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10 14: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请跟我来”校园讲解员选拔大赛活动策划书

页脚内容5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费马,法国业余数学家,拥有业余数学之王的称号,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之一. 费马点——就是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 费尔马的结论:对于一个各角不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是对各边的张角都是120°的点,对于有一个角超过120°的三角形,费马点就是这个内角的顶点.

下面简单说明如何找点P 使它到ABC △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PA +PB +PC 最小?这就是所谓的费马问题.

图1 解析:如图1,把△APC 绕A 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 ′C ′,连接PP ′.

则△APP ′为等边三角形,AP = PP ′,P ′C ′=PC ,

所以PA +PB +PC = PP ′+ PB + P ′C ′.

点C ′可看成是线段AC 绕A 点逆时针旋转60°而得的定点,BC ′为定长 ,所以当B 、P 、P ′、C ′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时,PA +PB +PC 最小.

这时∠BPA =180°-∠APP ′=180°-60°=120°,

∠APC =∠A P ′C ′=180°-∠AP ′P =180°-60°=120°,

∠BPC =360°-∠BPA -∠APC =360°-120°-120°=120°

因此,当ABC △的每一个内角都小于120°时,所求的点P 对三角形每边的张角都是120°,可在AB 、BC 边上分别作120°的弓形弧,两弧在三角形内的交点就是P 点;当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时,所求的P 点就是钝角的顶点.

费尔马问题告诉我们,存在这么一个点到三个定点的距离的和最小,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运用旋转变换.

本文列举近年“费马点”走进中考试卷的实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例1 (2008年广东中考题)已知正方形ABCD 内一动点E 到A 、B 、C 三点的距离之

26

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

请跟我来”校园讲解员选拔大赛活动策划书

页脚内容5

图2 图3

分析:连接AC,发现点E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就是到ABC

△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这实际是费尔马问题的变形,只是背景不同.

解如图2,连接AC,把△AE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GFC,连接EF、BG、A G,可知△EFC、△AGC都是等边三角形,则EF=CE.

又FG=AE,

∴AE+BE+CE = BE+EF+FG(图4).

∵点B、点G为定点(G为点A绕C点顺时针旋转60°所得).

∴线段BG即为点E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此时E、F两点都在BG上(图3).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

BO=CO

2

a,GC2a, GO

6

∴BG=BO+GO =

2

2

a+

6

2

a.

∵点E到A、B、C26

2

2

a

6

26a=2.

注本题旋转△AEB、△BEC也都可以,但都必须绕着定点旋转,读者不妨一试.例2 (2009年北京中考题)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6,0

A-,()

6,0

B,(0,43

C,延长AC到点D, 使CD=

1

2

AC,过点D作DE ∥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1)求D点的坐标;

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请跟我来”校园讲解员选拔大赛活动策划书

页脚内容5 (2)作C 点关于直线DE 的对称点F ,分别连结DF 、EF ,若过B 点的直线y kx b =+将

四边形CDFE 分成周长相等的两个四边形,确定此直线的解析式;

(3)设G 为y 轴上一点,点P 从直线y kx b =+与y 轴的交点出发,先沿y 轴到达G

点,再沿GA 到达A 点,若P 点在y 轴上运动的速度是它在直线GA 上运动速度的2倍,

试确定G 点的位置,使P 点按照上述要求到达A 点所用的时间最短.

分析和解:(1)D 点的坐标(3

,(过程略).

(2) 直线BM

的解析式为y =+.

图4

(3)如何确定点G 的位置是本题的难点也是关健所在.设Q 点为y 轴上一点,P 在y

轴上运动的速度为v ,则P 沿M →Q →A 运动的时间为

2MQ AQ v v +,使P 点到达A 点所用的时间最短,就是12

MQ +AQ 最小,或MQ +2AQ 最小. 解法1 ∵ BQ =AQ , ∴MQ +2AQ 最小就是MQ +AQ +BQ 最小,就是在直线MO

上找点G 使他到A 、B 、M 三点的距离和最小.至此,再次发现这又是一个费尔马问题的变形,注意到题目中等边三角形的信息,考虑作旋转变换.

把△MQ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M ′Q ′B ,连接QQ ′、MM ′(图5),可知△

QQ ′B 、△MM ′B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QQ ′=BQ .

又M ′Q ′=MQ ,

∴MQ +AQ +BQ = M ′Q ′+ QQ ′+AQ .

∵点A 、M ′为定点,所以当Q 、Q ′两点在线段A M ′上时,MQ +AQ +BQ 最小.由条件

可证明Q ′点总在AM ′上,所以A M ′与OM 的交点就是所要的G 点(图6).可证OG =12

MG .

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请跟我来”校园讲解员选拔大赛活动策划书

页脚内容

5

图5 图6 图7解法2 考虑

1

2

MQ+AQ最小,过Q作BM的垂线交BM于K,由OB=6,OM=63,可得∠BMO=30°,所以QK=

1

2

MQ.

要使

1

2

MQ+AQ最小,只需使AQ+QK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可推出当点A、Q、K在一条直线上时,AQ+QK最小,并且此时的QK垂直于BM,此时的点Q即为所求的点G (图7).

过A点作AH⊥BM于H,则AH与y轴的交点为所求的G点.

由OB=6,OM=63,可得

∠OBM=60°,∴∠BAH=30°

在Rt△OAG中,OG=AO·tan∠BAH=23

∴G点的坐标为(0,23)(G点为线段OC的中点).

例3 (2009年湖州中考题)若点P 为△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APB=∠BPC=∠CPA=120°, 则点P叫做△ABC的费马点.

(1)若P为锐角△ABC的费马点,且∠ABC=60°,PA=3,PC=4, 则PB的值为;

(2)如图8,在锐角△ABC的外侧作等边△ACB′,连结BB′.求证:BB′过△ABC的费马点P,且BB′=PA+PB+PC.

图8

解:(1)利用相似三角形可求PB的值为3

(2)设点P为锐角△ABC的费马点,

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请跟我来”校园讲解员选拔大赛活动策划书

即∠APB=∠BPC=∠CPA=120°

如图8,把△A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到△B′CE,连结PE,则△EPC为正三角形.

∵∠B′EC = ∠APC =120°,∠PEC=60°

∴∠B′EC+∠PEC=180°

即P、E、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BPC=120°, ∠CPE=60°,

∴∠BPC +∠CPE =180°,

即B、P、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B、P、E、B′四点在同一直线上,即BB′过△ABC的费马点P.

又PE=PC,B′E= PA,

∴BB′=E B′+PB+PE=PA+PB+PC.

注通过旋转变换,可以改变线段的位置,优化图形的结构.在使用这一方法解题时需注意图形旋转变换的基础,即存在相等的线段,一般地,当题目出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条件时,可将图形作旋转60°或90°的几何变换,将不规则图形变为规则图形,或将分散的条件集中在一起,以便挖掘隐含条件,使问题得以解决.

费尔马问题是个有趣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可通过旋转变换来解决.

页脚内容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d8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