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的珠联璧

更新时间:2024-03-01 07: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新课程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珠联璧合

摘要:新课程教学,点拨教学、经典阅读、求新求异、人文精神让

阅读与写作成为一对孪生姐妹。阅读是写作的文字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再生思想,读有所思,读有所想,把所思所想写出来,就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阅读是珍珠,写作是璧玉,相互分不开。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 点拨教学 经典阅读 求新求异 人文精神 阅读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古人云“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善辩??”;冰心奶奶也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新课程教学中阅读教学应被重视。作为语文教师点拨读书方法,组织读书分享,引导读书评价,应成为教学的主旋律。为了更好让阅读与写作取得好的效果,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与同行们做以下沟通。

一、“点拨教学”让阅读成为写作的汩汩源头。

教师的点拨要精心设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点拨教学”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达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有机统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精心设计课文中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思路,寻求教学的最佳切入口,把学生尽快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适时而恰到好处的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进而能极其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大门,使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又低沉

1

进入活跃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体会到思考和收获的快乐,真正体现古人“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的精神。阅读能激发写作的欲望。一本好书,是最好的精神食粮。当学生潜心读书时,书中的情节、思想,触动了他们的心灵,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就有了写出来的欲望。我在教读《羚羊木雕》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己读,然后谈自己的感想,同学们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心声。如爸爸、妈妈的自私,奶奶的善良,“我”对友谊的珍视,父母与“我”的代沟等自己的感想。教师抓住时机,马上要求学生把所思所感写下来,同学们也乐此不彼,很顺利地完成了写作。所以说,阅读是写作的源头,而且是一股奔放的、亟不可待要喷涌而出的泉水。在教学中设疑点拨时,教师要注意,所设计的问题应尽量与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认识能力相一致,难易适度,符合学生实际,他们一定不会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不会出现排骨文章,而是有血有肉的美文。

二、“经典阅读“是写作的涓涓溪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的基本特点。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语文学习应倡导经典文学阅读,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经典文学的精神哺育作用,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为学生走好自己的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1、阅读经典文学能涵养心灵

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那些名家名篇、古今中

2

外文道合一的好文章,具有人文精神的经典文学从家国情怀、友爱亲情、道德修养、人生感悟等各方面蕴涵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精华,既有思想性又富形象性,很容易感染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具有精神哺育作用。历代历朝都不乏文人志士从经典文章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与思考形成对自然、对社会以及人生问题的看法,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建立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懂得热爱故乡,热爱家园,珍惜亲情,友情、爱情,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做一个人格健全、感情丰富健康、有人性的人,从而得到精神哺育,提升人生境界,构建精神世界。

2、阅读经典文学能陶冶情操

人文精神是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优秀思想文化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升华凝聚,成为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在经典文学中有集中表现。提起戴望舒,无人不会想起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他在中国诗坛的成就,远非“雨巷诗人”这个美名所能锁定,他的诗句吸引和感动过多少个孤独的灵魂?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首包含着革命浪漫主义激情的散文诗,他不仅以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深邃的思想内容给人深刻的教益,而且在艺术上也是匠心独运,别具风格,感染力极强:不仅能使我们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也能从中得到醇厚的美学享受。而在《哈姆雷特》这个古老的封建复仇故事中,我们看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人性的巨大魅力,了解当时时代的混乱、丑恶与矛盾冲突,思考性格与命运的古老

3

哲学命题。从《诗经》《离骚》到《边城》《呐喊》到《春之声》......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质兼美的优秀文化资源,可以让在网络游戏中成长的学生在文学阅读中陶冶情操,领悟真善美,学会怎样对待生活、怎样善待别人和自己、怎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从而潜移默化的塑造具有健全人格、高尚思想的精神个性。

3、阅读经典能强化道德责任意识

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因为它体现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就跨。经典文学中有很多作品具有强化道德责任意识的作用,伴随阅读可以提升我们的历史使命感、历史责任感,培养每个人的国家民族情怀。当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诗句,当我们理解范仲淹“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深深烙上了我们民族的、心理的、审美的等诸多人文精神痕迹,使爱国精神代代相传。如此,中华文明才能得以薪火相传。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亲近书本,学会读书,阅读经典,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活动中,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的视野。

三、“求新求异”让写作成为彰显阅读的款款平台。

阅读达到了一定境界,写作的欲望就像是一泓清泉,喷涌而出势不可挡。所思所悟通过笔尖流露在文字中,彰显富有个性的思想,这

4

时写作就为阅读搭建了一个广阔而又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而应指点迷津,贯彻“抽丝剥茧”这一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层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阐释自己的观点,这样刺激学生独立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能力。七年级学生在读《爱的教育》这部书时,读第一遍时,学生觉得没有多大意义,读第二遍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有了感悟,读第三遍时,二分之一的学生感悟较深,写出了令人感动的读后感。如学生在看《西游记》这部书时,就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思想意义、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独到之处,当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时,可谓百花齐放,百生争鸣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不同的妙处。唐建新同学在写读后感时,无可奈何的表白:想做孙悟空,现实生活中没人敢重用;不想做猪八戒,但现实却需要此类人才;何去何从呢?学生心灵的火花在这里发生了撞击,震撼四射,彰显了独有的思想个性。

四、“人文精神”让写作与阅读思想熠熠生辉。阅读+感悟=思想,把这个的思想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去品味,让光芒四射,这就是写作的功劳了。学习《信念》一文时,我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此文的读后感想,很多的学生 从居里夫人成功的人生中,感悟了很多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生哲理:1、生命的意义不只是享受,而是奉献财富 ;2、当今时代的青少年缺少成才、成功的前提条件----坚忍不拔的意志;3、女性成功更伟大,尤其在科研领域,更是独树奇葩。4、孩子眼中的成功母亲成为偶像。这些新思想,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人文精神”走进学生的阅读,走进学生的作文,突显

5

了个体学生的人生观、生命观和价值观。

点拨教学、经典阅读、求新求异、人文精神的教学原则,我认为是新课程教学内容的迫切要求。阅读是写作的文字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再生思想。读有所思,读有所想,把所思所想写出来,就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阅读是珍珠,写作是璧玉,虽有不同,但无法分开。正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没有阅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写作,阅读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之忠 《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安徽教育)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巢宗祺等《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4、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

6

了个体学生的人生观、生命观和价值观。

点拨教学、经典阅读、求新求异、人文精神的教学原则,我认为是新课程教学内容的迫切要求。阅读是写作的文字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再生思想。读有所思,读有所想,把所思所想写出来,就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阅读是珍珠,写作是璧玉,虽有不同,但无法分开。正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没有阅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写作,阅读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之忠 《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安徽教育)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巢宗祺等《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4、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di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