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 黄金知识点系列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

更新时间:2023-12-18 14: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推荐精选K12资料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考点聚焦

概况分析:选文多为哲理或启示性小故事,主要考察运用课内所学文言知识阅读课外文言篇章能力。 【考点一】词语解释 考查内容:文言文中特定实词和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考点二】句子翻译——直接翻译或选择正误项 考查内容:选文中优美句、主旨句、哲理句、特殊句式或包含特殊用法字词语句的翻译。

【考点三】内容理解——用文中原句或自己话概括 考查内容:对选文的整体内容、情节和对人物行为的理解。

【考点四】主旨理解 考查内容: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含哲理、观点或启示。 二、方法指导

(一)文言实词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命题人往往将考查范围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方面。

1.一词多义

一般说来,一个文言实词诸多义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义项则是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或假借义。如“亡”的本义是“逃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中的“亡”,用的就是它的本义。成语“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中的“亡”用的是它的引申义“丢失”。文言文中,“亡”通“无”,读作 wú,解释为“没有”,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掌握一词多义,一靠学习课文时及时理解,二靠准确识记。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来积累相关知识。

2.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古今异义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大大小小的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如“亲戚”,古代还包括内亲,即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嫂等,现在多指旁系亲属。 (3)词义转移。如“媵人持汤沃灌”的“汤”,古代指热水、开水,现在多指菜汤。

(4)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则成了贬义词,指品行恶劣。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如“地方”指土地方圆,“感激”指感动振奋,“可以”相当于“可以之”,翻译为“可凭借这个条件”。

3.通假字

通假,指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别字。我们在理解时,一定得找出其本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按“说”的一般用法,在这里讲不通,原来本字应是“悦”,“高兴”的意思。通假字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我们可逐课进行整理,先摘出原句,之后找出通假字,再写出本字,以便归纳记忆。

4.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的词性。如“一狼洞其中”的“洞”本为名词,表示“洞穴”,这里临时改变了词性,用作动词充当谓语,表示“打洞”。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等。(以上四类词汇的整理归纳见第四部分《古诗文速记手册》)

另外,在具体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看清题干要求,明确是要找出“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还是“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采用:

1.代入法

即以选项中左句词语的意思代入右句,看是否解释得通,以此来判断异同 2.排除法

把自己有把握的选项进行排除,再在剩下的选项中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找到答案。 3.词性法

根据两个词语在句子(成语)中的词性,判断两个词的意思是否相同。 (二)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1.翻译的标准和要求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要求可概括为“信”“达”“雅”。

(1)信。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误解、歪曲,不遗漏,不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内容。

(2)达。所谓“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通顺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3)雅。所谓“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2.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的翻译有其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1)直译。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就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并且,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运用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2)意译。意译,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3.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概括为“扩”“换”“留”“删” “补”“调”六字,即六字诀。

(1)扩。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把单音节词与另一个字组合,扩充为双音节词,或者直接用对应其意义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

如: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译为:晋朝的陶渊明偏偏喜爱菊花。

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 里的一 双音节词,如 “于是”“虽然”“ 妻子”“以为”“交通”“可以”“卑鄙”等。

(2)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用法已经改变,语法已经不推荐精选K12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dt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