之和占到全部收入的94%以上,其他两项收入所占甚微;其中,财产性收入

9

只占全部收入的1%左右,与主要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去甚远。利息收入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财产收入构成项,占全部财产性收入的90%左右,红利和其他财产性收入比重较小。这与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主要是存款的结构是一致的,也反映出我国居民参与经济运行的能力不强,渠道不多,深度不够。

(二)我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家庭收入与主要发达省份的比较

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9位,是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81.5%;农村人均收入排名第17位,是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93.6%,各项收入都远落后于发达省份。

1、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构成比较

从全国主要省市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城镇居民的主要收入形式。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之和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超过89%,经营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8.5%,财产性收入仅占2.3%。下表显示我省各项收入构成与全国和发达省份相应收入的比重,容易看出我省各项收入指标均低于全国水平,更低于北京、上海等发达省份,其中财产性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为浙江的11.8%。

表2.2 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各项收入与全国和发达省份的比例

地 区 总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全 国 0.814857 0.800385 0.799384 0.404269 0.902661 上 海 0.467346 0.415010 0.830482 0.423873 0.571934 北 京 0.502487 0.482605 1.492831 0.345577 0.460031 浙 江 0.556740 0.5819950 0.367491 0.118088 0.715592 广 东 0.641548 0.595423 0.482959 0.223116 1.048156 江 苏 0.689339 0.734060 0.581093 0.509128 0.639034 山 东 0.792514 0.698848 0.972840 0.451023 1.156114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与人均收入成正比,人均收入越高的地区,工资性收入越高,我省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与发达省份相比相对较低。经营性收入与民营经济发达与否高度相关,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经营性收入越高;浙江、江苏、广东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经营收入相对就高,而北京、上海外企和大型国营企业比较集聚,其经营性收入相对就低,北京城镇居民的经营性收入甚至还不如河南。财产性收入与该地区民营经济和金融业发达与否直接相关,金融资产选择的机会多,财产性收入必然也会高;浙江、广东等地民营企业发达,北京、上海等地金融业发达,因而上述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较高。转移性收入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直接相关,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转移性收入就高,如上海、北京、江苏等。

2、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构成比较

从全国主要省市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形式。2008年,全国农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之和占全部收入的90%以上,转移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4.5%,而财产性收入仅占1.2%。下表显示我省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与全国和发达省份相应收入的比重,容易看出我省各项收入指标除家庭经营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之外,其余各项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3 2008年我省农村居民各项收入占到发达省份的比例

地 区 纯收入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10

全 国 0.935643 0.809142 上 海 0.389348 0.184987 北 京 0.417771 0.234756 浙 江 0.481127 0.326964 江 苏 0.605486 0.385042 广 东 0.695998 0.407095 山 东 0.789559 0.662671 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1.108287 3.795096 1.31125 0.71734 0.959922 1.348639 0.911015 0.357915 0.062365 0.046377 0.121137 0.209098 0.156126 0.323309 0.624985 0.114081 0.188583 0.429793 0.510796 0.539655 0.804636

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农村家庭工资性收入与人均收入成正比,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工资性收入相对较高。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村经济活跃程度成正比,除了山东、浙江、江苏等农业发达、农村经济活跃地区外,我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相对较高。财产性收入的高低与农村居民收入高低、金融业发达与否直接相关;从主要发达省市的比较来看,上海、北京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最高,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市次之。转移性收入与地区经济发达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否高度相关,对于上海、北京等发达省份而言,财政更有力量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农民的补贴和对农村的支付转移力度就会更大,社保、医疗卫生等支付标准和保障更为完备。

(三)我省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

2002年以来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迅速,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达到13907元,以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34%。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65%,转移性收入占25%,两项相加占到全部收入的90%以上。但是,我省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较小,说明我省城镇居民收入的来源比较集中,可供选择的收入方式不多,主要依赖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表2.4 历年我省城镇居民收入构成比例变动 项 目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工资性收0.65820.65670.65920.66640.66360.66690.6502入 44 09 14 67 38 7 48 经营净收0.04630.05000.05310.07220.07450.06770.0835入 2 92 79 59 13 81 47 财产性收0.01140.01160.01560.01040.01250.01320.0112入 93 83 12 71 46 11 17 转移性收0.28390.28150.27190.25080.24930.25200.2549入 62 16 96 02 04 07 55 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1、工资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近几年,我省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基本稳定,保持在65%以上,变化幅度较小。2002年,我省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为4289元,到2008年增长到9043元,年均增长13.24%,扣除通货膨胀指数,年均增长9.11%。主要原因是由于我省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的提升,带动城镇居民就业增加,再加上政府工资改革政策的出台,最低工资标准以及津贴、补贴相应提高,带动职工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

图2.1 我省城镇居民历年收入增长情况

11

工资性收入1000080006000 工资性收入400020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2、经营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增长迅速。2002年以来,我省城镇居民收入中经营性收入均占全部收入的10%以下,但是增速较快。2002年,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为302元,2008年增加到1162元,年均增长25.18%,扣除通货膨胀指数,年均增长20.62%。这主要得益于我省采取积极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对下岗职工的扶持力度,放宽对个体经营的税收政策,积极推动创业政策的实施,带动了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的增长。

图2.2 历年我省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变动

经营净收入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3、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多年来,我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左右。2002年,我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75元,2008年增加到156元,年增长12.98%,扣除通货膨胀指数,年均增长8.87%,低于我省城镇居民总收入9.34%的年均增长水平。

主要原因是银行多次调整提高利率,同时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资本市场

经营净收入 12

活跃和制度的完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等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极大拓展,较之前居民收入投资方式的存款单一方式而言,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居民对金融资产了解有限,且收入整体水平不高,财产性收入增长有限。

图2.3 历年我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变动

财产性收入1801601401201008060402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4、转移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低速增长。近年来,我省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较慢,占总收入的比例一直在缓慢下降。2002~2008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从1850元到增加到3546元,年均增长11.45%,扣除通货膨胀指数,年均增长率仅为7.39%;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从2002年的28.39%降到2008年的25.50%,降幅达2.8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政府更加关注民生,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标准大幅度提高,并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及时发放了补贴,拉动转移性收入的增长;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且转移性收入基数较大,导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较其他类型的收入增长较慢。

图2.4 历年我省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情况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转移性收入 13

(四)我省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 近年我省贯彻实施中央连续几年的“一号文件”,强化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措施,农村居民收入从2002年以来,增长比较迅速,农民人均总收入由2002年的3061元上升到2008年的5994元,以不变价格计算,年增长率为7.78%。2008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70.26%以上,工资性收入占25.02%,这两项收入之和占全部收入的95%;但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总收入比例较小。可以看出,我省农村居民收入的来源比较集中,可供选择的收入方式不多,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表2.5 历年我省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比例变动

项 目 200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工资性收入 0.173750.213220.216420.229340.243930.25023

9 2 7 4 7 6

家庭经营收0.782920.757670.751610.735240.716010.70259入 6 9 9 5 7 6 财产性收入 0.010690.00798 0.009080.009050.010130.00884

3 6 3 3 1

转移性收入 0.032620.021110.022870.026350.029910.03832

2 6 1 7 1 7

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1、工资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工资性收入仍是我省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前者从2002年的567元增加到2008年的1500元,年均增长17.60%,扣除通货膨胀指数,年均增长13.32%。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持续提高,从2002年的18.53%增加到2008年的25.02%。工资性收入增加主要是务工人数增加和工资水平的提高。

图2.5 历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工资性收入/总收入0.30.250.20.150.10.050 工资性收入/总收入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工资性收入又分为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在本地劳动得到的收入和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三部分,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占

14

全部工资性收入的12%左右,2002~2008年年均增长16.96%。在本地劳动得到的收入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3年占工资性收入的33.35%,到2008年占工资性收入的37.80%,2004~2008年年均增长21.72%。常住人口外出从业收入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变化幅度保持在48%-54%之间,平均占工资收入的50%左右,2004~2008年年均增长17.17%。

图2.6 历年我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来源构成比例

工资收入构成来源比例0.60.50.40.30.20.10 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工资性收入 在本地劳动得到的收入/工资性收入 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工资性收入

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2、家庭经营性收入

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我省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约占总收入的70%以上,但占总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2002年,我省家庭经营性收入2354元,2008年增加到4212元,年均增长10.18%,扣除通货膨胀指数,年均增长6.17%。主要是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农村机械化水平普及率大幅度提升,引起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大幅度增加。

从家庭经营收入构成来看,三次产业占比总体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具体说来,第一产业始终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形式,特别是2004年以来,第一产业所得收入占到家庭经营收入的85%左右,其中农业收入占全部的70%,牧业收入占到27%。从2005年以来第三产业占到家庭经营性收入的10.5%左右,其中交通运输、邮电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收入占第三产业总收入的73.18%。第二产业所得包括工业收入和建筑业收入,二者之和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例低于5%,,其中工业收入占第二产业收入的73.47%。

图2.7 历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情况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15

家庭经营收入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家庭经营收入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图2.8 历年我省家庭经营性收入构成比例变动情况

家庭经营收入构成来源比例1.210.80.60.40.20 第三产业/家庭经营收入 第二产业/家庭经营收入 第一产业/家庭经营收入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3、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持续增加,但增长较慢,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基本稳定。2002年,我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32元,2008年增加到53元,年均增长8.77%,扣除通货膨胀指数,年均增长4.81%,增长比较缓慢。在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中,租金收入和股息、红利收入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我省农村居民收入低,对于财产性资产的需求不高,投资集中在银行存款领域,对其他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较低,但由于民营经济和房屋租赁业的发展,非银行存款收入也有所提高。

图2.9 我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情况

16

财产性收入6050403020100 财产性收入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4、转移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前,我省农村居民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占比均在4%以下,进入2004年后,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在全部收入中的地位也在提高。2004年,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75元,2008年达到230元,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达到38.33%。四年间,我省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年均增长32.33%,扣除通货膨胀指数,年均增长27.33%。主要原因是政策性收入成为转移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臵更新大型农机补贴和扶贫款等,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建立,离退休金、养老金等发放范围扩大、标准提高,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力度相应提高。

图2.10 我省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情况

转移性收入250200150100500 转移性收入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资料来源: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

(五)“十二五”期间我省居民收入构成及变化的总体判断 从全国及发达省市居民收入的发展规律来看,“十二五”期间我省城镇居民收入仍然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主,农村居民收入还是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该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从我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发展趋势来看,“十二五”期间我省城镇居民仍然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为主,但经营性收入比例将逐渐提高,转移支付性收入

17

比例将持续降低。该判断是基于我省经营性收入高速增长、转移性收入低速增长,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与总收入增速相似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另外,考虑到随着我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政府同时降低了对经营者征税的税率,鼓励大量城镇居民从事经营性事业,必然会增加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金融业的发展,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但转移性收入增速将有所降低,占总收入的比重将有所下降。

从历年我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发展趋势来看,“十二五” 期间我省农村居民收入将仍然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且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将逐渐上升,但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将有所下降。该判断一是基于部分农民转入城市工业体系,同时乡镇企业将进一步发展,吸引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将驱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迅速增长。二是基于农村土地瓶颈凸显,土地短期内难以大量流转,加上农产品产量和价格难以大幅度上升,农业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将导致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三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各级政府将持续增加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水平将显著提高,有利于推动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四是随着总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虽然能够选择的投资渠道仍然不多,但将收入储存在银行将不再是农村居民的唯一选择,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将明显增长,但由于基数小,绝对数值短期内难以大幅上升。

三、居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一)居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建立完善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加强分配监管,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控制和缩小城乡、区域、行业的收入差距,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提高转移支付在再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体系向弱势群体倾斜、弱势区域倾斜;在宏观政策取向上,概括为:“提低、限高、扩中、打非”,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按劳分配为主题既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应该积极推动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按效益最大化合理配臵到经济各部门。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效率和公平密切结合,在初次分配领域既要强调效率,也要重视公平,以免加大再分配调节的难度;在再分配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同时注重提高再分配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18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调节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分配关系,逐渐提高居民收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居民收入和GDP同步增长机制。初次分配中,适当提高劳动报酬占比,使初次分配真正与劳动贡献挂钩,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加强分配监管,理顺分配秩序,控制和缩小城乡、区域、行业的收入差距,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进一步加快垄断行业、机关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加大税收调节分配的力度。在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反腐败,坚决惩处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行为。

——提低、限高、扩中、打非。提低,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要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限高,即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要正确运用税收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税收等形式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扩中,即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形成社会主体,即发展“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打非,即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严格执法,对偷税漏税、侵吞公有财产、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依法取缔和惩处,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

(二)居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效率促发展,公平促和谐的原则,着力解决分配领域的垄断问题和制度缺陷,切实推进初次分配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和公共服务投入保障机制的构建, 完善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推动完善税收体制和城乡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基础,充分体现效率原则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体系,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国民收入向民生、弱势群体与地区倾斜,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再分配体系。

到2012年,加快政府转型,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回升到58%。垄断行业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和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突破,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初步建立,推进税制改革,推动完善市场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00元(2000年价),年均增长9.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50元(2000年价),年均增长8.5%以上,居民收入构成逐步优化。公共服务投入大幅度增加,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初步建立,政府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向弱势群体和弱势区域倾斜,初步建立慈善捐赠事业制度。

2015年继续推动政府转型,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达到61%。垄断行业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和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继续完善,继续推动税制改革,市场在初次分配领域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领域的市场化基本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00元(2000年价),年均增长9.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00元(2000年价),年均增长8.5%以上,居民收入构成继续优化,城镇、农村财产性收入分别达到全部收入的5%、3%。公共服务投入大幅度增加,公共服务保障机制继续完善,政府支出结构更加优化,国民收入向弱势群体和弱势区域倾斜力度加强,慈善捐赠事业制度进一步完善。

到2020年,公共服务型政府体制基本建立,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所占保持高比重稳定,垄断行业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和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完善的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基本建立,税制改革基本完成,市场在初次分配领域的作

19

用得到充分发挥,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国民收入向民生、弱势群体与弱势区域倾斜更加完善,建立完善的慈善捐赠事业制度,公共服务均等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基本建成。

四、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机制建设研究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步入发展黄金期,但也进入矛盾凸显期。其中,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事关发展、改革和稳定全局,是一个不能回避、不宜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从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收入增速长期低于GDP增速、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将会引发公众对经济发展目的、发展公平性的质疑。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判断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主要因素,从而明确构建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

长期以来,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均证明,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但对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分歧较大。为明确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函数,课题组从实证、理论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1、城乡居民收入与GDP4关系实证研究

1978年以来,河南、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等省和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数据均表明,GDP和居民收入之间确实存在相关关系,但GDP高、增速快的省份,其城乡居民收入则不一定高,增速也不一定快,比如广东、江苏;反之,城乡居民收入高、增长快的省份,短期内GDP增长可能不快,但GDP长期增长的潜力较大,尤其是在遭遇突发困境时,其发展的优越性更为明显,比如浙江。

(1)河南省GDP与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1978年以来,河南省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均呈上升趋势,但GDP增长势头显著好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势头;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且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从增长率来看,除1984年前,河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曾高于GDP增长率外,其余年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均低于GDP增长率;且1991年以前,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大体呈反向发展态势。另外,在1991年、2008年两年,我省GDP增长率、城乡居民纯收入增长率基本相同,这在1978年以后的28年间是绝无仅有的两年,可能是这两年适逢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全球经济不景气,政府努力改善居民就业、工资状况和转移支付支出,并重点向农村和城镇低收入阶层倾斜所致,如图4-1所示。

4

如非特别指出,城乡居民收入、人均GDP、GDP均以1978年为基期,采用可比数据。如以2000年为初始年份,则以2000年价为基期,采用可比数据。

20

4500.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040.030.020.010.00.0-10.0-20.0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GDP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图4-1 河南省1978~2008年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关系研究 (2)重点省份GDP与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整体看来,改革开放后,全国和江苏、浙江、北京、广东、河南等五省,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发展趋势基本相同,即GDP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均呈上升趋势,但GDP增长率均显著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均显著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从增长率来看,河南、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五省的GDP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除北京外其余各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1978年以来,全国和河南、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呈上升趋势,但北京、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低。到2008年底,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2.64(以农民收入为1,下同),河南、江苏、广东分别为2.14、2、2.28,北京、浙江则分别为1.29、1.8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均GDP较GDP更能反映区域人均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程度,但人均GDP高的地区不一定人均收入也高,如北京、江苏人均GDP均高于浙江,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低于浙江。

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关系的理论研究

鉴于国内五省和全国GDP与居民收入发展趋势大体相同,下面以河南省为例,对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贠鸿琬5(河南科学,2009)证明,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也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为验证此关系,课题组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1979-2008)时间序列数据,运用DPS、SPSS13.0软件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5

贠鸿琬:《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河南科学》,2009年第7期。

21

图4-2 DPS系统聚类分析输出图 (1)聚类分析

利用DPS软件对河南省GDP、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5项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6,系统输出结果如图4-2所示。以L线为分界线把15项指标分为5大类。其中,第4、5类分别只有常住人口和能源生产总量1项指标,第1类有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量、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总支出和二产增加值四项指标,第3类有GDP、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其余6项指标为第2类。由聚类结果可知,我省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聚为一类,尽管两指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聚为一类,但三者聚类值极为接近,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对GDP也有较大影响。

表4-1 河南省GDP等十五个指标DPS13.0相关性分析输出表 GDP 人均常住人一产增二产增三产增固定资消费总GDP 口 加值 加值 加值 产投资 支出 1.0000 1.00** 0.77** 0.99** 1.00** 1.00** 0.99** 1.00** 0.99** 1.00** 1.0000 0.77** 0.99** 1.00** 1.00** 0.99** 1.00** 0.99** 0.77** 0.77** 1.0000 0.75* 0.78** 0.77** 0.80** 0.77** 0.77** 0.99** 0.99** 0.75* 1.0000 0.98** 0.99** 0.96** 0.98** 0.98** 1.00** 1.00** 0.78** 0.98** 1.0000 1.00** 0.99** 1.00** 0.99** 1.00** 1.00** 0.77** 0.99** 1.00** 1.0000 0.98** 1.00** 1.00** 0.99** 0.99** 0.80** 0.96** 0.99** 0.98** 1.0000 0.99** 0.97** 1.00** 1.00** 0.77** 0.98** 1.00** 1.00** 0.99** 1.0000 0.99** 相关系数 GDP 人均GDP 常住人口 一产增加值 二产增加值 三产增加值 固定资产投资 消费总支出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能源生产总量 农村恩格尔系数 6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0.99** 0.99** 0.77** 0.98** 0.99** 1.00** 0.97** 0.99** 1.0000 0.99** 0.99** 0.80** 0.98** 0.99** 0.99** 0.99** 0.99** 0.98** 0.99** 0.99** 0.79** 0.98** 1.00** 0.99** 1.00** 0.99** 0.98** 0.91** 0.91** 0.5700 0.93** 0.89** 0.91** 0.83** 0.91** 0.92** -0.96** -0.96** -0.86** -0.95** -0.96** -0.96** -0.96** -0.94** -0.95**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转换后,采用欧式距离,最短距离法。

22

城镇恩格尔系数 -0.2000 -0.2000 -0.3700 -0.2400 -0.1800 -0.2200 -0.0900 非公有制经济增1.00** 1.00** 0.78** 0.98** 1.00** 0.99** 1.00** 长量 * ** p<0.05 p<0.01 续表3-1 河南省GDP等十五个指标DPS13.0相关性分析输出表 城镇恩农民人均财政一般能源生产农村恩格相关系数 格尔系纯收入 预算收入 总量 尔系数 数 GDP 人均GDP 常住人口 一产增加值 二产增加值 三产增加值 固定资产投资 消费总支出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财政一般收入 能源生产总量 农村恩格尔系数 城镇恩格尔系数 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量 1.00** 0.86** -0.97** -0.17 0.99** 0.86** -0.97** -0.13 1.00** 0.99** 0.99** 0.80** 0.98** 0.99** 0.99** 0.99** 0.99** 0.98** 0.99** 0.99** 0.79** 0.98** 1.00** 0.99** 1.00** 0.99** 0.98** 1 1.00** 0.91** 0.91** -0.96** -0.96** -0.1900 -0.2800 1.00** 0.98** 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量 -0.2 1.00** -0.2 1.00** -0.37 0.78** -0.24 0.98** -0.18 1.00** -0.22 0.99** -0.09 1.00** -0.19 1.00** -0.28 0.98** -0.17 0.99** -0.13 1.00** -0.35 0.87** 0.24 -0.95** 1 -0.13 -0.13 1 0.57 -0.86** 0.93** 0.89** 0.91** 0.83** 0.91** 0.92** 0.86** 1 0.86** -0.95** -0.96** -0.96** -0.96** -0.94** -0.95** -0.97** -0.97** 1 -0.80** -0.80** -0.35 0.87** 1 0.24 -0.95** ** p<0.01 * p<0.05 (2)相关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河南省GDP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联程度,我们对GDP等15项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1所示。在P<0.01的臵信度下,GDP和包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内的10项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说明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确实较大。

23

(3)回归分析

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证实居民收入和GDP之间确实高度关联,关系函数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据此,我们把1980~2008年河南省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带入SPSS13.0,以GDP(y)为因变量,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1)、农民人均纯收入(x2)为自变量,采用全部入选法建立回归方程,SPSS13.0输出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为0.998,决定系数(即R2)为0.995,经方差分析,F=1905.585,0.0001≥P, GDP(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明显相关,回归方程有效,且回归方程为y=1.461x1+0.526x2-581.876,如图4-3所示。再把1990-2008年居民收入数据带入函数后,GDP预测值的相对误差控制在[-6%,8%]之间,精度位于三级、二级之间,符合预测函数所要达到的精度要求。 Model SummaryModel1R.998aR Square.995AdjustedR Square.995Std. Error ofthe Estimate76.11052a. Predictors: (Constant),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bANOVA Model1RegressionResidualTotalSum ofSquares22077383104270.622181654df21820Mean Square11038691.475792.811F1905.585Sig..000aa. Predictors: (Constant),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b. Dependent Variable: GDPaCoefficients 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BStd. Error-581.87653.8101.461.154.526.351StandardizedCoefficientsBeta.863.136Model1(Constant)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t-10.8149.5201.500Sig..000.000.151a. Dependent Variable: GDP图4-3 SPSS线性回归分析输出图 3、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关系的基本结论

从以上研究易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与GD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GDP增长的影响较大。具体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元,GDP增长1.4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每提高1元,GDP增长0.526元;反过来,GDP增长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不足1元。据此推知,GDP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但GDP的高速增长不能代表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实际上GDP和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同步增长较为困难。究其原因,除统计口径约束、模型构建过于简单之外,还存在城乡二元体制、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等其他深层次原因。

(二)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主要因素

由于受诸多因素阻碍,长期以来我省居民收入与GDP难以实现同步增长;为破除发展障碍,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有必要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24

1、总体判断

研究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实质上是在假定GDP增速既定的基础上,研究怎么增加居民收入以确保居民收入增速接近、达到甚至超过GDP增长水平。从河南省GDP与居民收入关联的研究可知,人均GDP、消费总支出和二产增加值、三产增加值对GDP与居民收入的相关性均在0.99以上,因此四项指标对居民收入能否和GDP同步增长应有一定影响。但考虑到二产增加值、三产增加值是GDP的直接组成部分,不能简单的归于影响因素之列;人均GDP由GDP和常住人口决定7,尽管河南省人口基数庞大,但2000年以来年均常住人口平均增长率仅为1.6‰,对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的影响不大,暂不列为主要影响因素;至于消费总支出,占支出口径GDP的50%左右,其中居民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70%以上,有必要重点研究居民消费对GDP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制约作用。

同时,从收入口径来看,GDP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是代表财富积累领域的统计指标;而居民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财富分配领域的统计指标;因而,能否分配、分配多少、怎么分配完全取决于财富积累量和财富分配制度。另外,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决定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决定居民消费,而居民消费能够

8

影响经济增长,据此,所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因素,均可能对GDP和居民收入能否同步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综上分析,居民收入能否增长取决于GDP,但能否和GDP同步增长,则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消费及CPI指数等宏观影响因素,也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素质等微观影响因素。

2、宏观因素

(1)国民收入分配制度

首先,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决定了劳动报酬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及其增速。从分配结构来看,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越高,说明分配制度越公平,而我省乃至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GDP比例长期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我省、我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基本原因。9其次,国民收入再分配决定了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程度、社会福利支出和政策性转移支付规模,进而影响到居民收入差距的改善和中低收入者社会福利的提高。至于国民收入三次分配,10则是在经济发展的中高级阶段,当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公民素质普遍提高后,由高收入阶层自觉、自愿、自主的将部分或者全部收入通过慈善捐赠或其他社会公益赞助形式回报给社会,救助本国或者国际社会一切需要救助的团体或者个人。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民收入三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补充,一般占本国GDP的4.5~7%左右,在弥补国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城乡二元经济体制

78

2000年以来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我省年平均常住人口取代常住人口。 陈磊:《影响居民收入的若干因素》,资料来源:http://cathay-chen.blog.sohu.com/58153844.html 9

目前美国劳动报酬占GDP比例为70%,其他国家也都在54%~65%之间。而中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低于42%。 10

除了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之外,慈善公益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捐助活动,将一些人的财产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了另一些人手中,客观上起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因而,被称为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是人们自觉自愿的一种捐赠,它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经济的,而且还有社会与政治的,因而发挥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无法替代的作用。根据两会资料,目前我国慈善机构不超过二百家,每年募集到的慈善捐赠额还不到GDP的万分之五。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可达到百分之七左右。

25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投入、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向大中城市倾斜11,导致城乡二元特征不断强化、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目前,城镇居民生活已向发展、享受型转变,而农村生存型特征依然明显。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经验表明,提高城市化率、加速城市化进程是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的有力措施。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城市化、人均收入和人均资本间存在一个稳定的协整关系。具体到我国,研究表明城市化每推进一个百分点,带动人均实际收入增长2.25个百分点。12至于河南省,研究表明城市化每推进一个百分点,带动人均收入增长约1.85个百分点,但我省城市化率2008年仅为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9.7个百分点。

(3)投资、资本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省庞大的劳动力基数,加上劳动力价值被人为压低,造成投资长期主导经济增长,资本回报相对于劳动力回报无论在质量、数量上均占绝对优势,导致“强资本高回报,弱劳动低收入”的分配格局。13

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原材料及初级加工大省,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发达,吸收了大量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量非技术劳动力被剥离出来,而新兴行业又无法吸收他们,除一小部分被收入水平较低的第三产业吸纳外,其余富余劳动力被迫进入待岗失业行列,造成我省底部大、中上部小的“梨型”就业结构,进而决定了“梨型”的个人收入结构。14

(4)财税福利制度

自1983年以来,由于财税制度的变革,我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直下降,15

政府财税收入和财税成本持续上升。2008年,我国财政一般收入较2007年增长19.5%,高于GDP增速10.5个百分点。另外,我国税务征税成本已从1993年占税收

16

总量的3.12%上升到目前的5%~6%以上,为美国征税成本的10倍左右,是导致我国税负痛苦指数连年上升的重要原因。2008年,我国税负痛苦指数在全球位居第2,17仅次于法国;但我国高税负并没有转化为高福利,国民实际福利仅相当于欧盟的15%左右。统计表明,2008年,我省、我国国民平均福利支出分别为320元、748元左右,而2001年欧盟15个成员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已经达到6405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65000元)。18

(5)居民消费及CPI指数

长期以来,我省居民收入增速长期低于GDP增速和投资增速,加上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倾向难以提高,进而引起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下降。据统计,2008年我省居民消费对经济增

11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财政对“三农”投入的比重在10%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0%。2008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是3928元,而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是323元,相差10倍以上,其中,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医疗财政性支出是15美元,城市为59美元,相差近4倍。 12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世界经验与对中国的展望》,摘自《中国宏观分析与预测报告》(2009 年第3 季度)。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网址:http://ier.ruc.edu.cn/09-3/bg.pdf 13

张晶:《构建和谐内蒙古进程中的居民收入问题研究》,2007年2月26日。来源于:http://61.138.111.246/xxzx/pages/pagelist.jsp?id=10967 14

同上。 15

1992年国内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到68.8%,2008年更是猛降到43.3%,16年下降25.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6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占比却连年上升。近5年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速甚至超过GDP年均增速近20个百分点。 16

按照《中国税务报》的数据,我国征税成本已从1993年的3.12%上升到目前的5%~6%。而美国的征税成本仅为0.58%,新加坡为0.95%,澳大利亚为1.07%,日本为1.13%,英国为1.76%。显然,高于美国征税成本十倍的中国税务,会把成本转嫁给纳税人,最终让缴税者品尝税负痛苦。 17

2009年《福布斯》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 18

摘自《欧洲福利国家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启示》,来源于http://lw.china-b.com/jjlw/20090210/8440_1.html#

26

长的拉动作用较2000年降低了2.2个百分点,而同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则提高了12.2个百分点。另外,2008年河南省CPI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107%,较2000年提高7.1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CPI指数仅提高5.5个百分点;CPI指数提高表明我省、我国居民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大幅下降,且我省居民收入贬值幅度超过全国平均贬值水平。

(6)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程度是区域收入差距产生的重要原因。长期看来,一个地区教育科技发展滞后,必将造成劳动力素质不高、中高级人才匮乏,进而引起劳动就业率和劳动生产率低下,阻碍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的进一步提高,最终造成政府对教育科技的财政投资进一步萎缩,19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如以科学技术和教育支出衡量人力资源开发程度,我省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亟待提高。以江苏省和我省相比较,2008年我省科学技术和教育支出约为474.5亿元,较2007年提高83亿元;而同期江苏科学技术和教育支出约为684.1亿元,较2007年提高122.49亿元。

3、微观因素

(1)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高低几乎决定了国民平均收入水平。虽然中国经济在改革后取得了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1993年以来总体处于下滑趋势,近年来表现仍不容乐观。20在此形势下,作为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生产要素配臵效应表现差强人意,尤其是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再配臵效应为负,阻碍着劳动者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处于下滑趋势,且三产劳动生产率增速竟然连续5年低于一产劳动生产率增速,而第三产业增长缓慢被认为是我省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

(2)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由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平均受教育年限等因素决定,但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衡量作用。正是由于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各个组成部分均较低,才导致我省居民收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省份。

工资性收入。据了解,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的50%左右,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而我国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占比不到42%。21 我省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更低,2008年仅为4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省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农民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转移性收入。在西方国家,转移性收入是政府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在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的中低收入人群中,转移性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一般超过40%,而我国、我省该比例则长期保持在20%以下。1995年以来,我国、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占比持续提高,到2008年,我国、我省转移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占比分别为23%、25.5%,在农民收入中占比分别为6%和4%,但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1920

曹霞:《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以内蒙古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230页。 姚战琪:《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在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9.11) 21

方栓喜:《为什么“干得多挣得少”?》,《新京报》(电子版),2009年12月26日。网址: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9-12/26/content_48150.htm?div=-1

27

财产性收入。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交易额急剧上升,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但该增长主要由高收入阶层拉动。在低收入阶层中,财产性收入主要是存款利息收入,但受目前实际利率较低甚至为负的影响,低收入阶层的财产性收入增长极为缓慢。1995年以来,河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绝对值有所增长,但占总收入比重一直在1%左右徘徊;全国占比略高于河南省,但也仅在2%左右徘徊,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

经营性收入。根据近年来西方国家人均收入情况,经营性收入一般占国民总收入的12%左右。1978年以来,我国、我省经营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一直占据10%以下的比例,在农民收入中占据60%以上的比例。我省要达到西方国家水平,必须要快速增加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占比,大幅降低农民经营性收入占比。其实1995年来我省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确实呈反向发展态势,整体上向国际平均水平逼近,但逼近速度有待提高。到2008年,河南省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占比仅突破8%,但同期全国该比例已突破9%;农民经营性收入占比仅降低到70%,但同期全国该比例已降到64%。

(三)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机制构建思路

综上分析,形成构建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机制的初步思路如下: 在国情国力许可的条件下,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提高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抓手,从推进GDP总量增长、积极扩大内需、规范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入手,重新界定、规范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差距、充当经济发展调节器的重要作用,统筹城乡发展、行业发展、所有制发展和区域发展,持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政策性转移支付在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民收入中的比重,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者收入、控制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形成资源承载力强、就业充分、CPI稳定及GDP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争取提前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五、健全完善我省居民收入分配体制的主要任务

在我省、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体制被认为是制约居民收入合理增长、引致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为此,必须创造起点和规则平等的社会环境,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规范完善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国民收入三次分配制度,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不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确保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构建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我省居民收入分配体系。

(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劳动报酬是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适当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从政府层面来看,单纯通过提高劳动力价格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是不可行的22,但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一,考虑到统计劳动报酬时没有扣除社保缴款,而社保缴款在我国上升较快,故国内实际劳动报酬可能更低,为此有必要降低劳动者个人交保比重,并将社保

22

与改革初期大不相同,目前我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提高劳动力价格会导致资本加速取代劳动,导致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扭曲。

28

缴款从劳动报酬中扣除。第二,考虑到提高生产税率成本主要由劳动者负担,有必要进一步降低生产税率,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第三,加大劳动力培训投入,严格劳动执法,优化劳动市场秩序,确保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透明性、及时性、可获得性和权威性,建立健全劳资双方平等协商机制,积极构建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第五,加强政府监管,落实《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促使劳动者工资良性增长机制得到执行和完善,充分履行劳动监察责任,查处企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将现有工资增长的相关政策、制度落到实处。

从劳动者层面来看,劳动者作为市场主体,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利用市场的力量,争取提高自己的劳动报酬,进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劳动力中的人力资本含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二要善于获取、利用劳动力市场信息,充分挖掘一切积极因素,积极与需求方进行劳动“博弈”。三要积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争取参与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群体性组织,增强和雇主讨价还价的能力;必要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以维护和实现自身权益最大化。

(二)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

鼓励居民利用现在日益成熟的股票、基金、债券、QFII等资本市场,拓宽财产性收入来源。积极扩大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居民数量,避免财产性收入成为少数富人的专利。为此,必须建立利率与物价协调联动机制,降低居民储蓄存款所得税率,提高实际利率水平,确保利率跑过通胀率,改变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负利率导致居民部门补贴企业部门的反常现象;必须规范完善金融市场和股票期货市场,强化金融证券市场监管,引导居民进行多元化投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严控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息、红利,确保股息、红利等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通过理财教育、理财宣传等多种方式,提高居民的理财水平,为劳动者提供多种财产保值增值的渠道,在确保居民财产性收入适度、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使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更加均衡。

(三)控制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根据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理论,我省尚处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阶段,收入差距扩大有其必然性。23但是,由于目前我省收入差距过大,已经到了必须采取行动的时候了。本着“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原则,有必要采取果断措施,控制和缩小不断增长的居民收入差距,大幅度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培育壮大中产阶层。

1、完善税收调节机制

建立和完善运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制度。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首先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及相关法律。应加强监管,对偷逃税者进行严惩,要加大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对低收入者则要考虑增加赡养、教育等专项费用扣除项目,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同时逐步创造条件,将个人所得税和现行分类税制模式改为综合税制模式或者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个

23

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认为,在一国经济尚未充分发展阶段,居民收入差距可能恶化,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状况会得到明显改善。西方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4000~5000美元是库兹涅茨理论所指的拐点,大于4000美元后收入差距将由扩大转为缩小。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左右,河南省人均GDP更低,距离收入差距自觉改善的“拐点”还有不小距离。但从目前中国和我省的收入差距来看,已经不能等到经济自觉发展到“拐点”,必须下定决心改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不合理现象。

29

人所得税的社会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减小富人和穷人的收入差距。其次开征消费税,由于消费结构的城乡差异,大量的高档商品和奢侈品主要是由城镇居民中高收人群体消费的,因此提高消费税率强化高档商品消费税的调节力度,可以起到缩减城乡差距的作用。再次提高遗产税和赠与税税率,开征遗产税有利于防止收入的过分悬殊,调节收入分配,平均社会财富,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避免产生剧烈的社会矛盾,虽然目前已经开征,但是税率太低,政府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逐渐提高税率,完善财产登记、评估制度,建立健全财产监测体系。最后继续执行物业税“空转”运行,在实行“空转”的基础上,加强研究物业税征收细则,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率先实施物业税的试点。

2、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4

不断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臵,逐步消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就业创业,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的就业时间和单位劳动的工资率,在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同时加强对劳动的保护,从政策上支持维护劳动者获取报酬的权益,建立城乡均质的公共教育体系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规范完善农村征用土地的补偿制度。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补偿制度,积极探索新的征地补偿方法,规范提高失地补偿标准,赔偿金要能够补偿农民因失去土地而减少的损失。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保基金的可行性,或者寻求农民拿地换社保的办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同时,积极促进失地农民就业,通过减免失地农民税收或者财政奖励等方式,保证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逐渐适应城市生活并最终融入城市。

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扩大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家电下乡补贴、农用机械25

下乡补贴范围,适度增加补贴金额。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大幅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村信息化、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推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公条件,实行城乡教师福利、社保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差距。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不断增加财政对“三

2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在 2007年 11月说,当前,城乡居民实际收入之比为6:1,而世界上多数国家这种比率为1.5:1,超过2.5:l的极为罕见。摘自:赵德馨,《中国必须遏止“富者愈富 穷者愈穷”现象》,《广州日报》,2008年6月17日。 25

新世纪以来的连续第7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于1月31日正式公布,文件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为题,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并计划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

30

农”的政策性转移支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普及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建立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实现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推广农村尤其是农村老龄和大龄人口养老保险,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全面覆盖农村人口。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在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筹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及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上要规范化、合理化。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开展工伤保险全覆盖行动,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抓紧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关心农村留守儿童。

2、缩小区域收入差距

打破区域封锁、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大对落后地区项目扶助、促进区域间公共服务适度均等化是缩小区域差距的四大途径。一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打破地区条块分割和市场封锁,允许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26二要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政府政策向落后地区倾斜,不断缩小初始产品和最终消费品价格的剪刀差,发挥落后地区的资源优势。三要基于物业税改革27,在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差异化的同时,实现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的适度均等化,尤其是对公务员工资和提供基础教育的教师收入进行适度均等化。四要增加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帮扶落后地区,严格政策性扶贫资金的使用,将脱贫能力作为扶贫资金发放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估,变“政策性扶贫”为“开发式扶贫”、“项目扶贫”28,由向落后地区被动输血,改为支持落后地区自己“造血”。29 3、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30

就整体而言,控制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在于科学调节大型国企利润流向,严格核算垄断行业工资尤其是高管薪酬,建立以平均工资率为基础的,统一、规范、科学的企业工资分配秩序,最终形成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劳动者素质主导工资水平,而不是由劳动者所在的行业和领域决定工资高低的工资市场。为此,一是要严格控制大型国企的利润流向31,大幅提高国有独资企业上交年度净利润的比例,从最高上交净利润的10%提高到40~50%。二是要加大对国企利润非法

2627

《缩小城乡与区域收入差距出路何在?》,来源于http://sc.stock.cnfol.com/090630/123,1413,6112869,01.shtml 经济学的理论和各国实践表明,在地方公共服务的融资机制中,最有效的机制就是基于物业税,这一税种能够将服务的付费与服务的消费直接对应起来。来源同上。 28

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政府要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保证扶贫资金发放的过程变成公开透明的申报过程。美国得克萨斯州虽然不是联邦政府中财政收入最低的州,但他们每年得到政府扶贫资金最多。州政府建立了专门机构帮助中小企业填写申请材料,说明申请资金的具体用途、资金使用人过去的经营业绩等。良好的资金使用渠道保证他们能顺利申请到扶贫资金。我国也应该建立这样的扶贫资金申请机制。来源于http://news.hexun.com/2007-12-03/101931921.html 29

中央可考虑以项目作为订货方,通过购买来支持地方产业发展,这是市场经济国家中最常用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办法之一。来源于http://news.hexun.com/2007-12-03/101931921.html 30

广义行业收入差距其实包含所有制收入差距,因为高垄断、高收入行业基本上都归国家控制。 31

国家统计局统计表明,从1994年一直到2005年,国企“企业收入”是空白,同时“企业亏损补贴”在100亿到400多亿左右。另据财政部统计,仅从1996~2007年,国企未交利润累计起来将近6万亿,相当于我国2008年GDP的1/5。2007年12月11日,财政部给国资委印发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决定对国企利润进行监管,但国有独资企业上交年度净利润占总利润比例最高为10%。

31

截留的监管、监督,从国有资本经营状况着手,实现与企业分红水平和效益程度的挂钩;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应付国有投资者股利股息,必须严格按照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三是要从整个社会薪酬状况着手,严格控制烟草、电力、石油、电信、金融等高垄断、低竞争性行业的职工工资,合理控制证券、金融等低垄断、高竞争性行业工资,实现与社会平均职工工资的挂钩。四是要严格监管垄断行业和其他高收入行业的高管薪酬,最高薪金应控制在全社会平均职工工资的10~12倍之间,最高不能超过30倍;但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型的高新技术行业(企业)除外。五是要建立经营者与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同步增长机制,确保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保证企业工资性收入总额的增长不低于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企业平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不低于企业平均利润总额的增长,真正实现职工收益和企业效益挂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六是要规范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放宽市场准入机制,全面推行“非禁即入”,让民间投资有机会进入高利润行业,逐渐取消国家对垄断行业的扶持政策。七是要积极贯彻《河南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坚决取缔灰色收入,打击利用职权贪污腐败和公款吃喝等行为,积极建立公务员阳光收入和收入申报制度,使各种隐性补贴阳光化、货币化。八是要积极贯彻《关于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 》,适应事业单位实行新的工资分类管理的改革要求,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调控,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政策。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规范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使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相联系,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四)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有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推动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促进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手段。当前,我省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与高收入者差距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总体比重相对较低,亟待改善。

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一是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力度,提高劳动力要素质量。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和转型,中低收入者的就业机会就不多,即使能就业,也只是从事收入较低的简单劳动。目前,中低收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的教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加大对中低收入者的教育培训投入力度,中低收入者将长期陷入较低收入水平的洼地。从这一角度来看,加大中低收入者的教育培训投入力度比政府的社会救济保障更为重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此,政府应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大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重点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进而提高劳动力价格。

二是要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处理好产业升级与就业的关系。根据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要从根本上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就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依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来提升落后产业的生产力水平,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进而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在未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应坚持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举的战略,防止步入“高投入、虚增长、低就业”的增长陷阱。在技术选择上要强调技术优先,支持

32

先导产业发展,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他产业则要充分考虑吸引劳动力就业,有效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三是要不断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创造平等致富的竞争环境。对于非自然垄断行业,政府应减少管制、打破垄断,适当将某些领域向民间资本放开。同时,通过税收政策,对垄断性的高收益进行有效调节,限制这些行业的利润率和工资水平,扭转利益分配向局部群体过度倾斜的趋势。在劳动力市场上实施有利于行业收入均等化的政策,打破由于非市场力量导致的个别行业劳动力市场的进入障碍。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约束机制,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加大法律方面的惩戒力度,减少一小部分人利用不正当手段牟取社会财富的机会,使中低收入者能通过平等竞争提高收入水平。

四是健全完善再分配机制,提高中低收入者社会保障能力。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善落后地区的基础条件。积极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提高转移支付效率,使转移支付向基层、农村、困难地区的中低收入者倾斜。建立健全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等税收机制,降低中低收入者负担,调节高收入者收入,促使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加,高收入者收入适度,不断缩小中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的收入差距,避免财产过于集中于小部分群体。完善中低收入者的各项社会保障,解决中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问题,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确保中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相适应。

(五)规范完善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

再分配并不是居民收入占比下降的主因,但再分配中的转移支付和收入税对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2规范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一是要严格落实累进所得税税制,稳步提高高收入者的所得税比重,降低中低收入者的所得税比重,使税收真正能够起到调节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二是要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尤其是高收入者收入申报和公务员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三是要不断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根据政府财政状况,逐步建立财政转移支付随经济同步增长机制。财政支出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公共财力适当向社会保障与政策性支付倾斜。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适当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城市低保对象的补助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社会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的福利支出和政策性转移支付。

(六)建立健全国民收入三次分配制度

为推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倡导营造国民收入三次分配体系,一是要积极发挥政府对三次分配的激励、引导作用,尽快研究制定慈善事业法,颁布《慈善事业条例》,加快推出免税等优惠政策和配套的法律法规,33从法制上统一规范慈善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支撑第三次分配格局的尽快形成。二是要培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提倡“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慈善文化,尽早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捐赠光荣的社会文化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的舆论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三是

32

近年来,我国政府未能在调节高收入者收入的同时,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低收入者,也是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政府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的力度也明显不足。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只有7.3%,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2.5%。同期,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抚恤、社会福利救济和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的费用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3%。 33

2007年,两会期间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规定,在企业发出公益性捐赠支出,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规定,富商捐赠慈善事业的投入,生前免抵个人所得税,死后可以免抵遗产税,鼓励企业家用捐赠投入回报社会。

33

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三次分配以政策倾斜,特别是通过累进所得税制、遗产税制和慈善免税制等税收调节34,鼓励高收入者积极投身慈善捐赠,赞助教育、文化和公益活动及保护环境生态等。四是要培育健全慈善机构和运行机制。35国家要拨出必要的专项资金,引导、支持优秀慈善组织做大做强,鼓励慈善基金进行市场化、资本化运作,并加强对慈善资金的监督监管,严惩滥用或者贪污挪用慈善资金的行为。

34

如美国遗产税规定,凡超过300万美元的遗产,适用最高的遗产税率55%。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1b9c80100a3bp.html 35

《社会公平与国民收入三次分配》、《专题资料—社会与民生》,资料来源于http://hi.http://www.wodefanwen.com//wwwhgexamcn/blog/item/f0ae2a18ef00ad73dbb4bd47.html http://train.teacherclub.com.cn/dts/discuss/discuss!show.action?id=249024

34

参考资料

【1】 贠鸿琬:《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河

南科学》,2009年第7期。

【2】 陈磊:《影响居民收入的若干因素》,资料来源:

http://cathay-chen.blog.sohu.com/58153844.html 【3】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世界经验与

对中国的展望》,摘自《中国宏观分析与预测报告》(2009 年第3 季度)。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网址:http://ier.ruc.edu.cn/09-3/bg.pdf 【4】 张晶:《构建和谐内蒙古进程中的居民收入问题研究》,2007年2月26日。

来源于:http://61.138.111.246/xxzx/pages/pagelist.jsp?id=10967 【5】 曹霞:《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以内蒙古为例》,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9(4),230页。 【6】 姚战琪:《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在配臵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

(2009.11) 【7】 方栓喜:《为什么“干得多挣得少”?》,《新京报》(电子版),2009年12

月26日。网址: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9-12/26/content_48150.htm?div=-1 【8】 赵德馨,《中国必须遏止“富者愈富 穷者愈穷”现象》,《广州日报》,2008

年6月17日。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

基础的若干意见》

【10】《缩小城乡与区域收入差距出路何在?》,来源于

http://sc.stock.cnfol.com/090630/123,1413,6112869,01.shtml 【1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1b9c80100a3bp.html

【12】http://hi.http://www.wodefanwen.com//wwwhgexamcn/blog/item/f0ae2a18ef00ad73dbb4b

d47.html

【13】http://train.teacherclub.com.cn/dts/discuss/discuss!show.action

?id=249024

【14】http://news.hexun.com/2007-12-03/101931921.html 【15】

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h1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