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维度及其意义

更新时间:2023-08-30 22: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第6卷第4期 

2008年12月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aihai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Vol.6 No.4

 

Dec.2008

文章编号:100823499(2008)0420001204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

三个维度及其意义

王雨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哲学价值维度、制度维度和政治维度三者统一的视角来探寻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之道。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缺陷在于认同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范式和结论,造成了制度维度和政治维度的缺失。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启示在于:义生态思想资源的挖掘,,关键词: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B089.1     项重要任务,这一方面要求我们要始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把如何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立足于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的国情,广泛地借鉴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有之义。

学马克思主义看来,马克思主义不是生态中心论,马克思“嘲笑各种形式的自然崇拜和感伤。……马克思的相对优先性即更多地关注浪费性人类生活与劳动不是非人自然,并不是来自过度人类中心主义:它只是对时代最紧迫问题的一个反应。马克思确实把自然的价值视为相对人而言是工具性的,但对他来说,工具性价值不仅仅意味着经济或物质价值。它还包

[1]95296

括自然是审美、科学和道德价值的源泉”。历史

一、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维度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哲学价值维度、制度维度和政治维度三者统一的视角来审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找寻解决的途径,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理论的哲学价值维度在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那里,主要表现为他们反对生态中心论把“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作为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强调这种割裂历史观和自然观的生态文明理论不可能真正规范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实践行为,理所当然也无法真正解决生态危机,指出生态文明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树立一种新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才能真正作为一种科学发展观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在西方生态

唯物主义的上述特点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生态问题时必须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把解决和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作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从而实现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反对生态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仅仅从哲学价值观的视角探讨生态问题的做法,强调哲学价值观只有同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相结合,才能够起到强化或缓解生态危机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们也反对生态中心论的环境道德价值观,而始终坚持理性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道德价值观,坚持“除了人类的需要外,它不认为有‘自然的需要’,而且正像它认为从本质上说共产主义社会不可能是在生态上不健康的社会一样,它宣称,一个适当的生态社会在本质上不可能不支持社会不公正。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它也总是使人类的需要优

[1]340于非人需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由此批评生态

3 收稿日期:2008209210;修订日期:20082102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ZX057)

作者简介:王雨辰(1967-),男,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2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

中心论“假装完全从自然的立场来界定生态难题……但是,对自然和生态平衡的界定明显是一种人类的行为,一种与人的需要、愉悦、愿望相关的人类的界

[1]341定”。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和建立在服从资本追求

态文明政治维度的做法,实际上是没有弄清楚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和环保运动的目的。这是因为人们之所以以破坏自然的方式谋取生存,其根源在于资本借助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无止境地谋取利润。因此,环保运动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在自然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不公正状态,阻止资本为了谋取利润而滥用自然的行为,实现环境正义,从而实现一种和生态协调的“以人为本”,特别是以满足穷人基本生活需要以及确保生态长期安全的新的社会形态。“只有承

(结合环境关注和社会公平),环境认所谓‘环境公平’

利润基础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建立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的,它既是一种追求人的物质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类中心主义,也是一种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文明理论的制度维度在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那里,主要体现为他们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和全球权力关系看作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应该说,在西方生态中心论者那里,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是缺失的,他们把解决生态危机的希望寄托在人们道德境界的提升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变革上,这不仅面临着一系列理论难题,人类实践中。而制度维度的缺失,相关的。质,可以说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贯立场。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正义,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生态危机反映了在资本主义全球权力体系和生产方式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在全球自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的不公平,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利益的矛盾、冲突和危机,这就意味着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全球权力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合理调适人们在自然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机制,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使生态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生态文明理论的政治维度在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那里,主要体现为他们反对生态中心论者把保护生态环境同人的生存权利对立起来,特别是反对他们把保护生态环境同那些依赖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而生存的工人的生存权利对立起来的做法。在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看来,生态中心论者的这种激进的环保运动,一方面会造成环保组织与劳工组织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以反对资本谋取利润为目的的环保运动无法获得成功。“忽视阶级和其他社会不公而独立开展的生态运动,充其量也只能是成功地转移环境问题,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以其无限度地将人类生产性能源、土地、定型的环境和地球本身建立的生态予以商品化的倾向,进一步加强了全球资本主

[2]97298义的主要权力关系。”因此,忽视阶级的单一的环

运动才能避免与那些从社会角度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个人阶层相脱离。……只有承认环境的敌人不是人类(),而是我们所,我们才能够为、制度维度和政治维度三者统一的视角来阐发其生态文明理论,对于克服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缺失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我国生态文明理论及其缺陷

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始于

20世纪80年代,并大致经历了从评介以西方生态伦

理学理论为主的西方绿色思潮到生态文明理论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内涵,学术界作了有益的探索,并逐渐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以“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为理论基础,以“生态”为本位,以追求人类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新型文明理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生态文明应当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人类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为本位,以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文明理论。其理论的共同点是借鉴或认同西方绿色思潮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研究范式或生态中心论的研究范式来建构生态文明理论。可以看出,上述两种类型的生态文明理论存在着明显的意见分歧,这种意见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们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存在着不同意见。在生态中心论者看来,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哲学,以及建立在这一哲学基础上的机械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他们看来,建立在牛顿—笛卡儿数学、几何学方法和还原论方法基础上的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把自然界看作是与人类相对立的一个按照机械因果规律运行的体系,导致了主、客二分的认识图式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在上述哲学世界

保运动必然会给环境事业带来更多的反对力量和社会的分裂。另一方面,西方生态中心论者这种忽视生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第4期王雨辰: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维度及其意义3

观和价值观的支配下,只要借助科学把握了自然界的内在规律,人们就可以“控制自然”和“支配自然”,使自然服从人类的需要,自然被看作是服从于人的需要的被动存在物,由此造成了人们对自然的掠夺性利用和生态危机。因此,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就在于抛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的生态价值观。与生态中心论者相反,人类中心论者一方面强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本身并没有错,因为“物种的存在,以其自身为目的。若是完全为了其他物种的利益,它们就不能存

[3]在。从生物学意义上说,物种的目的是持续再生”。

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把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归因于价值观的偏差,实际上既没有把握生态危机的实质,而且在客观上起到了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脱他们应该为解决生态危机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其理论具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的价值取向。

由于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是在借鉴或认同上述两种类型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而然地也必然带有其理论的缺陷。突出表现在仅仅只关注到了生态文明的哲学价值维度,而忽略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制度维度和政治维度,因此既无法把生态文明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也无法以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通过制度建设合理协,其结,难以起,,这就凸显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和实践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同时,生态运动如果脱离了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生态运动将丧失其内在动力。由此,人类中心论者不仅从理论上批判了生态中心论的缺陷,而且强调问题不在于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只要变过去那种“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代之以“弱式”人类中心主义,问题就可以解决。所谓“强式”所谓“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则是把人类个体的理性偏好的满足作为价值标准。所谓“理性偏好”,就是指经过理性思考以后所呈现出的合理需要,这种需要实际上也就是不危及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要。其二,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生态中心论是以“地球优先论”、“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为理论基础,人类中心论则是以“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理论基础。但事实上,无论是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还是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文明理论,这两种类型的生态文明理论都存在着内在缺失,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们都是拘泥于抽象的价值观视角来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找寻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第二,它们都具有浓厚的西方中心论的价值取向。这是因为,他们都拘泥于抽象价值观的视角,非历史地谈论生态问题。在他们看来,生态问题之所以发生,主要在于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进而把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归结到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这个抽象的价值争论上,显然这种做法既无法揭示生态危机的实质,也无法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之路。事实上,如果我们考察生态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就会发现,生态危机的实质决非人类价值观的危机,它反映的是以人和自然为中介的人和人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和危机。这是因为,生态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和资本主义文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和全球权力关系通过殖民掠夺和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并转嫁其生态问题,才是造

三、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启迪意义

在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中,如何摆脱西方中心论的话语系统和研究范式,立足于我国现代化的实践,最终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任务。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的启迪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对工业文明消极后果进行反思、超越的结果,是人类力图摆脱发展性危机、避免生态危机和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理性自觉。因此,生态文明既是一种新型的文明理论,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既应该基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全球层面指导人类的发展,也应该基于地区层面指导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应该看到,虽然当前的全球化使人类的共同利益正在日益扩大,但是由于存在着以资本为基础的的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共同利益还远未形成,民族国家之间围绕着环境资源分配和使用的矛盾冲突却日益突出。不仅如此,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资本的既得利益,一方面在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又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污染工业和生活垃圾,另一方面又借口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和环境权利进行干涉。因此,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应该强化生态文明的政治维度,冲破资本的霸权话语,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维护我国的发展权和环境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4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

权,切实保障我国的环境安全。这实际上是在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在权利、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的基础上,通过调适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对环境正义的追求。

第二,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应当强化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把建立协调人们在分配和使用生态资源中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合理机制作为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主要还停留于“走出还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科学技术合理性”等问题的探讨。当然,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人们反思实践的后果,强化生态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脱离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来抽象地探讨生态文明理论,事实上是无法从根本上规范人们的行为的。因为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是要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这就要求着重处理好如下三重关系。系,,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不仅直接决定了社会如何进行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而且也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以及人们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物质利益关系,会导致社会生产的目的偏离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使社会生产服从于特殊社会利益集团追求私利的欲望,既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也会使穷人不得不以破坏自然的方式来维系自己的生存。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具体说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实现民族国家

在生态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三者的统一;二是在我国现代化实践的过程中,建立合理协调人们利益关系的环境法规和制度,使生态文明真正落实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代化实践。

第三,应当加强对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资源的挖掘。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进、评述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所探讨的问题还没有摆脱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束缚;二是重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哲学思想的挖掘和整理。上述研究无疑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是,当前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作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建础。然而,,还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民族化过程中形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存在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因此,当前我们必须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吸收、借鉴中西方生态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学派的生态文明理论。参考文献:

[1] [英]戴维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

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

[2] [美]约翰 贝拉米 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

[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 [美]W H 默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J].章

志刚,译.哲学译丛,1999(2):12218.

Theory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nWesternEcologicalMarxism:

ThreeDimensionsandSignificance

WANGYu2chen

(Dept.ofPhilosophy,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Law,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Thetheory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nWesternEcologicalMarxismisremarkablycharacterizedbyitssearchingfortherootandsolutionofecologicalproblemsfromaperspectiveoftheunifiedthreedimensions,inclu2dingitsphilosophicalvalue,institutionandpolitics.TheresearchonecologicaltheoriesinChinaislimitedforitsabsenceofthedimensionsofinstitutionandpoliticsasaresultofidentifyingwiththeresearchparadigmandcon2clusionofthetheoryofwesternecologicalcivilization.Accordingly,wemustinsistontheguidanceofMarxism,paymoreattentiontodiggingofMarxistecologicalresources,andrealizetheenvironmentaljusticebasedonthesafeguardoftherightof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

Keywords:WesternEcologicalMarxism;Marxism;ecologicalcivilization;ecocentrism

(责任编辑:吴海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gt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