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导论》笔记第四版吐血整理版~!
更新时间:2024-03-30 05: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政治学导论》读后感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篇政治的性质
政治是人类社会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关乎人类共同体的兴衰成败。政治研究也就成为社会科学的主体学科之一。作为导论的基础,本篇将主要介绍政治的涵义、政治学的学科特征以及作为政治核心要素的权力。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关键词:政治政治学政治权力
本章重点:政治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学生应该重点理解政治的基本涵义;政治的重要地位;政治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简史;政治权力的基本涵义与类型;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什么是政治
1.历史上的几种政治观:
(1)政治是上帝对人世的安排。 (2)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3)政治就是权力之争。 (4)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和国家管理
(4)政治是一门科学和一种艺术。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对政治的研究与人类的彻底解放结合起来,具有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政治的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可以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系统理论认为,政治本身是一个由各种因素组成的系统,政治系统又处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政治系统与其它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作为博弈的政治
本目主要从博弈论角度理解政治过程,需要简要把握以下几点:
博弈,是指个人或者组织作出相互有影响的决策。
发生于个人,团体,政府,国家之间的政治事实上就是博弈。因为行动者必须不断地考虑博弈中的其他方如何行动。
1、政治博弈的要素有:5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与目标。
Tips: 局中人(参与者):个人,团体,国家;资源:财富,人数,威望,职位,说服技巧;对策:博弈的核心就是策略的运用;规则:博弈最重要的要素是规则;目标:有些追求个人的利益,有些追求团体的好处,有为社会目标。 2、政治博弈的规则:(最重要的要素)
成文的,宪法,法律,行政机关的决定。 不成文的,习惯与传统是政治博弈。
3、政治博弈的类型: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参加者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的博弈。如,两位候选人之间的竞选。 非零和博弈:一方参与者所得不再恰好是另一方所失,不再完全敌对。参与者或多于二人,赢家多于输家为积极的非零和博弈,(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美关系)输家多于赢家为消极的非零和博弈。(冷战期间,美苏若爆发核战争,就都是输家)
三、政治的地位
人们一般将社会生活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政治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可从政治的作用来理解政治的重要地位:
1.政治权力的首要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
2.政治对经济和其它领域具有极大的影响与作用。(经济见问题政治与经济关系。) 3.政治可以提升被统治者或民众的地位。 此外,政治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工具性的价值,人类政治过程在总体上是竞争政治权力与优化政治而实现政治文明的过程。
第二节政治学
一、什么是政治学
1.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
2.政治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即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规范性):what should be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科学性):what is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规范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政治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结合。 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政治学说史上一次革命性变革,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解释人类政治现象的本质特征,寻求解放全人类的政治途径。 历史背景:
第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是继承人类文明成果的产物,主要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启蒙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第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1阶级问题,2革命问题,3国家问题,4未来社会问题以及体现于各个问题中的政治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性 2阶级性 3革命性 4发展性 2、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传统思想中没有形成专门的政治学学科,但包含了大量政治思想,例如儒家、法家、道
家等的思想。近代以来,西方政治学传入中国。
3.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古典主义政治学: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政治学融于哲学之中。
旧制度主义政治学:从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政治学系到20世纪中叶,政治学作为正式学科出现,专注于法律制度研究。
行为主义政治学和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二战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政治科学排斥政治哲学研究,主张政治研究的实证性、科学化和价值中立。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古典主义政治学: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政治哲学复兴,国家概念回归,新制度主义兴起,政治理论多元化,社会科学诸学科交流繁荣。 (具体见问题)
三、政治学的范围
1.政治学的分支学科:
1)政治理论与方法论:主要是政治思想史与政治学研究方法论。
2)本国政府与政治:主要研究本国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过程与政治发展。 3)比较政府与政治: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过程、政治发展的跨国比较研究。 4)行政管理:关注政府的结构与管理过程。
世界政治:民族国家之间、跨国组织之间的政治研究。 5)政治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的关系:
2.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关系
政治活动与历史、经济、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政治学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相融合,形成了政治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交叉学科。
当前的政治学研究日益呈现出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科学综合化趋势。
第三节、政治学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分析和制度变迁理论。 1、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不但是政治学的方法论,也是作为整体性社会可会的马克思主义的核
心。
首先,人类历史的进步性。 其次,经济的决定作用。 再次,社会力量的重要性。 2、 阶级分析
3、制度主义(见问题)
二、当代政治学方法论 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p29当代政治学方法论,三大主要流派之一,基本特征,第一,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第二,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第三,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第四,主张“价值祛除”和“价值中立”。 2、理性选择主义
p30当代政治学方法论,三大主要流派之一,理性选择主义的的核心要素都直接来自行
为主义,方法论是个体主义,核心命题是“经纪人假设”,包含,社会选择理论(集体选择),集体行动理论
(集体中个体越多,收益越小),公共选择理论(个人为核心,私立性) 3、新制度主义
目前,在方法论意义上,西方政治学三个主要流派之一,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知识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制度经济学。主要流派有,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知识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制度经济学。 主要流派:
1、 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产生于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直接批判,核心是重新强调制度变迁中国家、政府和其他组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偏好的形成和选择是由人所处的制度环境决定的。“路径依赖”是历史制度主义的一个主导性范式和话语(解释,传统越重,制度创新越困难)。方法论特征是归纳法。
2、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产生于对美国国会立法行为的研究,理性选择制度学派虽然重视制度安排的作用,但还是坚信行为这既有的偏好的力量,认为政治结果其实就是行为者策略性计算的
结果。提出著名的制度创新理论(我国经济改革中的新举措)。“路径替代”。(无法预期,如,苏联解体)
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政治权力 权威合法性
本章重点: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力问题。本章应该重点理解政治权力的基本含义,政治权力的类型划分,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以及不同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
第一节权力与权力
一、政治权力的概念
现代政治学的权力定义受到马克斯·韦伯的影响。韦伯认为:权力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
在韦伯影响之下,现代政治学中存在不同的权力观,例如:影响力说,决策参与说,等。 概念:政治权力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如国家、政府、社团及个人。
权力客体是接受权力作用的团体或个人。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因时因地而转换。
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
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利益既有物质利益,也有意识形态利益,等。)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二、权力的类型
根据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可以将政治权力划分为五种类型:
1.强制性权力:强制性权力是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它是以威胁为基础、如果无法达到目标就是以制裁的权力类型。
2.功利性权力:功利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相反,权力主体通过提供某种好处而达到自身目的的权力类型。
3.操纵性权力:在前两种权力类型中,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存在明显的沟通关系,操纵性权力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上,而是通过隐蔽的方式改变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权力主体的目标。操纵性权力形成于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如作为宣传手段的“洗脑”。 4.人格型权力:人格型权力又称克里斯马型权力,是通过自身的个人品质、个人魅力等人格力量而达到目的的权力类型,马克斯·韦伯将这一类型引入政治学研究。
5.合法性权力:合法性权力就是基于社会成员的忠诚与认同而形成的权力类型。
在现代社会,合法性权力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信仰体系/意识形态和有限政府/法治政府。
统治者为了减少权力运用的成本,往往综合运用以上各种类型权力。功利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是两种直接相对的权力类型。合法性权力与操纵性权力的关系相当密切。操纵性权力能导致合法化,合法化有利于运用操纵性权力。但操纵性权力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合法性的降低。
三、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1.合法性是指政府、政权赢得社会成员的忠诚与认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合法性权力就是基于社会成员的忠诚与认同而形成
的权力类型。
2.在现代社会,合法性权力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信仰体系(意识形态)和有限政府(法治政府)。 3.合法性可促成权威的形成。权威是与权力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权力是以强制力为后盾、迫使人服从的力量。权威则是赢得人们自愿支持与服从的力量。权威是被认为正当的权力。 4.权力转化为权威,关键在于合法性。权威以合法性为基础,但是实现合法性向权威的转变仍然需要一些条件:
第一,合法律性,指权利主体既要遵循有形法律,又要遵守无形的规则。
第二,合法性中的合利益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政绩的有效性。权威不仅以合法性为依托,也需要良好政绩为其补充能量。
第三,合法性中的合道德性因素也较多或者完全在执政者身上体现。执政者在合法性基础上具备了合乎公众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这些极具感召力的因素很容易引发权威的形成。
我们简单地将权力分为以上几种类型。统治者为了减少权力运用的成本,往往综合运用以上各种类型权力。功利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是两种直接相对的权力类型。合法性权力与操纵性权力的关系相当密切。操纵性权力能导致合法化,合法化有利于运用操纵性权力。但操纵性权力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合法性的降低。
四、权利
1、公民身份问题
社会学家马歇尔首先于1949提出“公民身份”,这一概念的要素是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马歇尔的“公民身份”是指共同体所有成员都享有一种在权利上和义务上平等的地位。
在理论上流行两个流派:
即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消极形象)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把公民资格看做一系列公民权利的获得和保障。
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积极地)共和主义的公民观具有强烈的道德主义色彩,在公民资格的目的上,追求的是个人在共和国中的自由。在表现形式上,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把公民资格看做是一种法律地位,具有明显的法律色彩。
公民身份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必须在民主政治下才有所谓的“公民”,第二,必须存在最低限度的开放社会。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分为六类:1、保障个人自由不受干扰的权利,思想自由,平等权利以及少数民族和妇女的权利等;2、争取社会进步和幸福的权利 3、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 4、言论自由和了解情况的权利 5、参加选举的权利 6、为集体要求而自由结社的权利。 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负有相应的义务。
1、热爱自己的国家,维护国家安全。2、守法 3、沿承道德
第二节 法治与民主
一、法律与制度
法律:成文法,不成文法
制度: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和习惯法有很多交集
二、法治
关于法治的第一种理解,即法律至高无上原则。
关于法治的第二种理解,法治概念是正义的另一种表述,尤其是与正当程序相联系。
三、民主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从发生过程来看,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大众民主的到来还应应归功于各种以追求平等和福利为诉求的平民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革命。所以,我们说民主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即民主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平等的重要工具。
第一种民主观:民主只能是一个近似值意义上的概念,即民主政治是一个近似值。 第二种民主观:将民主视为专制的对立政体。
大致地说,民主是公民表达利益,分配权力和分享福利的过程,以民主为工具企图最大化实现平等权。
第二篇 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是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它既包括个体的政治心理、民族的政治文化,又包括集团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是整个民族整体政治心理的呈现,政治心理是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而政治意识形态则直接影响着政治心理的形成。政治心理、政治文化的形成和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则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
第三章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关键词:政治文化 社会资本
本章重点: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影响深远,是解释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本章应重点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政治文化的类型和基本功能,并重点了解近年来兴起的社会资本研究。
第一节政治文化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1.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
政治文化成为明确的研究对象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的。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体系》中率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以此取代“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概念。 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推动:
第一、战后民族独立国家借鉴西方民主制度,却并未因此走上政治稳定与发展的道路,这促使政治学家研究这些国家制度背后的文化因素。
第二、政治学自身的发展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资源,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被借鉴进来。
2.政治文化的涵义
政治文化的三种理解:
第一、政治文化指政治体系的心理层面,包括成员对体系各层面的感觉、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
第二、政治文化指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不仅包括心理层面,而且包括各种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
第三、政治文化不仅包括前述观念性的政治文化,还应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物之性”层面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
概念:我们认为,从政治学的发展进程和政治文化概念出现的背景来看,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上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理解政治文化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第二、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第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相对于政治制度具有滞后性。 第四、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内部存在非同质的亚政治文化。 二、政治文化的内容
政治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
1.政治认知性成分:即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
2.政治情感性成分:即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感情和直观评价。
3.政治评价性成分:即人们依据一套他们认为正确和合理的价值信条,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进行的价值判断。
这三种基本成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以整体形式影响成员的政治态度,塑造政治习俗,进而决定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模式。
三、政治文化的类型
1.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
统治政治文化是政治领导阶层对政治现象、政治体系、政治关系等的认知、情感、价值取向和态度。大众政治文化是一般成员对这些政治对象的认知、情感、价值取向和态度。二者以阶级分化为基础,既对立又统一。 2.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
这是阿尔蒙德与维巴提出的一种分类框架。狭隘型文化主要位于原始落后的社会政治系统中,这些地区尚未形成成熟的政治共同体,缺少政治角色分化。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缺乏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更谈不上对体系内的决策及实施施加影响。顺从型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成员对政治权威、政治结构和规范及自己在政治输出方面的责任等有较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而对政治输入和政治参与缺乏认知,这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服从关系。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等都有强烈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对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及政治行为效能等有积极认知与评价。一般而言,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民主制度相一致。任何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都是三者的混合。 3.其余分类形式。如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P.亨廷顿等将政治文化文卫尽善型文化和工具型文化。也有人划分为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网络PPT)
四、社会资本
1.社会资本是由普特南提出的,是政治文化研究沉寂之后的新复兴。它是指社会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信任与规范。
2.社会资本能够提高社会效率,提高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
概念: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任和规范,它们能够提高社会效率和社会收益。
3.社会资本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可以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第二、社会资本需要创造和构建才能形成;第三、社会资本具有自我积累和增强的倾向;第四、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物品,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而是社会共享品。 4.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
第一,信任,其中最为重要。并由互惠规范与社会网络的作用,产生了社会信任。
第一、互惠规范。这是由社会化和惩罚来维系的,社会成本的降低进一步促进了互惠规范。第二、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个体所处的社会联系,分为横向网络和垂直网络。第三、信任。这是最重要因素,产生于前两个要素。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你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第二种,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第三种,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
概念: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行程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就个体而言,是政治人成长的过程。就群体而言,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的主题不同,目的也不同,但二者的结果是一致的。
从宏观,抽象的意义上说,政治社会化主要是社会的政治意识积累、传播和延续的过程,是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第二,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三,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三、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
1、家庭 家庭是社会成员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与其它媒介相比,家庭在塑造儿童人格、形成人生观及政治启蒙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学校 学校通过课程及活动灌输特定政治意识和政治价值,促进或改变家庭所形成的政治观,因而是政治体系培训公民的重要手段。
3、同辈团体 同辈团体是具有大体相同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兴趣爱好相合。这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结构,但对青少年的观点,态度影响极大。
4、工作场所 这是政治社会化的真是媒介。在公共场所,个人对自己的地位、权利、义务都有明确认识,其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也趋于确定化。
5、大众传媒媒介 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也是现代社会政治化的重要渠道。但这种媒介可能会扭曲公共舆论,公共舆论并不总是可靠。 6、选举及其他政治活动场合 这些有助于公民在政治事件中提高政治认识和政治技能,不失为政治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7、社会政治组织 社会政治组织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宣传组织的主张、信仰来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取向,以及通过组织的活动向其成员传播政治知识和技能,培养特定的政治文化。
除此以外,其它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组织,如利益集团、国家机关等也都具有很强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不同社会和政治文化背景下,政治社会化机构也有较大差别,直接导致人们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的差异。
四、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第一,从社会成员个体的层面来看,政治社会化使他们获得了适应社会政治生活所必须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和政治技能。
第二,从政治文化层面讲,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维持、改变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 第三,从政治体系的层面看,政治社会化是影响体系正常维持和运转的关键因素。
第四章:意识形态
关键词:意识形态 本章重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与意识形态密切相连,意识形态在国家兴衰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章应重点理解意识形态的政治与经济功能,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涵义与特征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几种意识形态定义:
1.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定义: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有三种理解:第一、它是对是唯心主义的否定和揭示;第二、一种对社会存在的系统解释;第三、它在总体上是一类确定的文化。
2.曼海姆队两种范围意识形态的区分:一种是“特殊”的虚假意识形态,这是对社会真相的掩饰与曲解;另一种是“全面”的意识形态,即一种世界观和生活方式信仰。 3.韦伯的信仰体系:韦伯认为统治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对统治合法性的信仰”,这种信仰是一种说明为什么应该服从某种统治的理论体系或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我们侧重将其看作一定团体中成员共有的认识、信仰或价值体系。它是成员对周围世界以及团体本身的认知体系,反映了团体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为团体的集体行为提供了合理性辩护,同时也对个人行为提供一套约束。民众的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密切相连,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基础,后者又影响着前者的形成。 二、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1.现实性:意识形态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向性。一方面,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或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社会成员之所以接受意识形态,也是出于为社会所接受的现实目的。 2.总体性:意识形态是一个综合性的思想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与经济思想,第二、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第三、哲学、宗教。
3.阶级性: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4.相对独立性: 第一,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并不完全同步,或者先进于,或者滞后于社会存在。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第三,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四,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则阻碍和延缓。
5.依赖性:意识形态来源于和依赖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马克思认为传统的意识形态以神秘的和扭曲的方式反映着现实世界。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博大精深的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共产党才是唯一代表全人类的政党,主张通过革命夺取无产阶级的政权,并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生产资料的国家与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二、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是欧洲左翼政党的指导性理论。其基本主张是:结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寻找一条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道路。近来流行的“第三条道路”与传统民主社会主义有所差别,其力图超越新自由主义(新右翼保守政治)和民主社会主义(传统左翼激进主义政治),找到一条新的中间道路。 三、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近代西方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其基本出发点是个人主义,强调对个人权利和个人价值的保障,进而实现公共利益。新自由主义继承了传统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但是重点强调保证个人实现自由权利的社会公正。新自由主义尤其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对实现个人权力的重要性,反对国家过多干预,倡导公民社会作用,维护多元价值。 四、新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也是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潮之一,极其重视传统、秩序、等级和自由的价值,反对激进的社会改革。新保守主义继承传统保守主义基本价值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宪政秩序的重要性,倡导一种“宪政的民主”。一方面强调国家对于维护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主张加强国家的权威,另一方面又竭力反对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反对一切激进的思想,尤其是反对社会主义,多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五、社群主义
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与新自由主义两相对峙的一种政治思潮。它的哲学基础是一种集体主义,认为个人是由所处的社群决定的,社群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社群主义强调国家、家庭和社区的价值,倡导爱国主义,强调集体权利相对于个体权利的优先性,希望以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 六、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对近现代世界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心里层面,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或是对民族利益、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的信仰或主张,或是一种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在政治层面上,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追求建国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运动。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强大的政治哲学,它与爱国心相结合,甚至成为宗教性的主义和运动。当然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唤起被压迫民族要求解放和独立的意识,也引起过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优越主义及战争等罪恶。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
一、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
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意识形态实现了政治化,其与国家的关系鲜明的体现出来。 1.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
第一、维护政权的合法化;
第二、推动大规模社会政治动员; 第三、实现政权的转移;
2.极端的意识形态政治化也有其弱点: 第一、削弱意识形态的其它功能; 第二、造成思想模式化,缺乏创新; 第三、意识形态封闭化,远离社会;
第四、压制其它意识形态的发展;
第五、旧成对意识形态的反感,就的社会化功能难以实现。
二、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1.保护团体内部团结与稳定;
2.论证团体集体行动的合理性;
3.动员团体全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 4.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出现; 5.规范团体之间的关系。
三、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于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马克思、李斯特、韦伯等社会科学家实际上都曾作过论述。以诺思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将意识形态纳入制度变迁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对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
1.意识形态的特征与经济增长
一方面,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在其产生之初都曾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其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而又阻碍经济增长。
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意识形态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全面性、灵活性、合理性、稳定性和包容性。
2.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性及其影响
意识形态具有相对于社会存在的独立性,与历史有着深刻的联系,因此意识形态的变革就可能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由此而导致意识形态束缚经济发展: 第一、压制创新;
第二、破坏变革团体存在的合法性;
第三、造成团体成员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
第四、助长“搭便车”现象的增加。 3.意识形态的变革方式与经济增长 意识形态有两种变革方式,第一,意识形态的自我更新、改良,第二,意识形态的革命更替。我们这里着重讨论前一种: 第一、自上而下的变革。意识形态最典型的自我更新方式。往往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的意识形态支持。(日本明治维新,土耳其凯末尔改革,面对强大威胁,统治集团有能力推行改革,且处理好与内部顽固势力的关系)
第二、自下而上的变革。这种变革往往是经济增长推动的,如果变革成功,就能推动经济继续增长,反之则阻碍经济增长。(意识形态的革命,缓慢且易遭到破坏,最终或导致主导意识形态的变革或者推翻主导意识形态) 第三、上下互动变革方式。这是社会内部意识形态演进的常态,是意识形态自我调节的结果,由此而实现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契合关系。
第四、中心——边缘方式。这是一种由边缘地区向中心地区逐步变革意识形态的方式,边缘地区由于受中心控制较弱而率先变革意识形态,实现经济增长。
意识形态的变革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关系,意识形态的特征及其变革方式决定着其基本经济功能的完成情况及通经济增长的契合度。
市场经济需要充分发挥个人与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量减少官方干预。因此经济的持续增长,关键不是建立强大的官方意识形态,而是要充分挖掘社会的有效合理价值,建立起一套受认可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从而促经济增长。
第三篇:政治体系
政治体系是政治行为主体所赖以存在的制度形式,是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统一。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等政治组织和政治个人。上述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构成了政治全过程,即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与自上而下的政策输出。同时,这些政治行为主体在政治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政治制度,如政府体制、政党制度、利益集团规则等。
第五章:国家
关键词:国家 国家本质 国家目的 国家类型 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机构 本章重点:国家是政治的核心,是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变量。本章应重点理解国家的基本涵义、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目的、国家的类型、国家的结构形式与国家机构的设置。
第一节:国家的起源与国家的目的
一、国家的起源
国家是管理社会的公共性权威组织的总体性指称,是一个兼具实证性与规范性的概念。对于国家的产生与起源:
1.国家神权说。国家是由神或上帝直接或间接创造的,是神为了保护人类而创造的。政治权力来自神授,统治者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人民应绝对服从之。有利于当时的社会,但也是暴君统治的护身符。
2.国家社会共同体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有益团体。每一个国家都是一种团体,每一种团体都是为了某种善而建立。但是社会共同体说没能很好地把国家与其它社会团体区别开来。
3.社会契约说。社会契约说是对国家神权说的否定。国家是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们为了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而订立契约而建立的。国家的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障公民权利;如果违背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之。社会契约说直接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国家的建立。
4.国家统治说。国家的核心要素是政府,政府是实现统治的工具。国家统治说表明了一些国家的统治特征和统治手段,但并不能科学的解释国家统治的本质,也难以让人明白国家到底为何物。
二、国家的目的 以上各种国家学说,大多只涉及国家的表面现象,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则揭示了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具体而言: (1)国家的产生是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2)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3)国家权力始终是用来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国家权力的特征:
(1)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性。 (2)国家权力具有主权性。(如今,受挑战,如世贸组织的出现,国家让渡一部分经济权) (3)国家权力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总之,国家的本质是以暴力为后盾的阶级统治,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机器,现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无法否定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
2.国家的基本目的
我们认为,国家的基本目的主要有以下:
(1)安全。国家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共同体的安全。这种安全应建立在基本正义基础上,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统治者的安全。安全也不是绝对的,国家为追求安全而进行的军备竞赛会导致各个国家的不安全,这就是安全悖论(越认为自己不安全,越要发展军事,越发展军事,引起他国担忧,军备竞赛开始,更不安全)(911后美国为了自己的安全,甘愿牺牲一些往日的自由和人权,告诉我们安全是国家首要的、基本的目的)。 (2)秩序。国家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必须保障资源分配的一定秩序。这种秩序的形成必须基于两个条件:法律和秩序带来的限制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秩序的仲裁必须是基于合法程序的公正裁决。(无秩序不成国家,如索马里、卢旺达;仅有秩序也不够,还需正义,如黑社会)
(3)正义。正义的本质是国家应该满足个人和团体生存所需的基本要求。资源分配应该给予公平交易,机会均等,同时又应该保障分配结果不至于差异巨大。(国家兴于正义,亡于非正义)
安全、暴力、秩序、权力、正义、权威的关系:
安全需暴力来保障,秩序需要权力来维护,正义需要权威来达成。
安全 秩序 正义
暴力 权力 权威 P118
3.国家目的的矛盾性
国家与社会、统治者与人民利益的差异性导致了国家悖论的出现。诺思认为,国家制订规则基于两个目的:第一、界定所有权结构,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第二、降低交易费用,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这两个目的之间往往会导致矛盾,这就使国家悖论,这是国家不稳定的根源。国家兴衰说到底就是社会正义和统治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4.国家能力
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主要是指中央政府能力。国家能力主要是以下四种:
第一、汲取能力,即财政能力;第二、调控能力,即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第三、合法化能力,汲取的政治认同的能力;第四、强制能力,即运用暴力维护统治的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财政汲取能力,财政汲取能力弱,调控能力就差,进而对合法性造成冲击,若总以强制力维护统治,成本高,难以稳定。但若一味地要求财政收入,遏制了有效产权组织的发展,就会造成落后。
从经济上看,国家能力建立在有效产权制度的基础上,从政治上看,国家能力最终建立在良好的制度基础之上。这四种能力根本基于有效产权与良好制度。
说到底,有效的产权组织,和有利于民众利益表达的良好机制,是国家能力的根本保证,是提高统治能力的基础。
第二节:现代国家的建设
一、现代国家的含义
现代国家是从远古的部族、近代的民族以及工业革命后的阶级关系中演变而来的一个政治共同体。19世纪开始,大家公认的国家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 国家作为国际体系中的一个实体,具有明确的领土范畴和确定的居民;
第二, 在特定疆域内合法地垄断暴力,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性质,即对内最高对外独立; 第三, 政治世俗化和政治专业化的完成及官僚制的建立。 传统国家三要素,或者四要素 人口(居民),领土(土地),主权(权力),政府
领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明确区域,否则就会发生战争。
人口:每个国家都有以共同语言和共同的心理为特征而居住在其上的人群。 主权:国家应该有主权,无主权就是一个属地,而不是一个国家。
政府:国家的运转需要有面对其人口的有组织的力量即政府,政府可以更迭,但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否则难以成为作为一个国家(如索马里)
东西方大势的合流,意味着现代国家的特征还应该包括,基本公民权利的实现。(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多国家有了19世纪国家的特征三点,但没有公民权利,于是不稳定。才发生了所谓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和2011年发生在北非、中东的民主化运动。)
二、民族与现代国家建设
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后,欧洲出现了诸多现今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是权力和民族共同体的结合。
民族国家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现代国家概念。
民族主义:当一个民族不愿意服从一个权力时,就开始了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民族主义。 民族观直接影响着现代国家的组织形式:在国家建设意义上,有两种流行的民族观: 一种是政治性的,一种是文化性的。
政治化的民族观:
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这样民族有了自决性质,即把国内的族群看做是政治集团,强调其整体性,政治权力和“领土”疆域。(如,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自治州等,将民族问题制度化,收到严峻的民族主义问题的困扰,在决定用“民主的方式”处理之后,收到民主化推动的民族主义,迅速发展,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文化性的民族观:
文化性的民族观实际是族群关系的一种表达。
“族群”一词出现于20世纪并在美国使用较多,用语表示多族群国家内部具有不同发展历史、不同文化传统,甚至不同体质特征但保持内部认同的群体,这些族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归类于这些社会中的“亚文化群体”。
“族群”与有领土联系的政治实体“民族”不同,存在重大差别。 族群主要被视为文化群体,即承认存在某些共性,但更愿意从分散的个体角度来处理族群关系。在强调少数族群的文化特点的同时淡化其政治利益。 中国由于族群概念的“文化化”,使得中原地区融合周边的思想瑰宝,最终形成以中原汉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以“族群”而非民族观念处理少数族裔问题。
三、阶级与现代国家建设
划分阶级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 客观性的物质条件
第二, 主观性的阶级意识条件。
形成阶级意识的主要方式:一,在政治斗争中形成,具有“自发性”,即因政治斗争激发。 二,在政治斗争中构建,通过引导,动员,灌输而构建。
“等级地位”是建立在某种特定的方式和含糊不清的阶级地位之上,由财富,技能等原因决定,在一个阶级内部划分的不同等级,而来自不同阶级的人可能享有同样的等级地位。 阶级关系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意义:
第一,不同的阶级关系决定了现代国家建设的道路的不同
国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三种路线:资产阶级革命道路(英法美),法西斯主义道路(德日),共产主义道路(中俄)。各国内部阶级力量对比,解释各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原因。
阶级关系还直接影响国家转型。城乡二元化的阶级表现出的两党制,泰国“黄衫军”
与“红衫军”轮番抗争以及导致的政权更迭。菲律宾选举暴力告诉我们,同质化的精英结构不利于民主巩固,而同质化精英结构的背后,则是世袭性的阶级关系和贫富两极的利益结构。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的政治转型告诉我们,在贫富两极化的利益结构和阶级关系中,不但很难存在一个巩固的民主,而且很可能是一个充斥暴力、动荡、腐败的坏民主。
第二, 阶级关系不但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关系,还应包括国家与统治阶级和被统 治阶级的关系,及阶级分析涉及的是国家、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三种政治主体。 第三,在方法论上,宏观抽象的阶级关系通常以利益集团政治的形式表现,即强势利益集团和弱势利益集团的背后往往是不同的阶级结构。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阶级冲突更多的是以利益集团的冲突形式表现。
四、现代国家建构的危机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 1、现代国家建构的危机
现代国家构建需要经历的五种危机:
认同性危机,合法性危机,渗透性危机,参与性危机和分配性危机。
认同性危机:建立现代国家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国家内的民族,地区上的政治团体必须认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否则就会发生认同性危机。(如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卢旺达的战争)
合法性危机:(合法性产生于民众的自愿的服从,而民众的服从来自于利益的基本满足和表达利益要求的机会的实现,是否满足民众的经济政治需求,是构建现代国家时最核心的问题) 渗透性危机:国家有能力让其疆域内的所有组织个人服从法令,否则就会发生渗透性危机。 “天高皇帝远”现象普遍的国家存在着渗透性危机(如斯里兰卡,哥伦比亚,政府法令无法到达每一个角落和组织)
参与性危机:民众只有参与了权利的分配过程,国家才能克服参与性危机。(发达国家的参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发展中国家正面临发展与参与谁先谁后的艰难选择) 分配性危机:政治就是决定“谁得到什么”的过程,满足分配中的基本正义,建立让所有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尊严得到满足的机制,否则因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政治不稳。 发达国家基本已度过五种危机,最后克服合法性危机,但发展中国家仍是一个挑战。 2.全球化时代的国家
全球化概念: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文化和政治相互联系的复杂网络的形成,其主要特征是地理距离和国家之间的领土边界变得日益不重要。 全球化开始于国际资本的跨国性流动。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保存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全球性文化品位,如快餐文化和牛仔服文化。
政治全球化的载体主要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些国际组织,而关注的主要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如环境危机、恐怖主义等。其行动方式有军事“维和”和全球共同治理。 全球化时代,传统的管家主权收到了严峻的挑战。国内政策随着加入各种组织受到各种约束,甚至强势国家以人道主义危机为名强制性干预另一个国家,形成所谓的“新干预主义”。 全球化时代,一些国家开始了国家重构过程,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尽管如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全球化不能改变民族国家是世界政治经济行为主体的格局,国家作为一定疆域内的治理主体的现状也不会得到改变。
第三节:国家类型与国家形态
一、划分国家类型的方法和标准
西方政治学中的国家类型划分经历着从“分类法”到“类型学”的过程。
分类法指传统的国家分类,主张对国家作“质”的区别,如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法。 类型学主张以实证标准,反对以先验的、思辨的标准,如韦伯的分类法。 马克思的分类法则是基于所有制与阶级的划分。
二、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的划分
1.奴隶制国家
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奴隶主所有制,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2.封建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封建所有制,农民不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对封建主具有人身依附关系。封建制国家实行领主分封制和权力等级制,并直接运用宗教进行统治。 3.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对工人的雇佣制。资本主义国家又可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资本主义国际: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积极国家,这个时期,主要采用“自由主义”的统治方法。倡导自由竞争,政府经济政策是放任主义,国际作用消极,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守夜人”。但扩大的政治权利有限。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垄断性,表现为垄断性财团的出现、垄断财团和证券的结合。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导致了大规模国家间战争。资产阶级统治更加成熟,更多人参与政治,普选权在欧美出现,经济上他们实行反垄断法,以1929资本主义大危机为契机,国家作用大大加强,干预经济运行以及社会生活,建立起福利制度。 4.社会主义国家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题、多钟经济成分并存的基础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国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基本特征有:
第一, 在意识形态上,以马克思主义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辅助一定的爱国主义。
第二, 在政党制度上,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第三, 在政府体制上,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议行合一”制,党管干部,党管政府,党管议事制度。
第四, 在经济制度上,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第五, 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国家居统率地位,个人呢和社团拥有一定程度的空间。
三、以国家和社会关系为标准的划分
吉登斯根据国家与社会的融合程度,将国家形态区分为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和现代民族国家。区分的标准除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迁,还包括人身监视力的加强、军事暴力的国家化和人类行为的工业主义特征。
1.传统国家。阶级分化、城乡差别明显,行政力覆盖范围有限,国家只有边陲而无疆界,大量军事力量受制于军阀和民间力量。
2.绝对主义国家。疆界划定,主权出现,国王成为主权代理人,法律成为全民性规范,军事力量大为扩张,军队内部行政管理手段高度发达并为控制社会提供了可资借用的体系。 3.现代民族国家。从绝对主义国家继承了疆界与主权。工业化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技术,行政力量扩大,国家对社会的监视力加强。
吉登斯实际上以欧洲历史为基础勾画出了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 四、以政治治理形式为标准的划分
以政治治理形式或权力集中的程度,可将国家划分为集权主义国家和分权主义国家。 1.集权主义国家
第一、法西斯主义国家。又称极权主义国家,根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实行极端的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行一党政治;实行秘密警察统治;国家垄断经济、文化和信息机构。
第二、威权主义国家。威权主义国家主要是一些既没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也没有完全照搬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特征是:政治威权较弱,因而实行中央集权;政治权力集中于个人或精英集团,政治反对派受到压制;社会受到国家有限控制,实行较开放的民间经济活动;意识形态先天不足,这些国家往往是赤裸裸的权力统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威权主义国家和地区发生了民主转型。(韩国和台湾)
原因:第一,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是政治转型的动力;第二,中产阶级的行程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提升了权利意识,要求有政治表达机会;第三,市场经济本身培养公民自立、多元化和宽容的政治文化,因体制转型而带来阵痛;第四,政治上层的改革愿望和政治意识符合了社会心理和政治诉求的变化。
2.分权主义国家
分权主义国家主要是指西方的自由民主国家,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 意识形态上的多元主义,但主流意识形态是洛克式的自由主义 第二, 竞争性的政党政治
第三, 定期选举制度
第四, 代议制政府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衡原则
简单比较着几种国家类型,法西斯国家是最恶劣的国家类型之一,自由民主国家最具有合法性,而集权主义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也不容磨灭。制度的评价应具有历史性。
五、国家形态
定义:国家形态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基于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所形成的治理结构以及由此治理结构而产生的行为特征和治理绩效。
任何一种国家形态都具有周期性和相对性。同时因此衍生出了多元化的国家形态。如,俘获型国家,勾结型国家,掠夺型国家,失败国家,依附性国家,自主性国家,工具型国家等,期中国家形态的周期性和相对性决定了上述国家形态是有联系的,可以相互转化。 1、 失败国家
概念:当一个国家不能提供国家安全,国内秩序,基本福利和社会正义时,这样的国家就是失败国家。因此,我们认为国家失败就是因国家治理结构衰败和国内主权的丧失而导致统治力下降甚至治理无效的无政府状态或次无政府状态。
特征:1、暴力横行,国民缺乏基本的安全感 2、贪污盛行,制度形同虚设 3、人民生活每况愈下 4、无法有效控制国境,容易成为跨国犯罪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渊薮。 失败国家的前提:国家的分裂和解体
形成的基本路线:弱国家 走向失败的国家 失败国家
经典政治学上,当一个主权政府因丧失国内主权而不能对其合法控制的疆域进行有效护卫(即国家分裂),同时不能有效提供基本国内秩序保障(国内恐怖主义和黑势力猖獗)和社会福利时,这样的国家就是失败国家。(苏联解体就是失败国家的典型案例) 超强国家 失败国家
2.依附性国家以及相关国家形态 依附性国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国家的上层建筑依附于在生产资料上占垄断地位的那个阶级并为之服务。在这个意义上,资产阶级国家的工具性或工具型国家又可以看做是依附性国家。 勾结型国家:指政府与特定私人集团为了自身利益相互勾结的状态,这种状态有时可能是稳定的,有时可能是周期性震荡的。勾结型国家是强强联合(政府+财团),必然会对人民和社会实行掠夺,因为勾结型国家又会演变为掠夺型国家。
俘获型国家: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权威主义向代议制转型的过程中,在权威体制下或计划经济中居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与政府因为市场的诱惑而被市场复活,财团在政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政府成为财团政治的俘虏,形成所谓的俘获型国家。
3.自主性国家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司考切认为,首先,国家不仅应该被看做各社会阶级为经济利益而斗争的舞台,更应该被当做国内主权所协调的行政、政策过程和军事过程,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其次,作为一套国家机关或国家组织,国家有可能和统治阶级在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上竞争,国家所得资源的目标有时和统治阶级一致,有时不一致,而不一致的目标甚至会威胁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国家具有自主性。 存在的原因:
国家的基本目的
第一,是维持秩序,国家有时会以牺牲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代价而向被统治阶级让步,甚至会和被统治阶级一道遏制统治阶级利益。
第二,作为国际体系的一员,安全的需要意味着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和行为原则有可能直接威胁着统治阶级的利益。
国家的自主性和国家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国家的自主性取决于国家独立于社会经济统治阶级
而实现其目标的能力。但二者并不绝对一致。另外由于国家形态的周期性或相对性,国家的自主性可以被获得也可以被失去。(如苏联到俄罗斯的过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让其成为失败国家,叶利钦时期开始对资本财团依赖,普金时代最终找到了自主性国家)
第七章 政府
关键词:政府体制、政府职权、政府行为、行政机关、官僚部门
本章重点:国家是一个兼具实证性与规范性的概念,而政府是国家的实际代表,执行国家的具体职能。本章应重点理解政府体制的基本知识、行政机关的不同类型和官僚部门的行为及影响。
第一节:政府体制理论
一、政体论(政府体制理论)
政府:政府是国家的组织要素或政治机器,是体现、达到国家目的和行使、表现、执行、解释国家意志的机关。 政府机构:
广义: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和官僚机关。
狭义: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官僚机关。 应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政府,因为政府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机关,国家意志是以暴力为后盾,通过立法、执法和审判等形式实施。
分权说:
亚里士多德:分权鼻祖,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1人统治)、贵族政体(少数人统治)和民主政体(多数人统治),三种相对应的就是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 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共和制政体(罗马人付诸现实) 把权力分为(三要素):讨论议事权、行政权、司法权
美国的联邦制: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权力共享,都设置三权分立。联邦制是美国人独特贡献,现在资产阶级国家最完善的例子就是北美。
政府和政府机构主要包括:1、国家权力机关(或称立法机关)2、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其下属的科层制即官僚制机关)3、国家司法机关 4、随着现代国家规模的扩张而形成的政府间关系即中央—地方关系。
议行合一:
议行合一,是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建立在批判当时议会制的弊端的基础上。
马克思:吸收卢梭思想、巴黎公社实践经验。提出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权应当是集行政权和立法权于一体的工作机关。
苏联的议行合一是一种发展了的体制。
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传统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特征决定了“议行合一”原则是最合适于中国的政府体制。
二、政体类型(政府体制类型)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政府体制服务于国体,国体是指这个国家的阶级性质。但政体与国体不是对应关系。同一类型的国体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政体(如英美,一个总统共和制,一个君主立宪制),不同类型的国体,却采用同一种政体。(如君主制政体存在于所有类型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相对稳定,但政体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实践中的政府体制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和共和制。
1.君主制。这是以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政权组织形式,又可分为几种类型:
(1)专制君主制,前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如中国历代王朝。
(2)等级君主制,前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如土地领主制的欧洲中世纪。可见欧洲的君主制从一开始就收到限制
(3)立宪君主制,资产阶级类型国家的一种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君主的权力受宪法不同程度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又可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与现代英国。
二元君主制:君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它是根据君主的意志组织起来的。
议会君主制: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约束,君主为虚位元首,议会权力大为增强,为最高立法机关。
2.共和制。这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历史上曾出现过奴隶占有制共和国,现代则是资产阶级共和制,无产阶级共和制。
奴隶占有制共和国:古希腊参加选举的全体是指奴隶主全体,古罗马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特权贵族选举组成的元老院。
资产阶级共和制:资产阶级普遍采取的形式。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实行限任制政权组织形式。按照总统、议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共和国又可分为几种形式,即议会制、总统制和混合型的议会制—总统制。
议会(共和)制: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在法律上对议会负责的共和国制度。又称内阁制。元首只是虚位,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共和制与议会君主制不同在于,潜着是选举产生总统,后者是世袭的君主。相同在于,元首只是虚位。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有(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德国魏玛共和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芬兰,奥地利,希腊,印度,以色列,新加坡等)
总统(共和)制:是指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机关独立于立法机关之外,政府不对议会负责的共
和制。因此,独立选任的总统,不管是否得到议会的支持,都在法定期限内任职。美国是典型总统制国家。相比之下,总统制国家的议会对政府的监督权和制约权,比议会制国家小。 混合型的议会—总统制:总统由全民投票选举产生,总统不是行政机关首脑,总理由总统任命,撤换,但也要议会中的多数支持。这些国家多实行多党制,实行混合制既是要避免议会制下的政府频繁更迭,又要避免权力过分集中。(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标准是:总统、议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无产阶级共和制:建立在巴黎公社的基础上,政权的组织原则都是民主集中制。
第二节:中央政府及其行政机关
一、中央政府的制度类型
1、总统制的中央政府:
总统制国家的行政权力集于总统一身,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行政机关首脑。美国是最典型的总统制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原则。尽管总统也受到约束,但仍是政治中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有:
(1)最高立法者;总统对一回的决议享有否决权。 (2)行政首脑;“最大政治掮客” (3)国防和外交政策首脑。
2、内阁制的中央政府
内阁是内阁制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其主要特点是行政与立法相结合,立法与行政权都控制在内阁手中。首相是内阁首席大臣,内阁重要活动由首相决定。其余阁员由首相挑选,对首相负责,负连带责任。
(1)行政、立法通力合作,效率高; (2)议会和选民都可以监督政府; (3)内阁可以实行应急政策。
相比而言,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新政府的领导人又是并不能马上进入角色。内阁制的缺点是,议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如总统制国家议会那么有力。 3、混合型的中央政府
这是一种兼具总统制与内阁制特点的行政机关。一般而言,总统具有很大权力,居于政治核心地位;总理虽然相对弱小,但对总统又有相当的制约权力。法国是最为典型的混合型政府体制。法国总统不仅拥有总统制国家的总统权力,而且可以主持内阁会议,甚至可以解散国民议会实行全民公决;但同时总理、国会对总统也拥有一定的制约能力。(在俄罗斯,总统是国家权力的核心) 4、中国的中央政府
(1)党。共产党以执政党身份管理国家事务,通过归口管理制度领导各方面工作。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和书记处在中国政治中至关重要。政治局常委会既保证党的领导,又在重大决策中起关键作用,政治局常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制。
(2)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具有广泛的行政职权。国务院总理为政治局常委,一方面要服从党章,另一方面履行个人负责制。包括,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部长,主人,秘书长等。职权:制定行政措施,行政法规,发布命令,指示,决定,向立法机关提交法律议案。 编制、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的权力。领导各行政部门的工作,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审定国家行政机构的编制、任命、培训、考核、奖惩国家行政人员。执行立法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
(3)中国行政机关的设置遵循议行合一原则。对议行合一原则的新理解。党政关系:中国共产党是决策机关,政府是行政机关。于是不管是人民代表大会还是政府都在执行党的意志和决策。每年人民代表大会的过程也体现了这一原则,人大代表既可以是一是代表,又可以是政府工作人员。这两点都证明,是发展了的议行合一。
二、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属的行政体制或职能部门,如财政部,水利部。 1、官僚制理论
官僚制又称“科层制”,只要指文官制度或公务员制度。
当18C人们首次用“官僚”一词时,把它当成一种新的政府形式,认为公益精神的维护
得益于官僚和官员。
概念:官僚制是指大型组织中有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行政管理机构的制度形式。 黑格尔对官僚公益性的论述,马克思对黑格尔官僚理论的批判,认为只有在民主制下才能合理设置,在尚不民主的地区,官僚是人民的对立。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依据之一。
韦伯对官僚制的经典研究: 他认为,官僚制的合理性在于它使行政受法规约束以及要求知识成为决策基础。他把官僚定义为具有下列特征的行政管理体制:
(1)等级制:每个官员都拥有明确的特定权限,并对其上级负责。
(2)非人格化:每个官员的工作是根据固定的规则而不是根据官员的好恶来确定,每项具体事务都必须保留文字记录。
(3)延续性:行政官员是一个专职的薪金阶层,其职务稳定,并有望正常晋升。 (4)专业化:官员都是择优录用,受过专门训练,并系统了解所在领域的全部知识。
官僚主义的形成及其解决。
(1)官僚制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对官僚的不满
分工原则使不熟悉规章的普通百姓为一个问题被一个部门推到另一个部门。(分工
——不知去向)
严格的等级制使接待百姓的低级官员无权力做出决定,百姓还得耐心地等待上级的批
准。(等级——无权而等待)
按书面文件办事要求百姓填众多的表格,虽然必须,但百姓对此难理解。(文字记录
——麻烦)
公民往往认为自己的情况特殊而应得到照顾,非人格化决定了除了规章,无例外,公
民对此不满。(非人格化——得不到照顾) 官僚的政治立场。中国场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西方场景要求各级文官保持政治中立性。但也并非绝对。法国、瑞典没有政治倾向,比、意、波有强烈的政治倾向。美要求除了担任C项职务文官外,其余均不得“积极参与政治管理或政治运动”。
官僚的保守倾向。高级文官一般都资历深,于是做决策时更容易依据过去的政策和法律为基础执行新的政策。
2、官员行为理论
主要包括部门政治理论和官员理论。 (1)部门正职理论
政府各个部门均有自己的利益,因而政策过程就是各部门之间谈判和协商的漫长过程。 以”国家利益“为名而行部门利益之实的情况并不少见 决策就意味着讨价还价,要求谈判,政策过程具有耗时性。
(2)官员理论
即专门研究官员行为的理论,官员理论的主要要素:官僚自主性、信息不对称、预算扩大化倾向。
官僚自主性:即官僚机构和个人超越其法定的地位和职能,超越政治家的控制,在公共决策
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现象。
它是官僚对其个人利益追求的结果,亦是信息不对称的必然性产物。(预算最大化) 正是由于执行国家权力过程中的复杂性,官僚机构形成了特殊机构的特别利益,即部门
利益和部门利益中的个人利益。
信息不对称:在政治过程中,作为政治代理人的官僚机构拥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即官僚机构
形成了相对其委托人的信息优势。事实上的立法者,政策的制定者,法律、政策的执行者。这些内容加在一起,必然占有信息上的优势。
由于天然的信息优势,官僚机构就会去扩展其部门的权力和影响力,取得超出最初授权范围的权力。 预算最大化
为了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
预算大——机构大——权力大——控制的资源多
这时任何国家的官僚机构都是一样的,非个别国家政策,中国亦有
行政性垄断的维护者,审批权的追求者,“黑箱”操作,都需要有更好的解释——远非公共选择理论所能解决。
3、行政机构的作用
(一)行政(官僚)机构
政治学上,行政机构属于国家机构范畴,指的就是最高行政当局即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统属的各部、局,就是政治学上所指称的行政机构。
职业文官的人数,以及他们的任职时间都大大超过经过选举产生的行政官员,现代政治体系本质上是“官僚化的”——以“文官统治”为其特征。
(二)官僚机构的职能
1、行政机构的职能:最关键的是,在各种具体情况下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2、影响决策过程
一方面,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少不了专业化官员的信息与参与。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大多为指导性的,只有当行政官员制定出法规条例,详细阐述政府的政策时,指导性政策、法律才能有效地实施。政策贯彻到什么程度,通常取决于官僚的解释,以他们实施该政策时的兴趣和效率。
另外,官员还被赋予一定的裁量权。
3、事实上的立法者
制定解释政策的条例具有法律作用
西方的委任立法,中国也有类似的做法,许多法律由主管机构起草。
4、保守性
官僚制的特征决定了行政机构总是保守的,由于部门的利害关系,总是竭力保护本部门的利益,造成制度成本过大,权力大于法律,制约了国家权力的正常运转。 (三)减轻官僚主义
现代社会离开了官僚机构就无法维持,建立和保持一个灵活的、高度负责任的官僚机构是所有现代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官僚主义为现代社会的通病,减轻的方法之一是使官僚机构处于控制之下。 1、非正式控制
即社会监督,包括公共舆论、新闻媒体、社会团体。 2、正式控制
(1)官僚上级的控制
政府首脑利用强制性权力撤换渎职人员或运用说服性权力。
中央政府通过机构重组来实行控制,重新分配资源,改变职权的隶属关系。中国的政治局、书记处、纪委检查部等。
(2)议事机构的外部监督:
议会委员会的调查、质询、听证。 议会委员会的设置与行政部门相对立,专门用来控制行政部门的行为。中国的向人大
常委报告工作。
现代政治领导必须学会同官僚机构打交道,学会何时对它实施强制性权力,对它改组、
嘉奖、教育。
第三节: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
一、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一国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在国家机构中居于实质或象征性的首脑地位。
任何性质的国家都需要有国家元首,君主制:国王或皇帝。共和制:总统或主席。 国家元首对于国家的作用有: 第一, 象征国家。
第二, 代表国家。代表国家出访,宣战、媾和等。 第三, 对内代表国家的统一。
国家元首的作用是象征国家、代表国家、对内代表国家统一。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并非同一概念,若二者合一,则是实质元首;反之,则是虚位元首。
二、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的代表大会的政治体制,它在理论或时间中对立法负有重大责任。立法机关是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是民意代表机关。 称谓有:议院、上校议院、参议院、国民议会、人民代表大会等
1、议会主权
议会主权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享有议会主权的国家,议会在制定或修改法律上享有无限的权力,任何其他机构无法驳回。享有议会主权的国家很少,如英国、新西兰。但美国、加拿大等国议会的立法权受宪法制约。 2、立法机关的结构
(1)一院制与两院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两院制,目前社会主义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
(2)议会内部的政党组织。议会内部政党纪律严格。在内阁制国家,违背党的纪律,政府可能垮台。在美国,政党在国会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组织各委员会上。
(3)议会内部的委员会。居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美国,没有委员会就没有国会的正常运转。 3、立法机关的职权
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主要功能是:立法、预算和监督政府。
(1)立法权:议会传统权利,就是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分两类,第一类是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权利,第二类提出法案的权利。
委任立法:指议会只制定法律的一般原则,对法律条文本身所具有的具体内容不做详细规定,而明文委任行政机关做出具体措施。
(2)财政权:是指议会对政府提出的预算案、赋税案·······、公债案以及其它财政法案的审议权,又称财政同意权。
(3)监督权:批准官吏任命,监督政府执法,在内阁制国家,议会的监督权较小,在三权制衡的国家,监督相对较大。主要以听证会或委员会批准制度。 4、中国的立法机关
中国的立法体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指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结构上,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一院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有:主要职权有立法权、任命权与决定权和监督权。 要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首先需要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其次是在制度上健全人大,如选举制度、会议制度、专门委员会和人员配备等。
三、司法机关
概念:司法机关是指行使司法权的法院和检察院。一个国家司法机关是否独立,关系到该国的政府组织是否完善、人民的政治权利是否得到保障。 1、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体系权力主要有:独立审判权,违宪审查权(违宪法规的审查或撤销)以及在英美法系中的政策制定权(制定政策,制造判例)
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的原则:司法独立原则(资本主义国家规定了法官的不可更换,专职制,退休制,高新制)、司法民主原则(包括公开审判,辩护,陪审,回避,上诉以及所谓的正当法律程序)、法律平等原则(体现为控诉制度,无论是个人、团体或政党都可以因平等权利受侵犯而依法提起控诉)。
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原则是人类历史的进步,但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局限性。 2、中国的司法制度
我国司法审判的原则之一就是独立审判。由人民代表大会比准产生,受人代会及人大代表的监督。
主要职能是侦查和审判。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享有解释普通法律的权利,释宪权归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第四节:国家内政府间的关系
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称其为国家的结构形式,切是一个含义不明确的概念。然后,旧制度主义时期所形成的中央—地方关系的单一制和联邦制仍旧是中轴性的概念。但很自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单一制国家
概念:单一制国家是指在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里,权力和威权合法地集中于中央机构。具体的权力和责任可授权给地方政府和部门,但被授予的权力受中央政府的监督,且可撤销这些授权。
中国、法国、日本、斯堪的纳维亚各国都实行单一制。(中国单一制多民族国家,以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问题,但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是一种特殊的制度。改革开放30年,中央跟地方在政治关系上仍旧是单一制,但经济关系上已不能单纯用单一制来形容。) 二、联邦制国家
概念:联邦制是指由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若干成员国或者成员州构成的统一国家。 这是由若干成员单位组成的同盟性质国家,各成员单位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联邦也有统一的宪法、法律和国家机关,联邦地位高于成员单位,联邦宪法对联邦中央和各成员单位的权限有明确规定,双方均不得逾越。
联邦主义:第一,联邦主义是指统一国家内自知与分享治理的制度安排。作为一种政治原则,联邦主义与分权有着密切联系。第二,联邦主义不但是一个结构上的概念更是一个程序上的概念。只要在程序上是一种治理分享的状态,不管政治制度如何,都有联邦主义特征。反之亦然。第三,自治与治理分享不但包括政治关系还包括经济关系。 联邦制主要出现在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大并具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但地域与民族与其也无必然联系。如中国、瑞士。
联邦制与单一制:在民族国家成长和建设时期单一制是通例而联邦制是意外,在民族国家假设基本完成时,联邦制是一种重要现象。其实,联邦制与单一制并无优劣之分。《共同纲领》提出单一制共和国,新中国实行单一制和中央集权制是汲取经验后的必然选择。然后苏联式的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引起一系列问题后,中共寻求新的治国之道,就是以权力下放为起点和导向的经济改革,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自知和治理分享已成为中国一种普遍性的制度建制,有学者称其为“经济联邦主义“
处联邦制和单一制,还存在过邦联制。但邦联制中政府只拥有形式上的权力,缺乏法律手段。
第八章 政党
关键词:政党 政党制度 政党适应性
本章重点:现代国家政治的基本形式是政党政治。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主要桥梁,政党在民主政治运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章应重点理解政党的涵义、政党的作用、政党适应性以及当今的基本政党制度。
第一节 政党理论
一、政党的概念
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起源于近代西方国家,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是代议制自由民主制度的产物。
普选代议制的发展:为政党的行程提供了历史的契机,首先政党产生于立法机关(议会中)的联盟,以及由社会运动或利益集团演变。英国19世纪保守党和自由党就是立法机关内部演变,而工党就属于后者。
概念:政党是社会中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活动分子,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社会承认它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利,它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之中,力图取得、维护或影响政权。
与立法机关中的联盟,社会运动以及利益团体的区别:
社会承认它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力,它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之中,为取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此不同于政治社团,关键是政权。
它不是立法机关中的联盟,其一,它不是立法机关的组成部分,其二,成员不必然是议员。 它不同于社会运动或利益团体,政党通过提名候选者,参加竞选选择执政者及影响国家政策,介入政权,后者更关心政府要做些什么,即具体政策,并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对之发挥影响。
政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政党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是联系政府形式上的结构和社会中不同成分的纽带; (2)政党一般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纲领; (3)政党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它有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原则; (4)政党的存在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合法性。
二、政党的类型
1、按理念的本质和角色来划分 可以分为使命政党和掮客政党。
使命政党:这是以吸引人们信奉其理念为主要目的,而非以扩大选民支持以赢得公职选举为主要目标的政党。在政党的政治理念同选民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改变的是选民而非政党。(美国社会主义劳工党,虽然美国大多数人不支持其信仰,但不会为此改变政治理念) 掮客政党:这种政党的目标是要尽可能的退出候选人,而这些候选人要尽可能的代表许多不同利益和政治理念。以赢得选举为自己的核心目的,如美国民主党、共和党。
总体看来,使命政党和掮客政党是按照政党政治理念的本质和角色这一标准划分中两个极端的例子,大部分政党可以列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保守党和工党具有某种较清楚的政治理念,但掮客政党的属性仍多于使命政党的属性。欧洲主要国家中的左翼政党,如共产党社会党,和右翼政党,如保守党保皇党是较偏使命政党这个极端。
2、按集权的程度来划分
可以分为分权型政党与集权型政党。 分权型政党:这些政党推举候选人的权力一般集中在地方性党组织之中,全国性党组织只有有限权力,并且不能或无力干涉地方性党组织的决策。 典型:美国民主党共和党。它们的全国性组织——全国代表大会之提名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如今,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也受到特定竞选组织等政党内部组织的潜质。同时某党全国性组织的领袖也无权干预该党某个候选人在选选区的初选中获得提名。(如罗斯福干预提名的失败)原因有二:一,全国性组织领袖的干预行为,会使其失去地方支持。二、选民认为这种干预是对他们权利的侵犯。
集权型政党:这些政党的地方组织可以推举候选人,但中央组织有权否决某些候选人的提名,获决定候选人名单上的排列顺序。(如英国保守党和工党)
3、按照政党对党员的控制能力来划分 可分为强控制型政党和弱控制型政党。
强控制型政党:这些政党的领袖无法通过强制手段压制反对者和异议分子,也无法强制不支持其政纲的人落选,政党领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好言说服。美国两大党都是弱控制型政党的典型。
强控制型政党:这些政党的领袖拥有强制其党员服从自己的政纲、与自己保持一致的传统与制度,对党内候选人的提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党中的异议分子将要面临毁掉整个政治事业的风险。英国的主要政党属于强控制型政党。
4、按团结性来划分
概念:政党团结性是指在政府机构中的党员奉行政党对主要政策议题的指示的程度。 可分为:一致型政党和分散型政党。 一致型政党:这些政党的成员对几乎所有的议题都会按照政党领袖的意愿来投票。如英国的主要政党。 分散型政党:这些政党的成员几乎对每个政策议题都有分裂性意见,因此少有或没有团结性。如法国国会中的一些小党。
大多数党介于两者之间。法国的大党、北欧和德国的政党有类似英国主要政党的团结性;美国政党在国会中虽不具立法团结性,但与法国小党小比,稍强一些。
5、其他分类方法
以政党的意识形态或政治倾向为标准:可分为左、中、右三类
以对现行政治制度的态度为标准:可分为用户体制党与反对体制党 以政党是否执政的标准,可分为执政党和在野党。
以政党是否得到合法的法律地位为标准,可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以政党的阶级属性为标准:可分为资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小资产阶级政党及极少数代表凤姐社会中各阶级利益的政党。
传统的无产阶级政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无产阶级政党以广大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根本特征
第二, 无产阶级政党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第三, 物产阶级政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还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三、政党的作用
在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是政治的主宰,是政治生活的绝对核心。中国共产党主要通过党委制和党组制、党管理干部制度、归口管理制度来领导政府的工作。 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作用主要有:
1. 目标制定。不仅反映政党的具体问题态度,也表明其政治哲学倾向。 与意识形态强弱有关,越意识形态化,目标制定的作用越强。
2.利益表达。通过纲领与行动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的利益。
3.动员与社会化功能。通过竞选活动动员政治参与,同时进行政治社会化。
4.精英的形成与遴选。主要通过推举候选人、竞选、组织政府和其它活动来遴选国家精英。 tips寡头政治铁律:根据这一规律,政党将日益朝着官僚化和寡头政治结构发展。首先,政党企图引导和协调公民加入政治生活,以便充分利用手中机会,于此相伴的是政党内部机构的官僚化。其次,政党约束党员的行为只有积极制裁权,而无消极制裁权,制裁方法只适用于少数政治精英。最后,执政党的任命权在扩大。
为承担起这些政治功能,政党所进行的政治活动主要有:
第一, 推举候选人。第二,竞选。第三,组织政府。第四,其他活动。
1、推举选举人,有分权型和集权型。推举选举人权利集中程度各政党不同,残垣参与候选人推选的程度也有不同。
以色列和美国是两个极端的例子。
四、政党的适应性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一国经历其产业结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迅速转型,激烈变革;社会阶层、利益格局、思维范式、政治文化日益革新,多元分化的同时,历经各种危机和挑战发展起来的政党面临着如何适应转型社会的问题。(苏东剧变,非洲国家多党制进程,辣妹国家的政治化等)) 二、集中政党适应性理论
1、.亨廷顿的政治组织适应性论述:
亨廷顿认为,适应性是测度政治组织制度化的四大标准之首,是后天获得的组织性,概而言之,就是适应环境挑战的能力,即环境挑战与时间考验的函数:挑战越多,经历时间越久,则适应性就越强。
亨廷顿提出了政治组织适应性的衡量方式,即从年度的、代际的和职能的角度进行衡量。 即年代越久,适应性越强;是否能克服和平接班的问题,领导层能不断更新;组织职能上的适应性衡量政府。
2、迪克森的政党适应性研究:
专门用来分析执政党。政党适应性是增强政党应对国内外环境压力的更深层的适应,它意味着政党不再去扭转环境,而是改变自身适应环境。
政党适应性的两难境地:政党调整可以适应环境,赢得进一步发展,并为后来的调整积累经验;政党调整的过程也可能使自己在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面前变得脆弱,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党的调整与适应“众口难调”,从而引发民众的不满。 面对两难境地,可能的三种选择,忽略——试图去改变——转身去适应 是什么因素据顶回应环境变迁的三种选择,提出政党适应性的分析要素:
(1)党内精英的博弈;每个精英都有自己的理念,所以决定政党是影响最重要因素是精英群体对变革的共识。
(2)政党对监控环境的反馈机制的有效性;政党想要适应环境的变迁,就要具备监控环境
如何变化的能力。
(3)环境本身的性质,尤其是来自国内与国际对于政治变革的支持、反对以及不同类型的诉求。国内:即支持或反对改革的压力。国际,与国际社会融入越多,适应性可能越大,不接触,则几乎无变革时机。 另外,还会以来历史的偶然性。(如特定时期谁居于最高权位)
第二节: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的含义
(一)含义: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
对政党制度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是分类问题。按数量进行分类,分为“两党制”和“多党制”。
与政党体制密切相关的概念是“政党分化”,是指一个国家的选民和公职人员平均分数于政党的数目。分化最少的政党体系是只有一个政党存在。高度分化的政党体系将是有许多政党且平均分享选民和公职的政党体系。 (二)两种分化程度不同的政党制度 1、多党制(较为分化)
几乎没有一个政党能够赢得多数席位,内阁由多数的政党联合组成,而不是由一个多数党组成。
高度分化是否会导致不稳定,政府频繁更迭,历史有之(魏玛共和国时代的德国,第三、第四共和国时代的法国)。并非如此
第一, 高度分化肯定使每个政党都有党员入阁,只能是联合政府
第二, 政府不稳定不一定是因为政党制度较分化或是因联合政府,因为这样的国家
也有政局较稳定的。(如德国、荷兰及北欧一些国家)
第三, 政府不稳定的根本和复杂的原因可能是伦理、宗教和阶级差异。
2、两党制(分化较少)
共同点:第一,主要政党多为掮客政党而非使命政党 第二,主要政党关心争取所有选民;
第三,主要政党多为中庸政党,不偏激 第四,政党纲领之间差距不大。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概念: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即为资本主义国家中,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
1、资产阶级政党的起源
第一种情况:议会中的不同派别或联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独立政党,这与代议制和普选制密切相关,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 最早出现的是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
辉格党要求取消王位继承权,托利党支持王位继承。前者后来发展为自由党,后者发展成保守党。
政党的产生于内阁制的行程是同步的。
第二种情况:这是议会之外建立起来的政党,一般由社会运动或利益集团发展而来。 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法西斯党,多数国家的基督教民主党。
与上类政党相比,这类党在组织形式上有所不同。前者多为干部党,而议会外起源的党多为民众党员资格党,现在已趋于同化了。
2、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类型
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1)两党制
概念:即两个同等规模的政党竞争职位,双方各有几乎相等的机会赢得足够的选民支持,以获得垄断性执政权的体制。例如英国与美国。
并不是只有两个政党,而是两个居于垄断地位,其他规模都较小。
除美国以外,大多数由两个以上政党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联盟,实行早起典型的两党制国家越来越少。
一般认为,两党制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这是一个较负责任的体制,选择明确;
第二,比较公平,鼓励竞争,有效防止对政府权力的长期垄断; 第三,鼓励温和的政治活动。
英美两党制:
英国: 上议院由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组成,与政党无关。下院由选举产生。获得多数席位的为多数党,组织内阁,掌握政府权力。
英国的两个政党,推举候选人的权力比较集中,政党内部权力也比较集中,领导人的意图在政党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
美国: 基本特点:第一,总统,国会议员,州长,州议员以及一些重要官吏由选举产生。国会两院多数党与少数党的关系并不是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第二,政党组织松散,没有严格纪律,党员的标志就是他在总统选举中投了哪一边的票。
(2)多党制。即两个以上的政党相互竞争,通常通过联合阵线组成政府的体制。(如意大利) 一般认为,多党制有一些劣势:
第一,选民无法直接决定组阁政党; 第二,关键政党影响力超出其选票;
第三,多党制鼓励意识形态竞争,而不是围绕政府权力进行; 第四,多党制导致政治不稳定,联盟非常脆弱。
当然,简单地将多党制与不稳定相联系也是不科学的。如瑞士和斯堪的纳维亚搬到民主国家经常是联合政府,政治本身既稳定,又助于温和政治。
法国是多党制的发源地,法国一直实行多党制。目前法国四大党两大派:右翼的保卫共和联盟、法国民主联盟以及属于左翼的社会党与法国共产党。
(3)一党制。这种政党体制只存在一个合法政党,或者其它政党虽然存在,但在法律上不允许它们与执政党竞争政权的体制。
人们又将这种政党制度进一步划分为法西斯一党制和单党制或一党权威制。 前者以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为代表,这些政党垄断政权,禁止他党,抛弃名著统治形式,实行恐怖统治,党国合一。
单当制或一党权威制主要存在于战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实行非竞争性的政党制度,由共产主义政党执掌国家政权。
1.一党专政制
这种政党制度起源于苏联,苏联在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局面,并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效法。
执政党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强调行动的一致性,并通过各种群众组织保持与群众的联系。 2.中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首先,共产党的基本组织:中央组织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委员会,以及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的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政治局的办事机构书记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央委员会的机构。
其次,通过归口管理来领导政府和社会事务 最后,通过政治、组织、思想上的领导来实现。 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允许一个以上的合法政党存在,允许他们参政议政;
第二、其它合法政党以某种形式与共产党联合,实行民主协商制度,排除了政党间的竞争。 核心是:共产党拥有政治上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其他党派是参政党。
统一战线: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与国民党有过两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共同合作,抗战后,共产党坚持与各民主党派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求同存异。 “十六字原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处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准绳。
实行多党派合作的意义:1、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互相监督的有效形式。2、有利于政策制定,使共产党领导更为有效。3、有利于发挥各党派特长,调动积极性。4、有利于了解和调节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利益要求与关系。5、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途径的主要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稳定机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任何政府权力,章程不具备法律性,但宪法“序言”规定了政协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 参政议政的形式,包括召开政协的各种会议,并向有关的党和国家机关提出重要建议案和委员个人提案。
组织制度包括: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 政协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稳定机制。政协是否能包容新的社会力量,是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变量。人大和政协制度事实上就起到了政治纳新的功能。 由于共产党是中国国家权力的核心,只有政协和人大的纳新是不够的,只有把新生的社会力量纳入共产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稳定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理智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八章:政治社会
居于社会和政治之间的力量便是典型的“政治社会”。也就是说连接政治与市场的利益集团、政府和民间的社会组织以及政治社会身份相对模糊的媒体,都是政治社会力量。
第一节:利益集团
一、利益集团概念的界定 1.社团的涵义
综合各家观点,社团就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互益组织,具有非盈利性和民间性两种基本组织特征。
社团概念应该是多维的,即从互益性、同类相聚性、民间性、非营利性和组织化程度等五个角度对社团加以界定。 2.利益集团的涵义
利益集团是一种社团形式,它是社会中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达到共同目的的一种社会组织。
利益集团通过参与政治,作为政治力量,通过言论和行动,通过与政党和政府机关的互动关系,施加影响,反映和维护本群体的利益。
成员可能来自同一行业,也可能不同行业,利益可能是特殊的,也可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政党都设法控制或影响各利益集团,各利益集团也都在设法借助或依靠某一政党或政治势力。 故离开现实政治斗争的纯利益集团是不多的,任何利益集团都是潜在的政治性社团。
在西方国家的政治过程中,利益集团也被称为压力集团或院外活动集团。
压力集团:是指为实现某种特殊利益而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和压力的团体。
当利益集团成为政治角色而企图影响公共决策和公共权力、使自己的特殊利益获得实现的时候,它就成了压力集团。
院外活动集团:院外活动泛指对整个政府(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部门)施加影响或压力的活动。
二、利益集团的分类
1.根据利益集团的组织程度可划分为:非正规性的,非社团性的,机构性的,社团性的。 (1)非正规性利益集团。这是在突发事件中形成的运动性或骚乱性群体,它以不满或抗议的形式自发表现出来,缺乏持续性组织。
(2)非社团性利益集团。它们也没有专门的组织,但是由于建立在种族、语言、宗教、职业利益等基础上,以文化或经济利益为联结点,因而比非正规性利益集团具有更多的利益连续性。
(3)机构性利益集团。这存在于行政机构、立法部门、军队、政党、公司及教会组织中。这些机构很多本身就是权力机构,因而这些机构的利益很容易表达出来。
(4)社团性利益集团。这是专门从事利益表达的利益集团,它是为了表达某些特定团体的目标而专门建立起来的,这种利益集团组织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工作程序。一般而言的利益集团就是该类。
2.根据利益集团代表的利益可以划分为:
(1)群体利益型利益集团。这类团体主要为某一性质的群体利益而斗争。又可分为以政治利益为目的的利益集团和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利益集团。
(2)公共利益型利益集团。这是人们围绕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公共议题而建立起来、促进公共利益改善的利益集团。
3.其它分类方法:从利益集团与政府或政党的关系上看,
美国的竞争性的政治社团,以现代企业为基础。
法国或意大利的非自主性利益集团,即工会、农民组织可能由天主教或社会党控制。
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阶级合作性利益集团。与政府密切联系,在阶级运动的基础上发展,与政党和工人运动联系密切。
社会主义国家的桥梁性利益集团,把无产阶级先锋队与先进群众联系的传动装置,主要以当助手的身份出现。
三、利益集团与资本主义政治
利益集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都有着重大影响。无论是在福利政策、经济政策还是在军事工业方面,利益集团的活动余地都非常大。
如,里根解除对苏谷物禁政策,主要是中西部农场主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跨国公司作用不可忽视。 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政治过程中的作用。
1、集中各种利益
西方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利益集团的首要作用是代表和集中各种利益。
利益集团起着统一其成员观点的作用。 利益冲突的利益集团间讨价还价,相互妥协以达成一致的意见——企业和工会间的谈判(集体谈判)
2、政府的助手
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利益,常常要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利益集团再次过程中,其实起着重要的工作人员的作用。节省了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开支。 3、制约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的制衡不仅来自政府内部,还需要政府外力量的制约,这就是以政治力量来制约政治权力。
在西方社会,利益因素趋势利益集团向政府施压,有时会改变政府的政治偏向,而使得决策更加理性。如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
利益集团可以使政府的强制最小化,保障政治自由,改善人的生活。所以利益集团不仅是民主化的结果,也是为民主过程本身运作所必须的。 4、利益集团的诟病
一方面,利益集团是政治不平等的产物,也是推动政治不平等的因素。
有些利益集团成员明显与上层社会经济地位相联系,而政治依赖有组织的利益集团,人民中没有组织的部分不能被有效表达。
另一方面,利益集团的活跃降低了政府权威,造成了政府内部的分裂。
议员们受利益集团控制,行政管理机构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行业性利益集团,造成选民对政府权威失去信心。
利益集团越多,分歧越大,政府在几乎所有问题上无不分裂成两派势力。高度自治化的团体还会导致分裂和不稳定,从而使政府面多很多难题。
第二节:新兴社会组织
一、新兴社会组织的产生于发展
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社会主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凡事存在分工的地方,就存在利益差别。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人民政治团体存在,就有其必然性和现实性。 (一)1949-1978
政治社团发展的选择性较强,只有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有较大的发展。根本原因在于高度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人们失去争取利益的动力,更没有社团在经历领域争取利益的空间。
(二)改革开放以后
带来了社团发展的春天,除了原有组织的发展外,还出现了大量非官办的社会团体。他们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影响政府的政策。
根本原因:市场发育所引发的社会分化过程。经济体制改革辐射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导致社会结构的重组。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团发展的社会原因。
(1)经济改革导致社会主体的分化 企业开始享受一定的自主权,农村家庭也成了独立的经济单位,心的利益要求和新的权力产生。为此社团组织形成就将分化出来的社会主体联接成新的群体,形成了新的社会沟通渠道和利益保护机制。
(2)改革促进社会结构分化
改革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分多样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新的社会成分在原来的组织体系中没有既定的位置,他们就形成了新的社会组织来保护自己。 (3)经济改革引起了剧烈的利益分化 改革拉大了收入差距,利益分化在组织上的表现是形成和强化了人们的群体观念,出现了群体认同。观念的一致性促使人们联合起来,为成员谋取利益。 (4)制度的变化
虽然没有实行西方的政治改革,但是政治体制的变化是不容忽视的。政府日益重视法制和法治,开始大幅度放权,政府职能也开始转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团发展的政治原因。
(1)政府日益重视法制与法治,重视公民的结社自由。 (2)政府大幅度放权,国家对社会的控制逐渐放松。
(3)政府职能转变,将原有的部分职能交给非政府的行业协会、同业组织等。 (4)党和政府重视社团组织建设,以之协助政府管理。
上述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使得民间组织迅速兴起并成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得以重组。 新组织发育的客观需求变成现实的组织发展,还需要人们有意识的自觉行动,同时还依赖于自上而下的推动。
自下而上的努力和自上而下推动的合力,形成了今天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局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新兴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
1.中国政治性社团参与政治过程的特点:
(1)相互之间的非对抗性和合作,即各政治性社团所代表的特殊利益集由此形成的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
(2)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活动。在代表整体利益的先锋队的领导下,实现其特殊利益。
2.社会组织如何发挥政治作用:
(1)参政议政。
西方议员是职业政治家,人民代表则不是职业性的。
第一、 社会组织可能以某一阶层代表的方式进入人民代表大会,直接参与政治决策。 第二、 政治协商制度为各团体提供了独特的议政渠道。
第三、 社会组织代表还可能直接加入政治领导机构。
第四、 由于政治社团大多是官办或半管办性质,一些社团还有其他渠道表达利益和要求。 新型组织参与政治职能在党和政府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事实上,大多数社团也能很好地理解党和政府的意图。因为社团的领导人有双重身份,社团负责人和国家干部,能服从上级,约束自己的行为。 (2)政府助手。
中国社团必须有一个主管单位,并充当党和政府的助手,具有相当的行政职能,协助党和政府管理新生的社会成分。这种政治关系使得社团可以向党政组织表达群体要求。
作用:1、弥补了政治管理体制的不足 2、起到了管理新生社会成分的作用 3、协助党政部门完成某项任务。
3.中国政治性社团的作用
政治性社团的兴起对治理结构和治理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1)影响政府决策并推动政府决策民主化。
(2)民间组织的活动改善了政府形象,增强了公民的政治认同感。
(3)民间组织的自治实现了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目标。
(4)非组织性的基于共同利益之上的潜在利益群体的活动直接改变了政府的行为。 总之,政治性社团的活动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各社会团体进行政治活动、参与决策本身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种民主政治进而促进了政治决策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不仅如此,政治性社团的活动也促进了政治稳定,能够把新生的社会力量吸纳进决策体制,并协助政府加强对新生社会力量的管理。
二、新兴的社会组织方式
1.社会主义国家新兴社会组织作用于政治过程中自己的特点: (1) 相互之间的非对抗性和合作,即各社会组织所代表的特殊利益要求及由此形成的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非对抗性矛盾,它们在本质上能够相互合作
(2)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活动。在作为代表政体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特殊的利益要求。
2.社会组织如何发挥政治作用: (1)参政议政。
西方议员是职业政治家,人民代表则不是职业性的。
1、 社会组织可以以某一阶层代表的方式进入人民代表大会,直接参与政治决策。
2、 政协为各团体提供了独特的议政渠道 3、 社团代表还可以直接加入政治领导机构 4、 政治社团大多是官办或者
第一、作为组成代表参与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表达利益和作出决策。
第二、政治社团的代表也可以直接进入党委、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领导机构,参与其日常活动。 (2)政府助手。
中国社团必须有一个主管单位,并充当党和政府的助手,具有相当的行政职能,协助党和政
府管理新生的社会成分。这种政治关系使得社团可以向党政组织表达群体要求。
三、新兴社会组织的政治作用
社会组织的兴起对治理结构和治理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1)影响政府决策并推动政府决策民主化。
目前民间组织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代表所在组织或行业向决策部门反映问题,提出要求,事权力机关制定相应的政策或措施。
第二,应决策机关要求,对某些专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发表意见。
第三,当政府政策损害其成员的利益时,代表成员同有关部门交涉。 (2)民间组织的活动改善了政府形象,增强了公民的政治认同感。
首先,在民间组织的公益行动上,改成社会形象,增强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其次,民间组织与政府优势互补,因而改善政府形态。 (3)民间组织的自治实现了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目标。
如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4)非组织性的基于共同利益之上的潜在利益群体的活动直接改变了政府的行为。
如北京114户私房主状告房管局,南京砍伐法国梧桐行道树等时间。
总之,民间组织的活动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各社会团体进行政治活动、参与决策本身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种民主政治进而促进了政治决策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不仅如此,民间组织也促进了政治稳定,能够把新生的社会力量吸纳进决策体制,增强了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
第三节: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在互联网时代,无疑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在西方文献中甚至出现“新闻统治”的说法。
一、作为一种权力的新闻媒体
概念:新闻媒体,又称大众传媒,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个概念,新闻媒体包括纸质媒体(报刊)和电子媒体(广播电视)和“新电子媒体”互联网。 西方政治学中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出现。
沟通分为: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和借助新闻媒体进行的间接沟通。 相对于面对面直接沟通的特点:1、可以接触无限多受众 2、单向沟通渠道,受众无互动 3、可以强化既有的政治观,难改变 互联网特点:
1、 时效性 2、互动性 3、选择性
新闻媒体的崛起主要体现:
1、 所谓的“初级”社会化结构(如家庭、社会阶层)趋于衰落。使用注意政治态度逐渐取
代了惯行的选举投票。人们往往根据具体问题和政策走向改变政治立场。 2、 电视观众的剧增和网络新媒体的兴起 3、 新闻媒体成为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
新闻媒体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以外的“第四种权力”,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 作用:1、影响和制造舆论,进行社会动员 2、影响政府决策,监督政府,防止权力滥用 3、政府利用媒体,重塑自身形象。
特点:1、有自己的组织运行方式 2、理论上应当独立、真实地传播消息,然而总与金钱,权力,意识形态纠缠一起,各种力量争相控制,很少真正独立。
二、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涉及新闻自由的限度和政府管理媒体的边界问题。如何平衡两者关系,长期在探索。
(一)新闻自由的发展
作为言论自由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近代国家的行程过程中确立的。最早开始于英国。 捍卫新闻自由的小册子密尔顿《论出版自由》
(二)如何理解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包括,言论不受事先限制,发表批评政府及官员的言论不受事后处罚。 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利益,限度在于,新闻自由不能损害国家秩序和利益,干涉司法公正,侵犯公民私权。
越过底线,国家权力就会介入,对媒体进行管制和规范。
管制和规范主要通过制定法律或通过加强通讯社、电视和电台的控制来实现,以确保其服务于公共利益或国家统治。
可见新闻自由的限度止于不危害国家秩序和私人利益,而政府管制的目的主要是处于公共利益和国家统治。在秩序这一目标上,新闻自由和政府管制达成了和解。
三、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 新闻媒体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形成对政府和政治过程的有效制约,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另一方面,可以为统治集团所利用,成为政府控制社会的利器。
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传播信息,影响舆论,设置议程,政治社会化和监督政府。
(一)传播信息
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对政府来说,新闻媒体的传播有助于消除隔阂,建立共识,对于人民来说,有助于了解当前政治事态,为其政治参与提供信息基础。 (二)影响舆论
舆论:是社会上相当数量公众对他们共同关心的某个问题所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的汇集。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各个群体的需求。
媒体在其中的作用:表现舆论的渠道,同时是释放舆论的工具。
媒体的上述功能被各国进行政治宣传,引导舆论,使其决策获得公众的支持,或者改变不利于其决策的舆论。
媒体不仅仅是观察者和信使,更是政府里的主要演员,它们制造、塑造并常常歪曲决策的信息基础。
(三)设置议程
新闻媒体通过加大对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够影响受众对问题重要性的认知,由此可以设定社会的议事日程,并从而形成一种舆论压力,迫使政府讲这些问题纳入议事日程。
媒体的宣传与公众的观念及政府的行为有着较强的相关性。
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给西方社会带来显著的变化是:选举中“问题”的比重增大,选民投票,不仅考虑党派背景,更考虑对各类问题的具体态度。竞选正,不再把重点放在党派之争,而是紧抓某一些问题大做文章。 (四)政治社会化
新闻媒体对社会公众“信息灌输”,使得人们形成某种特定的政治倾向和态度。(小小孩子也能在电视上认出总统)
当然,媒体与其他社会化机构,如家庭教会,相冲突时,媒体可能失败。 (五)监督政府
需要监督的原因:公职人员可能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权利,贪污渎职成倍增加。
媒体能够监督的优势:传递信息迅速,覆盖面广,相对中立和清白,有批评政府的传统。 媒体能够监督的劣势:新闻媒体是一种“软权力”,不可以独立发挥作用,没有强制力;必须与民众及政治过程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中国媒体也在监督,但不是依凭法律独立监督,而是政府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有管理的。
第十章 政治人
关键词:政治人 公民政治家
本章重点:个人是现实政治参与的最基本单位,无论情愿与否,个人都将成为积极或消极的政治人,政治人的基本状况决定着一国的政治发展。本章应重点理解政治人的基本涵义、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政治人与公民
一、政治人的含义
1.政治阶层与非政治阶层。
(1)非政治阶层。人总处于社会关系中,但不一定进入政治关系。一方面,政治制度不发达会限定人们的政治参与;另一方面,即使享有政治权利也未必使用。就此而言,这些人是非政治阶层。
(2)政治阶层。这是指那些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关心、参与政治生活的人们。又可分为谋求权力者和有权者。
(3)两者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2.影响人们进出政治阶层的因素。 (1)是否重视从事政治活动所得报酬; (2)是否认为自己的政治选择重要; (3)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帮助改变政局;
(4)是否相信自己不行动将无法得到满意的结局; (5)是否拥有关于当前问题的知识或技能;
(6)是否愿意克服政治行动的障碍。 3.政治人的涵义。
所谓政治人,就是指公民以及在政治公民中产生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政治家。
研究政治必须研究政治人,因为离开活生生地人,政治就无法运转了。大多数公民于政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没有多数民众的支持,政治秩序难维系。对于官僚、政治家,则应当保证他们手中的权力不被滥用。
二、公民
1.公民的涵义。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公民概念的历史。
(1)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公民概念。是指一部分享有特权的自由民,公民概念从一开始就与权利、平等相联系。
(2)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和主权在民的原则,强调国家归属全体公民,从此公民成为西方政治哲学中一个基本概念。
(3)中国现代公民概念的出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以来中国实行专制主义宗法政治,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族而不是个人,在民国时期,出现了国民的概念,在本质上与公民是一样的法律概念。 3.公民与群众
群众:一是指人民大众,同人民一词同义。一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干部”与群众的区别。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群众观念甚至经常取代公民的概念,这是因为,中国革命就是建立在群
众基础之上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众观念:中国文化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就是重视群体,隔日的价值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真正实现。所以人们的价值观念不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以群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形成一种自觉地心理,凝聚全民族的力量。
但不能因此排斥公民观念或公民意识,因为个人的法定权利受不到保障,群体观念就会被动摇,就缺乏内在的凝聚力。
不重视法制建设,不重视人民参与,往往是用“群众运动”来解决政治问题,结果造成一个个悲剧,所以为避免悲剧重演,必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二节:政治家
一、政治家的含义与政治家的产生 1.政治家的涵义。
政治家是指那些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政治远见和政治才干、掌握着政党或国家的领导权力、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领导人物。
2.政治家的特征。
(1)政治家是一定阶级或政治势力的代表。可将政治家分为地主阶级政治家,资产阶级政治家,无产阶级政治家
(2)政治家掌握重要的权力。政治权力构成成金字塔状,基层是广大民众和基层官员,中间层是官僚,上层就是权力金字塔的核心。政治家就是掌握核心权力的政治主体,作为支配者从事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
(3)政治家是事关全局的政治决策的制定者。推行某些重大决策所造成的影响和起到的作用,遂使有些政治家成为政治领袖,政治领袖往往比一般政治家更有号召力,这种领袖号召力的影响是复杂的,反动的政治领袖会把民族推向深渊,如希特勒,墨索里尼。
(4)政治家是政治系统的协调者与组织者。在官僚机构中,政治家要设计国家的目标和政策,但关键还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政策。在美国,总统被看做最大的政治掮客。 3.政治家的产生方式。
(1)在传统政治体系中,政治家的产生遵循世袭继承原则或科举考试程序。
(2)在现代政治体系中,政治家一般通过竞选或选举方式产生。竞选使得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力合法化,但是竞选一直是“金元政治”的表现,竞选出来的政治家在根本上都代表经济居上层地位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竞选为有才干的代理人提供了理想的政治舞台,因此竞选在能力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家是通过选拔与选举的方式产生的。选拔是自上而下的过程,选举是自下而上的过程。选举的形式多样,决定采用何种选举方式,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
(4)政治家也会通过革命或政变产生。第一代的政治家,都是在革命中成长起来的。政变具有阴谋色彩,但若政变者因此而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和认可,从而也可称为政治家。 4.成为政治家的条件。 客观条件:
(1)加入某个政党
(2)政治家大多是以政绩为背景的——要有突出的政绩 主观条件:
(1)必须有一定的从政经验。这是对现代政治家最基本的要求。 (2)有一定的知名度。高知名度是以良好政绩为基础的。
(3)良好的个人素质,包括坚忍不拔的意志,良好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等。 二、政治家的类型
可以从阶级标准、职业类型、历史标准和人格类型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阶级标准。
不但要认识到政治家的阶级属性,也要对政治家进行职业和行动分析。
2. 职业类型
从政治家从事的职业类型和活动方式上看,可以将政治家划分为交易型、改革型、革命型和道德型。
(1)交易型。根据西方政治的特点,美国学者伯恩斯将政党领袖、政府首脑和立法领袖称为交易型领袖。他认为大多数领袖与群众之间是交易关系,即以工作换取选票,或以其它形
式的补偿来报答竞选中的资助。
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是个集合性概念,执政党处于政治生活的核心,在发展中国家,一般是一党制,决定了执政党就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
(2)革命型。这是从革命中成长起来的政治家,具有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理想,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作为革命家和改革家的政治家,都属于变革型领袖。 (3)改革型。这是引领国家改革方向的政治家,往往需要具备交易型政治家把握时机的敏锐眼光和革命型领袖的坚定和勇气。罗斯福和邓小平都属于这一类。
(4)道德型。这是“充满道德感”的政治家。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不仅是权力关系,而且具有道德号召力。领导者能够提出并且实现社会变革的美好承诺。
3.以历史发展类型为标准。可将政治家划分为:革命家型政治家、技术专家型政治家再到管理型政治家。
(1)革命家型。他们的活动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富于理想色彩,如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
(2)技术专家型。他们的教育背景多为理工科专业,由专业工作而进入政坛,其特征为务实。如我国第三代、第四代领导人。
(3)管理型。其教育背景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以所学知识与经验治理国家。
4.人格类型
现代政治学的人格理论认为,政治行为是由在幼年发展起来的根深蒂固的特质引起的。 美国学者巴伯根据主动性—被动性和积极性—消极性这两个向度将政治家分为四种类型: (1)主动—积极型。任职期间主动履行公务和乐意行使自己的职权,其目标是通过权力实现成功的事业。这是由于他们幼年期间得到的温暖与纯真的爱,如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福特,卡特 (2)主动—消极型。与上面类型不同的是:他们是主动的,其目标是为了获取和保持权力,从而控制他人。这是由于成长过程缺少爱和鼓励。如伍德罗威尔逊,赫尔伯胡佛,理查德,尼克松。
(3)被动—积极型。在政治上满足于来自人民的情感支持,没有向第一型那样积极的态度处理总统事务。由于童年得到太多的爱而没有收到成功的鼓励,如,塔夫脱和哈定。
(4)被动—消极型。并不想当政治家,但责任感迫使他们承担起政治家的责任。如艾森豪威尔和柯立芝。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政治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正常的政治程序中,政治家个人的活动决不是为所欲为,总是代表集体。
从心理学分析,带有一定偏见,一是把政治家素质的行程差不多完全归于幼年生活经历,忽略学校,尤其社会活动对政治家的影响。二是,更热衷于病理行为,未能抓住正常的或健康的动力。
三、政治家的责任与作用
1.政治家掌握着核心权力,在政治体系中发挥统帅与整合的作用,必须具有国家责任感。 2.政治家发挥思想的领导作用,在历史发展和危机变革中引领群众的价值观导向正确的方向。 3.政治家应发挥创造作用,造就新的有效制度与进步的政治传统。 政治家需要对民族国家负责,如果过度重视个人的政治遗产和个人利益,就可能给民族国家带来灾难。同时,强调政治家的作用时,不能否定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作为政治主体,政治家和人民都在各自创造自己的历史,发挥各自的作用。既不能笼统地说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也不能鼓吹伟人决定论。
第四篇 政治行为
政治行为是政治主题围绕政治权力而展开的分配权威性价值的活动。从根本上说。政治行为
体现了政治的本质,理解了政治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就理解了政治。
由于政治行为主体的多样性,政治行为就表现出不同的情形,如国家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政治家的政治决策、公民和社会团体的政治参与、国际政治主体之间的关系等。这些政治行为构成了基本政治现实。
第十章 政治统治
关键词:政治统治 精英主义 多元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本章重点:政治统治是执政者维护政权、保障社会基本政治秩序、保证政权有序运转的政治行为的总体性指称。本章应重点理解政治统治的若干基本理论,政治统治的合法化与经济基础以及政治统治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政治统治理论
一、政治统治的若干理论 政治统治的涵义。
政治统治就是运作政权和巩固政权的过程。
在西方的政治统治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是精英统治论、多元统治论、无统治阶级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理论。
1.精英统治论。
(1)精英统治论深远的思想渊源,其作为正式理论的创始人为帕累托和莫斯卡。 (2)任何社会都分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精英与非精英。 (3)无论在任何制度中,社会统治权都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他们具有良好的才能与素质,经济关系、军事实力、教士地位、管理专长都可成为其统治基础。
(4)人民主权论的人民统治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民众不可能直接行使统治权,政治不平等永久存在。
(5)精英统治理论实际上是要以精英概念取代统治阶级概念,通过精英阶层这一开放性概念否定阶级统治理论。
民主的精英理论:认为在西方多元政治中,虽然存在竞争性的政治集团,但政治集团之争应该被看成是精英统治者之争,因为领袖并不总在征求其他成员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2.多元统治论。
(1)现代多元主义认为,精英统治论低估了存在于西方国家的政治自治和各社会团体相互制约的能力。
(2)现代民主国家的统治权或为寡头所有,或为利益集团所分享。社会集团通过竞争与妥协来争夺国家统治权,但谁也无法垄断国家权力。 (3)国家被看成是公正的仲裁,否认政治统治的阶级性,西方国家的政府不再垄断决策权,国家权力趋向多元化,但垄断资本对国家权力的独享状况从根本上未改变。
3.无统治阶级论。
(1)这种统治理论建立在社会学的“社会流动理论”和经济学的“经理革命论”基础上。 (2)西方社会学家认为,现代国家的社会阶级之间有一种流动趋势,从而打破了阶级之间的界限。
(3)经理革命使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经理阶层依靠工资生活而不是利润。利润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动力,应该摒弃对利润的偏见。
(4)克罗斯兰认为: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已经消失,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英国也已经不再
是资本主义的了。
“经理革命”所说的“不存在统治阶级”把问题表面化了,大权并没有旁落,经历不可能不服从所有者的利益和要求。 4.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理论。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张一种自由社会主义,又分为工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工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米利本德)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他们凭借经济权力将国家作为统治社会的强制机器。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简单工具,但国家的行动却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自主性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所必需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是国家自主性的本质所在。
(2)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普朗查斯)
结构主义是坚持国家自主性的基础上而承认国家的阶级性。而工具主义是坚持国家阶级论的基础上承认国家的自主性。 第一、国家在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国家是为了解决各部门之间的冲突而存在的。
第二、国家权力具有相对自主性。这是因为: 首先,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政治与经济的相对分离,国家取得了相对于社会的对地位。 其次,资产阶级并不是团结一致的整体,往往因为个人利益而危害阶级利益,所以需要国家来协调。
再次,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是相对分离的,资本主义国家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而不直接代表经济利益。
福利国家就是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一个典型表现。
(3)总之,新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为了自己的阶级利益要大力促进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其统治的合法性又不得不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以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
二、政治统治的本质 1.政治统治的产生。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当经济上处于优势的阶级独自全面掌握社会职能时,社会职能也就上升为对社会的统治。国家正是在社会职能逐渐独立并上升为社会统治时产生的。若社会职能得不到充分履行,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就没有保障,因此,社会职能是政治统治的基础。 2.政治统治的本质。
国家产生的前提与目的决定了国家的政治统治实质就是阶级统治,是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的最高行为。
统治行为的内容集中表现在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3.政治统治与国家的公共性。 政治统治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在阶级社会中,所谓社会公共利益,本质上都是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那个阶级的利益。当然政治统治也实际上也离不开维护公共利益。国家还要以公共权威的面目来维护全社会的利益,并最终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建设是的国家的公共职能日益扩大,阶级性受到弱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只能更宽,然而无论国家的性质和形态,政治的逻辑是一致的,资本主义是在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在经济上居统治阶层的利益,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在本质上则是为了
保证执政党,即共产党所代表的阶层和民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政治统治的过程与方式
一、统治秩序的确立
1.概念:统治秩序是社会各阶级经过特殊斗争和较量之后形成的,是取得胜利的阶级强加于整个社会的统治行为。
从根本上说,统治行为是准暴力行为,以暴力为后盾,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出现。在政治统治过程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 2.统治秩序建立依赖的要素。
(1)暴力后盾。统治秩序的建立首先依赖国家机器,即军队、警察、法庭和官僚机构等强制性国家权力。
在从传统发展为现代的政治体的过程中,统治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强制性暴力镇压逐渐转向经济文化上的控制和管理。现在国家的社会控制能力更为巧妙和复杂。
(2)制度建设。统治阶级依靠暴力后盾是为了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政治格局,这就是制度。制度由法律来规定,又靠政策来维持,统治者首先应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制度越复杂,政治体系也就越稳定。
(3)法律建构。制度的运转经常表现为法律规定。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普遍化,是统治关系的固定化。法律越完备,统治阶级越具有合法性,统治越稳定。
(4)实现法治。法治要求法律至上,排斥特权,实行有限政府。法治有利于保障政治制度的稳定。
制度要靠法律来维持,同时,制度运转也离不开政策。一个国家若以法律为主,政策为辅,那这个国家为法律治国,若以政策为主,法律为辅,被称为政策治国。
政策治国的优劣:优势:政府搞笑、领过、果断,不受以往政策和法律的约束,缺点是法制薄弱,裁量权过大,任意性强,制度化程度低。
(5)总之,在统治秩序确立过程中,统治阶级必须审慎的运用暴力,并处理好制度、法律与政策的关系。
二、政治统治的合法化过程
1.政治统治的合法化依赖于统治秩序的确立。暴力、制度与法律为政治统治合法性提供了硬性基础。
2.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获得主要通过意识形态教化。政治权力通过意识形态教化而转化为政治权威。意识形态教化一般由宣传部门去完成。
3.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获得根本上取决于国家公共职能的有效发挥,特别是其经济职能。 三、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1.统治阶级只有考虑到全体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才能更好的保障统治秩序。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很少干预经济,市场作为无形的手调控。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4.马克思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对国家干预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促成了政府干预的合法化。 5.今天的福利国家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虽然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但相对减少了社会冲突,因而从根本上更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地位。
5.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更加显著。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政治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犯过严重错误,必须认识国情,正确改革。
正在阅读:
《政治学导论》笔记第四版吐血整理版~!03-30
毕业设计模板05-18
明光市城西小学11-12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自查报告08-31
等分的日子作文500字06-20
(山西省)2016届聚焦中考物理复习:考点训练与检测(打包29份,含答案)-910-27
创新工作思路打造基层团工作特色品牌01-1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政治学
- 导论
- 吐血
- 整理
- 笔记
- 2010年广东高考热点题型聚焦(一)《三角》
- 医学考博--普外专业真题系列
- 机械设计基础第七章
-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脱汞装备项目IPO上市咨询(2013年最新细分市场+
- 工分制管理-基本制度
- 徐汇新王牌 秋季同步提高班 高三英语袁X老师 资料五
- 2011职称英语模拟题(综合ABC)
- 爱科学主题班会教案
- 放射防护—理论题库
- 江苏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作业答案醛酮
- 初三化学下学期-全册整本教案(新课标)
-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课时教学设计
-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对社会负责教案湘教版
- AIX6.1+PowerHA5.5+TSM5.5完全实施手册
- 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
- 关于印发2011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及编制说明的通知
- 落实小事德育 狠抓习惯养成 全力提高德育实效
- 《新编英语教程》第四册汉译英答案(10-12-13)单元
- 中国古代一共有多少种兵法
- 桩基工程第一次工地会议及监理交底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