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

更新时间:2023-09-16 10:58: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治疗“八法”谈治病当以脾胃为本

【摘要】本文谨承东垣先生“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从治疗“八法”的代表方剂中探析治病重视脾胃的依据,以明晰仲景、东垣、叶桂等医家对脾胃学说的运用与发展,从而坚定自己继承并弘扬脾胃学说的信念。 【关键字】治疗;“八法”;脾胃 观阅东垣先生之《脾胃论》,不禁感叹其思想之独特,观点之新颖。虽《内经》、仲景之说亦无处不强调脾胃为本,而独东垣先生,发掘其妙,独树一帜地形成了脾胃学派,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对临床各科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程钟龄有言:“论病之源,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而论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故笔者试图从“八法”中初探治病当以脾胃为本的思想。 1、汗法

仲景在发汗祛邪时犹注重滋化源,如其群方之冠桂枝汤。方中桂枝为君,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但观其性能,桂枝辛甘,“辛能发散卫阳,甘能入中健胃。其色赤又能入心化火生土,从而既补了中土,又补了化源,增强了祛邪的能力” 【2】此外,因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源,方中用姜枣草以调补中州。全方补脾合胃,调和营卫阴阳,无论外感内伤,只要抓住营卫不和之机,皆能以此方取效。故成无己说:“桂枝同姜枣,不特专于宣散,以脾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着也。” 【3】

此外,仲景极其重视桂枝汤的药后调护之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4】一方面,热稀粥之温性助药力以祛寒邪,另一方面,更是注重热稀粥益胃之功。药后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4】,以防损伤胃气,降低抗邪外出之力。故无论桂枝汤之组成,还是其相关调护禁忌,都体现了重视胃气的思想。因此,临床使用汗法时,一定要重视脾胃,因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顾护脾胃,才能使汗出有源。 2、和法 和者,“和解”、“调和”也,小柴胡汤是其代表方剂之一。方中柴胡苦平,透少阳半表之邪;黄芩苦寒,清少阳半里之热;半夏生姜降逆止呕。而方中人参、大枣、甘草何以为用?曰:“益气和中,扶正祛邪也。”或问:“少阳之为病,何以大补中州?”盖《伤寒论》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 【4】由此观之,邪犯少阳的病因病机是气血虚弱之人,营卫失和,卫气不固,邪气乘虚而入,与正气相搏于胁下。固治疗时,疏解清热之法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其正气的回复,从而鼓邪外出,使其“蒸蒸而振”【4】,汗出而解。“蒸蒸而振之病机为何?正气复得以奋起发热也”。【5】故徐灵胎曰:“不知小柴胡之力,全在人参也。”【6】

小柴胡汤仅为和解少阳之代表,因少阳木火为病,实由阳明阴液损伤所致。故治疗时注重调补脾胃,使土气得复则金水得生,进而木火得制。此外,和解之法还包括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二者皆重视调补脾胃,以和他脏也。 3、下法

仲景在治疗饮停胸胁时所用的十枣汤,方中芫花、甘遂、大戟药性峻猛,各有专攻,对经隧脏腑胸胁积水皆能攻逐,但由于三药峻猛有毒,易伤正气,故将三药捣而为散,以缓其药力。且用大枣煎汤送服,一方面培土制水,邪正兼顾,一方面益气护胃,减少药后反应。十枣非君非汤剂,而以其命名,可见仲景对方中大枣之重视。另一方面,以此命名,也意在警醒后人不忘顾护后天之本。且此

方用法中提到“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4】,其用意不言而喻。

对于下法,仲景还分别征对不同的病症,创立了大、小、调胃三承气汤。临床若不分轻重,使用不当,极易伤阳败胃。且下法大多中病即止,不可久服,皆因顾及脾胃之本。 4、消法

消法是使气、血、痰、水、食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针对不同的病症治疗时,都可以通过调理脾胃而加强其治疗效果。如行气解郁的越鞠丸,丹溪立方原意:“凡郁皆在中焦。”其治重在调中焦而升降气机。【7】又如,缓消癥块的桂枝茯苓丸,佐以茯苓健脾益胃,扶助正气以消瘀;涤痰开窍的涤痰汤,在使用各种化痰药的同时,配伍人参补益脾气,以截痰源。此外,各类消食导滞的方皆以调节脾胃为主,使胃之受纳、脾之运化功能得复而消除病症。可见,消法的运用也不同程度地重视了脾胃。

叶天士【8】曾用温中消积之法,治疗食伤脾胃,邪气留止所成左胁积聚。“病因食物不节,其受病在脾胃。急成形象在左胁之旁,是五积六聚。喜暖恶寒,阳气久伤,温剂必佐宣通,食物宜慎。”方用草果、荜拨、鸡内金、砂仁壳、厚朴、广皮、阿魏。捣丸。此案形象在左胁而不治肝,脾胃为受病之因故也。脾胃温,寒湿除,气机畅,则积聚可消。 5、吐法

关于吐法,历代方剂较少。如今,随着各种高效的现代医学技术引进,中医吐法的运用更是少之又少。在此,仅简单的分析吐法与脾胃之间的关系。

以瓜蒂散【4】为代表的涌吐剂,皆重视保护胃气。在瓜蒂散中,瓜蒂味苦,善于涌吐痰涎宿食;赤小豆味酸平,能祛湿除烦满。二药酸苦涌泄,催吐之力强。但此方是加豆豉煎汤调服,以安中护胃。观所有涌吐之剂,皆以吐为度,不必尽剂,盖因保护胃气,以固后天之本也。 6、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7】热邪最易耗气伤阴。故清热剂中常配伍益气生津之品,不可苦寒直折。如治气分热盛的白虎汤,在用石膏清肺胃之热时,配以知母滋阴润燥。更用粳米甘草益胃生津,以防大寒伤中。白虎加人参汤中就更有保护胃气的作用了。此外,清心经火热的导赤散和清肝经实火、湿热的龙胆泻肝汤等,皆配伍甘草,使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7】总之,在使用清法时,应注重脾胃之气的保护,以免苦寒折中,变生他证。 7、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7】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之别。其中,温中祛寒之方固然是以温补脾阳为主。回阳救逆之方亦重视中焦之阳,如四逆汤中,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7】且炙甘草作用之一亦为益气补中,此方心肾阳衰之寒厥,却亦不忘温中健脾。此外,温经散寒之当归四逆汤亦以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故临床用温阳之法时,皆可适当添加温补中州之品,脾阳升,行春夏之令,则诸阳亦升。 8、补法

李东垣在《脾胃论》【9】中说道:“元气之所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李氏治病尤重脾胃。其创立的甘温除热之思想,把补中

益气之法运用得巧妙之至。“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9】临床见此证,若不辨之,则多以解表退热之剂,此虚其虚也。而东垣明辨其病机为脾胃气虚,阴火上冲,故“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9】

泛谈之,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补气血者,益加健脾益胃之品,使源泉得固,则生化无穷;补阳者,不忘生发脾阳,使脾上行春夏之令,滋养周身,以助诸阳之复;滋阴者,顾护脾胃之阴液,借其升降之运,以布阴津于周身。正所谓:“人赖天阳之气以生,而此阳气须并与脾胃;人赖地阴之气以长,而此阴气须化于脾胃;人赖阴津之奉以寿,而此阴津必源于脾胃;人赖营气之充以养,而此营气必统于脾胃。”【9】 9、结语

《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10】词亦有“本质”“本源”之类。于人身而言,本者,不外先天之本及后天之本也。人得先天之精以赋,元气充盈,养身与形,则生长壮老,以从其律。若元气亏损,则诸病由生。而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盛则元气充,脾胃衰则诸气损。故临床治疗时,应不忘诸虚之本。宜用健脾益气之法,合以对证祛邪之力,邪正兼顾,则百病已矣。

即使撇开病因病机之言,浅显而谈,“胃者,水谷之海”【10】,治病所服之药,皆先入胃中,经过胃之受纳,脾之运化,才得以将药输布至相应部位以发挥作用。若脾胃本虚,所服之药就算完全对证,亦不能得以充分利用。故笔者认为,临证皆当重视脾胃之本,以辨百病之生。脾胃学说理应得到更好的运用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2】 李树楷.中医脾胃通论.甘肃: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 熊曼琪.伤寒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 马堪温、赵洪钧.伤寒论新解.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6】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7】 邓中甲.方剂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8】 彭宪彰.叶氏医案存真疏注.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9】 李东垣.脾胃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0】迟华基.内经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g5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