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与文化 笔记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07 05: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理、行为与文化

Ⅰ 绪论

一、主要内容

采用心理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几个大规模文明社会为对象,探讨文化、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重点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差异,是以跨学科和比较文化的视角对有文字社会作整体性的研究。 二、学科定位

心理文化学 “国民性研究” 三、特点

1.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2.比较文化的视野 四、意义

1.了解“异文化”

费孝通:自知之明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和而不同 如何看待异文化? 印度 瓦拉纳西 横河 圣地 2.了解一种把握人的方法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卢梭: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3.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深层背景

4.提供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马克思韦伯: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

Ⅱ 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

ⅰ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一、心理文化学

1. 定义:是研究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学问,他是从心理人类学分离出来的,以许

烺光倡导的心理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角和方法,主要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的学问。 2. 源流(阶段)

(1) 文化与人格学派 博厄斯 (Franz Boas 1856-1942)

观点:人的育儿方式,人后天所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同时也决定了这个族群。

(2) 哥伦比亚讲座派 (R.linton林顿, A Kandiner卡迪那, Kluckhohn克拉克洪) (3) 国民性研究 二战前后 《菊花与刀》

三个倾向 人类学倾向:被国民性作为文化性格理解,把文化同一性看做先决条件(玛格丽特米德 鲁思本尼迪克特),特点为研究国民性与文化的关系;社会学倾向:重点说明人格的类型,它具有的社会历史功能(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弗罗姆);统计学倾向:通过调查把握一个族群的人格,采用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倡导的,采用数据收集,把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一些结论(耶鲁大学怀廷夫妇1966 《六个文化—儿童养育之研究》《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被批评:学者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影响,过分注重幼年负面体验,负面结论较多;这种研究可不可以进行,对小社会可进行,对大规模文明社会无用】 (4) 心理人类学 1961 《心理人类学》

从心理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把握人的脉络的研究

研究内容:儿童的社会化(童年人类学):不同族群怎么养育孩子,人的成长,文化背景是什么,儿童的社会化需求;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不同民族、族群,对事物认知不同,对自我、时间、空间认知都有差异;文化与人格:文化与人格关系;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文化的关系 (5) 心理文化学 许烺光 心理文化学之父

二、源流和脉络

民族志

功能学派 传播学派 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X学派

文化心理

心理学派 跨文化 心理文化学 形体人类学 心理人类 X氏

ⅱ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

1. 世界上各种族群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而不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 2. 对社会和文化差别的认识

(1) 科技、经济:随着全球化进展,随着各个地区的人之间的交流的增多,文化之间的

差异会越来越小,最终区域同一 (美 《世界是平的》)

(2) 人类学家:世界多样性有消失的倾向不是好现象,保护文化多样性 3. 什么是文化

(1)古典文化定义(英 埃杜阿德比 泰勒):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

(2)(英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含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 4.泰勒和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大题包括以下层面 (1)物质层面:房屋、器皿、机械

(2)社会层面:社会组织、制度、政治、法律形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教育 (3)心智层面:科学、技术、知识;语言

(4)精神层面: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文学艺术、神话

ⅲ 文化与文明

1.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信息文明》(日 公文俊平):文化是隐藏在背后的“深层”因素,是社会成员几乎在无意识情况下学习、适应和传承下来的、人的行为诸方面的原理以及文明的设计原理的复合体,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 2. 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在文化设计原理作用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类有意识的产生出来的、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社会生活类型的复合体 3. 文明造物

物质造物 社会造物 观念造物

4. 文明及其文明的设计原理(文化),可以喻为生物的表现和遗传基因的关系

ⅳ 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

1. 普遍性原则

(1)含义: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都是一个种属,没有哪一个族群比其他族群进化程度更高。 2. 整体性原则 3. 相对性原则

ⅴ 心理文化研究方法和心理视角

1. 比较方法

(1) 对象:中国、美国、印度、日本

(2) 重要性是由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广泛存在于我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中 2. 心理视角

(1) 人是一个有认知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会思考、会选择,内心想法和外部行动并不总

是一致的复杂体

(2) 人心最难研究:人心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不具有形体性;人心既有客观性的一面,

也有主观性的一面,其涉及到人的情感、意志、信仰、人生观、审美观等带有较浓厚主观性的问题;人心受文化影响较大

(3) 宗教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4) 未来所有好的关于“人”的学问都离不开对和谐人际关系的与和谐心灵的关注,让

人更幸福快乐,因而也必然带有某种心理学和医学倾向

3. 人的心理机制

(1) 自然机制:包括心理的生理机制和心理的认识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等内容,主要通过

生物进化而形成,具有较大普同性,不同文化里的人的心理多具有相似的自然机制

(2) 文化机制:包括人的社会心理机制(如自我)和审美心理机制等内容,主要通过文

化的积淀而逐渐形成,具有较大差异性,不同文化孕育不同的文化心理机制

(3) 心理的自然机制和心理“事实”主要依靠科学心理学的路径寻求解决,而心理的文

化机制和心理的价值层面靠这种科学心理学的路径难以解决

Ⅲ 需要、情感与文化

ⅰ 需要的概念

1. 需要的三个层次

(1) 需要是一种缺乏状态

(2) 需要是由缺乏状态引起的主体自动平衡倾向 (3) 需要是伴随主体自动平衡倾向的择取倾向 2. 人的需要 (1) 生物性需要 (2) 社会性需要 3. 需要与本能

本能是由人的身体结构产生的能力,是一种反映书,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生物性】 4. 需要与欲望

(1) 需要是人的身体产生的一种缺乏状态;欲望是人的身体和外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一

种状态

(2) 需要诗一般的,抽象的;欲望则指向具体物 (3) 需要是隐性的;欲望是显性的

(4) 需要是容易满足的,也是应当满足的;欲望没有止境 5. 需要的种类(支配人类行为的15种基本欲望和价值取向)

好奇、食物、荣誉、拒绝、性、体育运动、秩序、独立、报复、社会交往、家庭、社会威望、厌恶、公民身份、权力 *马斯洛的五需要论

生理、安全、从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 *威廉 托马斯的四需要论

新鲜经验、安全感、反应、承认 *许烺光的三需要论

安全、社会交往、地位

ⅱ 情感性需要与安全需要

1. 人的情感需要

(1) 表达悲欢的需要 (2) 倾诉的需要 (3) 爱与被爱的需要

(4) 尊严的需要 (自尊、受人尊敬、成就感、荣誉感)

(5) 完善生命的需要 (提升生命质量:美感、和谐感、宁静感、满足感、“自我实现”某

些宗教体验等)

2. 人的需要的三个层次

(1) 生物性---延续自身的需要(食物、躲避危险)和延续种族的需要(性) (2) 社会性---安全、地位、社会交往(社会活动)

(3) 情感性---爱、新鲜经验、拒绝、自我实现(心理活动) 3. 安全需要

(1) 生物性安全 (2) 社会性安全 (3) 情感性安全

ⅲ 交往需要与地位需要

1. 社会交往

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流和互动,即社会关系 (1) 生物性交往:出生后来自保护者的爱抚,成年后没有爱情而只是以生育为目的的性活

动等

(2) 社会性交往: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般性交往 (3) 情感性交往:投入感情的关系 2. 中国人认为重要的五种情感性关系

夫妻 父子 兄弟 君臣 朋友 3. 地位

(1) 生物性地位:由性别、出生、血缘关系等决定的地位 (2) 社会性地位:表现为社会威望、荣誉、财产、权力和权威 (3) 情感性地位:来自亲密的家庭、朋友或同事中的评价

ⅳ 人的需要与文化的关系

1. 文化对人的需要的影响

(1) 欲望与文化

有的社会制约人的欲望规范及其严格,禁欲主义;有的较宽松,纵欲主义 (2) 对安全、交往、地位认识的不同 (3) 对社会性需要的评价不同

Ⅳ PSH原理与基本人际状态

ⅰ PSH模型的概念

1. 主流社会科学将人割裂,静态研究原因

(1)“整体人”无法进行科学分析,必须分割 (2)“人心”“情感”不易科学把握,忽视 (3)人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系统,是一个“场”,而“场”远没有确定性实体——一个人——容易科学把握

2.心理—社会均衡(Psycho-Social Homeostasis, PSH) 许烺光提出

(1) 第七层:潜意识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 哲学家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 第七层是“潜意识”(“无意识”)层,这是我们心理的最深层,一般意识不到 (2) 第六层是“前意识”层,能够意识到,但未形成清醒的意识

(3) 第五层:限表意识(意识中一部分能清醒意识到,但由于种种原因,表达受限)

害怕表达:担心报复、对自己不利

逃避:不愿意表达,如个人不愉快的童年经验 羞于表达:认为泄露这层意识很丢脸 想表达,但难用语言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语传 ” (4) 第四层:可表意识(意念 感觉 情感)

ⅱ 意识与外部世界的连接点

将人的意识分为限表意识和可表意识,是对人的“意识”认识的深化和细化 1. 区分限表意识和可表意识的意义

(1) 为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提供了分析空间,意识的可表或限表,不仅有个体的差异,

还受文化规定的影响

(2) 为分析情感控制的文化机制提供了空间 (5) 第三层: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

人:亲密之人——可以放下武装、彼此推心置腹、互相支持同情、帮助的同伴 物:心爱之物——心爱的收藏品、宠物

文化规范:执着之念——宗教信仰(回教徒禁吃猪肉)、贞操观念 *“生命包”

第三层存在着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

(6) 第二层(作用的社会和文化)与第三层最大的区别:感情的投注

人:公交车司机、售货员

物:烟灰缸、扇子、器皿、看门狗

文化规范:礼貌习俗、问候方式、交通规则、考试纪律

对于第二层,人们一般没有什么强烈的感觉,甚至一点感觉也没有,即使远离或失去,也不会造成情感上的困扰

ⅲ PSH模型与PSH原理

(7) 第一层:远离的社会与文化

对这一层的人、物不仅没有情感投注,而且没有用处,对实际生活既没有情感联系,也没有功能联系 (8) 第零层:外部世界

*异文化 外国

一般了解很少,无知或存在诸多错误

1. PSH原理

(1) 人的存在是一个由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互影响

的“场”

(2) 每个人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亲密的社会与文化”层,可称为人的“生命包” (3) 人与“亲密的社会与文化”层的关系大体处于一种动态的均衡之中,不均衡就会带

来某种心理紧张并力图恢复均衡。

(4) PSH模型有个体的差异,分析个体的生命包类型和均衡模式,可以调节和矫正人的

行为

(5) PSH模型有文化的差异。分析不同文化中的生命包类型和均衡模式,是了解文化差

异和文化变化的关键

卡尔 马克思(理解社会文化的简单道理):“人必须吃、喝、住、穿,然后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ⅳ 超意识、生命包、个人

1.弗洛伊德(理解社会文化的简单道理):“性趋力是包括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活动在内的各种各样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

2.PSH 原理也是简单的,人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互动的动态均衡“场”,(人的心理和文化两个方面把握人)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知识“人”这个“场”动态均衡过程的一部分。 3.对PSH理论的补充

(1)经过修订的PSH模型,成为一个由内而外、共分九层的人的“生存谱”。第四层以内诸层可称为“意识谱”,第三层及其以外诸层可称为“生活谱”,二者合起来称人的“生存谱” (2)生存谱可比作物理学中的光谱图,而每种类型的基本人际状态则可比作具有特定波长和频率的单色光,各种生存状态均可在该谱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并得到相应的描述。

(3)基本人际状态:是“人的系统”,是对人与人相互认知和交流系统的统称

ⅴ 间人、亚类型、人的维度、评价

1. 日本学者滨口惠俊提出“间人”概念指称与“个人”相对应的另一种基本人际状态 2. 第一种基本人际状态可称为“个人”

第二种基本人际状态可称为“间人” 3. 路易 杜蒙(法):《阶序人: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

3. 亲属集团与次级集团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许多社会的群体很难做这样的区分

4. 不同社会的次级群体特点不同,如美国政党与日本、中国的政党不同,造成这种差别的 主要原因是文化

同一种文化中有各类不同性质的次级群体,其构成方式、运作原理、集团内的人际关系 模式有相似之处

5.“器物”与“社会造物”不同,构成“器物”的基本元素是物质;构成“社会造物”的基本元素是人,人是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脉络中的 6.人与人之间几种重要的群体连带原理 (1)亲属原理 (2)契约原理 (3)阶序原理

ⅱ 次级集团的缔结原理与发展

1. 主要次级集团:许氏的假设

2. 主要次级集团的条件

(1) 必须有一定的代表性,即社会上必须有相当多的人参加这种集团 (2) 必须在历史上有较长的延续性 (3) 构成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4) 这种集团缔结的原则能够解释社会上其他集团的缔结及人际关系的特点 (5) 能够与社会亲属关系的特点相联系 3. 主要次级集团及其缔结原则

(1) 中国社会的最主要次级集团是宗族,缔结原则是亲属原理 (2) 美国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是自由结社(俱乐部),缔结原理是契约原理 (3) 印度教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是种姓,缔结原理是阶序原理 (4) 日本人的主要次级集团是家元,缔结原理是“缘-约”原理 4. 宗族为什么称为次级集团

5. 主要次级群体与亲属体系的关系

次级群体与文化的假设、亲属体系与文化的假设,这两个假设都是阐述人的心理、行为

与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论假设,是构成心理文化学的重要内容

6. 初级集团与基本人际状态的关系

ⅲ 中国宗族的概念与特点

中国的宗族与亲属原理 1. 中国宗族的特点 (1) 规模大

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白虎通义》 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白虎通义》

(2) 拥有成员的详细记录(族谱)

关于家谱的记录:中国的家谱共五万多种,国内三万种,海外二万种。上海图书馆

11700,近十万册;国家图书馆3006,台湾故宫博物院9970,美国犹他州家谱博物馆17099,美国国会图书馆500,日本东洋文库800.研究家谱的学问叫“谱牒学”。最新由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主持修订的孔氏家谱,共80册,把韩国、台湾以及海外的孔姓华人也包括进去 (3) 拥有共同的祭祖仪式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墓地 祠堂)共同财产(族田 义庄) (4) 拥有共同的行为规范(族规) (5) 领导职能和领导资格

(6) 拥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 宗族集团为个人提供的保障 (1) 宗教方面的保障 (2) 经济方面的保障 (3) 社会性保障

ⅳ 中国宗族的连带感与变迁

1. 中国宗族连带性的表现 (1) 对荣誉的共享

(2) 对责任和惩罚的分担

宗族的连带感,一方面是个人向上奋斗的重要心理动力;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连带对荣誉和责任的分担

宗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离开宗族集团的人,无论走多远,都有一种回归宗族集团的倾向

2. 中国文化、社会特点和宗族凝聚力之间的联系 伦人

伦人集团层面的特点为:按照亲属原理连接起来的家庭和宗族,成为人的亲密圈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宗族的变化

(1) 彻底的土地革命摧毁了宗族制度的物质基础

(2) 农业合作化以后建立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冲淡了宗族组织的作用

(3) 对阶级的强调和对旧制度、旧价值观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宗族意识 4. 当前中国宗族力量的表现

(1) 作为一种有形的社会制度形式,宗族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并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较大

的规范力量

(2)作为一种看不见的“深层结构”的宗族制度,仍深深影响着中国其他社会组织的构成方式以及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ⅴ 宗族在现代社会状态及影响

宗族连带原理及连带原理下人际关系的特点 1. 亲属原则的特点 (1) 自动性

(2) 血缘或拟血缘性 (3) 差序性

差序性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义务和权力大小不同。根据血缘关系远近来确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成都、义务大小的特点被称为差异性 2.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

(1) 中国人人与人的关系——分圈子 (2) 强调亲情——“拟亲属化”倾向性 (3) 交往上的零距离化倾向

交往上的零距离化倾向,相互依赖,理想的关系是“不分你我”,是一种不相互依赖

就不能合作的模式

过分热情失去了生意 厦门城隍庙管理者 (4) 强调直接接触而非条文化规则 提拔民谣

(5) “关系”和“人情”相互依赖 关系

《水浒传》中的人物关系 地震遗言 报恩思想毁才女

ⅶ 中国人际关系的影响和利弊

1. 中国人际关系模式的优缺点

ⅷ 美国次级集团的缔结

美国的社团与契约原理

亲属关系无法给个体提供恒久的保护机制,个人必须到亲属体系以外的地方寻求心理社会均衡

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不依赖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随着个体长大,个体斩断与亲属集团的联系,到亲属集团以外的地方寻求密切的联系,来满足对自己的安全、社交、地位的需求 在“成年人”的定义中本来就包含了切断亲属联系的内容 1. 美国缔结集团应符合以下条件

(1) 集团资格不是自动的,必须具有高度的选择意志

(2) 集团的规范不能影响个人的独立,人与人的关系不是相互依赖模式 (3) 集团中的每个人体必须是平等的

具有以上特点的集团就是以一种新的原则缔结的结社,而新的原则就是契约原则

通过缔结各种各样的俱乐部组织,达到控制他人或解救他人、追随他人(明星)或获得追随者、帮助他人或超越他人等,寻求亲密联系 社团又称“自由结社”,有时也称协会。在美国,还有一个含义更广的词指社团,即俱乐部 这里的社团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人为缔结起来的非亲属、非地域的自愿性团体,包括社交团体、企业、军队、教团、政党以及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 2. 法 夏尔 阿列克西 德 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 (1) 美国人的结社是自然形成的 (2) 美国人的结社是五花八门的 (3) 美国人每天都生活在各种社团中

(4) 美国社团的作用在于社会动员以及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目标 (5) 美国人运用结社的能力彻底而熟练

(6) 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人把结社看作是采取行动的唯一手段 3.“自由结社”的特点

(1)自愿性(自发的&非自发的、半自发的) 强调个人独立与自由的人拥有巨大的结社能力

由于血缘、地缘等传统联系对人的束缚降到最低,各种自由结社不仅数目更多且对个人生活影响更大

“自由结社”称为“极致个人”的最是集团之形式,这就是“极致个人主义者”同时也是高度“社团主义者”的原因 (2) 排他性

美国大多数俱乐部有排他性。许多是根据人种、民族、宗教、经济地位建立起来的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容貌和魅力也是重要因素。排他性源于对“成功”和“平等”的追求

(3) 竞争性

ⅸ 美国社团的特点

“自由石匠盟会”是一个已具400年以上历史的神秘的世界性组织

共济会的目标是主宰全世界——建立共济会理念(意识形态目标)支配下的世界新秩序,其目标是建立以共济会领导下的新千年世界帝国——“世界新秩序”。共济会精英有一个世界末日计划——准备有计划地清除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多余人口。而中国在他们清除垃圾人口的计划中首当其冲

骷髅会是美国一个秘密精英社团,每年吸收15名耶鲁大学三年级学生入会,成员包括许多美国政界、商界、教育界重要人物,包括三位总统及多位联邦大法官和大学校长

ⅹ 美国社团的契约原理及其影响

1. 以契约原理缔结的社团与美国人的心理社会均衡模式的关系

从心理文化方面来看,美国社会社团的发达与美国人亲属体系的构造特点以及与之相 联系的PSH模式相关

各种自由结社的缔结原则是“契约原则” 契约原则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连带方式,其特点是职能性与实用性、可计算性和高度的选择意志

2.在契约原则的影响下美国社会人际关系容易出现的若干倾向 由于契约原理的强势表达对人际关系产生了广泛影响,在这种影响下人际有关系的自愿性和选择性程度较高

(1) 人际有关系手段化

人与人缔结关系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交往本身不是目的 (2) 人际关系强调契约(规划)的重要性

(3) 人际关系的平等性

Ⅶ 交换:人与人的关系模式 ⅰ 交换的概念与五个命题

交换

一、理论与假设

1.交换的定义:狭义——物,在人与人之间除掠夺以外的流动过程

广义——人与人之间物质与信息的流动或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 克洛德 列维 斯特劳斯 法 结构主义人类创始人,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主要创始人

从心理学层面:交换是心理、社会均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构成基本人际状态的一个维度 2. 现代社会交换理论

GC霍曼斯&P布朗 美 代表人物,创始人 GC霍曼斯的五个命题

(1) 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

某一行动获得奖赏越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 获得奖赏越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

过去奖或罚,相同情况下,重复或不重复

(3) 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他越有可能重复同样行动 (4) 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团体)重复获得奖赏次数越多,这一奖赏对人(团体)

价值越小

(5) 攻击与赞同命题:个人行动没有得到期待奖赏或受到未预料惩罚时,产生愤怒

情绪,出现攻击性行为;

个人行动得到预期奖赏甚至超过期待,或没有受到预期惩罚时,高兴,赞同这种行为

霍曼斯将五个命题看作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要将五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

霍曼斯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

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对个人来说,投资的大小与利益的多少是基本上公平分布的 布劳 美 社会交换论代表 霍斯曼命题的缺陷

(1) 预设每个人都是自利的 (2) 忽视社会和文化变量 (3) 排除了情感因素

ⅱ 人类交换行为的发展

1. 马塞尔 莫斯对交换理论的贡献

马塞尔 莫斯 法 迪尔凯姆学术继承人 《论馈赠》 “夸富宴”

在莫斯所描绘的图景中,礼物作为一种社会一体化的纽带被呈现出来。礼物的交换是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社会结构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族群的内部,人们通过交换来巩固和建立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团结,愉快地接受礼物和及时的回报礼物被认为是族群内部成员所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规则 2. 后现代时期的交换理论:作为交往的交换

心理文化学对人类交换的看法,与莫斯关于“前现代”的交换理论以及最新的“后现代”交换理论相一致。他将交换看作是人交往的一种方式 “锚定”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以人为本的新经济,特别是其中的个性化生产和个性化定价实践,直接动摇着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基础 相对于交换价值,意义价值代表着人性的更高的感性的一面,这种新的交换原则的特点,是以意义价值相等为等价原则。意义价值相等时,交换价值可以不等 等意义交换在后现代经济中理解为交往。作为交往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 3. 交往和交换的区别

(1)交往是主体的交流,交换是客体的交流

(2)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表现为货物等价而感情不等价

作为交往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交往主体在交换中投注了情感,表现为情感等价,

货物可能不等价

商品交换是符号交换;一定要过滤掉人情等非货币化因素。价换主题评比一切非符号特征,只进行客体(产品 服务)的一般等价交换

交往交换是象征交换。是交换物所象征的意义,所以也是一种意义相等的交换 (3)语言交换特征

(4)对象

ⅲ 等意义交换

1. 等意义交换:交换中的价值转换 (1) 交易型交换

物物交换特点 卡尔 亨利希 马克思

美国人家庭关系受交易型交换影响 交易型交换对婚姻的影响

交易型交换对美国单惠型交换的影响 美国慈善事业的特点

ⅷ 阶序人的交换模式

单惠型交换:交换价值完全不等,一方单方面付出,一方单方面接受

最典型表现在人与神之间关系

人与人交换的平衡,是通过无所不包的超自然之“法”达到的

单惠型交换:一方不要求回报的付出,一方不考虑还报的接受 印度乞丐125:1 “白领乞丐” 印度腐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gg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