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点中学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08 05:48:4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高 二 政 治2012.4 (测试时间: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60分) 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 往往不同,《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是指

A. 文学艺术、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和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 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 2.在我国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西方的“文艺复兴” 等思想运动中,不同的思想文化在其中相互激荡,既催生了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 发展。这说明

A. 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C.每一次思想运动都促进文化向前发展 D. 思想运动对文化传统进行了彻底颠覆

3.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4.《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我们发现:千百年来,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背后,都印记着儒家倡导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

①潜移默化 ②深远持久 ③愉悦精神 ④积极向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美国一位专家评论说:“中国的软实力中文化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相对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它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这两句话警示我们

① 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② 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已超过经济硬实力 ③ 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关系到能否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④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更紧密,也使文化安全问题更重要 A. 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

- 1 -

付各的帐,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 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差异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8.徐悲鸿是融汇中西的艺术大师。对文化创新途径的正确理解是 ① 批判传统,独领风骚 ②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9.“世界是-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 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以华夏为号,炎黄为旗,阴阳为道,中庸为德,龙凤为图,汉字为记,凸显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③中华文化在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 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 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

①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是各个民族牢固不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③是民族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这表明

①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源泉 ③教育是 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教育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14.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歌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2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 ①② B. 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际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只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发展经济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烽火狼烟,晨钟暮鼓。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③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多种手段 ④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②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8.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针的是 A 实事求是,力戒空谈 B 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C 努力研究,精益求精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温家宝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 时惦记百姓疾苦。这表明

A. 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泉 B.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C.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D.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20.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 想道德建设,要以 为核心、以 为原则、以 为重点,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A. 为人民服务 增进诚信意识 集体主义

B. 集体主义 为人民服务 增进诚信意识 C. 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增进诚信意识 D. 增进诚信意识 集体主义 为人民服务

21.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设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 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 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 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 王符)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②④

- 3 -

22.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 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3.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 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 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 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 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25.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哲学史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26.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应该研 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 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 本问题。

A.世界观和方法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7.我们的思想能不能从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 中正确的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源的问题

28.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

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科学的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

30.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作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 -

31.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 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

A.可知性 B.客观实在性 C.永恒性 D.矛盾同一性

32.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 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 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 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

A.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B.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肯定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33.建筑楼房,总是先设计出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进行施工。这说明 A 物质是意识变化的根源 B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 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34.通过人体感官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那青山绿水、那浩渺烟波,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解释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①目的性 ②计划性 ③主动性 ④创造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5.“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儿借来的。”这句话警示我们

A 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 B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C 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 矛盾的多样性决定事物的复杂性 36.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37.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分析了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指出:“士大夫不肯以小船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8.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 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 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B.实践有联系主观和客观的特性 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39.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是

A 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B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C 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0.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气候变暖的大局各种各样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间: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等等,我们能否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1.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告诉我们 A 事物是变化发展 B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 5 -

C 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 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42.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做过科学的解释,其中“是”是指事物的 A.客观性 B.物质性 C.规律性 D.可知性 43.宋代大作家晁补之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 所独得。书工笔吏,竭精神于日夜,尽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浓纤横斜,毫发必似, 而古今之妙处已亡,妙不在于法也。”书法“古今之妙处已亡”是因为

A.书工笔缺少创新精神 B.书工笔吏尽得古人点画之法 C.古人已经穷尽书法之妙处 D.学习书法切忌模仿 44.“蔷薇花总是有刺。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决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最好的苹果酒常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有黑点看到。”与这首诗反映哲理相同的选项是 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A.量变的累积可以引起质变 B.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D.运动是绝对的静只是相对的

46.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7.在循环经济链条中,废物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一家企业“废弃物”及副产品可 能就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料。这一材料给予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转化 ③要走循环经济之路,把资源最大程度的综合利用起来 ④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8.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海底觅得骊珠。”这段话的哲理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从正确的思想出发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办成功 C.真理不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事情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9.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是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伦理学使人善辩。”不同学科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说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

- 6 -

50.下列表述中,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是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物极必反,相辅相成 D.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51.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52.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说法 A.是正确的,符合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B.是错误的,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C.是正确的,强调了敢于否定就能促进事物发展 D.是错误的,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53.“牵牛要牵鼻子”“好刚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这些说法表明 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要集中力量解决特殊矛盾 C.质变比量变更为重要 D.物质比意识更为重要

54.温家宝在和北大学子过年过渡“无私”青年节时,与学生会好相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寄托了总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对这八个字的正确理解是

A.既要实现社会价值,又要实现自我价 B.既要树立崇高理想,又要投身社会实践 C.既要学习见解经验,又要积累直接经验D.既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 55.“十二五”规划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 强社会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④对一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精神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57.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58.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9.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这表明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

- 7 -

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0.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 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二、简答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61.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 6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6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4.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 伟大旗帜。

65.近年来,北冰洋冰面缩减,北极熊生存环境恶化,甚至发现了因为找不到冰面被迫长途游泳而淹死的北极熊。相当多的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类活动过度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他们预言长此以往,极地冰雪最终将完全融化,人类也将面临北极熊的厄运。

科学家们从北极熊的厄运联想到人类的命运,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66.海恩法则是以德国人帕布斯·海恩命名的一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

67.雷雨天气常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如果放电击中人员或建筑,会造成损失。为此,人们总结以下应急要点:第一,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远离金属材料。第二,室外,远离大树等,旷野要降低高度,相互不要倚靠。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68.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其实质是 。 69.“只要早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表明真理是 。 70.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社会。”这句话说明了的哲学道理是--------------。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1.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你对“君子和而不同”是如何理解的?请从中华文化特征角度加以说明。 (2)请你例举一个事例,说明中华文化的这一特点。

72.对于知识和道德的关系,有许多名言值得体味。

东汉哲学家王符: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在其位,其殃必大。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 8 -

请你联系现实生活中知识和道德的关系?

73、写出下列各句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1)在学习的所有环节中,高质量的课堂听讲最为重要。课上认真听讲一分钟,胜过课下自学十分钟。------

(2)做练习题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找出同类题目的共性,做到触类旁通。--- (3)“细小”的时间也一定要抓住,等候甚至课前两分钟的时间都是宝贵的。--- (4)情绪、精神状态也很重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时常鼓励自己。----

74、人的一生中,我们会遭遇许多困难,我们要学会“沉潜”。沉潜就是沉住气,潜下心来。如果我们在困难面前能沉下气来,不害怕困难,专心致志,自强不息,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所玩弄,直至精疲力竭。

(1)从“发展观”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沉潜”中学到什么道理?

(2)从“人生价值”角度思考,我们应如何在“沉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论述题(10分)

75.城市刘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内涵。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北京精神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2)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谈谈应该怎样创新?

- 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e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