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课堂笔记
更新时间:2024-01-21 11: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医基础理论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学派: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刘河间) 寒凉学派 主火论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张从正(张子和) 攻下派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李东垣(李杲) 补土派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 “健脾养胃”、“甘温除热”——朱丹溪(朱震亨) 滋阴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降火” 明清以降: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
明·吴又可:著《温疫论》一书,首先提出了“戾气”学说。 清·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 清·吴鞠通:“三焦辨证”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
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概念:
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1
元气论的基本内容气是组成万物的本原(根本观点)弥散(无形)……聚则成形互化聚集(有形)……散则为气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气机——气的运动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变化气机是气化的前提,气化是气机的最终,气化的过程始终包含气机。气是自然感应现象的中介气也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气化理论和形气转化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精泛指气。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气的精粹部分,构成人类的本原。
气聚为精 精化为气 精气生神 神驭精气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属性划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阳 运
外上温明无功兴推温
动 向 升 热 亮 形 能 奋 动 煦
内
下
寒
晦
有
物
抑
凝
滋
阴 静
止 守 降 冷 暗 形 质 制 聚 润
左为阳(升),右为阴(降) 背为阳,腹为阴 功能属阳,物质为阴 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2
对立: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2、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
互用: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3、阴阳交感互藏
交感:是指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相互发生作用。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4、阴阳消长: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5、阴阳转化:阴与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细目三:阴阳常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A、阴阳偏胜(盛)
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出
阳偏胜 阳胜则阴病——口渴、尿短赤
阴胜则寒——实寒、畏寒肢冷
阴偏盛
阴生则阳病——溲稀便溏 B、阴阳偏胜
阴偏衰:阴虚则热——虚热、低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阳偏衰:阳虚则寒——虚寒、畏寒肢冷、面色晄白、溲清稀便溏
C、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阴虚导致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阳损及阴:阳虚导致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A、诊法分阴阳:望、闻、问、切
面红:热证——阳 数、实、滑——阳 发热口渴,热证—阳
望面色 切脉 问寒热
面白:寒证——阴 迟、虚、涩——阴 畏寒口不渴,寒证—阴 B、辨证分阴阳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阳:表、实、热
两纲六要 阴:里、虚、寒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3
A、确立治则治法
a.阴阳偏胜的治则治法——“实者泻之,损其有余”
阳胜则热——实热:清泻实热 阴胜则寒——实寒:祛散实寒 b.阴阳偏衰的治则治法——“虚则补之,补其不足”
阴虚则热——虚热:补阴(以抑阳) 阳虚则寒——虚寒:补阳(以抑阴) B、归纳药物的性能
温、热——阳 辛、甘(淡)——阳
四气分阴阳 五味分阴阳
寒、凉——阴 酸、苦、咸——阴
升、浮——阳
升降浮沉分阴阳
沉、降——阴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学说。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升发、柔和、调达、舒畅——肝主疏泄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心阳温运血脉
土爰稼穑:生长、化育、承载——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金曰从革:清肃敛降——肺主肃降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肾主水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取象比类——类比
推演络绎——类推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 a五行相生:
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资生和促进作用。 次序:木—火—土—金—水—木 b五行相克:
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和削弱作用。 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2、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
概念:通过五行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3、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
相乘概念: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相乘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相侮概念: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相侮次序:木—金—火—水—土—木 4、五行的母子相及
A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4
B 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等几个方面。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确定五脏病变部位;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指导脏腑用药;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则治法;指导针灸取穴;指导情志疾病治疗。
第五单元 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 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肺主气;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 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 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气与血的方面。
生 肺主气,吸入清气,生成宗气,助心行血。 理 心主血脉,推动血行,有利于肺气的输布。
病 肺气虚——宗气生成不足——心血瘀阻(心力衰竭:端坐呼吸) 理 心血运行不畅——肺气输布不利:气喘,胸闷。 2、心与脾的关系: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生 心主血脉,心阳温运脾土。 理 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 心血亏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理 脾失健运:纳呆、腹胀、便溏、倦怠无力。 3、心与肝的关系:血液和情志方面。
生 血液: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肝血养心血。 理 情志: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病 心肝血虚:心悸、失眠、两目干涩,肢体乏力。 理 心肝火旺:心烦、失眠、急躁易怒。
4、心与肾的关系:阴阳相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生 心阳在上,下行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 理 肾阴在下,上行以抑心阳,使心火不亢。
5
病 心肾阴虚(水亏火旺):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多梦遗精。 理 心肾阳虚(水气凌心):心悸、肢冷、水肿、尿少。 5、肺与脾的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 宗气的生成:肺吸入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 理 水液代谢: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病 肺脾气虚:咳喘无力,腹胀,纳呆,便溏。
理 水液障碍:痰饮水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6、肺与肝的关系:气的升降和平衡方面 生 肺主肃降,防止肝气亢逆。 理 肺主升发,防止肺气过于寒降。 病 肝火犯肺:胁痛,咯痰带血。 理 肺病及肝:胁肋胀痛,急躁易怒。 7、肺与肾的关系:呼吸和水液方面
呼吸:肺主呼吸,肾主纳气。
生理 水液:肺主通调水道。
金水相生:肺肾之阴相互促进。 肺肾气虚(肾不纳气):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
病理 水液障碍:痰饮,水肿。
肺肾阴虚: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咯痰带血。(百合固金汤) 8、肝与脾的关系:消化和血液运行方面
生 消化:脾主运化,肝主疏泄促进脾的运化。
理 血液:脾主统血,肝主藏血,共同维持血液运行。 病 肝脾不和(木旺乘土):胁痛、腹胀、纳呆、便溏。 理 脾病及肝(土壅侮木):胁肋胀痛、口苦、黄疸。 9、肝与肾的关系: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藏泻互用,“乙癸同源” 生 精血同源:肾精养肝血,肝血充肾精,精血互生。 理 藏泻互用:肾主封藏,肝主疏泄。 病理:肝肾阳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滋水涵木) 10、脾与肾的关系:先后天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 先后天:肾阳温脾阳,促进脾的运化,脾运化水谷精微弃养肾精。 理 水液代谢: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 病 脾肾阳虚:下利清谷,五更泄泻。 理 水液代谢障碍:痰饮水肿。
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五时的关系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3、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液为涎。 4、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5、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第六单元 六腑
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的生理功能:(1)贮藏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调节情志。 2、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2)主腐熟水谷。
6
生理特性:(1)胃气通降。 (2)喜润恶燥。 3、小肠的生理功能:(1)主受盛与化物受盛。 (2)泌别清浊。 4、大肠的生理功能:(1)主传化糟粕。 (2)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 5、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 6、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 生理功能:(1)通行诸气。(2)运行水液。
“上焦如雾”——水谷精微的布散。
生理特点: “中焦如沤”——饮食水谷的消化。
“下焦如渎”——饮食糟粕的排泄。
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
1、心与小肠的关系:手少阴心经与手太肠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于小肠,相为表里。 生 心主血脉,将气血输送于小肠。 理 小肠分别清浊,清者可转化为心血。
病 心火炽盛: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甚或尿血。 理 小肠实热:心烦,尿赤,口舌生疮。
2、肺与大肠的关系:大肠与肺由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生 肺主肃降,助大肠传导糟粕下行。
理 大肠传导,腑气通畅,有利于肺气的下降。
病 肺失清肃:大肠失润,传导失常,大便干结难下。 理 大肠腑气不通:胸闷,咳嗽,呼吸困难。
3、脾与胃的关系:同居中焦,由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互为表里。脾与胃在
五行中皆属土:胃为阳明燥土,属阳;脾为太阴湿土,属阴。
生 脾主运化,脾气以升为顺,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 理 胃主受纳,胃气以降为和,胃为阳土,喜湿而恶燥。 病 脾失健运:纳呆,腹胀,便溏。
理 胃失和降: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4、肝与胆的关系:肝与胆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属络,互为表里。
肝主疏泄,胆汁生成,排泄正常。
消化方面
生理 胆汁可涵敛肝阳,有利于肝的疏泄。
精神情志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胆主决断,与人之勇怯有关。 病 肝失疏泄,胆汁排泄障碍:口苦,纳呆,腹胀,胁助胀痛,黄疸。 理 肝胆病变,情志异常:多疑善虑,胆小易惊。
5、肾与膀胱的关系:膀胱与肾由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生理:肾主摄纳,司膀胱开合。
病 肾失摄纳,膀胱开合无度:尿频,小便清长,遗尿。 理 肾阳虚衰,气化不利:小便不利,癃闭。 第七单元 奇恒之腑 细目一:脑
1、脑的生理功能:(1)主宰生命活动。(2)主司精神活动。(3)主司感觉运动。
2、脑与五脏的关系:五脏六腑之精充盛,充养肾精,则肾精充盈。肾精充盈,则脑髓充满
故脑能正常发挥其各种生理机能。
细目二:女子胞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1)主持月经。(2)孕育胎儿。
7
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肾中精气的作用;
(2)心、肝、脾三脏的作用; (3)冲任二脉的作用;
第八单元 气、血、津液
细目一:气
1、人体之气的概念: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2、人体之气的生成: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肾精所化之气。 3、人体之气的运动:气的运动——气机 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a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着人的呼吸,推动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推动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维持人的整个生命活动。
b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4、人体之气的功能:
(1)推动 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
作用 肾气推动人的生长发育。 (2)温煦 卫气温阳皮毛脏腑。
作用 阳气温通血脉,温化水液。 (3)防御作用
脾气固摄血液,固摄脏器。 (4)固摄作用 肺气,胃气固摄汗液。 肾气固摄尿液。
(5)气化 广义: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 作用 狭义:特指水液代谢的过程。
(6)营养作用:水谷精微之气营养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5、人体之气的分类: (1)元气(原气 真气)
肾中精气所化生 激发推动生长发育
组成与分布 主要功能
通过三焦布达全身 激发推动生命活动 (2)宗气(大气 胸中之气)
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组成与分布
伏于胸中上至喉咙,下蓄丹田,贯注于心肺经脉。 贯心脉以行气血,出喉咙以司呼吸。 主要功能
为全身的动力,与言、听、视、动等均有关。 (3)营气(荣气)
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清者为营” 组成与分布
与血液共行于经络之中——“营行脉中” 生理功能:营养全身 化生血液 (4)卫气
水谷精微中的强悍部分——“浊者为卫” 组成与分布 8
行于脉外,布达全身——“卫行脉外”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 生理功能 温养脏腑,皮毛。 调节汗孔开合。 细目二:血
1、血的基本概念:指运行在经脉内,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 2、血的生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营气化血、津液化血、精血互生。 3、血的功能:
(1)营养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2)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4、血的运行:血的运行和五脏有关,与心、肝、脾关系密切,与心关第最为密切。 心主血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肺朝百脉。 细目三:津液
1、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2、津液的代谢:与五脏六腑均有关,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肺主通调水道 脾主运化水液 肾主水
肝主疏泄 促进水液代谢 膀胱贮尿 排尿
大肠为水液代谢的通道
3、津液的功能:滋养脏腑、皮毛;化生血液;滑利关节;补益脑髓; 细目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能 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之气
生血 血液的生成依赖于气化
意义:血虚——补血为主,兼宜补气。
(2)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 意义:瘀血——活血化瘀,兼宜调气(或补气、行气) (3)气能摄血:脾气统摄血液在经脉内运行。
意义:气虚——气不摄血:便血、尿血、崩漏——治以补气摄血。 (4)血为 血为气的物质基础
气母 血为气的载体 2、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能 津液来源于水谷精气
生津 津液的生成来自于气化
(2)气能行津:津液的运行也依赖于气的推动。 (3)气能摄津
(4)津能载气:津液也是气的载体。
意义:汗出过多——大汗亡阳 气随津脱
吐泄太过——阳气暴脱 “吐血之余,定无完气” 3、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血汗同源。 理论意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
失血过多者慎用发汗的方法,汗出过多者慎用温燥活血之方,以防止进一步损伤津液。
9
第九单元 经络
细目一:经络学说
1、经络的基本概念:指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的系统。 2、经络系统的组成:(附图1)
经络系统简表 图1
手太阴肺经 手三阴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正经) 足太阴脾经 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的关系。 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经脉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
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
联系的作用。
别络——十二经脉及任、督各分出一支别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支,有加强 络 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外连 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连属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部分
内属——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所属络者。 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与手三阳经交会。 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与足三阳经交会。 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与足三阴经交会。
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和胸部,在胸部内脏与手三阴经交会。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
10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阳明经:面部、额部(前) (1)头面部 少阳经:头侧部(中)
太阳经:面颊、头顶、头后(后)
(2)四肢部的分布: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
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上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3)躯干部:手三阴——腋下 手三阳——肩胛 足三阴——胸腹部 足阳明——胸腹部(前)
足三阳 足少阳——身侧(中)
足太阳——背部(后)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循行于四肢部的阴阳表里两极,内外相对称。
循行于内脏的阴阳表里两极,相属络。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表 表 里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阳三信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阴心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P 162) 细目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特点: (1)分布没有十二经规则
(2)一般与脏腑无直接属络关系 (3)一般无表里配属关系 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2)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与奇恒之腑以及肾脏。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维脉的基本功能: 督脉功能:“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 任脉功能:“阴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阴经”;主胞胎——女子胞胎儿的孕育。 冲脉功能:“十二经之海”,调节十二经气血;冲为血海,女子胞月经的排泄。 带脉功能:约束纵行的经脉;主女子带下。 跷脉功能:主司下肢运动;司眼睑开合; 维脉功能:维系全身经脉。 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经别的概念:十二经别,指别行的经脉,是十二经脉最重要的支脉。 2、别络的概念:十五别络,指从经脉分出的最重要的络脉。
3、经筋的概念: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又称十二经筋。 4、皮部的概念:指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
11
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 (2)输送气血,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3)感应传导作用。 (4)调节平衡作用。 2、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 (2)指导临床诊断; (3)指导疾病治疗;
第十单元 病因
细目一:六淫
1、六淫的概念: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淫:太过,侵犯)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3、风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4、寒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5、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3)暑多挟湿。 6、湿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7、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8、火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2)火热易扰心神。
12
(3)火热易伤津耗气。 (4)火热易生风动血。 (5)火邪易致疮痈。 细目二:疠气
1、疠气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2、疠气的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细目三:七情内伤
1、七情的基本概念:喜、怒、忧、思、悲、恐、惊。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五脏。(2)影响脏腑气机。 细目四: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2、饮食不洁:胃肠疾病、寄生虫
3、饮食偏嗜:多食某,损伤所克之脏之五体。味过于某,一般先伤本脏,继伤所克之脏。 细目五:劳逸失度
1、过度劳累: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度安逸: 细目六:痰饮
1、痰饮的概念: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清稀者为饮,较稠厚者为痰
痰与饮的区别 得阳气煎熬则为痰 痰热而饮寒
得阴气凝聚则为饮 2、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心神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细目七:瘀血
1、瘀血的概念:指血液运行障碍或离经之血未散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2、瘀血的形成:
(1)气 心气虚——心血瘀阻
虚 脾气虚——脾不统血,离经不散:发斑 (2)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3)血 寒凝血滞,气血不通——瘀血。
寒 寒主收引,经脉拘挛。 (4)血 血热津伤,血液粘稠。 热 热迫血妄行,离经不散。
(5)外伤血瘀:跌打损伤可以损伤经脉导致瘀血。 3、瘀血的致病特点:(1)疼痛 (2)肿块 (3)出血 (4)色紫黯
(5)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细目八:结石
1、结石的概念: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2、结石的致病特点:(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13
第十一单元 发病
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正气: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和抗病康复能力。
邪气:是疾病发生的内因,一般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环境与发病:气候、地域、生活工作环境、社会环境 2、体质与发病 3、精神状态与发病 细目三:发病类型 1、感邪即发(卒发):感邪后立即发病,发病迅速。 2、徐发:感邪后缓慢发病。
3、伏而后发:感邪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4、继发: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5、合病与并病:合病,是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并病,是指感邪
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
6、复发: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
作的一种发病形式。
第十二单元 病机
细目一: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实:邪气盛则实,以邪气盛为主的病理变化。邪气盛,正气相对不虚,邪正斗争剧烈,机能亢奋有余,病理产物蓄积。实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或内伤病出现了病理产物。 虚:精气夺则虚,以正气虚为主的病理变化。正气虚,邪气也不盛,脏腑功能低下。虚证多见于外感病后期,和各种内伤杂病中的慢性消耗性的疾病。 (2)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包括 虚中夹实与实中
夹虚。
虚实转化,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
转虚或由因虚致实的变化。包括 由实转虚与由虚转实。
虚实真假,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见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符的假
象,主要有真实假虚和真虚假实两种情况。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盛则邪退——好转 (2)邪盛则正衰——恶化 (3)正虚则邪恋——慢性迁延 (4)邪去而正衰——病后恢复期 (5)邪盛而正亡——死亡 细目二:阴阳失调 1、阴阳偏盛
(1)阳偏盛:阳气偏胜,机能亢奋的实热性病理变化。
14
感受温热邪气 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 寒邪入里化热 阳偏胜
情志化火 阳胜则阴病:口喝、尿短赤 (2)阴偏盛:阴气偏胜,机能障碍的实寒性病理变化。
感受阴寒邪气 阴胜则寒——实寒:畏寒肢冷,脘腹冷痛。 阴偏胜
过食生冷 阴胜则阳病——面色晄白,溲清便溏。 2、阴阳偏衰
阳偏衰:阳气偏衰,机能减退的虚寒性病理变化。
先天不足 阳虚则寒——虚寒:面色晄白,溲清便溏 后天失养 阳偏衰
久病耗伤 以脾肾阳虚为主:腰膝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 阴偏衰:阴气偏衰,阴虚阳亢的虚热性病理变化。
燥热伤阴 阴虚则热——虚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情志化火伤阴 阴偏衰 久病伤阴 以肝肾阴虚为主,心肺阴虚亦可 3、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阴虚导致了阳虚,形成了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阴虚为主: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兼有阳虚之象:溲清便溏。
阳损及阴:阳虚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阳虚为主:面色晄白,溲清便溏,畏寒肢冷。 兼有阴虚之象:口干舌燥,舌红少苔 4、阴阳格拒
阴盛格阳:阴寒盛极于内,格拒阳气浮越于外的真寒假热性病理变化。 阴盛于内——内真寒:四肢厥冷
格阳于外——外假热:身热(欲衣被),面热(戴阳),口渴(不欲饮) 阳盛格阳:阳气盛极于内,格拒阴气浮越于外的真热假寒性病理变化。 阳盛于内——内真热:身大热,口渴。
格阴于外——外假寒:四肢厥冷(不欲衣被),脉伏沉数有力。 5、阴阳亡失
亡阳:阳气突然大量亡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邪气过盛
汗、吐、泻太过 阳气亡失: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手足厥冷,脉微欲绝。 失血太多
亡阴:阴气突然大量亡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邪热过盛
吐泻太过 阴气亡失:汗热而粘,意识模糊,脉躁急无力。 失血过多 细目三:气血失常 1、气的失常
(1)气虚:气的虚损不足,脏腑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先天不足 脏腑功能减退:倦怠乏力,自汗气短。 后天失养 气 血行不利:瘀血
15
劳倦过度 虚 水液障碍:痰饮,水肿。 久病耗伤 (2)气机失调
a气滞:气机阻滞不畅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气血不畅:局部胀满疼痛 气滞 血行不利:瘀血
瘀血、痰食阻滞 水液代谢障碍:痰饮。
b气逆: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肝气亢逆:面红、目赤、头胀头痛、急躁易怒 痰浊阻滞 气逆 肺气上逆:气喘、胸闷
饮食不节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c气陷:气机不升反而下陷的病理变化。
清气不升,清窍和全身失养:眩晕、倦怠。 中气下陷:内脏下垂
d气闭:气机突然闭阻不通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邪热过盛 气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双拳紧握。 触冒秽浊之气
e气脱:阳气突然大量脱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邪气过盛
汗吐泻太过 气脱: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手足厥冷,脉微欲绝。 失血过多 2、血的失常
(1)血虚:血液虚亏,营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生血不足 心血亏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失血过多 血虚 血不养目: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甚至夜盲。 久病耗伤 肝血亏虚 血不养筋:肢体麻木,震颤,甚至动风。 血海空虚:女子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2)血瘀:血液瘀阻不畅的病理变化。
(3)血热:血分有热,迫血妄行的病理变化。 邪热入血 血 血分有热:发热夜甚
情志化火 热 热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发斑等。 3、气血关系失调:
(1)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2)气虚血瘀: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3)气不摄血: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
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4)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形成气血
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5)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不足:津液亏虚,滋养功能减弱的病理变化。
燥热伤津 津亏:口燥咽干,皮肤干燥,小便短赤,甚则目陷,瘰疠, 情志化火伤津 津液不足 抽搐。
16
久病耗伤津液 液脱:面容枯槁,形瘦肉脱。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疾病过程中,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变化。 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津停气阻:津液停积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变化。
(2)气随液脱:津液突然大量流失,阳气暴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3)津枯血燥:津液枯竭,导致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 (4)津亏血瘀:津液亏虚导致血行瘀阻的病理变化。 细目五: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指疾病过程中,阳气亢逆变动所形成的病理变化。 (1)热极生风:邪热亢盛,耗伤肝阴肝血——筋脉失养。 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高热,神昏,谵语。 (2)肝阳化风:瞤
情志内伤 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筋惕肉瞤
久病耗损 肢麻震颤,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3)阴虚风动:
热病后期 阴液虚亏——筋脉失养 筋挛肉瞤
久病耗损 手足蠕动、潮热、盗潮汗 (4)血虚风动
生血不足 筋肉跳动 失血过多 血液虚亏——筋脉失养
久病耗伤 肢体麻木,手足拘挛 (5)血燥生风:津枯血燥,肌肤失养的病理变化。 生血不足
久病耗损 津枯血燥——肌肤失养:皮肤干燥,肌肤甲错,瘙痒,皮屑。 瘀血内结
2、寒从中生:疾病过程中或阴盛或阳虚所导致的寒性病理变化。 3、湿浊内生:疾病过程中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变化。 4、津伤化燥:疾病过程中津液虚亏,滋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5、火热内生:疾病过程中或阳盛或阴虚所导致的热性病理变化。
阳气有余化火 心火上炎: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邪郁化火 火热 胃火上炎:牙龈肿痛,齿衄,口臭喜冷。
情志化火 内生 肝火上炎: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暴鸣暴聋。 阴虚火旺 细目六:疾病传变 1、疾病传变的形成: 2、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体质因素; (2)病邪因素; (3)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4)生活因素;
第十三单元 防治原则
细目一:预防 1、未病先防: (1)提高正气
shùn
17
a 调养形体,起居有常。 b 加强锻炼
c 调摄精神 d 药物预防及免疫 (2)防止病邪的侵害 2、既病防变:
(1)早期诊治 (2)控制传变 细目二:治则 1、正治与反治 正治(逆治):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法则。 寒则热之 虚则补之 热则寒之 实则泻之 反治(从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法则。 寒因寒用:(真热)假寒用寒凉药。 热因热用:(真寒)假热证用温热药。 塞因塞用:(真虚)假实证用补益药,如脾虚——腹胀:治以分健脾利气。
通因通用:有通泻症状的实证用通泻药,如瘀血——崩漏:治以活血(以上血)。2、治标与治本:(1)缓则治标;(2)急则治本;(3)标本兼治; 3、扶正与祛邪:
扶正:即扶助正气,虚则补之。适用于虚证。 祛邪:即祛除邪气,实则泻之。适用于实证。 扶正与祛邪之间的关系:(1)扶正的目的在于祛徐邪气。
(2)祛邪的目的在于保护和恢复人体正气。 扶正与祛邪的运用原则: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 4、调整阴阳
(1)损其有余:适用于阴阳偏胜,即实则泻之。 阳胜则热——实热:清泻实热。 阴胜则寒——实寒:祛散实寒。
(2)补其不足:适用阴阳偏衰,即虚则补之。 阴虚则热——虚热:补阴(以抑阳) 阳虚则寒——虚寒:补阳(以抑阴) 5、调理气血
血虚:补血为主,兼以补气——气能生血 血瘀:活血化瘀,兼以调气。
出血:止血为主,兼以固气——气能摄血 气脱(气随血脱):止血以固气——血为气之母 6、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 (2)因地制宜; (3)因人制宜;
18
正在阅读:
中医基础理论 课堂笔记01-21
中国水利文化笔记04-04
可扩展动态重配置的新型FPGA平台设计03-22
父母教会了我作文400字07-04
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08-16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问题-2019年教育文档12-26
员工考取证书及证书津贴支付管理办法03-21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讨论后教案06-1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课堂笔记
- 基础理论
- 中医
- 云客服2017最新题库
- 新泰莲花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 康复治疗师考试试题及答案1
- 水分对磷酸铁锂的影响
-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 摄像机参数
- 生涯规划教案
- 2018年开大宪法学形考任务答案答案--电大专科形考答案
- 生物必修二1-4章检测题
- 机动车辆保险合同
- 就业困境下的大学生心理需求及应对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附教学反思)
- 小学音乐人音版 二年级上册 1问声好《演唱 小麻雀》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
- 甲级单位编制新焊件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可研+贷款+用地+2013案例)设计方案
- 青海高原一株柳 评课稿
- 新概念青少版1A 语法知识总结
- 重庆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201111209(发送) - 图文
-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地下室顶板无梁楼盖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