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概述

更新时间:2023-05-06 12:1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概述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我们从两个角度界定义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以及后人对它的发展。我们现行党章上规定的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广义上说的。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和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在我国,我们又把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经列宁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称之为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21世纪为什么还要研究19世纪诞生的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理论又是科学信仰。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怎么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

1、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有重点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2、要认真研读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

3、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特点

(一)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特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实践最丰硕的时期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我国理论界从此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理论界最活跃、形成的成功也是最多的一个时期。

2、特点:出现了向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回归的趋势。

以20世纪70、80年代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起点,紧接着就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生产力的标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地探讨和较为深入地研究。从90年代开始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讨论。世纪之交,理论界又就深化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调研。当前伴随着我们党提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继续升温。当前正在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的研究摆在很重要的位置,适应了我国理论界发展的需要。

3、出现了上述特点的原因:

(1)外部原因。

这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人最初接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经过俄国传入中国的。我们应当充分肯定俄国十月革命后给中国传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性作用。但是,随着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深入,我们逐步发现俄国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某些方面的诠释存在着问题。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部矛盾的问题》和读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著作中尖锐地指出了这个问题。现在我国理论界对于这个外部原因的共识也越来越多。

(2)自身原因。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不长,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准备也不足,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最主要是受“左”的思想长期影响等等,造成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和错误的认识。“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极其混乱的程度。

(3)现实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实践成了我国社会生活的主题。实践呼唤着我们要重新学习和不断深化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国外主要是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特点

1、特点:复杂化和泛化

复杂化是指存在着各种各样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流派。诸如有社会党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中又可以划分好几个派别:弗洛伊德派、存在主义派、结构主义派、新实证主义派和后现代主义派等)、绿党马克思主义、女权马克思主义,等等。

泛化是指各种派别都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自己的解释。有的甚至摘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段话或一个观点就冠以马克思主义。如,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权马克思主义等等。透过西方国家研究马克思主义出现的复杂化和泛化的特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很大,尽管它还不是主流意识形态,但对于这个事实西方学术界和政界都是承认的。

2、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态度

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纷繁复杂现象,我们要冷静观察辩证分析并从中得出客观地结论。不要采取拒之门外或批字当头的简单化态度。我们也要防止另一种倾向,即搞“洋教条主义”,不要轻信甚至迷信西方各种思潮。

三、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若干前言问题

(一)马克思的社会理论

社会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1、打开社会之谜的钥匙: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

(1)最初的争论发生在20 世纪初列宁和普列汉诺夫之间,两人围绕着俄国革命后实

行土地国有化会不会导致“亚细亚复辟”发生争论。

(2)第二次争论发生在20 世纪20 、30 年代,由中国大革命失败而引发,从联开始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很快波及中国,并进一步形成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和社会分期的大讨论。郭沫若、杜畏之、季、胡秋原、翦伯赞和邓云特等都参加了论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在探讨亚、非、拉国家社会发展前途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再次被人们提起。经过五十年代的酝酿,至60 、70 年代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以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为中心的大辩论。与此相应,国论坛也进一步深化了30 年代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

(4)20世纪80年代对亚细亚生产方式性质的争论: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在继承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具体化、全面化。争论最多的仍然是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性质问题,有如下观点:第一种观点“特殊社会形态”说,是80年代初的观点,代表性论者有于可、王敦书、吴大琨、胡钟达等人。第二种观点“封建社会”说,这也是80年代初的观点,代表性论者是郭圣铭、庞卓恒、高仲君等人。第三种观点“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说,代表性论者是家祥。第四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古代世界(前资本主义社会)三种所有制形式中的一种形式”,代表论者是启良。第五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以村社为基础的封建制度”,代表论者是朱。

(5)90年代以来

90 年代以来,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逐渐形成了理论综合的趋势。1999 年,凌云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两种涵义:“第一义:非资本主义的专制制度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第二义:人类社会由原生形态向次生形态过渡阶段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承叔在《打开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代社会主义》一书中,从广义与狭义、普遍性与特殊性角度来分析“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涵,狭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其原始含义,又称为“原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它是以土地公社所有、人们共同耕作为特征的、与最初定居生活相联系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一切文明民族都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广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又称“次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指前资本主义时期在落后农业大国中曾经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它是不同于西方奴隶制、农奴制、封建制的独特的生产方式。2002 年9 月,家祥、丰子义在合著的《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中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由于历史材料的原因,这个概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形态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涵义并不完全相同。作者分四个时期考察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演变情况,并与此相联系说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逐步完善的过程。

2、社会形态如何划分:关于三形态与五形态的争论

与亚细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应该如何划分。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传统的“五形态说”不断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人从不同角度对其提出质疑。“六

形态论”、“五形态论”、“四形态论”、“三形态论”都有人主,但是,近年来,“六形态说”和“四形态说”的响应者越来越少,其原因恐怕是由于“六形态说”和“四形态说”并没有最终跳出“五形态说”划分方式,都是从所有制角度来思考问题,争论的结果也往往是无法相互说服。最近,又有人提出了“马克思社会形态两阶段论”,认为马克思的原意是将人类整个社会历史形态在第一阶序中划分为“经济的社会形态”和“非经济的社会形态”这两大阶段,其区别在于是否以物质生产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容。马克思从其中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再作出第二阶序四种社会形态的划分。目前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相比较而言,倾向于“三形态论”或者将“三形态”与“五形态”结合起来说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说明社会形态如何划分的主流思潮。

3、关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争论

(1)马克思有没有“跨越”理论?

一些持肯定观点的论者认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无可怀疑的马克思的理论,他们认为,马克思晚年曾预言落后国家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它的全部成果”,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可以跳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光辉设想,这一理论“为后来落后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持否定观点的论者则对上述观点提出疑问,认为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过“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学说,所谓的“跨越”理论实际上是后人加给马克思的。他们首先着重分析了马克思给查利奇的复信草稿及正式复信,认为,正式回信只有短短600 字,而三个回信草稿共15000 多字。在草稿中出现的许多想法和假设,包括“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等关键的话,都没有写进正式回信,即使这样,马克思在回信中还嘱咐查利奇信“不宜公开发表”,这说明关于这一思想马克思还没有思考成熟。其次,马克思在给查利奇的复信草稿中,只有“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表述,从未出现过“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文字。这决不是在咬文嚼字。因为“跨越”和“可以不通过”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2)“卡夫丁峡谷”的含义是什么?

关于“卡夫丁峡谷”的含义理解也是千差万别。大多数人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角度来理解“卡夫丁峡谷”,不过具体说法不大相同:一种观点是仅从生产关系角度来分析,认为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即所有制关系和物质变换关系,跨越“卡夫丁峡谷”主要是指跨越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产关系发展阶段可以跨越,而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可跨越,跨越“卡夫丁峡谷”主要指的是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我们国家现在到底跨越没跨越“卡夫丁峡谷”?

一是认为,中国并没有“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是正处于“卡夫丁

峡谷”之中。如段忠桥在《对我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思考》一文中认为,“我国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二是认为中国社会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如布成良、海涛认为我国目前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是主体,不能因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成分而认为中国没有走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三是“与跨越无关”说,如徐久刚认为“中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走的一条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发展道路。”我国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因而根本不存在“有没有走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这个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经历了比较曲折的过程。建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受“左”的思想影响,理论界一度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是他们早期不成熟的思想,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放弃了这个思想。更有甚者认为,这个思想有唯心史观之嫌。经过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前进。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是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或本质规定。这个思想非常深刻,而且涵丰富,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一些学者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特别是“七一”讲话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了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这是首次将人的全面发展写进我们党的纲领性文献中。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对其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之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旨趣。近年来,学者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主要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与途径等问题。

1、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方面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分别从“人”、“全面”、“实质”入手,界定其涵。从“人”入手界定,主要有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从人的数量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从人的质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进程中质的飞跃。第三,从人的层次上,把人的全面发展划分了两个层次: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第四,从人的特性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某些方面在个人身上的展开程度。从“全面”入手界定。包括八个方面:能力、素质、需要、个性、品质、关系、生态、人格。从“容实质”入手界定。这方面主要有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工作职能的自由转换。第二,依附束缚的完全摆脱第三,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现。第四,全面感觉的丰富而深刻。

2、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个重要任务,其次它是解决在现代化建设中人的精神世界问题的必然,再次它是我们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要求。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的客观依据

马克思的学说,就其实质容和社会功能而言,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也就是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4、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

首先,从学术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其次,从实践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5、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规律

(1)两个“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统一。(2)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三个层次的统一。(3)大尺度和小尺度的统一。(4)人的全面发展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6、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1)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来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通过加强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3)通过发展教育事业,使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4)通过制度创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5)通过扩大世界交往与社会流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从19世纪50年代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从而指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剥削实质和必然被取代的历史趋势。这是马克思作出的划时代的贡献。也是他所以能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的根本原因。从《资本论》的发表至今100多年过去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了半个世纪。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如何深化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关于劳动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了半个世纪的今天,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而使用的劳动概念来说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由于100多年来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特别是先后掀起并完成了科技革命、管理革命和企业革命,使劳动的形态和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等新的劳动形态。这些形态的劳动与生产劳动一样能创造价值,而且在创造的价值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念(体现在十六大报告的第二部分),这是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等等。

2、关于劳动价值论

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目前分歧还比较大。比如,今天怎么认识和运用价值、剩余价值、剥削等概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的概念在什么围用,在什么围不用?

非劳动收入是不是剥削?按生产要素在财富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的制度与西方经济学中的“要素分配论”有何区别?等等,还未形成共识。因此,在这些问题上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四)生态文明思想

如何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使我国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在中央组织和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将生态文明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列入了相关的子课题中。

1、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性成果。即,“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一表述既总结了生态文明的实践成就,也概括了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其生态文明理论

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学术界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最初,除了认为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领域没有发言权的“空白论”和“过时论”以及认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环境冲突的“灾祸论”等论调,“补充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潮。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生态危机已经取代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异化消费造成的,而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消费和生态危机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因此,需要用生态学来“补充”马克思主义。这就是生态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整个国际局势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热再度抬头,在回归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西方学者“发现”了一个作为生态学家的马克思,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也开始得以“显露”。

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西方引起重视的标志

(1)各种杂志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文章。除了像《每月评论》、《新左派评论》这样的左翼杂志不时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一些杂志还专门出版了这方面的专刊。如《资本主义、自然、社会主义》(1990年创刊)等生态社会主义的专门杂志开始发行。(2)出版了一些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著作。除了在一些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和环境社会学的著作中用专门的章节探讨马克思主义与这些学科的关系,还有一批专著问世。如奥康纳的《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年)等。

4、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的基本要素

(1)马克思的生态学的科学基础

马克思进行科学研究和革命活动的时代是近代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时代,生态学也开始了自己的科学步履。比希的农业化学等科学成果都对生态学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这些科技成就面前,马克思不仅感到衷心喜悦,而且对它们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他认

为,比希的不朽功绩之一是从自然科学观点出发阐明了现代农业的消极方面。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其生态学尤其是生态农业学思想。通过研究马克思与这些科学家尤其是比希的学术关系,福斯特不仅强烈地意识到了马克思的生态学见解的深度,而且建构起了“马克思的生态学”。

(2)马克思的生态学的核心概念

“物质变换”概念是由比希等人提出来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等科学著作中反复使用了该概念,将劳动看作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这里,物质变换是一个典型的科学的生态学概念,指的是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所进行的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为基本容的有机联系。马克思用这个科学术语指明了物质的有机发展同无机发展的在关联,指明了社会发展同自然演化的辩证统一,表明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根本性特征在于为个人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服务,并且包含保持和改善人的自然生存条件的容。但是,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的过程造成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断裂”,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马克思不仅对这种“断裂”造成的人和自然的双重异化进行了科学的批判,而且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要对这种物质变换进行科学的调控。据此,福斯特认为,对马克思而言,可持续性问题就是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及其造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断裂的不断加剧和扩大的态势,因此,马克思关于“物质变换的断裂”的概念是其生态学批评的核心要素。

(3)马克思的生态学的科学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对生态问题和进化问题形成了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对于我们今天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福斯特从科技史的角度考察了马克思的生态学对现代生态学的影响。众所周知,“生态系统”概念是现代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成就。1935年,针对生态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演替”和“机能整体主义”等反唯物主义的思想,英国学者坦斯莱在为《生态学杂志》撰写的题为《植被概念和术语的使用和滥用》的论文中提出了该概念。而坦氏之所以能够在生态学领域中坚持唯物主义并提出这一概念,主要得益于其老师兰基斯特。兰氏是当时最有生态学意识的思想者之一,曾写过一些论述由于人为原因而引起物种灭绝的很有说服力的文章,并且探讨了伦敦的污染问题和其他一些直到20世纪晚期才被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马克思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一直是出入马克思家的一位常客。马克思及其爱女爱琳娜也曾去兰氏在伦敦的住宅拜访过他。兰氏曾说,自己被“《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所吸引,它带给我无比的喜悦,受益匪浅”。显然,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兰基斯特的最重要的共同之处。这样,福斯特就为我们描述了一幅“马克思→兰基斯特→坦斯莱”的学术图谱,从而揭示出了马克思生态学的现代科学影响。

5、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建设的环境代价和成本也日益增大,这样,就需要我们转变自己的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所提出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问题,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

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因此,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问题。

(五)两位伟人晚年思想研究

1、恩格斯晚年思想

恩格斯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是从1883—1895年(马克思于1883年去世)。在这12年间,虽然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还是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但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现象即垄断已愈来愈明显。虽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是,由于股份制和股份公司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恩格斯坚持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现象,总结了欧洲1848年革命以来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全方位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阶段即恩格斯晚年思想。这是我国理论界近几年研究马克思主义取得的重要成果。

2、列宁晚年思想

主要是指列宁在1921—1923年间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列宁于1924年1月去世)列宁的新认识主要包括两方面容: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思路。列宁晚年指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可以先于西方发达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列宁晚年在总结俄国仅有几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愈来愈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列宁晚年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随着前联档案资料的解密,这方面的研究还在不断升温。

(六)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立即引起了理论界热烈的反响。理论工作者从各种不同角度来阐述科学发展观。其中有一种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密切相关。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党提出并且要将它落到实处的科学发展观,其理论依据完全是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比如,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发展是永恒的、辩证的和全面的发展。又比如,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提出了经济社会形态的理论。这个理论要求我们要把社会发展过程看作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首创了全面生产理论。他们认为社会生产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的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因此,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这才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fi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