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泉中学生物课题结题报告(完成)

更新时间:2023-12-14 17: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导学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研 究 报 告

我们2010年11月申报的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导学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于2011年1月被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后,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两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初步实现了研究的目标,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 、概述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牢创新性人才成长的基础,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普及和不断推进深入,学校管理以及各方面在原有基础上也面临着变革与创新,在现有学校管理以及教学应用基础上,发现并找到适合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特点的方法和规律,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成果以及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本课题的立足点。

随着“五严”规定的贯彻落实,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所有教师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导学案的出现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关注,导学案编写与使用势在必行。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

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失误;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严禁节假日补课的今天,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势在必行。形势使然,我们再不尝试,必定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落伍。

导学案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载体。课堂不再是实施满堂灌的一言堂,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展示,老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更注重为学生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渴望,引导学生独立获得知识,更加重视课堂评价的作用。教师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上。

导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它摒弃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忽视学生的做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学案设计有课前预习导学等环节,学生经过预习,往往能解决新课中一半以上的问题,当他们带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感悟走进课堂时,能够主动提问、踊跃发言,课堂上学生就“动”起来了,课堂也就“活”了。学生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这种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自学能力,注重了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

1

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 经学校有关方面同意,特成立本研究课题,期望能寻求到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导学案是在新课程改革和减压减负的背景下,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载体。

2.导学案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案导学,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拿到导学案后,记忆就开始了主动的学习,这时导学案就是学生很好的指导教师。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明确了解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80%的学生能解决80%的基础知识,并重新发现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自觉地做好了课前准备。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导学案的书面指导下,或自学或互学,或自我钻研,或小组讨论,或研讨或探究。学生自觉地参与到群体中去,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这里没有教师陈述式的讲解,完全成了学生在学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生真成了学习的主人。

3.导学案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忽略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学习将成为盲目的、无序的学习。学案导学,从研制学案开始,教师就已进入了指导角色。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无一不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智慧体现,课堂上教师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根据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随时给与帮助和点拨,利用启发机智促进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教师既不是目中无人的讲解者,又不是冷眼袖手的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真正的启发者、点拨者和诱导者。

4.导学案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学案导学再也不是教师一人讲大家听,齐步走随大流,更不是大屏幕上幻灯片过眼云烟式的展示,而是

2

真正的分层学习、分层指导。学生手中有导学案,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速度,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或集体点拨或个别指导。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身上,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请教同学,或请教老师,按需索取,自由的完成学习任务。导学案虽然明确了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但它绝不是一个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动态的学习线路图,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自由地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因人、因事随机做好指导。

5.导学案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学案导学,将教学的重心前移,工作做在了课前,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课上。学案导学实施堂堂清,严格控制课后作业量,学生再也不用为大量课后作业犯愁作难。导学案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的学习目标来设计的,已涵盖了“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导学案既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方案,又是期中期末的复习材料,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学案导学使学生有备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操作性极强的有效学习,学习完全自主,完全参与其中,学生自己完全主宰着学习,效率自然很高。导学案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预习准备开始,到提出问题、研讨学习、释疑解难、训练巩固、监测评估,再到拓展训练,环环相扣,知识生成、能力提升自然蕴含其中。传统的简单机械性学习完全被科学的学习机制所替代,少慢差费自然就成了多快好省。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状况: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和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转变,自主学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欧美国家一些学校在其影响下,开始进行改革,主张学习者应具有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以民主、协商、合作的

3

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应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应促进学习者认知的发展。国外对自主学习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比较丰富,但对导学案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2.国内研究状况:新课改以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不断面世,如“目标导学”、“目标导向教学”、“导学案”、“讲学稿”等。这些研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导学”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这种新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它在理论体系、实践运用上还存在种种不足,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解决加以完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案是动态教材。

学案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的理解,所设计的引导学生学习的纸质文本。相对于既定的教材,学案在材料引用的丰富程度、个性化选择、素材引用的时效性、教学内容的中心整合等方面有更多的优势。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的基本思想、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在学案中将不同知识内容进行重组。

同时,在学案设计过程中,随着电子文档的使用,对于学案中所涉及的素材可以及时更新与补充,做到同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构建生物学习的平台。

学案设计过程中摆脱了教材固定模式的束缚,能够真正做到“用教材教”,实现了教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从而使学生通过学案更好地体验生物学的价值,感悟生物学的理念和思想。

学案是评价表。

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家一致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那么一节课是否高效,如何来进行及时的检测和反馈?最终还将落实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纸笔训练等方面。

在学案导学模式中,可以将原本引用的素材、例题,教学过程中

4

的任务布置、问题引导等直接呈现在学案中。

在课堂上减少了资料展示的时间。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更多的去交流、讨论、归纳总结、跟进训练,将课堂中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同时,借助于教师在学案中所设计的任务完成、思考讨论模块,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的结果直接记录在学案中。在通过典型例题、巩固训练等纸笔训练栏目的设置,让学生当堂完成学习内容的检测。借助于实物投影、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手段呈现学生学案中的学习效果,当堂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初三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案导学模式更能将其容量大、注重学生动手、纸笔训练到位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学案中例题分析、变式训练、跟进巩固这些环节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实现学生对所写知识的重视和巩固。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实物投影、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手段,呈现出学案中学生最直接最真实的解题过程和思路。所以在规范学生解题行为与习惯方面,学案导学有它独特的优势。

学案是平衡杠杆。

学案导学模式也是避免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学科教学、学习出现较大差距的平衡杠杆。

学案编制的一般流程为:针对教学内容,依据教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辅材料等素材,先有一人执笔主备,拿出初稿,再由备课组针对初稿集体讨论、汇总并完善讨论结果,形成定稿,然后交付印刷,课堂使用。

这样的学案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它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主干知识,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范围内,不同班级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对内容的思维深度相近,不同班级的学科教学也就不会出现较大的差距。

同样,从年轻教师专业成长角度来看,学案导学可以让年轻教师

5

在编制学案、集体讨论、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教学内容的主干知识、教学深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实现教师专业素养、业务水平的快速提高。正是由于学案导学有这样的优势,所以新课程背景下,学案导学模式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二、研究的详细操作过程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套初中生物的导学案,用于本届初中学生课堂教学。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普通初中生物教学实施导学案的实践范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成功的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提高我校学生参与中考的竞争力。

(二)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2月) 1.成立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

2.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结合实际,不断总结反思。课题组成立以来,各成员合作互助,按照实施方案的预定目标,在网络、图书室深入搜索查寻导学案方面的知识材料,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对《学案教学设计》、《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中学生物学教学理论 》、《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中学生物教学建模——学科教学建模丛书》等资料学习研究,拓展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视野。

3.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学生使用导学案状况。

调查采用问卷法,其中某此发放问卷353份,有效问卷回收347份,回收率接近100%。

发放问卷时,针对本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一次发放,其中男女比

6

例为5:5,学生有学习好中差搭配。

数据汇总如下:

1.同意保留学习目标与重难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和直击中考、导学策略这几个环节的同学达到100℅。

2.认为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环节需要保留的占25℅,不需要保留的占42℅,可有可无的占33℅。

3.认为学习引导环节需要保留的占41℅,不需要保留的占22℅,可有可无的占37℅。

4.认为求助热线环节需要保留的占12℅,不需要保留的占58℅,可有可无的占30℅。

5.认为效果评价环节需要保留的占23℅,不需要保留的占71℅,可有可无的占6℅。

6.认为课堂小结环节需要保留的占46℅,不需要保留的占18℅,可有可无的占36℅。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最终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学生能积极参与调查问卷,认真完成问卷内容,为编制导学案出谋划策,以提高导学案的质量。

2.对导学案环节的调查集中在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学习引导、求助热线、效果评价、课堂小结等几个环节。学生普遍认为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学习引导这两个环节可以根据情况而设计,不需要每课都有;求助热线环节往往因为作业过多,没有时间真正提出有意义的疑问,不需要设置这个环节;而效果评价环节因为年级构建课堂评价体制,所以不需要单独再设置了;课堂小结在课堂上可以完成,也可有可无。

3.学生普遍认为其它环节都非常重要,也比较好。

4.有部分同学建议根据情况加一些旧知回顾、课后拓展等环节。 5.目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这个问题中提到合作探究应该给一些指导性方法;题目数量还是有点多;直击中考题型可以再多样化等等。

7

在调查基础上我们积极开展具体教育实践活动。进入课题的全面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12年3月) 继续学习相关理论,开展具体的研究实践工作,并注重材料的积累、存档。为更好地研究,根据成员的专长进行分工,明确各自职责,相互合作,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 李学军主要结合教材、教辅进行导学案的编写研究。 导学案的组成,至少应设置学习目标、新知导读、范例点晴、达标检测、学后反思等五个环节。可根据内容适当增设重点难点、知识链接、情境引入、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探究延伸、高考题精选、研究性学习、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栏目。具体内容研究如下: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非常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涉及的重、难点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明确具体,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不能过低,避免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5)学习目标中,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2.新知导读

新知导读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8

知识方法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使用填空、填表、简述、推证或探索等形式。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范例点晴

含思路点拨、变式引伸、方法、步骤、解题反思等 4.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的具体要求有:

每一个知识点后面都跟上对应的练习,练习题都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与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反馈与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具体实施时有一下要求:

(1)题型多样、题量适中,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最好。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时间完成,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与矫正。 5.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是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思想方法与技能的认识。 既有对知识技能进行归纳,又有对思路方法(包括学习方法)进行概括提升。

9

举例如下:

植物细胞 学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目标提示:

1.知道临时装片标本的类型 。

2.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重点、难点)。 3.学会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情境导入:明明想看看真实的细胞是怎样的?于是她将一片菠菜叶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规范操作,却看不到细胞,这是怎么回事?

(一)自主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摘要:

1.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材料,所选材料必须是___________。 2.将材料制成临时装片标本,根据制取方式不同,可以将临时装片标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又可以将临时装片标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临时装片标本是由_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构成的。 4.阅读“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制作黄瓜表皮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课本内容,完成以下知识总结:

(1)尝试归纳概括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每个步骤要简明扼要)

准备: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清晰的看到植物细胞,思考制作植物临时装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植物的细胞结构简图:

10

①图的大小适中,位置要________,稍偏______,细胞名称写在________侧,结构名称标注在____侧。

②一般用削尖的________铅笔绘制细胞简图。

③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点_____,越暗的地方,____越多。 (二)实验: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制作黄瓜表皮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表皮果肉细胞。 3.用铅笔分别绘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表皮果肉细胞简图。

(三)反思:

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表皮果肉细胞有哪些相同的结构?

2.使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植物的细胞不需要碘液染色?

3.如何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

在研究学案的具体设计过程时,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积思广益,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都作出了非常多的贡献。

(二)孙立鹏、李学军、陈洁主要在课堂上对导学案的具体使用进行研究。

在课堂上使用导学案时,我们主要注重了一下几点:

1.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2.认真研究导学案问题的来源。(预设性问题与生成性问题) (1)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2)日常检测中发现的知识缺陷与漏洞; (3)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4)教师自己最想讲的知识;

11

(5)课堂互动中生成的问题。 3.课前预习

(1)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低效的。以前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预习习惯,少部分学生能够预习但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突出学科的特点。这样学习起来,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想学什么,只是被动的接受和等待。导学案的预习部分能够给学生明确的指导,使学生能抓住生物学习的关键点,自主地进行预习。在导学案投入到课堂教学、学习之前,已经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因为有了问题急于想求得伙伴或教师的帮助,急于想解决问题,所以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2)检查预习的环节:学生分小组交流学案上的预习题目,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进程,掌握了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于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障碍及疑难之处,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进行点拨。此环节,教师做到了三点:解决基本问题。所谓的基本问题就是课本基础知识,要处理的准确扎实;强调中心问题。预习中有关重点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充分重视、明白、理解,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强化集中的问题。大家都容易出错的问题得到强化解决,不留预习上的的死角,这也是堂堂清的具体体现。

(3)上课前提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教师做好导学案预习阶段的过程指导,设计预习的环节,布置预习的要点、方法、要求。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看能否自行解决。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号,做到心中有数,学在前、教在后、先学后教,提前为高效课堂做铺垫。

我们在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做到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合作、讨论和探索;在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老师借助导学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老师

12

不当“传声筒”,也不当“甩手掌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是必要的。铭记一点,不把导学案当成固定的甚至唯一的教学方式来处理,力求什么方式有效,就采用什么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等生的引领作用,合理分配小组内的任务,让学生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真正实现学生教学生。

(三)徐淑超、孙家永主要对导学案的反馈情况进行研究。 导学案中的巩固训练分为当堂反馈练习和课后提升两个部分。当堂反馈练习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出解答,这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另一方面,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课后提升部分的题目,在编写时就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题目作为课后的练习巩固。同时教师适时将学生做好的导学案收起,仔细批改,对导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并指导学生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2年4月——5月) 1.全面总结、收集整理资料。

2.召开课题结题工作专题会,组织人力就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梳理,汇编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了解了目前国内外导学案教育的现状及一些经验,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借助先进理论和经验,从中学习、借鉴,促进研究课题的深化。

2.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走访学生家长、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学生的学习现状,研究分析学生在接受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3

3.个案研究法

研究分析典型的个案,进行跟踪调查,记录备案,通过个案考察整体,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重视收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学生的情况,以及书、报、电视等媒体中典型的个案。对遇到的典型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4.观察法

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观察他们对使用学案的态度及态度发生改变时的情境、背景。

5.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科学地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了各种研究资料。

三、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时,组内成员积极设计学案,认真批阅,及时的总结反思,对学案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讨论解决,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扎实。经过两年的研究,学案教学模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1)学生的收获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自强自立的精神、合作学习的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两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均有多人次获奖。

2011年六月期末考试中,七年级二班李冬飞、七年级一班王丽萍、七年级四班孙成凯、七年级一班纪敏、七年级七班崔立杰,因学案完成情况优秀,日常学习刻苦,考试中进步较大,获得学校表扬奖励。八年级二班宋向荣、八年级一班葛晨、八年级六班王宁、八年级三班王雪迪、八年级一班孙钦鹏,在学校元旦竞赛中,成绩优异,获得学校表扬奖励。2011年10月四校五科联赛中,九年级五班孙丽玮、九年级四班王晓颖、九年级十班李东宁、九年级八班孙国丹、九年级三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g1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