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人教版全国通用 分析散文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20 23: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专题2分析散文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指对散文作品“形散神聚”特征的理解、分析,高考一般从材料与主要人物、材料与主题表达等角度设题,引导考生认识令人眼花缭乱的材料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散文还具有“情感浓郁”的特征,命题者常抓住散文的重要句、段,要求考生理解其含意,或者要求考生根据语段、全篇内容,归纳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要点等。

“主要表现手法”指的是散文这种体裁普遍采用的一些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要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具体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分析表现手法的高考题一般会结合其他考点综合命制,如有的题目要求赏析画线语句,画线语句有的是景物描写,有的是人物描写,这就不仅要分析表达的内容,还须赏析描写的具体手法和表达效果;有的题目要求回答为什么这样安排文章结构,有的题目要求回答这样命题的原因,这些试题也都离不开对表现手法的分析。偶尔也有考题直接要求赏析某一段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人称用法等。

错误!(2014·全国大纲卷第16题,文本《听雨》见第155页)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典题解析〗此题从“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角度命制。解答此题,须要对文中用括号作了标示的三个段落进行分析,应理解标示内容与对应段落的关系。此文为回忆性散文,在选材组材上鲜明体现了散文文体“形散神不散”的基本特征。作者在回忆过程中,穿插现实生活,表达了对过去事情的理解,充分显示了过去的生活对自己的影响。这样,将过去与现在交织,使内容更加充实,内涵更加丰富。参

考答案:1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别开来;2直述其情其事,省去文字过渡;3扩充文章的思想内涵。

错误!(2014·湖南卷第15题,文本《粮食》见第155~156页)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典题解析〗此题从“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角度命制。解此题,必须弄清第一自然段是如何行文的:先写以前人们见面时会问“吃饭了吗”,后来人们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乡下人至今还这样问,随后写乡下人对粮食的重视,以此引出下文的内容。由此可以分析出:第1自然段在写法上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粮食话题;以人们日常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开篇,亲切自然。参考答案:1以人们日常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开篇,亲切自然。2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粮食话题,突出其重要性。

解答“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试题,要把握以下要点。

1.强化文体意识。

散文形散神聚和抒情性强是其基本特征。叙事散文侧重于在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穿插丰富、虚实相生、叙议结合是这类文章的常用方法,如典题1《听雨》、典题2《粮食》就是如此。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寓思想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常采用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哲理散文是理念的凝聚和睿智的结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一般采用营造意境、类比推理、形象议论等表现手法。

2.强化中心意识。

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没有纯形式的艺术技巧。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首先要从文章的中心出发,搞清楚文章表达了什么,再去分析是怎样表达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时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关注作者借以表达中心的载体(人、事、景、物等),理清它们与文章中心的关系。这样,再去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就会水到渠成。如典题2问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解答时就不能把目光仅停留在这一段上,而应关注全文,这样答案才全面。

3.强化文本意识。

就某个表现手法来说,我们既要了解这种手法一般意义上的作用,更要分析它在“这一篇文章”的段和句中具体的作用和好处,切不可堆砌术语,乱贴标签。比如“拟人”,我们不但要知道其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更要落实到考题所要求的句子段落中,分析其“生动形象”的具体形态,分析出它和作者的情感思想的关系。

答题规范:

第一步:定位。确定题干所指是什么文体特征,何种表现方法。

第二步:分析。联系和题干紧密相关的段落和句子,具体分析其特征和作用、好处。

第三步:表述。表述要分点,每个点有“观点(表现手法名称)+具体分析(文句、文段关键词+表达效果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晴窗一扇

林清玄

台湾登山界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个又美丽又哀愁的故事。

传说有一位青年登山家,有一次登山的时候,不小心跌落在冰河之中;数十年之后,他的妻子到那一带攀登,偶然在冰河里找到已经被封冻了几十年的丈夫。这位埋在冰天雪地里的青年,还保持着他年轻时代的容颜,而他的妻子因为在尘世里,已经是两鬓飞霜年华老去了。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整个胸腔都震动起来,它是那么简短,那么有力地说出了人处在时间和空间之中,确实是渺小的,有许多机缘巧遇正如同在数十年后相遇在冰河的夫妻。

最近,台北在公演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改编的舞台剧,我少年时代几次读《游园惊梦》,只认为它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年岁稍长,重读这篇小说,竟品出浓浓的无可奈何。经过了数十年的改变,它不只是一个年华逝去的妇人对风华万种的少女时代的回忆,而且是对时空流转之后人力所不能为的忧伤。时空在不可抗拒的地方流动,到最后竟使得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时间”和“空间”这两道为人生织锦的梭子,它们的穿梭来去竟如此的无情。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该书的自序里有短短的一段话:“每怪人言,某甲于今若干岁。夫若干者,积而有之之谓。今其岁积在何许?可取而数之否?可见已往之吾悉已变灭。不宁如是,吾书至此句,此句以前已疾变灭,是以可痛也。”(我常对于别人说“某甲现在若干岁”感到奇怪,若干,是积起来而可以保存的意思,而现在他的岁月积存在什么地方呢?可以拿出来数吗?可见以往的我已经完全改变消失,不仅是这样,我写到这一句,这一句以前的时间已经很快改变消失,这是最令人心痛的。)正是道出了一个大小说家对时空的哀痛。古来中国的伟大小说,只要我们留心,它讲的几乎全有一个深刻的时空问题,《红楼梦》的花柳繁华温柔富贵,最后也走到时空的死角;《水浒传》的英雄豪杰重义轻生,最后下场凄凉;《三国演义》的大主题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金瓶梅》是色与相的梦幻散灭;《镜花缘》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聊斋志异》是神鬼怪力,全是虚空;《西厢记》是情感的失散流离;《老残游记》更明显地道出了:“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我们的文学作品里几乎无一例外的,说出了人处在时空里的渺小,可惜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深入探讨,否则一定会发现中国民间思想,对时空的递变有很敏感的触觉。西方有一句谚语:“你要永远快乐,只有向痛苦里去找。”正道出了时空和人生的矛盾,我们觉得快乐时,偏不能永远,留恋着不走的,永远是那令人厌烦的东西——这就是在人生边缘上不时作弄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柏拉图写过一首两行的短诗:你看着星么,我的星星?

我愿为天空,得以无数的眼看你。

人可以用多么美的句子、多么美的小说来写人生,可惜我们不能是天空,不能是那永恒的星星,只有看着消逝的星星感伤的份。

有许多人回忆过去的快乐,恨不能与旧人重逢,恨不能年华停伫,事实上,却是天涯远隔,是韶光飞逝,即使真有一天与故人相会,心情也像在冰雪封冻的极地,不免被时空的箭射中而哀伤不已吧!日本近代诗人和泉式部有一首有名的短诗:

心里怀念着人,

见了泽上的萤火,

也疑是从自己身体出来的梦游的魂。

我喜欢这首诗的意境,尤其“萤火”一喻,我们怀念的人何尝不是夏夜的萤火忽明忽灭、或者在黑暗的空中一转就远去了,连自己梦游的魂也赶不上,真是对时空无情极深的感伤了。

说到时空无边无尽的无情,它到终极会把一切善恶、美丑、雅俗、正邪、优劣都涤洗干净,再有情的人也丝毫无力挽救。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因此而颓丧、优柔不前呢?是不是就坐等着时空的变化呢?

我觉得大可不必,人的生命虽然渺小短暂,但它像一扇晴窗,是由自己小的心眼里来照见大的世界。

一扇晴窗,在面对时空的流变时飞进来春花,就有春花;飘进来萤火,就有萤火;传进秋声,就来了秋声;侵进冬寒,就有冬寒。闯进来情爱就有情爱,刺进来忧伤就有忧伤,一任什么事物到了我们的晴窗,都能让我们更真切地体验生命的深味。

只是既然是晴窗,就要有进有出,曾拥有的幸福,在失去时窗还是晴的;曾被打击的重伤,也有能力平复;努力维持着窗的晶明,那些任时空的梭子如百鸟之翔在眼前乱飞,也能有一种自在的心情,不致心乱神迷。有的人种花是为了图利,有的人种花是为了无聊,我们不要成为这样的人,要真爱花才去种花——只有用“爱”去换“时空”才不吃亏,也只有心如晴窗的人才有真正的爱,更只有爱花的人才能种出最美的花。

——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五日(选自林清玄散文集《鸳鸯炉》,有删改)

1.林清玄以人性与佛性交互融合与渗透的大美散文感动着濡染着当代无数的读者,其质朴温婉的情感与或深或浅的哲理启悟众生,影响深远。试结合本文的选材谈谈林氏散文的特色。

林清玄散文的选材特色是典型、广博而又紧扣主旨。文中从流传于台湾登山界的传说故事说起,旁征博引众多材料,其中既有中国古代和当代的文学作品,又有外国古代和近代的谚语诗作,但又始终紧扣对“时空”的思考和感悟这一中心。选材范围广泛,内容充实,却又不蔓不枝,始终紧扣主旨,使文章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二、1.(文本《在书院听书》见第157~158页)简要分析文章开头两段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主要作用。

文章开头两段景物描写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南方夏季的漫长和令人难挨,风是灾难性的,雨也是热的;这就为下文写玉岩书院的清凉和可爱作了反面的(对照性)铺垫(说“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也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天姿

刘醒龙

1深情莫过深秋,红颜哪堪红叶?

2沿着巴河水岸边雪一样洁白的细沙,一程程逆流向上。将武汉街头的尘嚣丢在汽车的尾气里,再从纷乱如麻的通途中,选择一条用忧郁藏起残花的平常道路,远望大别山,伫对大别水,抢在偌大的北风到来之前,寻一寻温柔过往。直到那些像细沙一样多的传说,变成天堂寨下坚冰般纯情的巨石。

3那些名叫九资河的田畈,那些名叫圣人堂的山冲,那些名叫千基坪的老垸,还有那个名叫罗田的小县,凡此种种细微的地理,春风拂拂时,大小如同一朵花苞;此刻,因为秋已深,因为霜已近,又变得如同一片向着天空瑟瑟的红叶。不是没有对乡村新意的渴望,更加埋没不了的是从头到脚的骨缝与肌腱中,那些作为神经的古朴实诚。无论如何,乡村该是这样,一眼望去就能抵达灵魂。

4清风缕缕掠过,丝丝情意分不清是微寒或者稍暖,悄然颤抖只在心中,谁让她变成参天大树摇晃?留下落叶漫天飘散,细叶飞天幻化险峰莽然。青山座座扑来,重重喟叹想必是为着前世与来生,环顾求索才上眉梢,恍惚流泉飞溅白云横渡,任凭薄雾浓霞搂去,丰腴山坳舒展高挑峰峦。

5五角枫红,刺毛栗红,鸡爪槭红,茅草葛藤灌木林,一丛丛,一片片,艳丽到极致。小树迷人,大树惊天的却是山山之间,道道田埂上,处处土岸边,用一棵棵孤独聚集而成的乌桕林海。奔着秋色而来,可是为了追究人生某个元素?是少年用竹筢将太多太多的乌桕红叶收拢来,铺在自家门前晒成过日子的薪火?是青春将太艳太艳的木梓叶铺陈开来,陶醉成对所有岁月的倾情浪漫?那样的红叶,是一棵树平平常常从年头劳累到年尾,忽然爆发的火热之心。那样的红叶,是一个人摸摸索索从黄昏奔波到黎明,终于点燃的蜡烛青灯。那样的红叶是藏得太久的痴心在轮回,那样的红叶是爱意太多的秀目在凝眸。

⑥是昨日晚霞的宿醉,还是今朝晨露的浓妆?或者是二者合谋将天堂迷倒,摔落银河里的许多星斗,暂且栖身乌桕树梢。风不来时,绵绵红叶岂不感动。雨不落时,磅礴红叶犹胜雨声。片片只只,层层叠叠,团团簇簇。终于能够不必相信灿烂等于匆匆,匆匆过后还有撼动心魄的重逢。终于可以用夏天偶尔可忆春花,来明白冬日永远记得秋色。

⑦无所谓欢乐,欢乐再多,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心情而特殊热烈。也不必矜持,含蓄再美,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性格而改变明艳。普普通通踏踏实实就行,用挤满水稻酽香的沃土铺路,款款地走向用红叶燃烧的山野。轻轻松松明明白白亦可,受丛生野草芳菲的季节拥戴,悠悠然迈向红叶拥抱的胸怀。没有忍耐,也不需要急躁。没有伤感,也不需要快乐。唯独不能缺席的是记忆中的怀念,或者是怀念中的记忆。红叶是情怀中的一颗心,红叶是一颗心中的情怀。记住了红叶,就不会有对赤诚的遗忘。

⑧多情之秋,不用盼望,明年,明年的明年,还会在这里;也不用纪念,去年,去年的去年,怎么会离去?红叶让春花的来世提前,又让其前缘重现。百年乌桕将一切愁苦尽数冬眠在斑驳的树干上,又将红叶高擎于天,就像人世间总是需要坚忍不拔,以及沿着蜿蜒小路前行的信念。

⑨秋叶一树,正如大别山的掌心红痣!

⑩红叶一片,唯写天姿!

(选自12月9日《人民日报》)

1.本文在运用修辞手法方面有独到之处,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原文语句作简要赏析。

拟人:例如“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心情而特殊热烈”“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性格而改变明

艳”等赋予红叶人的情态,揭示出其精神品质。比喻:例如“秋叶一树,正如大别山的掌心红痣”,这一比喻很新颖别致,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树的神韵,也给秋天增添了生气。排比:例如“那样的红叶……那样的红叶……那样的红叶……”,从不同角度赞美红叶。反问:例如“深情莫过深秋,红颜哪堪红叶?”引发读者的深思。(任答两种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el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