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PPT内容

更新时间:2023-03-08 06:25:1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专题

? 1.绿色运动的兴起2.生态危机的全球演化3.生态危机的原因4.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 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绿色运动的兴起

生态文明思想源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罗马俱乐部的成立(1968)

旨在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改变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和行动方向。它聚集了一批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未来学家,宗旨是通过对人口、粮食、工业化、污染、资源、贫困、教育等全球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提高公众的全球意识,敦促国际组织和各国有关部门改革社会和政治制度,并采取必要的社会和政治行动,以改善全球管理,使人类摆脱所面临的生态困境

70年代以来,“未来绿色行动”、“环境保护绿色运动”、“保护环境绿色名单”、“地球之友”、“第三条道路”、“世界卫士”、“自然之友”、“黑森绿色名单”、“独立德国人行动委员会”、“德国市民生态组织联盟”等生态组织如雨后春笋,在西欧、北美、大洋洲纷纷涌现

1972年6月5日,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探讨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宣告了人类对环境的传统观念的终结,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这是人类对严重复杂的环境问题作出的一种清醒和理智的选择,是向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环境迈出的第一步,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992年6月3日,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组织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宗旨是回顾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作出努力,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1

二、全球生态危机的形成过程

1.前资本主义的生态问题

? 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由此也 ? 唇亡而齿寒,河水崩而其坏在山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

2

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牧畜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也把瘰疬症和多粉的块根一起传播过来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2.资本主义早期的生态问题

? 森林锐减土地荒芜;;环境污染严重 ? 工人生存环境极端恶劣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日本痛痛病\\水俣病;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三、 生态危机的原因

? 市场经济外部性;;科学技术负面性;;传统伦理片面性 2. 资本主义是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根源 1.生产的无限扩张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资本的逻辑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环境必须服从资本家的利润。“它颠倒和割裂了生产、生活与生态的秩序和联系,把地球所有的东西都物化为生产原料,只注重经济上的投入产出,无视这些所谓工业原料的生态功能。根本不把生态作为财富看待”。自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只有当它为资本获取利润服务时才有意义——秦益成: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 资本所到之处,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各种自然物都成了市场的“资源”,而自然物一旦具有了这种“资源”的性质,它们就在被迅速市场化和商品化的过程中,越来越集中到了各种权势集团和资本集团的手中。成为少部分人的获取利益的手段,而让大部分人去承担资源耗竭和环境破坏的灾难性后果。 2.消费主义的盛行

消费主义是指人们一种毫无顾忌、毫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四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

1.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

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主张利他主义而非利己主义,显然,生态文明原则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相一致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

只有从自然界出发,它才“是真正的科学”;;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界汇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 2. 当代中国生态问题的演变

3

第一次大跃进时期的大破坏,第二次“文革”时期的大破坏。(毁林开荒,大炼钢铁) 20世纪80年代后,在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改善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第三次生态环境的大破坏。工业化全面铺开、资源消耗剧增,再加上一些地方盲目崇拜GDP、片面工业化、粗放城市化、忽视环境保护,少数人大吃大喝、浪费资源、消费主义出现并迅速发展,到二十世纪末国内生态危机全方位爆发,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大气污染、土壤毒害、水质恶化、食品安全危机、能源危机正日益威胁到每个中国人的生存,生态环境难以为继。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使生态赤字不断扩大,环境质量每况愈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后果最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1.能源资源约束强化,2014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9.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升至32.2%,铁矿石、铜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我国年均缺水量达536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耕地面积已接近18亿亩红线;

2.环境污染突出,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现象凸显,环境群体性事件增多;

3.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8%,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 2.我国出现生态危机的原因 发展主义是一种“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把经济增长视作唯一目的,坚信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人类文明及福利的进步的观念

① GDP主义的政绩观是根本原因 ② 费主义是重要原因

③ 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使生态危机范围不断扩大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消GDP政绩考核标准;②追求生态消消费 2.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第一是健全法律法规,研究制定节能评估审查、节水、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等。

第二是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修订一批能耗、水耗等方面的标准,加快标准升级步伐。 第三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

第四是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健全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清洁生产审核制度等。

第五是树立底线思维,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第六是完善经济政策,健全价格、财税、金融等各项政策,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 第七是推行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等机制。

第八是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等运行机制。

第九是用好考核的“指挥棒”,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健全政绩考核制度,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 第十是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

4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

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建党90周年讲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概述

1.基本概念—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 精神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行为文化: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

狭义的文化指包括语言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 2.基本概念—软实力 约瑟夫·奈:实力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影响别人从而达到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可以通过威胁、利诱和吸引的方式来完成。

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和一些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等。

软实力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外交政策。

软实力核心要素::文化、政治价值观(吸

引力、民族凝聚力和制度创新力)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影响力、国家形象吸引力、国家安全

利益维护力、国际制度承担力) 3.基本概念—文化软实力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d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