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最全的期末复习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10 09: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填充题

1.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

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实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

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2.

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

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 )、团结、互助、( 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

3.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 保障族籍权利 )、( 参政权 )、发展经济文化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 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C

4. 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 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

D

5. 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 )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F

6. 佛教、( 伊斯兰教 )和( 基督教 )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M

7. 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 压迫 ),反对民族( 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 地位 )和( 权利 )。

8. 民族( 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9. 民族( 融合 )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 民族( 消亡 )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2.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3. 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4. 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 地域 )渊源和( 族体 )渊源等。 5. 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 集约型 )的、( 素质和效益较高 )的经济增长方式。

6. 民族发展 (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7. 民族风俗习惯的( 人为改革 )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8.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 气候 )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9.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 生活条件 )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 价值观念 )和行为方式。 10.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 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

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11.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

( 无形 )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12. 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

的消极和( 阻碍 )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13.

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 )现象,也是一种( 历史 )现象,还是一种社会

关系。 14.

民族间( 经济文化 )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

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 利益的分配 )、文化发展的需求。 15.

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 标志 )和反映,同时又是民

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 前提 )。 16.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

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17.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 民族教育专门法 )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

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18.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 研究 )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

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 民族发展 )及民族问题的途径、( 方法 )的科学。 19.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 民主 )运动的一个原则。 20.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 条件 )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 21.

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

和条件。 22.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 社会 )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

的发展、对( 国家与国家 )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民族问题是随着( 社会的发展 )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

的内容。 24.

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 民族发展 )方面,又表现在( 民

族关系 )方面。 25.

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 民族问题理论 )中,有广义的民

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26.

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

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 次生形态 )民族。 27.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 胞族 )-( 部落 )-( 部落联盟 )-民族,通

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28.

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了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

系状况的影响。 29.

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 语言意

识 )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30.

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

的长期稳定。 31. 32.

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

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规律、(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繁荣的)规律。 33.

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过

程中的产物。

34. 民族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 生产 )、( 生活 )、

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 35.

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 矛

盾 )的状况,即民族问题。 36.

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

即民族的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S

37.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8.

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

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39.

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

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40.

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学 )的

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41.

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 唯心主义 )思想体系与( 唯

物主义 )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

W

42. 43.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 大杂居 ),( 小聚居 ),( 交错居住 )。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

域自治 ),设立( 自治机关 ),行使( 自治权 )。 44.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 设立和建设 );二

是自治机关的( 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

45. 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

39. 40. 41. 42.

我国大陆地区的( B)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B.31个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D)D.1987年 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 C )个。 C.44

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C )。 C.佛

教和伊斯兰教 43.

我国有约3 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

括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B)。 B. 1/3 44. 45.

我国只有12个少数民族有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 D )种。 D.15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 B)B.精神文化

X

46.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B)的问题上。 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47. 48.

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现今世界上共有 (C)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

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 C. 3 000 49. 50.

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从1950年的1万多人发展到现在的( D )。

D.290多万人 5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 A )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

族创制了拉丁字母的形式的拼音文字。 A.11 52.

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

( B )。 B.自治、自养、自传 53.

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B)。 B.18个

Y

54.

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D)民族

55. 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

大量的( A ),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A.科技人员和教员

Z

56. 57. 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B.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A )。 A.夷狄 58.

最早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口号的是( C )。C.资产阶级

三、多项选择题

1. ( BCDE )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B

2. 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ABCD)A. 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C. 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C

3. 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ABC )。 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

4. 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ABC)A自然因素B民族自身因素C社会因素

5. 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BCD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6. 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 ABCD )。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D

7. 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 ABCDE )。 A.数量结构 B.文化知识结构 C.专业结构 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 8. 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BCDE )。 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 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

改革了文字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F

9. 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ABC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G

10.

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 ABE)A. 常态发展 B. 异态发展E. 跳跃式发展 11.

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 ABCDE )。 A. 民族性 B. 群众性

C. 传承性 D. 变异性 E. 敏感性

J

12.

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ABDE)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A地域 B民族D经济 E文化 13.

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 ABDE )A.宗

教的观念或思想 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14.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

( BD )。 B.壮族D.满族 15.

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 ABCE )。

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 16.

M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M

17.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ABCE )。 A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

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E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18.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 BDE )。 B.平等D.使用 E.发

展 19.

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 ABC ) A.社会生产 B. 社会分工 C. 内部交

往程度 20. 21.

民族发展包括( BCD ) 等 B.经济发展 C. 政治发展 D. 文化发展 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 ABCDE ) 等内部和外部条件。A民族结构 B民族

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 E社会环境 22.

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 ABCE )。 A.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

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B.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C.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 E.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23.

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 BCDE ) B自然原因 C. 经济原因 D. 历

史文化原因 E. 宗教原因 24.

民族教育(ABCD)A.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B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

件 C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D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5.

民族理论( ABCDE )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B是一门理论科学 C是一门实践科学

D 是一门交叉学科 E是一门新兴学科 26.

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A. 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

律B. 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D.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7.

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 A. 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C. 抽象归纳研究

方E. 定量分析方法

四、辨析题

B

1. 不应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民族关系。(对,)

D

2. 当前,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应由上级国家机关统一制定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方针、措施。(错,民族地区根据本民族、本地方的特点,制定、调整生产建设方针、政策和计划,避免“一刀切”加快经济建设事业发展) 3. 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宗教宣传可以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无神论的宣传也可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错,任何人或者组织不得加以干涉)

F

4. 发展民族经济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对)

5.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主要靠国家的帮助。(错,不是主要的,是必要的必须的)

6. 封建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是: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并具有两个历史发展趋势,即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民族间联系不断加强,各民族在各方面日益接近。(错,封建社会改为社会主义社会)

G

7. 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对,以上抄一遍)

J

8. 即使对于某些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也不能强迫命令少数民族予以改革。(对)

M

9. 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对) 10.

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需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

乡镇企业。(错: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经济) 11.

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

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错,民族分化,是指一民族的某些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 12.

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错,民族群体间

的关系) 13.

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

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并不需要一定的民族观指导。(错,必须有正确理论指导) 14.

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

结论(错,研究如何正确的解决或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间矛盾的问题) 15.

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

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对,抄一遍) 16. 17.

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对,抄一遍) 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问题就是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错,还有自治机

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18. 19.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对) 民族融合,是指部分民族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组合成为新的民族

的现象。(错,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20.

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错,还有自然属性、

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

21. 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错,还

有历史渊源、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特征) 22.

民族语言具有稳定性,它将永远存在。(错,民族语言文字随民族的形成而形

成,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也将随着民族的消亡而消亡。) 23. 24. 25. 26.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对,抄一遍)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仅指自治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对) 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特指行政管理权。(错,还包括地方性立法权等) 民组组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

上融合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整体消失的现象。(错,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

M

27.

目前少数民族干部中最缺少的是管理干部,最多的是党政干部。(错,目前少数民族中党政干部最多、管理干部少、科技干部更少的不合理结构。) 28.

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成分均已确定。 (对)

S

29.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任用是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标志。(对,抄一遍) 3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

展经济。(对) 31. 32.

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错,民族平等有不完全性) 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因此宗教会很快消亡。(错,

宗教将长期存在下去) 33.

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融合的时期。(错,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语言和文字的统一。)

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错,也会

给民族关系带来一些消极因素的作用)

W

35. 我国的民族问题就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错,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与民族关系方面) 36.

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错,辩证的科学的运用) 37.

我们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入民族关系之中。(对,抄一

遍) 38.

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其中

包括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参政权;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及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的权利;保障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对,)

Y

39.

一个民族中,说不上好坏的一般的风俗习惯,对民族社会生活不起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这种情况被称为民族风俗习惯的混合作用。(错,是中性作用)

Z

40.

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关民族问题概念的理论观点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理论(对) 41. 42.

中国的法律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对)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干部培养方针已经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少数民族干部工

作不断走向法制化。(对,抄一遍) 43.

中国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错,中国是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 44.

中国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对)

45. 宗教信仰不属于政治问题。(对)

46.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的就是一个内容: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错,不仅这一个内容)

问答题:

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那些共同特征?

答: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是人类社会阶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种的繁衍现象,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民族作为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一般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有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2什么是民族问题?具有什么特征?

答: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有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关系是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为本质特征,它是由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在这四个特征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条件、和谐是本质,四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4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尊重各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实际,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制定了相关政策。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既包含一方面是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另一方面其他民族要尊重这种自由和国家保障这种自由。还有很多的具体措施。例如:因地制宜实行双语教学,简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机构高校开设不同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等。 5最初的民族什么时候形成,怎样形成?

答: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一般说,民族是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的产物。从人类历史文化分期来说,是由原始社会的野

蛮时代向阶级社会的文明时代过渡的,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是部落的部落联盟向民族过渡的开始,也是民族形成的起点。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段社会时形成的。 6什么是民族同化?民族同化有哪两种基本类型?

答::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同化根据其变化的原因、手段、过程、性质,分为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类型。 7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我国现价段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外问题交织在一起。

8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答: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干部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的骨干。少数民族干部还是个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着。

9民族理论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答:民族理论以中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综合性的研究,解释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同时又是研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方法的科学。 10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答:民族问题的发生是以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为前提的。民族一经形成,它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邻近的其他民族发生广泛密切的交往,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而构成民族问题。 1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主要有哪三种类型?

答:一是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二是在一个行政区划较大的自治地区内,下辖有一个或几个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三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12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内涵是什么?

答: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的奋斗团结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任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可见,民族工作主题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凝聚智慧,集中力量,促进发展,推动繁荣 五.论述

1试述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答1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注意民族答观的需要2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3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对我们进行民族研究工作也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1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多,杂散居现象更为普遍,民族关系更加密切2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差别性也来越小,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3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兴旺发达

3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答1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下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2民族团结的大确实与民族主义思想有所滋长并存3民族间互助合作的发展与民族间竞争增强并存4民族共同发展的趋势与民族间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并存5民族联系交往增多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内聚力增强并存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问题会呈现出哪些特点和发展趋向?

答1社会主义十场经济是按照交织配置资源呢的,是按照效率进行分配的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与效率的矛盾将在民族问题上有明显的反映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问题将大量地发生在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问题上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心理承受力包容力将受到考验并将得到加强

5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答1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3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4民族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6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的含义。

答1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2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3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7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答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那样,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抵挡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 8其主要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答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2设立自治机关3行使自治权 实质是要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使有着一定的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成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各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和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9当前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1拓宽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渠道2重视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廉洁自律、敬业勤政、奉公守法、密切联系群众的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队伍3重点选拔少数民

族经济、科技和管理人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4加强少数民族中高级后备干部、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5拓宽乡镇基层后备干部的来源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6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7新形势下,注重少数民族干部观念的更新

10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答1坚持改革开放,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坚持五个统筹,坚持因地制宜3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4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5根据国家的总体发展布局和规划,民族地区依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措施6实行对口支援,帮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7要采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1论述民族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

答1民族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2民族教育发展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3民族教育是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4民族教育发展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2联系实际谈谈怎样理解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

答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3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4民族语言文字的交融性

13在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 答1坚持群众自愿2注意调查研究3遵循循序渐进4尊重客观规律 14怎样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答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2公民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3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不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4在宗教信仰问题上,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15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一,主张一切民族的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二主张各民族在以切权利上平等,并对少数民族的权利给予更多的保护。三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铲除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民族真正的平等。四主张民族平等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上,还应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真实的社会关系。五主张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 2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答: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着多方面的依据,包括理论、国情、民族特点依据和实践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问题的政治形势和一般原则;中国选择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理论的发展创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植于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中国,是为解决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二设立的,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功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也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为什么说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久远?

答:民族消亡是民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在群世界民族范围内实现的世界性过程,是民族发展到最高阶段的最终结果。民族的消亡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一些基本条件,民族消亡是由民族内部的矛盾运动所推动,又是有民族间关系的发展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民族消亡的基础,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是民族消亡的重要条件,同时社会制度的高度发展和完善是民族充分繁荣发展的民族关系十分融洽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民族消亡的重要条件。总之,全世界各民族的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民族消亡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民族消亡,所以说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

4 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答: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要一多渠道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二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三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四坚持自力更生,努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因地制宜用好国家的政策,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答:民族差异表现在民族构成诸要素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原因:是由民族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所决定的;是由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是受社会现实条件制约的。民族发展差距存在的表现是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尚未摆脱贫穷;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落后;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偏低;民族地区地方财政困难。原因:历史原因造成了个民族发展存在差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发展差异的长期存在;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民族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

6为什么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

答: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长远、管根本的大事。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开发各种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力量,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条件是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br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