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课程纲要案例

更新时间:2024-01-08 11: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 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目名称:八年级数学(下册) 授课教师:八年级教师 授课时间:58 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一、课程目标(4-6点,每点1-3句)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通过具体实例,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并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联系。

2、了解分解因式的含义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会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了解分式的概念,能解释简单分式的实际背景和几何意义。 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了解分式方程的含义,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与分式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方程中的分是不超过两个),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

3、掌握比例线段的性质及其简单应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4、理解频数、频率、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会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5、初步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体会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初步树立步步有据的推理意识,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的能力。

二、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始业教育: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内容标准:(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性质。(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安排:

章节 教材内容 不等关系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 一 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课时安排 1 1 1 2 2 3 回顾与思考 2 第二章:分解因式

内容标准: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教学安排:

章节 教材内容 分解因式 第二章:分解因式 提公因式法 运用公式法 回顾与思考 课时安排 1 2 2 1 第三章:分式

内容标准:了解分式的概念, 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安排:

章节 第三章:分式 教材内容 分式 分式的乘除法 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方程 回顾与思考 课时安排 2 1 2 3 2 第四章:相似图形

内容标准:(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3)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5)通过典型实例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

教学安排:

章节 第四章:相似图形 教材内容 线段的比 黄金分割 课时安排 2 1 形状相同的图形 相似多边形 相似三角形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测量旗杆的高度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回顾与思考 1 1 1 2 1 2 2 2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内容标准:(1)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方差,会用它们表示一组 数据的离散程度。(2)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 教学安排:

章节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教材内容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数据的收集 频数与频率 数据的波动 回顾与思考 课时安排 1 1 2 2 1 第六章:证明(一)

内容标准:(1)了解证明的含义。(2)理解证明的必要性。(3)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4)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范例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5)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6)掌握几个常用的基本事实,可以用来作为证明的依据。 教学安排:

章节 教材内容 你能肯定吗 定义与命题 第六章:证明(一) 为什么它们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 回顾与思考 课时安排 1 2 1 1 1 1 1 三、实施建议:

1、课程资源:(1)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2)其它

资源:教师用书,教辅材料和网络。(3)练习:教材后的练习及练习册。(4)相应教具和学具。

2、实施手段:导学案,编制导学案,基于课程标准组织教学,通过导学案对学习全

过程进行指导。创设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探索相关的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学生生成、

探究、交流的问题。(2)讲授和训练。精讲精练,少讲多练,及时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4、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材,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合作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和同伴 互助的方式,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解决自主学习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3)探究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

四、课程评价:

1、评价指标:(1)预习导学案的情况;(2)课堂学习状态;(3)参与数学活动

的程度;(4)学生的自信心;(5)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6)学生发现问题、提问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方式及结果:(1)把以上六点按优、良、一般及差等级评定。(2)作业

情况。每节课后的作业按优秀、良好、合格来评定。(3)通过单元检测、单元检测、阶段性检测和学期检测,按A(85分以上)、B(70分~84分)、C(60分~69)、D(60分以下)来评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bu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