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志-18政权政协

更新时间:2023-11-16 08:37: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八编 政权 政协

第一章 代议机构

第一节 清代

清末实行地方自治,清宣统元年(1909年)于省垣济南举办地方自治讲习所,训练 自治选举人员,筹备各级议会、参事会。荣成地处偏僻,县议会、参事会的设立始于 宣统三年(1911年)。

县议会由18人组成:议长陈德曾,副议长袁桂芬,议员刘若梁、李景沅、胡廷相、 刘建中、鞠振海、丛书声、鞠世英、杨云宗、张镜海、李象宝、阎葵之、张树湘、张 维岳、于肇基、卢世臣、王世彬。

参事会由4人组成:参事员姜炳奎、王肇埙、梁秉中、张伯仁。

第二节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胜利后,山东都督周自齐于1912年11月23日电令荣成选举县众议院议员。 时荣成划为山东省第五复选区,于12月24日选举结束。县众议院由20人组成:议长王 继植,副议长袁桂芬,议员李景沅、胡恩禧、刘崇山、曲廷桢、鞠世英、孙丙星、丛 华滋、杨云宗、刘林桢、杨席臣、李鸿炳、阎葵之、张维岳、张树湘、栾在丰、于肇 基、王柞昆、毕丙序,参事员梁秉中、王肇埙、李绮、姜炳奎。

同时选举姚元谦为省众议院议员(一、二届);第三届省议会议员则改为梁义、梁 德孝担任。

1918年山东省参议会决定, 荣成县于6月1日分7个选区进行县参议会议员选举。 cc选举结果,李景沅当选议长,陈象云当选副议长;姜海峰、李寅龄、鞠承颖、张正 仁、李悫棠、梁世銮、梁世络、梁德让、梁德芳、梁镇恒当选为议员,但当时议员的 权力并不明确。 1932年8月10日,荣成县政府制订议会组织法,明确规定议员有权决 议区长民选、审议县政府预决算、推进教育及文化等事项。

第二章 权力机关

第一节 荣成县临时参议会

1940年2月18日, 日本侵略军侵入荣成,中共荣成县委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 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结成广泛 的抗日统一战线,率领全县人民开展抗日救国斗争,在组成抗日民主政府之后,立即 着手筹备荣成县临时参议会。

第一届一次会议1940年8月9日于第四区北花园村(今属俚岛镇)召开,出席会议的 参议员100名。 经过充分酝酿,无党派司法界民主人士王可举当选为参议长,中共荣 成县委委员、县民众动员委员会主任鞠惠民(鞠维忠)当选为副参议长,工商界人士王 和堂、教员吴希贤、县职工抗日救国会主任于积江当选为驻会议员。会议选举刘庸为 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并号召全县人民紧急行动起来,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去。 第一届二次会议1941年1月4日于第八区向阳埠村(今属崖头镇)召开。会议听取并 审议了县长刘庸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刘庸在报告中指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不到一 年,通过公开和秘密渠道,使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和地方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加强和 壮大。 截至1940年底,全县建立区级政权10处,村级政权614个,抗日民主政府权力

已经通达全县88%以上的地区。成立了县大队、区中队等地方抗日武装组织,并广泛 组建了基干自卫团。截至1940年底,基干自卫团团员发展到50123人,有土枪1621支。 抗日民主政权和地方抗日武装的建设,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40年5月至8月, 基干自卫团投入大小战斗6次, 俘虏日伪军10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7支,破坏公路 218公里。为支援战争,全县人民在8个月的时间里,缴纳各种捐、税18.3万元,粮食 67.5万公斤。《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部分,提出1941年工作重点:(一)改造、巩固已 建立的各级政权组织;(二)发动全县人民拥军优属、参军参战;(三)发展生产,支援 前线;(四)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会议选举刘玉英(女)为副参议长。

第一届三次会议1941年8月召开。 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统一战线的政策,在各级政 权组织中实行“三三制”,即中国共产党党员、非党积极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各占三 分之一的原则,重新调整、改选了县临时参议会主要负责人。经过无记名投票,王和 堂当选为参议长,杨振林(无党派民主人士)、赛风(县委宣传部长)当选为副参议长。 第一届四次会议1942年2月9日召开。代理县长赵桂源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1941 年,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按照“三三制”原则,加强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整顿。 早在1940年12月,中共荣成县委和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就组织了党、政、军及群众团 体负责人共262人的工作团,深入群众,指导选举。1941年底,全县689个村中完成了 501个村级政权的改造、整顿,清除消极抗战的村长360名。重新当选的2957名村行政 委员会委员中,共产党员占34%,非党积极分子占36%,无党派民主人士占30%。为 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在改造、整顿的基础上,中共荣成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举办五 期行政干部训练班, 培训村级主要干部305名。由于日本侵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 济封锁,抗日民主政府号召全县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开展大生产运动。

第一届五次会议1943年11月2日召开,会期5天。代理县长于洪之向大会报告政府 工作。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一年,但抗日民主政府率领全县人民粉碎了日本 侵略军的大“扫荡”和经济封锁,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一年来组织各种合

作社261处, 在农村建立了互助组、变工队,促进了农业生产,保障了根据地内的军 用民需。减息减租、合理负担也在抗日根据地内全面铺开。

第二届一次会议1945年8月20日在崖头区河南村召开。 副县长郝光向大会报告政 府工作。1943年以来,中共荣成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减租减息,开展大 生产运动,彻底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有效地支援了民族解放 战争,改善了人民生活。同时,壮大地方抗日武装,对日伪军发动军事和政治攻势, 到1944年秋,攻克包括县城在内的日伪军据点25处。此次会议,就是在荣成县独立营、 区中队和部分民兵于14日将日伪军最后一个据点--石岛紧紧包围的情况下召开的。因 此,政府号召全县人民立即以战时状态转入生产建设中去。会议选举杨振林为参议长、 赵洪斌为副参议长,陈向生、徐承秀、鞠树荣为驻会议员,于洪之、郝光、于所池、 曲玉成、刘崇山、林凤、江汶渤、杜焕章、刘其章、车顺堂、陈东方为行政委员会委 员,周文茂、王曙东、杨淑英为候补委员,于洪之为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即县长)、 郝光为副主任委员(即副县长)。同时,选举曹漫之、王可举、杨振林、王文英、鞠敬 之为胶东区议员,王可举为山东省议员。

第二届二次会议1946年4月23日在崖头驻地召开。 会议听取和审议驻会委员会和 县政府的工作报告,重点研究土地改革的行动情况,回答口头质询43起,处理提案15 件,并讨论了宪政问题。会议增选王绍祖、姚文玉、鞠敬新为行政委员会候补委员, 于西林、姜永元为候补驻会议员。

荣成县临时参议会领导人更迭情况表 ┌───┬────┬───────┬────┬──┐

│姓名 │职务 │任职年月 │当选届次│备注│ ├───┼────┼───────┼────┼──┤

│王可举│参议长 │1940.8-1941.7 │一届一次│ │

├───┼────┼───────┼────┼──┤

│鞠维忠│副参议长│1940.8-1940.12│一届一次│兼职│ ├───┼────┼───────┼────┼──┤

│王和堂│参议长 │1941.8-1944.2 │一届二次│ │ ├───┼────┼───────┼────┼──┤

│杨振林│副参议长│1941.8-1944.2 │一届二次│ │ ├───┼────┼───────┼────┼──┤

│刘玉英│副参议长│1942.2-1945.8 │一届二次│ │ │(女) │ │ │ │ │ ├───┼────┼───────┼────┼──┤

│赛风 │副参议长│1941.8-1943.11│一届二次│兼职│ ├───┼────┼───────┼────┼──┤

│杨振林│参议长 │1944.2-1949.9 │二届一次│ │ ├───┼────┼───────┼────┼──┤

│赵洪斌│副参议长│1945.8-1949.9 │二届一次│ │ └───┴────┴───────┴────┴──┘

第二节 石岛特区(市)

临时参议会

1945年8月,日军投降,石岛解放。9月,胶东行政公署决定建立了石岛特区抗日 民主政府,1946年初筹备成立了临时参议会。

第一届一次会议于1946年8月13日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83名。毕雨亭当选为参 议长、徐承秀当选为副参议长,于世俊、慕思礼、陈树声为驻会议员。会议还选举张 维兹、时立德、周济、马雁宾、朱一文、蒋学经、郑铎、梁顺德、于世俊、王瑶卿、 李勤松11人为行政委员会委员。

第三节 荣成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届会议1949年12月8日至11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35名, 列席代表48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1947-1948年,荣成遭受严重的自 然灾害,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开展生产自救,发放救济粮7.8万公斤、救济款5.5万元; 并为困难的农民贷款645.6万元、 贷粮55.5万公斤,使生产得以恢复。1949年粮食总 产10527万公斤、 花生2647.5万公斤、 水产品7320吨,入库公粮612.5万公斤,税收 5534.4万元,恢复因灾停办的小学238处。政府提出1950年生产粮食12000万公斤、花 生2900万公斤, 海滩造林5000亩,繁殖大牲畜1100头,打井451眼。会议还选举11人 为驻会议员。

第二届会议1950年2月23日至24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46名,县 长刘昌恒向大会作冬季生产总结报告。为实现1950年粮食增产计划,全县人民掀起冬 季生产高潮,冬耕深翻土地67048亩,压沙换土4478亩,疏通河道31条,200公里。刘 昌恒最后提出,春荒严重,全县人民在生产的同时,广开副业门路,自力更生,生产 自救,渡过灾期。

第三届会议1950年6月10日至12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42名,县 长刘昌恒向大会报告春季生产情况。他在报告中指出,全县人民为渡过春荒,发展生 产, 组织互助组570个,变工组2430个,搿犋组5700个,合作社24处,组织起来的劳

力占全县劳力总数的79%,从而腾出部分劳力投入副业生产,换回粮食92万公斤,做 到救灾、生产两不误。截至5月底,繁殖大牲畜960头,水产品收获量2035吨,植树60 万棵。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再接再厉,进一步发展互助组,以提高生产能力;提倡民间 借贷,保证生产资金需要;精收细打,颗粒归仓。会议选举于永泽为常务委员会主席, 姜子珍、杨振林为副主席。

第四届会议1951年3月10日至12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县长刘昌恒向大会作政府 工作报告。1950年全县人民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积极开展互助合作,整修农田、水利, 引进优良品种, 战胜了灾荒,夺得生产丰收。粮食总产11727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 11.40%, 繁殖大牲畜1828头,水产品总产11935吨,副业及手工业收入达到53448万 元。下半年,按照“自愿结合、互助两利、民主管理”的原则积极发展互助合作事业, 开展大生产运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第五届一次会议1951年6月15日至17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县长刘昌恒向大会作 镇压反革命和筹备建立乡级政权的报告。

第五届二次会议1951年9月12日至14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中共荣成县委书记于 永泽向大会作了结束土地改革有关标准及政策的报告,代表一致决议交政府组织实施。 同时,决议成立中苏友好协会荣成县分会筹备委员会。

第六届一次会议1952年3月9日至11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县长王厚礼向大会作政 府工作报告。王厚礼在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政府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土地改 革全面结束, 清理和镇压了反革命分子,建立乡级政权155处,为抗美援朝捐款18亿 元(旧人民币)。在“三反”运动中查出贪污分子173名。这些人绝大多数是贪小便宜, 但败坏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形象,给政府声誉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本届政府的主要任 务是,继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树 立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工作人员形象。农业生产以提高单位面 积产量为重点,要求亩增10%。加强农业互助合作的领导,到年底,60%的搿犋组提

高到常年互助组的水平。大力发展供销合作及集体商业,搞好农产品购销业务,繁荣 农村市场,供销合作社在原有基础上再扩大40%。

第六届二次会议1952年9月9日至11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副县长宋明作政府工作 报告。 六届一次会议后, 互助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秋收前,全县常年互助组发展到 4224个, 渔业互助组144个。互助组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生产条件,全县 打井5323眼,开渠400条,水浇地达26.5万亩,出现单产125公斤以上的丰产村38个, 150公斤以上的丰产组16个。渔业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总产10378吨,比1951年增长 14%。政府要求,全县人民应抓紧大好时机,秋收结束后立即投入冬季农田基本建设; 基础较好的渔业互助组利用渔闲空隙试办初级渔业生产合作社,以取得经验。在此次 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决议。

第七届一次会议1952年12月26日至30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此次会议是代行人民 代表大会职责的首次会议, 出席会议的代表285名。县长王厚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 出,1952年政府在开展“三反”、“五反”的同时,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生产,先后培 训互助合作骨干11000名, 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县76%的农户加入了互助组,2160个 互助组有了公共积累。互助合作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田基本建设。全年打井6587眼, 开渠126条, 300公里,扩大水浇地面积5万亩。小麦亩产由1947年的43.5公斤提高到 86公斤,增长一倍;玉米由44.5公斤提高到81公斤,增长82%;花生由40公斤提高到 81.8公斤, 增长104%,80%的贫农上升为中农生活水平。谈到下年度打算时,王厚 礼指出, 年内要试办9处农业生产合作社,取得经验,以便在全县推广;整顿机关作 风,克服官僚主义,建立负责人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制度,倾听群众意见,密切联系群 众。

会议选举王厚礼为县长,宋明、金荣为副县长,于忠等20人为政府委员。 第七届二次会议1953年3月12日至14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副县长宋明向大会报 告了政府就“组织起来,开展爱国丰产运动”、“积极贯彻《婚姻法》”的设想。

第七届三次会议1953年6月15日至18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副县长宋明就试办农 业合作社的情况向大会作了报告,并提出下半年政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是巩固、提 高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在政府机关广泛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 反对违法乱纪”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反”运动。

荣成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领导人更迭情况表 ┌───┬───┬────┬───────┬──┐

│姓名 │职务 │任职年月│当选届次 │备注│ ├───┼───┼────┼───────┼──┤

│刘昌恒│主席 │1949.12 │第一、二届 │ │ ├───┼───┼────┼───────┼──┤

│杨振林│副主席│1949.12 │第一、二届 │ │ ├───┼───┼────┼───────┼──┤

│于永泽│主席 │1950.6 │第三、四、五届│兼职│ ├───┼───┼────┼───────┼──┤

│杨振林│副主席│1950.6 │第三、四、五届│ │ ├───┼───┼────┼───────┼──┤

│姜子珍│副主席│1950.6 │第三、四、五届│ │ ├───┼───┼────┼───────┼──┤

│林光 │主席 │1952.3 │第六届 │兼职│ ├───┼───┼────┼───────┼──┤

│杨振林│副主席│1952.3 │第六届 │ │ ├───┼───┼────┼───────┼──┤

│姜子珍│副主席│1952.3 │第六届 │ │

├───┼───┼────┼───────┼──┤

│王厚礼│主席 │1952.12 │第七届 │兼职│ ├───┼───┼────┼───────┼──┤

│宋明 │副主席│1952.12 │第七届 │ │ ├───┼───┼────┼───────┼──┤

│杨振林│副主席│1952.12 │第七届 │ │ ├───┼───┼────┼───────┼──┤

│吕世香│副主席│1952.12 │第七届 │ │ └───┴───┴────┴───────┴──┘

第四节 石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届会议1949年10月9日在石岛市召开, 市长刘吉乾报告政府工作。政府在发 展工业、渔业生产中做了大量工作,新开设工厂5处,发放渔业贷款3.57亿元(北海币); 并成立工资调整委员会,适当调整了工人工资。在对工作的检讨中,刘吉乾认为必须 改变石岛市的畸型发展。1947-1949年由于军用物资大量进口,船行代理业发展迅猛, 但随着解放区港口开放,石岛船行代理业很不景气。政府认为必须扭转这种局面,把 生产的发展迅速转移到渔业、工业的轨道上来。

会议选举王昭俄为主任,林凤坤、姜子珍为副主任,毕庶修、肖健民、徐承秀、 单玉德为委员,于田、王干为候补委员。

第二届会议1950年1月12日在石岛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78名。

第五节 荣成市(县)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一次会议1954年7月13日至17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副县长张远作政府工 作报告。1953年,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全面开展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加速农业 社会主义改造。截至1954年6月底,参加互助组和农业社的农户58505户,占总农户的 84%, 其中农业社254处,常年互助组6048个。但在粮食统购统销中犯有强迫命令主 义的错误, 全县83%的农户卖余粮700万公斤,结果返销1500万公斤,超过卖给国家 余粮的一倍,造成群众的危机感和人财物力的浪费。因此,政府特组织县、区两级政 府二分之一的人员深入基层,宣传解释,稳定群众情绪,在此基础上巩固现有农业社, 并再建新社600处。

会议还听取了中共荣成县委宣传部部长林岗作的《宪法》(草案)的报告。选举王 可举、王日增、曲元璋为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一届二次会议1954年11月12日至15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221 名, 副县长孙传仁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1954年,为有效地进行农田建设,政府投资 14700万元 (旧人民币) , 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治山护坡,共闸山沟88条,治理坡地 1000亩, 造林6800亩,抚育成林1万亩,并引进优良品种4.35万公斤。全县粮食平均 亩产:春玉米165公斤、豆子55公斤、地瓜900公斤,分别比1952年翻了一番。农业生 产合作社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已建信用合作社10处。全年完成粮食统购550万公斤。 第一届三次会议1956年1月4日至7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副县长孙传仁向大会报 告政府工作。1955年,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政府强调巩固提高原有生产合作社,使 生产取得成效。后来中共中央关于批判农业生产合作社“停、缩、发”的片面性后, 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异常迅猛,全县已建起农业生产合作社1251处,入社农户68954户,

占总农户的97.8%, 其中高级社81处,农户14470户,占总农户的21.6%;渔业社35 处,入社渔民2732户,占总渔民户的62%。同时,加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年内合营的商贩660户,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手工业者977户。粮食总产9074万公斤, 超过计划13.5%,比1954年增长18%;水产品产量8610吨,比1954年增长13%;生产 原盐297.5万公斤,比1954年增长8%。

会议根据上级《关于将荣成县人民政府改称荣成县人民委员会的决定》精神,选 举孙传仁为县长,张远、王永祥为副县长,王厚礼等14人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车喜 亭为法院院长。

第二届一次会议1956年12月25日至29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会议代表341名,县 长孙传仁作政府工作报告。1956年初,批判了农业合作化中“停、缩、发”的倾向, 全县掀起并社转社高潮, 初级社合并为460处高级社,私营商业全部过渡国营、供销 和合作商业,私人手工业全部合并为集体手工业社。孙传仁在报告中特别强调,政府 工作人员在自然灾害面前,为抢救群众财产所表现的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9月5日, 历史上罕见的暴风雨袭击县境,大小河流几乎全部决口外溢,29%的村庄被淹,15万 亩粮田被冲,在这危急时刻,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冲在抢险救灾第一线,有的干部献出 宝贵生命,稳定了群众情绪,增强了战胜灾害的信心,大灾之年夺得丰收。粮食总产 14724万公斤,花生总产5051万公斤,水产品总产16417吨。入冬后,各社又掀起冬整 高潮,全县打井5000眼,挖水塘780个,修渠40条,灌溉面积22万亩。增设中学3处, 高级小学18处。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肯定了政府工作的成绩,也提出尖锐的批评:一、 制订生产计划忽视实际条件,要求过高,使群众无所适从;二、技术指导上缺乏慎重 态度,没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三、办社方向上重农轻副,群众有粮无钱,影响生 活的改善。县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共荣成县委书记王厚礼代表政府真诚接受代表们的 批评,并决定在搞好冬整的同时,积极发展副业生产,以补农业收入的不足;对不适

合集体经营的副业,允许社员个体经营;农田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生产合作 社有权根据自然条件自行安排;为克服领导机关的主观性、盲目性,领导干部一律深 入基层,总结经验,丰富领导才能。

会议选举孙传仁为县长,金荣、林明、张远、杨振林、毕重俭为副县长,于铁人 等21人为人民委员会委员。

第二届二次会议1957年4月26日至28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13人, 县长孙传仁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1956年冬至1957年春,政府主要精力是整顿农业 生产合作社。 全县469处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包工、包产、包投资,定额管理的已达 462处,占总社数的98.5%,对促进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届三次会议1957年12月17日至20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311 人,副县长林明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的精神,用“大鸣大放大辩论”的形式,开展了全民性的整风运动,在 机关企事业中开展了“整风反右” 斗争。粮食总产达到15832万公斤,比1956年增长 6.8%。副县长张远代表政府提出下年度生产计划,要求以跃进步伐掀起生产新高潮。 会议选举宋克志为法院院长。

第三届一次会议1958年5月25日至29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44名, 县长孙传仁作政府工作报告。 1958年前5个月,政府工作是在全民整风、开展“大跃 进” 的基础上进行的。 参加大鸣、 大放、 大字报、大辩论达102441人,鸣放意见 116011条,大字报36230张,挖出“右派”和“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370名。

会议选举乔干亭为县长,孙传仁、杨振林、张光朗为副县长,于铁人等23人为县 人民委员会委员,宋克志为法院院长。选举王义增、王可举、尹忠贤、夏振卿、张本 周为山东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三届二次会议1959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247 名,县长乔干亭作政府工作报告。乔干亭在报告中指出,1958-1959年,全县人民是

在不停顿地“反透右倾, 持续跃进”中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全县424处高级社合并 为23处人民公社。 1958年粮食总产19000万公斤,工业总产值3166.1万元;1959年粮 食总产26440万公斤,工业总产值5002.7万元。然而,由于政治运动和左倾错误影响, 浮夸风严重。 根据统计局统计资料表明,1958年粮食总产12990万公斤,工业总产值 2453万元; 1959年粮食总产15807万公斤,工业总产值3224万元。粮食总产分别浮夸 46%和67%,工业总产值分别浮夸29%和55%。 会议补选金荣为副县长。

第四届一次会议原定于1962年12月召开,因灾情严重,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指示, 人民代表大会缓期召开,本届会议未举行。

第五届一次会议1963年5月25日至30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48名, 县长孙传仁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1960-1962年荣成处于极端困难时期,生产下降, 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政府根据《人民公社六十条》,解散食堂,恢复以生产队为基本 核算单位,压缩工业,精减职工,并领导人民生产自救,使生产有所回升,非正常死 亡现象得到控制。 粮食总产由1960年8101万公斤,上升到1962年的13836万公斤,人 均口粮由1960年的86公斤上升到1962年的151公斤。 为渡过困难时期,全县人民付出 了重大代价,孙传仁代表政府向全县人民表示感谢和慰问。

会议还听取并审议了县财政局长、法院院长所作的财政预决算、法院工作报告。 选举孙传仁为县长,王永祥、鞠进福、杨振林、张光朗为副县长,于忠等21人为人民 委员会委员。选举尹忠贤、陈华光、张思明、张本周为山东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

第五届二次会议1964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305 名,副县长王永祥作政府工作报告。1963-1964年,按照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 实、提高”的方针,压缩、调整了工业布局,关停国营工厂8家,精减国家职工690人, 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教育,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1964年粮

食总产17585万公斤,比1963年增长22%;花生总产3051万公斤,比1963年增长53%; 水产品总产26500吨,比1963年增长5%。工业总产值1919万元,比1963年增长3.6%。 市场供应趋于好转, 农副产品收购额2200万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400万元,均比 1963年有所增长。

第五届三次会议1965年6月6日至8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45名, 县长孙传仁作政府工作报告。1964年冬至1965年春,全县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高潮,改 造山岭薄地19万亩,治理涝洼地70364亩,建设水利配套工程280座,扬水站59座,引 河灌渠43条,扩大水浇地面积7万亩,海滩造林19021亩,改善了生产条件。

此次会议确立的以农田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单位产量的农业生产指导思想, 对以后的农业生产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左倾错误影响对经济建设的冲击,此后也步步 加剧。

第六届一次会议1966年5月9日至12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79名, 县长孙传仁作政府工作报告。自1965年8月开始,历时9个月的“四清”运动基本结束, 重新组织了阶级队伍,成立了贫下中农协会,掀起学大寨、学下丁家的高潮。1965年 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547万元,比1964年增长11%。修整高产稳产田3.5万亩,粮食总 产16136万公斤,花生总产3228万公斤,水产品总产33575吨。1966年是“三五”计划 的第一年,政府号召全县人民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中心,提高单位产量,保证完成粮食 亩产250公斤、花生亩产150公斤的任务。孙传仁在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大力开展计划生 育,控制人口增长,出生率由1965年的33.6‰下降到22‰。

会议选举孙传仁为县长,王永祥、王日晓、李全实、张光朗、杨振林为副县长, 于忠等23人为人民委员会委员;选举李青成为法院院长。 附:“荣成县革命联合指挥部”联合夺权大会

1967年2月10日, 以“荣成县革命联合指挥部”等群众组织为主体,在中国人民 解放军驻荣成支左部队支持下,于崖头广场召开联合夺权大会,并宣布自即日起“旧

荣成县委、县人委一切党政财文大权归荣成县无产阶级革命委员会所有”。荣成县无 产阶级革命委员会(后改称荣成县革命委员会)委员由23人组成,陈兴吉任主任,冯修 道、江子房、孙传仁、龙启之、岳宝善、岳吉斌任副主任,并将此次大会列入荣成县 人民代表大会序列。

1979年2月,中共荣成县委正式宣布:“荣成县1967年2月10日夺权,是在上海一 月反革命风暴和山东省?二三?反革命夺权影响下进行的,是错误的,应予全盘否定。” 第八届一次会议1978年5月7日至10日在县政府驻地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618人。 会议学习了华国锋在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叶剑英关于修改 《宪法》的报告;审议了刘洪本代表县革命委员会作的《高速度发展工农业生产,建 设高标准大寨县》的报告;会议选举马忠恩为革命委员会主任,许永泉、张翠玉(女)、 刘洪本、孙传仁、刘世俊、毕可友为副主任,丁庆才等55人为委员;选举颜景资为法 院院长,武裕晨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九届一次会议1980年12月3日至6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县革命委员会主任许永 泉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 策、摘掉地主富农帽子,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80年由 于旱灾严重, 粮食略有减产,但也达到33430万公斤,花生6706万公斤,比1979年增 长32%,水产品总产135729吨。农业总收入3.12亿元,工业总产值2.55亿元,分别比 1979年增长80%和13%。 三年来,职工宿舍竣工面积达50535平方米;农民人均收入 由1979年172元增加到1980年的195元, 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9年的10.72 ‰降至1980年的7.7‰。 农田建设和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高产稳产田达到59万亩, 农用拖拉机5800台,农机总动力达25万千瓦。

会议还听取和审议了计划委员会主任孙茂祥、财政局长孙秉智、法院院长颜景资、 检察院检察长武裕晨作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法院工作及重建 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会议决定撤销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并选举许永泉为荣成县第九届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孙传仁、刘崇玉、宁正言为副主任,王内修等13人为委 员;选举刘洪本为县长,吴隆江、张执政、姜保国、邢厚祯、李锡良为副县长;选举 颜景资为法院院长、武裕晨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九届二次会议1982年3月12日至15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副县长吴隆江向大会 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中共中央“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1981年政府工作重点 是加强工农业及流通渠道的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农业总收入3.54亿元, 比1980年增长7.2%, 其中多种经营收入达2.23亿元,第一次占农业总收入的一半以 上。 工业企业在加强整顿的同时, 推行经济责任制, 完成工业总产值2.9亿元,比 1980年增长12%。 流通渠道的改革, 繁荣了市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5亿元,比 1980年增长22.9%。出口商品收购额完成7158万元,比1980年增长41%。吴隆江在报 告中也指出了政府工作中的不足,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业 费用率持高不下,1981年竟达40%;资源利用不充分等。

会议还听取了许永泉、孙茂祥、孙秉智、颜景资、武裕晨所作的人大常委会工作 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法院工作报告和检察院工作 报告。会议还通过了荣成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林业生产、保护林木资源的若干规定》、 《荣成县村镇建设规划、房屋建设管理暂行条例》,并补选玄广德为县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第九届三次会议1983年2月23日至25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县长刘洪本向大会作 政府工作报告。1982年,政府遵照“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以“坚决而有秩序地搞好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于秋播前坚决落实了家庭承包责 任制,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极端干旱的情况下,夺得了 好收成。农业总收入3.6亿元,工业总产值3.25亿元,个体商业户已达926家。刘洪本 在报告中指出,政府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首先,领导

思想不解放,对农业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对社办企业实行投标承包,疑虑重重, 行动迟缓,贻误了战机。其次,对工业技术改造缺乏统一规划。代表们对刘洪本的报 告表示满意。

会议还听取并审议了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 预决算报告、法院工作报告和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卫人国、丛瑞华、石文斗、孙胜 元、宋保健、邱铁铠为山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九届四次会议1983年11月13日至14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选 举烟台市第十届人大代表。共选出荣成县出席烟台市第十届人大代表55名。

第十届一次会议1984年5月15日至18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吴隆江向大会报告政 府工作。自1980年12月本届政府成立以来,政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发展经济的指 示精神,不断清除左倾错误影响,解放思想,深入改革,家庭承包责任制、专业户、 重点户已成为农村商品经济的骨干力量。1983年,农业总收入5.86亿元,比1980年增 长52.3%,平均每年递增15.1%。多种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由1980年的53%上升到 1983年的65.1%。农村商品率由61%提高到65.1%。工业生产,政府认真贯彻“调整、 改造、整顿、提高”的方针,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1983年, 工业总产值3.52亿元,实现利润3433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0.9%和19.1%。乡镇工业 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项目发展到15400个,从业劳力20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65%。 三年时间乡镇工业产值翻了一番, 实现利润669万元,平均每年递增22.3%。在工农 业改革的同时,政府狠抓了流通领域的改革,国营和集体商业增设网点1095个,个体 商业发展到2617家。 198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5亿元,平均每年递增7%;外贸 商品收购额7963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6.2%。同时,政府重视智力开发与投资。三年 来,完成科技试验项目80项,推广69项;新建校舍4100间,儿童入学率达99%,初中 升学率达85%。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许永泉、孙茂祥、孙秉智、颜景资、武裕晨所作的人大常委会

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法院工作报告和 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宁正言为荣成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尹家堂、 王来贤、玄广德、姜保国为副主任;选举吴隆江为县长,苏永忠、陈玉福、林华通为 副县长;选举刘殿安为法院院长、王诗宏为检察院检察长。

第十届二次会议1985年3月28日至30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县长吴隆江作政府工 作报告,计划委员会主任孙茂祥、财政局长连承义、法院院长刘殿安、检察院检察长 王诗宏分别向大会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法院工作和检察院工作 报告。

第十届三次会议1986年5月24日至27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县长吴隆江向大会作 政府工作报告。自1981年开始执行的“六五”计划,到1985年已经结束。在“六五” 期间,政府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主题,实施几个转变:在发展经济指导思想上,从 单一粮油生产转向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在发展战略上,从片面追求产量产值,转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在体制上,从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转向适合商品经 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在经济结构上,从内向型转向外向型经济;在对 外关系上,从封闭半封闭型转向开放型。这些转变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国 民经济的发展。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2.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 比1980年增长104%,“六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5.4%。其中农业每年递增20.9%; 工业每年递增17.2%。 农民人均收入675元, 是1980年的2.2倍,职工工资平均达到 1007元,比1980年增长46.6%。

会议还听取并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宁正言、计委主任孙茂祥、财政局长连承 义、法院院长刘殿安、检察院检察长王诗宏所作的报告。

第十一届一次会议1987年3月27日至31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32 名,代县长张执政作政府工作报告。1983年组成本届政府以来,政府深入贯彻执行中 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及时把改革的

重心转向工业、商业、文教、科技等领域,全面促进了荣成经济的发展。1986年,全 县农村经济收入9.92亿元,比1983年增长69.4%,多种经营收入占农村总收入的比重 由65%提高到79.4%;工业总产值8.28亿元,实现利税1.41亿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 86%和111.5%。 三年中开发新产品100种,其中9种填补国内空白,29种填补省内空 白,41种创省、部优质产品。流通领域坚持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的原则,新增服 务网点2971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71亿元,比1983年增长65.4%。出口商品收购额 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07亿元。三年累计用于科技、文教投资3746万元,占地方财 政总支出的38%,相当于1981-1983年投资总额的1.7倍。

会议听取、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 预决算报告、法院工作报告和检察院工作报告。

会议选举宁正言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姜保国、苏永忠、玄 广德、尹家堂、王来贤为副主任;选举张执政为县长,林华通、龙启林、陈玉福、宋 葆堂、刘国信为副县长;选举刘殿安为法院院长、王诗宏为检察院检察长。

第十一届二次会议1987年9月13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因威海成立地级市,故大 会选举宁正言等87人为威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十一届三次会议1987年12月29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补选邱洪政、林乐信为副 县长,王培余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十一届四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至28日在县政府驻地召开, 县长张执政作政府 工作报告。1987年,政府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大力推行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 任制;继续深入开展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进一步稳定和完 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机制;积极发展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加速新产品的 开发;加快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的步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工农业 总产值达17.3亿元,比1986年增长25.6%;多种经营占农村总收入由1986年的79.4%, 提高到81.9%; 开发工业新产品52种,其中3种填补国内空白,12种填补省内空白,

长主持县政。

1912年2月10日, 被推翻的清县署知县刘文炳、城守千总张殿甲纠集袁子经、洪 瑶光、周仲鸿等,勾结荫子夼姚广合堂(堂号) ,用白银3万两收买、裹胁山口、上庄 及沿途群众3000余人进城复辟,刘培源等21人遇害。

4月14日, 招抚使左雨农及3月6日到任的民政长杜紫庭率队于王连峨石山一举将 复辟势力歼灭,重组荣成县军政府。其后,军政府改称县公署、民政长改称知县事。 1928年改为县政府,知县事改称县长。

荣成光复至胡守恒宣布县政府解散,国民政府在境内统治28年。其机构设置: 荣成县军政府内设总务科,主管文牍、收发、预决算。财政科,主管财政、钱粮。 民政科,主管教育、建设。司法科,主管诉讼、司法。警察所,主管治安。石岛警察 分所,主管石岛治安。劝学所,主管群众文化及教育。看守所,羁押人犯。 荣成县公署内设总务科、民政科、财务科、财政科、建设局、教育局、公安局、 法院等。

荣成县政府内设县长办公室,主管会计、庶务、秘书。下设四科、二处、一局、 二所、一队。第一科,主管民政、区乡公所。第二科,主管财政、金库。第三科,主 管农场、苗圃、林业推广站、蚕业推广站、合作社指导所、电话局、邮政所。第四科, 主管教育、图书馆、民众教育;司法处,主管检查、审判、司法。征收处,主管征收; 公安局,主管石岛分局、城里派出所、俚岛派出所、龙须派出所、埠柳派出所、滕家 派出所。拘留所、监狱看守所;保安大队。

历任民政长、知县事、县长一览表 ┌───┬─────────────────┬──────────┐

│姓名 │任职年份 │籍贯 │ ├───┼─────────────────┼──────────┤

│刘清│民国元年(1912年)2月 │荣成马山人牺牲于任所│ ├───┼─────────────────┼──────────┤

│杜紫庭│1912年3月 │潍县人 │ ├───┼─────────────────┼──────────┤

│唐凤瑞│1913年8月 │河南人 │ ├───┼─────────────────┼──────────┤

│闫廷献│1914年 │河北盐山人 ├───┼─────────────────┼──────────┤

│熊绍龙│1916年 │河南开封人 ├───┼─────────────────┼──────────┤

│杨辰选│1916年 │江苏溧阳人 ├───┼─────────────────┼──────────┤

│单俊魁│1919年代理 │山东人 ├───┼─────────────────┼──────────┤

│胡成立│1919年3月 │贵州贵筑人 ├───┼─────────────────┼──────────┤

│戴书铭│1923年 │江西余赣人 ├───┼─────────────────┼──────────┤

│范学铭│1925年 │山东宁津人 ├───┼─────────────────┼──────────┤

│陈炳尧│1926年 │天津人 ├───┼─────────────────┼──────────┤

│张承孝│1926年 │ ├───┼─────────────────┼──────────┤

│ │ │ │ │ │ │ │ │ │吕德铭│1927年 │山东济宁人 │ ├───┼─────────────────┼──────────┤

│李芳茜│1928年 │山东安丘人 │ ├───┼─────────────────┼──────────┤

│罗素约│1928年 │广东人 │ ├───┼─────────────────┼──────────┤

│朱宝珊│1928年 │ ├───┼─────────────────┼──────────┤

│张元达│1928年以公安局长代理 │ ├───┼─────────────────┼──────────┤

│徐炳杰│1928年以劝学所长代理 │ ├───┼─────────────────┼──────────┤

│苏积瀛│1928年 │ ├───┼─────────────────┼──────────┤

│王玉峰│1929年苏逃走,王玉峰以公安局长代理│ ├───┼─────────────────┼──────────┤

│叶纪元│1929年 │ ├───┼─────────────────┼──────────┤

│邢振荣│1929年 │河北塘沽人 └───┴─────────────────┴──────────┘ 续表

┌───┬───────┬─────┐

│姓名 │任职年份 │籍贯 │ ├───┼───────┼─────┤

│ │ │ │ │ │ │ │张裕良│1930年 │河北省人 │ ├───┼───────┼─────┤

│李学仁│1931年 │浙江临海人│ ├───┼───────┼─────┤

│夏经禹│1932年 │河北省人 │ ├───┼───────┼─────┤

│陈俭德│1932年 │河南省人 │ ├───┼───────┼─────┤

│周保厘│1933年 │四川绵阳人│ ├───┼───────┼─────┤

│邱中度│1934年 │山东章丘人│ ├───┼───────┼─────┤

│赵长江│1936年 │山东寿光人│ ├───┼───────┼─────┤

│罗铭安│1937年携款潜逃│浙江杭县人│ ├───┼───────┼─────┤

│赵镇州│1937年 │山东莱阳人│ ├───┼───────┼─────┤

│胡守恒│1938年 │河北涿县人│ └───┴───────┴─────┘ 附

附一:国民党荣成县流亡政府

1940年2月18日, 日军入侵荣成,20日县长胡守恒宣布解散荣成县国民政府后, 第七专员公署专员郑维屏,加委王兴仁部参谋长高学忠为荣成县县长,在昆嵛山桃花 岘组织荣成县国民政府。王兴仁部被八路军消灭后,又委张某为荣成县县长。1947年 国民党军队重点进犯胶东解放区时, 张某曾随军潜来烟台, 后被人民解放军击溃。 1948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委任于治堂为县长,于济南成立荣成县政府。济南解放,于 治堂逃往青岛。青岛解放,于治堂冠荣成县长衔逃往台湾,后病死台湾。 附二:日伪荣成县公署

1940年2月18日,日军入侵荣成,日伪登州道(后改烟台道) 尹公署派李耀东、孙 魁武、赵士元、綦子云、梁清轩、薛永建为政治工作班,随侵略军进驻城厢,组建日 伪政权。 两月后,李耀东调回烟台,复派朱谦来荣成县任政工班班长。1940年4月10 日,在日本侵略军特务机关长策划下,成立日伪荣成县公署,隶属华北五省自治政府 山东省登州道。伪荣成县公署始驻石岛,1942年9月1日迁驻成山,1944年9月2日复迁 石岛。 1945年8月石岛解放,日伪政权垮台。时,机构设置县长办公室、顾问室、秘 书室、建设科、财政科、教育科、宣传科、征收处、承审处、新民教育馆、石岛办事 处、成山办事处。

伪县长、顾问一览表 ┌──┬────┬────┬────┐

│职务│姓名 │籍贯 │任职年月│ ├──┼────┼────┼────┤ │县长│朱谦 │吉林双阳│1940.4 │ ├──┼────┼────┼────┤

11种创省、 部优质产品;引进县外资金1246万元,利用外资341万美元,外贸出口总 额达1.86亿元,比1986年增长73.7%。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 预决算报告、法院工作报告和检察院工作报告。

第十一届五次会议1989年3月21日至24日在市政府驻地召开。 此次会议改称为荣 成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副市长刘瑚清作政府工作报告。1988年,政 府在抓紧深化改革的同时,狠抓治理整顿,强化机关建设,从严治政,促进了国民经 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全市社会总产值达40亿元(当年价格,下同),比1987年增长60 %;国民生产总值18.5亿元(当年价格,下同),比1987年增长48.8%;国民收入17.6 亿元(当年价格,下同),比1987年增长50.2%;工农业总产值达25.2亿元,比1987年 增长45.5%,国民生产总值提前12年翻了一番。会议对此表示满意。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 预决算报告、法院工作报告和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还接受了宁正言因病辞去荣成市 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的请求,补选姜保国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荣华为副主任。 第十二届一次会议1990年3月24日至28日在市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20 人,代市长李国栋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国栋在报告中强调,自1987年本届政府组成以 来,始终把治理整顿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压缩过旺需求和计划外、非生产 性、经济效益差的项目,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上质量、上档次,增强产品竞争能力, 坚决刹住涨价风,完善经济体制的配套工作,加速对内对外开放,提倡廉政建设,从 而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1989年社会总产值49.8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9.2%;国民生 产总值20.4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8.1%;国民收入19.1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9.7%; 工农业总产值30.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0.1%。四项经济指标提前12年翻两番。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 预决算报告、法院工作报告和检察院工作报告。

会议选举姜保国为荣成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苏永忠、尹家 堂、王来贤为副主任;选举李国栋为市长,林乐信、宋保健、滕宝玉、李忠良、宋钰 为副市长;选举刘殿安为市人民法院院长、王培余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十二届二次会议1991年3月27日至30日在市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29 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长李国栋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1990年,全市完 成社会总产值3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国民生产总值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 6.3%; 国民收入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工农业总产值36.1亿元,比上年增 长17.6%; 财政收入1.1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 都分别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计划委员会关于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批准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荣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0年规划及第八个五年计划》;听取并审议了 市财政局关于1990年财政决算和199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 报告;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贯彻实施第二个五年普 法规划的决定。会议还补选了荣成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第十二届三次会议1992年3月12日至14日在市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27 人。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长李国栋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总结了1991年全市实施 “八五”过百亿、上小康战略所取得的成绩。市政府在制订“八五”过百亿、上小康 规划中,结合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全市工业战线推行了“三线五星上 金榜”目标管理办法,把质量、品种、效益量化成操作性较强的考核指标,引入了竞 争机制。 1991年,全市开发工业新产品275种、新技术35项,其中达到国内以上先进 水平的66项; 三级工业技改完工项目210项,完成投资1.6亿元,年可增加总产值7亿 元, 实现利税1.3亿元,创外汇2100万美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超千万元、利润过百万 元的企业达109处,比上年增加21处。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计划委员会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199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市财政局1991年财政决算和1992年财政预 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 告。

会议补选隋道聚为荣成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第十三届一次会议1993年2月23日至27日在市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17 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代市长林乐信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林乐信在报告中总结了1990 年以来,市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深化改革和科 教兴荣的方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一起抓,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 业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992年全市社会总产值118.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52.8亿元, 国民收入47.1亿元, 工农业总产值110.3亿元,财政总收入1.39亿元,比1989年分别 增长102.3%、91.2%、82.6%、105.9%和40.5%;三年年均分别递增26.5%、24.1 %、22.2%、27.2%和11.9%。三年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都完成 或超额完成了本届政府预期计划。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计划委员会关于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市财政局关于1992年财政决算和1993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 的工作报告。

会议选举了徐乃功为荣成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苏永忠、尹 家堂、曲荣泉、王培余、隋道聚、刘树夏为副主任,马民祥、刘介德等18人为委员; 选举林乐信为荣成市人民政府市长,赵熙殿、李忠良、宋钰、丁香阳、刘光明、阎吉 茂为副市长;选举丁培明为市人民法院院长,梁荣初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十三届二次会议1994年3月16日至18日在市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15 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长林乐信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1993年,市政府

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过百亿、上 小康”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加大改革、开放、搞活力度,全力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前进,努力把国民经济推向 一个新的超常规、 跳跃式发展阶段。全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90亿元,比上年增长68.2 %; 国民生产总值72.9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工农业总产值164.6亿元,比上年 增长69.1%;财政收入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8.6%。

会议听取、审议了市计划委员会关于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市财政局关于1993年财政决算和1994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经审查,批准了荣成市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993年财政决算和1994年财政预算;会议还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 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第十三届三次会议1995年4月19日至21日在市政府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97 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长林乐信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1994年,全市经 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进一步增强了全市的综合实力。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71.8亿元,人均达到1.0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7%和28.5%。其中第一产业21.3 亿元, 第二产业37.8亿元, 第三产业1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34.8%和 38.4%;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财政收入达到2.51亿元, 比上年增长30%。至此,全市连续13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荣成市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1995年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荣成市1994年财政决算和1995年财政预算(草案) 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经 审查,批准了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1995年财政预算。 会议选举张翠兰(女)为荣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第六节 荣成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79年6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组织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荣成县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始于1980年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80年12月6日第九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由 主任、副主任及委员17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

在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举行过21次会议,除决定人事任免、 审议政府工作、讨论法制宣传及视察事宜外,还讨论通过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清 洁卫生日活动的决定》、《改造校舍的决定》、《荣成县城镇建设管理试行条例》、 《关于农村大队建筑队伍组织管理暂行条例》。讨论、审议了《荣成县村镇规划、房 屋建设管理暂行条例》、《关于发展林业生产、保护林木资源的若干规定》、《关于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并提交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同时制订了《关于充分 发挥人民代表作用的决定》、《荣成县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工作计划》。成 立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委员会。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4年5月18日第十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由主 任、副主任及委员19人组成。办公室增设调查研究科、代表联络科。

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县乡两级人民代表联络工作经验交 流活动、《食品卫生法》执行情况大检查及法律宣传月活动;举行过19次会议,讨论 通过荣成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联系人民代表的暂行规定》、《关 于发挥人民代表作用条例》 、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的决定》、 《关于设立政法、财政经济、教科文卫三个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关于学习八法一 条例的决定》及荣成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槎山风景区的通告》、《关于保护文物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bhv.html

Top