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镇垃圾处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30 21: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总论

1.1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江西省寻乌县澄江镇垃圾处理建设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寻乌县澄江镇政府 建设地点:寻乌县澄江镇团丰村

建设内容:新建平均日处理垃圾50吨填埋场及配套附属设施,购臵设备等。主要包括:垃圾处理场及进场道路工程、管理区、渗滤液处理站、环卫所及村级垃圾处理站等。

建设规模:最大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为60吨,平均日处理能力50吨,填埋场使用年限为50年。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450万元,地方自筹150万元。

进度计划:工程计划2010年4月底之前完成前期工作、工程设计及招投标工作,2010年5月开工,至2011年11月全部竣工。计划工期为一年半。

1.2 编制依据

1、《寻乌县统计年鉴》; 2、《寻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寻乌县总体规划纲要》;

4、关于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委托书; 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1.3编制目的

1

通过对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对垃圾处理场场址、规模、垃圾处理工艺技术方案等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行性的多方案比较和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荐方案,使所选方案科学合理、技术先进、运行稳妥可靠、占地面积小,造价省、运行成本低,使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统一,为寻乌县澄江镇创建优美、良好的环境打下基础。

1.4编制原则

本报告的编制按以下内容作为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按照全面规划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澄江镇发展相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垃圾无害化为基本出发点,尽量做到减量化,逐步实现资源化的目的,充分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采用易于管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处理工艺,确保垃圾卫生填埋及渗沥液处理效果,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国内外技术成熟、运行可靠、高效率低能耗的设备。

4、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注重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建设,把卫生填埋场设计成为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协调的填埋场。

1.5服务范围

寻乌县澄江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服务范围是澄江镇,涉及人口3.3万人。工程处理对象是生活垃圾,包括工业及其它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废物。不包括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并严禁混入任何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垃圾。工程内容包括

2

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填埋库区防渗设计、垃圾渗沥液处理设计、总图运输设计、公用辅助设施、工程投资估算等。

1.6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生活垃圾填埋环境监测标准》CJ/T3037-1995;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2001]101号。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CJJ112-2007;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CJJ27-2005;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106-1999;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垃圾卫生填埋》CT/T29/3-91;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清扫、收集、运输》CT/T29/1-91;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235-1999;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348-90

3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寻乌县澄江镇垃圾处理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1 (1) (2) (3) (4) 2 (1) (2) (3) (4) 3 (1) (2) 4 (1) (2) (3) 5 (1) (2) (3) 指标名称 填埋场 填埋场总库容 启用年进垃圾量 最大年处理垃圾量 填埋场服务年限 总图 征地 土方工程量 挖方 填方 单位 万立方米 吨/年 吨/年 年 亩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日 k〃kwh 人 万元/年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数量 100 14600 21900 50 105 49600 82250 42 350 15 22.5 600 150 450 177.5 116.9 60.6 备注 日用水量 年耗电量 劳动及工资 生产工人 工资及福利 投资与资金来源 总投资 自筹资金 申请国家专项资金 年收入、成本及利润 年收入 年经营成本 年利润

2 项目区概况

2.1县城概况 2.1.1基本情况

寻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端,居赣、闽、粤三省接壤处,东经115°21′22〞-115°54′25〞、北纬24°30′40〞-25°12′10〞。东邻

4

福建武平县、广东平远县,南接广东兴宁市、龙川县,西毗安远县、定南县,北连会昌县。全县南北长78km,东西宽61km。总面积2311.38平方km,总人口3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万人。县人民政府驻长宁镇,距省会南昌市560km,距赣州市240km。

全县辖7个镇、8个乡:长宁镇、晨光镇、留车镇、南桥镇、吉潭镇、澄江镇、桂竹帽镇、文峰乡、三标乡、菖蒲乡、龙廷乡、丹溪乡、项山乡、水源乡、罗珊乡。共有4个居委会、17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长宁镇东阶梯,距省会南昌市560km,距赣州市240km。

寻乌县以山地丘陵为主,项山甑主峰海拔1529.8米,为寻乌县第一高峰。境内河流众多,寻乌河、晨光河自北向南注入东江,系东江源头。罗塘河自南流入贡江,为贡江源头。属亚热带季风天气,年均匀气温为18.9度,年均匀降水量为1643毫米,无霜期均匀为284天。

矿产资源有稀土、黄金、铀、铅锌、花岗岩、矿泉水等。盛产茶叶、香菇、木耳、冬笋、蜂蜜,特产澄江蜜李。206国道和省道直通县境,通接广东、福建。景点有东江起源地桠髻钵山等。

2.1.2自然概况 1、地质地貌

寻乌属亚热带红壤区南部,土地肥力较好,土壤普遍呈酸性。根据海拔高度和地域分类,寻乌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等6种土类,其中红壤面积最大,有270多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86%。红壤广泛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铝的氧化物和石英,有黏性和强酸性,适合种柑桔、脐橙等农作物。

5

4 建设规模

4.1服务范围及人口状况

寻乌县澄江镇垃圾填埋场内生活垃圾填埋区主要服务澄江镇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涉及人口3.3万人。

4.2入场条件及垃圾的性质

4.2.1根据填埋场技术标准的要求,下列垃圾可以进入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区处理

1、居民生活垃圾;

2、商业及集市贸易市场垃圾; 3、街道清扫及公共场所垃圾; 4、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

4.2.2严禁下列有毒有害物进入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区: 1、有毒工业制品及其残物; 2、有毒药物;

3、有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物的物质; 4、有腐蚀性或浸出毒性、放射性的物质; 5、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及其废物; 6、生物危险品及医疗垃圾; 7、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 4.3填埋场处理量及填埋场库容的确定 4.3.1垃圾处理量 1、生活垃圾

(1)现有垃圾产生量调查

11

据调查现有生活垃圾每天产量约40吨,人均垃圾产生量1.2kg/d;预计2011年(启动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为30t/d。

(2)垃圾产生量预测

填埋场处理规模主要取决于它所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生活垃圾的人均日产量和要求达到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可依据下式确定:

Q=n×q×k/1000 式中:

Q--填埋场处理规模,t/d; n—服务区域的人口数; q—人均日产垃圾量,kg/d〃人 k—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本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区的服务区域为澄江镇,据提供资料表明,澄江镇目前人口数约为3.3万人,根据现在统计值,并考虑经济发展、燃料结构等因素,人均日产垃圾量约为0.12kg/人〃日;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以100%计。

本填埋场设计按2011年初投入使用考虑,辐射人口预测约为3.3万人,则垃圾处理起始规模为40t/d,之后的逐年增长率,平均规模为50 t/d,由此预测逐年垃圾处理量列于下表:

生活垃圾逐年产生量表

年 份 垃圾量(万t) 年 份 垃圾量(万t) 2011 1.46 2016 1.55 2012 1.48 2017 1.56 2013 1.49 2018 1.57 2014 1.5 2019 1.58 2015 1.52 2020 1.59 从表中可看出,2011年初处理规模为生活垃圾40t/d;最大处理规模为生活垃圾60t/d;

4.3.2填埋场库容及服务年限

12

根据逐年预测,启用年处理规模为生活垃圾1.1万t/a,填埋场总库容为100万m3。按采用湿地推土机压实考虑,压实系数为0.8,可累计填埋生活垃圾125万吨。填埋场服务年限为50年。

4.4 覆土土源和建设用石料

拟建填埋场地的库区周边粘土可以作为覆土、筑坝的土源。故拟建工程的土源可在库区内解决,并且可扩大库容。建筑用石料等按外购考虑。

5 场址选择

5.1选址原则

1、与澄江镇总体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协调一致。

2、市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交通便利,运距较短,供水供电条件好。

3、选址区要有足够的用地,以确保垃圾填埋所需要的使用年限。 4、尽量不占用良田耕地,少拆迁。

5、场址在的夏季主导风下风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6、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且距人畜居栖点保持500米距离。

7、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尽可能减少填埋库区工程投资和垃圾处理成本。

8、在供水地下水取水点的保护范围之外。 填埋场不宜设在以下地区: 1、地下水集中供水源的补给区。

13

2、洪泛区。 3、淤泥区。

4、填埋区直接与河流和湖泊相距50米范围以内的地区。 5、活动的坍塌地带、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 6、珍贵动物保护区和国家然保护区。

7、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8、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5.2 场址说明

场址位于澄江镇团丰村境内,占地105亩,运距2.5km,土地类别为山地,库容量100万m3,服务年限50年,无拆迁工程,平整场地较容易,场址抗洪条件较好,供电就进接入电网,自备水井供水。

5.3 场址的环境 1、工程地质

地势比较平坦、起伏小,基地层自上而下分为杂填土、粘土层、卵石层、强风化泥质页岩、中风化泥质页岩。

2、水文

本项目所在地揭露的地层内为上层滞水和空隙潜水,上层滞水分布在杂填土层中,受天气降雨及周围池塘水的影响,水量较大,结构周围环境判别水、土对砼结构呈弱腐蚀性,对钢筋砼无腐蚀性。

3、地震影响

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分区的划分,寻乌县地震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14

4、气候和环境

寻乌县属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根据赣州市环境监测结果,建设场地的大气分别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96)的二类标准,NO、SO2指标在标准中处于一级标准范围内。不存在其他拆迁,可避免复杂的拆迁问题,有利于本工程的建设,建设场地环境条件理想。

5、区域规划情况

本项目建设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属于一般环境功能区域,该项目建成后不会影响原有生态系统和功能;该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满足现有环境水平。

6 工艺选择

6.1无害化处理工艺比较

目前,垃圾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方式。 6.1.1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利用工程手段,将山涧、沟谷、洼地改造成与外部水环境完全隔离的场地,按照卫生填埋工程标准将垃圾进行分层铺盖、压实,并按程序要求覆土,是我国广泛采用的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它具有适应性广、操作简单、 垃圾消纳量大、运行费用低等,而且对垃圾的最终处臵而言,卫生填埋也是唯一的方法。填埋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对自然条件要求严格,填埋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及恶臭对水、土、气有污染,使得污染防治投资加大。卫生填埋是生活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

15

7、不均匀沉降和稳定性问题可通过控制封场面的坡度来防止不利影响,以5%~8%为佳。

通过以上分析,封场的基本结构至少为50~60㎝的粘土,而按标准最经济的封场结构为由下至上依次为20㎝的基本覆土、防渗阻气层、自然表土和营养土层、植被层。

12.2封场设施

最终封场设施,按封场结构及其功能要求实施,顶面坡度平均7%,由中间坡向两侧山坡,形成鱼背形。斜坡面为1:3;台阶高差为5m,平台宽为5m。由于封场约在50年后进行,因此本报告估算不包括封场投资。

12.3开发利用规划

根据项目特点,本场在封场后宜开发利用。土地开发针对本设计的最终地形等条件适宜开发为园林、花卉苗圃、经济性草皮基地等。

13 环境保护及检测

13.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1、(87)国环字第0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2)(98)国务院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建城【2000】120号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3、《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 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污染控制标准》编制说明。 5、《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46

6、《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编制说明。 13.2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13.2.1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 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3838-88);

4、《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 13.2.2污染物排放标准

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

2、《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二级标准。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 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 13.3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13.3.1主要污染源的分布

填埋场主要的污染有垃圾渗滤液、填埋气体与恶臭、垃圾飞扬及机械噪声等。填埋场主要污染源的分布见下图。

大气降雨 生活垃圾(运输车) 大气降雨 噪声 覆盖土 噪声 垃圾填埋库区(包括卸车、推平、碾压、覆土等作用) 垃圾渗滤液 渗滤液调节池 渗滤液处理站 排往水塘 填埋气体与恶臭 气体收集系统 气体燃烧装置 排入大气 填埋场主要污染源分布图

47

13.3.2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1、填埋气体恶臭

填埋气体是垃圾中有机成分被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其主要污染物是CH4和少量的H2S。CH4是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后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H4占5-15%)易发生爆炸;H2S为强刺激性气体,具有恶臭味,而且对人体有害。

2、垃圾飞扬物

填埋场飞扬物包括塑料袋、纸张和扬尘等,主要来自填埋作业区和运输道路、其排放量与场区风力及塑料、纸张的含量等因素相关。

3、渗滤液

主要来自大气降雨,其次是生活垃圾本身所带的水份和垃圾中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水份。本填埋场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平均排放量为90m3/d,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为:ph值6~8,BDO5为2000mg/1,COD为4000mg/1,NH3-N为250mg/1。

4、噪声

填埋场主要噪声设备有填埋作业区内的填埋机械和渗滤液处理站的鼓风机。填埋机械的动力源均为内燃机,主要有压实机、推土机等,其噪声强度一般为80-100dB(A)。

13.4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效果 13.4.1大气污染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 1、填埋场气体的收集和处理措施

填埋场建立了由导出井(竖向)、燃烧器和收集管(水平)、抽气机及燃烧塔组成的气体导出、收集及其处理系统。

48

填埋气体由导出井自垃圾填埋体内导出。对已形成最终填埋坡面或填埋顶面区域的导出井导出的气体,设计通过水平软管和抽气机将其集中收集,并视气体CH4含量情况或作燃烧处理后排空;对尚未形成最终填埋坡面或填埋顶面区域的导出井导出的气体、设计则在导出并顶部安装燃烧器,视场区空气中CH4浓度情况,以保证填埋场安全为目标,或直接排空或燃烧后排空。

2、恶臭防治

填埋场填埋作业严格执行分单元逐日覆土制度;渗滤液调节池和处理站周围设防护林,以防止填埋气体与垃圾渗滤液中恶臭物质的扩散。

3、填埋场飞扬物的防治

填埋场备有活动栅栏和洒水库。活动栅栏随机布臵在填埋作业区的下风向,可拦截作业区飞扬的塑料袋和纸张;洒水库则用于防止场区道路和覆土面等区域的粉尘的飞扬。

13.4.2水污染控制措施 1、清污分流措施

场区清水(主要为场外径流和填埋作业完成坡面的径流)与污水(渗滤液)各自形成独立的排放系统。清水顺地势沿水沟直接排放附近的天然水体;渗滤液则经处理达标后排往水塘。

2、渗滤液处理

设计采用以“厌氧+FEO反应器+A/0生物膜法氧化池+混凝气浮+消毒”的处理工艺处理渗滤液,出水按《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二级标准控制。即,BOD5≤150mg/1,COD≤300mg/1,NH3-N≤25mg/1.

49

3、防渗措施

为保护区域地下水水质,设计采取的防渗措施是采用防渗效果好的水平防渗方案,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底铺设2.0㎜厚的HDPE膜;在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底铺设两层2.0㎜厚的HDPE膜,从而避免了填埋库区受污染的地下水向其下游的大量扩散。

13.4.3噪声控制措施

在注重填埋作业机械的设备造型的基础上,设计对渗滤液处理站的曝气用风机选用噪声小的风机。

13.4.4复垦绿化

在施工结束后对进场道路两侧、土源取土后的场地、专区空地、渗滤液处理站及办公楼等处进行绿化,绿化植物以对硫化氢、氨等刺激性气体具吸收作用或抗性作用的植物为主。填埋场最终覆土面及封场后的表面应及时进行绿化和复垦。

13.5环境管理与监测 13.5.1机构的设臵

填埋场设臵了专门的环境与监测机构。该机构的定员为2人,其管理与技术人员1名,分析化验人员1名。

13.5.2环境监测 本项目环境监测的任务: 一是填埋场各污染源的监测;

二是对地下水和排放口上下游地表水的监测; 三是环境空气和噪声的监测。

环境监测设施主要布臵在化验监测楼内。 1、污染源监测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gi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