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下的银行信贷风险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13 22: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周期下的银行信贷风险探讨

【摘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商业银行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在这过程中信贷风险一直是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作为一种系统性风险,很难通过组合的方式进行分散。研究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的关系,对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从经济周期角度来探讨经济周期变动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信贷风险 亲周期性 逆周期

一、经济周期下信贷风险的变动趋势

经济周期亦称为经济循环或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有规律的出现扩张和收缩的一种经济现象。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中,峰点和低谷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转折点。经济周期可以据此划为扩张期和收缩期。当经济变量从谷点运行到峰点时,经济处于扩张期;当经济变量从峰点运行到谷点时,经济处于收缩期。如果我们把经济扩张阶段的前半阶段称为复苏阶段,则后半阶段称为繁荣阶段,把经济收缩的前半段称为衰退阶段,后半阶段称为萧条阶段,整个经济周期便可划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在到期后全部收回信贷本金和利息或只能部分收回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正确认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减少损失、增加收益和增强银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贷风险主要是由债务人自身因素和宏观系统因素所决定,宏观经济因素作为一种系统风险,很难在银行贷款组合中进行分散。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周期对银行信贷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不同,一般表现为在经济扩张阶段信贷风险较低,而在经济衰退阶段信贷风险较高。经济周期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违约风险、违约损失和信用质量迁移风险随着经济周期变动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二、经济周期下影响信贷风险的因素 1、商业银行自身因素

商业银行在信贷经营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亲周期性。在宏观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信贷需求旺盛,银行此时也往往过于乐观,对风险估计不足而制定出较为激进的经营政策。信贷的过度扩张使得部分资金进入低盈利、高风险的项目。当宏观经济步入衰退收缩时,低盈利、高风险项目风险不断暴露,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银行对未来经济产生悲观情绪,此时银行可能会制定出保守的经营政策,甚至会过度收缩信贷规模,导致银行惜贷现象的发生,使得部分经营稳健的企业出现融资困难,使其正常的经营受到影响,致使银行不良资产进一步增加。 另外,商业银行一般会选择经营状况良好、财务稳健和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作为贷款对象。但是企业的盈利状况除了受自身因素影响外,还要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宏观经济的变化会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周期影响信贷行业结构、期限结构和客户结构选择上:在经济繁荣时期,商业银行相对增加对周期性行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其贷款期限也较长。这就会造成一种结果:当商业银行没有把握好经济周期变动规律时,商业银行就很难及时调整放贷对象,造成比较严重的信贷风险。因为在经济下行时期,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冲击相对比较大,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弱小,同时期限较长的贷款也增加了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暴露的可能。这些因素都会使得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信贷资产质量下降。 2、借款人因素

经济周期变动会导致借款人经营状况的波动,并最终对借款人违约产生重要影响。当经济从萧条转为复苏时,经济增长使得企业利润增加,利润的增加刺激企业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一方面使得总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增加的投资会转化为下一期的资本,并使得下一年固定成本(折旧和利息)增加。经济形势的乐观和投资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加企业的利润,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加了投资,导致经济高涨。在经济高涨时,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存量对收入的比率会提高(企业成本构成中可变成本对不变成本的比重下降)。这种情况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扩张会导致消费需求的相对减少和产品成本的上升。在现行价格水平上,工人买不起企业的产品,市场无法出清。企业如果选择降价则会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企业投资随着利润的下降也减少,最终导致经济衰退。经济衰退引起企业盈利下降,商业银行将会减少信贷供给和向企业追债,导致企业破产,引发商业银行信

贷损失。

3、监管层监管因素

金融监管的外部规则大大强化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这些外部规则主要包括监管层对金融机构的资本监管、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等。商业银行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顺周期性,在资本监管等外部规则下进一步得到强化,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

(1)资本监管。资本要求会随着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经济衰退发生时,监管层会要求商业银行有更多的资本来抵御风险,而当经济扩张时资本要求会随之降低。这样做虽然实现了对资本要求的动态管理目标,但经济扩张和衰退所导致的资本要求变动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进而作用于实体经济,强化宏观经济的波动程度。

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动对信贷风险直接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到监管层对资本的要求。在经济衰退时期,一方面商业银行坏账的增加会冲减银行资本;另一方面借款人信用等级的下降又会迫使商业银行增加银行资本。这无疑会大大制约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最终会加大经济的衰退程度。而在经济扩张时期,资本的顺周期性又会使得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促使经济进一步过热。经济波动幅度的加大,无疑使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着更大的宏观系统风险。

(2)贷款损失计提规则。在监管体系下,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也是导致其信贷行为顺周期的一个重要原因。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周期性波动强化了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性特征,其结果会增加宏观经济的波动性,最终对银行信贷资产产生不利影响。在经济繁荣扩张阶段,商业银行贷款违约率和损失率降低,计提的损失拨备减少、利润增加,促使银行扩张信贷,推动宏观经济进一步扩张;在经济紧缩衰退阶段,违约率和损失率的上升,使得银行大量增加拨备计提,导致银行紧缩信贷规模,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衰退,延缓经济复苏进程。

通过在经济周期背景下对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周期、信贷周期、信贷风险周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信贷供给波动会增加实体经济波动的风险,这又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三、对策与建议

1、完善信贷经营机制

商业银行在信贷经营中应该做到:一是商业银行总行应该组建具有较高水平的、能够掌握经济周期变动的专家团队,前瞻性的预判宏观经济走势,为制定信贷经营战略提供依据。地区分行应该建立区域和行业风险控制部门,制定出较为稳妥的区域和行业信贷投放策略,控制信贷区域和行业风险。二是商业银行应该在把握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规律基础上,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调整授信额度,建立逆经济周期信贷授权机制。在经济繁荣上升时期,适当的控制银行分行的授信额度,在经济紧缩萧条阶段则适度扩大授权来增加信贷投放,以此来避免信贷过度扩张和收缩造成的宏观经济波动。

2、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建立跨周期的信贷风险计量模型

建立适当的跨经济周期信贷风险计量模型,对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预警和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来看,大部分风险计量模型多采用“外推法”,违约率或信贷质量的变化只是评级机械式延伸的结果,显然这些计量方法,不适应计量由于宏观经济波动而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变化的需要。因此,商业银行可以考虑改进信贷风险计量模型。一方面要建立至少跨越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违约数据库,完善数据库的建设,以此缓解数据期限跨度不够导致违约率易产生偏差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设计更为科学的计量风险模型,利用历史数据找出经济繁荣时期和衰退时期不同的违约区分指标,在考虑经济周期各个阶段指标差异的基础上,对信贷风险进行计量。 3、进行审慎的金融监管

监管层应当采取适当的逆周期政策和机制来弱化金融机构的顺周期性行为,避免其加剧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前瞻性的资本监管要求。由于内部评级法本身的亲周期性,使得计算出的监管资本随着经济周期变动表现出较大的波动。因此,必须从宏观审慎的角度来增加针对宏观系统风险的逆周期性资本要求,减弱银行信贷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冲击。

由于商业银行在经济繁荣时期筹集资本要比在经济下行时期容易得多,而且成本也低很多。因此,监管机构可以考虑在经济繁荣时期要求商业银行增加资本的持有,提高资本充足率,为经济衰退阶段大量损失提供足够的

缓冲。这样可以保证经济衰退来临时商业银行有足够的资本金来增强银行面对危机的承受力。

(2)跨周期的拨备计提制度。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在损失准备金计提时,会计处理上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使得商业银行损失准备金计算在经济繁荣时期计提的少,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计提得多,导致商业银行在经济衰退来临时缺乏足够的准备金来缓冲违约损失,加剧了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行为。因此,为了缓和信贷损失的顺周期性,建议采用跨周期的拨备计提方法,提高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的前瞻性。

此外,可以设计一种将逆经济周期因素引入到现有的拨备计提制度中来,在这种制度下,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的数据应当基于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我们可以用整个经济周期中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除以该时期信贷总额,得出完整经济周期中的平均拨备比率。这样,在经济和信贷扩张时期应当使贷款损失拨备比率高于制度设计计算得出的平均拨备比率;在经济和信贷收缩时,由于在前期计提了额外的贷款损失准备,只需计提低于平均水平贷款损失拨备即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由于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行为带来的宏观系统性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昆亭: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滤波方法的应用[J].世界经济,2004(10). [2] 李悦:经济周期对信用风险的影响[J].浙江金融,2006(8). [3] 温信祥:信用周期与银行风险拨备行为[J].南方金融,2006(4). [4] 余玲、谢鹏霞:宏观经济波动规律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1).

[5] 孙连友、胡海鸥:宏观经济波动与信用风险:结构模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

[6] 温信祥:资本充足率监管下银行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5(8). [7] 刘百花:银行资本监管对东亚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与研究,2006(2). [8] 刘树成:中国经济周期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 王晓博:《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制度的国际接轨[J].商业研究,2006(24). [10] 刘志刚:银行信用风险、资本要求和经济周期研究[D].吉林大学,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cq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