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8 21: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预案编号:360403(Z)2013012 版本号:第01版

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九江分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人:叶晓军

审定人: 施仁福

批准人:詹训春

2013- 07- 17布 2013-07- 17 实施

说明:本应急预案在2013年7月17日经九江市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备案,但于2013年8月28日

根据总工公司的应急预案要求进行了少量的修改。

1

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九江分公司文件

中国四冶九江[2013]12号 签发: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司属项目部: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提高本企业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公司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第17号令)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法规、规定。经企业组织专家评审会(市、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及相关业务科派员参加)评审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发布实施,请各部门认真学习参照执行,并加强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特此通知

二零一三年七月十七日

主题词:发布 应急 预案 通知

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 2013年07月17日发布

2

目 录

一、综合应急预案 ............................................................................................................................................. 3

1 总则 ......................................................................................................................................................... 5

1.1编制目的 ...................................................................................................................................... 5 1.2编制依据 ...................................................................................................................................... 5 1.3适用范围 ...................................................................................................................................... 6 1.4应急预案体系 .............................................................................................................................. 7 1.5应急工作原则 .............................................................................................................................. 8 2 企业危险性分析 ..................................................................................................................................... 8

2.1企业概况 ...................................................................................................................................... 8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 9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 11

3.1应急组织体系 ............................................................................................................................ 11 3.2应急指挥机构 ............................................................................................................................ 11 3.3职责 ............................................................................................................................................ 12 4 预测和预警 ........................................................................................................................................... 16

4.1 危险源监控 ............................................................................................................................... 16 4.2 预警行动 ................................................................................................................................... 16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 17 5 应急响应 ............................................................................................................................................... 17

5.1响应分级 .................................................................................................................................... 17 5.2响应程序 .................................................................................................................................... 18 5.3应急结束 .................................................................................................................................... 18 6 信息发布 ............................................................................................................................................... 19 7后期处置 ................................................................................................................................................ 19 8 保障措施 ............................................................................................................................................... 20

8.1通讯与信息保障 ........................................................................................................................ 20 8.2应急队伍保障 ............................................................................................................................ 20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 21 8.4经费保证 .................................................................................................................................... 21 8.5治安保障 .................................................................................................................................... 21 8.6人员防护 .................................................................................................................................... 21 9 培训与演练、演习 ............................................................................................................................... 22

9.1培训 ............................................................................................................................................ 22 9.2演习、演练 ................................................................................................................................ 22 10 奖惩 ..................................................................................................................................................... 22 11 附则 ..................................................................................................................................................... 23

11.1 术语和定义 ............................................................................................................................. 23 11.2 应急预案备案 ......................................................................................................................... 24 11.3维护和更新 .............................................................................................................................. 24 11.4制定与解释 .............................................................................................................................. 24 11.5应急预案实施 .......................................................................................................................... 24

二、专项应急预案 ........................................................................................................................................... 24

1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 24

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24 1.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25 1.3 组织机构及职责 ....................................................................................................................... 25

3

1.4预防与预警 ................................................................................................................................ 25 1.5 信息报告程序 ........................................................................................................................... 26 1.6 应急处置 ................................................................................................................................... 26 1.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29 2起重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 29

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29 2.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30 2.3 组织机构及职责 ....................................................................................................................... 30 2.4预防与预警 ................................................................................................................................ 30 2.5 信息报告程序 ........................................................................................................................... 31 2.6 应急处置 ................................................................................................................................... 31 2.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34 3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 34

3.1事故特征 .................................................................................................................................... 32 3.2 组织机构及职责 ....................................................................................................................... 34 3.3 应急处置 ................................................................................................................................... 35 3.4注意事项 .................................................................................................................................... 37 3.5 应急演练 ................................................................................................................................... 37 3.6 联系方式及应急物质 ............................................................................................................... 37

三、现场处置方案 ........................................................................................................................................... 39

1 事故特征 ............................................................................................................................................... 39

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 39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 44 1.3事故可能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 43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 43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 44 3 应急处置 ............................................................................................................................................... 46 4 注意事项 ............................................................................................................................................... 48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 48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 49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 49 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 49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 49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 50 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 50

四、附件 ........................................................................................................................................................... 50

附件1事故分级 ....................................................................................................................................... 50 50附件2企业内部应急小组联系方式 .................................................................................................. 51 附件3外部求助联系方式 ....................................................................................................................... 51

4

一、综合应急预案 1 总则

本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公司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公司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1.1编制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特编制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公司安全生产稳定。 1.2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第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国家主席令第6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实施意见》 《江西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 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 (2)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总局第21号令

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7号令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字[2005]48号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 关于印发《九江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危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九安监管发[2012]1号

(3)《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四冶安管字(2013)40号

(4)标准和规范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企业职工伤害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08 (4)相关资料 《安全评价报告》 总平面布置图

企业相关技术资料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在所有活动、作业和服务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Ⅰ级)、重大事故(Ⅱ级)、较大事故(Ⅲ级)和一般事故(Ⅳ级)的抢险和救援工作。各合作单位可参照执行。

1.3.1事故的分类

本预案所指的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突发事件分为:

(1)工业生产事故、事件:人员伤亡、火灾、高处坠落、机械设备、环境污染等。

(2)自然灾害事件:台风、突风、雷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3.2事故分级

6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对事故分为四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并分别用红、橙、黄、兰四色表示。

四个等级事故、事件的含义:

(1)特别重大事故、事件突发事件(Ⅰ级)是指可能发生较多人员伤亡、火灾爆炸、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事故,需动用九江市范围内的救援力量来控制,处理的事故事件。

(2)重大事故,突发事件(Ⅱ级)是指事态复杂,影响范围较大,事故影响到事发单位周边社区,应急救援需动用事发单位周边社会力量的事故。

(3)较大事故,突发事件(Ⅲ级)是指事态复杂,事故的有害影响对事发单位一定范围内的人身安全、生产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和威胁,可被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救援力量控制的事故。

(4)一般事故,突发事件(Ⅳ级)是指事态比较简单,事故的有害影响局限在事发单位较小范围内,仅对人身安全、生产设备造成局部危害和威胁,但被事发单位的救援力量控制在该区域内,其影响不会扩大到其它工作面的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

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体系(见图1),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是应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规范性文件。

(2)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是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生产事故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3)现场应急处置预案,是结合本单位实际,为应对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制定的指导现场具体救援的预案。

本企业专项预案包括: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起重事故应急预案、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本预案应与政府部门预案相衔接。

7

1.5应急工作原则

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障广大职工的生命和健康,采取必要措施,并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作为首要任务。

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公司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1.5.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认真贯穿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应急处置工作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及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1.5.4依靠科技,快速反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监视、检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等技术及装备,发挥专家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处置事故,突发事件的科技含量和指挥水平。建立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全面提高应急反应的效能和水平。

1.5.5整合资源,协调应对。对公司内部现有应急资源进行整合,实行资源共享,并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2 企业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2.1.1基本情况

九江分公司奉行“夯量基础、强化机制、创新管理、开拓发展”的经营理念,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确立了“追求卓越管理、铸造精品工程”的质量方针,不断提高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安全意识,制定好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地完善和规范自身的管理水平,将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坚持管理与科技并重,探索出高产高效,质高绩优模式,以高标准严格要求公司的各项工作。

8

九江分公司于2002年3月份成立,分公司设立总经理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办公室、总工办、行政部,财务部、经营开发部、质检部、安检部、工程部等9个部室及分公司党支部、分公司团支部和分公司工会组织。分公司拥有职工8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3人;目前劳务分包队伍有11支,共约570人。

工程业务范围涉及房建、工业厂房、市政、公路、桥梁、隧道、消防及装饰装修等内容。2012年中标额达8亿元,完成产值4.5亿元,2013年上半年中标额达2.3亿元,完成产值约3亿元。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危险源 危险源:

(1)建筑施工现场、加工场、职工宿舍、配电间、工地仓库。 (2)主要危险:火灾伤害、电气伤害、坍塌伤害、起重伤害、设备倾翻伤害、物体打击伤害、高处坠落等。

2.2.2风险分析 (1)火灾爆炸

储存和使用气体切割 电焊作业时,由于用于切割气体本身具有易燃易爆性质,如果违反操作规程,未采取防止明火、撞击、坠落、摩擦、避开气候高温时段等防火措施,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电焊作业时如果位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也易造成火灾事故。

(2)电气设备事故

施工现场的临时施工用电,都是设置在施工现场内及加工场周边,自然环境及现场人为的环境因素多变,容易造成电器元件的损坏、失效,如果人为的违章用电就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3)坍塌事故

现在工程多数是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作业作为停车场、变电间、泵站等设施,

9

这样就有大量的土方开挖和堆土等作业 如果设计方案失误或者支护方案不当就容易造成土方的坍塌事故。

(4)高处坠落

作业人员在大型机械上从事各种作业时,如果思想麻痹、违章、设备设施等存在缺陷或损坏,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在刮风、下雨、下雪等不良天气或夜间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所增大。一旦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往往造成重伤或死亡。

(5)机械设备伤害

检修机械、设备过程中,可能发生手脚及身体被挤压、砸伤、撞击等事故;装卸机械操作人员违章或作业不当等原因而造成人员伤亡;机械设备损坏给人员造成的伤害。

(6)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本公司各项目使用的起重机械具有引发起重伤害的危险性。起重伤害事故在机械伤害事故中占居首位,其中尤以吊物坠落砸伤,吊物夹、压、挤、打击伤人为多。起重伤害的主要类型有:脱钩、钢丝绳折断、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吊物坠落、起重机倾翻、碰撞致伤、触电、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吊物上面站人、工件紧固不牢、光线阴暗看不清物体、斜拉工件、起重设备带病运转、开车前未发开车信号。起重伤害的主要类型有:

1、脱钩

吊物下降过快造成脱钩;起吊物体不稳,吊钩在空中悠荡,由于离心惯性力甩出而引起脱钩事故。行车因操作不稳,紧急起动、制动引起钩头惯性飞出。

2、钢丝绳折断

操作前没有对钢丝绳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或认真检查,对已断丝的钢丝绳没有按钢丝绳报废标准处理或降低负荷使用,吊运时严重超负荷等。

3、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

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制动器、缓冲器、行程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防护罩等)是各类起重机所不可缺少的。因安全装置缺乏或失灵又未检修时,

10

这种装置便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因操作不慎和超负荷等原因,将发生翻车、碰撞、钢丝绳折断等事故,

4、吊物坠落

起重机吊运物体时,由于某种原因,物体突然坠落,将地面的人员砸伤或砸死,这种事故一般是惨痛的,因为坠落的重物一般都是击中人的头部(立姿)或腰部(蹲姿)。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由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现场应急指挥部、各应急抢险救援组组成。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事务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如图所示:

善事技抢风项 险后故术险目工调处评部 救理援估 组 组 组

作组 查组 应急组 现场应急指挥部 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后勤保障 组 3.2应急指挥机构

3.2.1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应急总指挥:詹训春 副总指挥:施仁福

11

成 员:林 明 刘德凤 胡 琴 叶晓军 冯绍强 张玉琦 龙春亮 3.2.2各响应小组组织: 1、抢险救援小组 组长:林明

成员:王瑞 林美顺 范建建 熊剑 周宇 2、风险评估小组 组长:施仁福

成员:雷奇 陈斌 王德兴 3、技术处理小组 组长:冯邵强

成员:罗志雄 张华 周发明 王世峰 4、后勤保障小组 组长:胡琴

成员:江潇 石梦茵 任宇 潘带弟 5、事故调查小组 组长:叶晓军

成员:黄文德 吴平 张吉祥 6、项目应急小组 组长:张玉琦

组员:熊枝进 唐子键 周建明 7、善后处理小组 组长:龙春亮 成员:姜庆辉 胡幼君 3.3职责

3.3.1应急领导指挥部

1、受九江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领导,请示有关落实指令。 2、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3、确定现场指挥部人员和名单,并下达派出指令。

4、统一协调,调运应急资源,全面负责指挥调度抢险救灾、医疗救护、

12

防、治安保卫、应急物资等各方面的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

5、统一协调社会救援力量,及时向九江市政府及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事件状况。

6、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演习,负责应急工作的考核。 3.3.2现场应急指挥部

1、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

2、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3、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4、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5、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6、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7、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8、 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9、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10、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3.3.3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事务部)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是日常办事机构,专项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事务部安监部门。其开展工作统一归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

1、接受公司所属单位事故报告,并持续跟踪发展动态,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汇报,接受并传达指令。

2、根据应急领导小组指令,通知各部门。

3、组织对人员伤亡以及现场环境污染等应急事件的有效处理,并跟踪了解相关的处置情况。

4、负责组织对危险化学品的监控工作,按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统一对外联系。

5、负责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演习方案的策划并组织实施,对应急工作提出考核意见。

6、负责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13

3.3.4 抢险救援组职责

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进行事故救援,将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有序疏散; 协助协调各类救灾事宜;

1、 在应急指挥的协调指令下,进行救护现场的人员; 2、做好自我防护,抢救受伤人员; 3、救出人员,并送往安全地带。

4、参与制订事故排险、抢险方案,执行应急指挥部命令,落实相关的紧急处理措施。

5、条件允许情况下,抢出贵重物品,或易引发事故的设施;设法使引发事故或致事故扩大的设备、设施停止运行。

6、抢修被事故破坏的设备、设施,包括通迅设备、应急用电设施、堵漏。 7、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8、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抢险抢修工作。 9、收集事故现场有关证据,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3.3.5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的职能和职责

1、对各施工现场及加工场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2、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

3、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4、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 5、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

6、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 3.3.6技术处理组职责

1、根据各项目经理部及加工厂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14

2、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3.3.7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

1、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

2、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3、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4、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3.3.8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 1、保护事故现场;

2、 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3、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4、 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3.3.9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

1、 协助制订施工项目或加工厂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厂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

2、 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

3、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

4、 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3.3.10疏散与交通警戒小组

1、进行人员的疏散,车辆的管制,进行物料的运输,后勤保障。 2、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铁锹、水泥、防护用品等;

3、负责现场紧急救护伤员和伤员的转运工作; 4、组织清点、疏散受灾人员,统计伤亡人数;

15

5、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线,按合理的疏散路线将被疏散人员引导到安全区域。

4 预测和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主要监控措施:

1、按施工现场安装公司制定的标准化要求进行布置。 2、各个施工现场设置信息化视频监控等设备。 3、配置消防栓、小型灭火器。

4、工地仓库设置视频监控、火灾报警器。

5、制定有仓库储存管理制度,设有仓库安全管理员。 6、制定定期巡项目检查制度,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7、制定有大型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制度。 4.2 预警行动

1、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

一线人员或巡检人员发现紧急状态(事故的征兆),经风险评估即将发生,或发现事故已经发生时,应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险场所的其他人员,立即撤离;同时立即报告上一级主管或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如果可行,则应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恶化扩大,为应急救援赢得时间。

上一级主管或应急救援指挥领导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根据掌握的事故情况,如事故性质、程度,做出初步评估,确定应急响应级别,认为符合预案启动条件的,由总指挥下令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指挥小组根据预警信息的变化,及时更新预警级别,做出相应控制,直至预警状态的结束。预警状态的开启和结束由应急总指挥决定。 2、信息的发布程序

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及时发布事故处置的进展、财产的损失、人员的伤亡情况。信息的发布经总经理核实后发布。

16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与处置

1、事故发生时,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或应急办公室(行政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的分级规定立即报九江市政府主管部门。

2、事故信息报告的接受部门为公司办公室,电话0792-8130585 3、事故信息报告方式:固定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危险场所禁止使用除外)

4、信息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项目地点、位置、品种、性质、规模和已采取的的初期处置措施。

5、紧急情况下,应同时选择拨打社会报警电话。 4.3.2信息上报

1、应急值班人员接到事故单位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分管领导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领导的指令,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和小组。

2、根据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指令,机关职能部门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应急准备工作。

5 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针对不同级别的事故实行分级响应原则。

5.1.1发生一般事故(Ⅳ级),部门领导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组织调度内部有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5.1.2发生较大事故(Ⅲ级),立即启动本预案,公司调度内部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5.1.3发生重大事故或特别重大事故(Ⅱ级、Ⅰ级),公司立即启动预案组织自救,同时立即向九江市政府及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请市主管部门及九江市应急救援中心开展应急救援。

17

5.2响应程序

5.2.1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性质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调集车辆和救援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5.2.2应急领导小组、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在接到应急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和现场应急指挥部报道,听从指挥,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5.2.3事故发生时,事发部门应首先立足于自救,做好初期处置工作,然后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及时、准确实施紧急处理措施,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队伍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5.2.4现场应急指挥部应迅速组织查清重点防范区域及重点防范岗位的情况,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5.2.5现场应急指挥部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控制具体实施方案,布置专业救援队伍任务,及时组织实施预防余灾的紧急措施,对可能造成扩大灾情,次生灾害蔓延,威胁人身安全的危险部位,以及可能成为恢复供水、供电和交通保障的关键设施,应果断采取措施,进行排险和抢修。

5.2.5专家咨询人员到达现场后,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按各自的分工开展处置和救援工作。

5.2.6事故得到控制后,在专家组和环保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现场洗消工作。 5.3应急结束

5.3.1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处置工作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危害被基本消除,现场应急指挥长确认满足关闭条件后,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请示关闭预案。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终止指令。

5.3.2预案关闭的信息,应以电话、书面或其它有效方式通知到参加应急救援单位、机构和人员以及周边相关单位和人员。

5.3.3应急结束后,根据事故性质,由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事故情况; (2)应急处置过程;

18

(3)处置过程中动用的应急资源; (4)处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 (5)整改意见或建议。

5.3.4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应急工作总结,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

5.3.5应急工作总结由应急领导小组报上级有关部门。

5.3.6按照应急领导小组指令,有关职能部门向对口的政府主管部门上报总结材料。

6 信息发布

6.1新闻发言人

应急领导小组确定专人统一对外新闻发布。 6.2新闻发布原则

在新闻发布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事实就是、客观公正、内容真实、及时准确。

6.3新闻发布形式

新闻发布主要包括接受媒体采访,向媒体提供新闻稿件等,新闻及稿件须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审定后发布。

信息主要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对外部影响情况。

7后期处置

1、污染物处理

及时清除污染物,消除事故后果影响,必要时请环境部门进行指导、检测、确认。

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由技术、生产部门到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分析、确认。对于在事故中损坏的设备,由公司及时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维修时注意作业安全,防止再次发生事故。

3、生产秩序恢复

隐患消除,整改项目得到落实,且重新运营的方案得到论证。

19

4、善后赔偿

对于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企业要妥善安排好后续医治和陪护工作,并做好善后赔偿。赔偿按有关法规进行。

5、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

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公司现有的应急物资和应急救援组织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提出整改建议,然后对本预案进行修订。

通过每一次事故原因的分析、救援过程的实施情况、应急救援能力的战斗能力进行分析,分析不足之处;在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时加以考虑,以不断提高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性,不断提供事故应急救援的有效性。

8 保障措施

8.1通讯与信息保障

8.1.1公司各部门应建立完善应急通讯系统,在应急工作中确保应急通讯畅通。

8.1.2加强信息通讯保障,在应急状态下,确保现场指挥部与应急领导小组有直通电话,并有足够数量的无线通讯设备,保障应急指令的畅通。 8.2应急队伍保障

建立和完善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的演练、演习,整合公司现有应急资源,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签订互助协议,确保应急期间的医疗、卫生、治安保卫、交通维护和运输等应急救援力量的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应急人员的素质。

8.2.1加强公司消防、保安人员的技能培训,建设一支人员精干,技术扎实,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

8.2.2加大对广大职工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常识的宣传与培训,建立义务消防队伍和安保组织,增强各单位抗灾自救能力。

20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8.3.1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制定救灾物资储存方案,建立以公司指定部门为主的应急物资储存和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物资保障体系。

8.3.2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理制度,在应急状态下,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使用,加强对救援物资的储存管理,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完善和更新,保证应急物资齐全完好。

8.3.3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个人防护设备:呼吸器、面具。 2、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3、通讯设备:电话、对讲机。 4、急救保健医药箱。 5、应急救援车辆。

8.4经费保证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年度应急管理所需经费做出预算,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审核后,由财务计划部列入年度预算,事故处置后,各部门对应急处置费用进行如实申请,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审批统一后,财务计划部结算报销。 8.5治安保障

综合事务部安监组应组织人员做好现场治安保卫工作,防止偷盗和抢劫等治安事件发生,有关人员应积极配合好现场治安保卫工作。 8.6人员防护

(1)应急救援人员应佩戴符合救援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救援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21

(2)在有毒物质泄露污染环境,组织人员撤离时应对被救人员佩戴必要的防护器具,被救人员必须听从施救人员的指挥。

9 培训与演练、演习

9.1培训

9.1.1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向广大职工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常识。

9.1.2综合事务部组织编制各类应急人员、职工的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9.1.3年度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

(1)培训时间、(2)培训内容、(3)培训师资、(4)培训人员、(5)培训效果、(6)培训考核记录等。 9.2演习、演练

9.2.1演练、演习频次

应急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一次事故应急演练或演习,由应急领导办公室做好演练、演习的策划和总结。

9.2.2演练、演习内容

(1)参加演练、演习部门、人员、地点, (2)演练、演习项目和内容, (3)演练、演习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4)起止时间,

(5)演练、演习动用的设备、物资, (6)演练、演习效果, (7)持续改进的建议

(8)演练、演习过程中的记录、文字、音像资料等, (9)总结。

10 奖惩

(1)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

22

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2)应急领导小组对应急工作中做出的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与表彰和奖励。

(3)应急领导小组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事故重要情况和应急工作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按照相关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处理,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 附则

11.1 术语和定义

1、应急救援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危险目标: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3、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或行动。

4、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5、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6、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产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7、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当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8、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23

9、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11.2 应急预案备案

1、企业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2、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报九江市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备案。 11.3维护和更新

11.3.1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不定期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11.3.2因以下原因出现不符合情况,应及时对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相应调整: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的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的修订;预案演练、演习和事故、事件应急处置中发现不符合项;其他原因。 11.4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11.5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专项应急预案 1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1事故类型

(1)油漆、建材类等可燃品泄漏、遇火星燃烧起火,引发火灾。 (2)电气火灾

24

电气火灾形成事故的原因:1、选型不当。2、过流、过载运行。3、短路。4、电气线路不合规格,过热。5、配电箱违反规程私拉乱接临时线。6、接地不良。7、绝缘被击穿、短路或高阻抗元件因接触不良接触点过热。8、元器件突发故障,未能及时排除。9、电弧、附近发生着火、高温辐射引发。10、老化。11、因散热不良。12、维护不好、雷击等。

(3)其它火灾

仓库涉及储存其它可燃物品。 2.1.2危害程度分析

化学品发生火灾、爆炸,可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 发生电气火灾或其它火灾,可造成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人员疏散不当可造成人员伤亡。 1.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4、依靠科技,快速反应。 5、整合资源,协调应对。 具有见综合预案1.5。 1.3 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组织机构见综合预案3.2。 (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职责见综合预案3.3。 1.4预防与预警

综合预案见4.2。

25

1.5 信息报告程序

事故发现的第一人立即大声呼喊,以通知在作业场所的所有工作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

必要时通知周边企业和过往行人,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事故,任何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向上一级主管、应急指挥部报告;上一级主管应立即告知应急指挥部。 1.6 应急处置

1.6.1响应分级

响应分级见综合预案5.1。 1.6.2响应程序 响应程序见5.2。 1.6.3应急处置措施

1)油漆、柴油等泄漏引发火灾、爆炸应急处置 (1)严禁一切引火源

因为油漆、柴油等具有易燃易爆性,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

(2)进入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施救援工作。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隔绝式空气面具、防火服。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m,下风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2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150m,下风向疏散白天800m、夜晚2300m。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掩护。 (3)人员紧急疏散与撤离、清查

由于火灾事件发生突然、有毒有害物质燃烧扩散迅速,为保证操作人员、救援人员以及周围可能受到波及的其它生产经营单位人员生命安全,各单位

26

负责人应根据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做好员工的紧急疏散、撤离工作,指导员工采取佩戴呼吸器具、防护镜或用浸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皮肤外露等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上风向无撤离通道时,也应避免沿下风向撤离。在撤离过程中各单位负责人应积极组织职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后各单位负责人应及时清点本单位人员,并将人员情况报告现场应急指挥部。如人员数量不足时,应报告清楚缺少人员的基本情况、事故前的工作安排、可能去的工作场所等,并接受指示展开搜救工作。

(4)人员伤害处置

及时转移受伤人员并实施有效的现场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环节。初期救护由事发单位负责组织,人员救护小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了解人员受伤情况,接手开展失踪人员搜寻、被困人员解救、中毒人员救护等工作。

本着“人员救护第一”的原则,应急救援人员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迅速把中毒人员抬至空气新鲜处(安全区域),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现场急救,并视实际情况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附近医院抢救。

(5)火灾处置措施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消除所有点火源。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6)监测、侦察

配合外部救援力量,监测泄漏易燃气体浓度、扩散范围及气象数据,及时调整隔离区的范围,做好动态监测。

2)电气火灾处置措施 (1)切断电源以防触电

1、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设法切断着火部分的电源,切断电源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2、切断电源时应使用绝缘工具。发生火灾后,开关设备可能受潮或被烟熏,其绝缘强度大大降低,因此拉闸时应使用可靠的绝缘工具,防止操作中发生触电事故。

3、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得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

27

4、要注意拉闸的顺序。对于高压设备,应先断开断路器,然后拉开隔离开关;对于低压设备,应先断开磁力启动器,然后拉闸,以免引起弧光短路。

5、当剪断低压电源导线时,剪断位置应注意避免断线线头下落造成触电伤人或发生接地短路。剪断同一线路的不同相导线时,应错开部位剪断,以免造成人为短路。

6、如果线路带有负荷,应尽可能先切断负荷,再切断现场电源。 (2)带电灭火安全要求

有时为了争取灭火时间,来不及断电,不允许断电,则需带电灭火。带电灭火需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当的灭火器。二氧化碳、四氧化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二氟二溴甲烷或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都是不导电的,可用于带电灭火。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剂(水溶液)有一定的导电性,对绝缘有一定影响,不宜用于带电灭火。

2、用水枪灭火器灭火时宜采用喷雾水枪。该水枪通过水柱泄漏的电流较小,用于带电灭火较安全。

3、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用水灭火时,水枪喷嘴至带电体的距离:电压在110V以下不小于3m,在220V以上应不小于5m。

4、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灭火。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应不超过45°,以防止导线断落危及灭火人员的安全。

5、设置警戒区。如带电导线断落的场合,需划出警戒区。 3)其它火灾处置措施

1、火灾发生后,先控制,后消灭。针对火灾的火势发展趋势、燃烧面积、爆炸情况,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物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正确选择最合适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

28

扑灭火势。

3、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演练)。

4、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1.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情况,见附件。

2起重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事故类型

起重伤害:公司部分项目设有独立式塔吊。危险有害性分析如下: 起重伤害的主要类型有:钢丝绳折断、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吊物坠落、碰撞致伤、触电、起重设备带病运转。

起重伤害的主要类型有: 1、脱钩

吊物下降过快造成脱钩;起吊物体不稳,吊钩在空中悠荡,由于离心惯性力甩出而引起脱钩事故。行车因操作不稳,紧急起动、制动引起钩头惯性飞出。

2、钢丝绳折断

操作前没有对钢丝绳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或认真检查,对已断丝的钢丝绳没有按钢丝绳报废标准处理或降低负荷使用,吊运时严重超负荷等。

3、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

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制动器、缓冲器、行程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防护罩等)是各类起重机所不可缺少的。因安全装置缺乏或失灵又未检修时,

29

这种装置便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因操作不慎和超负荷等原因,将发生翻车、碰撞、钢丝绳折断等事故,起重机械上的齿轮和传动轴,没有设置安全罩或其它安全设施,会卷进人的衣服。

4、吊物坠落

起重机吊运物体时,由于某种原因,物体突然坠落,将地面的人员砸伤或砸死,这种事故一般是惨痛的,因为坠落的重物一般都是击中人的头部(立姿)或腰部(蹲姿)。人员听不到指挥信号或思想麻痹,不能迅速避让,因而导致物体坠落伤人。

5、起重机械电气设施异常,可发生触电伤害事故。 (2)危害程度分析

发生起重伤害事故,可导致财产损失,甚至发生人员伤亡。 2.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4、依靠科技,快速反应。 5、整合资源,协调应对。 具有见综合预案1.5。 2.3 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组织机构见综合预案3.2。 (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职责见综合预案3.3。 2.4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设置回转启动时的警铃。

30

定期进行检验检测保养。 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安全检查。 制定应急措施。

由特种作业资格证人员持证上岗。 (2)预警行动

通过直接喊话的方式,将救援信息发布给电梯外面的人员。 利用自己的电话,直接拨打\将救援信息发布给消防部门。

其他人员:在收到或发现救援信息后,应立即将救援信息传递给管理部门。

如果需要采取医疗措施,可拨打电话\联系医疗救助。 发生重大事故,应向当地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需要记录的报警信息一般包括:报警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困人员所在具体位置;受困人员的身体状况;是否需要医疗救助;报警时间。 2.5 信息报告程序

事故发现的第一人立即大声呼喊,以通知在作业场所的所有工作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

必要时通知周边企业和过往行人,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事故,任何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向上一级主管、应急指挥部报告;上一级主管应立即告知应急指挥部。

2.6 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本企业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分为两类不同的应急响应级别,即二级响应、一级响应。

1、二级响应

当起重机械发生失控,导致作业人员发生轻伤的。由部门主管启动应急响应,进行应急救援。对受伤人员进行相应伤情处理。

部门能自行处理的事故,不需启动公司预案。当依靠本部门的力量不能进行有效的救援,或无力阻止事故的扩大,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指挥部门报告和求援。

31

2、一级响应

当起重机械发生严重失控,可导致人员重大伤亡的,应启动一级响应。由企业负责人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进行应急救援。企业能自行处理的事故,不需求助外部救援。当依靠本企业的力量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救,或无力阻止事故的扩大时,应立即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安监局、质检部门、医院等)报告和求援。

(2)响应程序 响应程序见5.2。 (3)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救援力量

指挥部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或指令事故发生地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2、人员救护

及时转移受伤人员并实施有效的现场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环节。初期救护由事发单位负责组织,人员救护小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了解人员受伤情况,接手开展被困人员解救、人员救护等工作。

本着“人员救护第一”的原则,应急救援人员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迅速把受伤人员抬至安全区域;进行现场急救,并视实际情况迅速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抢救。

发生人员受伤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就近送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救护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包扎、止血措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救护工作。

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

32

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3

2.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情况。 见附件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3.1事故特征 3.1.1危险性分析

3.1.1.1 指派无登高作业操作资格的人员或有等高禁忌症的人员从事登高作业。

3.1.1.2未经现场安全人员同意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3.1.1.3不按规定的通道上下进入作业面,而是随意攀爬非规定通道。

3.1.1.4高空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等。

3.1.1.5在临边作业或转移作业地点时因踩空、踩滑而坠落。 3.1.1.6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老化等;

3.1.1.7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用品因内在缺陷而破损、断裂、失去防滑功能等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 3.1.2事故类型

34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

3.1.2.1.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3.1.2.2.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3.1.2.3.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3.1.2.4.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3.1.2.5.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3.1.2.6.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3.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公司生产区域内,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从事作业活动的人员,均可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3.1.4事故危害程度

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导致人员轻伤、重伤,甚至死亡。 3.1.5事前征兆

3.1.5.1从事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或作业面下方没有架设安全护网。

3.1.5.2登高作业人员没有登高作业操作资格。

3.1.5.3作业人员存在登高作业禁忌或精神状态不佳、疲劳作业。 3.1.5.4作业平台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或存在缺陷。

35

3.1.5.5 6级大风以上户外登高作业。

3.1.5.6登高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存在缺陷。 3.2组织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组织机构见综合预案3.2。 3.2.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职责见综合预案3.3。

3.3 应急处置

3.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排险、控险 措施 人员受伤 是 是否严重 否 现场简单医疗处置 拨打120 采取必要救护措施后送医院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向班长报告,

班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6

3.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3.2.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大声向附近人员呼救,多人同时搬运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迅速检查判断受伤人员的情况。 3.3.2.2对于较浅的伤口,可用干净衣物或纱布包扎止血,较大的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皮肤温度、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

3.3.2.3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伤员,避免骨折端错位加重损伤。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片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用干净的砂布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然后等待救援。

3.3.2.4对于脊椎骨折的伤员搬运时应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的身下,搬运时要均匀用力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或导致死亡;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待医务急救人员进行搬运。

3.3.2.5如怀疑有颅脑损伤的,首先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气道阻塞;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约束,以防止伤及开放伤口,然后积极组织送往医院救治。

37

3.3.2.6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3事故报告

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3.3.4注意事项

3.4.1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3.4.2脊柱有骨折伤员必须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3.4.3搬运伤员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或两腿,绝对不准单人搬运,必须先将伤员连同硬板一起固定后再行搬动。

3.4.4用车辆运送伤员时,最好能把安放伤员的硬板悬空放置,以减缓车辆的颠簸,避免对伤员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3.3.5应急演练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应急演练,演练周期为每半年一次,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过程和效果做出详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

38

果,不断补充、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3.3.6联系方式及应急物资

3.6.1 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 附表一 公司应急救援各小组通讯联系表 附表二应急救援外部通讯表

三、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序危险性较大易发事故的部位和环节 可能导致的事预防监控措施 号 分部分项 故 1 土方开挖 施工机械有缺陷 机械伤害、倾倒1、 做好施工机械的保养等 和班前检查; 施工机械的作业位置不符倾倒、触电等 2、 做好安全交底; 合要求 3、 划分安全作业区,专挖土机司机无证或违章作机械伤害等 人监护。 业 其他人员违规进入挖土机机械伤害等 作业区域 2 基坑支护 支护方案或设计缺乏或者坍塌等 1、基坑深度超过5m时要不符合要求 有经过计算的支护方案。临边防护措施缺乏或者不坍塌等 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按规定审批或专家论证; 符合要求 2、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坑壁支护不符合要求 坍塌等 工; 排水措施缺乏或者措施不坍塌等 3、做好安全交底,班前、当 班中检查; 积土料具堆放或机械设备坍塌等 4、发现安全隐患暂停作业,待险情排除后方可继施工不合理

39

序危险性较大易发事故的部位和环节 可能导致的事预防监控措施 号 分部分项 故 人员上下通道缺乏或设备高处坠落等 续施工。 不合理 基坑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高处坠落、物体或缺乏垂直作业,作业上打击等 下隔离防护措施 3 脚手架搭设 施工方案缺乏或不符合要高处坠落等 1、按规定编制搭拆方案,求 按规定审批或专家论证; 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 架体倒塌,高处2、做好安全交底和安全检坠落等 查验收; 脚手架基础不能保证架体架体倒塌,高处3、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施的荷载 坠落等 工; 脚手板铺设或材质不符合高处坠落等 4、脚手架首层和操作层必须满铺脚手板; 要求 5、严禁在同一垂直立体交架体稳定性不符合要求 架体倒塌、高处叉进行作业。 坠落等 脚手架荷载超载或堆放不架体倒塌、倾斜均匀 等 架体防护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等 无交底与验收 架体倾倒等 人员与物料到达工作平台高处坠落、物体的方法不合理 打击等 4 模板工程 施工方案缺乏或符合要求 倒塌、物体打击1、按规定编制施工方案,等 按规定审批或请专家论无针对混凝土输送的安全机械伤害等 措施 证; 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不符模板倾翻,物体2、建立搭拆过程跟踪监督合要求 打击等 措施; 支撑模板的立柱的稳定性模板倾翻等 3、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不符合要求 4、凡安装及拆除高度在2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或模板倾翻等 米以上都必须搭脚手架或存放不符合要求 安全网,防止高处坠落或支拆模板作业与管理违章 物体打击等 物体打击。 模板工程无验收与交底 倒塌、物体打击 等 防护措施缺乏或不符合要高处坠落等 求 5 高处作业 员工作业违章 高处坠落等 安全技术措施或施工方案安全网护或材质不符合要高处坠落、物体中制定预防高处坠落,物求 打击等 体打击的措施,并组织实临边与“四口”防护措施高处坠落等 施。高处作业可采用卷式缺陷 安全带。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ex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