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修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09-19 02:24: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2015年修订)

一、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类别: 必修

学 时: 54 (课堂教学36学时 实践教学18课时) 学 分: 3

二、课程目的、任务和要求

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是从整体上来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求学生要掌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实际问题,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三、本课程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本门课程任课教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做到 “三个结合”:第一,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二,结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最新理论成就进行教学;第三,结合学生的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信度。

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是运用到以下的十种教学方法:第一、讲授法;第二,

1

互动式教学法;第三问题教学法;第四,讨论式教学;第五,案例教学法;第六,情感教学法;第七,专题教学法;第八,研究式教学法;第九,多媒体教学法;第十,心理咨询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这些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本门课程教学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授课年限和学时安排

学院教务处统一规定本课程的开设时间是各本科专业大二的下学期,即第四学期,周课堂教学学时数为2,总课堂教学学时数为36。 五、课程内容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主要内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从内容上讲有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决定的。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所决定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性所决定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严格的科学性所决定的。

4、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和现实意义,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

2

义,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重点: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三)、难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四)、教学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五)计划学时:4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一)、主要内容 1、物质世界和实践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自规律和社会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 (二)、重点:

1、物质的根本属性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核心内容 4、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 (三)、难点:

1、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

3

2、辨证思维方法 (四)、教学要求:

1、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把握世界的本质及自然、社会、人类统一的基础。

2、认识世界的存在状态及发展规律。 (五)计划学时:6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主要内容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二)、重点: 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三)、难点:

1、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四)、教学要求:

1、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重要意义; 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五)计划学时: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主要内容

4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二)、重点:

1、唯物史观产生的重大意义; 2、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形态; 3、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三)、难点: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四)、教学要求:

1、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形态,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理解唯物史观产生的重大意义;

3、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五)计划学时:6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主要内容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g8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