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孙中山与史学

更新时间:2023-09-24 02:13: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论孙中山先生的史学观

江西修水英才中学 冷炳华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一生为民族独立和民主共和奔波劳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尊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孙中山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博览史书,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为革命的借鉴。他注意发扬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汲取外国历史的精神养料,加以阐发,使史学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以史为鉴 谋划未来

孙中山先生自幼聪颖好学,成绩优异。由于各种原因,他的中小学时代就辗转于多所学校,并在其堂兄孙眉的帮助下,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美国檀香山度过的。他一方面广闻博见深受西学影响,另方面却一直钟情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1886年,孙中山入学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医学堂学习。除了攻读医学外,他还延请国文教师陈仲荛教授中国经史。孙中山对史学尤感兴趣,这期间他遍读了洋洋大观的中国二十四史。时有同学嘲笑怀疑,而据何允文回忆:“一日,我抽其一本,考问以内容,不料总理应付如流,果真每本都读过。”

投身革命后,读史一直是孙中山读书生活的重要部分。据上海孙中山故居藏书目录统计,仅1918年到1924年,他所藏历史类图书就达116种。他的演说、题词、论著等,常常征引历史,体现出浓厚练

1

达的文史功底。

孙中山读史有明确的目的,“但念欲改革政治,必先知历史”,希望能从历史中找到医学世的良方,真正“古为今用”。 1.

运用历史知识宣传民主革命

年仅18岁的革命青年邹容以犀利的笔触、明快的语言创作出《革命军》一书,以大量中外历史知识作根据,进行反封建和民主启蒙宣传,论证了革命爆发的必然性。1903年《革命军》在上海一出版,就引起了孙中山的重视。随后,孙中山赴檀香山和美洲各地宣传革命时,特意携带此书广为印发,“开启华侨风气,为力甚大”。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以通俗的说唱辞表述中华民族发展史,控诉帝国主义侵略。孙中山亦很重视,甚至拿到武昌新军中宣传,以发动革命,鼓舞士气。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动荡,甚至相继出现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孙中山援引西晋和唐末动乱的具体史实昭示,逆历史潮流而动,反对民主革命,必招致“祸败踵至”的下场,警告反动势力“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2.

以史学唤醒、培育民族主义意识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阐发为“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成为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虽然他对民族革命的理解还存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认为史书对保存民族思想有重要作用。他在《扬州十日记》中,怀着强烈的民族义愤,列举了满族统治者的11条罪状。

2

孙中山鼓励并支持革命党人重书太平天国史,认为“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1904年,刘成禺撰成《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之作序,将历来论者所称的“逆”改为“反满英雄”,充分肯定了太平天国的英雄行为。 3.

以史为鉴,规划共和国新政体

孙中山在总结中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三权分立,独创五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政体。他认为西方三权分立有其弊端,结合中国国情,应增加监察、考试两权。

孙中山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的历史作用:“汉重御史大夫之制,唐重分司御史之职,宋有御史中,明清两代御史,上自君相,下及微职,儆惕惶恐,不敢犯法。”然而,在集权体制下,监察制容易成为君主的摆设,缺乏权威性,因此在未来中华民国监察权一定要独立。孙中山认为古代考试制度只是为封建统治选拔人才,主张借用传统考试制的形式,加以全新的考试内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选拔官员机制。

二.放眼世界 洋为中用

孙中山从12岁踏上前往夏威夷的旅途,“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后来在学习和革命生涯中他长期客居海外,很早就形成了世界的观念,对许多国家的历史和现状都有一定的了解。

1. 要充分吸收西方文明的优秀遗产

中国有古老的曾经先进的文明,但明清以来与世隔绝逐渐落伍,

3

孙中山认为中国文明要通过比较交流才能发展进步,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但在借鉴外国文明时,不能盲目崇拜,要学习那些对中国有用的东西;同时,不能有民族自卑情绪,否则就是“不懂中国历史”。

2.以世界民族兴亡史警示国人要自强自立

孙中山在多次演讲中,在著述中引用一些国家和民族衰亡国灭的实例,激励国人奋发图强,为启发军人的革命觉悟,1921年他在演讲中说:“夫与滇省接壤者,非有缅甸乎?非有安南(即越南)乎?缅甸则征服于英国矣!安南则并吞于法国矣!??实为吾国前车之鉴。”

孙中山在《中国存亡问题》一书中,列举了比利时、波兰等国亡而复兴的例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比利时虽亡于德国之手,然“比国之人民、领土主权,立于此独立不挠之精神”,“比境虽亡犹不亡,其民虽虏犹不虏也”。波兰亡国百余年后,“复国可期”,靠的也是这种“民独立不挠”之精神。

三 撰史论史 高屋建瓴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就注重实录革命史。1907年,孙中山回国内策动起义,临行前特约请日本作家池亨吉去到中国记录革命,将所目睹的革命“笔之于书”。1908年池亨吉著成《支那革命实见记》,孙中山为该书作序。

孙中山注意用革命烈士事迹教育国人。1912年3月,他指示黄兴,将刘道一烈士的事迹立传,以表彰其为革命献身的可贵精神。这

4

年他还安排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作传,勉励国人牢记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开国血史”。

孙中山还亲手撰写革命史著。1917年,他作成《有志竟成》篇,追述三十年革命史。1923年,他又作《中国革命史》一文,将共和革命史“挈纲要述之”。

另外,孙中山强调史官要据事直书,修史机关要独立而不受其它机关干涉。他认为著史要广搜博采史料,要著“信史”才能“垂诸久远”。

孙中山先生博闻强记,真正将历史活学活用,为中国民主革命解决了一系列难题,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附:参考文献

①.《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1986年版

②.陆灿:《孙中山公事略》,载《孙中山研究》第1辑,广东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③.胡波:《岭南文化与孙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④.《孙中山年谱长编》上、下册

⑤.洪认清:《孙中山与史学》,《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

5

论 辛 弃 疾 词 的 英 雄 情 节

作者:丁歌微 指导老师:

【摘要】:辛弃疾是我国宋代伟大的词人,但他还有一个他认为更重要的军人身份,所以在他的词作中会很自然地提及他的军事事迹和军事抱负。在这些军事意象中,主要有这样三类:军事人物、军事地点、军事事物。本文就从这三类军事意象中探讨辛弃疾军事词的魅力所在,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辛稼轩军事词气势沉雄,不仅扩大了词的境界,而且在他词中的豪放风格和爱国主义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派别——辛派词人,为中国古代文学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辛弃疾、英雄情节

导言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辛弃疾于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出生在金山东东路济南历城县东北的四风闸,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宋金之间频有战事。南宋都城临安,就是杭州,终于又讨来了临时的安宁,西湖又开始歌舞升平。有这么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这首诗就是感慨,临安的人已经忘记了亡国之仇,纷纷醉倒在富贵温柔乡中了。但是在北方,包括山东在内的广大金人占领区,汉族人民并没有顺服于金人的统治,面对民族压迫,抗金起义时有发生,辛弃疾就成长在这样一片土地上。

辛弃疾与军事结缘,跟他祖父辛赞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父亲早亡,他由祖父辛赞抚养成人。辛赞是金朝的一个地方官,大约相当于我们今天一个大城市的市长。可是他却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他也常常带着少年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辛弃疾对祖父所讲的兵法韬略非常感兴趣,他也因此读了《孙子兵法》等一些兵书。这一切使辛弃疾在青年时代便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伟大志向。 他早年参加抗金起义,绍兴三十一年(1161)辛弃疾只有二十二岁,是耿京手下的“掌书记”,为了更好地发展,辛弃疾说服耿京归属南国政府,并于绍兴

6

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张国安生擒带回建康。这一壮举,让辛弃疾的名声大躁。“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任命辛弃疾为江阴签判,从此他开始了南归后的仕途生活,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但是他的仕途却并不顺利,虽然被任用,但因为南国政府采取求和政策,使得辛弃疾无用武之地。他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关于抗金北伐的建议,有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战略思想和非凡的组织实践能力。尽管他的建议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但只愿苟且偷安的南国朝廷却表示冷漠,使得辛弃疾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使爱国志士的满腔热情和理想全部都化为子虚乌有。最后,辛弃疾在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卒于南宋江南东路信州的铅山县。“男儿到死心如铁”,这是一位失意英雄的心声,也是他一生生命的总结。 辛弃疾在文学史上以词著称,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改变了词的境界,他把男人的壮志豪情写入词中,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豪放词真正兴盛起来!在《稼轩长短句》中,随处可以见到大量的军事意象,诸如:“刀、枪、弓、箭、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军事意象自然而然地呈现于作者笔端。

从他的军事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出辛弃疾的心理状态以及他所追求的生活。词中的军事人物是他的敬仰对象,军事地点是他缅怀历史的媒介,军事事物是他最熟悉的景物,这一切是他生活的重心和寄托。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具体论述各自的特点及其作者感情,从而得出辛词中的军事意象的价值所在。 一、军事人物

稼轩词中有很多历史人物,被提及次数较多的要数三国人物了,比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孙权等。他们都是鼎鼎大名的军事人物,被辛弃疾写来生动形象、感情丰富,令人感慨万分。从他们身上,辛稼轩有自己的理解,作为一名武将,他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们作比较,拿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时光变迁,不变的是他们永久的积极向上进取并不断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将万古流芳,传承千年万年,让无数后人为之动容。 (一)三国英雄风云人物 1、曹操、刘备、孙权:

以曹操、刘备、孙权三大袅雄为代表的三国英雄的辉煌功业,自然令辛弃疾欣羡不已。在早期最负盛名的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他写道:“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表示要效仿刘备胸怀大志,功业为重,家业为轻。晚年稼轩虽遭衰病,但并不服老,《卜算子》写道:“万里尔浮云,一喷洗凡马。叹息曹瞒老骥诗,伏枥如公者。”颇以曹操的老当益壮自许。不过稼轩最欣赏的似乎是孙权,在逝世前两年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他对孙权怀念不已:“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孙权的少年得志:“年少万兜鍪,

7

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勾起了词人少年那段意气风发的回忆,遂生知己之感。又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辛弃疾对孙权的崇拜是深刻的。这三位建立丰功伟绩的同时代君主,虽未能完成他们的事业,但是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却留下来被后人传颂。再看看南宋的当权者,他们受制于金人,为求安稳而隐忍,完全忘记了所受的耻辱。正是因为南宋朝廷当局的懦弱才导致了辛弃疾的悲剧命运。辛弃疾在内心里希望自己的君主也能像三国时的曹操、刘备、孙权那样,不要求能建立丰功伟业,但愿能有所建树,为收复失地而奋斗。 2、诸葛亮:

辛稼轩是一代武将,但他毕竟是个臣子,要受命于天子。他虽有满腔热血,但力量微薄,所以他成不了曹操、刘备、孙权那样的人物,这样诸葛亮就成了他努力的方向,“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满江红·贺王宣子平湖南寇》)。孔明自效忠刘备后,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后半生完全献给了蜀国的建功大业。辛弃疾愿向诸葛亮学习,就算朝廷不让他上战场,能够像孔明这样为国家出谋划策也是一种安慰,所以他写下了《美芹十论》、《九议》等文章,在其中显示了他卓越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才华。但是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他一生未被重用,在闲置了多年之后,曾有远大抱负的辛弃疾终于妥协了,既然报国无门,为何不归于田野,享受大自然的恬静呢?所以他晚年闲居信州和铅山时的词作写道“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晚岁凄其无诸葛,惟有黄花入手”;(《贺新郎·题傅岩叟悠然阁》);“往日曾论,渊明似胜卧龙些”(《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用韵》)。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比起诸葛亮,晚年的辛弃疾不得不选择了像陶渊明那样的生活。但是孔明的智慧和他所创下的功绩是伟大的且抹不去的,值得稼轩去瞻仰。 (二) 其他军事人物

另外,还有其他时代的军事人物,姜太公“更十岁、太公方出将”(《最高楼·庆洪景卢内翰七十》);刘邦“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萧何“追亡事”、“今不见”(《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萧何、张良、韩信“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念奴娇·用东坡赤壁韵》);楚霸王“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浪淘沙·赋虞美人草》)。这些人物并不是天生是个军事人才,他们一开始都是民间的小人物,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并不断发掘和利用自己潜在的价值去创造更加深刻的价值,最后成为一代军事家,为后人所铭记。虽然最后他们的结局可能并不好,但是辛弃疾愿意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从事自己钟爱的事业,创造自己的价值才是最有意义的事。可是,就是因为他没能达成他的心愿,才无比悲凉地说道:“谁识稼轩心事?”(《水龙吟》)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八声甘州》)这儿的将军便是我们熟知的西汉李广将军。这首词多处用李将军典故,比

8

如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射虎裂石;还有另外的表达:“石卧山前认虎”(《雨中花慢》);“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须不”(《水调歌头》);但是“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李蔡是李广的堂弟。李广李蔡才干高下有别,然而遭遇却迥然不同,借以讽刺了南宋当局在人才使用上执行的阿谀则升迁、真虎而不用的腐败政策,也表达了南朝政府不重用自己的不满。自己虽然没能得到朝廷重用,但愿能想杜甫一样学习李广晚年归居田野,更何况李广“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这似乎也表明了李广赋闲的原因,同时也看透了他自己的人生:英雄未必会有一生的英雄业绩,未必会有一个好结局。

辛弃疾在词中大量提及古时军事人物,想必是有缘由的。第一,与辛弃疾的身份有关。他自己本来就是一名军人,对之前的军事名人固然有浓厚的兴趣,有时对他们心生崇拜之情也不足为奇。第二,与辛弃疾的经历有关。他身为军人,却得不到重用,屡屡被闲置,这使得他内心极为愤懑。再想起之前的名将在战场上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与他现在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他就是借古人表达自己的抱负,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在战场上飞驰,为国家效力。他的这一爱国思想在词中占了很多篇幅,所以说,他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

二、军事地点

辛弃疾颠沛流离的悲剧一生决定了他的行迹,他曾先后担任江阴军签判、广德军通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刑、湖北湖南江西的安抚使、转运副使、浙西提刑、福建提刑、太府卿、福建安抚使,最后,他又担任了浙东安抚使、镇江安抚使。在如此多的地方,给辛弃疾带来的飘忽不定的生活,但正是他的丰富际遇才给我们留下了感情丰富、风格不一的词作。加上他对军事的极大兴趣,使得他写下了许多提及军事地点的作品,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怀古咏史之作。 前面说辛弃疾在词中出现大量三国时的军事人物,而赤壁又是讲三国时不得不提的地名,不仅仅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最有名的曹操与孙权的之间的赤壁之战,更因为赤壁这个词已带有了浓厚的历史韵味。当辛弃疾送友人李正之入蜀经过赤壁时,他便写下这么几句:“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另外,他还写过:“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水调歌头》);

9

“忘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霜天晓角·赤壁》),这是他曾任职于湖北安抚使时创作的。这时期的他还对自己抱有信心,怀想三国时英雄辈起,赤壁之战虽然残酷,但却为英雄创建舞台。辛弃疾希望能有像三国时的赤壁让自己去拼搏,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也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其中“歌赤壁”是指前人苏轼写的《赤壁赋》,他还曾写过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风流人物”便是指三国时在赤壁之战中那些有名的军事人物了。几百年过去,这著名的战役始终被人们铭记着,至今还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作者晚年在京口,也就是镇江任知府一职,在这里,他写下了多篇怀古咏史的词作,仅看题名我们便可知道京口在辛弃疾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了,《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是历史重镇,辛弃疾被调往这里就是从事备战活动,争取恢复北方失地的机会。在这里,有开创江东与中原争胜历史的吴国孙权,一句“作战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歌颂孙权的自强自立精神之外,恐怕还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以求和为国策的贬斥。说到江东,辛弃疾还有一处地方提及此地,那便是在缅怀楚霸王项羽时写下的《浪淘沙·赋得美人草》,其中开篇就是:“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让江东这个具有历史又特别带有军事特性的地方多了一层魅力。“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里的“寄奴”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他曾经以江东为根据地北伐,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所以辛稼轩接着说:“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在京口,也就是刘裕的家乡,他起兵讨伐篡晋的楚帝桓玄并取得成功,帮晋安帝司马德宗复位,从此他也控制了东晋朝政,权倾天下,为后来他北伐灭南燕、后秦以及建立刘宋奠定基础,可想而知京口在刘裕的一生里是多么的重要。 辛弃疾在创作关于京口的这些怀古词时,已经步入了他生命的晚年,这时他南归已有四十年了,当年烽火连天的战场早已沉寂,而侵略者带来的痛苦已被遗忘,更有谁想到要用一个壮志未销然而已经衰老的英雄,去实现恢复失地的梦想呢?在怀古中,只留下“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悲凉和无奈。 三、军事事物

辛弃疾是文韬武略的将帅,在他的军事词中出现了很多军事事物,它包括很多不同的方面,诸如:“笳鼓”、“ 宝马”、“ 红旌”、“ 剑”等,这些事物在战场经常见到,它们与辛弃疾的军旅生活密切相关,在他写来充满了灵魂之间的交流。我们将重点分析下面辛弃疾晚年写的几首词中的军事事物,探讨它们所包含的情感。

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10

追往事,叹金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首词是庆元六年(1200)的作品,之前,他曾痛斥那些热衷求仕而忘记韩侂胄倒行逆施的人,虽然他也是一个功名之士,但他推崇的是识得生死之理、名实相副的“圣人儒”(《读语、孟二首》其一),是能够“平戎万里”,“用之可以尊中国”的“真儒”(《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满江红》)。时人谓之”诗书帅” ,谓之”文武兼资,公忠自许” ,并非虚誉。作者上片回忆了四十年前在山东农民起义军中同女真军队的战斗场面,“旌旗”、“万夫”这两个词是实写,作者参加起义后,在他的旗麾下,从开始的两千慢慢发展到万人以上的规模。旌旗是一个军队的象征,是精神和灵魂之物, “旌旗未湿头先白”(《满江红》),这些表达的是自己壮志未酬,却已到迟暮之年,悲凉中透着无奈。接着描写了他在戒备森严的敌营中将义军的叛徒擒拿归案,胜利返回江南的事。“银胡簶”指银色箭囊,“金仆姑”是一种箭名,这两个意象写出了当时辛弃疾所使用的兵器——箭。他就单单靠箭就深入敌营并胜利突围,这足以让我们惊奇,辛弃疾也是对他早年这一事迹颇为自豪,直到晚年也念念不忘。下片则由追昔转为抚今,春风不在,壮士已老。作者正是通过悲壮激烈的战斗岁月和沉沦隐身的平庸时日之间巨大的反差与对比,表现这种悲剧,抒发满腔的悲愤,达到慷慨悲歌、凄凉感人的艺术效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上阕细致地描写了军队中的生活,其中可见很多的军事意象,像“剑”、“吹角”、“营”、“麾”、“塞外”、“兵”。剑,就像辛弃疾本人,锋利、光芒四射,象征着辛弃疾不变的收复失地的信念。另外还有这些“剑”的描写“青毡剑履旧物,玉立近天颜”(《水调歌头·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韵寿南涧》);角是军中乐器,作用有二:一是鼓励军中士气,一是缓解军中单调的氛围,第一种作用与军中笳鼓相似。辛弃疾的词中就描写:;“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满江红·贺王宣子平湖南寇》);“须臾动地鼙鼓”(《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笳鼓是战争开始前的号召,能够整顿和激发军队气势,击鼓的气势直接影响到或能决定战征得成败,曹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观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下阕以马起笔,马是辛词的常见意象,像“宝马嘶归红旌动,龙团试水铜瓶泣”(《满江红·再用前韵》)是战场的惨烈;“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是军队的宏大;把风铃吹动的声音当成是马走步的声音,有点草木皆兵的感觉。总之,马不仅是将士们战场上的伙伴,还是生活中的朋友,少了它,军旅生涯将缺少灵动的人与物的交流。他的抱负是完成抗金救国的大业,取得生前身后的崇高名誉。写到这里,词的情调是否能豪迈,慷慨激昂,写出了一位带兵打仗的将军的英武和雄心,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壮词。可是,词的最后一句却陡然一转,“可怜白发生”!整首词的感情和意境都发生突转,从激昂豪壮变成了沉痛悲凉。原来之前的一切只不过是回

11

忆,回忆已没有任何力量,最后一句才是现实的处境。今与昔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都让词人痛感光阴的飞逝。

四、结语

总体来说,稼壮轩词中的军事意象气势磅礴,形象生动,他创新式地扩大了词的意境,将金戈铁马写入词中,从此,辛弃疾就彻底将词拉出艳科的境地,提高了词的地位。辛弃疾的爱国精神和宏伟词篇,被后人誉为“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刘克庄《辛稼轩集序》),影响了一批文人学习他的豪放爱国主义词风,这批文人就是后来的辛派词人。随着辛派词人的不断发展也更加奠定了辛弃疾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

稼轩词中的军事意象创造了无人可替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学习,特别是他不断积极进取的精神更加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其英雄情节闪耀在其词作中,爱国主义英雄形象永放光芒!

附:参考文献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c0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