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10-18 21: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D )。 A非正式组织 B企业组织 C行政组织 D正式组织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A )。 A.非正式组织 B.互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 D.正式组织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C )。 A.企业组织 B.规范性组织C.强制性组织 D.功利性组织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B )。 A.服务性组织 B.互利性组织C.文化性组织 D.群众性组织

5.行政组织是追求(A )。 A.公共利益的组织 B.利润最大化的组织C.公共价值的组织 D.行政权力的组织 6.( C )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A.古里特 B.怀特C.泰勒 D.韦伯 7.191 1年,泰勒发表了(B )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A.《公共组织理论》 B.《科学管理原理》C.《组织结构与设计》D.《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

8.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B ),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A.泰勒 B.法约尔C.卡斯特 D.梅奥 9.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 D )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A.《管理的一般原则》 B.《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 C.《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D.《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10.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C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A.《管理心理学》B.《人类动机的理论》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 D.《组织与管理》

12.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 A )。 A.“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B.“Y”理论C.“需要层次理论” D.“公平”理论 13.( A )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A.西蒙 B.舒尔茨C布坎南 D斯蒂格利茨

14.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 B )理论。 A.期望 B.需要层次C.公平 D.权变

15.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D )理论。 A.行政生态 B.一般系统C.社会人 D.动态平衡组织

16.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D )。 A.罗森茨韦克 B.C.孔茨 D.帕森斯

17.组织结构垂直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 B )。 A.部门化 B.层级化 C.功能化 D.专业化 18.行政组织结构横向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 D )。 A.层级化 B.专业化 C.功能化 D.部门化

19.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称之为( A )。 A.管理幅度 B.管理层次 C.管理级别 D.管理范围

20.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为( A )。 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垂直关系 D.平衡关系

21.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或部门,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处理事务,不受上级机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为( D )。 A.分离制 B.完整制 C.集权制 D.分权制 .

22.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 C )。 A.分离制 B.完整制 C.集权制 D.分权制

23.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名为( A )。 A.《战略与组织结构》 B.《组织管理战略》C.《战略管理》 D.《组织与战略》

24.国务院是由( A )组织产生。 A.全国人大 B.中共中央 C.全国政协 D.中央军委 25.国务院是最高国家( B )。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议事机关 D.参政机关

26.秦朝的郡县制奠定了以( C )为特征的行政建制。 A.地方分权 B.委员会制 C.中央集权 D.内阁制 27.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是( D )的执行机关。 A.各级政协 B.各级党委 C.各级法院 D.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8.省级政府每届任期( B )。 A.3年 B.5年 C.4年 D.6年

29.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 A )个层次。 A.3 B.4 C.5 D.2 30.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 C )的统一领导。 A.全国人大 B.同级人大 C.国务院 D.全国政协

3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 B )和自治县三级。 A.自治乡 B.自治州 C.自治市 D.自治地方 32.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 A )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 A.人 B.财 C..物 D.信息·

33.人的行为首先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内在的愿望与冲动。即产生( C )。 A.动机 B.行为 C.需要 D.价值观

34.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B )。 A.安全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35. 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A )。A.激励因素 B.期望因素 c.激发因素 D.奖励因素

36.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 A )的综合作用。 A.期望概率 B.公平 C.个性倾向 D.努力程度 37.根据群体的成因分类,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 C )。 A.合作群体 B.社会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协作群体 38.群体凝聚力是一个( C )专的概念。 A.褒义 B.贬义 C.中性 D.创造性 39.( C )是领导者的最基本职责。 A.执行 B.管理 C.决策 D.协调

40.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是一种 ( D )。 A.决断力 B.凝聚力 C.执行:D.影响力

41.领导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 B )的研究。 A.领导行为理论 B.领导素质理论 C.权变理论 D.交易理论 42.管理方格论有( A )代表性的领导类型。 A.5种 B.4种 一C.3种 A 6种

43.行政组织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 C )。 A.集体利益 B.个人利益 C.社会的共同利益 D.组织利益 44.行政组织决策是以( D )为后盾。 A.权力 B.组织 C.权利 D.行政权力

45.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 D )。 A.可以确定没有风险 B.不可以确定 C.有些可以确定 D.可以预测,需要冒一定风险 46.( A )是行政组织进行决策的起点。 A.发现问题 B.确定目标 C.调查研究 D.拟定方案 47.( C )是行政组织决策的中心。 A.参谋咨询系统 B.情报信息系统 C.中枢系统 D.分析系统

48.在决策理论研究领域,杜鲁门提出了( B )。 A.渐进决策模 B.团体决策模型 C.理性决策模型. D.系统分析模型

1

49.现代观点认为,冲突( C )。 A.具有建设性 B.具有破坏性 C.既具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 D.具有消极性 50.组织中最佳的冲突状态是( A )。 A.适度冲突 B.高度冲突 C.低度冲突 D.没有冲突 51.解决冲突的基本策略是( C )。 A.缓解策略 B.回避策略 C.正视策略 D.引起策略 52.合作意向都很高,宁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对方达到目的的冲突处理模式为( B )。 A.争斗型 B.克制型 C.妥协型 D.协作型

53.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 D )。 A.非正式沟通 B.一单向沟通 C.组织沟通 D.正式沟通

54.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 C )。 A.非正式沟通 ,B.单向沟通 C.双向沟通 D.正式沟通 ?,

55.组织中的成员、群体通过一定的渠道与决策层进行的信息交流,如下级向上级定期或不定期的汇报工作,进行情况或问题的反映等,这种沟通形式为( C )。 A.单向沟通 B.双向沟通 C.上行沟通 D.下行沟通

56.组织中,自上而下进行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如上级意见、文件、政策的下达等,此种沟通形式我们称之为( A )。 A.下行沟通 B.单向沟通 C.横向沟通 D.上行沟通

57.组织系统中处于相同层次的人、群体、职能部门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为( C )。 A.下行沟通 B.单向沟通 C.平行沟通 D.上行沟通

58.20世纪90年代初( A )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 A.陈国权 B.曾士强 C.吴琼恩 D.张国庆

59.本课程教材第ll章对于行政组织学习的分类是在( C )关于组织学习方式分类基础上提出的。 A.彼得·德鲁克 B.马斯洛 C.阿吉里斯 D.约翰·法莫尔

60.组织学习的研究开始于( D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61.行政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来源于( A )和组织文化研究的影响。 A.政治学 B人类文化学 C行政生态学 D社会学 62.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和( C ),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A.行政精神文化 B.行政人员文化 C.行政领导文化 D.行政规范文化

63.根据行政组织文化产生的时间,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和( D )。 A.行政主体文化 B.权力导向型文化 C.行政统治型文化 D.当代行政组织文化

64.行政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它能把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 A )。 A.目标导向功能 B.阻抑功能 C.凝聚功能 D.控制功能

65.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 C )的特性。 A.稳定性 B.实践性 C.强制性 D.软约束性

66.经济性指标一般指行政组织投入到管理中的资源,其关心的是行政组织的( A )。 A.投入 B.结果 C.手段 D.质量 67.效果通常是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其关心的是( B )。 A.投入 B.结果 C.手段 D.质量

68.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 C )问题。 A.投人 B.结果 C.手段 D.质量

69.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 ( B )。 A.按机构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B.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C.按职能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D.按人员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70.组织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是法国心理学家( D )。 A.哈特 B.孔茨 C.西蒙 D.烈文

71.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实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 C )。 A.“团体动力小组” B.“拓展训练小组” C.“组织发展小组” D.“T训练小组”

72.作为一套极有系统的组织发展方案,格道式发展模式的目的在于使组织达到一种最佳状态。此模式创立者为( A )。 A.布莱克和默顿 B.欧文和卡斯特 C.斯坎隆和孔茨 D.薛恩和布莱尔

73.系统变革模式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技术、结构、人员和任务四个因素构成,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牵动和引起系统的变化。系统变革模式的创始人为( D )。 A.凯顿 B.布莱克 C.斯坎隆 D.利维特 74.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薛恩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 C )。 A.组织变革模式 B.有计划的变革模式 C.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 D.系统变革模式 75.罗宾·斯特克兹认为,组织变革的方式取决于组织成员的技术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的组合,提出了( B )。 A.系统变革模式 B.情境变革模式 C.适应循环的变革模式 D.渐进式变革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

1.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ABCD )。 A.静态的组织观 B.动态的组织观 C.生态的组织观 D.精神的组织观

2.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 BD )。 A.营利组织 B.正式组织 C.非营利组织 D.非正式组织

3.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运用的关系,将组织划分为( ABC )。 A.强制性组织 B。功利性组织 C.规范性组织 D.集权性组织

4.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ABCD )。 A.互利组织 B.服务组织C.企业组织 D.公益组织 5.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 BCD )。 A.“调节”功能 B.“聚合”功能C.“转换”功能 D.“释放”功能

6.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构成组织权责体系的三大要素为( BCD )。 A.职务 B.C.职责 D.职位

7.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以下几项基础性的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这些使命是(BCD )。 A.建立法律基础B.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C.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D.保护环境 8.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BC )。 A.泰勒 B.法约尔C.韦伯 D.梅奥 9.韦伯对行政组织理论的建构是从权力分析开始的,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权力,它们是(BCD )。 A.行政的权力 B.理

2

性——法律的权力C.传统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10.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 BC )。 A.物质因素 B.激励因素C.保健因素 D.精神因素

12.西蒙指出,决策有(BC )两种极端的类型。 A.风险型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非程序化决策 D.确定型决策 , 13.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BCD )。 A.过渡性 B.异质性 C.形式主义 D.重叠性 14.里格斯在他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中。将社会形态划分为( ABC )三种基本模式。 A.农业社会 B.棱柱社会 C.社会 D.信息社会

15.( D )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A.韦伯 B.邓哈特 C.孑L茨 D.邓肯

16.( A )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B.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 C.帕森斯和里格斯 D.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

17.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 C )。 A.组织气候 D.组织文化 C.组织环境 D.组织战略

18.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 B )。 A.一般环境 B.内部环境 C.外部环境 D.组织环境

19.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C )。 A.一般环境 B.内部环境 C.外部环境 D.组织环境

20.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 BC )。 A.一般环境 B.内部环境 C.外部环境 D.特殊环境

21.邓肯从组织环境的(C )和( D )两个维度对影响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深人的分析。 A.内部与外部 B.直接与间接 C.简单与复杂 D.静态与动态 22.依据学者们的研究,组织的环境分析过程主要包括( ABCD )等基本阶段。 A.环境扫描 、B.环境监视 C.环境预测 D.环境评价

23.伯恩斯和斯塔克将组织结构划分为( BC )。 A.平行式组织结构 B.机械式组织结构 C..有机式组织结构 D.矩阵式组织结构

24.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 ABCD )。 A.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B.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 C.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 D.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

25.组织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 A )和( D ),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对组织的管理带来影响。 A.一般环境 B.社会环境 C.政治环境 D.工作环境

26.依据邓肯的环境模式理论,从简单与复杂、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组织存在的环境状态分别是:( ABCD )。 A.静态一简单的环境 B.静态一复杂的环境 C.动态一简单的环境 D.动态一复杂的环境

27.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其他生物的和机械的系统的结构都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ABCD )。 A.稳定性 B.层级性 C.相对性 D.开放性及变异性

28.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可划分为( AB )两大类。 A.组织的“显结构”B.组织的“潜结构”C.组织的“权力结构” D.组织的“职能结构”

29.组织设计中应注意组织设计的程序问题。一般来讲,组织设计的程序可有两种( BD )。 A.计划设计C.项目设计B.演绎设计D.归纳设计

30.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 AD )。 A.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 B.由中共中央产生C.行使最高国家权力. D.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

31.我国省级政府包括( BCD )。 A.省级政府 B.特别行政 C.自治区政府 D.直辖市政府 32.县级政府包括( ABCD.)政府。 A.自治县 B.市辖区 C.旗 ?D.自治旗

33.乡级政府行使的职权有( ABC )。 A.行政执行权 B.行政管理权 C.行政保护权 D.制定行政规章权 3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 ABC )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A.自治区 B.自治 C.自治县 D.自治乡 35.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 BCD )。 A。外交权B.立法权C.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D.独立的地方财政权 36.组织管理心理主要由(ABC )组成。 A.个体心理 B:群体心理 C.组织心理 D.需要心理 37.人的行为机制主要包括(ABCD )。 A.需要 B.动机 C.行为 D.反馈

38.下列因素中属于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有( CD )。 A.同事 B.监督 C.工作富有成就 D.工作本身的重要性 39.推行目标激励理论的主要困难是( ABC )。A.目标难度的确定 B.目标量化 C.目标质的规定 D.目标的公平合理 40.群体发展大致经历的阶段有.(ABCD )。 A.形成阶段 B.磨合阶段 C.成长阶段 D.成熟阶段

41.群体意识主要包括(ABC )。 A.群体归属意识 B.群体认同意识 C.群体促进意识 D.群体抵触意识 42.行政组缭领导的特点是( ABCD )。 A、时代性 B.权威性 C.综合性 D.执行性 43.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源于(.ABCD )。 A.法律 B.习惯 C。职位 D、暴力。

44.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源予( ABCD )。 A.才能因素 B.品格因素。C、情感因素 D.知识因素 45.勒温将领导者的作风分为( ABC _)三种类型。 A。专制、B.民主 C.放任 D.独裁

46.费德勒提出的情景因素有(BCD )。 A.关系结构 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C.任务的结构 D.职位权力 47.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件的:可靠程度的不同,决.策可分为( ABC )。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经验决策

48.正确的决策目标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CD )。 A.定量化 B.没有时间限制 C.有0定的时间限制 D.要明确责任 49.西蒙的决策过程包括( ABCD )。 A.情报活动阶段 B.设计活动阶段 C.抉择活动阶段 D.审查活动阶段. 50.冲突的特性有( ABC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程度性 D.激烈性

51.符合现代冲突观点的是( ACD )。 A.冲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B.健康的组织中没有冲突 C.有些冲突对组织具有破坏性 D.有些冲突对组织具有建设性

52.根据冲突发生的方向,可将冲突分为( ABC )。 A.横向冲突 B.纵向冲突 C.直线/职能冲突 D.工作冲突 53.回避策略中,解决冲突的方法包括( ABC )。 A.忽视 B.分离 C.限制 D.妥协

3

54.减少冲突的策略主要有( ABCD )。 A.谈判 B.设置超级目标 C.第三方介入 D.结构调整

55.从组织沟通的一般模式和组成要素来看,组织沟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BCD )。 A.动态性 B.互动性 C.不可逆性 D.环境制约性

56.以组织结构及其运行程序为依据和标准。组织信息沟通的形式和类型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BCD )。 A.正式沟通 B.下行沟通 C.上行沟通 D.平行沟通

57.根据沟通是否需要第三者中介传递,我们可将沟通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AC )。 A.直接沟通 B.双向沟通 C.间接沟通 D.网络沟通

58.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会形成和出现不同的沟通结构形式,这便是沟通的网络,一般来讲,组织沟通网络可分为两大类:( AB )。 A.正式沟通网络 B.非正式沟通网络 C.双向沟通网络 D.单向沟通网络

59.戴维斯在《管理沟通与小道消息》一文中指出,口头传播方式的非正式信息交流渠道或形式主要有( ABCD )。 A.单线式 B.流言式 C.偶然式 D.集约式

60.在组织沟通中,由信息传递的媒介形式引起的障碍主要有( BD )。A.组织机构引起的障碍B.语言障碍C.距离障碍D.沟通方式不当引起的障碍

61.组织沟通中存在的客观性障碍主要有( BCD )。 A.沟通方式不当引起的障碍 B.信息过量引起的障碍 C.组织机构引起的障碍 D.空间距离所引起的障碍 62.组织学习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改变,分别是( ABD )。 A.行为的改变 B.组织体系的改变 C.组织目标的改变 D.组织成员认知的改变

63.行政组织学习的类型可分为( BCD )。 A.复环学习 B.双环学习 C.单环学习 D.三环学习 64.行政组织学习的途径包括( ABCD )。 A.组织学习 B.试验 C.外部咨询 D.经验学习

65.行政组织学习途径之一的试验,可分为( AD )。 A.持续性试验 B.稳定性试验 C.设计性试验 D.示范性试验 66.完善的信息系统包括( CD )。 A.信息维护系统 B.信息保持系统 C.信息收集系统 D.信息交流系统

67.目前在理论界,对行政组织文化的理解主要有( ABC )等观点。 A.大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B.小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C.辨证综合的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D.多元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68.我国行政组织文化正在向( ABCD )方向迈进。 A.法治型文化 B.开放型文化 C.参与型文化 D.服务型文化

69.行政组织绩效的外延,除了内部的管理绩效,还包括:( ABC )。 A.政治绩效 B.社会绩效 C经济绩效 D.文化绩效 70.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ABCD )。 A.计划绩效 B。监控绩效 C.评价绩效 D.反馈绩效. 71.绩效指标包括的要素有( ABD )。 A.考评要素 B.考评标志、 C.考评对象 D.考评标度

72.在选择绩效评估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BCD )。 A.目标一致性 B.可测性 C.独立性 D.差异性

73.组织变革并非凭空产生。它是有原因的。组织变革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把组织变革的动因分为两大类:( AD )。 A.外部环境因素 B.经济诱因 C.利益诱因 D.内部环境因素

74.对组织管理和变革发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包括:( BD )。 A.内部环境因素 B.一般环境因素 C.系统环境因素 D.特殊工作环境

75.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心理学教授利维特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这些因素有:( ABCD )。 A.技术 B.结构 C.人员 D.任务

76.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他认为。一般组织的权力分配情况可分成三种:( ABD )。 A.独权 B.分权 C.集权 D.授权 77.罗宾·斯特克兹于1972年提出情境变革模式。他认为,组织变革的方式取决于组织成员的技术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的组合。根据这种不同组合,他提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变革型态:( ABCD )。 A.自然性变革 B.指导性变革 C.合作性变革 D.计划性变革

78.组织变革要取得预期的成效,必须遵循科学的、合理的变革步骤或程序。美国学者凯利认为,组织变革需经过以下步骤或程序:( BCD )。 A.反馈 B.诊断 C.执行 D.评估 79.心理学家烈文从人的心理机制的变革角度,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革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ABC )。 A.“解冻” B.“改变” C.“再冻结” D.“适应”

80.根据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组织变革阻力产生的原因为:( ABCD )。 A.心理上的抵制 B.经济原因引起的抵制 C.组织本身的阻力 D.社会的原因

81.以资料为基础的组织发展技术包括:( BD )。 A.统计法 B.调查反馈法 C.工作分析法 D.职位期望技术 82.组织中的工作和绩效,都要通过人的行为来完成。以行为为中心的组织发展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ABCD )。 A.职工事业发展计划辅导 B.敏感性训练C.团队建设 D.过程咨询

83.工作再设计就是通过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和再设计,使工作更有趣并富有挑战性,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工作再设计的途径和方案为:( BCD )。 A.工作弹性化 B.工作轮换 C.工作扩大化 D.工作丰富化

84.由于团队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不同,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比较常用的团队建设的方式或模式有:( ABCD )。 A.目标建立模式 B.问题分析模式 C.角色分析模式 D.人际模式

85.组织诊断是组织变革的重要步骤和必要环节。组织诊断一般着眼于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ABC[) )。 A.组织结构 B.组织程序 C.信息与控制 D.组织行为 三、名词解释

1.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4

5.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6.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7.“需要层次论”:2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

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人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8.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 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9、“成熟一不成熟理论” :阿吉里斯创立的。他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仅仅靠正式的组织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工人具有多种工作经历,进行角色体验,强化工人的责任,依靠工人韵自我管理。 .

10.棱柱模式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里格斯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币杠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里格斯说的农业社会相似于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相当于现代社会.,棱柱社会则为过渡社会。棱柱杜会概念的提出|?1既是垦格斯的重要贡献,也是里格斯的理论特色。 11.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 12.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13.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14.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地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

15.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16.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17.组织的“潜结构: 5.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

18.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

19.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20..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

21.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22.组织结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规划、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织自身特点、结构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或活动。

23.总理负责制:是指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这些决定以及其所领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 2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是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6.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27.群体归属意识: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规范为准则而活动,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 2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29.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主要有风俗、文化、语言、舆论、公约、时尚等行为规范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

30.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31.行政组织领导:就是指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方式,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

32.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33.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34.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

35.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行政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做出各种决定的过程。

36.行政组织决策的程序:是指行政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所必须经过和遵循的工作次序和工作步骤。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fx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