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更新时间:2023-04-11 01:11: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1总则

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城市用地分类

2.1.1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它相关因素。

2.1.3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

1

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2

3

续表2.1

4

5

续表2.1

6

7

续表2.1

8

续表2.1

9

10

续表2.1

11

12

续表2.1

13

续表2.1

14

续表2.1

15

2.2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2.2.1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政府社团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十大类用地,不包括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全市城市建设用地的人均指标应控制在105~120平方米。

2.2.2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各类主要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和人均单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2.2.3分区规划及以上层次的规划用地汇总表宜采用表2.2.3的格式。

城市规划用地汇总表

表2.2.3

2.2.4分区规划及以上层次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宜采用表2.2.4的格式。

16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3居住用地

3.1布局准则

3.1.1居住用地应相对集中布局,形成相应规模的居住区、居住小区或居住组团,规模标准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17

居住用地分级规模表

表3.1.1

注:每户按照3.2人计算。

3.1.2居住用地的建筑布置,应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以及管理要求,避免烟、气(味)、尘和噪声等造成的污染和干扰;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本标准与准则第9章的规定。

3.2规划标准

3.2.1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应控制在25%~30%;其它层次的规划应因地制宜确定居住用地比例和人均居住用地标准。

3.2.2居住用地的配套设施标准按照本标准与准则第4章的规定执行。

3.2.3编制居住小区和组团规划时,居住用地人均用地指标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居住用地人均控制指标(m2/人)表

表3.2.3

注:住宅类型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以下各条的规定同。

3.2.4居住小区和组团的用地规模宜按照表3.2.4的规定进行控制。

18

居住小区和组团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单位:hm2)表

表3.2.4

3.2.5编制居住小区和组团规划时,应按表3.2.5进行用地统计。居住用地统计表

表3.2.5

3.2.6居住用地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不少于表3.2.6所列项目。

19

居住用地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3.2.6

3.3开发控制

3.3.1居住小区和组团的开发强度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20

居住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表

表3.3.1

注:各种住宅层数混合的居住小区和组团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3.3.2零散用地开发控制

3.3.2.1零散用地是指面积小于10000平方米、用于住宅开发时难以达到小区或组团规模并独立进行设施配套的城市用地。

3.3.2.2应严格控制零散用地作为居住用地的开发,面积小于3000平方米的零散用地不应单独用于居住用地开发。

3.3.2.3零散居住用地应依照相关的规划和技术规定、结合周围地区的设施配套情况确定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3.3.2.4零散居住用地的绿地率应大于25%。

3.3.2.5零散居住用地应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建筑布置应符合第9章所规定的居住建筑间距、退让和限高要求。

3.3.2.6零散居住用地应配建足够的停车位,宜以地下解决为主。

3.3.3城中村改造

3.3.3.1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据有关规定原属于农村的集体工商用地和原农村居民宅基地。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fr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